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貴州好吃的豆腐宴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貴州好吃的豆腐宴

發布時間: 2022-11-14 08:19:55

❶ 全國哪的豆腐最好吃經過評選,這8個地方比較出名,有你家鄉嗎

相傳2000多年前,淮南王劉安的媽媽喜歡吃黃豆,有次因為生病的原因沒法吃整顆黃豆。劉安便命人把黃豆磨成粉,加水熬成豆乳,再加入鹽鹵調味,沒想到竟然成了塊狀,也就是我們現在吃的豆腐花。據說,這就是豆腐的起源說法之一。李時珍也曾在《本草綱目》中有所提到,「 豆腐之法,始於前漢淮南王劉安」。

根據生產豆腐時用的凝固劑不同,還可以將豆腐大致分成鹵水豆腐、石膏豆腐、 內酯豆腐 、酸湯豆腐這四大類。其中前三種豆腐比較常見,酸湯豆腐因為產量小、難儲存等原因,在市場上已經鮮少能看到。

「豆腐傳統製作技藝」,早已入選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我國產豆腐的地方非常多,這其中有8個地方,較為出名。當地產的豆腐,也是各有各的本事。

那今天,懶喵就跟大家聊聊有關豆腐產地的話題,一起來看看,這8個地方都在哪裡?產了哪些名豆腐?你的家鄉有沒有上榜?

淮南,地處安徽中北部,淮河之濱,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城市。提起淮南 美食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淮南的牛肉湯。經過長時間熬制的牛肉湯,配上粉絲和干絲,清香可口,吃起來叫一個美味。其實,除了淮南牛肉湯,當地還有道名菜,淮南豆腐宴,選用的主料豆腐,就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產自淮南地區的八公山豆腐。

相傳西漢時期,豆腐發明人淮南王劉安在淮南八公山一帶,嘗試用八公山的泉水、黃豆和鹽鹵製作「靈丹妙葯」,結果丹葯沒製成,倒是做出了豆腐。後人將其稱作「八公山豆腐」。八公山豆腐細膩嫩滑,做出的菜餚色澤金黃,外脆里嫩,非常誘人。

宜賓,隸屬四川省,地處雲南、貴州、四川三省的結合處,素有「中國酒都」之稱。大名鼎鼎的白酒品牌五糧液,正是產自四川省的宜賓市。除了是知名的白酒產地外,宜賓當地產的沙河豆腐也非常出名,還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沙河豆腐產自宜賓的高縣,當地人很早就喜歡做豆腐,吃豆腐。直到上個世紀70年代,沙河豆腐在進行一番改良後,才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和喜愛。製作沙河豆腐選用的是當地產的優質黃豆,以及上龍山的山泉水,吃起來帶有濃郁的豆香味,回味無窮。

劍閣,隸屬四川省廣元市,地處四川、陝西、甘肅三省的結合部。在劍閣縣城南部,有個非常出名的景點——劍門關,是世界上罕見的城牆式礫岩斷崖丹霞景觀,自古就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法。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劍門關豆腐,正是產自這里,距今已有上千年的 歷史 。相傳唐玄宗入蜀時途經劍門一帶,因為較為疲勞,寢食難安,隨從便給他端來一碗劍門豆腐。唐玄宗吃後胃口大開,還將當地產的黃豆封為「皇豆」。劍門關豆腐軟硬適中,韌性較好,吃起也是滋潤爽口。

資中,隸屬四川省內江市,位於四川盆地的中部,是孔子老師萇弘的故里。產自資中羅泉鎮的羅泉豆腐,既是當地知名的特產,也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羅泉氣候溫和,土壤中有機質含量高,非常適合大豆的生長。加上水質較好,做出來的豆腐,品質自然不會差。

