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山西陽泉有哪些特產
平定黃瓜干
主要產於平定縣後溝、河頭兩村。明洪武年間(1368--1398)開始生產。以清脆、爽口、香醇味厚、食用方便而受到人們的青睞。清朝被定為進貢皇室的物品,享有「龍筋」之譽。黃瓜干係選用優質無剌無籽幼瓜製成,富含人體必需的維生素、鉀鹽、氨基酸、糖類等多種營養成分,能促進腸胃蠕動,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陽泉鐵鍋
以食不變味 、銹不脫皮 、色澤光潔、邊沿整齊、壁厚均勻、油炸不裂等優點而著稱於世。
西回小米
西回小米的生產基地地處太行山中部,生長期長,晝夜溫差大,種植土壤為褐色土質,肥分較高,常年使用農家肥,團粒結構好,水源主要靠天然旱井集雨,基地及周邊無「三廢」污染源,生態環境良好。
平定荊花蜂蜜
荊花蜂蜜的簡稱,也叫荊條蜜。是四大名蜜之一(荊條蜜、棗花蜜、槐花蜜、荔枝蜜);也是我國大宗蜜源中每年最穩收的蜜品之一。立秋前後,秋高氣爽,荊花叢中,蜜蜂穿梭其間,採花露釀製成荊花蜜,淺琥珀色,入口留香,回味無窮,因其質優被稱為「一等蜜」。
仙人紅薯
仙人紅薯是山西省陽泉市盂縣仙人鄉的特產。仙人鄉海拔低、積溫高、沙土地透氣好,這些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成就了仙人紅薯的優良品質。2011年,仙人紅薯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山西過油肉
過油肉據傳起源於明代,原是官府中的一道名菜,後來傳到太原一帶民間,再逐漸傳播至山西其他地區。「過油肉」在江蘇、上海和浙江地區都有,而山西過油肉從選料到製作上都與眾不同,具有濃厚的山西地方特色。
平定黃瓜
平定黃瓜平定黃瓜干主要產於平定縣後溝、河頭兩村。明洪武年間(1368--1398)開始生產。以清脆、爽口、香醇味厚、食用方便而受到人們的青睞。清朝被定為進貢皇室的物品,享有「龍筋」之譽。
黑豆葉菜
山田種豆懼苗稀,田家辛苦怨調飢。輸租糠秕乘瓦缸,蓄菜備嘗藿與薇。新谷面登場,團團白露。先期豆傷英,後期葉隕黃。廑懷屬少婦,茸草埋晨裝。相攜或三五,—一執筠筐。盈檐非染籃,越陌且寒裳。行行拾綠野,捋取纖指長。
黃瓜干
黃瓜干是平定縣的傳統名產。早在500多年以前,黃瓜干就成為當地人酒宴上必不可少的下酒小菜。這種黃瓜干,皮肉均翠綠可愛,表面光潔、無皺。食時清脆味甜,清香可口。清朝乾隆皇帝親筆御批為:「龍筋」,被定為進獻皇宮的貢品。
炒不爛
用料:土豆,麵粉適量。調料:雞蛋(肉),辣椒,芝麻,蔥,姜,蒜等調料適量。炒不爛做法:1、土豆去皮切絲。淘洗後晾乾。2、麵粉中灑入少許食用油,土豆絲拌入,使麵粉均勻的裹在土豆絲上面。3、如上入蒸鍋,蒸熟(約15分鍾)。攤在面板上,待涼。4、配料切絲。根據口味可以選擇肉炒或蛋炒,(也可以加入青椒絲,火腿絲、蘿卜絲……)。5、可根據口味用花椒%26辣椒熗鍋,先把配料中的菜(肉、蛋)炒熟,後加入晾好的土豆絲。翻炒均勻,加入鹽和芝麻等。一道可菜可飯的粗糧食品就好了。
平定黑釉陶瓷
平定自唐宋以來就製作陶瓷器。隨著滄桑歷變,生產工藝日臻完善。民國年間利用本地資源生產紫砂陶器,並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當時的平民工廠生產的紫砂陶器和其他陶瓷譽滿北方。
