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釀豆腐是哪裡的特色
釀豆腐又稱廣東客家釀豆腐,是漢族客家人的傳統菜式,屬於廣東菜、粵菜,客家菜系,也是客家美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菜餚之一。每逢時節喜慶,或者閑忙之餘,都是農村客家人的最愛。
中文名
釀豆腐
口味
清淡,香
分類
客家菜
主要食材
豆腐、豬肉
94%的人還看了
梅菜扣肉
豆腐怎麼做好吃
家常菜
鹽焗雞
美食簡介
釀豆腐,屬於客家菜的一種。客家菜,客家菜餚風味的形成跟客家民系的形成是分不開的,如像客家話保留著中州古韻一樣,客家菜同樣也保留著中州傳統的生活習俗特色。
製作方法
釀豆腐的家常做法
【材料】
三角油豆腐200克、豬肉末300克、香菜末和蔥花5克、澱粉和白糖和鹽適量、剁椒和海天上等蚝油、海天老字型大小365高鮮頭道醬油1茶匙、雞蛋1個
【做法】
1.在豬肉末中加入蔥花、雞蛋液、鹽、海天老字型大小365高鮮頭道醬油攪拌均勻。
2.把三角油豆腐對半切,中間挖空,塞入攪拌好的肉末,然後抹平。
3.包好的油豆腐塞肉放入冷水鍋煮。
4.用香菜末、剁椒、海天上等蚝油、白糖和適量清水混合成調料,並加入一點煮油豆腐的水勾芡,倒入鍋中一起煮即可。
製作材料
主料:豆腐(南)(1000克)豬肉(肥瘦)(400克)
製作方法(11張)
輔料:香菇(鮮)(100克)
調料:味精(5克)大蔥(20克)鹽(10克)豬油(煉制)(40克)胡椒粉(3克)醬油(10克)澱粉(蠶豆)(20克)香油(15克)
製作工藝
1.豬肉剁成泥;
2.蔥去根須洗凈,切成碎末;
3. 香菇去蒂,洗凈,擠干水分,剁成泥;
5張
釀豆腐
4. 將豬肉泥加香菇泥、蔥末、澱粉、鹽、醬油、胡椒粉、豬油攪成膠狀餡,豬肉泥必須手剁,否則顆粒太小不能塞進豆腐;
5. 取大小合適豆腐塊(大致長4cm寬3cm厚1cm)放在手心上,用筷子在豆腐中間戳個洞,再取適量餡放在洞口,用筷子把餡戳進洞中,這個步驟是很考量技術的,粗手粗腳的人做不好。加太多餡很容易撐破豆腐,太少不好吃,餡全在表面也不好吃。技巧是以拇指跟,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尖,小指輕輕的圍住豆腐,避免豆腐被撐破。如此逐一做好;也有嫌鮮豆腐釀起來太難用炸過的油豆腐釀的。
6. 鍋置中火,加豬油適量,燒至七成熱,將釀豆腐逐個放入鍋中煎呈金黃色,再加豬油,翻煎另一面;
7. 另鍋放入上湯、味精、精鹽、醬油、豬油煮沸,將煎好的豆腐放入煮開。
8. 收汁,出鍋。
工藝提示
未下鍋的家常釀豆腐
1.豆腐泥與餡心的比例為2:1;
2. 此菜先煎後蒸再勾芡,技法頗似北方名菜「南煎丸子」;
3. 因有過油煎制過程,需准備熟豬油400克。
② 客家釀豆腐是哪個地方的菜具體的做法是什麼
客家釀豆腐是典型的客家菜,是東江傳統風味名菜之一,也是知名的惠州菜。客家釀豆腐的具體做法是:將豆腐油炸在裡面,塞上相應的食材,配以味精,胡椒等調料,吃起來風味獨特, 非常的鮮美。
