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通州有「三寶」,醬豆腐、燒鯰魚和糖火燒,你都吃過嗎
原標題:《此地不尋常:十八個半截胡同》
通州的「十八個半截胡同」 位於通州老城區的東南部,北起回民胡同,南至東順城街,其中有北二條、馬家胡同、安家大院、中街、紫竹庵胡同、白將軍胡同等諸多胡同。這里的住戶絕大部分是回族居民。其稱呼是這片居民區的代稱。
「十八個半截胡同」名稱的由來,版本很多,其中有神話故事(九條龍傳說),有民間典故(小販到此總犯迷糊,轉不出來時的感慨),有清真寺之說(回族人去清真寺禮拜,蓋房時自覺留出一條中街形成了十八個半截胡同)。
曾經在回民胡同出生、成長和居住的人們,也許和我一樣, 深深烙下了對胡同的許多印記, 總會時不時地想起來吧。
建於元代的回民胡同,全長500多米,東西走向。胡同北側曾有3條自然形成的無名小胡同, 南北走向,直通新華東街,如今僅剩1條了;胡同中部的煤廠南北相通,煤廠下班後,兩處大門都要關上,現在那個煤廠早就不存在了,原址蓋了商場;胡同南側有清真寺、安家大院等幾條胡同,分別通往「十八個半截胡同」 的其他各個胡同。由此可見,回民胡同不僅處於通州老城城中心, 而且四通八達。
回民胡同是「十八個半截胡同」最寬的胡同,與其說是一條胡同,倒不如說是一條大街。過去,此條胡同是砂石路,20世紀60年代初重新鋪設了污水管道, 還鋪設了柏油路,而其他胡同仍然是土路或砂石路。
往日的這條胡同,古老的四合院多、大雜院多、單位多、在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多。此外,賣報的、賣瓷器的、賣雞毛撣子的、理發的、修搓板的、賣香油的、吹糖人的、送牛奶的、賣蟈蟈的……從早到晚, 常來胡同里忙活,其中有挑著擔子的、推著車的、拉著車的、騎著車的……
「十八個半截胡同」的居民上學、上下班、購物、看電影、去公園、就醫……除了南大街, 回民胡同是他們的必經之地。
回民胡同中部坐落著通縣民族小學。民族小學原名「穆光小學」, 始建於1938 年( 民國二十七年)冬季,是由回族史學家、教育家、中國回教聯合會通縣分會委員金吉堂先生創辦並擔任校長,於1940年4月30日正式開學。後來,為支持學校辦學,慈善家、萬通醬園創始人、通州清真寺管事鄉老馬兆豐先生,把位於清真寺對過兒的萬通醬園大部分加工廠房捐了出來。1952年9月,政府接管了「穆光小學」,並於3年後改稱通縣回民小學,1957年又更名為通縣民族小學。1990年, 縣政府投資在原北院校址,建了一幢四層教學樓。1997年通縣撤縣設區後,學校改名為通州區民族小學,直至現在。
1955年,通縣政協副主席、北京市伊斯蘭教協會委員、著名中醫、家住北二條胡同的朱翊周先生被學校聘請為名譽校長。
據「十八個半截胡同」的本土作家馬永深(筆名馬工)介紹:「鄉老、知名中醫朱向如(朱翊周之子)把金吉堂、馬兆豐等知名人士創辦『穆光小學』的經過製成碑文,立於清真寺院內,以彰顯其德,示育後人。」
民族小學自建成以來,在學子的身體素質、知識學習,特別是思想品德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啟蒙作用,由此不知造就了多少各行各業的人才和精英。
