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用哪種方法點漿做豆腐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用哪種方法點漿做豆腐好吃

發布時間: 2022-10-08 17:45:10

㈠ 做油豆腐怎麼樣點漿技巧,表皮又細膩又松軟

1/3分步閱讀
點漿製作油豆腐的豆漿應適當稀一些,以1kg大豆制豆漿11kg為 宜。為促進油豆腐的發泡,要在熟漿中加10%的冷水。點漿時豆漿溫度宜掌 握在85℃左右,凝固劑宜用27%鹽鹵,用水稀釋到10%再使用。

2/3
可以加5%糯米漿。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工藝上的問題需要特別注意,下面是一篇有關製作豆腐泡的技術性資料:

點漿:制油豆腐的豆漿可以稍淡,以每千克大豆制豆漿10千克為宜。為促進油豆腐的發泡,可在熟漿中加10%的冷水。點漿時豆漿溫度宜掌握在85℃左右,凝固劑宜用27%鹽鹵,用水稀釋到10%再使用,點漿方法同豆腐乾。
3/3
脹漿:時間5~10分鍾,方法同其他豆製品。

扳泔或汰泔:扳泔方法與豆腐乾扳泔相同,但一定要把板插入豆腐花缸底部,要扳兩下,扳足,使豆腐花翻得徹底。只有把豆腐花點足、扳足,才能使油豆腐發透、發足。汰泔就是在鹽鹵停止點入豆漿內,銅勺仍應繼續不停地左右攪動,使豆腐花繼續上下翻動,直到泔水大量泄出,豆腐花全面下沉為止。這個工藝俗稱「汰」。採用「汰泔」工藝製作的油豆腐比「扳泔」法的產品發得透,發得足,但得出品略低些。

抽泔:方法與豆腐乾抽泔相同,即抽去豆腐花表層的黃漿水。

澆制:與豆腐澆制方法相同。

壓榨:油豆腐坯子澆好後,應移入榨床,壓榨15分鍾。油豆腐坯子不宜榨得太干,太干,油豆腐發不透;太嫩,水分過多,油炸時不易結皮,耗油多。油豆腐坯子的老嫩程度應介於豆腐乾與老豆腐之間。採用汰泔工藝的油豆腐坯子不必壓榨,只要坯子壓坯子就可。

劃坯:劃坯應趁熱進行。坯子冷卻後,刀口會發毛而增加油炸時的耗油量。坯子可根據需要劃成小方塊、三角形、大方塊及粗、細條子等形狀。

油炸:待坯子冷透後進行。油溫高低宜根據坯子老、嫩而定。坯子嫩的,油溫要高,宜掌握在155~160℃;坯子老的,油溫宜低,可掌握在145~150℃。一般油炸7~8分鍾即成熟

㈡ 做豆腐用什麼點豆腐最好

1.鹵水
鹵水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鎂、氯化鈉和氯化鉀,其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可以使蛋白質凝固變性,故可以用於點豆腐。使用鹵水做出的豆腐相對其他凝固劑來說較安全無毒。鹵水豆腐的常見做法有「炸豆腐」,「煎豆腐」等等。
2.石膏
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鈣,也能時蛋白質凝固變性。石膏點出的豆腐表面光滑,含水量多,俗稱「嫩豆腐」。日常中常見的菜餚有「麻婆豆腐」,「小蔥拌豆腐」等。
3.葡萄糖酸內酯
是一種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應用廣泛的添加劑,使用葡萄糖酸內酯做出的豆腐更加嫩滑,且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深受人們的喜愛。市場上常見的內脂豆腐就是使用這種添加劑製成的。

二、鹵水豆腐的製作方法
材料:黃豆500g,水,鹽鹵適量。
1.黃豆洗凈在清水中浸泡一天。
2.將浸泡後的黃豆倒入豆腐機中,加水,蓋上蓋子,啟動豆腐機。
4.取出准備好的鹽鹵,放入豆腐盒中,倒適量清水,攪拌至鹽鹵融化。
5.待豆漿機溫度降至九十五度時,將豆漿倒入裝有鹵水的豆腐盒中。
6.在豆腐盒中鋪上紗布,倒入豆漿,待表面水分瀝干,將紗布折好。
7.蓋好蓋子,放置一夜。第二天拿出便可食用。

