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高唐最好吃的豆腐面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高唐最好吃的豆腐面

發布時間: 2022-10-20 16:35:37

㈠ 高唐縣的名優特產

豆腐,高唐老豆腐又稱豆腐腦。其特點是:豆腐潔白明亮、嫩而不松、鹵清而不淡、油香而不膩;食之豆香、油香香氣撲鼻。有肉味而不腥,有辣味而不嗆,食後回味悠長。
老王寨驢肉,高唐驢肉出名,尹集老王寨驢肉更負盛名,他們加工驢肉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因當地人俗稱驢為鬼,故稱驢肉為鬼子肉。清末時曾出口日本和東南亞國家,也曾作為貢品進獻朝廷。
羅漢餅,高唐羅漢餅屬糕點類,似月餅,無餡。因其層層疊疊,借「疊羅漢」之意而得名。清時羅漢餅為貢餅。特點是綿軟酥鬆,層次清晰,食之酥脆香甜,油而不膩。
清平空心面,清平鎮生產的空心面,又稱墜面,因面條均勻空心而得名。始產於清朝末年,距今已有百餘年歷史。
栝蔞,高唐特產栝蔞。葫蘆科,王瓜屬,多年生草本雌雄異株攀援植物。名貴中葯,多生於白沙壤土中。因高唐所產,含粉率高,故曰高花粉。有清熱生津之功能,主治熱病,亦可清渴。近有用鮮根制針劑者,可用於引產。
清平黑棗,又稱窖棗,用大棗精心熏制而成,黑紫光亮,花紋精緻,甘甜可口,營養豐富,有強身健脾功能。
布袋雞,色澤黃中透紅,全雞完整,內藏八寶,食之香爛味濃不膩,風味獨特。
陳井饊子,三十里鋪鄉陳井村自清代以來就開始創作饊子,食時酥脆香咸,油而不膩,物美價廉,遠銷北京及東北三省。
小屯糖藕,有數百年歷史,製作流程嚴格,製品精美可口,酥脆、香、甜。
舊城涼粉,是夏季魯西北地區主要冷食之一,主要原料是綠豆涼粉形如冰塊,白如玉,配以佐料,味酸辣咸香,清涼可口。

㈡ 高唐 老豆腐 那裡的最好吃。

現在出名的有 栗記(商博瑞朝西對面) 劉家(大順小區) 這是乾的時間很久的 打出名字的了 這是第一順序的 原來一個陳記這不幹了

還有陳二豆腐(栗記)向南500米
大田小區一家 (小區西邊路北)
姚記 武家等一批中檔的

其它太多了(高唐得有好幾百家做豆腐的)
這個全看個人口味
栗記最出名了 不過豆腐太咸了 可能喝不慣

㈢ 山東聊城最有名的特色美食都有啥求推薦

山東聊城最有名的特色美食都有啥?求推薦。山東聊城,一座歷史悠久的中原古城,這里是農耕文明的發源地,食材豐富四季常熟。聊城人追求美食,更追求養生。所以,這里的美食琳琅滿目,目不暇接。今天小編就來分享山東聊城最有名的六大特色美食,一起來看看吧。

六、托板豆腐

托板豆腐是聊城臨清地方傳統名吃,賣豆腐的人將托盤中酷似白玉的豆腐切成如麻將大小的條狀,手拿木托板,吸溜著將豆腐「喝」進嘴裡!這樣的吃法對豆腐要求很高,如果再抹上一層紅紅的辣椒,這樣吃起來味道才好,熱乎乎的早上來一碗,別提多香了,小編我小時候家裡開過豆腐坊,這滋味我懂,你們都吃過嗎?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山東聊城最有名的六大特色美食,你還知道山東聊城最有名的特色美食都有啥?記得留言評論哦。