在製作過程中,羅泉豆腐選用的是來自溶洞深層的優質泉水來浸泡大豆,再經過手工石磨研磨製成。羅泉豆腐外觀呈乳白色或淡黃色,帶有濃濃的豆香味,吃起來也是細膩嫩滑,鹹淡適口,具有白、嫩、細、綿4大特點。

洛南,隸屬陝西省商洛市,橫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產自洛南地區的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洛南豆腐,是用當地無污染的洛河兩岸山泉水,和本土優質大豆加工製成,具有非常悠久的 歷史 ,還曾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御膳貢品。

關於豆腐的發明人,民間流傳的說法還不少,前面有提到是淮南王劉安,其實在洛南一帶,還有豆腐是戰國時期孫臏發明這一說法。相傳孫臏的母親年紀大了,牙齒咬不動食物,孫臏便想用大豆給母親做吃的,但是煮出來的豆漿始終無法成團。孫臏的師弟龐涓暗中使壞,將一盆酸菜湯悄悄倒進了豆漿里,沒想到竟然凝結成了塊狀,也就是現在的豆腐花。

榆林,地處陝西省的最北部,是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區,也是陝西、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五省區的交界地。產自榆林的榆林豆腐,是以當地產的優質黑豆和榆林桃花水為原料,經過傳統的酸漿點漿工藝製作而成。

榆林豆腐的獨到之處,在於用的不是鹵水或石膏製作豆腐,而用的是做豆腐後瀝出的 富含乳酸菌的汁水做凝固劑。做出來的榆林豆腐色澤潔白,質地軟嫩,韌勁較足,口感清香爽口,還帶有甘甜味。2010年,榆林豆腐被正式評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甘泉,隸屬陝西省延安市,屬於陝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地帶,素有「美水之鄉」之稱。甘泉地處洛河岸邊,土壤肥厚,日照時間長,非常適宜大豆的生長。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甘泉豆腐,選用當地產的雙青豆和「美水泉」的山泉水加工製成。

雙青豆是一種從外皮到豆粒都呈綠色的一種大豆,產量較少,比較少見。美水泉的泉水清澈透亮,甘甜味美。優質的大豆,加上天然的泉水,結合傳統和現代相結合的豆腐製作技藝,自然也就醞釀出了甘泉豆腐的獨特品質,吃起來是嫩滑可口, 讓人唇齒留香。

石屏,隸屬雲南省紅河州,是非常出名的魚米之鄉。 美食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曾專門介紹過石屏當地產的石屏豆腐。石屏製作豆腐,距今已有400多年的 歷史 。逢年過節,當地人還有贈送豆腐的習俗。在石屏的大街小巷,隨處可以見到豆腐攤。民間還有「雲南十八怪,石屏豆腐烤著賣」的說法。

和其它很多地方用鹵水或石膏製作豆腐不同,石屏豆腐採用的是天然地下水作為凝固劑,俗稱「酸水」。做出來的豆腐,細膩滑潤,豆香味十足,油炸後色澤會變成金黃色,非常有嚼勁,再搭配上醬汁,真叫人垂涎三尺。

【懶喵心得】

上面提到的8個地方,安徽淮南、四川宜賓、四川劍閣、四川資中、陝西洛南、陝西榆林、陝西甘泉、雲南石屏,都是我國非常出名的豆腐產地。產自這些地方的八公山豆腐、沙河豆腐、劍閣豆腐、羅泉豆腐、洛南豆腐、榆林豆腐、甘泉豆腐、石屏豆腐,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也可以說是經過評選,比較出名的8種豆腐。

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要我說,一方水土也能養一方豆腐。決定豆腐好吃與否,有三大關鍵因素,選用的大豆、水源,以及豆腐的生產工藝。上面這8種豆腐,在這3個方面優勢滿滿,可以說是各有各的本事。

