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哪裡產雞蛋果最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哪裡產雞蛋果最好吃

發布時間: 2022-10-29 07:21:31

A. 雞蛋果產地在哪裡富含營養嗎

雞蛋果原產地在巴西,國內主要產地在福建、台灣、廣東、雲南等地。
雞蛋果營養較為豐富,含有蛋黃果含有豐富的磷、鐵、鈣、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及人體必須的多種氨基酸,含水量67%至73%,可食率71.3%至78.6%。
吃雞蛋果有很不錯的功效:具有鬆弛、鎮定神經的效果;可以治療失眠,誘導自然入睡和深度睡眠,消除頭痛,暈眩等現象;還能舒緩焦慮緊張、抑鬱寡歡、神經緊張所引起的頭痛、胃痛、尿頻、心慌、肌肉痙攣、抽搐、疼痛等所有不適感。
除了胃不好的人不適宜多吃雞蛋果,還有對雞蛋果過敏的人不能吃,其他人都是可以吃,連孕婦和嬰幼兒都可以。雞蛋果的果籽也是可以吃的,脆脆地還能增加口感。

B. 雞蛋果的學名,原產地是什麼

百香果又稱雞蛋果,學名西番蓮果,營養豐富,有「果汁之王」的美稱。該品種是新近從國外引進的珍稀高級名貴水果,屬多年生熱帶藤本植物,它葉形奇特,花色鮮艷,四季常青。果汁可散發出番石榴、菠蘿、香蕉、草莓、檸檬、芒果、酸梅等十多種水果的濃郁香味。百香果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強身、降脂降壓、滋陰補腎、提神醒酒、消除疲勞、排毒養顏、增強免疫力等神氣保健作用,其作用機理如下:
1、深度清理機理:超纖維能夠深入腸胃的最細微部份,通過其活性基因吸收體內有害物質將其徹底排出,並可改善腸道內的菌群構成,起到保護腸胃不吸收有害物質的屏壁作用。百香果可抑制有害微生物在消化道的生長,二者結合對排除體內毒素、整腸健胃、改善機體的營養吸收功能具有顯著作用,對結腸炎、腸胃炎、痔瘡有特殊消除作用。
用百香果如何自製果汁?果未熟時呈綠色、淡綠色,成熟時逐漸轉為深紫色(紫果種)或黃色(黃果種),完熟的果實會自己跌下,若跌到水泥地面有時果殼會稍破裂。可以在果未完熟時摘下,放兩三天就完熟了,冰箱冷藏放一周也可。生果無食用價值,對熟果用刀剖開果殼,用勺刮取漿狀果肉至杯或碗中,加適量砂糖後,用勺攪拌使胞漿果汁流出,放在冰箱冷藏半天到一天,飲時加上冷開水(若加冰塊則無需冷藏),就成了極其美味可口的冷飲品。 檢舉

C. 雞蛋果產自於哪裡

雞蛋果最開始產自於古巴和北美洲熱帶,分布於熱帶地區,是熱帶水果,主要分布在越南、柬埔寨、泰國和中國的南部等這些地方,在中國,廣東、廣西等這些地方都有零零散散的種植雞蛋果。

這種果子外形呈倒卵形,長大概為8厘米左右的樣子,外表光滑沒有毛,外皮以黃綠色為主,並且它的果皮很薄,果實水分略少,但是肉質很肥厚有香味,吃起來有點甜甜的,果肉裡面帶有果核,不能吃食用,果實成熟期是12月份,採摘後需要放4-7天才可以食用,這樣是口感最好的。

跟百香果一樣,雞蛋果也含有非常多的營養價值,這個小小的果實里邊含有很多我們人體必須的17種氨基酸以及很多的營養價值,可以說食用雞蛋果也是益處多多了,那麼具體有什麼好處,請接著往下看。

益處一:幫助消化,開胃健食

當我們消化不良的時候,肚子會脹氣,有時候還會出現有惡心、打嗝、肚子痛等這些症狀,如果長期的消化不良,就會導致我們的身體營養不良,那麼這時候免疫功能也會跟著下降,適量吃雞蛋果,就能提高我們的消化能力,這樣一來,我們的消化能力就會提高,有胃口吃東西,開胃健食。

