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黃豆腐怎麼鹵制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黃豆腐怎麼鹵制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9-27 12:59:48

A. 做鹵水豆腐怎麼做

營養價值
1.北豆腐中含有銅、鈣等礦物質對於血液、中樞神經和免疫系統,頭發、皮膚和骨骼組織以及腦子和肝、心等內臟的發育和功能有重要影響。
2.北豆腐中還含有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等物質,能夠提高免疫力。調低血壓,緩沖貧血,有利於生長發育。

食用效果
1.提高免疫力
北豆腐中的銅等礦物質形式與免疫機能有關的酵素。
2.護發生發
北豆腐中含蛋白質的食物,經胃腸的消化吸收形成各種氨基酸,是合成頭發角蛋白的必需成分。
3.補充能量
含碳水化合物,能迅速為身體提供能量。
4.安神除煩
碳水化合物可以補充大腦消耗的葡萄糖,緩解腦部葡萄糖供養不足而出現的疲憊、易怒、頭暈、失眠、夜間出汗、注意力渙散、健忘、極度口渴、沮喪、化紊亂,甚至出現幻覺。
5.祛脂降壓
常食北豆腐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或某些心血管病。
6.北豆腐需要量相對增高;營養豐富。

食用禁忌
1.因豆腐中含嘌呤較多,對嘌呤代謝失常的痛風病人和血尿酸濃度增高的患者,忌食豆腐。
2.豆腐性偏寒,胃寒者和易腹瀉、腹脹、脾虛者以及常出現遺精的腎虧者也不宜多食。
3.豆腐雖好,也不宜天天吃,一次食用也不要過量。
4.老年人和腎病、缺鐵性貧血、痛風病、動脈硬化患者更要控制食用量。

選購技巧
應取一塊樣品在散射光線下直接觀察。優質豆腐呈均勻的乳白色或淡黃色,稍有光澤;次質豆腐色澤變深直至呈淺紅色,無光澤;劣質豆腐呈深灰色、深黃色或者紅褐色。
進行豆腐組織狀態的鑒別時,應先取樣品直接看其外部狀況,然後用刀切成幾塊再仔細觀察切口處,最後用手輕輕按壓,以試驗其彈性和硬度。優質豆腐塊形完整,軟硬適度,富有一定的彈性,質地細嫩,結構均勻,無雜質;次質豆腐塊形基本完整,切面處可見比較粗糙,質地不細嫩,彈性差,有黃色液體滲出,表面發黏,用水沖後即不粘手了;劣質豆腐塊形不完整,組織結構粗糙而鬆散,觸之易碎,無彈性,有雜質,表面發黏,用水洗沖後仍然粘手。
或可在常溫下直接嗅聞其氣味。優質豆腐具有豆腐特有的香味;次質豆腐香氣平淡;劣質豆腐有豆腥味、餿味等不良氣味或其他外來氣味。
進行豆腐滋味鑒別時,可在室溫下取小塊樣品細細咀嚼以品嘗其滋味。優質豆腐口感細膩鮮嫩、味道純正、清香;次質豆腐口感粗糙、滋味平淡;劣質豆腐有酸味、苦味、澀味及其他不良滋味。

存儲
包裝的豆腐很容易腐壞,買回家後,應立刻浸泡於水中,並放入冰箱冷藏,烹調前再取出。取出後不要超過4小時,以保持新鮮,最好是在購買當天食用完畢。 盒裝豆腐較易保存,但仍須放入冰箱冷藏,以確保在保存期限內不會腐敗。若無法一次食用完畢,可依所需的分量切割使用,剩餘的部分再放回冷凍室,方便下次食用。

