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料
豆腐乾
排骨
老抽
鹽
八角
糖
料酒
油
排骨燉豆乾的做法
把排骨洗凈切小塊(麻麻買的好像是小排喲),然後用鹽腌制60~90分鍾
把豆腐乾沖洗,切成長條(或者各種形狀)
(現在應該把米洗凈,放電飯鍋里泡一下,該干什麼干什麼,就等排骨君腌制完成啦)
於是!!一切就都准備好了!!開始做飯(電飯鍋開始鍵,很重要,為了有飯吃)吧!冷鍋,下油,大火!!
先下一點點糖(本來是想炒糖色的,但是我忘記了¬¬),然後下排骨翻炒一下
排骨變色的時候就可以放水還有八腳還有老抽了。咕嚕咕嚕咕嚕,煮開的時候,會有很多浮沫,麻煩撇掉。等湯清了的時候就放鹽吧,這樣湯汁就做好了。
下豆腐乾,大火三分鍾,小火20分鍾(這20分鍾記得蓋蓋子,不然要燒乾的),然後再大火收汁,就ok啦。
『貳』 秘制燉豆腐乾怎麼做好吃
主料
老豆腐 生抽 芝麻油 料酒 白鬍椒粉 冰糖 鹽 韓國辣椒醬 黃豆(提前泡上) 自製素高湯 香葉 桂皮 八角 花椒
秘制豆腐乾的做法步驟
1. 豆腐切薄塊,盡量薄。
2. 豆腐乾入油鍋小火慢慢炸透,至兩面金黃撈出瀝油。
3. 鍋中放入冰糖,炒成焦糖後放入炸好的豆腐乾,拌炒。
4. 放入少許生抽稍稍拌炒上色。
5. 加入料酒2匙,韓國辣椒醬2匙,鹽適量,白鬍椒粉少許,素高湯6匙,芝麻油2匙,放入香葉桂皮八角花椒,加清水,沒過豆腐乾3cm差不多。
6. 大火煮開,轉小火燉上15分鍾後加入泡好的黃豆,轉大火煮上15分鍾後轉小火慢慢燉,等到黃豆豆腐乾全入味,最後大火收汁即可
『叄』 干豆腐塊怎麼做才好吃
乾的豆製品大致可以分為水發和油大發,一般乾的豆腐皮,小的豆腐乾可以直接水發就行了,發好後可以炒肉,燉排骨,做湯等等。而有些大的豆腐乾就得油發了,這樣做出來的菜才最好吃。我吃過的貴州苗家香乾就是油發的。這個苗家香乾是貴州那邊的苗族特色豆腐乾,地方特色,非常的美味。具體做法是:我們把乾的苗家香乾(一定要干,不能受潮,越干越好)放入冷油里泡一夜,油一定要全部覆蓋。然後把油和香乾倒入鍋里,油要多點。開最小的小火慢慢浸透香乾,隨著油溫的慢慢升高,豆腐乾表皮有一層小泡泡,這個小泡泡越多,說明豆腐乾油浸的越透,越好發制。這時把火開的稍微大點,豆腐乾就慢慢的發開了。一般發好的豆腐乾最少是原來的兩倍那麼大。把發好的豆腐乾放入冷水裡泡三四個小時就可以了。泡好後豆腐乾洗干凈上面的油,切成小塊,可以炒五花肉,也可以放入排骨一起燉,加點辣椒,生抽,老抽,耗油,高湯,燉好後加點青蒜葉。豆腐乾吃口軟糯香脆,非常美味。
『肆』 買了干豆腐,要怎麼做菜呢
1.將干豆腐切成1厘米寬、5厘米長的條,然後放入水中略煮,喜歡吃嫩嫩的感覺,就多煮一會;2.尖辣椒切片;3.炒勺內放油燒熱,下入蔥薑末煸炒變色;4.下入干豆腐煸炒.5.加料酒、醬油、精鹽、白糖、老湯200克;6.待燒透時下入尖辣椒片、味精翻炒;7.用濕澱粉勾芡,淋明油炒勻,出勺裝盤即成。
『伍』 干豆腐湯的做法
豆腐是東北特產,又稱「東北豆腐乾」,是一種壓成薄片的豆腐製品。它不僅不同於南方生產的豆腐皮和千塊豆腐,而且也不同於干豆腐和干豆腐(東北的豆腐皮比千塊還要薄,可以生吃,也可以煮著吃)。豆腐乾在中國東北已經流行了幾千年。它不僅是各種美味佳餚的製作材料,而且本身就是一道精美的菜餚。
配料:干豆腐300克/辣椒100克/
輔料:原粉3g/色拉油50g
配料:燈籠椒100克
配料:蔥5克/蒜4克
調味料:鹽3g/味精2g/糖1g
烹飪過程
步驟1 /
洗凈甜椒,切成滾刀片。豆腐乾切成菱形,待用。將蔥切成小鑽石狀備用。大蒜切成片備用。
步驟2 /
在干凈的鍋里加入適量的水,燒開,加入主要原料,焯透,加入甜椒,倒出。
步驟3 /
加入洋蔥和大蒜炒香。加入主要原料,小火煮2分鍾即可品嘗。
步驟4 /
菜了。
烹飪技術
這道菜也可以放醬油,把豆腐乾燉軟好吃,湯也可以多放一點
『陸』 豆腐乾的做法大全家常炒菜
豆腐乾的做法大全家常炒菜
豆腐乾的做法大全家常炒菜,經常食用還能起到保護心臟,補充鈣質,豆腐乾是豆腐的再加工製品,咸香爽口,硬中帶韌,深受大眾喜愛。下面是豆腐乾的做法大全家常炒菜及相關資料
豆腐乾的做法大全家常炒菜1
蜜汁豆乾
用料 白豆乾10片;糖45克;老抽5克;八角1個;白芝麻5克;鹽2克
做法
豆乾切成小方塊。平底鍋倒油燒熱,放豆乾進去,表面煎到微微焦黃先盛出來備用。鍋里留底油,加入3大勺糖,小火翻炒至融化冒泡。等糖稀顏色變成焦糖色,把豆乾放進去翻炒均勻。鍋里加入1碗水。
再加入1小勺老抽,2克鹽,1個八角。燒開後轉小火繼續煮15分鍾。15分鍾後開大火翻炒收汁,等湯汁濃稠變少就可以關火了。出鍋撒點熟白芝麻點綴。當零食或者當宵夜下酒都是很不錯的選擇。橄欖油土雞燉土豆干
用料橄欖油適量;小雞半隻;干辣椒3個;綠色小辣椒2個;小米椒2個;土豆乾適量;生抽3勺;老抽2勺;十三香用料勺一勺;蒜4瓣;姜3片;大炒鍋一個;大蔥段適量 做法
熱鍋下冷油的原理~~保留橄欖油更多營養,不破壞亞油酸。把蔥,姜,蒜放里煸炒出香味。把小雞整理好洗干凈,下鍋超成黃色就可以了,這樣炒的肉緊實,口感也會增加。雞肉炒的緊綳,把土豆乾洗凈放里就OK了。
喜歡吃辣可以放點干辣椒比較好吃,也會提升刺激味蕾增加食慾。在此生抽,不要加的太多,按照自己買的生抽的鹽度適量就可以,因每個牌子的生抽味道不一樣,鹹度也不同。我加的是紅燒醬油,你也可以加老抽,我個人覺得還是紅燒醬油味道好。
適量就好,少加點,加多了味道會重。顏色也會不好看。再加上水,你也可以多放一點、每個鍋吃水不一樣、我用的是安利炒鍋不出水,導熱快,也會縮短做菜時間。喜歡什麼就蒸什麼、我蒸的是茄子,地瓜、辣椒,橄欖油、雞蛋醬。
