㈠ 黑龍江哪裡的干豆腐最好吃
干豆腐做的好不好?主要是看水質問題,而且作為黃豆的生產大省來講,黑龍江是有著得天獨厚的做豆製品的條件。所以說黑龍江好山好水自然就能釀造出最好的酒,就能做出最好的大豆腐和干豆腐來,所以說黑龍江從來都不缺少物美價廉的好食品。但是那些愛吃豆製品的人總是覺得黑龍江哪裡做的干豆腐才地道呢?
說一下我的感受吧,我是黑龍江伊春的人,我吃的干豆腐也就是嘉蔭縣的干豆腐是最好的。我們伊春地域這個地方吃干豆腐,只要說是伊春嘉蔭縣的都願意多買一些,有的時候到佳音去出差,我也願意買一些佳茵干豆腐,這種干豆腐薄薄得吃到嘴裡也非常的舒服。而且做尖椒干豆腐更能顯示出東北干豆腐的那種光滑細嫩。所以我說黑龍江嘉蔭縣的干豆腐也算是數得上數的一種豆製品了。
要說黑龍江的干豆腐,我可跟大家說實話:「黑龍江縣以上的城市我基本都去過,最讓我難忘的干豆腐就是: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風景區的干豆腐,那就是一絕,那裡的干豆腐,是用五大連池風景區葯泉山下二龍眼的天然冷礦泉加工而成的,」咱是東北人,大家都知道的東北人最實在,不撒謊,有機會您就去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葯泉風景區吃干豆腐去啊!!!
黑龍江的的豆腐都好吃沒有地域區別,區別在於是不是純手工干豆腐,這個是最主要的!純手工的干豆腐有有嚼勁有彈性,吃一口什麼調料都不放滿口香,但是現在很多都是高產電磨,做出來的干豆腐像紙張一樣接近白色,沒有彈性,一碰就碎,吃起來也沒有什麼豆香味,做起 美食 來也容易斷裂!想吃好的純手工干豆腐也是有的,價格會高一點點,但是大家還是會喜歡不在乎價格,買干豆腐的時候看顏色,嘗一下味道,在對比價格,就知道是不是純笨磨的干豆腐啦!所以啊;黑龍江大豆是一樣的黑龍江大豆,黑龍江的水也是一樣的水,黑土地也是一樣的黑土地,要看是不是笨磨,做出來的干豆腐,沒有哪裡好不好吃之分,感謝大家閱讀,我是詩雨拜拜!
全國大豆看龍江,龍江大豆看海倫。黑龍江省海倫市一直有著大豆之鄉的美譽。海倫干豆腐更是一絕,不但好吃,還質地輕薄。有想嘗試的可以去當地品鑒,來迴路費自理,提我不好使,容易奈揍。
都挺好的。黑龍江的大豆好,所以干豆腐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是由東北的黑土地決定的。
做為東北人對於干豆腐可是真愛,【尖椒炒干豆腐】是平時我最愛吃的一道菜。很多東北人愛吃的【蘸醬菜】里,也少不了干豆腐的身影。給我的感覺,干豆腐在東北尤其是黑龍江,所起的作用是煎餅以及春餅的「合體」。
黑龍江哪裡的干豆腐好吃
干豆腐要想好吃,我覺得黑龍江的朋友說的這幾點很重要:
我覺得我吃過的最好吃的干豆腐,應該是齊齊哈爾一帶的干豆腐。那裡的干豆腐因為選料都是當年的新鮮黃豆,加上當地的水質也不錯。所以我覺得齊齊哈爾下轄的克山、克東以及綏化、訥河、黑河一帶的干豆腐,可以說最有豆腐的香味。而且不用焯燙去豆腥味,就可以直接食用。 據當地做豆腐的人說,他們那裡做豆腐豆漿都是燒開的,而且干豆腐上都有黃黃的油脂,所以自然要好吃一些。
什麼帽兒山什麼平山什麼老趙家老李家,其實都差不多,一個字,好吃。黑龍江絕大部分地區都好吃。干豆腐好不好吃,看水質,像泰康林甸蘭西肇東這樣的鹼灘水質以及雞西七台河雙鴨山佳木斯鶴崗煤礦地區的,干豆腐大豆腐都有股隔路味。干豆腐薄厚不是標准,薄的拌冷盤,厚的炒燉煮比較好。另外,是否石磨和電磨磨豆漿,對豆腐沒有任何影響。規模化生產以及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消泡劑的使用,是最可恥的,因此城市裡很多使用消泡劑,導致口感欠佳。大豆腐,首推「北大荒」盒裝豆腐,純鹵水,無雜味。比較差的是阿幸,百燉不進味。
要說最好吃的干豆腐。就是同黑龍江省一河(拉林河)之隔的吉林省榆樹市懷家的干豆腐數第一!