❷ 劍門關哪家豆腐好吃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02

❸ 貴陽必吃特色美食

酸湯魚

酸湯魚:酸湯魚源自苗家的質朴美食,由於貴州氣候濕潤,食材不易保存,所以聰明的人們發明了酸湯,延長食材 的保存時間,酸湯魚使用的酸湯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酸,淡淡的酸味,還能開胃。鮮嫩美味的魚肉,酸而美味的酸湯,讓人白吃不厭。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上一個酸湯魚火鍋,那滋味才叫一個爽。

花溪牛肉粉

花溪牛肉粉:源自花溪區,是貴州的特色名吃,牛肉選用上等的黃牛,湯用多髓牛骨熬制,粉用精製米粉,爽滑有韌性,深受人們喜愛。

烤臭豆腐

烤臭豆腐:烤臭豆腐是貴陽街邊隨處可見的美食,烤得金黃的臭豆腐,撒上精製的辣椒面,香味撲鼻,而且價格便宜,每次上街,來上兩塊臭豆腐,是一件多麼令人滿足的事。

洋芋粑

洋芋粑:洋芋是貴州方言對土豆的稱謂,土豆是貴州的主要農作物之一,洋芋粑是貴陽街頭常見的美食,將土豆煮熟後搗成土豆泥或者切成細絲,放入鍋中用油炸,外焦里嫩,撒上蔥花和辣椒面,美味絕對讓你回味。

絲娃娃

絲娃娃:貴陽常見的傳統小吃,在貴陽的大街小巷幾乎都能看見,有十二個品種,極具特色,漂亮的顏色,讓人食慾大增。

狀元蹄

狀元蹄:是一道傳統美食,狀元蹄的來源還有一段歷十,相傳在宋淳祐四年,同里人魏汝賢高中狀元。魏狀元特別喜歡吃紅燒蹄,到了清光緒年間,退思園主人任蘭生因仰慕魏狀元,特聘名廚燒制紅燒蹄,作為家宴主菜,雅稱「狀元蹄」。

腸旺面

腸旺面:是貴州極富盛名的美食,始創於晚清,所謂的腸旺,」腸「指的是豬大腸,「旺」指的是豬血。腸旺面是貴州特色美食,經久不衰的原因就是它的肥腸和血旺美味,並且豬血極富營養價值。

燉雞飯

燉雞飯:色香味俱全,雞肉經過長時間的燉煮,汁濃味美,油而不膩,並且價格不貴,十多元你就可以享用美味的燉雞飯。

豆腐圓子

豆腐圓子:「 贏得芳香四方溢,白玉入油亮似金。煮豆烯萁千年事,隔桌呼酒憶古今。金豆人磨轉蟹黃,坡仙知味流涎長。俯見維雉牽衣兒,指說雷家圓子香。」這首詩便是對貴陽雷家豆腐圓子的贊譽,1960年周總理夫婦視察貴陽時也對豆腐圓子贊譽有加,現在,豆腐圓子在貴陽的大街小巷都能找到,是貴州人門難忘的美食。

