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長沙臭豆腐做法
湖南長沙臭豆腐:
油炸「臭豆腐」聞著臭吃著奇香,是中國小吃一絕。「臭豆腐」各地皆有,而湖南長沙「火宮殿」的油炸「臭豆腐」卻更有名氣。據說,50年代,有名人去湖南搜集民間資料,曾來過以「臭豆腐」聞名當地的「火宮殿」。這里的臭豆腐,系用文火炸焦後,再將一塊一塊的豆腐鑽孔,灌辣椒油。吃起來辣味十足,臭香濃郁,頗受贊賞,也因此,「火宮殿」的臭豆腐的名聲傳出了湘地,傳遍了大江南北。
先用黃豆等製成豆腐片(白豆腐),再醞釀制鹵水,用黑豆豉煮沸,冷卻後加香菇、冬筍、白酒等佐料,浸泡15分鍾。炸要炸透,表面炸焦,裡面卻是白白嫩嫩的。淋辣椒漿吃。
2》臭豆腐製成
原料及配方:
黃豆5kg、辣椒油250g、茶油1kg、麻油150g、醬油500g
鹵水15kg、粗鹽100g
、熟石膏300g
生產工藝:
(1)制豆腐
將黃豆用水泡發,泡好後用清水洗凈,換入清水20~25kg,用石磨磨成稀糊,再加入與稀糊同樣多的溫水拌勻,裝入布袋內,用力把漿汁擠出,再在豆渣內對入沸水拌勻後再擠,如此連續豆渣不沾手,豆漿已擠完時,撇去泡沫,將漿汁入鍋用大火燒開,倒入缸內,加進石膏汁,邊加邊用木棍攪動,約攪15~20轉後,可滴上少許水,如與漿混合,表示石膏汁不夠,須再加進一些石膏汁再攪。如所滴入的水沒有同漿混合,約過20min後即成為豆腐腦。將豆腐腦舀入木盒內,蓋上木板,壓上重石塊,壓去水分,即成豆腐。
(2)油炸臭豆腐
將青礬放入桶內,倒入沸水用棍子攪開,放入豆腐浸泡2h左右,撈出豆腐冷卻。然後將豆腐放入鹵水內浸泡,春、秋季約需3~5個h,夏季約浸泡2h左右,冬季約需6~10個h,泡好後取出,用冷開水略洗,瀝干水分,再將茶油全部倒入鍋內燒紅,放入豆腐用小火炸約5min,一待焦黃,即撈出放入盤內,用筷子在豆腐中間鑽一個洞,將辣椒油、醬油、麻油倒在一起調勻,放在豆腐洞里即成。
(3)鹵水製法
以用豆豉2.5kg為標准計算,須加清水15kg燒開,過濾後,在汁水內加鹼1500g浸泡半個月左右,每天攪動1次,發酵後即成鹵水。
產品特點
色焦黃,外焦里嫩,鮮而香辣。
3》臭豆腐製成
原料:
豆腐、15cm×15cm的濕棉布(最好是白色)若干、稻草若干、紙箱一個
製作:
1、把買回來的豆腐切成6cm×6cm×2cm的小塊,每塊都斜放在中間濕布包緊(不用捆)。
2、稻草去掉葉子和稻穗,只留下稻桿,洗干凈,剪成20公分長的段洗凈晾乾備用。
3、將用布包好的豆腐一片一片整齊堆在木板上(可放在菜板上),最高可重疊三層或四層,底面積盡量大些,然後用另一塊木板或石板壓在上面,這時用大鍋加水放在上層木板或石板上(用巨石代替也是不錯的選擇,反正一個字,壓在上面的東西就是要「重」!),這樣壓著24小時內不要管它,這個過程是通過重力把豆腐裡面的水全部給擠出來,而且讓它結構更加緊湊。因為整個過程會有水滲出來,所以最好放在水池裡做這個工作,當然,這一天你的水池就不能用了。我是放在方形的盆里做的,這樣就不會因為有水滲出來把地板弄臟了。
4、一天以後再去檢查這些豆腐,你會發現它們被擠得扁扁的緊緊的,整整齊齊的。好了,現在可以把紙箱找出來,底下先密密實實地鋪上一層1cm厚的稻桿,然後把用布裹好的豆腐一層一層放在上面,放完以後上面再鋪上一層厚厚的稻桿。然後放在潮濕陰涼的地方,每天去檢查一遍,一般3天左右就可以聞到誘人的臭豆腐香味了,你檢查一下有沒有長毛或者表面拉絲,如果有,就算做好了,記住,標準是有臭豆腐的香味和長毛、拉絲。