山西河撈面
人們一提到山西不禁會想起那裡的刀削麵,但是山西還有一種比刀削麵的來歷更早的麵食,那就是河撈面。 河撈是一種古老的麵食品種,大約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多在北方人家尤其山西民間和陝北流行,在不同的地方名稱有些不大一樣,有叫河撈面的,有0子面的,有叫餄餎面的,還有叫壓河撈或叫軋河撈的。
陽泉漂抿曲
陽泉漂抿曲 飄抿曲,亦稱小河撈,大約從明朝開始風行於陽泉。它是以綠豆摻少量精白麵粉和面,經特製抿曲床壓制而成。煮熟後撈入各種調料配製成的湯汁中即可飄起。它長如掛面,細如毛粉,清香利口,鮮味撲鼻,富有營養,風味別致,還具有消火消暑之功效。
北嶺牌米醋
北嶺牌米醋是山西省陽泉市的特產。以優質小米、小麥、麥麩、白糖為原料,採用傳統的大麴制醋工藝精製而成,含有多種維生素,是製取醋蛋液的底醋,對高血脂、動脈硬化,慢性胃炎都有一定療效,是集美容健美、烹調為一體的佳品。
B. 最好吃的蛋是什麼蛋
鵝蛋的脂肪含量最高,同時它的膽固醇和熱量也是最高的,並且鵝蛋含有的鐵元素與磷元素也是最多的。有很多人認為鵝蛋的營養價值要遜色於雞蛋和鴨蛋,其實不是事實,鵝蛋的水分佔比60%,蛋白質13%,脂肪12%,和其他兩種家禽的蛋相比,鵝蛋的熱量最高。一般來說雞蛋比鴨蛋好吃,鴨蛋比鵝蛋好吃,如果一定要強調哪個好吃,那應該在同一種做法的情況下比價,現實情況是鴨蛋一般都做咸鴨蛋,當然,個人口味也有區別,有些人不吃雞蛋的。
若想吃鴨蛋和鵝蛋的炒菜,在蛋液里放上些許料酒,這樣炒出的蛋會更加有味,鴨蛋還是做鹹蛋最有味道,鹹蛋在手無論是吃饅頭還是喝粥,都會吃的津津有味。
C. 陽泉的烏雞雞蛋的價格是多少每公斤。
5元一斤
D. 眾所周知山西是一個「麵食的王國」,山西陽泉有什麼美食小吃
01、平定過油肉這個其實是山西陽泉比較知名的一個特色菜餚了,而且這道菜餚的歷史也是非常的悠久,在古代的時候,很多達官顯貴都是特別愛吃這道菜。而這道菜在食材的選擇上也是非常的嚴格,想要做好這道菜,必須要選擇豬後臀部的元寶肉。
山西陽泉這邊的黃瓜干同樣也是非常的有名,這邊的黃瓜主要是特別的清脆爽口,而且也是香醇味厚,所以這邊的黃瓜是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實際上這里的黃瓜在清朝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貢品,黃瓜的吃法其實非常的多,不過對於本地人來說,他們更喜歡吃黃瓜干,做法其實特別的簡單,先把黃瓜泡一段時間,然後撈出來沖洗干凈,切成薄片,接著用佐料腌制一段時間就可以了。至於佐料,我們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來進行搭配。
E. 山西的美食有哪些
山西有11個地級市,而山西的美食是由這11個地級市的美食融匯而成的,故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11個地級市的美食。
1、太原
太原最有名的美食有三種,分別是過油肉、老太原糖醋丸子和頭腦,這三種美食可以說是山西特色美食的代表,如果你來到山西太原,這三種美食不容錯過哦!
