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做豆腐丸子才好吃
豆腐丸子的製作方法,首先准備材料,豆腐胡蘿卜小蔥鹽蚝油香油五香粉雞蛋,首先准備一塊老豆腐嫩豆腐是不可以製作豆腐丸子的老豆腐的質地比較硬而且水分含量比較少的時候,將豆腐用勺子壓碎,如果豆腐的水分還是有很多可以使用紗布用力得擠一下這樣可以擠出一定的水分,蔥花和胡蘿卜切碎以後。如果喜歡放肉餡可以添加1些肉餡如果不想放可以直接使用胡蘿卜蔥花進行調味。
炸好的丸子表面焦黃以後出鍋這時丸子是外酥里嫩,二次復炸的時候一定要油溫比較高一些這樣炸的時候丸子會比較酥脆。丸子如果一次性炸得過多可以放在冰箱里進行冷凍,這是屬於全素豆腐丸子比肉丸子還要好吃,豆腐裡面含有蛋白質使用以後可以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營養元素,豆腐裡面含有較高的蛋白質,使用以後可以促進身體消化和吸收,而且還可以有效的降血壓促進血液中的鐵含量經常食用,可以促進植物纖維的攝入促進腸道蠕動改善腹脹腹痛等現象促進食慾經常食用,可以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營養。
⑵ 怎樣做豆腐丸子好吃又簡單
今天為大家分享一道,養生豆腐丸子湯的做法,豆腐大家肯定都吃過,而且具有降血壓、降血脂等功效,老少皆宜。然後再融合胡蘿卜、香菇等營養非常高的蔬菜,那口感就更加美味了,下面就為大家分享一下詳細做法,喜歡的朋友趕緊學習一下吧。
【豆腐丸子湯】
1.首先我們准備一下食材,胡蘿卜半個,先片成薄片再切成絲,最後切成碎粒。
洗凈的香菇兩個,除去根部,先片成薄片,再切成碎粒放在碗里備用。
雞胸肉50克,片成薄片再切成碎沫,豆腐250克,用刀背壓碎,捻成碎末,放在盆中。
大蔥白一小段切成蔥末,生薑一小塊先切成薑末,和蔥沫放在一起。
2.然後把蔥,姜,香菇粒,胡蘿卜,雞肉末和豆腐倒在一起,加入食鹽,雞粉,白糖,十三香,胡椒粉,料酒,用力的抓勻攪拌。
3.然後打入一個雞蛋,用手繼續攪拌,加入雞蛋可以增加粘稠度,豆腐不容易散,再次攪拌均勻。
4.加入適量生粉,用手朝一個方向攪動,摔打上勁,加入生粉豆腐可以更好的團成團,這個過程要持續兩到三分鍾。
5.鍋內燒水,水開後我們開始團丸子,用手把豆腐餡團在手心,讓豆腐餡在手心裡轉圈滾動,利用離心力團成豆腐丸子。
6.然後下入鍋中,這個過程火不能大,水不要翻滾起來,水很容易把豆腐丸沖散,開小火煮,然後撇去鍋中的浮末。丸子成形以後,再開中火把水煮開。
7.下面開始調味,加入一勺食鹽,一勺雞粉,一勺胡椒粉,化開調料以後,淋上芝麻香油,起鍋倒入盤中,最後撒上蔥花就可以上桌食用了。
好了這道簡單又美味的家常菜就做好了,喜歡的朋友抽空趕緊試一下吧。
⑶ 豆腐丸子的做法
豆腐丸子的做法和配方如下:
用料:豆腐1000克、香菇50克、胡蘿卜200克、油適量、生抽8克、雞精2克、五香粉4克。
步驟:
1、自己做的豆腐准備好。
⑷ 怎樣做豆腐丸子好吃又簡單
豆腐丸子原料: 原 料:
豆腐丸子
豆腐5塊 麵粉10克 雞蛋2個 精鹽2.5克 味精1克 花椒鹽少許 咸麵包屑100克 干澱粉5克 醬油5克 薑末5克 花生油1000克(約耗100克)
製法: (1)豆腐去老皮後拓成泥,磕入雞蛋,加澱粉、麵粉、醬油、鹽、味精、薑末,拌勻上勁。