糕粑

糕粑:是貴陽地方糕類傳統美食,首創於清光緒年間,距今100多年的歷史,外形方正,顏色雪白,味道甜美,主要由糯米製成,韌性十足。

❹ 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特色美食有哪些

江口豆腐乾
豆腐乾是江口人民的傳統食品之一,色香味別具一格,製作獨特,歷史悠久。江口豆腐乾之所以有獨特的風味,一是選用純凈龍津閣的井水;二是要經過泡豆、磨漿、濾漿、煮漿、點漿、上箱、過鹵、切塊、上扦、晾乾等十道工序,才能做成產品,工藝十分獨特、講究;三是在上扦時,首先一小塊一小塊的把它放置於斗笠形的竹簞上,晾乾至八成左右,再曬干,從而形成嫩黃、透明的方塊。
蕎灰豆腐
羅甸縣邊陽鎮製作的蕎灰豆腐,全國獨一無二,是極富盛譽的地方副食品,用它製作的菜餚,清香、細嫩、口感好,由於風味獨特,深受廣大群眾喜愛。
蘿卜羊
蘿卜羊」為羅甸布依族人民新創造的一道享譽縣內的名菜。羅甸山多、雨多、草茂,氣候溫和,在這塊得天獨厚的適宜於發展畜牧業的土地上,當地群眾利用天然墓場資源放牧黑山羊。羅甸黑山羊為羅甸特有的優良羊種,肉質細嫩,無膻味,營養豐富,活羊遠銷廣東、廣西、湖北、湖南、四川、重慶等地。「蘿卜羊」製作工序並不復雜,它以黑山羊肉和白蘿卜為主料,配以羅斛辣椒(本地土產辣椒)、木姜、砂仁、花椒等配料,通過合理加工調配而成。此道菜色澤悅目,羊肉細嫩,油而不膩,無膻味,蘿卜軟而不爛,營養豐富,口豐感極佳,食之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此道菜為羅甸特有一道名菜,它不僅為當地廣大群眾所鍾情,亦為四方賓客到羅甸必品嘗的一道美味佳餚。
琥珀糕
琥珀糕,俗稱合葉粑,又稱搭梁粑,是羅甸布依族群喜食的傳統食品。因其色、香、味、形獨特,極富民族特色,故享譽省內外。合葉粑歷史悠久,為何人創制,眾說紛紜,至今尚無定論。
酸宴
要吃酸到獨山,獨山酸宴美名傳.」酸宴為獨山的一大特色。獨山「三酸」享譽全國(「三酸」即為鹽酸、臭酸、蝦酸)。其中以鹽酸最負盛名,遠銷海外。
鹽酸即鹽酸菜,在民間通稱「壇酸」,以青菜為主要原料,加以糯米甜酒、辣椒、冰糖、食鹽、採用布依族傳統工藝精製而成,色澤鮮美,脆嫩可口。具有酸、甜、咸、辣的風味。內含多種維生素,有開胃、幫助消化、增進食慾的功效。既是休閑、盛宴時的綠色食品,又是饋贈親友的健康禮品。
臭酸,以金鳳花為主料,經窖藏後取其汁水,配以糯米甜酒、木姜籽、金銀花等物壇釀而成。食用時需經油料煸炒,燴同肉類、豆腐類、蔬菜類等一同煸炒。做時「香」飄十里,吃時汁濃味香。具開胃、增進食慾等功效。
蝦酸,與臭酸的製作工序大徑相同,以蝦仁為主料,味道香濃,口感鮮香。其中以蝦酸牛肉和蝦酸肥腸最為出名。
獨山酸宴,精心設計,著力打造。集「三酸」為一身,為您獻上一桌回味悠長的正宗酸宴。
黃豆雞
關於「黃豆雞」,還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相傳早年間,有羅姓和王姓兩戶布依人家緊鄰相居,有一天,兩家都來了客人,羅家條件較好,殺雞待客;王家條件稍差,炒黃豆迎賓。快到吃飯時,羅家主人王家也來了客人,便親自上門邀請王家主客到他家相聚。王家不推辭,端著炒好的黃豆前往羅家。到了羅家,他們將炒好的辣子雞和炒好的黃豆混在一鍋,將鐵鍋置於炭炎上,不多時,黃吸入雞汁,變得乾脆清香,而雞肉由於浸入炒豆香味而更加鮮嫩味美。主客驚喜,開懷暢飯,大醉方休。這道菜一傳十,十傳百,世代相傳,成為布依族待客的最好佳餚之一。
該答案來自南北游旅行網官方網站

❺ 貴州有什麼好吃

1、腸旺面

腸旺面是貴州極負盛名的一種傳統風味麵食。在貴州眾多的小吃中,以色、香、味「三絕」而著稱,具有血嫩、面脆、辣香、湯鮮的風味和口感,以及紅而不辣、油而不膩、脆而不生的特點。

