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 超級好吃的餃子蘸料都有哪些
『叄』 結婚包什麼餡餃子最講究
結婚包餃子按北方人的習慣是包豬肉韭菜餡的多,如果北方人用豬肉韭菜餡的餃子招待客人,顯得主人很熱情講究。
『肆』 速凍餃子怎樣煮才好吃
用料
速凍餃子一袋
步驟 1
1、大口的鍋,鍋內倒入足夠量的涼水,開火(中大火)。一個一個放入餃子,放入後晃動一下鍋讓餃子不要粘連在一起,轉中火開蓋煮(不要蓋鍋蓋)。
2、間隔十幾秒的時間就用勺子背推幾下,動作要輕不要來回攪和,勺子要挨著鍋底推。
3、煮至鍋內水大開,餃子都飄起來就可以了。 * 鍋要夠大水要夠多,什麼是鍋夠大水夠多?就是你放進去了所有的餃子,鍋內的空間還很富裕。你用一個煮粥的18寸、20寸小鍋煮一大袋餃子顯然是不行的。
『伍』 六年級日記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過去了,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時候認真地寫好日記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日記頭疼,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日記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六年級日記 篇1
生活就像一本字典,它不僅讓我懂得了堅強,懂得了努力,還讓我懂得了孝敬,最重要的是讓我懂得了感恩。
記得那是一個非常寒冷的早晨,本來以為可以多睡會兒覺的我被母親拉了起來,這時我才想起,我是要去上補習班的。於是我趕緊起床,手忙腳亂地洗刷完畢,就匆匆忙忙趕到了目的地,這時我才發現我的保溫杯忘記帶了。
我懊惱不已,這么冷的天,沒有熱水喝可怎麼辦呀!
我心不在焉地聽課,時不時地還向窗外瞅幾眼,始終卻沒有見到家人的身影。
正當我垂頭喪氣的時候,發現窗外立著一個瘦削的身影——是母親!她把保溫杯遞給了我,凍得蒼白的臉露出了笑容。
這件事後,我開始幫母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給母親捶捶背;她渴了,給她倒上一杯溫水……那些時候,母親笑了,我也笑了。
珍珠記住了蚌的恩情,回報給它一次無瑕;蝴蝶記住了蛹的恩情,回報給它一段輕舞;而我記住了母親的恩情,回報給她一樣的溫暖。
六年級日記 篇2
今天,我從學校領回來兩盆花,一盆叫孔雀草,一盆叫美人蕉。我先說說美人蕉吧,它長著帶點鋸齒邊的小葉子,我拿回來的時候它已經長了16片葉子了,它的花苞是橢圓形的;美人蕉它有一個最特殊的地方,別的花都跟它不一樣,因為美人蕉是老枯死的根再繁殖出新芽的,它小芽的樣子很像筍芽,就是比筍芽小一些。
XX年4月14日 星期三今天,孔雀草都開花了,橙黃色的花非常漂亮,花的花瓣也非常多,嫩綠的葉子也長得很茂盛;美人蕉又長了兩個紅上帶點綠的小芽,原來的兩個大芽現在已經長出了跟我的手掌差不多大的綠葉子。
XX年5月7日 星期五今天,孔雀草已經開了五朵花了,綠葉在花下面,就像兩只手捧著頭;美人蕉的葉子上的小水珠滾來滾去,就像葉子帶有水珠的荷葉,它的小芽也長了兩片小小的葉子,原來的大芽的葉子已經比我的手掌還要大了呢!但是它還沒有開花,我真希望它快點開花!