老通州人常說的大順齋的糖火燒、小樓的燒鯰魚、萬通的醬豆腐,並稱為通州「三寶」,且遠近聞名。這「三寶」都和回民胡同有著密切聯系。
據記載,1918年(民國七年), 祖居通州的回族人馬兆豐先生獨資創辦了清真萬通醬園,實行前店後廠的經營方法,自產自銷。3間門臉兒在通州南大街北口、回民胡同西口北拐角處路東、大順齋糕點廠門市部斜對過兒。加工廠曾經在原回民胡同47號(如今民族小學所在地)。
記得在民族小學上學時我就聽老師說過,學校的北校區是馬兆豐先生捐建的。那時,在北校區大門東側還有幾間瓦房和小院兒,門口有木板做的兩扇大門, 院內放著不少荊條做的醬簍子和醬壇子。曾經有一個電影攝制組在那裡拍電影,胡同里的一個回族大哥擔任群眾演員,他被幾個扮演日本鬼子的演員從大門縫里拽出後捆了起來,那個大哥不斷地破口大罵。當時我們還小,不知這是怎麼回事,老師告訴我們這是拍電影。
萬通醬園門市部主要賣油鹽醬醋等副食調料。醬豆腐(紅方)、臭豆腐(青方)、多種醬菜、鹹菜疙瘩等鹹菜;粉絲、粉條、團粉、鹼面……很多東西都要憑副食本購買。其中的醬豆腐很有名氣, 就連京城的顧客也會來萬通醬園購買。我們大雜院老街坊吃涮羊肉時,有的從萬通醬園買來醬豆腐、韭菜花、麻醬、蝦油和干辣椒, 自己調制涮羊肉調料。圖省事的就到小樓飯館買現成的涮羊肉調料。
百年清真老店小樓飯館,位於回民胡同西口路南與南大街交角處。據史料記載,小樓飯館原字型大小是「義和軒」,由通州回民李氏兄弟始建於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原來是一間門面, 兩間勾連搭房,只賣簡單的炒菜、餃子、餡餅和豆粥。1921年(民國十年)改建為內外木質結構的兩層小樓,「義和軒」的牌匾雖然還在,但稱呼卻逐漸被小樓取代了。1956年「公私合營」後, 小樓飯館進行了改修,特別是原隔扇門窗也都變成玻璃門窗。其建築是不規則六角樓,臨街四面五角,樓梯是木質結構,在一進門的右側。1984年,小樓開始擴建,並向東擴展。記得小樓擴建的時候,緊挨著小樓飯館的大順齋糕點廠搬走了,原址挖了五六米深的長方形大坑,坑底鋪上了一層密密麻麻的鋼筋,澆築了水泥地基。新建的小樓有3層,建築面積2600多平方米,是小樓初建的7倍,改名小樓飯店,並於1986年7月18日重新開張營業。
小樓飯館傳統的代表菜餚有:燒鯰魚、焦溜肉片、焦溜餎餷。其中的燒鯰魚肉多刺少,外焦里嫩,咸鮮適口,很早就名聲在外, 慕名來吃這道菜的食客絡繹不絕。
記憶中每逢節假日,我常去小樓買早點,有炸糕、油餅、墩餑餑、螺絲轉、卷果、麵茶、豆腐腦、豆泡湯和豆漿等。直到現在,那裡小吃的種類也是最多的, 還保持著原味兒。
小樓東邊緊挨著老字型大小大順齋糕點廠,在我家住的大雜院對過兒。據史料記載, 1637年(明崇禎十年),南京上元縣(今江寧縣)回族人劉剛(乳名大順) 一家隨漕運糧船北上,到回民聚居的安家大院落戶。他專門做糖火燒售賣,最初是挑著擔子在通州城內走街串巷叫賣。後來生意興旺了,就在街上開了幾間門臉, 他的老婆掌櫃,他和兒子負責製作, 並以自己的乳名大順做店名,一是表示劉家字型大小,二是期盼著買賣順利。
