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博山豆腐箱用什麼餡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博山豆腐箱用什麼餡好吃

發布時間: 2022-11-12 09:54:57

1. 淄博市有哪些特色美食

燒烤要數臨淄的最好吃

2. 博山靠豆腐怎麼做

博山豆腐箱的做法步驟
1
豆腐一塊(約一斤半)。
2
肉餡半斤(放入料酒、白糖、青蒜末,去腥提鮮。)
3
水發海米、木耳、竹筍。
4
西紅柿一個、黃瓜一根。
5
豆腐切成長方形的塊(五厘米長、三厘米寬)。
6
坐鍋上灶、開火添油(一斤半)。
7
油溫六到七成熱(二百二十度左右)放入豆腐坯子炸勻(要用漏勺不斷翻轉)
8
炸到金黃色撈出備用。
9
用兩個米的鐵絲彎成一個長方形(可根據豆腐的寬度)
10
豆腐箱順長切一刀、不要切斷。
11
長方形鐵絲順一頭插入、插到底。
12
拖到另一頭。
13
往上一提、豆腐箱就挖成了
14
挖出的豆腐心備用。
15
豆腐心剁成綠豆大小的餡。
16
海米、木耳切碎和豆腐餡一塊放入容器中。
17
炸鍋留底油、放入蔥、姜肉餡煸炒。
18
放入豆腐餡子煸炒。
19
根據個人口味,放入調料炒勻。
20
炒好的餡子放人容器中備用。
21
把炒好的餡子填到挖好的豆腐箱里。
22
填好餡子後、擺盤、放入蒸鍋內蒸透。
23
西紅柿切滾刀塊、黃瓜切片、木耳切碎。
24
鍋內放油、放入蔥、薑末煸出香味,放入全部食材煸炒。
25
放入少許醬油、醋、泡海米的湯。放入水澱粉勾芡、淋上香油。
26
放入醬油、鹽、醋、倒入海米湯。水澱粉勾芡,淋上香油。
27
倒入豆腐箱上、一道味美可口的豆腐箱就完成了

3. 博山豆腐夾怎麼做博山豆腐夾怎麼做

步驟
1、豆腐一塊(約一斤半)。
2、肉餡半斤(放入料酒、白糖、青蒜末,去腥提鮮。)
3、水發海米、木耳、竹筍。
4、西紅柿一個、黃瓜一根。
5、豆腐切成長方形的塊(五厘米長、三厘米寬)。
6、坐鍋上灶、開火添油(一斤半)。
7、油溫六到七成熱(二百二十度左右)放入豆腐坯子炸勻(要用漏勺不斷翻轉)
8、炸到金黃色撈出備用。
9、用兩個米的鐵絲彎成一個長方形(可根據豆腐的寬度)
10、豆腐箱順長切一刀、不要切斷。
11、長方形鐵絲順一頭插入、插到底。
12、拖到另一頭。
13、往上一提、豆腐箱就挖成了
14、挖出的豆腐心備用。
15、豆腐心剁成綠豆大小的餡。
16、海米、木耳切碎和豆腐餡一塊放入容器中。
17、炸鍋留底油、放入蔥、姜肉餡煸炒。
18、放入豆腐餡子煸炒。
19、根據個人口味,放入調料炒勻。
20、炒好的餡子放人容器中備用。
21、把炒好的餡子填到挖好的豆腐箱里。
22、填好餡子後、擺盤、放入蒸鍋內蒸透。
23、西紅柿切滾刀塊、黃瓜切片、木耳切碎。
24、鍋內放油、放入蔥、薑末煸出香味,放入全部食材煸炒。
25、放入少許醬油、醋、泡海米的湯。放入水澱粉勾芡、淋上香油。
26、放入醬油、鹽、醋、倒入海米湯。水澱粉勾芡,淋上香油。
27、倒入豆腐箱上、一道味美可口的豆腐箱就完成了。