六年級日記 篇3
嚴冬臘月,寒氣襲人,只有陽光直射的地方,才有縷縷暖意。
寒風呼嘯著,將枯葉撕扯著,拖拽著從樹上生硬地卷下。我邁著急促的腳步,匆匆趕到了車站。不一會兒,車就來了,我裹了裹衣服,上了車。車里雖說開了暖氣,卻依然十分寒冷。
車,依舊以走走停停的方式緩慢行駛。
過度的疲勞,讓我隨遇而安起來,漸漸地,不知不覺地進入了夢鄉。沒睡多久,就被一陣同樣急促的腳步驚醒了—一位老婦人上了車。老婦人穿著單薄的衣襖,上面的補丁很快進入了我的視線。綠豆大的汗珠從她額上滲出。過度的勞累使她瘦削的臉上過早的爬滿了皺紋。
沒等老婦人站穩,司機就一腳油門,老婦人一個前傾,險些兒摔倒。她靠在旁邊的欄桿上,見她手忙腳亂的放下手中的東西,右手拉開了口袋,當她伸手一摸到口袋,臉色就變了樣,變得焦急而無奈。看得出,又一個沒帶錢的。
老夫人硬著頭皮轉過身,賠著笑臉,溫和地說:「師傅,我剛才出門太著急了,把錢都忘帶了,您通融通融。」司機停下了車,老婦人又是一個前傾,緊接著後門打開了,司機嚴厲的看著老婦人。老婦人彷彿是個做錯了事的小孩子,低著頭,用幾乎是乞求的口吻說:「您幫幫忙吧,我的兒子出了事,現在還在醫院里搶救,您就當是做做好事吧!」老婦人越說越激動,她的眼角強忍著淚水,堅強而不失理性。「這—是—規—定!」司機一字一頓地重復著職業「原則」
老婦人絕望了,他拖著沉重而又疲憊的腳步走向了後門。這是,一位小女孩站了起來。略顯稚嫩的小手將硬幣投進了投幣箱。老婦人簡直不相信會有好心人「挺身而出」,緊緊的抓住了小女孩的小手,像極了落水者抓住了救命稻草的申請神情,只是一個勁的說:「謝謝,太謝謝了!」
六年級日記 篇4
正在寫作業的我不知怎的,心裡亂亂的,過去不堪的回憶又在這一刻匯聚在我的腦海中:考試又沒考好,僅僅考了七十多分,父母一句句婆口佛心的話映響在我的耳邊,我現在好後悔,但後悔有用嗎?在心裡,我不斷重復著同樣的話語。我嘗試著讓自己平靜下來,但我卻發現我做不到。
我甚至連自己在想什麼都不知道,我知道現在的我很煩,從我哭著對自己說「必須要努力」再到現在,我根本不知道我是否努力過,我害怕情景再現,害怕我又回到那個失敗的回憶中去,當我努力的想從失敗的回憶中醒來時,我卻發現我無法做到。在我讀過的書中有許多,這樣的話,甚至我都拿這些話鼓勵過別人。但是當我也想用這些話鼓舞自己時,我情緒的波動又強烈了一些:沒有人天生就註定成功與失敗,只有創造成功和等待失敗的人;不要恐懼困難,不要向它低頭要勇敢地面對它,只有這樣才能換來成功;過去的終究會過去,要學會放下和面對,因為當你站起來時,你會發現你已經沒有時間活在過去的痛苦之中了!除非你想像上次那樣失去……這說起來很殘忍,但這就是成長的代價。
我不想再逃避了,因為我不想讓上次的事情再次降臨。我在心裡告訴既然自己成長了,就總要付出些代價。困難將是人生中最好的歷練。為了不讓同樣的事情發生,加油吧!
六年級日記 篇5
世界是溫暖的,愛的溫度讓我們無比幸福和快樂;小小的樓道是溫暖的,溫馨的愛時刻充盈在我們身邊。
我外婆家的單元樓,就是這樣一個充滿愛和關心的樓道。二樓的奶奶家門口有個垃圾桶,外公外婆下樓時,總是「順手牽羊」地帶走裝滿垃圾的垃圾袋。這樣一個舉手之勞,帶來的是無法言喻的、濃濃的鄰里情,讓這個冷清的樓道洋溢著甜甜的情誼。
記得那一天,是個寒風蕭瑟的早晨,我在外婆家看書。外公和外婆一長一短拉起家常,還說到樓上新搬來的一位奶奶。聽說她獨自一人在這兒租房子,年紀大了,腿腳也不太靈便。
「哦,八點了。」外公看了看手錶,「該去拿報紙了。」聽外公這么一說,我也趕緊披上外套,隨他下樓去。
推開門,呼吸著冰冷新鮮的空氣,我不禁縮緊了身子——外面的溫度和屋內簡直天差地別!好冷啊!我哆嗦了一下。寒風獰笑著灌進我的脖子,就算圍了圍巾也毫無用處。
走下樓,一陣寒意直抵心頭,天空又陰又暗,讓人精神不振。「哐——」外公打開信箱,拿出厚厚一疊報紙。「順便幫個小忙吧。」外公嘴裡不知嘀咕著什麼,又打開另一個沒上鎖的信箱,它已經有些生銹了,打開時有些費力。外公從里頭取出一份報紙,細心地用手壓平、疊好。哦,我想起來了,這是樓上新搬來的、我還不認識的那位奶奶的報紙。大家都還不熟悉呢,真是個不折不扣的熱心腸!
外公首先去那位陌生奶奶家,還囑咐我要有禮貌。「咚咚咚」,門開了,映入眼簾的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年逾古稀,皺紋爬滿了額頭,但非常精神。面對奶奶不解的目光,外公不好意思地一笑:「拿報紙的時候順便帶過來的。」「哦——」,奶奶也笑了,「謝謝,謝謝!進來坐坐吧!」奶奶熱情地邀請道。「不用了。」外公一邊推託,一邊把報紙遞給奶奶。她顫巍巍地接過報紙,又道了兩聲謝。外公補充了一句:「現在天冷,記得多穿衣服,保重!」他愉快地說,「這種小事兒是應該的,一個人爬樓梯,當然比兩個人爬樓梯好啊!」我看著外公,這位年過七旬的老人,他雙鬢斑白,臉上卻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突然間,我覺得天氣不再那麼冷了,一股暖流涌過我的心頭。環顧四周,這老樓道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單一的設計,普通的裝修。但是,它被一種特殊的情感包圍著。這便是關愛!樓道里小小的關愛!