2、大同
大同有一種聞名全國的食物——刀削麵,當然,除了刀削麵外,大同的渾源涼粉、莜麵栲栳栳和羊雜湯也是相當受人們喜愛的。
3、朔州
朔州最有名氣的美食有豌豆粥、右玉邊雞、塞上凍兔肉以及懷仁糖干爐,這些都是當地最具有特色的美食。
4、忻州
忻州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最好吃的食物是原平鍋魁,其實,除了原平鍋魁外,還有一種忻州瓦酥口感也是很不錯的。
5、呂梁
呂梁有特色的美食也不少,而最受人們歡迎的是柳林碗禿、抿圪蚪、孝義火燒以及黃米油糕,這些食物可謂是十分火爆的。
6、陽泉
陽泉最為有名的美食是一種叫飄抿曲的麵食,除了這一麵食外,盂縣鹵土豆、燴貓耳朵、炒不爛子也是味道極好的陽泉美食。
7、晉中
晉中的美食也是多得數不勝數的,有晉中桃花面、魚羊包、平遙碗托、平遙牛肉、太谷餅、太谷熏鴿、介休貫餡糖等。
8、長治
長治的經典美食有壺關羊湯、上黨臘味驢肉、武鄉和子飯、長子炒餅,並且這些美食都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是當地最具代表性的。
9、晉城
晉城好吃的美食有陽城燒肝、高平燒豆腐、陽城肉罐肉、石頭炒雞蛋,這幾種可都是相當具有本地特色的。
10、臨汾
臨汾給人們的美食印象可能是牛肉丸子面,除了這個外,還有河西蒸飯、太後御膳泡泡糕、霍州年饃以及浮山燒麥。
11、運城
運城讓人念念不忘的美食有大盤雞、油潑面、聞喜煮餅、稷山麻花、解州羊肉泡饃、北相羊肉胡卜,同樣這些美食是非常具有特色的。
F. 陽泉哪裡有賣真的笨雞蛋的
陽泉平定里社村,有一家養烏雞的,笨雞蛋很好吃,18235322277
G. 最好吃的蛋是什麼蛋
我感覺鵝蛋最好吃,純粹個人偏好。媽媽給拿了雞蛋和鵝蛋,可我眼巴巴看著不能吃,幾乎都被老公吃了,女兒也吃了幾個。此生基本上跟雞蛋鴨蛋鵝蛋說byebye了雞蛋炒著吃最好吃。鴨蛋腌咸鴨蛋最好吃。鵝蛋煮了切了放炸醬好吃。各有各的口味吧。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吃法。
H. 陽泉小吃
四礦口挨金虎便利那家的牛肉粉,鄉鎮局下午五六點出攤的串串,開發區24總站前一站那裡面的清湯面,八中車站下車的雞蛋餅,天橋葯店門口的雞汁豆腐,市裡醫院洞洞下面正對的擔擔面,多了,外我得打多少字,想吃刷鍋又想好看點的地是小陽泉自助的金品豆撈,大約一人三十多吧。吃點菜基本沒有什麼便宜的地方,都漲價拉。記得給分,打老這么多字.
I. 陽泉有什麼美食小吃
山西是一個「麵食的王國」,這一次壹周君帶你來到陽泉
提到陽泉,壹周君腦海里首先就想到了平定砂鍋,「平遙的牛肉,太谷的餅,平定的砂鍋亮晶晶......」,這首郭蘭英老師演唱的山西民歌《誇特產》,應該是父輩們當年的流行歌謠吧
平定縣的砂鍋和黃瓜干,還有流行於晉中地區的陽泉壓餅,這就是世人對陽泉 美食 的最初印象啦!
當然了,以上幾種應該算是陽泉特產啦,當地人大家最常吃的,其實還是各種麵食,就比如這種叫做「漂抿曲」的東東。
漂抿曲,陽泉人稱它作「小河撈」,是用綠豆分與麵粉混合和面,然後壓製成的一種面條。因為製作飄抿曲要用到特殊的工具——抿曲床,這也是它區別於山西餄烙面的明顯特徵;又因為它煮熟之後置入湯汁之中,會像浮雲一般飄起,所以得了「飄抿曲」這個如此雅緻的名字。
陽泉人說「漂抿曲吃湯」,一碗原汁原味的鮮湯才是漂抿曲正宗與否的標准,必不可少的一樣就是用豆葉菜製成的鹵料,它是用當地的黃豆葉經加工後製成的,是飄抿曲絕佳的搭配。
然後就是平定過油肉,這也是山西最著名的一道菜,號稱「三晉一味」,在山西各地都有的吃,其特點就是色澤金黃,咸鮮微酸,湯水分量多,搭配白米飯吃才算完美!
