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
干黃豆半碗
油適量
鹽適量
生抽適量
醬油適量
雞精適量
小白菜適量
製作時間:10-20分鍾
用餐人數:
步驟
1
干黃豆在清水中浸泡一夜,然後用豆漿機打成豆漿,不需要濾渣,因為做小豆腐最好是能用粗黃豆面或是新鮮黃豆磨成較粗的豆漿,但是在家裡做的話用豆漿機替代會比較方便。
2
打好的豆漿連豆渣一起倒入鍋中用中火開始加熱。
3
加熱豆漿的時候把小白菜洗凈切成細絲。
4
鍋中的豆漿煮開時放入切好的小白菜絲,轉小火繼續熬煮,在此過程中要用木鏟不斷攪動,防止糊鍋。
5
放入小白菜絲之後用木鏟攪勻,使之與豆漿均勻混合。
6
待豆漿煮至水分較少,較為粘稠時依個人口味加入適量鹽,少許味達美醬油,生抽,雞精和香油,攪勻即可。
7
盛入碗中即可。
❷ 做豆腐用哪種豆子最好
做豆腐黃豆是最適合的。
從黃豆外觀上來講。做豆腐的黃豆一般以色澤光亮,籽粒大小均勻、飽滿,無蟲蛀和鼠咬的新黃豆為好。
從蛋白質含量上來講。陳黃豆存放時間長,生命活動消耗了其本身的一部分蛋白質,特別是經過高溫季節,由於高溫的作用使脂肪氧化和蛋白質變性,加工出的豆腐質地粗糙,無彈性,口感差,持水性差,色澤發暗。剛剛收獲的黃豆,一般都還沒有完全成熟,含油量及蛋白質含量比完全成熟的要低,所得產品質量也差,加工性能變差,這樣的黃豆不要使用。
從黃豆價格上來講。今年的黃豆價格一直在上漲,有的地方都達到了3.8元/斤,讓豆製品生產企業及個體的生產成本一下子提了上去,但是豆腐價格漲幅很小,經營壓力很大。選擇黃豆,也需要考慮價格,根據實際生產能力選擇合適的黃豆。
做豆腐選擇黃豆,強烈建議:請不要使用霉豆爛豆以及轉基因大豆。做豆腐,要用安全的黃豆,做放心安全的豆腐,才是長久的!
❸ 想吃豆腐不用買,1把黃豆1勺米醋教你做,不酸不苦,嫩滑特好吃
豆腐作為豆製品中最為常見的一種,人們多會選擇在菜市場買著吃,又白又嫩滑的豆腐,不管怎麼做都好吃,當然了豆腐雖說是加工而成的,但是其無論是口感還是價值都特別豐富,對於人們補鈣也有著好的幫助,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我們自己在家也能做豆腐,而且口感不比外面賣的差,在家自製豆腐其實很簡單,1把黃豆1勺米醋就可以做出來,非常的簡單方便,而且只要大家跟著食譜認真做,保證你做的豆腐不會發酸也不會發苦,特別的嫩滑好吃,學會豆腐的做法,以後再也不用出去買了,下面我便將豆腐的做法詳細分享給大家,相信你看完就能會。
備用食材: 黃豆300克,米醋50毫升,清水1200毫升;
製作過程: 第一步,首先將黃豆准備出需要的量,黃豆中的壞豆子以及干癟的都需要撿出不要,然後將干黃豆仔細清洗干凈,洗干凈的黃豆放入碗中,加上沒過黃豆的清水開始浸泡;
第二步,差不多一個晚上的時間,黃豆便被浸泡好了,再次將其清洗干凈,然後將泡發的豆子放入在豆漿機中,同時准備出1200毫升的清水,加入在豆漿機中,如果超過水位線就停止加水;
第三步,啟動程序將豆漿打好,然後將豆漿過濾出來,剩餘的豆渣重新放回豆漿機中,將之前剩餘的清水加入其中,啟動果汁程序打好即可,最好打好的豆漿需要用篩網仔細過濾幾遍;
第四步,直到將豆漿過濾好後,將其倒入鍋中,大火將豆漿煮開,轉至小火等到鍋面不沸騰的時候繼續大火煮開,即可關火,米醋倒入一個小碗中,秤好需要的量,然後倒入晾至80度的豆漿中;