⑵ 美味的長沙臭豆腐用什麼方法做出來很美味呢
湖南長沙市的臭豆腐現如今是人盡皆知,在每一個城市的街頭巷尾都可以見到長沙臭豆腐,長沙人一般把臭豆腐稱作臭乾子,都說長沙臭豆腐 其鬆脆而不糊、鮮嫩而不膩、初聞臭味香氣撲鼻,細嗅清香誘惑,既具備白豆腐的清新美味,又具備炸豆腐的芬芳酥脆等優點而廣受消費者的喜歡,長沙臭豆腐做法:制水豆腐將綠豆用小水泡發,泡好完用冷水清洗,換入冷水20~25kg,用石磨盤碾成稀糊,再進入與稀糊一樣多的是溫開水翻拌,裝進布袋子內,用勁把漿汁擠壓,再在豆漿渣內對入開水翻拌後再擠,這般持續豆漿渣不粘手。
將老豆腐舀入鐵盒內,蓋緊木工板,壓上重石頭,壓去水份,既成水豆腐。臭豆腐歸屬於發酵產品,因而在面坯炸以前用清洗2遍,再泡浸2小時左右,以減緩發醇。然後把山茶油倒進鍋中燒開(倒入的油可以恰好遮住水豆腐最好是),放進水豆腐用文火炸得臭豆腐澎漲後留意旋轉,炸得2面機殼鬆脆既算熟了。長沙臭豆腐是長沙傳統式的漢族人特色小吃,深圳本地人又被稱為臭乾子。色黑色,焦黃內嫩,鮮而麻辣。 鬆脆而不糊、鮮嫩而不膩、初聞臭味香氣撲鼻,細嗅清香誘惑,具備白豆腐的清新美味,炸豆腐的芬芳酥脆 。
⑶ 臭豆腐是湖南省著名的漢族小吃,在家該怎麼做
臭豆腐是長沙的代表美食,如果你去過長沙,但是你卻沒有吃過臭豆腐,那你可真的白去長沙旅遊了。長沙的臭豆腐是黑色的,在老遠的地方聞起來就很臭,但是吃起來卻非常香,外皮比較酥脆,咬起來特別爽口,裡面比較松軟,比較嫩,所以它給消費者帶來的口感是非常爽快的。臭豆腐在油煎了之後可以配上辣椒油食用,口感非常好,而且辣椒油的味道還可以掩蓋住臭豆腐的味道,吃之前沒有那麼抵觸。
溫馨提醒:長沙臭豆腐裡面含有比較多的蛋白質、氨基酸,所以不僅僅可以飽腹,還可以促進消化。但是長期食用臭豆腐也會加速人體老化,並且危害身體健康,尤其是一些黑作坊的臭豆腐,價格低廉但是危險性很高。
⑷ 長沙臭豆腐的做法 做臭豆腐的步驟
1、湖南長沙臭豆腐的鹵水配料,是採用豆豉、純鹼、青礬(經典長沙臭豆腐已經不用青礬而用食品添加劑了)、香菇、冬筍、鹽等共同煮製成。用黑豆豉煮沸,冷卻後加香菇、冬筍、白酒等佐料,浸泡15天左右即可。
2、將黃豆用水泡發,泡好後用清水洗凈,換入清水20~25kg,用石磨磨成稀糊,再加入與稀糊同樣多的溫水拌勻,裝入布袋內,用力把漿汁擠出,再在豆渣內對入沸水拌勻後再擠,如此連續豆渣不沾手,豆漿已擠完時,撇去泡沫,將漿汁入鍋用大火燒開,倒入缸內,加進石膏汁,邊加邊用木棍攪動,約攪15~20轉後,可滴上少許水,如與漿混合,表示石膏汁不夠,須再加進一些石膏汁再攪。如所滴入的水沒有同漿混合,約過20min後即成為豆腐腦。將豆腐腦舀入木盒內,蓋上木板,壓上重石塊,壓去水分,即成豆腐。
3、將青礬放入桶內,倒入沸水用棍子攪開,放入豆腐浸泡2h左右,撈出豆腐冷卻。然後將豆腐放入鹵水內浸泡,春、秋季約需3~5個h,夏季約浸泡2h左右,冬季約需6~10個h,泡好後取出,用冷開水略洗,瀝干水分,再將茶油全部倒入鍋內燒紅,放入豆腐用小火炸約5min,一待焦黃,即撈出放入盤內,用筷子在豆腐中間鑽一個洞,將辣椒油、醬油、麻油倒在一起調勻,放在豆腐洞里即成。