烹飪技巧
南、北豆腐都有一定的豆腥味,北豆腐並有輕微的苦澀味。為除去異味,許多用豆腐製作的菜餚中的要訣就是在烹調前都將豆腐放水裡焯一下,要知道豆腐焯水大有講究,常見許多焯水過後的豆腐不是散碎就是中心出現空洞,不符合烹調的要求,這是沒有掌握豆腐焯水的訣竅。正確的方法是,將豆腐切成大小相近的小方塊,然後放在水鍋中,與冷水同時加熱,待水溫上升到90℃左右時,應轉用微火恆溫,慢慢見豆腐上浮,用手捏時感覺有一定硬度時撈出,浸冷水中即可。
隨著食品市場的豐富,現在又有了很多新型的豆腐可供選擇。挑選豆腐是有訣竅的,優質的豆腐切面比較整齊,無雜質,豆腐本身有彈性;劣質豆腐則不然,切面不整齊有時還嵌有雜質,容易破碎,表面發黏。
北豆腐或稱北方豆腐,又稱老豆腐、硬豆腐。指用鹽鹵作凝固劑製成的豆腐。
清水煮北豆腐10分鍾,喝水吃豆腐可止咳,特別對習慣性咳效果最佳。

B. 鹵水豆腐的製作方法

一:普通鹵水豆腐製作技術和做法: (一) 、原料配方 製作豆腐的主要原料為大豆黃豆,以顆粒整齊、無雜質、無蟲眼、無發霉變質的新豆為好。其次還需要一些凝固劑和消泡劑。製作豆腐用凝固劑,一般使用鹽鹵氯化鎂,用量占原料3%左右固體,用時兌水稀釋1∶2,波美度16~18°,過濾後使用。石膏在使用前按1∶1.5比例加水磨細,再加水調成5倍懸浮液體,割底使用。製作豆腐用的消泡劑,可用油腳或植物油加氫氧化鈣按10∶1攪均,發酵成稀膏後使用,用量1%。也可以使用乳劑的硅有機樹脂和液狀的泡敵。 (二)製作技術和方法 1.泡料。大豆經過嚴格驗收、檢查後第一個工序就是將大豆投入料池中加水浸泡。泡料時間應根據大豆本身質量、含水量、季節、室溫和不同的磨口區別對待,不能一切切。在北方地區,一般春秋季節可浸泡12~14小時,夏季6~8小時,冬季14~16小時。第一次冷水浸泡3~4小時,水沒料面150毫米左右,大豆吸水,水位下降料面以下60~70毫米時,再繼續加水一至二次,使豆粒繼續吸足水分,使浸泡後的大豆增重一倍即可。夏季可浸泡至九成開,搓開豆瓣中間稍有凹心,中心色澤稍暗。冬季可泡至十成開,搓開豆瓣呈乳白色,中心淺黃色,pH值約為6。如使用砂輪磨磨漿,浸泡時間還應縮短1~2小時。2.磨料。磨料是製作豆腐的第二個工序,浸泡好的大豆上磨前應經過水選或水洗,使用砂輪磨需要事前沖刷干凈,調好磨盤間距,然後再滴水下料。初磨時最好先試磨,試磨正常後再以正常速度磨漿。磨料當中滴水、下料要協調一致,不得中途斷水或斷料,磨糊光滑、粗細適當、稀稠合適,前後均勻。使用石磨時,應將磨體沖刷干凈,按好磨罩和漏斗,調好頂絲。開磨時不斷料不斷水。磨料應根據生產需要,用多少磨多少,保證磨料質量新鮮。遇有臨時停電、停水或機械故障不能短期連續生產時,應將豆料立即起出,攤晾在水泥地面上,大批量需將水抽出,注意通風。臨使用前還需用冷水沖洗1~2遍,以免影響豆腐成品質量。 3.過濾。過濾是保證豆腐成品質量的前提,現時各地豆製品廠多使用離心機。使用離心機不僅大大減輕笨重體力勞動,而且效率高、質量好。使用離心機過濾,要先粗後細,分段進行。尼龍濾網先用80~100目,二三次用80目,濾網製成喇叭筒型過濾效果較好。過濾中三遍洗渣、濾干凈,務求充分利用洗渣水殘留物,渣內蛋白含有率不宜超過2.5%,洗渣用水量以「磨糊」濃度為准,一般0.5公斤大豆總加水量指豆漿4~5公斤左右。離心機是豆製品廠重要機械設備,運行中嚴格執行機電安全操作規程,並做好環境衛生。4.煮漿。煮漿對豆腐成品質量的影響也是至關重要的,通常煮漿有兩種方式,一為使用敞口大鍋,一為設備比較現代化的密封蒸煮罐。使用敞口鍋煮漿,煮漿 要快,時間要短,時間不超過15分鍾。