㈣ 高唐有啥特色小吃

高唐特色小吃有:羅漢餅,小屯糖藕,清平墜面等。

1、羅漢餅是高唐名吃之一,與渲餅、悶餅合稱"三餅"。羅漢餅屬糕點類,狀似月餅,但無餡。皮綿軟酥鬆,層層清晰。酥脆香甜可口,香而不膩。羅漢餅產於明代中葉,清代、民國初年尤為興盛,暢銷於濟南、天津等地。羅漢餅的配料與製作十分考究嚴格,做工精細。以麵粉、油(豬板油、植物油)、白糖、香精、棗泥、山楂泥、玫瑰醬為原料。製作時,先用油和面製成皮面,再用麵粉、豬油、白糖和其他配料合成酥面;然後用皮麵包酥面,用面軸軋數層捲起,按需分塊;再將每塊軋成圓形,入爐烤焙,待成蛋黃色出爐即成。此餅層層疊疊,狀似疊羅漢,所以稱羅漢餅。

2、小屯糖藕,高唐舊俗,每年臘月二十三日灶王升天時家家買糖藕,意為粘住灶王的嘴,讓其上天言好事,不說人間壞事。高唐縣製作糖藕的地方不少,唯有清平鎮小屯製作的糖藕屬上乘。其歷史已有數百年。以製作流程嚴格、美味可口譽滿魯西。小屯糖藕酥、脆、香、甜,營養豐富、容易消化,是兒童喜用食品。也是饋贈親友的上等禮品。

3、清平墜面,清平鎮生產空心掛面,亦稱墜面。細如豬棕,空心細長,是高唐傳統名吃。其原料是優質麵粉和精鹽。5公斤麵粉加0.1-0.15公斤鹽,視季節而宜,冬春鹽多許,夏秋少許。面和好以後,上蓋濕布醒面半個時,在案板上將醒好的面攤軋成餅狀,厚5-4厘米,用刀沿邊轉圈將面旋成3厘米寬的長條,在面板上揉搓。至大拇指粗細時循序盤掛在兩根竹簽上,放入醒面池內醒條。待0.5-1小時後,將醒好的搓條掛到2.5米高的架上,用手輕拉下端竹簽,輕拉慢墜即成,故叫墜面。墜面煮時不混湯,出鍋即熟。配以香油、食醋、味精、芫荽花,味道獨特柔軟滑爽,營養豐富極易消化,是兒童、老人、產婦、病弱者的最佳食品。產品遠銷省內外,並參加了全國供銷系統加工食品匯報展覽,獲得贊譽。

㈤ 高唐縣美食

1、老王寨驢肉:老王寨驢肉是山東省聊城市高唐的地方傳統名吃,該食品加工精細,方法獨特,色成醬紫,刀口明亮,清香鮮美,肉爛不散,軟而不松,香味獨特。
2、高唐羅漢餅:高唐羅漢餅層層疊疊,狀似疊羅漢,所以稱羅漢餅。特點是綿軟酥鬆,層次清晰,食之酥脆香甜,油而不膩。羅漢餅配料考究嚴格,工藝復雜精細,具有較濃的傳統特色。
3、高唐老豆腐:高唐老豆腐又稱豆腐腦,也是山東高唐風味名吃之一。滑嫩爽口,豆香、料香、鹵香、辣香、油香更加豐富,口味極佳,老少皆宜。
4、陳井饊子:炸制饊子的原料主要是麵粉和香油。卅里鋪鄉陳井村,自清代以來就從事饊子製作。陳井饊子物美價廉,吃時酥脆香咸,油而不膩,為高唐又一名吃。
5、清平墜面:清平鎮生產的空心掛面,亦稱墜面。細如豬鬃,空心細長,是高唐傳統名吃,產於宋代,深受當地人民的喜愛。

㈥ 高唐的小吃是什麼

高唐的地方名吃眾多。尹集鎮老王寨加工驢肉已有300多年歷史。清末民國時期,曾裝入封閉簍中出口日本和東南亞國家,也曾作為貢品進獻朝廷。同時,小屯糖藕、羅漢餅、舊城空心面、香油饊子、老豆腐、舊城涼粉、烏棗等以其歷史悠久,風味獨特而遠近聞名。 高唐老豆腐。又稱豆腐腦。製作精細,配料獨特,別具風味。豆腐的製作如果說沒有特別之處。那麼它與其它地方所不同的是鹵和油。鹵用優質醬油和精鹽加水入鍋,入花椒、八角、茴香、丁香、桂皮、姜等10餘種佐料熬制;油用優質棉籽油在文火上熬,邊熬邊除去油沫和雜物。數小時後,放入蔥、甜醬、花椒、茴香等佐料。還為愛食者備有用優等紅辣椒剁碎製成的辣椒油。配料如碗時,放少量味精。現在,高唐老豆腐已享譽全國。