從那以後,外公就每天幫奶奶拿報紙。本是素不相識,卻被每天這一小小的動作改變了,鄰里情迅速升溫。有時候,小區里就是需要這樣的熱心腸!
有愛的世界,溫暖、美麗。有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愛,世界便不再孤單。關愛是一種力量,樓道里發生的看似尋常不過的一切,簡單地詮釋了這種偉大的力量。
六年級日記 篇6
寒假裡,我去了姨媽家。年初二的上午,姨媽正在包餃子,我看了心裡癢癢的,也想學包餃子,姨媽非常爽快地答應教我包餃子。
姨媽先讓我仔細看一遍,她先把餃子皮攤在手心上,然後用筷子夾一塊餃子餡放到餃子皮的中間,只見她用兩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將餃子皮對合,一捏,一個飽滿小巧的餃子就做了,把它放在盤子里,穩穩當當的,非常好看。我看姨媽這么一做,頓時信心十足——原來包餃子這么簡單。於是,我一手拿了一個餃子皮,另一隻手用筷子夾了一團餃子餡放在中間,一合一捏,咦,餃子餡好像調皮的孩子似的怎麼也包不住,不是這頭露出來,就是那邊包不住,最後把餃子四周都勉強包住了,卻發覺餃子皮破了。姨媽看了,笑了笑說:「你看,你這餡放多了,而且要放在餃子皮的中間,這樣才包得住。」我聽了,點了點,繼續做了起來。這次,我放的餡少了許多,餃子皮果然包得住了,只是皮厚餡少,吃起來估計和麵疙瘩的口感差不多。通過做的五六個餃子,我做的水餃越來越均勻了,只是和姨媽做的餃子相比,還是一眼就能區別開來,原來姨媽的餃子都能立在那裡,而我做的餃子全躺在那裡,沒一個立得起來……看來,要想把餃子包好,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以後我要多練才行。
過了半個多小時,姨媽已將煮熟的餃子盛上桌,她特意把我做的十多個餃子盛給我吃,吃著自己做的大小不一、各種形狀的餃子,我別提有多開心了。
六年級日記 篇7
XX年9月10日 星期六 天氣:晴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聽一曲蘇軾的`水調歌頭,在這美妙的中秋佳節,我們全家人一起享受著天倫之樂。
晚上,大家都坐在一起,媽媽把精心准備的食物都拿出來,大家一邊賞月一邊品嘗著美食。不過,明月還沒見到,我們只好耐心地等待。一會兒,只見月亮像害羞的小女孩從去朵中悄悄地探出臉來,不一會兒,她漸漸地從雲朵中走了出來。月亮在這黑漆漆的夜晚,顯得格外明亮動人。
中秋節在廈門,還有一種特殊的游戲,就是全家人圍著圓桌一起博餅。按民間風俗,若誰博到狀元,意謂著他來年的運氣很好。要博餅了,大家擺好東西,都圍著桌子,由年邁的奶奶來決定誰是第一個開博的人。
輪到我了,我雙手捧著骰子,心裡默念著:「一二三四五六,對堂。」「咣!」六粒骰子像小姑娘一樣歡快地旋轉著,「對堂!」媽媽大叫,所有人都盯著骰子。奶奶笑呵呵地把一個大柚子和一包紅包移到我面前,我臉上掛滿燦爛的笑容,興奮地看著柚子和紅包,這是我第一次博到對堂,我壓不住心裡的興奮,咯咯地笑得合不攏嘴。一輪一輪過去了,我博到了一個對堂、一個三紅、三個二舉、五個一秀,嘿!真不錯。
今年的中秋之夜多愉快啊!希望將來的中秋節過得更高興,更熱鬧!
六年級日記 篇8
今天,媽媽騙了我一次,我真快沒魂了。
媽媽今天從服務所了把我接回來了,我記得今天晚上是補英語可是我把飯大口大口的吃,心裡特別的著急,我心理想著幾點了,幾點了,我到底有沒有遲到了呀!我心裡特別的著急,我把飯吃好了,我就立即去看了一下時間沒想到6時26分了,這下倒霉了遲到了,我一點會被老師罵的,這時媽媽還在哪裡媽媽的把被泡,我問媽媽什麼時候走,在不走都遲到了,媽媽還是在慢慢的洗這被,我急切的媽媽說快走,我都快遲到了,走哦!,媽媽終於把衣服洗好了,我的心都特別的緊張了,我的心都快要炸了,我就媽媽開快一點,這時媽媽卻和我說今天不要補課的了,啊!什麼今天不要補課的了。我當時我也醉了,不要補課的了,媽媽為什麼不早和我說,害的我特別的緊張兮兮的,搞了半天原來不要補課的,媽媽可真會騙人了,把我嚇的魂都沒有!