4、鹵水製法 以用豆豉2.5kg為標准計算,須加清水15kg燒開,過濾後,在汁水內加鹼1500g浸泡半個月左右,每天攪動1次,發酵後即成鹵水。
⑸ 長沙臭豆腐怎麼做的
原料:臭豆腐、蒜蓉、蔥花、香菜、調料乾粉、辣椒醬。
做法步驟:
第1步、將臭豆腐用沖洗後,泡上放冰箱兩個小時讓他發酵下。
第2步、200毫升水放入料粉一包,蒜蓉蔥,煮開即可,放一邊備用。
第3步、鍋內放油,燒至160°-180°左右,放入臭豆腐,炸的過程中翻面,炸到兩面起泡酥脆即可起鍋。
第4步、將臭豆腐表面戳破,澆汁,放辣椒醬,撒香菜即可出鍋,味道堪比店裡賣的哦。
臭豆腐生的時候的味道,難以形容,不過炸好了加了調料,味道就跟賣的一樣了。炸的過程要勤翻面,不要火大了。
⑹ 長沙臭豆腐怎麼做的
在家就能吃到的長沙臭豆腐
小貼士
以後還會多多更新這種tb可以買到自加工小吃,喜歡的關注哦😯
雖然外面也可以買,但是自己做的有成就感,用油也健康,願我們在吃貨的路上,相伴相隨❤️
⑺ 長沙臭豆腐的做法
長沙臭豆腐的做法
長沙臭豆腐如今名氣眾人皆知,全國大部分地區的街頭小巷似乎都能找到它的身影。長沙人稱臭豆腐為臭乾子,長沙臭豆腐因其焦脆而不糊、細嫩而不膩、初聞臭氣撲鼻,細嗅濃香誘人,既具有白豆腐的新鮮爽口,又具有油炸豆腐的芳香鬆脆等特點而深受大眾的喜愛。你知道長沙臭豆腐怎麼做嗎?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了長沙臭豆腐的做法,希望喜歡!
傳統長沙臭豆腐的做法:
原料:黃豆、鹵水、石膏汁
1、制豆腐:制豆腐要將黃豆用水泡發,泡好後用清水洗凈,換入清水20~25kg,用石磨磨成稀糊,再加入與稀糊同樣多的溫水拌勻,裝入布袋內,用力把漿汁擠出,再在豆渣內對入沸水拌勻後再擠,如此連續豆渣不沾手。豆漿已擠完時,撇去泡沫,將漿汁入鍋用大火燒開,倒入缸內,加進石膏汁,邊加邊用木棍攪動,約攪15~20轉後,可滴上少許水,如與漿混合,表示石膏汁不夠,須再加進一些石膏汁再攪。(嫌麻煩的話,可以到市場上直接買現成的豆腐回來)
2、壓豆腐:豆腐切成小塊,用白布包好豆腐塊,包好的豆腐塊,放在一塊木板上,整齊碼好 ,上面再用一塊木板壓上,重物壓一整夜後,豆腐里的水份已經差不多榨乾,豆腐變得得很結實了,這樣做出來的臭豆腐質地會非常細膩。
3、制鹵水:鹵水可根據各個地區的特色去自製,比較簡單的製法是用鹵水發酵後即成鹵水,裝到壇子里。湖南長沙臭豆腐的鹵水是用豆豉、純鹼、青礬(青礬盡量別用,這是商家為了提高發酵的效率才用的)、香菇、冬筍、鹽、茅台酒等共同煮製成。
4、豆腐發酵:將豆腐放入鹵水內浸泡,壇子封好口,數天之後取出(浸泡時間越長,味道越佳),白豆腐已成青墨色的臭豆腐幹了。泡好後取出,用冷開水略洗,瀝干水分,再將茶油全部倒入鍋內燒紅,放入豆腐用小火炸約5分鍾即可成。
;⑻ 長沙臭豆腐的做法
臭豆腐,中國傳統特色小吃,在各地的製作方式、食用方法均有相當大的差異。那麼,長沙臭豆腐應該怎麼做?下面我給大家帶來長沙臭豆腐的做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長沙臭豆腐的做法
按精製白豆腐30塊(1.5厘米厚,3X3厘米)計量。
(一)、鹵水製作