地瓜熟了,超好吃,切忌不要吃多。茄子拿出來就行、喜歡吃蒜泥可以加上、我就直接沾雞蛋醬啦。出鍋了,可以放點香菜或小米辣點綴一下,都OK。簡單無敵超好吃的香炸豆腐乾
用料 豆腐1塊;油250克 做法
豆腐隨便多少都行,切2㎝左右寬,不要太薄,太薄容易破!太厚需要多炸一會,不要內脂豆腐!!!油燒開改中火一塊一塊放豆腐炸,底面炸至金黃色翻面,繼續炸,來回翻面幾次就可以,感覺豆腐外皮已經硬了就可以出鍋了,小的可以提前出鍋,大點厚點的稍微炸一會不要炸糊!炸制外酥里嫩就可以了涼透,涼拌,炒菜都行。紅燒豆腐乾
用料 豆腐乾250g 做法
豆腐乾熱水浸泡一個小時,對角切開起油鍋,豆腐乾入鍋煎15秒後翻身,加入可樂浸沒,入老抽,生抽,糖,大火煮十分鍾取一小勺生粉加三勺熱水攪拌勻,均勻倒入鍋中,大火煮一分鍾,有粘稠狀即可,出鍋五香鹵豆乾
用料 豆腐一塊;蔥姜蒜花椒大料孜然干辣椒桂皮適量;生抽2勺;醬油2勺;蚝油一勺;白糖一勺;鹽適量;食用油適量 做法
豆腐切大小適中的小塊。鍋里放水,放鹽,水開後將豆腐放入焯兩三分鍾。焯好的'豆腐控水,晾去水分。也可以用廚房紙輕輕擦去表面的水分。准備蔥,姜,蒜,花椒,大料,辣椒,孜然,桂皮。鍋里放比炒菜多一點的油,放入豆腐小火煎。
出焦殼後翻面。都煎好後放在廚房紙上吸下油。再准備個鍋,里邊放入沒過豆腐的水,放入兩勺醬油,兩勺生抽,一勺蚝油,一勺白糖。倒入所有的調料,調入適量的鹽。我用的是電飯煲。
因為不想一趟趟往廚房跑看鍋。按蒸煮健。煮好後不要撈出,在湯汁里浸泡一會兒。撈出控水。因為不是用白乾做的,所以雖說是叫豆腐乾,但一點兒都不幹哦。但味道,絕對不錯的。
豆腐乾的做法大全家常炒菜2
【豆腐乾炒肉】
食材:豬肉 300克,豆腐乾 5片,青椒 3個,小米辣 2個。
製作方法:
1、青椒小米辣洗凈切圈備用。豆腐乾洗凈,切成細絲。
2、豬肉洗凈,切成細絲,放入適量澱粉,加入少許清水拌勻,用手多抓捏幾次,使其肉質更為細嫩。
3、鍋里放入適量橄欖油,燒至7成熱。舀入一勺豆瓣醬炒香。放入肉絲翻炒。
4、炒至肉絲變色成形。放入豆腐乾翻炒。
5炒至豆腐乾變軟,入味,放入青椒圈翻炒均勻,放入適量鹽,味精,翻勻起鍋。
【雙椒肉末炒豆乾】
食材:豬肉 200克,青椒 6個,小米辣 2個,豆腐乾 3片。
製作方法:
1、青椒小米辣洗凈,切成圈,備用。豬肉洗凈,去皮,剁成肉末。
2、豆腐乾放開水裡,焯水一分鍾撈起,切成小方塊。
3、鍋里放入適量植物油,燒至7成熱,放入肉末翻炒。炒至肉末變色,散開成形。
4、放入青椒小米辣翻炒。放入豆乾翻炒。炒至豆腐幹完全熟透入味,放入適量鹽,翻勻起鍋裝盤。
小貼士:
1、怕辣的可以不放小米辣。
2、豆腐乾提前汆水可以去除豆腥味,口感更香醇。
【番茄豆腐乾炒肉】
材料:
豆腐乾 5片,番茄 一個, 豬肉 400克,細砂糖 少許。
製作方法:
1、將蔬菜洗凈切好。豬肉切絲,放適量豆粉,少許清水拌勻,抓捏幾下,使其更為細嫩。
2、鍋里放適量植物油。燒至7成熱。將肉絲放入鍋里翻炒。炒至肉絲變色。
3、將肉絲推到鍋邊,放入一勺豆瓣醬,少許細砂糖,在底油里炒香。將番茄放入鍋里,炒至番茄變軟出水。
4、將肉絲混合翻炒。放入豆腐乾翻炒。豆腐乾變軟,放入適量鹽,味精翻炒均勻。
【青椒豆腐乾炒肉】
食材:豆腐乾 5片,豬肉 300克,青椒 一小把,番茄 一個。
製作方法:
1、青椒洗凈切成細絲。番茄洗凈切成小塊。
2、將豬肉洗凈,放入適量澱粉,加入少許清水拌勻,再用手多抓捏幾次,使其肉質更為細嫩。
3、鍋里放入適量橄欖油燒至7成熱。放入肉絲翻炒。炒至肉絲變白。
4、放入切碎的番茄翻炒。炒至番茄微微出水,放入豆腐乾翻炒。
5、翻炒均勻,再炒一分鍾放入青椒翻炒。翻炒均勻放入適量鹽,少許味精,翻勻起鍋。
小貼士:
1、炒這菜,油不能太少了。
2、青椒下鍋別炒太久了,斷生就起鍋。這樣吃起來口感更好,更清脆。
豆腐乾的做法大全家常炒菜3
【1】可樂豆腐乾
食材:豆腐乾,香菜,蔥姜,可樂,生抽,老抽,料酒,鹽。
做法
1、先將豆腐乾切成小塊兒,將香菜洗凈後剁碎,蔥洗凈後切成小段兒,鍋中放入適量的油,油熱後將豆腐乾放入鍋中煎炸,大火一分鍾後改用小火燉煮1~2分鍾,當豆腐乾兒的兩面鼓起來且表面呈現金黃色時,將煎好的豆腐撈出,將鍋中的油到出。
2、留少許油,在鍋中做底油,然後將姜絲放入鍋中爆香,然後將煎好的豆腐乾放入鍋中加入生抽,放入一點點老抽,加入適量的料酒。然後加入半罐可樂,讓可樂的量和豆腐乾的量持平,然後加入適量的鹽,蓋上鍋蓋大火燉煮10分鍾左右,然後改用小火煮上5分鍾,即可開鍋食用了。
【2】絲瓜豆腐乾
食材:絲瓜,豆腐乾,剁椒,橄欖菜。
做法
1、將絲瓜洗凈後切成小片兒放進碗中。將豆腐塊兒切成小塊兒碼在碗里,將剁椒剁碎,然後將橄欖菜切碎,然後將剁椒、橄欖菜淋在豆腐幹上。然後將豆腐乾放入鍋中大火蒸熟,蒸好後將食材均勻攪拌,使其入味即可食用。
【3】鹵豆腐乾
食材:豆腐一塊,醬油生抽89芝麻油,蜂蜜,食用油。
做法
1、將豆腐洗凈後切成大小一致的方片,然後將豆腐放入熱油鍋中大火煎大約兩分鍾當兩面呈現黃色時撈出瀝干油。
2、重新起鍋,將炸好的豆腐塊放入鍋中淋入一勺醬油,一勺生抽,加水淹沒豆腐再放入兩個八角,大火煮開後改用小火燜煮20分鍾左右即可。
【4】香椿拌豆腐乾
食材:香椿,豆腐乾兒,花生米,鹽,白糖,香油。
做法
1、鍋中加入適量的水,水燒開後將香椿放入水中焯燙一下,另起鍋,然後將豆腐乾兒放進鍋中焯燙一下,然後將豆腐乾切成小粒狀。熱鍋涼油,油鍋熱後加入少量油,油熱後將花生米放入油鍋中小火炸酥。將焯好的香椿切成小段兒。取一支碗,碗裡面放入炸好的花生米、豆腐乾兒、香椿,加入香油,白糖,鹽等調味品,攪拌均勻。
『柒』 沙埠豆腐乾油泡燉起來菜名
番茄牛肉湯
主料:牛肉500千克.蔥頭2個.