鍋三開後立即放出備用。煮漿開鍋應使用豆漿「三起三落」,以消除浮沫。落火通常採用封閉氣門。 三起三落」,以消除浮沫。落火通常採用封閉氣門,三落即三次封閉。鍋內第一次浮起泡沫,封閉氣門泡沫下沉後,再開氣門。二次泡沫浮起中間可見有裂紋,並有透明氣泡產生,此時可加入消泡劑消泡,消泡後再開氣門,煮漿達97~100℃時,封閉氣門,稍留余氣放漿。值得注意的是開鍋的漿中不得注入生漿或生水,消泡劑使用必需按規定劑量使用,鍋內上漿也不能過滿,煮漿氣壓要足,最低不能少於3公斤/厘米2,此外,煮漿還要隨用隨煮,用多少煮多少,不能久放在鍋內。密封階梯式溢流蒸煮罐是一種比較科學的蒸煮設備,它可自動控制煮漿各階段的溫度,精確程度較高,煮漿效果也較高。使用這種罐煮漿,可用衛生泵乳汁泵將豆漿泵入第一煮漿罐的底部,利用蒸汽加熱產生的對流,使罐底部漿水上升,通過第二煮漿罐的夾層流漿道溢流入第二煮漿罐底部,再次與蒸汽接觸,進行二次加熱,經反復5次加熱達到100℃時,立即從第五煮漿罐上端通過放漿管道輸入緩沖罐,再置於加細篩上加細。各罐漿溫根據經驗,1罐為55℃,2罐為75℃,3罐為85℃,4罐為95℃,5罐為100℃。漿溫超過100℃,由於蛋白質變性會嚴重影響以後的工藝處理。 5.加細。煮後的漿液要用80~100目的銅紗濾網過濾,或振動篩加細過濾,消除漿內的微量雜質和鍋巴,以及膨脹的渣滓。加細放漿時不得操之過急,漿水流量要與濾液流速協調一致,即濾的快流量大些,濾的慢流量小些,批量大的可考慮設兩個加細篩。 6.凝固。凝固是決定豆製品質量和成品率的關鍵,首先應掌握豆漿的濃度和pH值,正確的使用凝固劑,以及打耙技巧的熟練。根據不同的豆製品製作要求,在豆漿凝固時的溫度和濃度也不一樣。比如北豆腐溫度控制在80℃左右,濃度在11~12°乳度汁20℃測定。半脫水豆製品溫度控制在85~90℃之間,濃度在9~10°;油豆腐溫度70~75℃左右,濃度7~8°。凝固豆漿的最適pH值為6.0~6.5。在具體操作上,凝固時先打耙後下鹵,鹵水流量先大後小。打耙也要先緊後慢,邊打耙,邊下鹵,缸內出現腦花50%,打耙減慢,鹵水流量相應減小。腦花出現80%停止下鹵,見腦花游動緩慢並下沉時,腦花密度均勻停止打耙。打鹵、停耙動作都要沉穩,防止轉缸。停耙後腦花逐漸下沉,淋點鹵水,無斑點痕跡為腦嫩和漿稀,腦嫩應及時加鹵打耙。防止上榨粘包,停耙後在腦面上淋點鹽鹵,出現斑點痕跡為點成。點腦後靜置20~25分鍾蹲腦。 7.成型。蹲腦後開缸放漿上榨,開缸用上榨勺將缸內腦面片到缸的前端,撤出冒出的黃漿水。正常的黃漿水應是清澄的淡黃色,說明點腦適度,不老不嫩。黃漿水色深黃為腦老,暗紅色為過老,黃漿水呈乳白色且混濁為腦嫩。遇有這種情況應及時採取措施,或加鹽鹵或大開罐漿。上榨前擺正底板和榨模,煮好的包布洗凈擰干鋪平,按出稜角,撤出黃漿水,根據腦的老嫩採取不同方法上榨。一般分為片勺一層一層,輕、快、速上,腦老卧勺上,腦嫩拉勺上,或用掏坑上的方法。先用優質腦鋪面,後上一般腦,既保證製品表面光滑,又可防止沾包。四角上足,全面上平,數量准確,動作穩而快,攏包要嚴,避免腦花流散,做到缸內腦平穩不碎。壓榨時間為15~20分鍾,壓力重量按兩板並壓為60公斤左右。豆腐壓成後立即下榨,使用刷洗干凈的板套,做到翻板要快,放板要輕,揭包要穩,帶套要准,移動要嚴,堆垛要慢,開始先多鋪垛底,再下榨分別垛上,每垛不超過10板,夏季不超過8板。在整個製做豆腐過程中,嚴格遵守「三成」操作法,即點腦成,蹲腦成,壓榨成,不能貪圖求快。正常情況下是每人操作6板榨膜,備4個腦缸,保技3缸有腦每缸容量4板,厚薄一致。