黑龍江哪裡的干豆腐好吃?
在我個人看來, 只要是黑龍江生產的干豆腐,那麼在豆腐的口感上,就要比其他地方生產的干豆腐強多了, 因為黑龍江生產的干豆腐,多是用非轉基因大豆生產出來的,而這種非轉基因大豆,
不管是在大豆的口感上,還是大豆的營養價值上,多要比轉基因大豆強多了, 而其他地方在生產干豆腐的時候,不管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多有可能使用一些轉基因大豆的, 所以黑龍江生產的干豆腐
就要比其他地方生產的干豆腐強多了, 而黑龍江當地的干豆腐,又是以龍江,嘉萌,五營,桃山,海倫等知名品牌為主的, 而這些品牌生產的干豆腐,可以說是整個黑龍江的代表之作了
但我個人比較喜歡吃的干豆腐,就是海倫品牌的干豆腐了, 因為海倫這個地方,不但有著黑龍江最好的大豆資源,而且就連製作豆腐的水資源也是黑龍江數一數二的, 所以海倫生產的干豆腐
又有以下幾個特點的, 而其中第一個特點就是薄了,要說海倫的干豆腐薄到什麼程度,那就是可以透過干豆腐,看到報紙上的標題欄了,而二個特點就是,有嚼勁了, 因為海倫這個地方在做干豆腐的時候
多是採用將鍋里的豆腐渣慢慢過濾掉的,而且在熬漿的時候,也事採用小火慢熬的, 所以海倫這邊做好的干豆腐,多是非常有嚼勁的, 並且在干豆腐的彈性上,也要比其他地方的干豆腐強上一點
而最後一個特點就是干豆腐的油了, 不知道大家相不相信,只要是海倫生產的干豆腐,那麼這些生產出來的干豆腐,就可以在手裡搓出油水的,而且這些搓出來的油水,還可以用打火機立刻點燃的
所以這點又是區分海倫干豆腐的重要特點了, 而且在吃海倫干豆腐的時候,哪怕就是蘸點大醬干吃,也是非常好吃的,而且這樣的吃法,也是大多數的海倫人,最愛吃的方法了,因為這樣的吃法,不但好吃而且還省事
有名的是平山和賓縣,其實只要傳統工藝良心製作都好吃,只不過現在都變了
㈡ 遼寧哪裡的干豆腐最好吃
據說遼寧西部是中國最早種植大豆的地區,遼西人干豆腐是最佳的干豆腐,其他地區大部分都是後來學過去的,東北人喜歡吃干豆腐卷大蔥蘸大醬,又抗飢又下飯,百吃不厭,遼西地區的干豆腐它以「干、薄、細」著稱。「干」是指豆腐壓得實、乾爽;「薄」是指每張豆腐厚薄如紙,太陽底下能透亮兒;「細」是指豆腐里不含豆渣,口感柔和。如果開車路過京沈高速公路服務區,都會遇到著名的錦州干豆腐,好水好豆才有今天的錦州干豆腐。
錦州也認為虹螺峴的干豆腐為最正宗的,虹螺峴位於錦州城西南五十里處的一個小鎮,虹螺峴的峴(xian)不是縣城的縣,大家虹螺峴以為是縣城,其實是一個鄉鎮,村子方圓數十里,峰巒疊嶂。有無數處淙淙泉水從山岩隙縫中湧出,成潺潺溪流,匯入山下的女兒河。做豆腐豈離得開水?虹螺峴的干豆腐便獨得甘泉的滋味,格外細膩醇綿,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食材也是水好才行。您現在想來幾張干豆腐大醬嗎?