輔料:蒜2-3瓣.番茄醬10克或者西紅柿100克,大米0.5杯,酸李子0.5杯.
製法:1.選用牛排肉.洗凈切成小塊放入鍋中,加冷水煮,去浮沫.
2.肉煮1.5--2小時後,放入洋蔥片和蒜末,大米.酸李子.鹽,胡椒,繼續煮30分鍾.
3.西紅柿用素油或湯上浮油稍炒一下,待湯煮好前5--10分鍾放入湯中,上桌時撒上香菜末或茴香.
特點:酸味口,送飯佳湯.
2.山芋湯:將1000克山芋洗凈削皮,切成小塊,加三至四碗水燒熟,加糖即可食用,味道既甜潤又可通便。
3.綠豆湯或紅豆湯:將250克綠豆或紅豆洗凈,加四碗水燒燜煮爛後,加糖即可食用。綠豆湯適宜夏天喝,有清涼、防暑解毒作用;紅豆湯則宜冬天進補,如能加紅棗、桂圓更好,可起到補血之功能。
4.排骨湯:排骨500克洗凈,加生薑、蔥、料酒等調料,加4碗水煮半熟後,湯可單獨煮熟,也可分別配木耳、海帶、冬瓜、蘿卜、山葯、藕等,加少量鹽煮熟即成美味可口的排骨湯,如加蘿卜即成排骨蘿卜湯,吃時加點醋,更是味美可口
5.牛肉粉絲湯:牛肉500克,洗凈後切塊放在鍋里加生薑、蔥、料酒等調料,加水四碗及少量鹽煮爛後,可加粉絲及香菜,味道鮮口。
我會做的也幾這些了,還有我幫你找了一些,你看看吧
雞蛋豆腐湯
原料:豆腐,雞蛋,青菜(白菜或菠菜),金針菇,胡蘿卜絲,鹽,香油。
製法:
①青菜洗凈切塊,豆腐切小塊,雞蛋液打散備用。
②煮開一鍋水,將豆腐、金針菇、胡蘿卜絲加入,水開後,將蛋液緩慢倒入,再將青菜放入,放鹽,熄火後淋上香油。
特點:中國家常湯品之一,取料簡單,口味鮮美,含豐富的營養成分,老幼皆宜。西紅柿雞蛋湯
半鍋清水,水中放少許海米,煮沸。
一隻雞蛋,打散,加蔥花少許。
西紅柿一到兩個,切成片,或切成小塊。
水沸騰後,先將打好的雞蛋倒入鍋內,略攪拌,再將切好的西紅柿倒入,水再沸騰後,關小火,悶3分鍾左右,加入紫菜、發菜,姜粉、鹽、胡椒粉各少許,淋香油幾滴,大火使湯沸騰,關火即可。
豆腐湯做法大全
豆腐性味甘、涼。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寬腸降濁的功效。
[功效]益氣寬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和脾胃,抗癌。
[宜食]適宜身體虛弱,營養不良,氣血雙虧,年老贏瘦之人食用;適宜高脂血症,高膽固醇,肥胖者及血管硬化者食用;適宜糖尿病人食用;適宜婦女產後乳汁不足之人食用;適宜青少年兒童食用;適宜痰火咳嗽哮喘(包括急性支氣管炎咳喘)之人食用;適宜癌症患者食用;豆腐皮最宜老人;適宜飲酒之時食用,因為豆腐含有半胱氨酸,能加速酒精在身體中的代謝,減少酒精對肝臟的毒害,起到保護肝臟作用。
《食物本草》:「凡人初到地方,水土不服,先食豆腐,則漸漸調妥。」
[忌食]對嘌呤代謝失常的痛風病人和血尿酸濃度增高的患者,忌食豆腐,因豆腐中含嘌呤較多;平素脾胃虛寒,經常腹瀉便溏之人忌食。豆腐忌與菠菜一同食用。服用西葯四環素時忌食豆腐,其原因是用石膏做的豆腐里含有鈣,用鹽鹵做的豆腐含有鎂,四環素遇到鈣、鎂離子可發生絡合作用,生成金屬絡合物,影響四環素在體內的吸收,使四環素降低抗菌效力。
[按語]豆腐中所含的蛋白質其營養成分很豐富,人體所必需的八種氨基酸都有,且消化吸收率高達92%-96%。豆腐的另一個特點,是只含蛋白質,不含膽固醇,這就使它成為心臟病、高血壓病、高脂血症患者和老年人非常理想的食品。此外,豆腐中的卵磷脂能使體內乙醯膽鹼量增加,有預防老年性痴呆的作用。
豆製品除豆腐、豆腐皮之外,還有豆腐乾、百葉(又名千張)、豆腐乳、豆腐腦、臭腐乳等,前人亦有宜忌之說。如清代名醫王孟英在《隨息居飲食譜》中這樣記載:「豆腐,以青、黃大豆,清泉細磨,生榨取漿,入鍋點成後,軟而活者勝。點成不壓則尤軟,為腐花,亦曰腐腦。榨乾所造者,有千層,亦名千張、百葉,有腐乾,皆為菜餚,可葷可素。而腐乾堅者,甚難消化,小兒及老弱病後,皆不宜食。由腐乾再造為腐乳,陳久愈佳,最宜病人。其皂礬者,名青腐乳,亦曰臭腐乳,疳膨、黃病、便瀉者宜之。」
豆腐中含水分較多,南豆腐每百克含水分90克,北豆腐每百克含85克水分;每百克南豆腐含蛋白質4.7克,北豆腐7,4克;南豆腐碳水化合物為2.8克,北豆腐2.7克;鈣含量為每百克南豆腐240毫克,北豆腐277毫克;南豆腐中磷含量為每百克64毫克,北豆腐為57毫克;鐵含量為每百克南豆腐1.4毫克,北豆腐2.1毫克;硫胺素含量為每百克南豆腐0.06毫克,北豆腐O.03毫克3核黃素每百克南豆腐、北豆腐均含0.03毫克;尼克酸為每百克南豆腐0.1毫克,北豆腐0.2毫克。豆腐是高營養、高礦物質、低脂肪的減肥食品,豐富的蛋白質有利於增強體質和增加飽腹感,有利於減肥的堅持。適合於單純性肥胖者食用。
豆腐製品如豆腐乾、油豆腐、豆腐皮中的蛋白質含量更高於豆腐,且都是減肥最佳食品。
雪菜豆腐湯
原料:豆腐200克,雪裡蕻100克,精鹽、蔥花、味精適量,色拉油50克。
製法:豆腐下沸水中稍焯後切為1厘米見方的小丁,雪裡蕻洗凈切丁。鍋上旺火燒熱,放入蔥花煸炒,炒至出香味後放適量水,待水沸後放入雪裡蕻、豆腐丁,改小火燉一刻鍾,加精鹽、味精即可食之。
豆腐煲仔翅
主 料: 發好魚翅200克、金裝豆腐30克、火腳20克、老鴿2隻、老雞2000克、豬肉排1000克
配 料: 香菜、浙醋
做 法:
(1)將老雞,肉排、老鴿、雞,洗凈剁成大塊與姜蔥酒泡後,撈起待用。(2)砂鍋竹片墊底,再把發好魚翅砌上,蓋上原料,加入二湯加熱,用旺火,慢火,燉至翅針兩頭下垂加入味料撈起待用。(3)金裝豆腐切塊開水滾後撈起裝入煲仔再加入蛋白,火腳,再加入翅湯核對調味後上席。
特 點: 味道鮮嫩、色澤鮮明、富有風味特色
豆腐草菇粟米湯
主 料: 豆腐1塊,草菇1兩(約40克),忌廉粟米1罐,粉絲1/2兩(約20克),姜1片,清水3/2杯,油1茶匙。
配 料: 調味料:鹽1/2茶匙。
做 法:
1、豆腐切粒,用滾水拖過,再浸冷水。
2、草菇去蒂,洗凈,切片,粉絲剪段,浸軟,開罐取出粟米。
3、燒熱油1茶匙,爆香薑片,草菇片,加入清水、忌廉粟米、豆腐煮滾5分鍾,最後加入粉絲,以鹽調味即成。
備 註: 煮粟米湯時要不停攪拌,才不會凝結成塊。粉絲浸軟後,用滾水焯片刻,再過冷河,才會爽滑的。
主 料: 豆腐250克,冬瓜200克。
做 法: 煮湯代茶飲,每日1次。
葯用價值: 主要治療小兒夏季熱暑傷肺胃型:發熱持續不退,熱勢多在午後升高,或稽留不退,氣候愈熱,發熱愈高;口渴引飲,頭額較熱,皮膚乾燥灼熱,無汗或少汗,小便頻數清長,精神煩躁,舌質紅,苔薄黃,脈數細。
豆腐海鮮湯
主 料: 鯇魚肉、菜心各4兩(約80克),蝦仁3兩(約120克),豆腐1件,姜1片,清雞湯1罐,水2罐,鹽適量。
配 料: 調味料:鹽1/3茶匙,糖1/4茶匙,胡椒粉少許。
做 法:
1、魚肉洗凈切片,與蝦仁加調味料拌勻。
2、豆腐洗凈,抹乾水,切厚件。
3、清雞湯、水同煮滾,加入菜心煮片刻至脫生,下薑片、豆腐、蝦仁、魚片煮10分鍾,以鹽調味即成。
豆腐鯇魚頭湯
主 料: 豆腐120克(切塊),鯇魚頭1個,芫荽15克,淡豆豉30克,蔥白30克。
做 法: 將豆腐、鯇魚頭、淡豆豉先煮熟,再放芫荽、蔥白煮沸一下,便可食用。
葯用價值: 主要治療急性鼻炎風寒型:多見於冬季,鼻塞較重,鼻涕多而清稀,說話鼻音重,惡寒重、發熱輕、無汗、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脈浮緊。
豆腐石膏湯
主 料: 生石膏60克,豆腐300克。
做 法: 水煮1小時,用鹽少許調味,飲湯吃豆腐。
葯用價值: 主要治療鼻出血肺熱型:鼻腔乾燥出血,色紅但量不多,身熱、咳嗽痰少、口乾,舌紅,脈數。
豆腐湯面
主 料: 1、五香豆腐2件,雞肉4兩(約160克),芥蘭8兩(約320克),面餅2個,清水4杯。
配 料: 腌料:生抽2茶匙,生粉1茶匙,胡椒粉、麻油各少許,水1湯匙,油1/2湯匙。調味料:鮮露1湯匙,生抽1茶匙,鹽1/2茶匙,胡椒粉、麻油各少許。
做 法:
1、五香豆腐洗凈,切絲。
2、雞肉切絲,加腌料拌勻。
3、芥蘭洗凈,修剪成菜膽,放入有鹽、油的沸水中焯熟待用。
4、面餅用清水浸10分鍾,再過清水,瀝干,放滾水中焯熟,盛上湯盅內。5、煮滾清水,放入五香豆腐絲、雞絲煮熟,加調味料,澆在面餅上,再伴芥蘭即成。
備 註: 乾麵餅通常有較濃的梘水味,所以要先浸清水再沖洗,以除去鹼水味。
豆腐蟹肉忌廉湯
主 料: 豆腐2塊,急凍蟹肉4兩(約160克),甘筍,洋蔥、西芹各2兩(約80克),清雞湯4杯,鮮忌廉4湯匙,香葉1片、牛油2茶匙,蔥粒、胡椒粉、鹽各少許。
做 法:
1、豆腐用沸水燙過,再用冷水沖凈,切小塊;蟹肉蟹凍,甘筍、洋蔥、西芹、蔥切碎粒。
2、牛油燒化,爆香洋蔥、西芹,加入蟹肉、甘筍炒勻,加適量清水,上蓋用文火燜焗10分鍾。
3、將清雞湯和香葉加入蟹肉內攪勻,用慢火煮5分鍾,加入豆腐塊再煮5分鍾,取走香葉,加鹽、胡椒粉調味,熄火,拌入鮮忌廉,撒上蔥粒即成。
椰汁豆腐花
主 料: 大菜1錢,水2又1/2碗,淡奶1小罐,椰汁2湯匙,豆類飲品1盒(約500克)。
配 料: 調味料:糖4茶匙。
做 法:
1、大菜用水浸軟,約需半小時,瀝干。
2、煮滾水,放入大菜慢火煮溶,調放糖攪勻,熄火。
3、大菜溶液隔渣後注入玻璃盆內,再加入淡奶、椰汁、豆類飲品,拌勻待冷,放入冰箱冷凍即成。
備 註: 糖的分量可隨意加減以適合個人口味。在凝固後的豆腐花面伴上雜果、鮮忌廉,更添美感和食慾。
蝦仁豆腐湯
主 料: 蝦仁35克,豆腐250克,香菇20克,枸杞子30克,白菜心100克,生薑絲10克,上等魚露和味精適量。
做 法: 蝦仁、枸杞子洗凈,香菇浸泡洗凈切絲,白菜心洗凈切絲。上述用料和生薑絲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煎沸,豆腐切小塊加入,改為文火煮30分鍾,加魚露、味精調味即可佐膳。每天1料,連用7天為1療程。
葯用價值: 補虛健體。用於體虛多病、神疲乏力、食慾不振、頭暈眼花、手足麻木者。
吞拿魚茸豆腐湯
主 料: 豆腐2件,吞拿魚肉1罐(小),雞蛋1隻,清雞湯5杯,白酒1/3杯,生粉7/2湯匙,蔥花2湯匙。
做 法:
1、豆腐切小方塊,吞拿魚瀝干水後弄碎備用。
2、白酒下鍋煮至減半,下清雞湯煮滾,加入豆腐煮2-3分鍾,放下吞拿魚肉,以生粉埋芡,調味。
3、雞蛋拌勻,乘熱下湯成蛋花,撒上蔥花即成。
荽豉蔥白豆腐魚頭湯
主 料: 淡豆豉15克,芫荽10克,豆腐3塊,蔥白15克,鯇魚頭1個。
做 法: 將芫荽、蔥白洗凈,切碎;豆豉、鯇魚頭洗凈。起油鍋,將鯇魚頭、豆腐頭洗凈。起油鍋,將鯇魚頭、豆腐分別下油鍋煎香,投入淡豆豉,加清水適量,文火煲30分鍾,再放入芫荽、蔥白煮沸片刻,調味即可。飲湯吃魚頭,每天1料。