4. 淄博博山家常菜有那些那的飯最好吃啊做法說一下

很多啊。像熗肉皮,三鮮湯,豆腐箱,酥鍋都是啊 酥鍋材料; 大骨棒、海帶、五花肉、海魚(黃花魚、鮁魚等)、蓮藕、白菜、豆腐(老豆腐)、花生等,以上材料均需1.5斤左右。也可根據各人喜好,適當填加其它材料。 醬油、醋各一瓶、鹽、糖,酒適量。 酥鍋 製作方法: 1、鍋底(是蒸東西的那種很深的鍋)平鋪大骨棒,需是剔過肉的,起一個托住菜的作用,以免在燒制過程中糊鍋。 2、將大白菜的幫子圍在鍋的周圍,也上防止糊鍋。 3、根據各種材料的易熟程度,最下面放最難熟的,依次將海帶(捲成厚2厘米左右的卷)、海魚(黃花魚、鮁魚等)、五花肉、蓮藕、白菜、豆腐(老豆腐)、花生一層一層平鋪在鍋里,中間沫上少量的鹽糖,上面再以白菜幫覆蓋。 4、材料鋪好後,將醬油、醋、料酒澆在材料上。 5、大火燒至鍋開後,改成小火,四到五個小時就可以了。 博山豆腐箱的製作材料: 主料:豆腐(北)500克,豬肉(肥瘦)200克 輔料:澱粉(蠶豆)3克,蝦米50克,玉蘭片25克,木耳(水發)50克,油菜心25克 調料:砂仁1克,醬油30克,醋25克,鹽3克,香油25克,大蒜(白皮)2克,姜2克,花生油50克,小蔥2克 博山豆腐箱的做法: 1. 將博山豆腐去皮,改成4 厘米長,寬、厚各2 厘米的塊; 2. 炒鍋置中火上,放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把豆腐塊下入油鍋內炸至金黃色撈出; 3. 再用小刀貼豆腐塊頂面切出箱蓋,不能切斷,揭開挖出豆腐瓤,即呈皮硬內空的小箱狀; 4. 豬肉、水發海米、水發木耳30克均切成細末; 5. 炒鍋置中火上,放入芝麻油,燒至五成熱,投入蔥、薑末、肉末、海米、木耳煸炒至八成熟,加醬油20克、精鹽炒勻盛出,加砂仁面拌勻成餡; 6. 將餡分別裝入豆腐箱內,蓋上蓋,疊排盤內成四角梯形塔狀,入籠蒸約10 分鍾取出; 7. 炒鍋內放花生油25克,中火燒至六成熱,投入蒜片爆鍋,烹入食醋,放木耳20克、油菜心、水發玉蘭片、醬油10克、清湯50毫升燒開、調入濕澱粉勾芡,澆在豆腐箱上即成。

5. 博山豆腐箱該怎麼製作呢這里的豆腐可以用普通的老豆腐嗎

我認為可以用普通的豆腐。首先要找好底料,然後把豆腐放入進去翻炒兩分鍾即可出鍋。

6. 淄博十大名吃都是什麼

淄博十大名吃如下:周村燒餅、豆腐箱、博山酥鍋、油粉、鹵汁羊肉、紅燒魚唇、菜煎餅、醬汁鴨方、博山烤肉、博山四四席、甏肉乾飯。

入鄉隨俗,先簡單介紹下淄博這個城市:淄博位於中國華東地區、山東省中部,地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兩大國家戰略經濟區與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重要交匯處,淄博為山東第三座省轄市,是齊文化的發祥地。話不多說,來進入今天的美食主題吧。

(博山四四席,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博山四四席。四四席是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地區的傳統飲食習俗。作為近百年以來博山人士宴請賓客的一種菜餚規制,因它的許多優點而歷久不衰,它又是博山地域文化在飲食方面的特色體現,所以不論餐館雅席還是民間庖廚,人們都喜愛這種形式。所謂"四四席"一般就是按菜餚多寡分類的一種宴席,可供八人一桌聚餐的四平盤、四大件、四行件和四飯菜計十六_品(重要宴席在正式飲酒之前尚有四乾果、四點心、四鮮果及相配飲料等。