騙人真不好!
六年級日記 篇9
今天,我和媽媽去外婆家,吃過午飯,外婆說:「剛好今天大家到齊了,我們來做紅團吧!」我高興的叫道:「好呀,我最愛吃紅團了。」於是大家都忙碌起來。
外婆先把米和綠豆分開煮熟,加入一點糖,攪拌均勻,這是餡。接著把糯米粉磨碎,再加上紅食素,攪拌均勻揉成紅面團,外婆熟練地紅面團分成大小一樣的小球,再用小圓棍把小球搓平,成為一個個「紅薄餅」紅團皮就是這樣形成的。外婆給我示範把餡放在紅團皮裡面並包緊,然後把包好皮的紅團放進一個木雕成的紅團印章里,輕輕壓實,用手一敲,一個帶有花紋的紅團就成形了。
做紅團看似簡單,可是要做的好卻不容易,我們分工合作,外婆負責印製,我和媽媽包餡。我學著媽媽的樣子,用勺子挖上一團餡,放在皮上,再把紅團包緊,但是一開始我不是包的餡太多就是太少,做的紅團參差不齊,大小不一,太難看了。這時外婆對我說:「紅團的餡差不多三勺就可以了,餡太多了,就露餡了,餡太少了,紅團皮又顯得太多了,不好吃。」於是我按外婆教的「秘訣」去做。做好的紅團個個飽滿均勻,一個個紅撲撲的「臉蛋」好像在對我笑呢!
外婆把包好的紅團墊上粽葉,放在蒸籠上蒸,過了半小時,紅團熟了,打開蒸籠,一個個紅團熱騰騰的,紅彤彤的,比沒煮紅得多,媽媽說這代表讓新一年紅紅火火。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一個放在碗里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以前,我學會了煮牛奶,今天,我學會了紅團,不知道以後還會學些什麼呢?
六年級日記 篇10
20xx年11月27日 星期日 天氣:晴
星期天是一個好日子,不但天氣好,而且爺爺答應帶我去釣魚。
一早,我就和爸爸把釣魚所要用的一切物品准備好了,有釣竿、蚯蚓、紙板、木桶。然後,我們就出發了。
走了不久,我們來到一條大河的邊上,爸爸說:「我們就在這兒釣魚吧!」我說:「好呀!」我們就放下紙板在地上,人就坐在上面。接著,往鉤子上面裝上蚯蚓,再把鉤子和線甩到河裡。爸爸可是一位釣魚高手。我不自量力,對爸爸說:「爸爸,我們來一次釣魚比賽,好不好!看誰釣得多!」爸爸說:「好呀,只是你輸了不許哭!」
我拿著釣竿耐心地等待著。我等了一會兒,發現自己的釣竿上的線在動,心裡暗自高興,哈哈,魚兒上鉤了。我再偷偷地向爸爸那裡瞅了一眼,爸爸還沒有動靜。好,看來還是我的運氣好。於是,我迅速將釣竿提起,同時大聲對爸爸說:「爸爸,你看我釣到了魚!比你先釣到了!」正在這時,那條魚一甩尾巴就從我的鉤子上逃走了。我高興得太早了,竟然讓釣起來的魚給逃掉了。爸爸只是向我笑了笑,沒有說什麼。我真是氣死了!我想現在得趕快再釣,否則會給爸爸搶先釣到魚了。
等了好一會兒,才有一條魚兒過來咬鉤子。可是,我又太心急了,讓它給逃走了。我去看了看爸爸桶里的魚,呀,真不少!還全都是一些大魚。再看看自己的桶,一條魚也沒有,連小魚也沒有一條。唉,真是氣死我了!我就問爸爸:「你為什麼能夠釣到魚,為什麼魚兒就是不願意讓我釣上來呀?」爸爸說:「不是魚兒不願意讓你釣上來,而是你太心急,要學會耐心!……」
接著,我按照爸爸說的方法去釣,果然也釣起了幾條魚。到了中午,我和爸爸收起釣竿拿起木桶回家了。我看著桶里的魚心裡在想,今天我可以吃到味道鮮美的紅燒魚了!