到了清朝乾隆年間,大順齋用來做糖火燒的麵粉、紅糖、油和芝麻醬都是定點專供。「糖火燒」香甜適口,老少咸宜, 真材實料,童叟無欺,生意越做越興旺。生產和經營場地不夠用了,大順齋就在繁華的閘橋南側, 選擇回民胡同西口臨街處,買下5間門面,兩間為店,3間當作坊, 經營糖火燒和南味糕點,並請京城著名書法家吳春鴻題寫了「大順齋南果鋪」的字型大小,鏤刻在門楣的青磚上。我在回民胡同居住時,曾看到大順齋糕點廠臨街的北牆有門臉和窗戶的痕跡,門楣的青磚上仍然清晰可見鏤刻「大順齋南果鋪」。牆上還保留著好幾個掛幌子用的鐵質幌挑,挑頭為精美的雲卷造型。
380多年來,大順齋創出了40多種獨具特色的清真糕點,其中糖火燒成為通州三寶之一。
每當夜深人靜時,我們大雜院里經常會聽到大順齋生產車間做點心的聲響,聲音很有節奏地在院子里回盪。那時,院里的人們並沒有覺得這是噪音,反而覺得這是催眠曲,聽慣了這個聲音, 如果一下子沒有了,生活中似乎缺了什麼似的。
1984年,因小樓飯館擴建, 大順齋糕點廠搬遷到了運河東岸魏庄村。
目前,只有回民胡同西口路南的小樓飯店仍然在堅守了,繼續像往常那樣接待著八方食客。
通州的「三寶」自誕生那天以來,讓人們的舌尖上又多了幾層生活的滋味兒。
1986年春天,我家搬離了回民胡同。後來,大雜院兒拆遷了, 原址上蓋了洋氣的華聯商廈。曾經的老街坊也都搬進了新居,住上了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平時, 各奔東西的老街坊很難見到了。
如今, 我已經過了花甲之年, 戀舊之情像兩鬢的斑白一樣不可遏制。這時,我就是喜歡閑暇時去回民胡同走走,到南大街轉轉, 總是期待能夠碰到曾經一起長大的那些發小和熟悉的老人,碰到他們總喜歡跟他們聊聊胡同里的那些事兒,讓漸行漸遠的記憶重新鮮活起來。
文 | 劉維嘉
❷ 北京市房山區及周邊哪買的豆腐好吃
高碑店較著名。周口店附近山口村有一家姓劉的,老太太做的不錯。
❸ 北京哪賣好吃的臭豆腐啊= =
北工大附近,不對,是對面,有個松榆里東里社區,靠近公交站的南門,有一個江大頭臭豆腐,很好吃,不過適合北方口味,路過的時候可以去嘗一下,下午出攤
❹ 北京通州區什麼小吃最有特色
現在最有名的小吃是咯吱盒,吃一口酥脆,是綠豆做的,裡面放好香菜還有芝麻,特別是當下酒菜,風味獨特,朋友的孩子在上海上大學,送給宿舍的同學,搶到連盒子都恨不得吃了,成了必帶小吃,現在有些商家利字當前,加了一些玉米面,口味差了。買純正的可到通州人民商場東側的早市去買,12元15元20元一斤的都極美味。還要早去,不然到11點只能有碎的賣,放在西葫蘆里做餡了。老闆是一對年輕的夫婦,待人既熱情又大方,周六去買排了很長的隊伍,一個人買了100斤。還有禮盒裝。很周到。強烈推薦。
❺ 北京通州區有什麼小吃比較好
通州最有名的就是大順齋的糖火燒,大順齋的其它糕點也不錯。
❻ 通州北苑到東關一帶在哪能吃到豆腐腦啊(中午)
我知道哦 一定要採納我的答案哦!
西門路口北,也就是世紀聯華的北邊 有家叫金牌豆腐腦筋餅的(記不太清了,大概齊吧 呵呵),東北的豆腐腦 早上、中午、下午都有 人挺多的呢!!還有涼皮煎餅之類的
❼ 通州好吃的小吃推薦一下
.對於愛吃米粉的我來說,在通州能找到一家吃米粉的地方是真不容易啊~位置在通州百貨的東邊,就是物美的西邊門口邊上~喜歡吃米粉的朋友可以去試試~
2. 永樂店有一家扒豬臉不錯,叫:《潤澤居》,很好!