用什麼點豆腐最健康?相信只要仔細閱讀了文章的小夥伴們心中都有了答案。當然,豆腐中的凝固劑都是少量的,所以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大家可以放心食用。看完了鹵水豆腐的做法,相信大家自己也可以製作出口感純正的鹵水豆腐。

㈢ 做油豆腐怎麼樣點漿技巧,表皮又細膩又松軟

油豆腐胚子的點漿方法:
1、一斤干豆子磨8.5到9斤漿,先把第二遍漿和第三遍漿混合一起煮,千萬不要煮開,煮到85度到90度之間就停止加熱出鍋,然後把第一遍生漿(生漿比較濃)與出鍋的漿液混合,沖勻後用凝固劑沖之。蹲腦15分鍾左右上框,上滿眶大概壓下去一半,油炸豆腐坯的含水量是介於豆腐和豆腐乾之間。
2、油炸豆腐坯的含水量是介於豆腐和豆腐乾之間。豆漿的濃度與制豆腐乾的濃度相同,濾漿後待漿溫降至80℃左右時加入涼水,降至70℃時點腦。每100千克豆漿加入涼水10千克、蘇打100克、用鹵水點之;或者豆漿中不加蘇打,每100千克豆漿加入涼水15千克,用鹵水點之。下鹵水要慢,翻漿也要慢。腦要點嫩些,蹲腦時間稍長些。點好腦後上模型壓榨,壓好後的胚子應表面亮無麻點,一斤干豆出兩斤左右的胚子。
拓展資料:
油豆腐,漢族傳統名菜,北方稱之為豆腐泡,是豆腐的炸制食品,主要原料為黃豆,經磨漿、壓坯、油炸等多道工序製作而成,體積約八立方厘米,既可做蒸、炒、燉之主菜,又可為各種肉食的配料,其色澤金黃,內如絲肉,細致綿空,富有彈性,含優質蛋白、多種氨基酸、鐵、鈣等,是葷宴素席兼用的佳品。
油豆腐的主要原料是黃豆,經磨漿、壓坯、油炸等多道工序製作而成.油豆腐塊體積約八立方厘米,色澤金黃,外皮光滑,內如絲網,細軟綿實,富有彈性,一捏成團,放開還原,存放一月,不霉不變,既可作蒸、炒、燉之主菜,又可做多種肉食的配料,是葷宴素席兼用的佳品.灌肉餡清蒸是宴席的名菜;切塊作燒湯、燉肉配料,湯味清香,久燉不爛;切絲配肉絲、豆芽、粉條混炒或涼拌,其味更鮮。
油豆腐一般指的是油炸豆腐泡及油炸臭豆腐。大致工藝流程:磨漿(水豆比例4:1)→煮漿→降溫75-85℃→添加固形物→鹵水+起泡劑(豆欣酥)點漿→靜止凝固→劃腦壓榨→豆腐→油炸(臭豆腐浸鹵)→上市銷售。

㈣ 用什麼點豆腐好

不少人特別愛吃豆製品,特別是豆腐。豆腐可分為石膏豆腐、鹵水豆腐、及內酯豆腐。使用不同的凝固劑就可產生不同種類的豆腐。比如說,加入石膏可製成南豆腐;加入鹵水後可製成北豆腐、加入貝塔-葡萄酸內脂則可製成內脂豆腐。不同的人愛吃不同口味的豆腐。南方人比較愛吃石膏豆腐,北方人則比較喜歡鹵水豆腐。

一、用什麼點豆腐比較好
各有各的特點:南方人比較喜歡南豆腐,細膩,滑潤。 北方人比較喜歡北豆腐,燉菜,加工成凍豆腐,可放的時間較長。 內脂豆腐:老少皆宜,對身體虛弱的病人也有好處。用鹵水點出的豆腐味道比較純正。用鹵水點豆腐比較安全衛生無毒副作用。