雖說全國各地的山西菜館都有這道菜,但基本都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正宗的過油肉只看師傅的「過油」手藝過不過關,然後輔料就是雞蛋,蒜台和黑木耳,不會多一樣。
陽泉還有一種用土豆、玉米面和蔬菜混合製成的麵食,叫「糊嘟」。舊 社會 是窮人吃的,如今被改良成了特色主食,還有配套的蘸料,口感軟硬適中,還有減肥的功效。
至於「莜麵栲栳栳」,是陽泉盂縣的一道特色小吃,栲栳是指用柳條編成的」笆斗」,「栲栳栳」就是長得像」笆斗」的麵食。製作時面片要用手指捲成圓筒狀,一個挨一個地排列在蒸籠上蒸熟,感覺就像是馬蜂窩 吃的時候直接盛碗里,澆上鹵汁和香菜即可。
粉條豆腐絲,是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的傳統特色 美食 之一。粉條豆腐絲是以粉條和炸過的油豆腐絲為主要原料,配以蔥、薑末、蒜末、花椒、大料、醬油、陳醋、香油等原料製作而成。食用時,夾起菜來要等一下才入口,以免燙嘴。
盂縣鹵土豆,是山西省陽泉市盂縣的特色 美食 之一。盂縣鹵土豆是以土豆為原料,放入鍋中大火煮開,改中火煮十分鍾,撈出瀝干水分,然後放到油鍋里炸至表皮微皺時撈出,控干油待用。另外拿一口鍋做鹵水,把花椒、八角、蔥、姜、蒜、糖、鹽、味精、芝麻、孜然、可樂、醬油等放入鍋里,放入炸好的土豆,大火燒開後,改小火煮二十分鍾至土豆軟爛即可食用。
平定黃瓜干,是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的傳統特色小吃之一。平定黃瓜干是以平定黃瓜為原料,加工時,先颳去黃瓜外皮,然後順長分為四條,放在架桿上,用爐火烘烤製成。烤好的黃瓜干密封於大缸內,可隨食隨取。食用時,將黃瓜干用冷水浸泡後沖洗干凈,用佐料腌製成香、甜、酸、辣等多種口味的小菜,吃起來外韌內脆,別有風味。
棗介糕,是山西省陽泉市盂縣的傳統特色 美食 之一。棗介糕是用黃米面和棗為主要原料製作而成,過程簡單卻難以拿捏好和面的度,要經過不斷的摸索才能掌握好。棗介糕平時很少見,一般在婚宴上才出現,是盂縣 美食 的代表之一。
陽泉壓餅,是山西省陽泉市的傳統特色小吃之一。相傳唐代平陽公主率軍駐守娘子關時,曾以此餅為行軍干糧讓軍士食用。陽泉壓餅是用玉米面、苦蕎面、高粱面、小麥面等材料,採用傳統工藝製作而成。吃起來具有薄、香、酥、脆等特點,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陽泉 美食 以麵食為主,如果大家喜歡吃麵食,那就有福了,在這里我就給大家介紹幾樣不常見的當地 美食 。
棗介糕是我的最愛。如果你去盂縣藏山 旅遊 ,一定要嘗嘗地道的棗介糕。對於陽泉盂縣人而言,棗介糕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盂縣人結婚時,棗介糕可是必不可少的一樣 美食 。 棗介糕是在籠屜里鋪一層黃米面,再鋪一層去掉核的紅棗,可以鋪兩三層甚至更多,然後用火蒸。想要做好棗介糕,需要掌握好時間和火候。熱氣騰騰的棗介糕,咬上一口,粘軟甜香,十分可口。另外,棗介糕一定要趁熱吃。
莜麥棒子從外表上看很像年糕,其實它是陽泉人飯桌上的一道菜。莜麥棒子用莜麥面揉搓成拳頭大小柱形面團,然後用鍋蒸,出鍋後,將其切成片加以佐料爆炒。莜麥含糖分少,蛋白多,且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是糖尿病患者較好的食品。不過,想要吃莜麥棒子只能到盂縣,因為只有用這里的水才能做出地道口味。