冷水15公斤 豆豉3公斤 將豆豉放入冷水燒開,再煮30分鍾左右,然後將豆豉汁濾出冷卻。將純鹼100克(2兩),青礬20克(4錢),香菇200克(4兩),冬筍4000克(4公斤),鹽750克(1.5公斤),茅台酒3兩(150克),豆腐腦3公斤(1500克)依次加入冷卻好的豆豉汁,浸泡15天左右(每天攪動一次),發酵後即成鹵水。
注意事項:
1、鹵水切勿沾油,注意清潔衛生,防雜物混入,根據四季不同氣溫靈活掌握,使之時刻處於發酵狀態。
2、連續使用隔3個月加入一次主料,做法和份量同上(不要再加青礬和純鹼)用時要注意經常留老鹵水(越久越好)。
3、檢驗鹵水的正常的標準是發酵。如果不發酵,氣味不正常時,其辦法是將干凈火磚燒紅放在鹵水內促使發酵,同時,還按上述配方適當加一點佐料進,使其發酵後平致變味。
4、每次浸泡的豆腐取出後,鹵水內加入適量的鹽,以保持鹹淡正常)。
(二)、豆腐發酵
將青礬3克放入桶內,倒入鹵水用棍子攪動。放入豆腐,春秋浸泡時間為2--5小時,夏季1--2小時,冬季6--10小時,胚子硬多泡,軟少泡,鹵好後取出,用冷開水洗一下,裝入篩子內瀝干水份(洗後的水留著,洗到水濃時倒入鹵水內)
(三)、調料配製
把干紅椒末放入盆內,放精鹽、醬油拌勻,燒熱的香油淋入,然後放入鮮湯、味精兌成汁備用。
(四)、油炸臭豆腐
鍋置中火上,放入植物油燒至七成熱時逐片下入臭豆腐塊,炸至豆腐呈膨空焦脆即可撈出,瀝去油,裝入盤內。再用筷子在每塊熟豆腐中間扎一個眼,將對汁裝入小碗一同上桌即可。
特點: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外焦內嫩,香辣味美,別有風味。
臭豆腐的起源
說法一
話說朱元璋出身貧寒,年少時當過乞丐和和尚,有一回因餓得無法忍受,拾起人家丟棄的.過期豆腐,不管三七二十一,以油煎之,一口塞進嘴裡,那種鮮美味道刻骨銘心。後來他當了軍事統帥,軍隊一路勝利地打到安徽,高興之餘,命令全軍共吃臭豆腐慶祝一番,臭豆腐之美名終於廣為流傳。
說法二
而明代學者何日華在當時則已在著作中說,安徽黟縣人喜歡在夏秋之際用鹽使豆腐變色生毛,擦洗干凈投入沸油中煎炸,有海中鱷魚的味道。
臭豆腐的菜餚特色
臭豆腐「聞著臭」是因為豆腐在發酵腌制和後發酵的過程中,其中所含蛋白質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所含的硫氨基酸也充分水解,產生一種叫硫化氫(H2S)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具有刺鼻的臭味。 在蛋白質分解後,即產生氨基酸,而氨基酸又具有鮮美的滋味,故「吃著香」。
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有些人對它敬而遠之,有些人則將吃它當成了一種嗜好。其實,臭豆腐屬於發酵豆製品,製作過程中不僅會產生一定的腐 敗物質,還容易受到細菌污染,從健康角度考慮,還是少吃為妙。
臭豆腐的各種風味
客家臭豆腐
在福建閩西連城客家,當地人喜歡在冬天用缸收集雪,來年夏天在雪水裡加入稻草灰和一些佐料,然後以此做鹵水用來浸泡鮮豆腐,一天後撈出洗凈,澆上香油、青辣椒、蒜泥、元荽末、醬油和鹽味少許。用來做小菜佐餐,甚是愜意。此外因為在雪水裡泡成,所以還是解暑小菜,當地人世代相傳,盛夏時節食用這種臭豆腐解暑解饞二不誤。
紹興臭豆腐