淄博十大名吃,我就不一一 介紹了,希望各位能夠親臨淄博,身臨其境地品嘗美食,大美淄博,歡迎您。

7. 淄博有什麼著名小吃

淄博屬於 歷史 名城,自然有很多傳統 美食 ,有 歷史 文化背景的名小吃「 博山豆腐箱 」,曾是乾隆皇帝的最愛,也是當地家喻戶曉的名小吃。

博山豆腐箱 在當地,無論是餐廳還是家庭,都是最普通的菜餚,隨著口味的演變,每個家庭以及餐廳做出來的博山豆腐箱口味各有不同,2010年博山豆腐箱被列為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見這道菜在當地人心中的地位。

博山豆腐箱
原料: 豆腐兩塊,豬肉,蝦仁,木耳,干黃花菜

調料: 鹽、味精、雞粉、耗油、生抽,蔥薑末,白糖、材料油,香麻油,水澱粉,鮮湯,胡椒粉,色拉油等

製法:

1、豆腐切大小一樣的長條塊,干黃花菜泡水洗凈,攥干水分切末,蝦仁切丁,豬肉,木耳都切末備用。

2、鍋上火加色拉油(寬油)燒至6成熱,下切好的豆腐條,炸制外表挺實,金黃色撈出,稍涼後,用刀片開豆腐最上面一層,留一邊連著,像箱子蓋一樣,用小勺挖出裡面的嫩豆腐,留豆腐空箱備用。

3、鍋上火加底油燒熱,加蔥薑末炒香,下肉末煸炒,接著加蝦仁丁,木耳末、黃花菜末翻炒均勻,加生抽,耗油以及鹽、味精、白糖調味,加香麻油,少許材料油翻炒均勻倒在碗中備用。

4、將炒好的餡料填入豆腐箱中,上屜蒸5分鍾取出,整齊擺在前盤中。

5、另起鍋加底油燒熱,加蔥薑末炒香,加肉末、木耳末等炒均,加鮮湯調入鹽、味精、雞粉、生抽調色,打水粉芡,淋香麻油,材料油後,將調好是汁芡淋在剛蒸出來的豆腐箱上即可上桌。

備注:豆腐箱的餡料可根據個人口味,自行選材調味,食材五花八門,你想用什麼調餡就用什麼,這個自己說了算。
鹵汁羊肉
鹵汁羊肉是周村地方名吃,在淄博有很多這樣的特色小店,鹵汁羊肉迄今有近百年 歷史 。

鹵汁羊肉選用羊腿肉瘦肉部分,用淘米水浸泡去腥去血水,然後放入鹵汁中,小火鹵至成熟入味 ,成菜外表色澤紅亮,切片擺盤帶蘸料上桌即可。

周村鹵汁羊肉棕紅發亮的色澤。鹵汁中加入黃酒、花椒、薑片,茴香、桂皮、甘草等中草葯,這樣製作出的鹵汁羊肉香味愈濃。

在淄博周村,「鹵汁羊肉」的招牌是吸引食客光顧的「金字招牌」。進店必點的就是「鹵汁羊肉」,味道鮮美清香,是淄博本地知名是特色小吃。

淄博還有很多帶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小吃,而最具代表性的也就這兩個,在當地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淄博為山東第三座省轄市(地級市),是齊文化的發祥地、中國 歷史 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全國城市GDP40強。 不但 歷史 源遠流長,飲食文化也十分發達。

淄博的 美食 主要集中在博山、周村兩 地。 淄博博山區是中國四大菜系 魯菜的發源地, 已經成功舉辦了無數次 美食 節, 現有 「 魯中 美食 城 」 之稱, 山東很多地方也都有 「 要想吃好飯, 圍著博山轉 」 的民諺, 而乾隆皇帝賜封的 「 天下第一村 」—— 淄博周村也以 其獨具風味的小吃遠近聞名。 淄博物產豐富,為菜系的形成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博山菜作為淄博菜的代表,既有著一般魯菜鮮咸脆嫩的 特點,又獨具特色,自成一格。博山菜做工精細,講究湯頭,煎、炒、烹、炸、汆、燉、溜、蒸、熗、燴 樣樣精通。 特色小吃主要有:菜煎餅、周村燒餅、博山豆腐箱、周村大酥燒餅、博山燴菜、博山烤肉、金絲鴨蛋、沂源大鍋全羊、東里大餅、淄博菜煎餅、雞絲伊府麵、吳家官莊燒雞。