二、如何選擇凝固劑
首先要看你喜歡吃哪種豆腐,相對於的就選擇哪種凝固劑。比如南方人喜歡吃石膏豆腐那就選擇石膏凝固劑,北方的喜歡吃鹵水豆腐就選鹵水凝固劑。還有一點就是不管你選什麼凝固劑安全一定是要首先考慮的。一定要選擇食品安全級的。
1.石膏豆腐王凝固劑主要成分:食品級石膏粉。
2.鹵水豆腐王凝固劑主要成分:食品級氯化鎂(鹵水原料)。
3.內酯豆腐王凝固劑主要成分:食品級葡萄糖酸-5-內酯。

三、什麼是老豆腐和嫩豆腐
老豆腐,又稱北豆腐、硬豆腐,是指含水量80%—85%的豆腐。一般以鹽鹵作凝固劑,其特點是點漿溫度較高,凝固劑作用比較急劇,豆腐硬度較大,韌性較強,含水量較低,味道較香,蛋白質含量在7.4%以上。嫩豆腐,又稱南豆腐,軟豆腐。一般指用石膏作凝固劑製成的含水量較多的豆腐,其特點是質地細嫩,富有彈性,含水量大,一般含水量為85%—90%,蛋白質含量在5%以上。
四、豆腐凝固劑介紹
1.鹵水:又叫鹽鹵,主要成分氯化鎂,其次是氯化鈉、氯化鉀等,還含微量元素。它有使蛋白質凝固的作用,所以可用來點豆腐。
2.石膏:是一種礦石含水硫酸鈣。分布很廣,全國都有。用於中葯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主要是清肺胃熱。
3.酸漿:就是製作豆腐後瀝出的汁水,俗稱漿水;溫度適宜的情況下,由自身的乳酸菌作用而變酸,行業稱為酸漿。利用其含的乳酸來製作豆腐,是部分地域人的至愛。
4.葡萄糖酸內酯:俗稱:內酯,是一種用途十分廣泛的食品添加劑。用它點出的豆腐更加細嫩,味道和營養價值也更高,大家在超市見到的內脂豆腐就是用它點成的。

㈤ 自製豆腐(醋點漿)怎麼做

用料
有機干黃豆 1斤
清水 10斤(8斤打豆漿 2斤降溫)
惠人原汁機
豆腐模具
紗布
白醋 50ml
清水 250ml
電子食品溫度計 1支
自製豆腐(白醋點豆腐)的做法
將干黃豆洗凈浸泡至2-3倍大。自製豆腐(白醋點豆腐)的做法 步驟1
用水沖洗干凈。自製豆腐(白醋點豆腐)的做法 步驟2
倒進裝好8斤水的盆里。自製豆腐(白醋點豆腐)的做法 步驟3
用原汁機磨出豆漿。
將豆漿倒入鋪了紗布的盆里。自製豆腐(白醋點豆腐)的做法 步驟5
用紗布過濾豆漿。自製豆腐(白醋點豆腐)的做法 步驟6
將過濾好的豆漿倒入大鍋中,大火煮開,小火繼續煮1-2分鍾,勺去表面的泡沫。自製豆腐(白醋點豆腐)的做法 步驟7
用量杯裝2斤水,量杯是500ml,裝兩杯正好2斤。自製豆腐(白醋點豆腐)的做法 步驟8
將水倒入煮開的豆漿中降溫。自製豆腐(白醋點豆腐)的做法 步驟9
降溫的過程中,將50ml的白醋用250ml的水稀釋。自製豆腐(白醋點豆腐)的做法 步驟10
用電子食品溫度計測量溫度。自製豆腐(白醋點豆腐)的做法 步驟11
溫度降到80多度,用勺子將稀釋後的白醋分3-5次,慢慢劃圈攪拌著放入鍋內。自製豆腐(白醋點豆腐)的做法 步驟12
幾分鍾後豆花出來了。自製豆腐(白醋點豆腐)的做法 步驟13
開火加熱1-2分鍾,讓豆花充分凝結。自製豆腐(白醋點豆腐)的做法 步驟14
當水和豆花幾乎完全分離時將水舀出。自製豆腐(白醋點豆腐)的做法 步驟15
將准備好的紗布平鋪在豆腐模具上,用湯勺把豆花勺進模具中。自製豆腐(白醋點豆腐)的做法 步驟16
將四周紗布折疊蓋平整。自製豆腐(白醋點豆腐)的做法 步驟17
蓋上模具蓋壓緊。自製豆腐(白醋點豆腐)的做法 步驟18
想吃老豆腐,就用重物壓制15分鍾左右,壓得越久就越老,如果想吃嫩豆腐,用手壓3-5分鍾即可。自製豆腐(白醋點豆腐)的做法 步驟19
這樣勺出來的水就是酸漿,可以留著下次點豆腐。自製豆腐(白醋點豆腐)的做法 步驟20
勺出的酸漿裝進瓶里密封靜置發酵數天,時間不一定,只要酸漿發酵變酸就可以點豆腐了,點出來的豆腐就是酸漿豆腐,出來的酸漿經過發酵,又可以留著下次點,以此循環。