第五步,快速攪拌均勻,靜置15分鍾,這個時候豆花便成型了,盛出在一個方形盒子中,蓋上紗布,蓋上蓋子,最上面用重物壓著,差不多一個晚上的時間豆腐便做好了。
我總結: 用大豆自製的豆腐,不僅是口感嫩滑美味,其中含有的營養價值更是非常豐富,對於補充人體基本的所需有著好的幫助,所以我們平常也應該適當吃一吃豆腐,而且豆腐可以經受的烹飪方法也比較多樣,蒸、煮、燉、炒等等皆可,大家完全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選擇不同做法,而我們自己在家做豆腐也是很簡單的,用1把黃豆1勺米醋便可以輕松做,而且大家按照食譜認真做,豆腐不酸也不苦,特別的嫩滑入味好吃,再者說自製的豆腐吃著也特別放心,所以大家別錯過學習。
1、黃豆泡水的時間一定要夠,最好是晚上浸泡,第二天的時候便可以直接製作了,泡發的黃豆做豆腐特別的簡單,當然了即使是時間沒有那麼充裕,浸泡的時間最好也要8個小時;
2、打好的豆漿,一定要用篩網過濾干凈,這樣做的豆腐才會細膩嫩滑,煮豆漿的時候,最好用不粘鍋,並且不停攪拌,這樣可以防止豆漿糊鍋,否則會浪費了好食材』
3、米醋的量不要太多了,差不多300克的干黃豆用50毫升的醋就可以了,過多或者是過少都會影響豆腐的口感,我用的是6度的米醋,大家可以做一下參考。
如果你認為自製豆腐的方法還不錯,歡迎收藏起來學著做,或者是分享給更多的人學習!
❹ 黃豆做豆腐怎麼做
1.盆中倒入一碗黃豆,再倒入半盆水,浸泡12個小時左右;
2.接著把泡好的黃豆用清水洗干凈,按照黃豆和水1:5的比例用攪拌機攪碎;
3.打好以後倒在鋪好紗布的大碗中,把豆漿過濾出來,剩下的豆渣可以用來做餅炸油條,都非常好吃。4.把豆漿倒入鍋中,開大火煮開攪拌攪拌防止糊鍋,煮開以後轉小火煮2分鍾關火晾至常溫倒入大碗中,再打入三顆雞蛋混合均勻。5.我們再取一個模具鋪上耐高溫的保鮮膜,沒有模具用大碗也可以,把豆漿再過濾一遍倒入模具中,上面再蓋上保鮮膜防止水蒸氣滴落。6.放入蒸鍋中涼水上鍋蒸,水開後開中火蒸30分鍾,時間到出鍋,涼至溫熱撕去保鮮膜,慢慢地提出來就可以啦。7.切成自己喜歡的形狀就可以吃了,雞蛋豆腐就做好了,滑滑嫩嫩的入口即化,還特別的Q彈,你想涼拌吃,煎著吃,燉著吃,都非常的美味。
❺ 為什麼要用黃豆做豆腐
你好,用黃豆做豆腐是比較經典的從古流傳至今的一個美食製做方法,但不是唯一的用黑豆,花生等也可以做豆腐,可是色澤和味道不同,但是營養都很豐富。
❻ 黃豆燜豆腐怎麼做 黃豆燜豆腐做法步驟
1、黃豆提前泡發,泡好後先煮熟,這樣後面不用燜那麼長時間。
2、香菇泡發切丁,洋蔥、豬肉切丁。豬肉加點生抽、糖、胡椒粉、水澱粉腌一會兒。生抽、蚝油、糖、鹽加一碗水調成汁。
3、豆腐下鍋煎金黃。
4、中小火熱鍋下油,放入姜蒜洋蔥爆香,再放入豬肉香菇丁翻炒片刻下黃豆,蓋上鍋蓋中小火燜煮約十分鍾。
5、黃豆燜煮約十分鍾後放入豆腐,澆上調好的醬汁,蓋上蓋子再燜煮5分鍾左右。
6、燜好後撒上香蔥紅椒粒,大功告成。
❼ 在家做豆腐,2斤黃豆出8斤豆腐,健康零添加,做法簡單又好吃
大家好,我是蓉兒,今兒咱們來做豆腐,不用鹵水,不用內脂,只要一勺白醋就能讓豆腐又白又嫩,而且做法還超級簡單;
» 食材清單 «
2斤黃豆、100克白醋、水
» 製作步驟 «
1、先來泡黃豆,2斤黃豆加水提前浸泡一夜,泡好的豆子都吸足了水分變鼓了起來,接著倒入盆里加水再次清洗干凈,洗好後倒出來濾干水分;
2、下面就可以開始打豆漿了,1斤黃豆10斤水的比例,我做的分量比較多,分幾次才打完,8檔30秒就可以打出來非常的細膩的生豆漿了;