「吳字坊臭豆腐」源於一個叫沈天明的老人,沈老的祖上幾代一直都以開豆腐作坊為生,到沈老這輩,他從十七歲就開始入行,在江南古城的一個小鎮上,以油炸「臭豆腐」為主業,到八十高齡才以歇手。六十餘年中,他兢兢業業、嘔心瀝血,在祖傳工藝的基礎上潛心研製、不斷摸索,所製作的「臭豆腐」外酥內嫩、清咸奇鮮,味美無以倫比,亦臭亦香的特色更是獨領風騷。
吳利忠獨家繼承了沈老的衣缽,並在原傳統、落後、低效的工藝上,又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進,使得「臭豆腐」的品質在原有的基礎上更上了一層樓。並別具一格的為它量身定做了一個極具文化氣息的包裝盒, 成為了第一個貼上商標、搬上店鋪以連鎖店專賣形式銷售的臭豆腐。凡嘗過「吳字坊臭豆腐」者,無不贊譽其美味絕倫、前所未有,故留有「嘗過吳字坊臭豆腐,三日不想肉滋味」之美名。
大悟臭豆腐
「臭豆腐」聞著臭、吃著香,已成共識。「臭豆腐」又有「腐乳」、「懶豆腐」和「霉豆腐」之分,有名的大悟「臭豆腐」,是一種霉制豆腐。其製作方法獨特,味道較之「腐乳」和「懶豆腐」更佳,聞著有股霉香味,吃到口中則奇香無比,且刺激味蕾,使人唾液頓增、胃口大開。縣內有俗語說:「桌上有碗臭豆腐,進餐多吃兩碗飯」。
大悟「臭豆腐」味道奇特,開胃下飯,遠近聞名。先將白豆腐切成大塊放入開水鍋中,煮掉「膏漿水」,撈出瀝干水份,切成小方塊,均勻擺放在簸箕等器物中,置於陽光下翻曬至豆腐塊四周略帶黃色時,再用一層稻草平鋪一層豆腐塊的方法,將其置於籮筐或紙箱中任其發霉;大約一個星期左右,豆腐塊上便會長滿白色絨毛,這便成為霉豆腐或稱「臭豆腐」,可蒸熟食之。如果將霉豆腐拌上適量食鹽和紅辣椒粉(有的還加少量茴香粉),入罐數日後,加入適量老硒窯封,不但儲藏日久,而且味道更佳。
⑼ 臭豆腐烹飪方法
長沙臭豆腐是湖南長沙傳統的漢族名吃,長沙當地人又稱臭乾子。色墨黑,外焦里嫩,鮮而香辣。 焦脆而不糊、細嫩而不膩、初聞臭氣撲鼻,細嗅濃香誘人。來跟我一起學習臭豆腐烹飪 方法 吧!
臭豆腐烹飪方法具體如下:
無敵臭豆腐第一步,製作“臭鹵水”方法有兩種:
1)自然發酵制臭鹵水:是在水缸中放入稻草、豬肉等肉類,然後任由其露天自然發酵、腐敗,經過幾個月後即可。鹵水切勿沾油。在製作鹵料加香菇,冬筍,酒 浸泡的時候,也需要密封。
2)用冷水15公斤,放人豆鼓3公斤,燒開後再煮半小時左右,然後將豆鼓汁濾出。待豆鉸汁冷卻後,加入純鹼200 克、青礬[FeSO4·7H2O]100克、香菇200克、冬筍4公斤、鹽0.75公斤、酒150克以及豆腐腦1.5公斤,浸泡約半個月左右(每天攪動一次)。
無敵臭豆腐第二步盡可能多的祛除新鮮豆腐的水分,具體做法如下:
1) 新鮮豆腐切成小塊,放白布中間。
2) 把豆腐包上,包緊一些,並整理邊角。
3) 包好的豆腐放在木板上,整齊碼好。
4) 用木板壓上,壓上重物[建議用啞鈴, 鉛球 也不錯]壓一整夜後,豆腐里的水份已經差不多榨乾,取出來打開看看,可以看出來豆腐已經壓得很結實了,這樣做出來的臭豆腐質地會非常細膩。
無敵臭豆腐第三步將做好的干豆腐要在臭鹵水裡泡幾天,需要密封。這一步是讓臭鹵水中的細菌、黴菌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質,進而使豆腐的組織鬆弛,並且散發出臭味,你想它有多臭它就可以有多臭。臭豆腐就成功了!