其實牛肉粉很多地方都有,但每個地方都有它獨特的味道,而貴州的牛肉粉主要是以辣為主,吃完後的感覺就是爽,而且在吃完成牛肉粉後,一定要和以下原汁原味的牛肉湯,這才算吃完。

❻ 「八公山豆腐宴」有哪些名菜

一開始的冷盤就給了一個下馬威,除了兩個葷菜,餘下四個全
是與豆腐有關的:豆腐皮、豆腐絲、拌豆腐、油豆腐。而後的開口
羹是雞絲豆腐羹。接下來,滑排豆腐、果汁油豆腐、豆腐鍋仔、魚
翅湯(不過這里的魚翅是由豆製品製成的絲狀物,並不是真正的魚
翅)一一上來。由於開始肚子比較餓,再加上對這里的豆腐興趣甚
濃,所以吃起來津津有味,而且本身這里的豆腐也的確做的不錯。
相比於在其他地方吃到的豆腐而言,豆味比較重,所以一開始吃來
感到很好。

但是這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的是花樣更多的豆腐菜,而且開 多於葷菜搭配。豆腐燒魚、豆腐魚湯、臘味豆腐皮、千張燒肉、
甲魚豆腐湯……雖然有些菜看來是比較普通的,但由於豆腐在其中
佔了更大的比重,所以味道上和以前吃過的有不小的差異,尤其是
那幾個湯,喝起來特別的鮮。吃到這里,大家基本都偃旗息鼓了。
可是小姐端盤的速度絲毫沒有減慢。接下來的則基本上是由豆腐制
作出來的細致菜餚。有用豆腐擺成的熊貓圖案,他們取名叫「慶祝
申奧」,有點土了;還有用豆腐擺成菠蘿圖案,並用豆腐絲交叉成
網狀,類似於菠蘿上面的條紋,不過這個菜好吃的地方在下面的油
炸豆腐果;還有金魚戲水、貝殼等等;最絕的是一個用豆腐和蘿卜
組成的院落圖案,而且院落的池塘里用的是剛出磨的水豆腐,由於
一直放在水裡,所以特別的嫩,蘿卜則雕刻成房子和石磨的形狀,
而且旁邊還有由核桃仁做成的假山。這些菜端上來,我們都是先轉
個兩圈,讓大家欣賞欣賞,才忍心動筷子。還有一個不錯的菜,叫
雪山飛虎,用蛋清做成的雪山形狀,裡面當然少不了豆腐,上面的
「虎」居然是油炸的蠍子,遠看還的確和菜名很扣合的。

前後總共大約有30多道菜,有些菜現在都叫不出菜名了,只有
幾道菜和豆腐沒什麼關系。說實話,到後來已經有些吃不動了,後
面的幾個菜都只是嘗了嘗味道。等到最後,終於上主食了,是水餃,
拿起筷子吃了一口,餃子皮非常不錯,晶瑩剔透,口感潤滑,顯然
不是平常麵粉製成,再吃一口,居然又是豆腐!原來上來的全是豆
腐餡餃子。

❼ 貴州10大名菜

貴州十大名吃有:花溪牛肉粉、腸旺面、貞豐糯米飯、絲娃娃、米豆腐、水城烙鍋、遵義豆花面、織金蕎涼粉、酸湯砂鍋粉、戀愛豆腐果。

第一名是花溪牛肉粉。花溪牛肉粉貴州的一道特色名小吃,製作原料主要有牛肉、酸蓮花白、蕪荽等。由多種名貴中草葯精心嚴格製作,做出的牛肉粉與眾不同,湯鮮味美,肉香。吃過的人贊不絕口。

第三名是貞豐糯米飯。貞豐糯米飯,主要原料繫上等糯米,製作時,先將糯米用冷水泡透,經兩次燜蒸,熟豬油炒好裝鐵鍋內,文火保溫待用。精選瘦肉,放入特製的香料腌上數日後,用油炸至半干。上碗時,切肉成薄片蓋糯米飯上食用。貞豐糯米飯,米香肉酥,油而不膩,色彩美觀,味濃爽口,堪稱獨特的傳統美食。