3、全部打好後先倒出來,接著再准備一塊兒紗布放入鍋里,然後分次把豆漿倒進來過濾
用力擠干後豆渣就分離出來了,擠乾的豆渣不要扔
可以做豆渣餅和豆渣丸子,都非常的好吃;
4、煮豆漿之前我們先把表面的浮沫都舀出來,全部舀好後就可以開大火煮了,這里要注意豆漿很容易溢鍋,煮的時候一定要在旁邊看著
等大火煮開後再轉中火多煮5分鍾,一定要把豆漿完全煮熟透,豆子也會越煮越香,聞起來就豆香四溢,豆漿煮好後先關火靜置5分鍾;
5、接著碗中倒入100克白醋,再加400克清水稀釋一下,拌勻後先放一旁,豆漿放置5分鍾後先把表面的一層豆筋挑起來,這個晾幹了就是腐竹,吃起來也非常的香;
6、接著我們開始點豆腐,把剛剛稀釋好的醋水分次加到豆漿裡面來,動作幅度可以小一點,用勺子去轉動畫圈圈就可以了
慢慢地就能看到豆漿裡面出現了絮狀的豆花,繼續攪拌就會越來越明顯,像這種就差不多了,豆花會越來越大塊兒,越來越明顯,然後蓋上鍋蓋靜置5分鍾;
7、5分鍾後開蓋就能看到滿滿的一鍋豆花了,接著再次開火加熱2分鍾,讓豆花充分凝結,凝結好後可以看到鍋里明顯的分層了,上面的那層就是酸漿了
然後我們用一個比較細的的濾網把酸漿舀出來,舀出來的酸漿可以裝進瓶里密封靜置發酵數天,時間不一定,只要酸漿發酵變酸就可以點豆腐了,這樣點出來的豆腐就是酸漿豆腐了,出來的酸漿經過發酵又可以留著下次點,以此循環就行;
8、酸漿舀得差不多了就可以開始壓豆腐了,將准備好的紗布平鋪在豆腐模具上,然後把豆花舀進來後將四周紗布折疊蓋平整,再蓋上蓋子後壓緊實
想吃老豆腐就用重物壓1個小時,我直接用地舀出來的酸漿水壓了1個小時
豆腐壓好後我們取出來看一下,非常的完整
切開後就可以開吃了,做好的豆腐又嫩又白凈,這個做法也是特別簡單,吃得也放心!
【蓉兒貼心提示】
1、煮豆漿很容易溢鍋,煮的時候一定要在旁邊看著;
2、想吃老豆腐就用重物多壓,時間長一點;
❽ 怎樣用黃豆自製豆腐
冬天試試自己在家做豆腐,一把黃豆一碗米醋,做出來不酸也不苦
豆腐說起來,其實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從最開始簡簡單單的黃豆,經過一系列的處理後,就能做出嫩滑美味的豆腐,香嫩的口感吸引著眾多人。
以前都是去市場買豆腐,買一塊回家燉一燉,或者直接涼拌著吃,都美味的很。
不過自從我學會了豆腐的做法之後,就再也沒去外面買過。畢竟做法是真的很簡單,而且做豆腐的過程也很有樂趣,讓我十分享受。冬天大家也可以試試自己在家做豆腐,一把黃豆一碗米醋輕松搞定,做出來的豆腐不酸也不苦。
【做豆腐】所需食材:黃豆300g、米醋50ml、清水1300ml
1、想要做豆腐,就得提前一天准備好黃豆,清洗干凈之後放到一碗清水中浸泡著。用清水浸泡一晚,第二天就直接可以拿來用了。
2、把壞掉的挑揀出來,然後直接把黃豆放在破壁機中。然後我們把1300ml的清水倒入破壁機中,接下來開始打豆漿。豆漿打好之後,用一層濾布將其過濾一下,過濾出來的豆漿倒進鍋中。
3、豆漿倒出來之後,會在表面出現不少浮沫,把這些全都撇干凈,然後開火開始煮豆漿。先用大火煮開,煮開之後轉為小火,等豆漿不沸騰的時候再用大火燒開,這樣就可以關火了。關火之後,等豆漿稍微放涼一點,我們把准備好的米醋倒進去。
4、攪拌一下靜置一段時間,就可以看到豆花和水分離開來了,我們把水倒掉,然後把豆花倒進一個四方的盒子里。密封起來,在最上方壓一個重物,等待1小時,豆腐就差不多成型了,從模具中倒出來即可。
做豆腐的過程很有意思,每次我都喜歡和家裡的孩子一塊做,大家可以趁著有空在家嘗試一次。
怎樣用黃豆自製豆腐?