㈥ 做豆腐過程中用什麼 點漿

做豆腐過程中用到醋,以下是具體做法。

主料:干黃豆300克

輔料:水1400克、米醋40毫升

1.黃豆提前浸泡一晚。

㈦ 做豆腐怎麼點漿,點漿的技巧

漿豆腐的要點就是點漿,這個時候要停火,然後將酸漿均勻的倒入豆漿中,然後慢慢的開始攪拌,開火,知道豆漿馬上要燒開的時候關火,這時候基本就成型了

㈧ 花生豆腐用什麼點漿

可以用石膏點漿,具體做法如下:

主料:花生500g、黃豆1000g

輔料:石膏30g

1、把隔夜泡好的花生和黃豆,磨成豆漿。

㈨ 豆腐點漿技術

豆腐不僅美味,還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而酸漿豆腐和一般的豆腐相比,就是濾出之前豆腐製作過程中的分離之後的蛋白質水,之後再經歷了發酵的過程,在這樣的層層工序之下,才成就了酸漿豆腐的美味。不管是在口感還是質地上,酸漿豆腐都更勝一籌。那麼酸漿豆腐點漿的技巧是什麼呢?


製作『酸漿豆腐』的方法:


1.取一斤普通黃豆(最好不用轉基因大豆)用清水浸泡…夏天浸泡5-6小時,冬天浸泡10小時以上。


2把浸泡後的黃豆濾干水,再加入10斤清水把它們磨成漿。若用家用豆漿機磨,則要分數次磨了。

3.將磨好的豆漿在鍋里燒開2-3分鍾。

4.待燒開的豆漿稍冷,或加入1斤以上冷清水強製冷卻至攝氏80度左右後,再分三次緩慢地加入『醋漿』(注)。第一次用大約四分之一的『醋漿』兌入後,攪動3分鍾左右。第二次可多兌入一些攪動5分鍾以上。第三次全部加入後再攪拌10分鍾左右。攪動時最好不停地順時針方向攪動。

5.待豆漿攪勻後再燒開1-2分鍾,豆漿即變成了『豆腐腦』。

6.在成形後的豆腐腦內取出的液體即是正牌的『酸漿水』。

7.若想把『酸漿豆腐』做成不同的『豆乾』,則要用紡織較密的純棉布包裹牢,放在不同形狀的壓榨工具內,根據需要

8.再用不同重量的重物放置在容器內壓榨。至於各種『豆乾』,無非干內的含水量的不同而已。

注:因為一般人都沒有現成的「酸漿水」,所以在初次做「酸漿豆腐」時,只能用白醋作好代用品來勾兌。

用白醋50克,清水250克勾兌均勻後,分三次加入豆漿內。在豆腐腦做成後,從中取出部分水液,存放48小時左右時間即會變酸,這種變酸了水才是真正的『酸漿水』。在下次做『酸漿豆腐』時,用這種『酸漿水』以1:1的比例加入清水對兌,即可再做『酸漿豆腐』用了。

自製酸漿做豆腐是最綠色的豆腐了,酸漿豆腐是做豆腐過程中,盛出來的漿水,由自身的乳酸菌發酵作用而變酸即為「酸漿」,用酸漿點制的豆腐叫做「酸漿豆腐」,做一次豆腐留一次酸漿,可以循環使用。

何謂酸漿,就是初次用釀造白醋製作豆腐後瀝出的汁水,俗稱漿水;溫度適宜的情況下,由自身的乳酸菌作用

而變酸,酸漿利用其含的乳酸來製作豆腐,規避了化學物品的污染,減少了豆腐本身的寒涼性,又增加了有益菌的用途,又稱為綠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