客家釀豆腐是典型的惠州菜,也是客家人待客之道的一到必要美食,以上就是客家釀豆腐的具體步驟,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買相應的食材,回來試一試,這道菜在做的時候,切記火候不能大,也不能小,一定要掌握好時間和步驟,你就能做出一道非常好吃的客家釀豆腐,動不如行動,快點實踐起來。
③ 在江西吃過客家美食,對客家釀豆腐的味道念念不忘,怎麼做出好吃的釀豆腐
客家美食繽紛多彩,有很多美食傳播度很高,不光是客家人喜歡,非客家人也喜歡吃,在這眾多客家美食里,傳播度最高的應該是擂茶,其次我個人認為應該是釀豆腐。客家釀豆腐以其湯汁醇厚,鮮嫩滑潤,口味鮮美贏得很多人的喜愛。
客家釀豆腐據說這道菜源於中原餃子,因南方少麥,客家人便用釀豆腐寄託對北方餃子、中原文化的感情。通常將油炸豆腐或白豆腐切成小塊,在每小塊豆腐中央挖一個小洞,用香菇、碎肉、蔥蒜等佐料填補進去,然後用砂鍋小火長時間煮,食時再配味精、胡椒等調料即可。
以上是給大家分享的我在家怎麼做釀豆腐的,所做的釀豆腐外表金黃,內里肉餡鮮香有味,非常不錯的一種豆腐做法,做法並不復雜,喜歡吃的朋友可以試著在家做一下,相信你也會喜歡上它的。
我是孤塵一粒沙,致力於給大家推薦各地美食,喜歡我就關注我,你的關注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
④ 釀豆腐怎麼做法
准備材料:豆腐(北)1塊、小白菜150克、蝦皮少許、香油1/2湯匙、鹽2克、家樂濃湯寶(老母雞湯)15克、蔥10克、姜10克、胡椒粉1茶匙
1、食材備齊,如下圖所示:
⑤ 釀豆腐的做法
家裡永遠離不了百搭的醬料,最近迷上仲景的香菇醬,真的是太好吃了。我喜歡豆腐,周末就用香菇醬做了個豆腐釀,很好吃。
釀豆腐的做法
工藝燒
口味家常味
時間30分鍾
難度初級入門
主料main
香菇醬2勺豆腐300克豬肉(瘦)50克蘑菇2朵
輔料others
蔥末適量薑末適量色拉油15毫升蚝油1大勺香菜1小棵
步驟step
1
⑥ 有誰知道客家讓豆腐是怎樣做的嗎
土家風味—釀豆腐
釀豆腐是土家族的傳統食品,為土家族宴席上的「十大碗」佳餚之一。特別是土家山寨在婚喪、祝壽、修房建屋、生兒育女等場合,土家人都要用釀豆腐款待親朋族友。
釀豆腐的做法是:將鮮肉剁碎拌上各種佐料,然後把豆腐切成三角塊,從側面劃一小口,灌進肉餡子,用菜油煎黃(也可以不煎)後添水煮熟,清香撲鼻,入口味鮮,營養豐富。
相傳當年明朝太子保兼吏、兵二部尚書的東閣大學士文安之來酉時,宣慰使冉玉岑在土司衙內用釀豆腐款待。文公嘗後高興地說:「釀豆腐味美獨具,可與皇宮御宴媲美,難得!難得!」文公邊飲酒邊吃釀豆腐,並吟詩一首:「羽翰高蹇道路賒,重來應識舊煙霞,客行有句憐苔鮮,留伴春深木筆死。」冉玉岑對文公很敬重,步原韻和詩一首:「春遊縱轡野情賒,送客含懷對晚霞,靈石欲留東閣句,長教風雨洗苔花。」
⑦ 釀豆腐怎麼做好吃,釀豆腐的家常做法
主料
南豆腐250g 五花肉糜150g
魚肉泥100g 蝦米50g
輔料
蔥姜蒜末5g 紅椒碎末5g
雞精1/2茶匙 生抽1茶匙
蔥段5g 胡椒粉1/2茶匙
鹽1/2茶匙 白糖1/2茶匙
料酒1茶匙 油100ml
釀豆腐的做法步驟