豆腐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豆製品,主要生產過程是將黃豆磨漿去渣加入凝固劑(傳統製作需要循環使用的盧漿)壓製成型後成豆腐塊,也是我國素食菜餚的主要原料,豆腐含有人體的所需的多種氨基酸,並且豆腐中的蛋白質是完全蛋白,有利於人體消化吸收,豆腐中還富含B族維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是營養不良人群補充營養素的佳品。
今天為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家做豆腐的方法:
食材:黃豆500克,內脂9克,水4000克。
1 ,頭一天晚上把黃豆泡好,將新鮮的優質黃豆沖洗干凈,放入盆中,水必須沒過黃豆水要比黃豆高出2公分的水位(避免黃豆發泡不開),浸泡時間大約需要7-8個小時。
2 ,第二天早晨,蔣浸泡好的黃豆分多次放入料理機中,再放入相應比例的水,打成豆漿,盆中放入一塊紗布或者布袋,將打好的豆漿放在裡面過濾一下,用同樣的方法把剩餘的黃豆全部打完過濾,將過濾好的豆渣炒著吃,蒸窩窩頭等。
3 ,准備好一個鍋,把打好的豆漿倒入鍋中,大火煮沸騰後轉中火,再將豆漿上面的浮末撇去,用勺子不停的慢慢攪動豆漿,防止糊鍋,假熟,再轉小火煮五分鍾關火。
4 ,准備好的9克內脂放在盆中,用100克溫水溶化開,將沸騰的豆漿靜置20分鍾,溫度降到大約90 ,撇去豆漿上面的豆皮,再到入有內脂的盆中,讓豆漿和內脂充分溶入,讓豆漿凝固成豆腐腦。
5 , 准備一個模具或者小篩子,模具底部放一個盆,把模具放在盆的上面,模具裡面鋪上一塊紗布,直接將凝固好的豆腐腦倒入模具中,模具上面再壓上重物,將豆腐裡面的水分擠壓出來即可。大約擠壓30分鍾就完全可以食用了。
自己在家做的豆腐,豆腐軟糯滑嫩,營養豐富,香味十足,真的比在外買的好吃,喜歡的可以自己在家試一試。
我是一億奶奶 美食 製作者,謝謝大家關注!