㈦ 正宗高唐老豆腐是哪家

正宗高唐老豆腐是哪家,這個也不是特別的清楚,因為從來沒有吃過這款老豆腐。所以具體情況也不是很了解。

建議可以問一下這方面專業人員,或者問一下身邊的親戚或朋友,如果他們有購買過老豆腐的,應該會知道賣傢具體的位置,實在不行可以實地去考察一下,看一看逛一逛應該了解的會更加詳細一些。

㈧ 高唐哪裡的老豆腐好吃

。。。提高點唄哈哈。
栗記是最早的 在商博瑞
還有好多你可以去汽車廠24小時的老郭那邊 也可以去中奕華府對面的每晚最晚到1點的。

㈨ 聊城市高唐縣的名吃是什麼啊

高唐名吃有:鬼子肉、老豆腐、羅漢餅、小屯糖藕、陳井饊子、清平墜面、清平涼粉、清平黑棗、布袋雞。
(一)鬼子肉

"鬼子肉"即五香驢肉,是高唐縣傳統名吃之一。因驢的相貌醜陋、像封建迷信中的牛頭馬面,因而舊稱驢為鬼,故高唐縣民間稱加工好的五香熟驢肉為"鬼子肉"。
尹集鎮老王寨村加工"鬼子肉"驢肉已有二三百年歷史,久負盛名,享譽省內外。高唐食品廠用傳統配方與技巧加工的熟驢肉,加以現代化真空袋包裝後,以"高唐州驢肉"命名,遠銷海內外。

(二)老豆腐

老豆腐又名豆腐腦。也是高唐名吃之一。
高唐老豆腐,豆腐潔白明亮。嫩而不松,油而不膩,辣而不嗆。由清而不淡。有肉味而不腥。盛入碗中,豆腐似雪如玉,鹵像玳瑁琥珀,紅中透白,紅白相間,豆香、料香、鹵香、油香、辣香,五味俱全。百吃不厭,回味悠長。

(三)羅漢餅

羅漢餅也是高唐名吃之一,與渲餅、悶餅合稱"三餅"。羅漢餅屬糕點類,狀似月餅,但無餡。皮綿軟酥鬆,層層清晰。酥脆香甜可口,香而不膩。羅漢餅產於明代中葉,清代、民國初年尤為興盛,暢銷於濟南、天津等地。羅漢餅的配料與製作十分考究嚴格,做工精細。以麵粉、油(豬板油、植物油)、白糖、香精、棗泥、山楂泥、玫瑰醬為原料。製作時,先用油和面製成皮面,再用麵粉、豬油、白糖和其他配料合成酥面;然後用皮麵包酥面,用面軸軋數層捲起,按需分塊;再將每塊軋成圓形,入爐烤焙,待成蛋黃色出爐即成。此餅層層疊疊,狀似疊羅漢,所以稱羅漢餅。

(四)小屯糖藕

高唐舊俗,每年臘月二十三日灶王升天時家家買糖藕,意為粘住灶王的嘴,讓其上天言好事,不說人間壞事。高唐縣製作糖藕的地方不少,唯有清平鎮小屯製作的糖藕屬上乘。其歷史已有數百年。以製作流程嚴格、美味可口譽滿魯西。小屯糖藕酥、脆、香、甜,營養豐富、容易消化,是兒童喜用食品。

(五)陳井饊子

卅里鋪鄉陳井村,自清代以來就從事饊子製作。陳井饊子物美價廉,吃時酥脆香咸,油而不膩,為高唐又一名吃。
炸制饊子的原料主要是麵粉和香油。製作過程:以麵粉兌以少許精鹽和成軟面,拿到面板上用力摔打,摔至出現泡沫狀的空隙且有韌性時,用手搓成1厘米粗的面條;然後將面條泡人油中約10分鍾,取出用雙手按一定套路盤抻,由粗而細,至0.2厘米粗細時為止,叫做盤條。再放入油中炸,發黃時出鍋而成。