(2)開油鍋,待油溫六成熱時,用手將豆腐泥擠成櫻桃大的丸子,滾沾麵包屑,下入鍋內,炸成深黃色,立即撈出裝盤,撒上花椒鹽上席。
做法二
材料
主料:豆腐(南)400克
輔料:雞胸脯肉75克,荸薺100克,小麥麵粉100克,胡蘿卜20克,油菜50克
調料:鹽15克,味精10克,芡粉10克,植物油75克
1.豆腐去硬邊、硬皮,捏碎成泥狀;雞脯肉剁爛;荸薺剁成碎末;麵粉與適量清水調成糊;油菜對切成4份。
2.豆腐泥去水,加雞茸、荸薺末與生粉混合拌勻。
3.500克油入鍋燒熱,豆腐泥捏成乒乓球大小的丸子,先裹一層麵糊,再放入油鍋炸至金黃色,撈起瀝油。
4.鍋中留油少許,將油菜、胡蘿卜片炒熟,放入高湯、鹽、味精及豆腐丸子同煮,待滾起用生粉水10克(生粉5克加水)勾芡,即可盛盤食用。
⑸ 豆腐丸子怎麼做
豆腐丸子的具體製作步驟如下:
用料:豆腐1塊、胡蘿卜1根、生菜葉3片、蔥半根、雞蛋2個、鹽1勺、雞精1勺、耗油1勺、澱粉4勺。
1、豆腐空半天,控控水份。
⑹ 豆腐丸子怎樣做
【豆腐素丸子】
【所需食材】豆腐一塊,胡蘿卜,小蔥,鹽,蚝油,香油,五香粉,雞蛋
【製作步驟】
1.首先我們要准備一塊老豆腐,嫩豆腐是不行的,老豆腐質地比較硬,水分含量也少,最適合做丸子,把豆腐用勺子壓碎,如果你覺得豆腐中的水分還是有點多,可以用紗布把水分再擠一下,這樣能大大增加成功幾率。
⑺ 豆腐丸子怎麼做
豆腐丸子
簡介丸子外焦里嫩,味道鮮美,食之軟脆適口,外配調料,汆味雋永。
材料
主料:泰安豆腐200克。雞蛋20克,海米末50克。甜面漿25克,醬薑末10克,蔥末10克,醬苤藍末10克,香菜末10克,精鹽5克。
做法
1.豆腐入籠蒸15分鍾取出,瀝干水分,用刀面壓成泥,放入大碗內,加雞蛋、海米末、甜面醬、醬姜芽末、蔥末、醬苤藍末、香菜末、精鹽、花椒面拌勻成餡,擠成直徑3.5厘米的九子,滾上干澱粉,放入八成熱(約200℃)油鍋內炸1一2分鍾撈出。
2.待油溫開至九成熱(約225℃)時,再將丸子放入油內,炸至金黃色撈出裝盤。外帶花椒鹽或糖醋汁上席食用。
製作丸子的秘籍大全
一、選料
為了保證丸子菜餚的質量,選料是很重要的。魚要選擇新鮮、出肉率高、吸水性較強的品種,如烏魚、巴魚、牙片魚、岩鯉等;蝦要選擇潔白的蝦仁,或是新鮮的對蝦肉;畜類瘦肉要選無筋膜的精肉,肥肉要選厚實無血污的肥膘肉;雞蛋、蔬菜等一些原料則必須新鮮。
二、初加工
1、魚肉的初加工:是將魚治凈後,由魚脊背處進刀,從頭至尾取下兩片完整的凈魚肉,然後帶皮平放在菜墩上,先用刀背在魚肉上排斬,再用刀尖順著魚肉的紋路輕輕刮下魚肉。注意:刮到顯血筋時為止,然後再仔細斬剁。斬剁時下刀要輕,且剁得越細越好,剁至魚肉轉白起粘性時為止。
2、凈瘦豬肉、凈雞脯肉、凈蝦仁及羊肉的初加工:在加工這些肉類時,要採取粗切細斬的方法。當這類肉的肌肉纖維被破壞以後,所含蛋白質就會釋出,從而形成一種粘性較強的溶膠,這種溶膠最易吸收水分。但有些丸子菜餚的初加工就不需要太細膩,如製作炸丸子、四喜丸子、揚州獅子頭等,過細反而口感欠佳。
3、對一些肌肉纖維較粗且肉質較老的原料,如牛肉,通過仔細斬剁後製成丸子菜餚,不但入口細嫩,而且由於在製作時斬剁斷了肌肉纖維,擴大了受熱面,還會縮短烹調時間。
4、青菜及素菜丸子的斬剁,就不需那幺復雜,只需根據菜餚的成菜特點,將其斬剁均勻就可以了。
5、還有一些製作丸子菜餚的原料,卻不需要進行斬剁,如山葯、土豆、豆腐等,只需先制熟再用刀壓成泥即可。