一、 鯉魚抱蛋

鯉魚抱蛋,原名為「鱸魚抱蛋」,為新城王氏家用廚師陳某所創。此菜的形、色、味俱佳。所用原料:活鯉魚1條(750克左右),黑魚肉200克,雞蛋3個,蔥、姜、食鹽、料酒、味精、香油、粉團適量。

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王士禎在京任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待講學士,舉薦陳某到京在宮廷御膳房供職。此技藝經兩代傳給鮑士彬後,境內鱸魚絕跡,遂以鯉代鱸,菜名也隨之易為「鯉魚抱蛋」。通過精心製作,仍不失原有風味。當鮑士彬授藝於縣飲食服務公司紫影樓特三級烹調廚師張月華(女)後,經其多次實踐,根據魯菜特點,改鯉魚的油炸為清蒸,較原來易於保持營養,且增加其鮮嫩清香的特色。1986年10月,張月華參加山東省第一屆魯菜大獎賽(淄博賽區),表演此菜的製作技藝獲獎。

將鯉魚除鱗、去鰓、挖出內臟(不弄破魚肚皮),洗凈後蒸熟;將黑魚肉剁成泥放碗中,加入蔥姜、料酒、味精、粉團攪勻,沸水下鍋,做也珍珠大肉丸;將雞蛋黃蒸成蛋糕,用刻刀做成「魚鱗」;最後,將熟魚置盤中,定形,擺放上「魚鱗」,魚腹中放入適量魚丸,余者留於盤內點綴,即成。

二、軟燒豆腐

軟燒豆腐,為博山地區家常名菜,博山自古就以生產豆腐而聞名。博山豆腐色澤淡黃,軟嫩適口,味美清香。博山豆腐採用「酸漿」點腦,而不用普通的「鹽鹵」點漿法,因而成品外黃內白,無鹵苦味,細嫩瓷實,宜於造型。

三、醬汁鴨方

醬汁鴨方,是博山的特色菜。此菜製作流程復雜,口感獨特香醇,現已成為國宴上的一道名菜,菜品特點是顏色油紅光亮,醬香四溢,鮮嫩適口,咸中略甜。

做法

食材:凈雛鴨750克。 毛芋30克。紹酒20克、醬油10克、白糖20克、花生油60克、蔥10克、姜10克、花椒5克、甜面醬20克。做法:1、凈雛鴨沖洗凈,剁嘴留舌,去腳爪; 2、砸斷大骨,放開水鍋內加蔥段、薑片、花椒,煮至六、七成熟取出 ,放在菜墩上,脯朝底剁去頭、脖、腿、拆去鴨骨,四周修整,順鴨脯中間剁為兩半,再橫刀剁成約2.6厘米的長方塊,擺成原樣;3、毛芋頭煮熟,剝去皮,削凈黑點,切滾刀塊;4、將鴨原樣鏟入鍋墊上,再放入毛芋頭、鴨脖、腿,骨,放入鍋內置火上,加煮鴨湯(以沒過鴨子為宜)、紹酒、醬油、白糖;另取炒鍋加入花生油、白糖,炒至嫩色放甜面醬炒熟,加煮鴨原湯,溶化後倒入鴨鍋內;5、凈炒鍋加花生油少許,放中火上燒六成熱(約150 ),加蔥段、薑片、花椒炸至呈金黃色時撈出,倒入鴨鍋內;鴨上面扣上盤子,用小火煨炆1小時左右,揭去盤子,提出鍋墊,用平盤托著扣入大盤內,揭去鍋墊;鍋內汁用澱粉勾流水芡,澆在鴨方上即成。

四、歡喜團子

歡喜團子,是山東淄博市桓台縣及周邊地區的一種漢族民俗小吃,在大型廟會(如梧台廟會)和年關大集上,是一種美觀美味又有美好寓意的 美食 。

歡喜團子製作方法十分簡單,將糯米蒸熟,涼後弄散,炒至膨鬆,蘸取糖稀,製成大小不同的球狀。按照單串、雙穗、小掛角、大掛角等形式穿掛起來。

歷史 文化

西河煎餅,是山東淄博西河鎮著名的漢族小吃,具有薄如紙、色如玉、甘如飴,素雅柔韌,風味獨特,色澤鮮亮,味道鮮美,清香可口,風味獨特之特點。查史考證,西河鎮玉皇山原名天際山,此地山靈人傑,民風淳樸。自宋始就有攤...