紅稠飯類似於八寶粥,不過和八寶粥不同的是,他更像是米飯的紅豆版。紅稠飯是陽泉盂縣人的一樣主食,而且主要在早上吃。紅綢飯是用紅豆、小米和紅薯煮出來的,味道香甜可口。如果吃紅稠飯就一定要配一盤炒土豆絲,他們的搭配就如同炸土豆條配番茄醬。
玉米麵糊糊是一種傳統麵食。如果你做一次玉米麵糊糊,就會發現這是個力氣活。製作玉米麵糊糊要先將水燒開,然後放入土豆和豆角。當土豆和豆角煮熟後,加入玉米面和白面調和。這時,就要用一根木棍,不停地攪拌,要將糊糊中的麵粉和土豆充分的調和。
當糊糊做好後,你吃上一口會發現,只有面香和土豆的香味,味道有些淡。別急,這時在配以用蔥花、辣椒爆炒的土豆絲和西紅柿用作蘸料。夾一筷子熱氣騰騰的糊糊,蘸一下醬料,你會發現,口味立即得到了中和,口感極佳。尤其是在冬天,一家人圍著一口鍋,吃著熱氣騰騰的糊糊,那感覺真是其樂融融。另外,沒吃完的糊糊還可以炒著吃,味道優於炒不爛子。
除了以上這些特色 美食 外,陽泉還有很多其他 美食 和特產,這里不一一列舉,希望大家可以到當地去發現,親自品嘗。
菜香味美各地皆有特色,麵食爽滑眾人交口稱贊。
三晉陽泉三八席,女婿上門團圓宴。白菜過油肉菜香,醬燒豆腐絲美味。天冷點糊嘟素香,過油肉拉麵暖胃。酸菜圪斗香美味,棗糕喜慶步步高!要問美味哪裡吃,陽泉人民歡迎您。
陽泉人最喜愛吃的 美食 小吃莫過於「 抿圪斗 」了。
抿圪斗造型獨特、多種多樣,有酷似 剔尖 的,有圓形的,有扁形的,其中最正宗的「 抿圪斗 」是「 兩頭尖尖中間圓扁 」形狀的。
形狀優美的 抿圪斗 澆上自己喜愛吃的 臊子 ,既筋道耐嚼又柔軟滑口,其中白面加豆面的抿圪斗最受人們歡迎,盛上一碗兩面抿圪斗,小麥清香味和豆面獨有的香味撲面而來,真正的令人垂涎三尺,無論男女老少, 手端一碗 抿圪斗 ,大快朵頤地吃, 是非常快樂的。
抿圪斗的 功效 在於易消化、養胃,冬天食之 驅寒增熱 ,夏天食之 避暑降溫 ,是普通百姓喜歡吃的農家小吃,更是體弱多病、牙齒不好的老年人的最愛。
抿圪斗製作非常簡單,有純白面的,有白面加豆面的,有白面加玉蕉面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還有玉蕉面加榆皮面製作的。
榆皮面現在的年輕人大部分沒有見過也不知道是啥東西。
榆皮面 顧名思義就是榆樹皮曬干磨成粉,具有很強的粘性,摻和在玉蕉面里起粘合作用。
榆皮面 主要營養成份是膳食纖維,由糖蛋白和多糖組成,是製作簡單的「食物膠」,以前的農村人都會做。現在的人幾乎不吃榆皮面了,有些農村老年人偶爾還吃。
抿圪斗製作非常簡單,面盆里盛入白面、豆面,比例大約是7:3,慢慢倒入清水,一邊倒水一邊用筷子攪拌,攪拌成稍微軟的面團就好了。
製作抿圪斗的工具是抿床和抿鋤。
把和好的面團放在抿床上,用抿鋤用力往下邊推邊壓,面團順著抿床上的小孔被迫溜進開水鍋里,溜進鍋里的抿圪斗,七上八下,時而聚在一起,時而四處漂撒,就像是小河裡的蝌蚪,很是壯觀。
大約煮兩分鍾就可以用笊籬撈出來,盛到碗里,澆上 臊子 ,撒上預備好的「芝麻、生蔥、生辣椒」,倒上醋,香油點綴, 一碗香噴噴的臊子抿圪斗面 就製作成功了。
臊子也是多種多樣,有過油肉臊,有炸醬臊、有西紅柿炒雞蛋臊、有蔬菜臊,根據各人口味澆上不同類型的臊,陽泉人最喜歡吃的還是 酸菜絲絲臊子, 炒上一鍋自家腌制的茴子白葉酸菜,真是爽口。
白面攪豆面製作的抿圪斗是陽泉地區的地方小吃,別具一格。