三、丸子的半成品——泥子
泥子:即茸泥,是製作丸子菜餚的半成品。它可分為軟泥子、硬泥子和粗泥子三種。下面分別談談三種泥子的調制技術。
1、軟泥子的調制
軟泥子的上漿技術要求較高。漿前與漿後的泥子是截然不同的。上漿後的泥子呈乳白色,粘稠性強且質地細膩,而且上過漿的泥子比未上漿的泥子膨脹許多。如200克魚泥,就可擠出比乒乓球小一點的丸子40多個。這里的奧妙就在攪拌上漿之中。在攪拌上漿時,應使泥子順一個方向進行機械運動,這是強迫泥子吃水。由於水分子的排列是有方向的,故攪拌時也要朝一個方向,切不可來回攪拌或攪攪停停,一定要一氣呵成。
科學地加水、鹽、油和雞蛋清,是保證軟泥子質量的關鍵。你必須根據泥子的質量和菜餚的標准來決定用水量的多少。以500克魚泥子為例,一般吃水在400克左右。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還要視魚的品種和氣溫及魚肉斬剁的情況而定。而鹽的加入需要與水配合。我的經驗是,水鹽混合上漿是比較科學的攪拌上漿法。鹽與水混合上漿,能由表及裡地循序漸進,並伴隨泥子的吃水量定漿成形。一般每500克泥子的用鹽量可在3~4克之間。當泥子充分攪打上勁後,再放入打好的蛋泡糊和白油攪勻即可。
加入蛋泡糊主要是利用蛋清受熱即變性成固體的性質,去有意識地增加泥子的粘度,並使泥子變得潔白、松軟。此外,最後加入白油能使丸子入口軟嫩,並且具有增香的作用。
2、硬泥子的調制
硬泥子,即通常用來煎、炸、燒、燴的丸子菜餚的初加工原料,它的初加工方法不同於軟泥子。因為硬泥子製作出的丸子菜餚具有干香酥脆、外焦里嫩等特點,所以在調制硬泥子時,不要調入過多的水。如果調水過多,炸制時就會膨鬆脹大,但離油晾涼後又會收縮回軟。硬泥子中肥瘦肉的比例要適度,切不可不放肥肉。因為肥肉在炸制過程中可以使丸子松軟並有著增香的作用。
以上方法同樣適用於牛肉、雞肉等硬泥子製作,但對以魚蝦為原料的硬泥子,其製作方法則略有區別。
首先,為了避免丸子吃口發死,魚蝦硬泥子中可加入適量的雞蛋清和麵包渣,因這樣能對丸子起到膨化定形的作用。其次,由於魚蝦硬泥子不需要過多地吃水,因此澱粉的用量一定要掌握准確。因澱粉的吸水力較強,如澱粉加入過多,丸子在加熱後外部會形成堅硬的殼,而內部則會變得粘糊糊的,這樣會影響到丸子的口感。當然澱粉加少了也不行,那樣會使丸子鬆散走形,失去應有的風味。
3、粗泥子的調制
粗泥子在丸子菜餚中用得較為普遍,也是比較好調制的一種。粗泥子一般是由時令青菜斬剁成餡,再加入麵粉、豆腐、粉條以及調味品調制而成的。用粗泥子炸制的丸子既可單獨成菜,又可搭配成菜,如:炸白菜丸子、蘿卜丸子、粉條豆腐丸子等。它們均可與其它原料搭配成菜,或燴、或燒、或炸,適用面很廣。這里要強調的是,粗泥子斬剁時不必斬得太細,用水也不能太多。
四、丸子的成形
制丸子無論是採用那種烹調方法,都應該先用手去成形。有的人不會用手擠丸子,而採用湯勺舀,或是用手揪,這樣製作出來的丸子大小不一、形狀不美觀不說,而且表面也不光滑。其實,用手製作丸子也沒有什幺太難的。簡單的方法是:用左手抓一把攪好的泥子,將泥子從食指與拇指之間擠出來。擠時手勁不要用死,要既有虛勁又有實勁。而且食指彎曲,拇指前後滑動,以使丸子光滑,當然另外三個手指也要配合,以讓泥子擠出,並趁勢用手勺將擠出的泥子舀入微沸水鍋或油鍋內。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丸子都是用手擠出來的,如揚州獅子頭,便是用團的手法製成。也就是用左右手將泥子團來團去,使其變圓變光滑而成形。此外,丸子還可以擠成橢圓形、桔瓣形、玉墜形等。