3. 馬駒橋的通州區第二醫院門口有個亦海情,裡面的石鍋魚不錯,就是石頭鍋,魚炸熟了後,放湯里燉,先吃魚,吃完了,在放豆腐菜一類的。
4. 張灣太玉園小區路西有個小店叫京京小吃,店雖小特色菜味道很好,燉排骨、燉魚籽、炒板筋、炒牙豆還有幾個菜忘了名字,都很好吃。
5. 在西海子那條街有個小攤子的麻辣湯特好吃!!!!
6. 在梨園亞太花園酒店對面有個"苗穎竹蓀鵝"中午和晚上還有苗族歌舞表演特好!
7. 梨園地鐵站往東300米,有家晉風庄園,山西風味,裡面的大鍋非常不錯,小鍋48、大鍋98,還有刀削麵也可以。就是每次去吃還要步行很長時間,比較不方便。時尚街區門口剛剛開張了一家「鄉村炊煙」,飯菜以山西、內蒙古風味為主,也有大鍋,並且比晉風庄園便宜一點,推薦大家來嘗。
8. 最最喜歡的燒餅夾牛肉
地址在西海子公園正門那條路往東,路口就是,清真的館子早點的時候人那叫一個多!它家的燒餅夾牛肉是我在北京吃的最好吃的才1.5元一個...牛肉還不少它家的丸子湯也還湊合,早點一直到10點半,後面的中餐和晚餐是火鍋,沒吃過
後來拆遷搬家去通百往北了。。。。
9. 楊庄那邊有一家叫天天讒魚的小店不錯,東北特色,價格適中,菜量也挺大的,愛吃魚的朋友可以去嘗嘗。
10. 南區的潤海福了,好象是叫這個名字啊,就是那個韓國料理的,很不錯啊,吃了一個小份的脊骨火鍋(醬湯乾菜的),一份帶皮狗肉,一份拌飯。味道好極了,就是菜量太大了。
11. 車站路的錦鱗坊,是廣式風味。我覺得味道不錯,價格也不貴,比城裡的日昌好。
12. 亞太花園對面有一家竹蓀鵝,很不錯!
13. 西海子有家食為居麵食,不錯。陝西風味的。
14. 藍調沙龍東南角新開一家」蜀世源」,還行!
15. 晉風庄園是不錯 ,每天吃飯的人都很多,停車場總是滿的,不過去那裡吃飯一定要代足銀子哦,還有那的烤羊腿很好吃,基本7點以後就都沒有了。
16. 介紹一家在亞泰花園北邊鍵身房旁邊有個麻辣天下,還不錯,那裡還有海鮮,和海鮮餃子都不錯,價錢也還公道,有個酸湯牛肉爽味道不錯,而且那裡消費50元可以辦積分卡,積夠分數還可以換東西,有時間就去看看吧!!
17. 介紹一個地方,專門吃醬骨頭的地方,是個小地方,但是味道還可以,就在紅旗賓館路口往路口,從小路一直往裡走,就能看見掛著醬骨頭大牌子的一家小店!!
18. 新華大街浪潮美容美發旁邊有一家驢肉火燒,門口貼著「要長壽吃驢肉,要健康喝驢湯」很實惠, 店面不大,東西很好吃。
19. 楊庄的宛記羊肉串。
20. 亞太花園酒店北面的鹵煮。
21. 玉橋東路的開寶海鮮。
22. 梨園南街大窪鮮魚鍋。
23. 驢肉火燒!餅又脆又香又薄。在玉苑南里小區商業銀行對面有一個小店面。店很小。但很衛生。老闆娘厚道。河北滄州人!他家的餅做的不錯!在剛進餐飲街的後面一條路上。
24. 天馬旅行社再往前一些就是一家驢肉店。據店家稱是通州第一家驢肉店。裡面也不錯。當然夏天去比較爽。
25. 在餐飲街走到頭右拐三米也有一家驢肉店。質量也不錯!楊 庄的宛記燒烤。據說很好吃。城裡的人民有很多開著好車來吃這一口。本人考察過一次。除了烤雞翅好吃外,別無他的可特色處!嘿嘿!另外。通州餐飲街上的大鴨梨十分不錯。性價比都不錯。是個招朋友待友的好去處!