㈢ 我國最好吃的10大豆腐是什麼
豆腐有南北豆腐之分,主要區別在於點豆腐的材料不同。南豆腐用石膏點制,因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較高而質地細嫩,水分含量在90%左右,北豆腐多用鹵水或酸漿點制,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較少,質地較南豆腐老,水分含量在85%左右,但是由於含水量更少,故而豆腐味更濃,質地更韌,也較容易烹飪。豆腐是中國的傳統食品,味美而養生。下面就來看看我國最好吃的10大豆腐,看看有沒有你家鄉的,你認為哪裡的最好吃。
1、雲南石屏豆腐內酯豆腐,改變了傳統的用鹵水點豆腐的製作方法,可減少蛋白質流失,並使豆腐的保水率提高,比常規方法多出豆腐近1倍,傳統的豆腐製作,多採用石膏、鹵水作凝固劑,其工藝復雜、產量低、儲存期短、人體不易吸收。而以葡萄糖酸內酯為凝固劑生產豆腐,可減少蛋白質流失,提高保水率。大大地增加了產量,且豆腐潔白細膩、有光澤、口感好、保存時間長。
㈣ 雲南的包漿豆腐好吃還是建水豆腐好吃
我沒吃過建水豆腐,但吃過雲南的包漿豆腐,很好吃,是我迄今為止吃過的最好吃的豆腐。
雲南豆腐最有名氣的當屬建水豆腐和石屏豆腐,舌尖上的中國也有播映。包漿豆腐和臭豆腐之類是豆腐的品種,建水和石屏是豆腐產區,而且這兩個地方豆腐的特點是不用點石膏和鹵,只接用當地的井水和泉水就行。包漿豆腐要吃到一口爆漿有一個秘決,就是烹制前要用一定比例的食用鹼或小蘇打泡製3-5小時,烤的時候不用刷油和其他佐料,烤好後用雲南牟定產的油腐乳做蘸水(豆腐蘸豆腐),堪稱一絕。再推薦一個包漿豆腐的吃法,拿來燙重慶火鍋,反正我是吃到了腦花的感覺![舔屏][舔屏][舔屏]
每個人口味不一樣,,同一樣食物,,讓不同的人來品嘗,,能感覺出不一樣的味道!!有時候在品嘗食物的時候也更具自己的心情因素。。凡事不無絕對!!
雲南整個紅河州都有吃燒豆腐的習慣,開遠,蒙自,建水,石屏……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味道,特別是沾料,都好吃,沒有可比性。
跟著你的回味走,我認為自己山泉水製作的包漿豆腐好吃
你好,我是小涼哥,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雲南包漿豆腐好吃還是建水豆腐好吃?這個就要看每個人的口味了,有的人喜歡吃包漿豆腐,有人喜歡吃建水豆腐,就我來說,我麂不喜歡吃包漿豆腐也不喜歡吃建水豆腐,我只是喜歡吃保山的口袋豆腐。
個人認為建水燒豆腐好吃、打個鹵腐蘸水,配點啤酒 舒服呀!
這個問題嗎!問問題的人就沒有問好!就好像是蘇州園林風景好還是江蘇的風景好!
雲南的豆腐包括建水豆腐。所以這樣問,不太符合邏輯。
本人認為,建水豆腐是好吃的。一個地方能把豆腐做到那麼的知名,就體現了當地人的偉大智慧,就好比陝西的麵食。
建水旁邊還有個城市叫石屏,那裡的豆腐才可以跟建水比較。這兩個地方都同屬於雲南省的紅河州。石屏的魚也很好吃。大家有機會來雲南的時候我可以當向導帶你們去品嘗一下。
所以呢!雲南的包漿豆腐好吃,尤其是建水,能作為雲南的一個代表,讓大家熟知,並且記住!