特 點: 發汗解表、開胃消食。用於夏季感受風寒之邪,周身疼痛、鼻塞流涕、喉癢咳嗽。
酸辣豆腐湯
主 料: 冰豆腐1塊,洋蔥、木耳、甘筍絲各2湯匙,番茄2個,荷蘭豆2兩(約80克),瘦肉3兩(約120克),蒜蓉1茶匙,清水5杯。
配 料: 腌料:生油2茶匙,生粉1/2茶匙,胡椒粉、麻油各少許。調味料:鹽1茶匙,鎮江醋2湯匙,辣椒油1茶匙。
做 法:
1、冰豆腐壓去水分,番茄去皮去籽,荷蘭豆撕去筋蒂,全部均切絲。
2、瘦肉切絲,加腌料拌勻。
3、燒熱油半湯匙,爆香蒜蓉,放下洋蔥絲及荷蘭豆絲略炒,盛起待用。4、清水煮滾,將豆腐絲、甘筍絲、瘦肉絲放下滾10分鍾,加入洋蔥、木耳絲、番茄絲及荷蘭豆絲再滾5分鍾,加調味料即成。
備 註: 洋蔥炒過才能發揮其香味,荷蘭豆炒過,可去其豆腥味。
粟米豆腐羹
主 料: 布包豆腐2塊(去水),蝦肉2兩(約80克),青豆1湯匙,雞蛋1隻,雞湯3杯,熟油1茶匙,粟米3/4罐,蕪荽少許。
配 料: 腌料:鹽1/4茶匙,麻油、胡椒粉各少許。芡汁粉:鹽1/2茶匙,生抽、酒各1茶匙,馬蹄粉2湯匙,麻油、胡椒粉各少許,水1/3杯。
做 法:
1、蝦肉去腸,以鹽洗過,用水沖凈(如法重復洗一次),吸干水分,加入腌料拌勻,腌約10分鍾,放入滾水中焯熟,瀝干。
2、將雞湯煮滾,加入粟米、青豆候再滾。
3、豆腐輕手切粒,隨切隨放入湯中,加入芡汁料、蝦肉,候再滾起熄火,加入打勻雞蛋,推勻,下熟油及芫荽便成。
備 註: 蝦肉可以預先洗凈,吸干水分,加入腌料拌勻,放入冰箱,隔天才取用,蝦肉更爽脆。
石九公豆腐湯
主 料: 石九公魚500克,豆腐兩大塊,姜3片,蔥1棵,鹽適量。
做 法:
1、石九公魚去內臟去鱗洗凈。用油把魚兩面煎至金黃。
2、蔥洗凈切段。
3、鍋注入適量水,水滾放入石九公魚及薑片,煲半小時。
4、將石九公魚取出,加入豆腐及蔥段於湯中,煲滾,煮約10分鍾,加鹽調味,即可飲用
藕節冬瓜豆腐湯
主 料: 鮮藕節50克,冬瓜100克,豆腐100克。
做 法: 共煎湯服,每日2次。
葯用價值: 主要治療口瘡實症:唇頰內側、舌面、上齶等處有黃豆或綠豆大小的黃白色潰瘍點,呈圓形或橢圓形,周圍粘膜鮮紅,潰點數目較多,一般為6-10個,疼痛,尤以進食時為甚;頭痛、口渴、小便赤,舌赤紅,脈滑數。
麥芽糖豆腐蘿卜湯
主 料: 豆腐300克,麥芽糖50克,生蘿卜汁1杯。
做 法: 混合煮沸食用。
葯用價值: 主要治療支氣管哮喘熱哮型:面赤唇紅、喘息哮鳴、痰黃而粘笛,口渴喜冷飲、大便干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或兼見發熱、惡見、自汗等表現。
鯽魚赤豆腐陸飲
主 料: 鯽魚250克,赤小豆100克,商陸3克。
做 法: 同煮,喝湯食魚肉。
葯用價值: 主要治療肝硬化水濕內阻型:腹脹如鼓、按之堅滿、如囊裹水、面色萎黃、納呆、惡心嘔吐、小便短少,舌淡紅,苔白,脈弦細。
四 川 菜——籮 粉 魚 頭 豆 腐 湯
原 料 魚頭2個、香菇冬筍各50克、豆腐100克
制 法
先將魚頭炸一下;
再加少許豆瓣、蔥姜、蒜末,加湯燒開後撈去渣,放香菇、冬筍片、豆腐、醬油、鹽、味精、胡椒、料酒、魚頭熟後放粉皮,湯開後勾芡撒青蒜即成。
豆腐冬瓜瘦肉湯
取豆腐200克、冬瓜400克、瘦豬肉100克。將瘦肉切成肉絲,冬瓜切片,豆腐切成塊狀,加清水3-4碗煲湯,文火煲一小時左右即成。
豆腐性味甘涼,入脾胃大腸經,能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隨息居飲食譜》記載,其有「清熱、潤燥、生津、解毒、補中、寬腸、降濁」之功效。冬瓜性味甘涼,能解暑清熱、降胃火、潤燥生津、利水消渴,再加之瘦肉溫健脾胃,補充肌體在炎熱氣候或勞動後的損耗,故此湯是夏季清熱解暑寬腸健脾的合時湯水。
大魚頭豆腐湯
魚 頭 是 魚 最 鮮 的 部 位 , 富 含 高 蛋 白 ; 豆 腐 是 高 營 養 、 高 礦 物 質 、 低 脂 肪 的 減 肥 食 品 , 豐 富 的 蛋 白 質 有 利 於 增 強 體 質 和 增 加 飽 腹 感 , 有 利 於 減 肥 的 堅 持 。
材料:
大 魚 頭 1 個 、豆 腐 1 塊、節 瓜 1 個、姜 2 片、鹽 1 / 2 茶 匙、胡 椒 粉 少 許
烹調方法:
1. 大 魚 頭 切 開 洗 凈 抹 干 , 加 調 味 料 拌 勻 略 腌 片 刻 。
2. 豆 腐 用 清 水 浸 過 面 。
3. 節 瓜 刮 去 皮 切 中 大 塊 。
4. 燒 熱 鍋 加 姜 片 , 略 煎 大 魚 頭 , 魚 頭 及 姜 片 取 出 放 碟 。
5. 煲 滾 水 4 杯 , 加 魚 頭 、 豆 腐 及 、 節 瓜 及 姜 片 , 水 滾 後 轉 中 火 煮 至 材 料 熟 透 , 加 鹽 味 , 即 可 。
一品豆腐湯
原料:嫩豆腐(250克)、綠葉菜(少許)、雞肉(60克)、味精(少許)、雞蛋(3隻)、精鹽(少許)、水發竹蓀(40克)、胡椒粉(少許)、雞湯(1碗)
製作方法:
一、將豆腐攪爛成茸,用細篩濾過;雞肉用刀背捶成雞茸,放少許水使之化開,撈去雞筋,並入豆腐內;將雞蛋除去蛋白打散。
二、將以上用料拌和,加鹽,味精,胡椒粉,倒入盆內鋪平(盆上先抹些油,以免豆腐與雞茸粘住),面上用些有色彩的葷素用料(可自行酌定),做些花草,樹木或其他圖案加以點綴.然後在食用前七分鍾上籠蒸.