第四名是絲娃娃。絲娃娃(別名素春卷)在貴陽是一種常見的地方傳統小吃之一。而此菜素菜脆嫩,酸辣爽口,開胃健脾。用大米麵粉烙成的薄餅,薄薄如紙卻有—只手掌那麼大。再捲入蘿卜絲、折耳根(魚香菜)、海帶絲、炸黃豆、脆哨、糊辣椒等。又名素春卷。注入酸酸辣辣的汁液。這蘸水就是絲娃娃的精髓。

第五名米豆腐。貴州比較有名的米豆腐有思南米豆腐,印江米豆腐,江口米豆腐,貴陽米豆腐等。在印江縣木黃鎮和江口縣區府巷內能夠找到正宗的米豆腐。

第六名水城烙鍋。水城烙鍋以前是用瓦片和腌窖食物的瓷器土壇片架在火上烙熟,後逐漸改製成了中間凸狀的黑砂烙鍋,這種帶沿的中間高邊沿低的烙鍋,可以讓多餘的油脂自動流向鍋邊,且隨時都可以將它往原料上面澆,烙食的原料在野味野菜的基礎上,增加了特色豆腐和臭豆腐,並且在吃的時候要蘸五香辣椒面味碟。

第七名遵義豆花面。遵義豆花面柔軟滑爽,辣香味濃,風味特殊,是遵義人的一種獨創。面條上蓋著一團雪白的豆花,面條浸在豆漿之中。另加辣椒水一碟,辣椒水有講究,有素、葷兩種,素椒配有五種保密的佐料,葷椒還配有瘦肉丁、雞肉丁、花生米、豆腐皮、金鉤等,其味鮮美,將豆花與面挑入辣椒碟中吃。

第八命織金蕎涼粉。蕎涼粉用蕎麥粉加入適量的明礬水調和而成。加入適量的酸蘿卜,折耳根等調味品涼拌吃。口味辣香爽口,生津解暑,清涼降火。

第九名酸湯砂鍋粉。酸湯砂鍋粉是地地道道的貴州菜,口味上雖然偏酸,但是吃起來非常的爽。酸湯在砂鍋里煮著米線,加上各種配菜。

第十名戀愛豆腐果。它由切成長方形小塊的白豆腐,經適量鹼水發酵後,放在有眼鐵片上烤制並填料而成的。吃時外脆內嫩、咸辣爽滑,滿口噴香,不失為一種享受。而且其價廉物美、攜帶方便、節省時間,是風靡貴州的大眾小吃。

❽ 延慶柳溝豆腐宴哪家最好吃

我去過延慶柳溝的(塞外園)去吃豆腐宴,味道很正宗,空氣清新,遠離了城市的喧囂,頓時你會覺得抖去了一身煩勞,放鬆了疲憊的心情,那裡吃住都行,吃15元一位,住50元一間房、能住4~6人。
乘車路線 :坐919到延慶東關下車,在夏都商場門口坐小公共3元到柳溝村邊下車即是。
塞外園電話:01081172018