益處二:提神醒腦,保持清醒

日常生活中我們大多數時間都是上班上學,會時常感覺到累,也會有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沒有精神,這種現象會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好影響,比如容易走神、會經常做錯事,但是適量食用雞蛋果,可以幫助我們起到提神的作用,保持頭腦靈活,更高效的做事情。

益處三:健康減脂,維持身材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懶,不願意去運動,肥胖問題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最煩惱的問題之一,那麼這個時候,食用雞蛋果就起到作用了,它具有減壓降脂的作用,比吃市面的減肥葯要來的健康許多,能吃的"降脂葯",何樂而不為呢。

D. 雞蛋果好吃嗎,味道怎麼樣

皮是不吃的,裡面有如番石榴,果肉呈流質,酸甜可口。不少人買回家以後用於沖水飲用,加入蜜糖或橙汁,果味濃郁。

一開始吃也很難吃,我有個朋友介紹我用辣(例如辣椒醬,介辣,)一起吃,果然不同凡響,辣把澀味僻了,味道極佳...
雞蛋果富含人體所需的十七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和類胡蘿卜素以及各種微量元素,可溶性固形物15-16%,總酸量3.8-4%,甜酸適中。常食用雞蛋果及其加工品,對人體有助消化、能化痰、治腎虧、提神醒腦、活血強身、鎮靜止痛、減壓降脂等功效。

E. 這是什麼水果

雞蛋果(學名:Passiflora elis Sims),西番蓮科西番蓮屬草質藤本植物[1],植株長約6米,是一種香料水果,有「果汁之王」的美譽。
雞蛋果莖具細條紋,漿果卵球形[2],無毛,果汁營養豐富,氣味芳香。雞蛋果原產於安的列斯群島[3],現廣植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其生於海拔180~1900米的山谷叢林中,果可生食或作蔬菜、飼料,入葯具有興奮、強壯之效。[4]

F. 雞蛋果(雲南產)的形狀

雞蛋果的形狀呈雞蛋形,因此得名雞蛋果。其樹是多年生灌木,一般能生長和結果5-7年。下圖可見。
雞蛋果小的時候是綠色的,然後變成紫色,當成熟的時候,就變成了紅色。如圖。雞蛋果味酸,熟透後酸里透甜,甚是好吃。
另外,我在網路圖片上看到「雞蛋果」的圖片,其實那種也是我們那裡最常見和一種水果,但它不叫雞蛋果,它叫「大葡萄」或「洋石榴」,它是圓的而不是雞蛋果。
這種洋石榴如下圖。

G. 蛋黃果什麼時候成熟

蛋黃果,又名仙桃,果實12月成熟,採收後需要後熟4-7天方可食用。
在一般情況下,春季二月或三月份種植,採用優質扦插苗定植,如果水分、肥料充足,整形、防蟲等管理適當,則大約在5月底可以開始陸續開花。經自然授粉或人工輔助授粉後,果實經發育50-60天,大約在7月底以後就成熟,可以開始採收了。但如果採用種子播種而得的實生苗種植,在春季種植後,管理適當,大約在9月份以後才會有少量的花朵開放,果實發育需70天以上,因此,要到11月份以後才會有少量的果實成熟可供採收。

蛋黃果實呈球形,未熟時綠色,成熟果黃綠色至橙黃色,光滑,皮薄,果肉橙黃色,富含澱粉,質地似蛋黃且有香氣,含水量少,味略甜。

蛋黃果含有豐富的磷、鐵、鈣、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及人體必須的多種氨基酸。果內含有人體的十七種氨基酸,常食蛋黃果能有開胃健食的作用,有化痰,提神醒腦減壓降脂等功效

H. 雞蛋果是不是四川特產

這東西不是四川的。
雞蛋果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30℃,一般在不低於0℃的氣溫下生長良好,到-2℃時植株會嚴重受害甚至死亡,年平均氣溫18℃以上的地區最為適宜種植,易獲得豐產。因此,在中國南方溫暖濕潤地區尤其海南地區分布較廣。
栽培於廣東、海南、福建、雲南、台灣,有時逸生於海拔180-1900米的山谷叢林中。原產大小安的列斯群島,廣植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雞蛋果_網路
http://ke..com/link?url=qn_eV5TmHDlWJfkyAip0T_il6SFI0bYlyy-GrP7nXYLEXqvZ1vad39Je501s-ALHzFDuK-MQ-d9kD7ykZXxb7K