三、在熱的雞湯內加上竹蓀,綠葉菜,再將蒸好的豆腐倒入其中即好
豆腐鮮蝦湯
主料:布包豆腐3件,蟹肉、帶子、鮮蝦仁、斑肉、鮮草菇、白菌、菜遠、紅蘿卜各約50克,蛋白1隻量,生粉1湯匙,清水(或上湯)3杯,白酒1茶匙,胡椒粉、麻油、鹽各適量。
配料:調味料:鹽、糖各4茶匙,胡椒粉、麻油適量。
做法:
1、布包豆腐切骰仔形,用滾水浸熱;白菌、菜遠分別切指甲片大小,紅蘿卜切粒,鮮草菇去蒂切片;分別飛水。
2、帶子、蝦仁、斑腩分別用四分之一的調味料拌腌,飛水;蟹肉揀出蟹殼,用熱水浸熱。
3、白菌、鮮草菇、紅蘿卜、菜遠用剩下的調味料加一茶匙鹽煨至入味。
4、燒熱鑊,落油半湯匙,沾酒,加入豆腐、海鮮和菇、菜類,倒入清水(或湯)煲滾,用濕生粉埋芡,最後將攪勻的蛋白加入拌勻,落少許胡椒粉、麻油,盛於煲中即成。
豆腐海帶湯
材料 乾的海帶,半條;豆腐,一塊;小芹菜,一棵;嫩姜,一小塊;鹽,少許。
做法
1、海帶洗干凈,切成小塊。豆腐切成小丁。小芹菜切碎成茉狀。嫩姜切成細絲。
2、鍋中放入適量的水,將海帶、嫩姜、豆腐放入,以大火煮滾後,改以小火繼續煮半小時,加入適量的鹽調味。
3、盛在碗內食用時,加入適量的芹菜茉即可。
豆腐園子湯
材料:1、木棉豆腐500克,里肌肉100克,凈筍40克,香茹30克,蔥花1根。
調味料:
1、鹽1/4茶匙,胡椒粉少許,麻油1/2茶匙,蛋清1/2個,太白粉1大匙。
2、鹽1/3茶匙,蛋清1/2個,太白粉1大匙。
3、鹽1/2茶匙,高湯4杯,柴魚粉1/2茶匙。
4、 太白粉200克。
製作方法:
1、香茹置水中泡軟後,洗凈、去蒂、切碎。
2、筍切米粒狀,加豬肉末,作法1與調味料(1)拌勻,捏成餡心。
3、豆腐壓干水分置盆內,加調味料(2)充分拌攪均勻,包入作法2之餡料。
4、最後滾一層太白粉備用。
5、鍋入水,以中火加溫至水溫80℃(從鍋底冒小汽泡)時,入作法4煮約10分鍾,待圓子浮於水面後,撈出置於碗中待用。另起鍋入調味料(3),待燒滾後,以太白粉勾芡,並撒上蔥花即可。
特點:煮豆腐圓子清爽中口不損口味,可改善排泄情形,並能降低人體吸收油脂,經常大宴小酌、山珍海味者最合適。
適宜食用者:
1、經常過度食用重味、油膩者。
2、脾氣急躁易怒,腸胃易脹滿、腸鳴者。
3、緊張即胃痛、痙攣,人際關系失調者。
豆腐紅糖湯
功效: 和血調經。
用 料 鮮豆腐500克,紅糖3克。
制 法 將豆腐切成小條塊,水煮後加入紅糖,再沸而成。
用 法 每日2次,飲湯食豆腐。
注 釋 豆腐甘咸寒,功能散血逐瘀;紅糖甘緩,通經止痛,常用於婦女調經。
適應症: 凡婦女經常出現月經不暢,但又無明顯瘀阻見症者,皆可輔食此湯。
金銀豆腐魚頭湯
做法:
1)魚頭洗凈擦乾水,鍋加熱,倒入油,把魚頭放入,煎黃備用。
2)燉鍋里放入魚頭,放入雞湯一罐+適量水+白鬍椒粉+料酒+一點點白糖+泡發的香菇(切大塊),大火燒開轉小火(保持微開的狀態),煮上20分鍾左右,加鹽,再加入水豆腐片,繼續煮上7-8分鍾,把油豆腐切片放入,然後,再把金針菇洗凈放入,煮熟就好了。撒蔥末香菜,就可以吃了。
紫菜豆腐鮮茄湯
[用料]紫菜2張,豆腐1件,番茄3個,鮮草菇100克,白菜200克,生薑2片。
[做法]
1、鮮草菇用清水洗凈,用生薑兩片煮水,把鮮草菇放入飛水,撈起沖冷水後瀝干水分備用。
2、紫菜、豆腐、番茄、白菜分別用清水洗凈。豆腐切粒狀,番茄切塊狀後去籽備用。
3、煲中注入適量清水,猛火煲沸,放入鮮草菇、豆腐、白菜、番茄同煮30分鍾,再加入紫菜,沸後便可調味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消滯利尿。
豆腐蟹肉忌廉湯
配料: 豆腐2塊,急凍蟹肉160克,甘筍,洋蔥、西芹各80克,清雞湯4杯,鮮忌廉4湯匙,香葉1片、牛油2茶匙,蔥粒、胡椒粉、鹽各少許。
製作方法:
1、豆腐用沸水燙過,再用冷水沖凈,切小塊;蟹肉解凍,甘筍、洋蔥、西芹、蔥切碎粒。
2、牛油燒化,爆香洋蔥、西芹,加入蟹肉、甘筍炒勻,加適量清水,上蓋用文火燜?10分鍾。
3、將清雞湯和香葉加入蟹肉內攪勻,用慢火煮5分鍾,加入豆腐塊再煮5分鍾,取走香葉,加鹽、胡椒粉調味,熄火,拌入鮮忌廉,撒上蔥粒即成。
特色: 湯香滑,色澤靚。
養陰滋胃降火豆腐咸魚頭湯
材料 咸魚頭1—2個,豬展肉250克,豆腐3件,白菜乾200克。
做法
(1)白菜乾浸軟,洗凈,切段,咸魚頭、豬展肉冼凈;豆腐每件切兩半。
(2)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2小時,調味供用。
功效 養陰滋液,退熱生津。胃陰不足,胃火上攻,症見發熱,頭能,牙痛,咽喉痛,口瘡。亦可用於咽喉炎,牙齦炎,口腔炎等屬陰虛胃火上攻者。
說明
本湯滋養胃腎之陰,清降肺胃之火,湯中咸魚頭性味咸甘平,有滋腎降火的作用。豆腐性味甘涼,功能益氣和中、養陰生津、清胃瀉火,《醫林篡要》說它能「 清肺熱,止咳、消痰。」《本草求真》說它可「治胃火沖擊,內熱鬱蒸,症見消渴、脹滿,並治赤眼腫痛。」 白菜乾性味甘平,有清潤肺胃的作用。豬展(左加月)肉性味甘咸平,功能健脾滋潤。合而為湯,滋液養陰、清火退熱,是家庭常用的甘涼養陰退熱之湯品。
注意
(1)本湯加蜜棗4個對燥熱便秘者亦宜。
(2)胃寒口淡者不宜用本湯。
蔥豉豆腐湯
基本特點疏風,解表,散寒。
基本材料:生蔥3條、淡豆豉9克、豆腐2小塊。
做法:
1.先將豆腐放在鍋內煎至淡黃色,然後加入淡豆豉,用清水碗半,煎至大半碗,加入蔥白,再煮片刻。
2.趁熱飲湯食豆腐。飲後即卧床蓋被,至微汗出,便可解表散寒。
家常豆腐湯
材料:熟筍片75克 豆腐500克 水發香菇、豆腐醬、青蒜、紹酒各少許 薑末1.5克 醬油100克 味精4克 菜油250克 豬油少許 鮮湯1100克。
做法:
1 將豆腐切成0.5厘米厚、3.5厘米長的片。用沸水焯去生味;
2 炒鍋放旺火上,加入菜油,放入豆腐、筍片、香菇和味精,煮5分種,加鮮湯, 煮沸後,加入青蒜,味精,淋入豬油,裝盤上桌即可
口袋豆腐湯
主料:豆腐
輔料:油菜心、海米、肉餡、草菇、海帶絲
調料:鹽、蔥、姜、料酒、醬油、雞精、高湯、食用油
做法:
1、將豆腐切成長方形塊,海米、草菇、蔥、姜洗凈切成末,油菜心洗凈;