博山粥,是博山的傳統名點,博山粥不下十來種,諸如豌豆粥、大米粥、小米粥、玉米楂子粥、八寶粥、杏仁粥、蓮子粥、臘八粥等,其中最有名的當數王姓「大閨女」粥。實際上這是一種小米綠豆粥。先用少量水把綠豆煮爛,再加水...

周村煮鍋,又名朝天鍋,是淄博風味小吃之一,迄今已有80多年的 歷史 。煮鍋內一般放置惠州丸子、大丸子、炸豆腐頁、肥腸等菜餚。店家在桌旁服務,客人可以根據喜好隨意點大鍋內的菜餚,店主切好了隨時放在客人的小鍋里。

五、趙氏燒雞

趙氏燒雞,是臨淄的一種地方名吃,顏色金黃、香味撲鼻、肥而不膩。

六、淄博酥鍋

淄博酥鍋,是一種傳統的時令、節令菜餚,盛行於冬季和春節期間,傳說是清朝初年顏神鎮一位叫蘇小妹的婦女創始,故菜名「蘇鍋」,又因此採用醋料較多,以肉魚骨刺酥爛為主要特徵,「蘇」「酥」諧音,遂改名為「酥鍋菜」。

七、淄博烤肉

淄博烤肉,是博山區的傳統名吃,色美、味香、氣正,距現今已有100多年的 歷史 。烤肉三色一體:金黃(豬皮)、奶白(肥肉)、宗紅(瘦肉)三色奪目。皮酥肉嫩,入口不膩,味美可口,木熏香的清香氣味撲鼻,風格別具一格。

最有特色的小吃當屬周村燒餅了,完全可以代表淄博。

周村燒餅,外形圓而色黃,正面貼滿芝麻仁,背面酥孔羅列,薄似楊葉,拿起一疊,有唰唰之響聲,如風中之白楊。吃起來,入口一嚼即碎,香滿口腹,酥脆異常,且久嚼不膩,若失手落地,則會皆成碎片。

淄博市有特色的小吃很多:五區三縣單就燒餅來說就有七八種之多;這里要說的是淄博市最原始的一種小吃:油粉!多年前大街小巷最普通的小吃攤都會有它;其製作方式是:炸過的豆腐葉切丁,炒過的花生仁分成四五半,新鮮的豆芽,《黃豆芽,黑豆芽,綠豆芽都可》,再攤上幾張雞蛋餅切成細條,配以蔥花香菜,鹽適量;大鐵鍋加水旺火燒開,玉米面白面三比一用水調開入鍋,再把其它材料逐次放入,順著鍋底慢慢的攪,大約十分鍾左右一鍋熱氣騰騰,鹹淡適中,香味撲鼻的油粉做成了,特別是這個季節再配以油條.油餅.各種燒餅,幾塊錢就可以飽飽暖暖的吃個夠……

8. 豆腐箱是什麼菜系

豆腐箱屬於魯菜,主要原料是豆腐,口味是鮮香,工藝是蒸,是山東省博山傳統名吃。又名山東豆腐箱,齊國豆腐箱。
原材料原料:海米25克,豬瘦肉、冬筍、香菇各50克,分別切成末,豆腐500克。

調料:花生油、鹽、味精、油、醬油、米醋、濕澱粉、芝麻油。

編輯本段製作過程製作豆腐箱是,先將豆腐切成六分方丁,寸二長方塊,用花生油炸至金黃色撈出,再在豆腐塊的一面切開一塊皮(一側不切斷,起箱蓋作用),挖出內里豆腐,再填上調好的餡料,蓋好「箱蓋」。餡料有多種多樣,有三鮮餡(海米、蝦仁、豬肉)、蟹黃餡、雞肉餡等。一般多用豬肉餡、什錦餡或素餡。豬肉餡製作方法是把海米、木耳用溫水泡好,把豬肉、海米、木耳、蔥、姜、肉分別切成末;炒鍋內放花生油,燒開後投蔥、姜、肉煸炒至八成熟,加海米、木耳、鹽炒勻入盤內,加砂仁面或胡椒面拌勻,填入豆腐箱內,蓋好蓋放入盤內,垛成塔形,上籠蒸約5分鍾取出。另勺放香油,開後加蔥、姜、蒜末一煸,烹醋,投木耳、青菜、水筍和醬油、汁湯,湯開後勾芡,湯濃後澆在豆腐箱上即成。