五、烹制丸子的火候及色澤把握
烹制丸子時,採用的加熱方法很多,但經常採用的只是汆和炸兩種。應當知道,任何一種烹調方法都有最佳火候,當然這也要隨著原料的變化而變化。以汆制魚丸為例,我覺得用響邊水來汆魚丸為最佳火候。如果用冷水鍋汆制魚丸,丸子入鍋後內部與外部的溫度平衡,加熱後,魚丸內部的水分及營養成分會向外運動,由於水是逐漸加熱,外部受熱的壓力會將魚丸內部的鮮味換出並溶於水中使魚丸失去鮮味。但用沸水鍋下入魚丸也不行,由於魚丸細嫩,經不起沸水的沖擊,會影響魚丸的成形。從營養的角度看,加熱的目的是使魚丸成熟,營養變性分解,而有利於人體的吸收。而魚丸下鍋時遇熱會立即收縮,內部的營養成分就不易流失到湯汁中。汆制魚丸時,湯鍋如有沸騰現象,應及時加入一點冷水,使水不能沸騰,待魚丸全部下完後且浮出水面,再將其撈出放入冷水中,即可用於烹製成菜。汆制其它原料所制的丸子,也可用以上的方法。
炸制丸子主要是掌握好油鍋的溫度,另外還須注意炸制用油的色澤和丸子本身的色澤。丸子菜餚的火候和色澤需要廚師有意識地控制。如巴魚加工成丸子後,成菜的色澤可通過改變烹調方法而使其發生變化。
丸子菜雖然變化很大,不過一旦掌握了其製作奧妙,就可以舉一反三,創制出更多更好的丸子菜餚來。
⑻ 豆腐丸子怎麼做好吃又簡單
好吃又簡單的豆腐丸子做法如下:
用料:肉餡1小碗、老豆腐1小塊、大白菜秧1盤、薑末1小碟、胡椒粉1小勺、料酒1勺、油鹽適量。
1、准備好原材料。
⑼ 豆腐丸子的美味做法
豆腐的營養價值極其豐富,經常吃豆腐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利的,能夠補充人體所需的蛋白質,有利健康。那麼日常生活中豆腐丸子的'做法是怎樣的呢?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豆腐丸子的做法
材料
豆腐、豬肉、薑末、生抽。
白鬍椒粉、料酒、鹽、雞蛋。
澱粉、香油、蘆筍、香菜。
做法
1、首先我們就要將事先買回來的豬肉清洗干凈,然後再將其剁成肉泥,最好是豬肉泥的粘度較大一點。
2、將豆腐放入。
3、將豆腐捏碎。
4、接著我們就要加入適量的料酒、鹽、雞蛋、白鬍椒粉、香油、雞精等調味料,然後再將其攪拌均勻即可。
5、順著一個攪打。
6、鍋子燒開水,取一團餡料,用雙手不停翻轉,團成一個緊實,表面光滑的肉丸,輕輕放入水中。
7、將丸子一個一個放入,汆熟。
8、然後蓋上蓋子進行適當的燜煮,大約煮50分鍾,看到鍋中的丸子稍微有些漂浮的時候,就可以了。
9、加入鹽、香油調味,出鍋前放入香菜段即可。
豆腐丸子
材料
豆腐,饅頭,胡蘿卜,油,精鹽。
味精,胡椒面少許。
水澱粉,雞蛋,醬油,蔥薑末。
做法
1.將饅頭涼干,去皮,搓成細顆粒狀。
2.雞蛋在碗內打成蛋液,豆腐搗成泥後放入碗中,加入饅頭渣,胡蘿卜,雞蛋液,水澱粉,精鹽,味精,醬油,蔥薑末,攪拌均勻呈面團狀。
3.用手擠成大小差不多的丸子。
4.鍋內上熱油,燒至7成熱,下入丸子,炸至外酥里嫩,裝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