❾ 豆腐宴好吃嗎

豆腐宴
豆腐宴是特色傳統名宴,屬於魯菜。大概始於古代帝王來泰山封禪祭祀時,「食素齋,整潔身心」。經過歷代廚師的挖掘整理,泰山豆腐宴現已成為魯菜中的一枝奇葩。
宴會時有多達150多道豆腐菜可供選擇。以豆腐為主料烹制的名菜有:一品豆腐、八仙瑤池聚會、佛手豆腐、人參豆腐、芙蓉豆腐、荷花豆腐等,色香味形,美侖美奐。
中文名
豆腐宴
主要食材
豆腐
分類
魯菜,北京菜系
口味
鮮香
功效
美容、養顏、滋補。
快速
導航
地理位置
豆腐宴
柳溝豆腐宴是中國傳統紅白喜事中的宴客禮儀用膳。現代素食文化的興起,拓展了豆腐宴的外延,既有中國傳統食文化的精華,又溶入了現代的健康飲食觀念.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結合的產物.是有中國民族特色美食.
火盆是舊時我國北方農村冬季取暖器具,隆冬時節,在其上放一沙鍋,加以白菜、豆腐、五花熏肉等,則成火盆鍋。
正月時節,家人圍坐,共吃年飯,象徵來年日子紅紅火火。我縣開展民俗旅遊以來,柳溝人,在傳統火盆鍋的基礎上,對豆腐進行開發,做出美容養顏的黃豆豆腐、滋補養腎的黑豆豆腐、清熱袪火的綠豆豆腐。創出「鳳凰城——火盆鍋——農家三色豆腐宴」。製作時以一主鍋為主,放入五花熏肉、白菜、鮮豆腐、凍豆腐、炸豆腐等。其特點是以素為主,葷素搭配,油而不膩。四周配以具有農家特色的三個輔鍋,三個小碗,六個冷盤,取三羊開泰、四平八穩、六六大順之意。
以傳統製作工序和製作工藝進行加工製作—以豆腐為主,以其他菜餚為輔—著重於美容、養顏、滋補。
註:豆腐宴不一定每一個菜都有豆腐,但必須以豆腐為主,有幾個地地道道的農家豆腐菜餚,突出民俗特色,把豆腐既做出花樣,又不失農家的味道。

❿ 貴州特色小吃有哪些

1,青岩玫瑰糖

青岩玫瑰糖是貴陽市的地方傳統名點。鮮香酥脆,味道回味無窮。問世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1874年青岩街上平正寬家首創的,相傳,一天平正寬逛街看到一小孩叫賣玫瑰花瓣,他想,玫瑰花瓣香味誘人,摻在糖里,又香又甜,一定好。於是就買一些玫瑰花來切碎,加入碗兒糖舂成密餞,用陶缽裝上在太陽下曬干。

然後用糯米和小麥製成麥芽糖稀,加上芝麻、核桃仁、沙糖和玫瑰花蜜餞,搓均後切成薄片或長條,這就成了香甜酥脆的有玫瑰香味的麻片糖。

2,遵義豆花面

遵義豆花面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小吃。柔軟滑爽,辣香味濃,風味特殊。最初由佛教素麵,創制於20世紀初。遵義豆花面遵義豆花面是很有特色的貴州特色小吃,遵義豆花面以面條為主要材料,烹飪的做法以煮菜為主,口味屬於咸鮮。

3,遵義羊肉粉

遵義羊肉粉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地方小吃。用鮮羊肉熬湯,澆米粉,放羊肉片、調料而食。已有300餘年製作歷史。貴州各地均產羊肉粉,唯有遵義羊肉粉馳名。遵義市的大街小巷,羊肉粉館櫛比鱗次,食客之多,首屈一指。曾獲得第二屆「中華名小吃」稱號。

4,劉二媽米皮

劉二媽米皮是遵義老字型大小的名小吃,製作原料主要有米皮,卷粉、大頭菜等。它起源於90年代,已遍布遵義各個地方。

5,南白黃糕粑

南白黃糕粑為遵義縣南白鎮特產,原料普通,製法獨特,兼具"糕"、"粑"的特點,富有傳統風味。其原料為上好的大米,糯米各一半,再加兩米總和8%-10%黃豆。

將米磨成粉,糯米蒸熟,黃豆磨漿,摻合拌勻,待漿干後搓揉成團,打成長條形塊狀,外包斑竹筍殼,用繩扎緊,然後上甑猛火蒸2-3小時,讓粑熟透。再小火悶24小時左右即可出甑。出甑後水分蒸發"收汗",粑表面黃亮油潤,不沾手、不稀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