26. 玉橋中路的水岸長橋對過有家麻辣火鍋雞,以前在西門開的時候很火,物美價廉呀.
27. 玉帶路那也蠍子不錯啊、大家可以去嘗嘗。
28. 偶就喜歡吃商業街京東一絕那的燒飯夾肉,每次都要兩個,然後一碗酸辣湯,放兩大勺胡椒,吃的大汗淋漓,爽啊!
29.美食一條街的大鴨梨不錯!!!!
30. 還有藍調後面的蜀世源的麻辣香鍋 相當的香啊~
31. 新華聯家園那邊有一個紅池塘不錯~還有北苑那邊的羊滿金!都挺好的
32. 新華聯家園北區東門外的辣庫,實事求是地說,經得起常吃.特別是包大桌,好吃又實惠.
33. 西海子小商品對面有個小店米皮和肉加莫還不錯~~~還有大通道烤翅~!
34. 那我告訴你一個好吃的去處,去天力吃烤翅吧.在西門建行對面,那裡的烤翅味道好極了.有時間去品嘗吧.包你喜歡!
35. 北苑阿媽妮:冷麵不錯,雖然價不低,可是大熱天的來一碗,真的不錯。
西海子的食為居:味道不錯,只是態度太差,特別是老闆娘,就象是地主婆。
36. 還有就是喜歡吃新竹或是萬竹園的手撕大拌菜,雖然價格漲了,碗小了,味道還是不錯的。
38. 車站路的明月三千里烤肉,味道不錯,就是廢事啊,對於嘴急的我來說是一種折磨,不過他家的拌飯味道不怎麼樣。
39. 東關大橋東面的漢江川烤肉:推薦瘦牛肉.
40. 後南倉的小施烤串:推薦雞翅.
41. 鼎盛國際南面胡同的小崔烤翅:推薦疙瘩湯.
42. 果園環島城一鍋羊蠍子:推薦蔥花餅.
43. 北大街的金山家常菜(正對著大下坡):推薦焦溜丸子、肉餅.
東關百友順:推薦羊肉丸子.
44. 麻辣火鍋雞,以前在西門市場南邊的一排小門臉.特有名,雖然是個小店,但是人可不少呢.現在搬到了梨園婦幼醫院北邊,路東.
45. 楊庄小區門口的羊蠍子也不錯啊最近新裝修了,人特多如果不要發票的話,會送可樂。
46. 田園雞,玉帶河大街西口那邊有家田園雞,雞湯具好喝。
47. 我愛吃農家的燉菜 狗市北邊有一家餐館 那裡的柴鍋燉菜絕了。
48. 八里橋大門對面的山西刀削麵……一絕。
49. 太熟悉的玉米漿不錯,就在餐飲一條街上。
50. 果園家樂福一層的半畝園,吃面吃餅吃飯都成,喜歡他家的雞腿飯和黑豆漿。量中等,價錢還算實惠。至少比必勝客實惠多了……
51. 還有個大窪魚鍋魚鍋裡面的小卷子特好吃就在梨園往臨河裡方向路北。
52. 強烈推薦梨園那邊的西單烤翅太好吃了回味無窮。
53. 東四的那家"大粥鍋"也不錯,干凈衛生,又經濟實惠,最主要的是又營養,又清淡,吃膩了肉食的朋友可以考慮。
54. 新華聯底商.翠屏正門對面,有個韓國料理,不錯。
55. 新華聯邊兒上的青年餐廳和楊庄小區那邊的魚酷.