我覺得包漿豆腐烤起來好吃一些。你認同嗎?
推薦雲南包漿豆腐,在雲南,只要談到豆腐,石屏的包漿豆腐一定少不了,那是真正的 外酥里嫩、一口爆漿、唇齒留香!
石屏豆腐的名聲,400多年前就享譽雲南。 清朝時期它曾作為 貢品 ,深受 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 的喜愛。2012年12月2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石屏豆腐」實施 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石屏偏安於滇南一隅,距離昆明260多公里,是一個安靜的古城。
石屏豆腐好吃不是沒有理由的。 散落在古城各處的一口口古井活水,便是石屏豆腐拔得頭籌的終極秘密。
這里的豆腐都是採用地下的「酸水」,而不是傳統的石膏或鹽鹵來點制。這種獨特的「酸水」僅在雲南石屏有 ,酸水並不能用之炊煮米菜,卻被當地人無意點化出了獨領風味的石屏豆腐。
另人叫絕的是,這種「酸水」離開石屏無論如何也點制不出豆腐。曾有人用此「酸水」請石屏的師傅到外地點制豆腐,但試了無數次都未成功,有人戲稱 石屏包漿豆腐是帶不走的專利。
除了豐富的地下「酸水」資源,石屏包漿豆腐採用的是 東北非轉基因大豆 ,豆顆粒大、豆仁飽滿、出漿率高。
大豆經過浸泡後和水磨成豆漿,磨好的豆漿煮30分鍾左右, 用干凈的細紗布濾去豆渣。 而市場上的很多包漿豆腐為了降低成本,都不濾渣,帶渣的漿做出的豆腐口感自然粗糙。
層層工序下來,2斤大豆才能做出1斤豆腐,雖然用料是其他豆腐的2-3倍。但做出的石屏豆腐白如純玉、細如凝脂、鮮嫩美味,品質遠非一般豆腐能比。
豆腐富含 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E ,老人、小孩都可以吃,補充營養的同時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延緩衰老,對於想保持身材的人來說也特別合適哦~
一般的包漿豆腐很容易粘鍋,一烤或煎就糊,漿汁外流很不美觀。這款包漿豆腐, 基本不粘鍋,不破皮,被烤、煎得滋溜冒氣,蓬鬆柔軟。
一咬爆漿的包漿豆腐,收獲了大批死忠粉,很多小夥伴誇它是 「最好吃的豆腐」。 包漿豆腐乍看和普通的豆腐沒什麼區別,但熟了之後,裡面有像豆漿一樣的汁液。
無論外面烤得有多麼焦黃,皮內的豆腐依然 和豆腐腦一樣鮮嫩。 不管是烤、炸、煎,用空氣炸鍋還是電餅鐺做出來都好吃。每天變著花樣做,早上當早點,中午當配菜,晚上當宵夜小零食,真的一生推!