製作好的臭豆腐材料,有多種實用方法,不過最後結果都是吃到肚子里。常用方法有下列三種:
一、油炸:這是普遍流傳於華人 文化 圈中的食用方式,將臭豆腐切成小塊後,入油鍋油炸,然後再加上醬油、蒜泥、泡菜。
二、麻辣:以香菇、蝦米、大蒜、辣椒、蔥、鴨血、豬大腸、絞肉、辣椒或辣油製作麻辣鍋底後,再放入臭豆腐煮熟。
三、碳烤:直接以竹簽穿過臭豆腐後,然後再塗抹烤肉醬,在碳火上烤數分鍾即可。
長沙黑色臭豆腐製作方法
生產工藝:
(1)制豆腐將黃豆用水泡發,泡好後用清水洗凈,換入清水20~25kg,用石磨磨成稀糊,再加入與稀糊同樣多的溫水拌勻,裝入布袋內,用力把漿汁擠出,再在豆渣內對入沸水拌勻後再擠,如此連續豆渣不沾手。豆漿已擠完時,撇去泡沫,將漿汁入鍋用大火燒開,倒入缸內,加進石膏汁,邊加邊用木棍攪動,約攪15~20轉後,可滴上少許水,如與漿混合,表示石膏汁不夠,須再加進一些石膏汁再攪。如所滴入的水沒有同漿混合,嫌麻煩的話,可以到市場上直接買回來。
(2)豆腐切成小塊,用白布包好豆腐塊,包好的豆腐塊,放在一塊木板上,整齊碼好 ,上面再用一塊木板壓上,壓上重物壓一整夜後,豆腐里的水份已經差不多榨乾,取出來打開看看,可以看出來豆腐已經壓得很結實了,這樣做出來的臭豆腐質地會非常細膩。
(3)鹵水製法 鹵水可根據各個地區的特色去自製,比較簡單的製法如下:用鹵水發酵後即成鹵水,裝到壇子里。
(4)將豆腐放入鹵水內浸泡,壇子封好口,數天之後取出(浸泡時間越長,味道越佳),白豆腐已成青墨色的臭豆腐幹了。(等不及的話,春、秋季需浸泡3~5個小時,夏季浸泡2小時左右,冬季需6~10個小時)泡好後取出,用冷開水略洗,瀝干水分,再將茶油全部倒入鍋內燒紅,放入豆腐用小火炸約5min,放在豆腐洞里即可成。
臭豆腐的特點:
色焦黃,外焦里嫩,鮮而香辣。
小知識:湖南長沙臭豆腐的鹵水配料,系採用豆豉、純鹼、青礬(青礬盡量別用,這是商家為了提高發酵的效率才用的)、香菇、冬筍、鹽、茅台酒等共同煮製成。
用黑豆豉煮沸,冷卻後加香菇、冬筍、白酒等佐料,浸泡15天左右即可。
這時,把若干塊水豆腐用紗布包好,放入缸內底料中浸泡10天,至水豆腐里外均呈淺綠色時,取出棄之不用,再取新鮮水豆腐包好泡入底料中,每隔10天一換,用此方法一直泡至 立夏 時,底料便會生出一股濃郁的臭香。隨之加入2%的青礬,這製作臭豆腐的底料才算製成了。
臭豆腐是中國漢族特色小吃之一,流傳於中華,及世界其他地方的豆腐發酵製品。在各地的製作方式、食用方法均有相當大的差異。臭豆腐乳屬於豆腐乳的一種,在清代曾作為御膳小菜送往宮廷,受到慈禧太後的喜愛,親賜名御青方。湖南省、台灣省、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市、武漢市等地頗具代表性的小吃。臭豆腐在長沙稱為“臭乾子”,以長沙市坡子街火宮殿地區的小吃攤最為火爆。
臭豆腐是有著豐富文化的民間休閑小吃,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其最風光的時代可追溯到清宣統年間,慈禧太後賜名“青方”,使得臭豆腐立即名揚天下,據歷史考證慈禧太後也有吃臭豆腐的嗜好,還將其列為御膳小菜。