『陸』 白菜餃子好吃有妙招!學會此做法,餃子鮮香入味,好吃到停不下來
導讀:白菜餃子好吃有妙招!學會此做法,餃子鮮香入味,好吃到停不下來
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餃子是最好吃的麵食,也是我最愛的麵食。還記得在小時候,那時候家人非常忙,只有在吃餃子的時候,家人才是聚在一起的。而大家能聚在一起吃餃子,就說明是逢年過節,尤其是過春節的時候,春節吃餃子給我的印象最深,因為在初一早上一家人吃完餃子後,小孩子就去拜年,拜完年就能得到紅包和零食,真的非常開心。所以餃子給小時候的我就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而到了現在,我對餃子的喜愛更甚,不僅能和家人常吃,還能根據自己的喜好做出自己喜歡的味道。
說起餃子,最近一段時間我最常吃的餃子就是白菜餡兒餃子,因為白菜是現在的應季蔬菜,不僅價格便宜,營養和口感也是最好的時候,所以我就經常做白菜餃子吃。和白菜最搭的就是豬肉,白菜豬肉餡兒餃子是很多愛吃餃子的人的「心頭好」,每次說起餃子,第一個想起的就是它。白菜餃子雖好,但是很多人在做的時候,總是不能穩定發揮。其實那是大家沒有掌握妙招,白菜餃子好吃是有妙招的!今天我就把它們分享給你們,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
【豬肉白菜餃子】
我們需要准備的食材:大白菜、五花肉、蔥、姜、雞蛋、麵粉
第一步:准備300克左右的麵粉,把麵粉倒進碗中,然後在麵粉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先用筷子攪拌成面絮,再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團備用。緊接著把大白菜從中間切開,用清水沖洗干凈,再把白菜切碎裝在盆中,然後加入適量的鹽,抓拌均勻,腌制10分鍾左右,給白菜殺水,這樣就不會出水了。
第二步:准備好3分肥7分瘦的五花肉,把肉清洗干凈,再用刀剁成肉餡兒裝在盆中,把大蔥和姜洗干凈,蔥切成蔥花、姜切成姜絲都裝進碗中,然後在碗中加入適量的溫水,用手揉抓一下蔥姜,使它的汁水出來,這樣蔥姜水就做好了,緊接著把蔥姜水分三次打進肉餡中,每次都充分攪拌均勻,最後攪拌上勁即可。
第三步:攪拌上勁後,在肉餡兒中加入適量的鹽、胡椒粉、蚝油、生抽和老抽,用筷子攪拌均勻,然後再往裡面打一個雞蛋清,攪拌均勻即可。加入蛋清之後,肉餡會變得更嫩滑。
第四步:把腌制好的白菜撈起來,放在紗布中,擠壓出裡面的水分,然後把它倒進肉餡中,緊接著再往裡面加一點蔥油,鎖住餡料中的水分,食材都加完之後,用筷子攪拌均勻,豬肉白菜餡兒就做好了。緊接著在案板上撒一點乾麵粉,把面團放上去,分成小劑子,把小劑子擀成麵皮,就可以把餡兒往餃子皮中包了。餃子包好之後就可以下鍋煮了。
技巧總結:
1、白菜要用鹽腌制一會兒,去除裡面的水分,這樣白菜就不會出水了。
2、要用蔥姜水進行打水,讓餃子餡兒充分吸收蔥姜水,這樣不僅能去豬肉的腥味,還能讓增加水分,讓肉餡更鮮嫩。
3、在調完味道以後,記得打一個蛋清進肉餡中,蛋清可以讓肉餡口感變嫩滑,避免肉餡兒發柴。
4、食材都加進去之後,要加入一點蔥油,鎖住餡料中的水分。蔥油做法:熱油中加入蔥花,開小火慢炸,炸出蔥香味,蔥油就完成了。蔥油一定要晾涼再添加。
白菜餃子好吃有妙招!學會此做法,餃子鮮香入味,好吃到停不下來!這種製作白菜餃子的方法你們都學會了嗎?學會了就做著嘗嘗吧,味道非常香。
『柒』 大年三十應該做些什麼
大年三十包餃子。是我國北方廣大地區民間過年最重要的內容之一。規定了許多規矩和約定俗成的習俗內容,這些習俗都是為了配合過年的氣氛需要。
民諺雲:「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農歷每年的臘月三十日,是人們辭舊迎新的時候。這一天,人們從早到晚,要准備許多美味食品,舉行各種有意義的活動。人們稱這一天叫做「過年」。
過大年,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最為隆重的節日。為了過好年,舊時農家一進臘月的門坎,就開始忙年。尤其是從臘月二十三,俗稱過「小年」起,人們就進入了過年的倒計時,日夜忙個不停。
河南民間有一首流傳很廣的《過年歌》:
二十三,祭灶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殺豬雞; 二十八,蒸棗花; 二十九,去打酒; 年三十,包餃子; 大年初一,蹶著屁股亂作揖。
大年三十包餃子寓意:
大年三十包餃子。是我國北方廣大地區民間過年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年三十的餃子,由於是節日的重要內容,所以,還規定了許多規矩和約定俗成的習俗內容。這些習俗都是為了配合過年的氣氛需要。