我現在非常喜歡自己做豆腐,因為自己做不僅好吃、衛生,而且可以自己決定豆腐的軟硬度,就是老了還是嫩了。
我是這樣做豆腐的,百分之百成功。
首先要買鹽鹵,我網上花了六元錢買了許多。能用二年。
黃豆150克,泡發,夏季二小時就可以了,冬季六七個小時。
分兩份加入普通料理機,加水至1000毫升,打磨成豆漿,每次打30秒,打兩次。
把打好的豆漿倒入鋪好紗布的炒鍋中。
合上紗布,擠出豆漿
,過濾出的豆渣可以烙餅、蒸饅頭、蒸包子。把過濾後的豆漿加熱,鍋開後撇去浮沫,轉小火煮三分鍾,關火。
取四克鹽鹵,用60克水化開備用。
關火後兩分鍾,用筷子夾出表面的豆漿皮,晾幹了就是腐竹
然後馬上加入鹵水,用勺子把鹵水放入熱豆漿中慢慢劃圈,直至看到豆漿慢慢凝固成豆花狀,有少許黃色清湯淅出。
蓋上鍋蓋,靜置10分鍾,然後把豆花舀入墊上紗布的豆腐盒中
折疊紗布包裹好豆花,並壓上重物,想吃老點的壓個重點的,想吃嫩的壓個小碗就好了。
我喜歡嫩一點的,小碗壓了一小時,本想壓半小時,因為後來我忘了
聞著很香,吃著有淡淡的甜味兒,晚上准備用它做蔥燒豆腐。
傳統豆腐生產的基本工藝流程:大豆——清理——浸泡——磨漿——過濾——煮漿——凝固——成型——成品
(1)清理:選擇品質優良的大豆,除去所含的雜質,得到純凈的大豆。
(2)浸泡:浸泡的目的是使大豆吸水膨脹,有利於大豆粉碎後提取其中的蛋白質。浸泡好的大豆吸水量為1:(1--1.2),即大豆增重至原來的2.0-2.2 倍。浸泡後大豆表面光滑、無皺皮,豆皮輕易不脫落,手感有勁。
(3)磨漿:經過浸泡的大豆,蛋白體膜變得鬆脆,但是要使蛋白質溶出,必須進行適當的機械破碎。如果從蛋白質溶出量角度看,大豆破碎的越徹底,蛋白質越容易溶出。但是磨得過細,大豆中的纖維素會隨著蛋白質進入豆漿中,使產品變得粗糙、色澤深,而且也不利於漿渣分離,使產品得率降低。因此一般控制磨碎細度為100-120目。實際生產時應根據豆腐品種適當調整粗鈿度,並控制豆渣中殘存的蛋白質低於2.6%為宜。採用石磨、鋼磨或沙盤磨進行破碎。磨碎後的豆糊採用平篩、卧式離心篩分離,充分提取豆漿。
(4)煮漿:煮漿是通過加熱使豆漿中的蛋白質發生熱變性的過程。一方面為後序點漿創造必要條件,另一方面消除豆漿中的抗營養成分,殺菌,減輕異味,提高營養價值,延長產品的保鮮期。煮漿的方法根據生產條件不同,可以採用土灶鐵鍋煮漿法、敞口罐蒸汽煮漿法、封閉式溢流煮漿法等方法進行。煮漿溫度應達到100 ,時間5 min左右。
(5)凝固與成型:凝固就是大豆蛋白質在熱變性的基礎上,在凝固劑的作用下,由溶膠狀態轉變成凝膠狀態的過程。生產中通過點腦和蹲腦兩道工序完成。
點腦是將凝固劑按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加入熟豆漿中,使大豆蛋白質溶膠轉變成凝膠,形成豆腐腦。豆腐腦是由呈網狀結構的大豆蛋白質和填充在其中的水構成的。一般來講,豆腐腦的網狀結構網眼越大,交織的越牢固,其持水性越好,做成的豆腐柔軟細嫩,產品的得率也越高;反之,則做成的豆腐僵硬,缺乏韌性,產品的得率也低。
經過點腦後,蛋白質網路結構還不牢固,只有經過一段時間靜置凝固才能完成。根據豆腐品種的不同,蹲腦的時間一般控制在10-30 min。
成型即把凝固好的豆腐腦放入特定的模具內,施加一定的壓力,壓榨出多餘的黃漿水,使豆腐腦密集地結合在一起,成為具有一定含水量和彈性、韌性的豆腐,不同產品施加的壓力各不相同。
其實製作豆腐最主要的是在凝固這個工序
簡單來講,你直接用豆漿機把豆漿打好,煮沸,加入適量的凝固劑,比如鹵水或者葡萄糖酸內脂等,就可以讓豆腐凝固了
但是這個凝固劑的量,其實挺難把控的
❾ 黃豆炒豆腐怎麼做好吃又簡單 黃豆炒豆腐怎麼做
1、食材:豆腐1塊、黃豆芽200克、洋蔥半顆、鹽適量、醬油適量、豆瓣醬適量
2、豆腐用的是北方的老豆腐,瀝一下水備用。
3、然後把豆腐橫刀豎刀切成塊。
4、黃豆芽洗干凈備用。
5、洋蔥剝皮,切半顆。
6、然後把洋蔥切成絲。
7、鍋中放入油,燒熱。
8、加入洋蔥炒味。
9、然後放入切好的豆腐。
10、等豆腐炒硬以後,再加入黃豆芽。
11、然後放入鹽,醬油等調料。
12、再加一點水,燉十分鍾左右。
13、等水收干以後,就可以出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