結語:大家一定沒有看出來臭豆腐竟然有那麼長的歷史。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卻是非常的香。一直頗受人喜愛。平時無聊的時候就可以自己在家製作臭豆腐,或者學會開店也是個不錯的手藝哦。
⑽ 湖南的臭豆腐怎麼做啊
精製水豆腐8片,切成32小塊,專用鹵水2500克,醬油50克,青礬(硫酸亞鐵)3克,鮮湯150克,干紅椒末50克,香油25克,精鹽8克,味精3克,炸用植物油1000克。
1將青礬放入桶內,倒入沸水,用木棍攪動,然後將水豆腐壓干水分放入,浸泡2小時,撈出平晾涼瀝去水,再放入專用鹵水中浸泡(春秋季浸泡3-5小時,夏季浸泡1-2小時,冬季浸泡6-10小時),豆腐經鹵水浸泡後,呈黑色的豆腐塊,取出用冷開水稍沖洗一遍,平放竹板上瀝去水分。
2把干紅椒末放入盆內,放精鹽、醬油拌勻,燒熱的香油淋入,然後放入鮮湯、味精對成汁備用。
3鍋置中火上,放入炸用植物油燒至六成熱時逐片下入臭豆腐塊,炸至豆腐呈膨空焦脆即可撈出,瀝去油,裝入盤內。再用筷子在每塊熟豆腐中間扎一個眼,將對汁裝入小碗一同上桌即可。
特點質地外焦內脆軟嫩,味鮮香微辣,為湖南有名的風味小吃。
炭烤臭豆腐,深坑的名產,也是台灣夜市裡常見的小吃,用竹簽穿過食材後,塗抹烤肉醬,在炭火上烤數分鍾;外皮酥脆,內里松軟,入口即化,因為加入了大量的調味醬,也使得臭豆腐原本的氣味被覆蓋許多,值得推薦給初次嘗試臭豆腐的朋友們。
20g黃鱔 8塊臭豆腐適量油 適量鹽 適量蔥花 5瓣大蒜 適量薑片 2勺剁椒
1黃鱔二條切均等的小段,臭豆腐對半切開備用;
2臭豆腐用撒少許鹽和蔬菜精腌制10分鍾;
3大火燒開上鍋蒸臭豆腐,時間為15-20分鍾;
4起油鍋先煸香姜、蒜片,然後倒入黃鱔段爆炒,至黃鱔表皮金黃,加少許黃酒和鹽再翻炒片刻;
5將爆炒的黃鱔段放在臭豆腐的表面,然後加入二勺剁椒,繼續滾水蒸10分鍾;
6出鍋,撒上蔥花就可以開吃了。
1把豆腐上蒸鍋蒸一下,去除水分,放涼備用。 然後把豆腐切厚片。鍋內加油,放入切好的豆腐,開始炸。
2炸成金黃色撈出。控油
3調一下醬汁。臭豆腐乳壓碎,倒入少許臭豆腐汁、芝麻醬、加一點水攪拌。孜然粉、辣醬粉、芝麻、淋上熱油。蔥花、蒜、香草切碎。
4淋上臭醬、淋上辣椒醬汁。
5最後撒上香草、蒜、蔥花。
黃豆5kg、辣椒油250g、茶油1kg、麻油150g、醬油500g鹵水15kg、粗鹽100g 、熟石膏300g
1制豆腐 將黃豆用水泡發,製成為豆腐腦。將豆腐腦舀入木盒內,蓋上木板,壓上重石塊,壓去水分,即成豆腐。
2油炸臭豆腐將青礬放入桶內,春、秋季約需3~5個小時,夏季約浸泡6h左右,冬季約需2天,泡好後取出,用冷開水略洗,瀝干水分,再將茶油全部倒入鍋內燒紅,放入豆腐用小火炸約5分鍾,一待焦黃,即撈出放入盤內,用筷子在豆腐中間鑽一個洞,將辣椒油、醬油、麻油倒在一起調勻,放在豆腐洞里即成。
3鹵水製法 以用豆豉2.5kg為標准計算,須加清水15kg燒開,過濾後,在汁水內加鹼1500g浸泡半個月左右,每天攪動1次,發酵後即成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