編輯本段特色豆腐箱將豆腐切成均勻長方塊,共十二塊,放在六至七成熱的油鍋內炸成金黃色,取一平盤把豆腐蕊拿出不用,將炸制好的陷鑲在豆腐塊之間,上籠蒸一刻鍾取出,澆汁。汁是用木耳、黃瓜片、西紅柿片,做成咸鮮口的汁,略帶酸味。將素葷巧妙搭配,口感細膩,濃香滿口,皮韌餡嫩,回味無窮。其香其美,是語言和文字表達不出來的,只有親口品嘗才能感受到這道美食的無比妙趣,它給人的是色香味意形全方位的享受與快感。

美食的真趣在於它並不取決於烹飪材料是否名貴,也不取決於製作過程是否繁復,常常最平凡的烹飪材料、最簡單的製作過程,卻能做出最色香味俱佳的佳餚。山珍海味、精雕細作雖是美食的重要體現,但家常菜餚,故鄉風味也自有一種獨具的魅力,令喜愛它的人們縈繞心頭,久久不忘。

編輯本段典故博山名菜——豆腐箱以其特有的風味,走遍博山的千家萬戶後,竟登上了人民大會堂國宴之列,引起了中外客人的極大興趣。然而,它的形成卻鮮為人知。

早在清朝咸豐年間,博山大街南頭有一張姓,名登科,乳名張九,在京城一家叫"振泰綢緞庄"的大字型大小里當大師傅。此人聰明能幹,技術高超,在京都號稱「博山廚師第一人」。

大約到了光緒年間,五十多歲的張登科因病回到家鄉養病。不到一年功夫,他的病就好了。博山部分商賈。知道張登科是位烹調高手,便與他在當時窯業十分發達的山頭合開了一家飯館,取名為「慶和聚"」。

一天,張登科在京時的掌櫃到周村去辦貨,順路到博山看望他。客人到慶和聚時已是晚上,館子里准備的菜餚全部銷光,沒有象樣的菜招待客人。張登科靈機一動,用博山優質豆腐為主料,做一道箱式素菜,主要配料是用炒過的蠅頭豆腐、海米、木耳、砂仁粉等裝入箱內,整個外觀呈箱形,用油炸成金黃色,勾芡後,更有金箱之感。席間,吃膩了山珍海味的客人,吃到這道別具風味的素菜時,贊不絕口。

客人問及張登科菜的名堂時,他只好說出實情,客人見菜的形狀,又品過味道,脫口而出:「真象個金箱,就叫它金箱吧」。在座的一位客人,很是文雅,接過話茬說:「按吃法,叫金箱還不如叫開箱取寶更合情理」。

於是,「金箱」這道菜漸漸在山頭部分窯主的酒席上出現。這道菜出現時,是一個「大箱形」,吃時很不方便。張登科就將其改為若干個「小箱」湊成一個「大箱」。因為此菜是道素菜,山頭人就按當地的命名習慣,管它叫豆腐箱。喜歡點「講究」的人,還是稱它為「開箱取寶」或「金箱」。

社會的黑暗,慶和聚的賒賬總也收不回來,店鋪瀕於倒閉。這時,張登科在京的掌櫃再三邀他去京城。藉此,張登科又回到了北京,並將做「豆腐箱」的手藝帶進京城。從這之後,京城裡部分商賈的宴席了出現了「博山豆腐箱」,慢慢一些官僚的家宴上也時常見到「博山豆腐箱」這道菜。