2、坐鍋點火倒油,油溫6---7熱時,放入豆腐塊炸至兩面金黃色撈出放入熱水中泡軟;
3、鍋內留余油,油溫5成熱時,放入蔥薑末、肉餡炒至變色加入料酒、醬油、鹽、海米末、草菇末翻炒均勻盛入盤中待用;
4、將豆腐上端用刀切一個口,添入炒好的肉餡,用海帶絲系好;
5、坐鍋點火放入高湯、豆腐、少許鹽、雞精,油菜心,開鍋後倒入湯盤中即可食用。
特點:造型美觀,湯鮮味濃。
雞蛋豆腐湯
原料:豆腐,雞蛋,青菜(白菜或菠菜),金針菇,胡蘿卜絲,鹽,香油。
製法:
①青菜洗凈切塊,豆腐切小塊,雞蛋液打散備用。
②煮開一鍋水,將豆腐、金針菇、胡蘿卜絲加入,水開後,將蛋液緩慢倒入,再將青菜放入,放鹽,熄火後淋上香油。
特點:中國家常湯品之一,取料簡單,口味鮮美,含豐富的營養成分,老幼皆宜。
木耳豆腐湯
原料:黑木耳25克,豆腐200克,鹽少許,雞湯1碗
製作方法:
(1)先將黑木耳泡發後洗凈,豆腐切成片;
(2)將豆腐與黑木耳加入雞湯及鹽同燉10分鍾,即可食用。
功效:黑木耳及豆腐均為健康食品,可降低膽固
羊杞豆腐湯
配方:枸杞子10克 羊肉50克 豆腐100克 鹽5克 上湯500克
製作:
1.把枸杞子洗凈,去雜質;羊肉用沸水焯去血水,抹乾水份,切4厘米見方的薄片;豆腐切4厘米見方的薄塊。
2.把上湯放入婉鍋內,用中火燒沸,加入枸杞、羊肉、豆腐、鹽,煮15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1次,吃羊肉、豆腐,喝湯。
功效:補益肝腎,滋陰養血。慢性肝炎可常服。
肉丸豆腐湯
原 料:豬腿肉150克, 嫩豆腐400克, 雞蛋兩個。 色拉油兩大匙, 洋蔥50克, 蒜一瓣, 化豬油25克, 紹酒、胡椒粉、精鹽、味精、干澱粉各少許。
製作方法
①豬腿肉洗凈剁成末,加上用豬油炒過的洋蔥末,加紹酒、鹽、胡椒粉、蛋液、干澱粉攪拌成肉餡,擠成小丸子,下溫油煎黃。
②油爆香蒜茸,下豆腐丁,加水煮沸,加入丸子、味精,高火3分鍾即可。
老闆魚酸菜燉豆腐湯
菜系: 浙江菜
色香味: 色澤鮮艷,味香適口
主料:老闆魚750克、酸菜150克、老豆腐250克
輔料:四川粉條50克、鹽、味精、黃酒各適量
製作:
1)將老闆魚洗凈,焯水,去沙後斬成塊;酸菜、老豆腐分別亦洗凈,切成粗絲和塊,四川粉條用水泡軟待用;
2)起油鍋,放入老闆魚,烹酒,略炒;
3)把老闆魚、酸菜、老豆腐、四川粉條一起放進大砂鍋內,倒入高湯,加調料,上爐用文火燒半小時左右即成。
『捌』 豆腐乾怎樣燉的做法
用料
主料
菜品特色
美味的菜餚,特別是這種燉菜做起來真的一點都不麻煩,步驟也很簡單。牛肉本來就很難燉爛,所以放啤酒是一種很好的辦法,其實你也可以放一個山楂、一塊橘皮或一點茶葉,牛肉都會很容易爛。這個五香豆腐乾,因為吸收了牛肉的精華,所以變得非常滑嫩好吃了啊!
『玖』 豆腐乾都有哪些食譜
豆腐乾,漢族傳統豆製品之一,是豆腐的再加工製品。咸香爽口,硬中帶韌,久放不壞,是中國各大菜系中都有一道美食。豆腐乾營養豐富,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還含有鈣、磷、鐵等多種人體所需的礦物質。豆腐乾在製作過程中會添加食鹽、茴香、花椒、大料、乾薑等調料,既香又鮮,久吃不厭,被譽為"素火腿"。
營養分析
1.豆腐乾中含有豐富蛋白質,而且豆腐蛋白屬完全蛋白,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營養價值較高;
2.豆腐乾含有的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保護心臟;
3.含有多種礦物質,補充鈣質,防止因缺鈣引起的骨質疏鬆,促進骨骼發育,對小兒、老人的骨骼生長極為有利。
適合人群
一般人皆可食用
1.適宜身體虛弱,營養不良,氣血雙虧,年老贏瘦之人食用;適宜高脂血症,高膽固醇,肥胖者及血管硬化者食用;
2.平素脾胃虛寒,經常腹瀉便溏之人忌食。
豆腐乾食療作用:
防止血管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保護心臟;補充鈣質,防止因缺鈣引起的骨質疏鬆,促進骨骼發育,對小兒、老人的骨骼生長極為有利。
適用量:每餐30克左右。
做法
豆腐乾含水率為豆腐的40%―50%。其製作方法如下:
(1)備料。上等黃豆3公斤,精鹽600克,醬油250克,桂此15克,姜丁25克,香蔥15克,味精10克。
(2)磨漿。先將黃豆洗凈,用清水浸泡一晝夜,然後磨成漿,濾渣後備用。
(3)煮漿。將磨好的生豆漿上鍋煮好後,再添加20%-25%的水,以降低豆漿濃度和減慢疑固速度,使蛋白質凝固物網路的形成變慢,減少水分和可溶物的包裹,以利壓榨時水分排出暢通。
(4)凝固。漿溫降至80-90時,即可用鹵水點漿。點漿時應注意均勻一致,要勤攪,但要防止亂攪。當漿出現芝麻大小的顆粒時停點,蓋上蓋約過30-40分鍾,當漿溫降至70~C左右時上包。
(5)劃腦。上包前要把豆腐劃碎,這樣既有利於打破網路放出包水,又能使,豆腐腦均勻地攤在包布上,制出的產品質量緊密,能避免厚薄不勻,空隙較多。
(6)上包。先將包布鋪在格板(板上的格子按所需要的豆腐乾的尺寸制定)上,再將豆腐腦加在包布上,這樣一層豆腐腦一層布地加,豆腐腦要鋪勻,可稍高於格子幾毫米,數量要根據豆腐乾的厚薄來確定,但每批厚薄要一致。然後將包布包紮緊,加壓成型,1小時後拆下包布,用刀將豆腐乾按格子印割開,放在清水中浸包30分鍾左右取出。
(7)浸泡。先將500克精鹽放人3公斤清水中攪勻,再把晾涼的豆乾置干鹽水缸內,浸泡半天後撈出,瀝去水分。取7公斤清水倒人鍋內,放人100克精鹽、姜丁、桂皮(用紗布袋裝好)、醬油、香蔥、味精,製成鹵水。
(8)煮干。將已製成的鹵水回鍋燒沸加人豆乾,煮30分鍾左右,取一豆乾觀察,如色呈棕紅,味道香美,即可取出。
食譜
炒干絲
主料:五香豆腐乾3件,榨菜2兩(約80克),青椒4兩(約160克),蒜茸1茶匙,蝦米1兩(約40克),紅辣椒1隻(切絲),油3湯匙,麻油1/2湯匙。
配料(調味料):糖1/2茶匙,生抽、雞粉各1茶匙,鹽適量,水4湯匙。
做法:
1、五香豆腐乾洗凈,切絲。
2、蝦米用清水浸軟,取起瀝干水。
3、青椒洗凈,切開邊去核,切絲。