㈤ 延邊有什麼出名的地方小吃
延邊小吃比較多,比較著名和有特色的有,冷麵,狗肉,泡菜,打糕,狗肉湯飯,朝鮮族小餅、餃子,紫菜卷,蘋果梨,米腸,烤串,明太魚,魚子醬,朝鮮族醬湯,拌飯,水豆腐,辣椒醬,玉米面條,烤冷麵等等。
冷麵冬天,夏天都可以吃,服務大樓和金達萊冷麵最出名。
狗肉就要配延邊特色的狗醬吃才最地道,最常聽到的就是「辣椒面子狗肉湯」這句話了。泡菜就品種比較多,最有名的是辣白菜,桔梗,英菜,辣明太魚,還有黃瓜,蒜,茄子,豆皮等等,基本上是菜都能做出泡菜來,味道有辣有甜,風味獨特。桔梗,牛筋等獨立包裝的小吃是延邊人吃方便麵的最佳搭檔。烤明太魚就是喝小酒的必備。
米腸,血腸最好熱著時候吃,基本上都是蘸料吃,也有配湯吃的。都可以零買後真空包裝郵寄,朝鮮族打糕、小餅、餃子等都可以涼的吃,還有豆餡配著。
烤串有較多比較特色的如血管,烤蒜,板筋,烤冷麵,羊肉串,牛肉串,魷魚等。對朝鮮族醬湯,拌飯,水豆腐等還是吃了才知道。
蘋果梨原來是延邊獨有的,現在其它地方也有產出了。蘋果梨做成凍梨,冬天酒後吃起來就特爽口。
另外延邊大米也是全國最優質的大米之一,之前滿洲貢米,現在國家地理保護品牌,龍井市東盛涌的大米就特好吃。
㈥ 水豆腐是一種很好的食材,豆腐出現怎樣的情況表示已經過期了
引言:豆腐是我們生活中經常吃的美味食物。而且,豆腐富含蛋白質和微量元素。那麼,豆腐出現怎樣的情況表示已經過期了?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豆腐隨著時間的推移容易粘在一起,影響口感。 豆腐用鹽水煮,冷卻後,連同水一起放入保鮮盒放入冰箱,至少可以保存一周而不變質。新鮮豆腐可以冷藏保存,真空包裝的豆腐包裝打開後必須保存。 可以把它放在水裡,用密封箱放在冰箱里。每隔兩天換一次水的話,可以保存一周。 冷藏的豆腐更有彈性,顏色發黃。 烹飪前在冰箱內解凍,盡量改變面團以防止細菌繁殖。
㈦ 黑龍江哪裡的干豆腐最好吃
做為東北人對於干豆腐可是真愛,【尖椒炒干豆腐】是平時我最愛吃的一道菜。很多東北人愛吃的【蘸醬菜】里,也少不了干豆腐的身影。給我的感覺,干豆腐在東北尤其是黑龍江,所起的作用是煎餅以及春餅的「合體」。
我覺得我吃過的最好吃的干豆腐,應該是齊齊哈爾一帶的干豆腐。那裡的干豆腐因為選料都是當年的新鮮黃豆,加上當地的水質也不錯。所以我覺得齊齊哈爾下轄的克山、克東以及綏化、訥河、黑河一帶的干豆腐,可以說最有豆腐的香味。而且不用焯燙去豆腥味,就可以直接食用。據當地做豆腐的人說,他們那裡做豆腐豆漿都是燒開的,而且干豆腐上都有黃黃的油脂,所以自然要好吃一些。
喜歡的朋友歡迎點贊,關注小編,每日分享美食知識,做菜技藝,美食問題。
㈧ 全國哪的豆腐最好吃經過評選,這8個地方比較出名,有你家鄉嗎
相傳2000多年前,淮南王劉安的媽媽喜歡吃黃豆,有次因為生病的原因沒法吃整顆黃豆。劉安便命人把黃豆磨成粉,加水熬成豆乳,再加入鹽鹵調味,沒想到竟然成了塊狀,也就是我們現在吃的豆腐花。據說,這就是豆腐的起源說法之一。李時珍也曾在《本草綱目》中有所提到,「 豆腐之法,始於前漢淮南王劉安」。
根據生產豆腐時用的凝固劑不同,還可以將豆腐大致分成鹵水豆腐、石膏豆腐、 內酯豆腐 、酸湯豆腐這四大類。其中前三種豆腐比較常見,酸湯豆腐因為產量小、難儲存等原因,在市場上已經鮮少能看到。
「豆腐傳統製作技藝」,早已入選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我國產豆腐的地方非常多,這其中有8個地方,較為出名。當地產的豆腐,也是各有各的本事。
那今天,懶喵就跟大家聊聊有關豆腐產地的話題,一起來看看,這8個地方都在哪裡?產了哪些名豆腐?你的家鄉有沒有上榜?