大家好,我是小福,有朋友聊到這個陽泉得 美食 文化,哈哈這可算是找對人了,純正的吃貨一枚,這就把知道的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首當其沖的肯定是老陳醋呀,這個大家都知道吧,名聲在外,哈哈,然後就是平定過油肉,山西特色菜餚, 歷史 上這道菜就是來自晉東名城平定,特產釀白菜過年必吃的,還有就是粉條豆腐絲,做法獨特昂,黃瓜干以及燜面也是必不可少的呢,還有一個需要知道的是在陽泉,有一樣別具風味的麵食叫「糊嘟」。有著特色的蘸料和軟硬適中老少咸宜的口感,受到廣大山城人民的青睞。這塊小福就是有點吃不慣了,哈哈沒有口福呢,總之 美食 還有很多很多,小福就不一一說了,已經留口水了有木有,剩下的留給大家補充吧,記得留言評論哦。
秀英,你好! 美食 坐家衷心感謝你這幾天帶著我在你土生土長的家鄉――陽泉,讓我吃了那麼多 美食 小吃:漂抿曲、過油肉、糊嘟、釀白菜、粉條豆腐絲、黃瓜干……不行了,我這個吃貨已經又開始流口水了!所以,下面我就來談談我吃過的舌尖上的陽泉 美食 小吃。
一、漂抿曲:
走進山西陽泉,不吃陽泉獨具地方特色的漂抿曲,就相當於沒有到過陽泉。 漂抿曲,亦稱小河撈,大約從明朝開始風行於陽泉。 製作這碗面主要是在綠豆粉中摻入少量的麵粉,然後放到一起和面,然後在利用陽泉地區特製的抿曲床子進行壓制而成。放入鍋中 煮熟後撈起,加入各種調料配成的湯汁中,飄起如雲, 故又稱「飄抿曲」。整個面條 長如掛面,細如毛粉,清香可口,鮮味撲鼻,富有營養,特別的好吃。
過油肉這道 美食 ,其實全山西都有得賣,但陽泉的最為正宗, 從選料到製作上都與眾不同,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其主要原料就是瘦肉,切片之後再掛漿、拉油,炒制時再搭配上一些黑木耳、蘑菇、冬筍等物。 肉質色澤金黃鮮艷,味道咸鮮聞有醋意,質感外軟里嫩,汁芡適量透明,不薄不厚,稍有明油。
在陽泉,有一樣別具風味的麵食叫「糊嘟」,但 味道一點兒都不糊塗。 糊嘟是人們用玉米面做出來的一種麵食,原本是山村苦寒人家的日常食物,但因其特色的蘸料和軟硬適中老少咸宜的口感,經過了廚師的改進已光榮地進入到陽泉的很多餐廳飯店,有些飯店還把糊嘟作為特色主食隆重推出,受到好吃嘴的青睞。
陽泉方言中,釀白菜的「釀」讀作rang,主料選褪皮的豬五花肉剁餡,用薑末、蔥花、花椒大料水等調味,再拌入雞蛋攪勻,用少量生粉粘合,最後將肉餡做成丸子上蒸鍋蒸。蒸肉丸時蒸鍋的篦子上鋪整片白菜葉,肉丸七成熟即可出鍋,接下來將肉丸置於碗里,上鋪白菜細粉絲蓋平碗口,碗內加調味湯料入蒸鍋繼續蒸至肉丸熟透出鍋。這道菜的特點是,蔬菜盡得肉香,肉藉助蔬菜增色去膩,兩者葷素搭配相得益彰,回味無窮。
粉條豆腐絲是陽泉的一道傳統 美食 ,主料是粉條和油豆腐絲。成菜特點是:豆腐絲是炸過的,外脆里嫩,菜看著很溫和,沒有一點熱菜的感覺,但 菜上桌的時候還千萬不要著急吃,小心會燙嘴。 所以,地道的飯店都會說,我們做的是不冒煙的正宗粉條豆腐絲。
黃瓜干以清脆、爽口、香醇味厚、食用方便而受到人們的青睞。清朝被定為進貢皇室的物品,享有「龍筋」之譽。陽泉的黃瓜乾和其他地方產的黃瓜干是不一樣的,其他地方產的黃瓜干是片狀,而陽泉產的黃瓜干是條形。食用的時候,先將黃瓜干用冷水浸泡12小時左右撈出來,沖洗干凈,控凈水,加工成形,用佐料淹製成香、甜、酸、辣等多種口味的小菜,吃起來有外韌內脆的特別風味。
蘋果園麵皮
撒,糊嘟,抿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