I. 雞蛋果,人生果,它們的產地和屬性

雞蛋果——原產地:美洲熱帶。雞蛋果富含人體所需的十七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和類胡蘿卜素以及各種微量元素,可溶性固形物15-16%,總酸量3.8-4%,甜酸適中。常食用雞蛋果及其加工品,對人體有助消化、能化痰、治腎虧、提神醒腦、活血強身、鎮靜止痛、減壓降脂等功效。性味歸經:苦、酸,平。入心、大腸二經。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10克。 人參果的科學食用與深加工的方法頗多,現簡介如下:①人參果炒肉片:人參果250克,豬肉100克,精鹽、味精、素油、料酒、蔥花、薑末、醬油各適量。先將人參果去蒂、洗凈、切片,再將豬肉洗凈、切薄片;油鍋燒熱下肉片煸炒,七八成熟時加人人參果片和佐料,再炒熟裝盤即可。②當做水果鮮食。生食的人參果.一定要充分成熟,才有淡雅的清香氣,果肉淡黃,爽口多汁,風味獨特。③涼拌人參果:將充分成熟的人參果洗凈切片入盤中.加人適量精鹽腌漬片刻,倒去滲出的水分,再加入適量蒜泥、味精、米醋和芝麻油,拌勻食用。④籠蒸人參果:即將人參果洗凈.縱切至2/3處.讓一部分果皮與果肉相連,將果瓤挖去,再將肉餡填人其中.入籠蒸熟,取出待溫,用潔凈的快刀將其橫切成片.然後食之。此外,作為蔬菜,還可炸、燜、燉等;深加工還可製成人參果果汁、罐頭、果脯、冰淇淋、乳酪、果醬、果酒、蜜餞等。

J. 江門這邊有一種水果叫雞蛋果``我想知道怎樣的才好吃呢

橙黃色或橙紅色的,也就是說熟了的才好吃。
雞蛋果又叫西番蓮、洋石榴等,是西番蓮科西番蓮屬藤本果樹,主要有紫果和黃果兩大類。植株壽命約20年,經濟壽命一般8至10年。果實主要用於加工果汁飲料,有「果汁之王」的美譽,還可用來添加在其他飲料中以提高飲料的品質。
雞蛋果的根為肉質根,莖具攀緣性,多為綠色,髓部中空,節間光滑,有卷須。葉片掌狀三裂,有鋸齒,光滑,呈深綠色,葉脈突出,葉常綠。花型碩大美麗。果實為漿果,果皮革質堅韌,光滑。果肉間充滿黃色果汁,似生雞蛋黃。果汁含量40%左右,加工出汁率28%至33%。
雞蛋果喜溫暖濕潤環境,在年平均溫度18℃以上、年降雨量1000至2000毫米的地區生長旺盛,易獲得豐產。雞蛋果栽培中需搭棚架,才能獲得高產,一般畝產1噸左右,產果期在8至12月。
蛋黃果為山欖科蛋黃果屬多年生常綠木本果樹,因果肉酷似煮熟的雞蛋黃而得名。我國海南、廣東、廣西、雲南、福建等熱帶地區都有種植。蛋黃果含有豐富的磷、鐵、鈣、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及人體必須的多種氨基酸,含水量67%至73%,可食率71.3%至78.6%。
蛋黃果植株高3至6米,為小型喬木。樹體各部分均可分泌出白色乳汁。老熟枝條黃褐色,單葉互生,葉片紙質,狹橢圓形,兩面平滑有光澤。花較小,1至4朵聚生於葉腋。未熟果為綠色,成熟時為橙黃色或橙紅色。果皮光滑,外果皮極薄,不易與果肉分離。中果皮肉質、肥厚、柔軟、蛋黃色,含水量少,味甜,似煮熟的雞蛋黃。種子通常1至2粒,近圓形或橢圓形。果實12月成熟,採收後需要後熟4至7天方可食用。果實主要鮮食,也可製作果汁、果酒、果醬等。
蛋黃果具有早產、穩產的特點,能耐高溫乾旱,耐濕能力也很強。在年平均溫度20℃左右,年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的地區,生長結果良好。蛋黃果對土壤要求不嚴,病蟲害極少,通常用種子繁殖。
在北方都是在大棚里種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