淮南,地處安徽中北部,淮河之濱,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城市。提起淮南 美食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淮南的牛肉湯。經過長時間熬制的牛肉湯,配上粉絲和干絲,清香可口,吃起來叫一個美味。其實,除了淮南牛肉湯,當地還有道名菜,淮南豆腐宴,選用的主料豆腐,就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產自淮南地區的八公山豆腐。
相傳西漢時期,豆腐發明人淮南王劉安在淮南八公山一帶,嘗試用八公山的泉水、黃豆和鹽鹵製作「靈丹妙葯」,結果丹葯沒製成,倒是做出了豆腐。後人將其稱作「八公山豆腐」。八公山豆腐細膩嫩滑,做出的菜餚色澤金黃,外脆里嫩,非常誘人。
宜賓,隸屬四川省,地處雲南、貴州、四川三省的結合處,素有「中國酒都」之稱。大名鼎鼎的白酒品牌五糧液,正是產自四川省的宜賓市。除了是知名的白酒產地外,宜賓當地產的沙河豆腐也非常出名,還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沙河豆腐產自宜賓的高縣,當地人很早就喜歡做豆腐,吃豆腐。直到上個世紀70年代,沙河豆腐在進行一番改良後,才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和喜愛。製作沙河豆腐選用的是當地產的優質黃豆,以及上龍山的山泉水,吃起來帶有濃郁的豆香味,回味無窮。
劍閣,隸屬四川省廣元市,地處四川、陝西、甘肅三省的結合部。在劍閣縣城南部,有個非常出名的景點——劍門關,是世界上罕見的城牆式礫岩斷崖丹霞景觀,自古就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法。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劍門關豆腐,正是產自這里,距今已有上千年的 歷史 。相傳唐玄宗入蜀時途經劍門一帶,因為較為疲勞,寢食難安,隨從便給他端來一碗劍門豆腐。唐玄宗吃後胃口大開,還將當地產的黃豆封為「皇豆」。劍門關豆腐軟硬適中,韌性較好,吃起也是滋潤爽口。
資中,隸屬四川省內江市,位於四川盆地的中部,是孔子老師萇弘的故里。產自資中羅泉鎮的羅泉豆腐,既是當地知名的特產,也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羅泉氣候溫和,土壤中有機質含量高,非常適合大豆的生長。加上水質較好,做出來的豆腐,品質自然不會差。
在製作過程中,羅泉豆腐選用的是來自溶洞深層的優質泉水來浸泡大豆,再經過手工石磨研磨製成。羅泉豆腐外觀呈乳白色或淡黃色,帶有濃濃的豆香味,吃起來也是細膩嫩滑,鹹淡適口,具有白、嫩、細、綿4大特點。
洛南,隸屬陝西省商洛市,橫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產自洛南地區的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洛南豆腐,是用當地無污染的洛河兩岸山泉水,和本土優質大豆加工製成,具有非常悠久的 歷史 ,還曾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御膳貢品。
關於豆腐的發明人,民間流傳的說法還不少,前面有提到是淮南王劉安,其實在洛南一帶,還有豆腐是戰國時期孫臏發明這一說法。相傳孫臏的母親年紀大了,牙齒咬不動食物,孫臏便想用大豆給母親做吃的,但是煮出來的豆漿始終無法成團。孫臏的師弟龐涓暗中使壞,將一盆酸菜湯悄悄倒進了豆漿里,沒想到竟然凝結成了塊狀,也就是現在的豆腐花。
榆林,地處陝西省的最北部,是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區,也是陝西、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五省區的交界地。產自榆林的榆林豆腐,是以當地產的優質黑豆和榆林桃花水為原料,經過傳統的酸漿點漿工藝製作而成。