56. 玉橋南里這邊,易初蓮花往西第一個路口,道北,有個叫什麼仙源小酒家的飯館,門臉不大,晚上的人還不少,聽同事說裡面有幾個菜不錯,基本屬於農家菜風味的,錢不算便宜,人均30左右吧。
57. 喬莊裡頭有一溜兒的小吃攤兒,那兒有幾家還不錯,有一家狗肉湯挺地道通州比較不好找做羊肉泡的,也是在那兒找到一家,做的還行,比正宗的差得不多。
58. 東關小白羊,西上園對面的清真飯館吃涮肉,味道特地道,尤其是贈送的小菜特好吃!
59. 麻辣功略的「水煮魚」不錯。
60. 新華北街順友小吃燉活特棒!
61. 還有就是在通州比較不好找做羊肉泡的,也是在喬庄那兒找到一家,做的不錯,比較正宗,就是不知哪兒能吃到正宗的西安牛肉丸的糊辣湯。
62. 梨園城鐵站南300米甘泉人家也不錯。鹵肉炮,釀皮子,雞肉墊卷子,有特色、有風味,甘肅張掖的。去過幾次,挺好的。
63. 大家知道品鴨園嗎?武夷花園向東一直走啊走到頭向右一拐,就在路東側,地不大,條件也不豪華,但那的烤鴨絕對是通州最好吃的!
64. 北關環島富河園小區門口有個飯店叫聲么名記不住了,寫著十大金剛四大特色,裡面的南瓜燉排骨特好吃而且亮也特大,好好它加的熏魚也不錯,價格實惠,8個人要了8個菜吃得飽飽的還打包才花了200元。
65. 有一家叫做「潔海燒賣樓」的,她家的燒賣簡直太太太好吃了,比「都一處」的強很多!另外她家的清蒸武昌魚,簡直是又便宜又好吃!鮮嫩無比!!連我這個特別不愛吃魚的人每次去都要狂吃!還有烤羊排也很有特色,大家有空去嘗嘗,環境非常好,真的是極力推薦的一家飯店!美中不足的就是等待的時間有點長。
66. 西海子早市在往南約500米,有一家新開的沙縣小吃,要是麵食和煲湯,相當不錯,10塊錢吃飽吃好。
67. 張灣裡面有家「社會主義新農村」,東北風味,感覺不錯,很多燉菜合我的口味,牆上還掛了好多名人來就餐的照片,真假我不敢肯定啊。價格適中,人均3、40元不到,還有那種圍著大鍋吃的桌子,好像可以點魚、鵝什麼的燉一鍋,沒試過,看起來不錯。他們家還有好多種炸醬,蘸醬菜或吃面條不錯。
68. 張家灣政府街上有個木火燉魚不錯,有些像城裡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70. 張辛庄附近有個德福全那裡的菜團子、糊餅、自燉豬蹄、炸麻雀、還有個什麼豆腐好吃。
71. 時尚街區有家老哥倆做的台灣石鍋魚不錯,還是個體育主體小店,地下還能唱歌。
72. 永順西街的翠竹烤鴨店,不錯。
❽ 北京通州哪有賣臭豆腐的 油炸的,,我想知道具體位置
太多了,坐地鐵八通線,基本每一站都有賣的。有的一出站就能看到,比如梨園,果園,雙橋等等。
❾ 北京通州哪裡買的豆腐能炸豆泡兒
西上園菜市場你去過嗎?盡量買水分小的豆腐,我聽老人說,切成小塊之後晾一下,盡量控出豆腐內的水分,據說就能炸起來。
❿ 北京通州哪裡有賣日本豆腐的
拜託樓上的諸位,樓主問的是在哪個超市
日本豆腐一般的中大型超市都有,新華大街的物美,世紀聯華;九棵樹的家樂福,運河大街的易初蓮花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