餃子餡的講究包餃子首先是調拌餃子餡。餃子餡有葷有素,有的地方是嚴格區別的,但更多的是葷素搭配。年三十包的餃子,要足夠三十晚上和初一早上全家食用的。
除夕夜的餃子餡一般是葷素料相配合,用豬肉或羊肉,切成小肉丁,加調味料腌好,然後把大白菜嫩葉用刀剁成粗粒,擠去部分水分,加人肉餡和調味料調拌而成。
在制餡的過程中,最講究的是剁餡,就是用刀細剁大白菜的工序。剁菜時,刀與案板撞擊,發出銼銼有力的「嘭嘭」聲,由於用力大小在不斷地變化,這聲音便發出了富有韻律感的強弱節奏變化,像特別優美的樂曲,傳到四鄰八居。
人們都希望自己家的剁菜聲音是全村最響的,也是時間最長的。肉加菜調餡,諧音「有財」,剁餡聲最響且時間要長,美其意曰「長久有餘財」。剁菜的時間越長,說明包的餃子就多,象徵著日子紅火富有。
『捌』 包餃子周記
包餃子周記範文1
到了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我們家裡,媽媽為了大夥兒可要做八十多個餃子。
此時,我看到媽媽忙碌的樣子,關心地說:「媽媽,我來幫你。」
「你還小,不懂事,幫也是幫倒忙。」媽媽不耐煩地回答。
我站在媽媽的身邊,挨挨擠擠,反復乞求地說:「你就讓我學著幫忙吧!」
媽媽無可奈何,就讓我幫著包餃子。媽媽親切地告訴我:「照樣子把麵皮擀好,在用筷子夾一些肉餡,放在餃子皮中間,用手把餃子包起來。一個餃子就包好了。」按照媽媽教的方法那樣做,還真不錯,我包了一個「大肚」餃子。繼續堅持下去,我包的一個個餃子,越來越像大人包的餃子了。媽媽看見了,笑眯眯地說:「好孩子,你長大了,懂事了。」
餃子下了鍋,煮了十幾分鍾。媽媽用碗盛上我包的煮熟了的餃子。我迫不及待地趁熱咬了一口餃子。啊,真香!我連吃了十幾個餃子就飽了。
這一天是我成長的一天,也是我最快樂的一天。
包餃子周記範文2
今天是除夕了,家家戶戶都包著香噴噴的餃子。當然,我家也不例外,今天,我就給爸爸媽媽幫幫忙,體驗一下包餃子。
我和爸爸上午就開始絞餡了,把芹菜放到絞餡機里,然後轉到把手,我把吃奶得勁都用上了,可是它就是轉不了,只好請爸爸出山幫我了。絞完了餡,看著這一粒粒的芹菜餡,粒粒晶瑩剔透,好看極了。這時爸爸又把我用身體體溫解凍的肉,切成肉末放進去,好似一片綠色的草叢中間還有小花點綴。
之後的和面這個任務就不多說了,因為我沒有參與。
我們開始包餃子了。我負責揉面團,面好軟啊!像一團白花花的棉花,也像松軟軟的棉花糖,好想咬一口。還是快揉吧,爸爸媽媽還等著用呢!
太好了,餃子包好了,已經下鍋了,我太興奮了,餃子一出鍋,我就沖上去嘗,咬了一口,一份耕耘,一份收獲,自己包的餃子就是香。
包餃子周記範文3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包餃子,媽媽和面,我剁陷子。一會我們都弄好了,開始包,一開始我津津有味地包。但是不一會,我厭倦了,我對媽媽說我不想包了。媽媽沒管我,我歪著頭看著媽媽,媽媽還是那樣。於是我又下決心包好餃子,媽媽見我又開始了,很高興,我也很高興。
我包好了,我媽媽開始下餃子,一會好了,我品嘗自己的勞動果實心裡非常高興,我會包餃子了。
包餃子周記範文4
星期天早晨,半夜裡開始的小雨仍然不緊不慢地敲打著玻璃窗,我懶洋洋地躺在被窩里。忽然聽見媽媽對姥姥說:「天不好,不能出去玩兒。不如我去超市買點兒韭菜,咱們在家包餃子吧。」不等姥姥表態,我就興奮地掀開了被子:「太好了!我舉雙手贊成。」
媽媽買來了韭菜,我第一個搬了小凳子坐到矮桌邊擇菜。那韭菜綠油油的,青翠肥厚,一看就知道很新鮮干凈。不一會兒,韭菜就擇好了。
我幫爸爸把韭菜洗得乾乾凈凈,又幫姥姥把面和好,姥姥說還要「醒一醒」,好讓面變得更筋道。我前前後後地跑來跑去,顯得比誰都忙。
媽媽在案板上剁好了肉,又開始剁蔥,本來我也想去試一試,可是媽媽說,刀太重,我掂不動,不讓我干。看見媽媽被蔥嗆得淚汪汪地從廚房裡跑出來,我就悄悄鑽到廚房裡。哇,菜刀還真的挺沉,我雙手擎著刀,學著媽媽那樣,使勁地剁。誰知還沒有剁幾下,我就被蔥嗆得淚涕雙流,「三十六計走為上」了……
開始包餃子了,姥姥擀皮,我擠在媽媽身邊,和姥爺、爸爸圍著小矮桌包。可是,別人包的餃子都能直立在紙板上,我包的餃子卻總是「站」不起來,扁扁的躺著,樣子很不好看。爸爸告訴我:「你的餃子餡放的太少了」。我就把餡放得很多,但包的時侯一擠,就把餡給擠了出來。媽媽說:「你包好餃子,在底下按一下就可以站住了。」我一按,卻把餃子按了個洞,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說像我這樣包下去,今天中午就要吃咸面片了。姥爺說:「你包餃子的方法錯了,我來教你。」果然,按照姥爺說的辦法去做,我的餃子「站」了起來!