1. 蝦米用清水浸泡10分鍾,反復抓捏沖洗後,將水濾干。五花肉糜和去骨的魚肉泥用刀剁細。
2. 蝦米切碎末,與肉糜、魚肉泥混合均勻,加入適量鹽、白糖、雞精、蔥花、料酒、薑末、白鬍椒粉以及10克澱粉一起,用筷子朝同一方向快速攪拌至起膠狀(大約5-6分鍾)。
3. 將南豆腐切成四方塊,在每塊豆腐中間切出一個小孔;並鑲入肉糜。肉糜一定要攪到非常粘稠,才不會從豆腐裡面溜出來。
4. 鍋中倒入清水,上蒸屜,水燒開後放入用盤子盛好的豆腐,加蓋大火蒸10分鍾。
5. 取出潷出湯汁,湯汁留著備用。
6. 鍋里倒入較多的油,大火燒至6成熱時,慢慢放入蒸好的豆腐。改中火煎豆腐,微微晃動炒鍋避免豆腐粘鍋,也讓豆腐受熱更加均勻;再用鏟子舀些油澆在豆腐表面,讓豆腐兩面都煎出金黃色,撈出備用。
7. 鍋中留少許底油,放入剩餘的蔥姜蒜末煸香,倒入蒸豆腐的湯汁,再加入一些清水或者高湯一起煮沸。
8. 輕輕地一個一個放入煎好的豆腐,撒入紅椒碎和胡蘿卜細丁,放少許鹽、生抽、白糖、雞精調勻,煮至入味。
9. 蓋上鍋蓋,小火讓湯汁充分吸收、煮至入味,另外取一個小碗,澱粉加少量清水和番茄醬調勻,倒入豆腐中推勻,勾薄芡即可出鍋。
⑧ 客家釀豆腐好吃嗎有哪些地方人喜歡吃,好像市場上沒有賣.
一般市場上很少,都要去到客家菜館才有的,不過,只要掌握到釀豆腐的技巧,自己弄也很棒,而且不難!
1.選好豆腐。(那種四四方方大塊的,確定不會一點就碎的那種是最好的)
2.選好半肥瘦的豬肉。(去皮)
3.然後剁到粉碎,撒適量的鹽在裡面
4.把豆腐分四/六塊 捏碎豆腐塊的角邊 把豬肉末堵上去。
5.放油鍋剪
⑨ 上海哪裡有土家、苗家餐廳
土家菜
湘楚土家堂 人均 ¥39 地址: 浦東新區龍匯路300號新都匯美食廣場114室(近白楊路) 電話: 021-5042258
推薦 鐵板捲心菜 剁椒魚頭 農家小炒肉 酸豆角臘肉 雙色魚頭 孜然牛肉 拔絲香蕉 手撕包菜 干鍋雞 酸豆角肉末
老表瓦罐煨湯館 人均 ¥33 地址: 楊浦區國定路458弄7號(近政民路)電話: 021-51258232
推薦 瓦罐湯
湘洽部落(虹梅路店) 人均 ¥51 地址: 閔行區虹梅路2959號(近吳中路)電話: 021-54220337
推薦 石鍋魚 農家小炒肉 翡翠魚頭
深山老屋(長陽路店) 人均 ¥54 地址: 楊浦區長陽路2467號銘大創意廣場內(近隆昌路口)電話: 021-65667358 65665368
推薦 老母雞湯 椒鹽豬爪 手撕包菜 黑木耳炒雞蛋 小米粥 農家小炒肉
湘西部落 人均 ¥70 地址: 徐匯區蒼梧路12號17幢4摟(田林路口)電話: 021-64833117 64831107
推薦 剁椒魚頭 湘西臘肉 農家手磨豆腐 土家擂芋頭 農家小炒肉 金鞭溪岩蛙 湘西熏干 糍粑 雞血炒鴨雜 臭桂魚 金針魚 米豆腐 豬肝土鴨鍋 土家擂芋 手撕牛肉 手撕包菜 口水雞
紫薇草堂 人均 ¥54 地址: 閘北區延長中路581號(近萬榮路)電話: 021-56779782
推薦 香辣掌中寶 徽州臭桂魚 自製農家豆腐 放養老母雞湯 醬燒豬尾 草堂魚頭王 農家醬蘿卜 清拌山野菜 農家窩窩頭 白切土家雞 糯米蒸板鴨 草堂石烤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