(六)清平墜面

清平鎮生產空心掛面,亦稱墜面。細如豬棕,空心細長,是高唐傳統名吃。
其原料是優質麵粉和精鹽。5公斤麵粉加0.1-0.15公斤鹽,視季節而宜,冬春鹽多許,夏秋少許。面和好以後,上蓋濕布醒面半個時,在案板上將醒好的面攤軋成餅狀,厚5-4厘米,用刀沿邊轉圈將面旋成3厘米寬的長條,在面板上揉搓。至大姆指粗細時循序盤掛在兩根竹簽上,放入醒面池內醒條。待0.5-1小時後,將醒好的搓條掛到2.5米高的架上,用手輕拉下端竹簽,輕拉慢墜即成,故叫墜面。
墜面煮時不混湯,出鍋即熟。配以香油、食醋、味精、芫荽花,味道獨特柔軟滑爽,營養豐富極易消化,是兒童、老人、產婦、病弱者的最佳食品。
(七)清平涼粉

涼粉是魯西北地區主要冷食,也是高唐的傳統名吃之一,其中尤以清平鎮的涼粉為最著名。
清平鎮涼粉主要原料是綠豆,製成澱粉後放入簸籮,加水攪拌成稠糊,接著用滾開水沖拌、攪熟,冷卻後再用涼水澆泡。製成的涼粉清白如玉、透亮晶瑩。
喝時,將涼粉切成長形細條。加紅蘿卜鹹菜、蒜泥、醋、芝麻醬,配以涼水作湯。食之防暑降溫,營養豐富。

(八)清平黑棗

清平黑棗,又稱窖棗,系用大棗精心熏制而成。製作過程是:先挑選肉肥、個大、色鮮的大棗,放入水中煮至果肉稍軟,撈出涼干。挖好熏窖,其深約2米,寬2-3米,坑口向下O.5米處搭鋪,將涼干之棗攤在高粱秸箔上,棗厚約15厘米,以葦席覆蓋坑口,坑底點燃碎柴木屑,棗溫升至6-7O℃,以煙熏蒸,初以大煙火,棗皮潮潤後,火力漸弱,每12小時將棗上下翻動一次,3天即成。
清平黑棗黑紫光亮,花紋精緻,易於儲存,甘甜可口,營養豐富,有強腎健脾功能。
(九)布袋雞

布袋雞色澤黃中透紅,全雞完整,內藏八寶,像活雞趴在盤內,造型美觀,食之香爛味濃不膩,風味獨特。是高唐縣名吃之一,原料雛雞一隻,約重1公斤;配料有瘦豬肉、火腿、海參、玉蘭片、海米、香菇、木耳;佐料花椒油、醬油、精鹽、料酒、味精、水團粉、高湯、蔥、姜、油等。
布袋雞製作精細,先將活雞宰殺、退毛、洗凈,在雞兩肩之間沿頰骨拉二寸長的口。在口中抽出嗉子,從切口翻開皮肉取出骨架、腿骨,保持雞皮完整,形成一個雞布袋;再將豬肉切成方丁與蔥姜在油中稍炒,加食鹽、醬油,並與火腿片、海參、木耳、香菇、玉蘭片一塊裝入雞內,切口處用竹簽別住。決雞身上別少講醬油,放在笊籬上用勺舀澆熱油,待雞身變淺紅色為止。然後將雞背朝下放入大湯碗。加上高湯、醬油、料酒、精鹽、蔥段、薑片、入籠蒸至半熟。將雞背翻轉朝上蒸爛取出。倒出原湯,雞背朝上放在盤中,擺正雞頭,腿壓腹下,雞身上放少許玉蘭片、火腿片,原汁揀去蔥姜,燒沸勾上粉芡,放入花椒油、味精即可上席。

㈩ 山東聊城高唐有什麼特產啊

最出色的小吃就是高唐老豆腐,一般出門在外的高唐人,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喝碗老豆腐。要說高唐的特產莫過於驢肉了,仔細想想還真沒有別的特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