漸漸地,我包的餃子越來越棒。姥姥看了稱贊說:「不錯不錯,和你姥爺包的餃子伯仲不分了。」可是姥爺卻不願意了:「你誇她可以,可也別貶我呀?」一家人都大笑起來。我雖然不懂「伯仲」什麼意思,但也知道姥姥是在表揚我,心裡非常得意。正想問媽媽什麼是「伯仲」,卻不料一下坐在凳子邊上,摔了個屁股蹲兒,逗得大家捂著肚子笑個不停……
餃子出鍋了,吃著自己包的餃子,我覺得格外香甜。
包餃子周記範文5
我的寒假生活多姿多彩,但我覺得最有趣的一件事是包餃子了。
媽媽開始教我包餃子了,她認真地給我邊說邊做示範,我則想到那麼一件事的邊聽邊學著媽媽的動作。由於我想露一手,媽媽說的話我一句也沒領會,只顧照貓畫虎照虎畫貓,左手托住一張餃子皮上放了一勺餡,把餡子皮合攏,用手一捏,哈哈……捏住了!正在我得意之際,突然感到對手濕漉漉的,原來是油從餃子左面冒了出來。於是,我捏左邊,可是沾了油的麵皮始終合不攏。我非常氣惱,一使勁,左邊是捏住了,可是右邊又冒油了,真是氣死我了!於是,我同時捏住兩邊,再使勁一捏,餃子的肚子就給撐破了,這可氣的我火冒三丈,不得不再拿一張麵皮補住。我手裡拿著的已經不是餃子了,而是一個肉湯圓。誒,沒辦法,誰讓我沒看清學懂呢。
我難為情地拿著「傑作」給媽媽看。此時,媽媽已笑得合不攏嘴了,她停止了笑對我說:「包餃子不能用蠻勁,要用巧勁」。並如此一般地又教了我一邊。聽了媽媽的話,我非常慚愧,我決定再包一次。我按著媽媽說的,右手捏中間,然後兩邊對擠,在左右輕輕一捏。嘿,你別說,這只「小胖墩」還挺帶勁呢!
通過這次包餃子,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是,我們都要講究方法。
包餃子周記範文6
在我們的生活中,會引來種種風波。如:家庭的風波、課堂上的風波等。但是我卻忘不了那次包餃子的風波。
記得那一次,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鄉下姥姥家去。來到了姥姥家,我可高興了,終於可以跟表姐在一起玩了!我們玩了一會兒,回到屋裡一看,姥姥和媽媽正准備包餃子,我們就洗了洗手,跟著媽媽學包餃子。
我手上拿著一張餃子皮,另一隻手用勺子把餡兒挖到了餃子皮上。正打算包起來的時候,可是那些餡兒就是不聽我的使喚。不是從坐左邊冒出來,就是從中間跳出來,我心想:唉,這餃子真是不聽話。抬頭一看,姥姥和媽媽已經包了許多餃子了,那些餃子形態各異,讓人看了不流口水才怪呢!我看著媽媽包的是那樣輕巧,我就對媽媽說:「您還是教教我怎樣包餃子吧。」媽媽一邊示範一邊對我講了包餃子的方法和應該注意的事項。我又重新拿起一張餃子皮,按照媽媽的方法去做,果真奏效。不一會兒,我便包了十幾個餃子。
煮熟的餃子出鍋了,姥姥把餃子撈出來放到了盤里,我吃著自己包的餃子,心裡美滋滋的!