博山「三大業」(煤炭、琉璃、陶瓷)的興旺,與北京交易也漸漸多起來,飲食的交流也被重視,「博山豆腐箱」又傳回博山,成為飯館、酒家的「看家菜」。

到了民國初年,作為博山豆腐箱發源地的山頭,有個「同心居」飯館,掌櫃的叫李同心,因烹調技藝超群,人稱「天師傅」。他根據「豆腐箱」的作法,將其外形的「箱式」改為「塔式」,並將博山豆腐箱更名為「水漫金山寺」,使這道菜又賦新意。「水漫金山寺」共有四層小箱累成,上小下大,呈塔狀,上菜時,在盤子的周圍灑上適量的上好白酒,點燃後,關閉燈火,頗有煙霧水中金塔時隱時現之感。

後來,在博山的酒席上,只要這道菜整個外形呈箱形的就叫它「博山豆腐箱」、「金箱」或「開箱取寶」;外形是「塔狀」的都叫它「水漫金山寺」傳至今天。

9. 豆腐箱是哪個地方的菜這里的豆腐可以用普通的老豆腐嗎

談起魯菜,應當是我國最古老的特色菜了,有悠久的歷史,可尋覓到孔聖人階段,聽說孔子不僅僅是教育學家或是一個美食專家,對吃頗有科學研究。子以前曰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便是這話可以這么說為魯菜之後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魯菜的最大的特性便是尤其注重時間,非十年八載基本上難成魯菜大廚。

包豆腐箱:用小勺將包餡添充到每一個豆腐箱里,盡可能鋪滿,能用割開的水豆腐外蓋蓋一下,壓一壓。全部包完了放進盤子里,如下圖所示。

鍋中添加很多冷水,將豆腐箱連著菜盤一塊上鍋蒸,大火燒開,以後轉文火蒸十五到二十分鍾。熬煮湯汁:起鍋燒油,加一點油就可以,油燒下蔥姜蒜片進行爆香,以後將切開的番茄小顆粒入鍋,文火漸漸地炒出湯汁,還可以再放上面黃瓜切片裝點一點翠綠色,隨後加一小勺冷水,淋入芡粉,將湯汁熬煮粘稠就可以。

將豆腐箱拼成自己喜歡的造型設計,澆上湯汁,一道口味細致,咬一口齒間持香,意猶未盡的博山豆腐箱就完成了。

10. 淄博十大名吃都是什麼 淄博十大名吃介紹

1、博山四四席

一種按菜餚分類的宴席。以「四」為單位。一桌的四平盤、四大件、四型件、四飯菜。四四共計十六品。

2、周村燒餅

周村燒餅以薄、香、酥、脆著稱。燒餅圓而薄,正面貼滿芝麻仁,背面布滿酥孔。

3、博山豆腐箱

博山吃豆腐箱的餡料有三鮮餡(海米、蝦仁、豬肉)、蟹黃餡、雞肉餡等。一般多用豬肉餡、什錦餡或素餡。靠上籠蒸約5分鍾左右出鍋。另外澆上湯濃後完成。

4、大鍋全羊

大鍋全羊是把羊的肉、骨、臟、血、頭、蹄、尾、鞭一鍋煮出,色香味俱全,湯汁濃郁,營養豐富,具有大補之功效。

5、紅燒魚唇

紅燒魚唇是將魚唇切大塊,冬筍切片,分別在沸水中煮熟,撈出注入高湯,加入香菇、冬筍片燒開,用水澱粉勾芡而成。魚唇綿軟潤滑,鮮美濃香。

6、醬汁鴨方

醬汁鴨方是口感十分美味,油紅光亮的醬鴨,咸中略甜。

7、博山烤肉

博山烤肉味道醇香,肥而不膩。鬆脆金黃的肉皮和肥瘦相問的肉質。豬肉的選材也十分講究。

8、淄川菜煎餅

淄川菜煎餅是在小米煎餅里攤上由豆腐、粉條、蝦皮、蔥末、韭菜而油煎而成。香酥可口。

9、博山酥魚鍋

酥魚鍋是過年必須上的一道菜。盛上一盤酥鍋當下酒菜,美味又可口。

10、淄川肉燒餅

淄川肉燒餅餅皮香脆、餡味鮮美。淄川肉燒餅用熱氣炙,十分酥嫩,剛出爐的燒餅就是芝麻和面的混合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