4、榨菜洗凈,切片,用清水浸5分鍾,取起切絲,加入少許糖拌勻。
5、下油爆香蝦米,下蒜茸、豆腐乾炒透,加入榨菜、青紅椒炒勻,下調味料炒至汁干,淋下麻油炒勻上碟。
豆乾炒臘肉
原料:臘肉三兩、豆乾半斤、蒜苗一兩、白糖一咖啡匙、香油一匙、料酒兩大匙、鹽、雞精適量。
操作:
1、臘肉切片;豆乾切厚片;蒜苗切馬耳朵狀。
2、鍋中放油燒至八成熱,下豆乾炒約一分鍾。
3、將豆乾推至鍋邊,放入臘肉在油中炒至肥肉呈「燈盞窩」狀。
4、下蒜苗、料酒、醬油、白糖、雞精、香油。
5、翻炒均勻後起鍋裝盤即成。
香烤豆腐乾
食材
主料:油豆腐
輔料:水、桂皮、茴香、蜂蜜、芝麻
調料:老抽、生抽、食鹽、冰糖
做法
1、將油豆腐在開水鍋中煮一下,撈出瀝凈,壓出油水,置一旁備用。
2、另鍋,放入油豆腐,將老抽2湯勺、生抽5湯勺、鹽少許調成醬汁倒入,並倒入一碗水。
3、加入冰糖2湯勺、桂皮適量、茴香適量同煮,水開後轉小火煮到水收干。
4、准備烤盤,鋪上錫紙,將豆腐乾依次排在烤盤上。
5、刷上蜂蜜、撒上芝麻,烤箱中層,170度,5分鍾即可。
腐乳又稱豆腐乳,是中國流傳數千年的漢族傳統民間美食,因其口感好、營養高,聞起來有股臭,吃起來特別的香味深受中國老百姓及東南亞地區人民的喜愛,是一道經久不衰的美味佳餚。腐乳通常分為青方、紅方、白方三大類。其中,臭豆腐屬"青方"。"大塊"、"紅辣"、"玫瑰"等屬"紅方"。"甜辣"、"桂花"、"五香"等屬"白方"。
腐乳是我國獨創的調味品,有紅腐乳、青腐乳、白腐乳、醬腐乳、花色腐乳等品種,它既可單獨食用,也可用來烹調風味獨特的菜餚。別看外觀不大起眼,若論起營養成分來,這些東西還真不簡單。
腐乳和豆豉以及其他豆製品一樣,都是營養學家所大力推崇的健康食品。它的原料--豆腐乾本來就是營養價值很高的豆製品,蛋白質含量達15%~20%,與肉類相當,同時含有豐富的鈣質。腐乳的製作過程中經過了黴菌的發酵,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更高,維生素含量更豐富。因為微生物分解了豆類中的植酸,使得大豆中原本吸收率很低的鐵、鋅等礦物質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同時,由於微生物合成了一般植物性食品所沒有的維生素B12,素食的人經常吃些腐乳,可以預防惡性貧血。腐乳的原料是豆腐乾類的"白坯"。給白坯接種品種合適的黴菌,放在合適的條件下培養,不久上面就長出了白毛--黴菌們大量繁殖起來啦。這些白毛看起來可能有些可怕,實際上卻大可不必擔心,因為這些菌種對人沒有任何危害,它們的作用只不過是分解白坯中的蛋白質、產生氨基酸和一些B族維生素而已。對長了毛的白坯進行搓毛處理,最後再鹽漬,就成了腐乳。
種類
白腐乳以桂林腐乳為代表。桂林豆腐乳歷史悠久,頗負盛名,遠在宋代就很出名。是傳統特產"桂林三寶"之一。桂林腐乳從磨漿、過濾到定型、壓干、霉化都有一套流程,選材也很講究。制出豆腐乳塊小,質地細滑松軟,表面橙黃透明,味道鮮美奇香,營養豐富,增進食慾,幫助消化是人們常用的食品,同時又是享飪的佐料。1937年5月,在上海舉行的全國手工藝產品展覽會上,桂林腐乳因其形、色、香、味超群出眾而受到特別推崇,並從而暢銷國內外。1983年,被評為全國優質食品。白腐乳蜚聲海外,受到港澳、東南亞及日本人的歡迎。
紅腐乳紅腐乳從選料、到成品要經過近三十道工藝,十分考究。腐乳裝壇後還要加入優質白酒繼續沁潤,數月後才能開壇享用,是最為傳統的一種腐乳。紅腐乳的表面呈自然紅色,切面為黃白色,口感醇厚,風味獨特,除佐餐外常用於烹飪調味品。製造紅腐乳的原料除黃豆外還有芋類。其成分亦含有較多的蛋白質,以色正、形狀整齊、質地細膩、無異味者為佳品。
青腐乳就是臭豆腐乳,也叫青方,是真正的"聞著臭、吃著香",的食品,有的人就好這一口。以北京百年老店王致和所產的為代表,發明人是安徽人王致和,這里還有個故事:王父在家鄉開設豆腐坊,王致和幼年曾學過做豆腐,名落孫山的他在京租了幾間房子,每天磨上幾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賣。時值夏季,有時賣剩下的豆腐很快發霉,無法食用。他就將這些豆腐切成小塊,稍加晾曬,尋得一口小缸,用鹽腌了起來。之後歇伏停業,一心攻讀准備再考,漸漸地便把此事忘了。秋天,王致和打開缸蓋,一股臭氣撲鼻而來,取出一看,豆腐已呈青灰色,用口嘗試,覺得臭味之餘卻蘊藏著一股濃郁的香氣,雖非美味佳餚,卻也耐人尋味,送給鄰里品嘗,都稱贊不已。流傳至今已有300多年。臭豆腐曾作為御膳小菜送往宮廷,受到慈禧太後的喜愛,親賜名"御青方"。
主要功效
腐乳(furu),性平,味甘。所含成份與豆腐相近。具有開胃消食調中功效。可用於病後納食不香、小兒食積或疳積腹脹、大便溏薄等。善用豆腐乳,可以讓料理變化更豐富,滋味更有層次感。除佐餐外,更常用於火鍋、薑母鴨、羊肉爐、面線、麵包等沾醬及肉品加工等用途。
腐乳通常除了作為美味可口的佐餐小菜外,在烹飪中還可以作為調味料,做出多種美味可口的佳餚。如腐乳蒸臘肉、腐乳蒸雞蛋、腐乳燉鯉魚、腐乳燉豆腐、腐乳糟大腸等。例如味美香鮮的腐乳肉,其做法是將整塊肉的肉皮在火上烤黃,放到水裡颳去燒焦部分。在砂鍋中將肉煮到半酥時取出,用刀在皮上深深地劃下去,使之成為若干小塊但不要切開。用幾塊紅豆腐乳,多放點鹵汁壓碎加一些黃酒調勻塗在肉上,再放入砂鍋里加蔥姜和原來煮肉的湯,用小火慢慢燒爛後加入冰糖,待汁變稠濃就可以了。此肉肥而不膩,香味撲鼻,令人食慾大增。
腐乳中鋅和維生素B族的含量很豐富,常吃不僅可以補充維生素B12,還能預防老年性痴呆。腐乳的蛋白質是豆腐的2倍,且極易消化吸收,所以被稱之為東方乳酪。
腐乳富含植物蛋白質,經過發酵後,蛋白質分解為各種氨基酸,可直接消化吸收。又產生了酵母等物質,故能健脾養胃,增進食慾,幫助消化。
禁忌與副作用
腐乳含鹽和嘌呤量普遍較高,高血壓、心血管病、痛風、腎病患者及消化道潰瘍患者,宜少吃或不吃,以免加重病情。
還有,臭腐乳發酵後,容易被微生物污染,豆腐坯中的蛋白質氧化分解後產生含硫的化合物。如果吃太多的臭腐乳,將對人體產生不良作用,影響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