榆林豆腐的獨到之處,在於用的不是鹵水或石膏製作豆腐,而用的是做豆腐後瀝出的 富含乳酸菌的汁水做凝固劑。做出來的榆林豆腐色澤潔白,質地軟嫩,韌勁較足,口感清香爽口,還帶有甘甜味。2010年,榆林豆腐被正式評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甘泉,隸屬陝西省延安市,屬於陝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地帶,素有「美水之鄉」之稱。甘泉地處洛河岸邊,土壤肥厚,日照時間長,非常適宜大豆的生長。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甘泉豆腐,選用當地產的雙青豆和「美水泉」的山泉水加工製成。
雙青豆是一種從外皮到豆粒都呈綠色的一種大豆,產量較少,比較少見。美水泉的泉水清澈透亮,甘甜味美。優質的大豆,加上天然的泉水,結合傳統和現代相結合的豆腐製作技藝,自然也就醞釀出了甘泉豆腐的獨特品質,吃起來是嫩滑可口, 讓人唇齒留香。
石屏,隸屬雲南省紅河州,是非常出名的魚米之鄉。 美食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曾專門介紹過石屏當地產的石屏豆腐。石屏製作豆腐,距今已有400多年的 歷史 。逢年過節,當地人還有贈送豆腐的習俗。在石屏的大街小巷,隨處可以見到豆腐攤。民間還有「雲南十八怪,石屏豆腐烤著賣」的說法。
和其它很多地方用鹵水或石膏製作豆腐不同,石屏豆腐採用的是天然地下水作為凝固劑,俗稱「酸水」。做出來的豆腐,細膩滑潤,豆香味十足,油炸後色澤會變成金黃色,非常有嚼勁,再搭配上醬汁,真叫人垂涎三尺。
【懶喵心得】
上面提到的8個地方,安徽淮南、四川宜賓、四川劍閣、四川資中、陝西洛南、陝西榆林、陝西甘泉、雲南石屏,都是我國非常出名的豆腐產地。產自這些地方的八公山豆腐、沙河豆腐、劍閣豆腐、羅泉豆腐、洛南豆腐、榆林豆腐、甘泉豆腐、石屏豆腐,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也可以說是經過評選,比較出名的8種豆腐。
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要我說,一方水土也能養一方豆腐。決定豆腐好吃與否,有三大關鍵因素,選用的大豆、水源,以及豆腐的生產工藝。上面這8種豆腐,在這3個方面優勢滿滿,可以說是各有各的本事。
㈨ 黑龍江哪裡的干豆腐最好吃
黑龍江哪裡的干豆腐好吃?
在我個人看來,只要是黑龍江生產的干豆腐,那麼在豆腐的口感上,就要比其他地方生產的干豆腐強多了,因為黑龍江生產的干豆腐,多是用非轉基因大豆生產出來的,而這種非轉基因大豆,
不管是在大豆的口感上,還是大豆的營養價值上,多要比轉基因大豆強多了,而其他地方在生產干豆腐的時候,不管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多有可能使用一些轉基因大豆的,所以黑龍江生產的干豆腐。
而最後一個特點就是干豆腐的油了,不知道大家相不相信,只要是海倫生產的干豆腐,那麼這些生產出來的干豆腐,就可以在手裡搓出油水的,而且這些搓出來的油水,還可以用打火機立刻點燃的
所以這點又是區分海倫干豆腐的重要特點了,而且在吃海倫干豆腐的時候,哪怕就是蘸點大醬干吃,也是非常好吃的,而且這樣的吃法,也是大多數的海倫人,最愛吃的方法了,因為這樣的吃法,不但好吃而且還省事
㈩ 遼寧哪裡的干豆腐最好吃
干豆腐是東北地區的特產,尤其是遼寧地區的干豆腐聞名遐邇。網上有很多不懂得干豆腐的人僅憑借一張圖片就經常把干豆腐和豆腐皮混為一談,甚至還會和腐竹、油豆皮等畫上等號。
其實即便是虹螺峴干豆腐目前也有很多都不是傳統手工生產,而是機器生產。要吃還是要找那些手工生產的,一斤能有將近四十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