今天,我學會了包餃子。
包餃子周記範文7
今天是寒假的第一天,爸爸媽媽為慶祝我優異的期末成績,決定今天包餃子!早上媽媽買了一些菜、餃子皮和肉。我高興極了。
中午到了,媽媽已經在桌子邊包餃子了,我在一旁看著,覺得包很簡單,手就開始有點癢癢了。我便偷偷地走到桌子前,看了看媽媽包餃子的樣子。
媽媽說先把餃子餡用筷子夾到餃子皮上,然後把餃子皮用手一點點的捏我又拿了個餃子皮,少放了點餡,一點點的又捏住了,沒漏,我高興的把它放到了箅子上,可是卻怎麼也立不起來。媽媽又說:「你放的餡太少啦,怎麼能立起來呢?」我有點灰心啦,這時候媽媽說:「你照我的樣子來就能包好啦!」
媽媽把餃子皮托在手心上,然後夾一筷餡,放在餃子皮的正中間,再把餃子皮對折一下,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熟練的一捏,一個胖乎乎的餃子就呈現在我的面前。
我照著媽媽教的方法開始包啦。餃子包好啦,要開始下鍋煮啦。媽媽先燒開一鍋水,然後把餃子一個個輕輕的下進去,再用勺子背輕輕的推著,生怕把餃子弄破了。
不一會兒,鍋開了,媽媽又往鍋里添了半碗水。不時的用勺背輕輕的推著,我問媽媽為什麼要添水呢?媽媽說:「煮餃子要滾三滾,餃子才能煮透,皮筋陷軟」。鍋又開了,媽媽又往鍋里添了半碗水,然後和以前一樣用勺子輕輕的推著。
餃子煮好了,要開始撈了,只見媽媽用漏勺把餃子盛出來,結果我包的煮爛了兩三個,不過,吃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裡還是美滋滋的。
包餃子周記範文8
「噼噼啪啪』,陣陣清脆的鞭炮聲迎來了大年初一,我高高興興地來到外婆家拜年。
外婆一見到我就高興地掏出紅包,我連忙說:「祝外公外婆身體健康、外事如意。」外婆又說:「今天是大年初一,我們一起來包餃子吧。」我爽快地答應了。只見外婆拿來一個盆,裡面裝著一大堆肉餡和一疊餃子皮。我包過餃子,但外婆不知道我包過餃子,所以就開始教我了。我連忙說:「外婆,你別小看我,這點小活兒怎麼可能難倒我?」外婆樂得臉上笑開了花,她說:「我的乖孩子,那我們就開始吧。」
於是我和外婆拿起餃子皮,各自夾了一筷子肉餡放進了餃子皮中間,然後再對折,用大拇指和中指在餃子皮的頂端捏出幾個小圓圈,就這樣一個個餃子被放進了鍋里煮。看著一個個餃子在沸水裡來回翻滾,想著能馬上吃到自己親手包的餃子,我的心裡有說不出的`成功和喜悅。晚上,我們全家歡聚一堂,高高興興地品嘗了一頓豐盛的餃子宴。
相信到了明年的春節,我會包出更多更好更漂亮的餃子。
包餃子周記範文9
今天,我們家包餃子。我高興地又蹦又跳。
開始包餃子了,看著爸爸媽媽在包,我可有點不服氣,我走過去對媽媽說:「媽媽,我可以包嗎?」媽媽說:「你行嗎?」
我說:「為什麼不行?」就這樣,我和爸爸媽媽包起餃子來。
我拿起餃皮,把餡放進裡面,用手一捏,呀,皮破了,媽媽說:「你不是行嗎?」
我不好意思地說:「我包的是戰斗英雄——掛彩戰士。」
大家聽了這句話,漸漸笑起來,我也跟著笑起來。
唉,包餃子可真不容易。看來小小的家務活也有學問,輕視不得。
包餃子周記範文10
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國時期,魏張揖所著的《廣雅》一書中,就提到這種食品。據考證: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時期的「偃月形餛飩」和南宋時的「燥肉雙下角子」發展而來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
相傳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後辭官回鄉。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他看見南洋的老百姓飢寒交迫,兩只耳朵凍傷,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張仲景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床實踐,便在當地搭了一個醫棚,支起一口大鍋,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熱的葯材,用麵皮包成耳朵形狀,煮熟後連湯帶食贈送給窮人,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從此鄉里人與後人就模仿製作,稱之為「餃耳」或「餃子」,也有一些地方稱「扁食」或「燙面餃」,以後漸漸形成習俗,逢年過節沒有餃子吃是萬萬不行的。
一提到吃餃子,那我肯定開心得不得了,比起白米飯、粥、面條我更喜歡吃餃子。尤其是香菇水餃。
餃子的吃法多種多樣,可以煮來吃,味道很美味;可以蒸著吃,香味彌漫;還可以煎來吃,外酥里嫩。
包餃子是奶奶最拿手的,奶奶威風凜凜,最為得意,一個人和面一個人調餡,餡兒調得又香又綿,面和的軟硬適中,最後盆手兩凈,不沾一點兒麵粉。然後,奶奶指揮我、妹妹還有媽媽一起來參與,看火的看火,擀皮的擀皮,送皮的送皮,頗有沙場點兵的風范。
開始包餃子啦!只見奶奶舀了一勺肉放在餃子皮上,然後奶奶用手沾點水點在餃子皮邊,用沿著邊兒用手輕輕地捏一捏,便捏出了一圈穗狀的花邊兒,像小姑娘頭上戴了一圈花環,煞是好看。聞著香噴噴的水餃,美呀,那還等什麼,來呀,趕快吃呀!怎麼樣?好吃不?
吃餃子是一種傳統習俗,逢年過節必不可少!你的家鄉也是這一習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