C. 鹵豆腐怎麼做好吃 鹵豆腐的

食材明細:北豆腐北豆腐、花椒30粒、干辣椒4個、大茴4粒、茶葉適量、五香粉適量、蔥1大段、姜3片、鹽2茶匙、生抽2勺、老抽1勺、白糖1勺

鹵豆腐的做法步驟

  • 9

    大火燒沸後加入炸好的豆腐,湯最好沒過豆腐,煮5分鍾轉小火10分鍾,停火燜10分鍾。

  • 10

    剩的湯扔了可惜,可以煮雞蛋吃。

D. 怎樣做鹵豆腐

每次我做鹵豆腐,都是自製鹵水汁,通過熬煮濃縮,鎖住香料本來的鮮香。然後把老豆腐(當然不是很老很老的那種豆腐哈)切塊炸出脆皮後,放入鹵水汁中鹵煮,讓豆腐的脆皮被軟化,彷彿一塊海綿吸飽了鹵汁的各種風味,豆腐本味被升華的淋漓盡致。前幾天我又下廚做了鹵豆腐,我不知道他們是酒喝多了還是真心真意贊我,他們一邊吃一邊都豎起大拇指說,這道鹵豆腐能吃出肉的味道,越吃越香。哈哈哈,食物的力量真的是那麼神奇嗎?!


4、熬好的鹵水汁倒入多功能鍋,放入炸好的豆腐片燒煮,煮到豆腐片變軟,滋味進到豆腐裡面吸收了滿滿的湯汁後,撒上切好的蔥花和紅椒碎作點綴。這道美味的鹵豆腐就做好了,特別好吃,越吃越香

E. 黃豆腐怎麼做才好吃

黃豆腐怎麼做才好吃了?黃豆腐有哪些做法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黃豆腐的'做法,希望大家喜歡。

黃豆腐怎麼做才好吃

做法一

1.姜切末,小蔥切末,內酯豆腐切塊。

2.開火倒油,放入薑末、小蔥末,放入蟹黃。

3.加入黃酒、水,放入豆腐。

4.加入味精、雞精、鹽和水澱粉即可。

做法二

1.准備好腐竹、花生、黃豆;腐竹、花生、黃豆提前泡發;花生去掉紅衣備用。

2.腐竹切小段,豬肉洗凈切小塊。

3.鍋中油熱,倒入豬肉,翻炒。

4.豬肉炒出油脂後撥一邊。

5.黃豆倒入鍋中。

6.加入花生。

7.倒入腐竹。

8.加入豆瓣醬。

9.沿鍋邊淋入開水,大火煮開,小火燉煮20分鍾。

10.淋入生抽提味。

11.燒好的腐竹盛入碗中即可上桌。

F. 鹵豆腐的製作方法

我們經常去餐館吃飯都能吃上特別美味的鹵菜,而最有特色的鹵豆腐卻是一道深藏的製作技巧的特色鹵菜,這道菜講究的不是鹵料的製作,而是在豆腐本身的選擇和炸工上,而最為關鍵的就是炸工,何為炸工,說的直白點,就是炸的火候和時間的控制,豆腐炸出什麼樣的效果才算好呢,下面咱們就一起看看究竟吧。

首選是准備食材,食材:豆腐、花椒、香葉、茴香、姜、鹽、老抽、八角、桂皮、蔥、干辣椒、糖。
豆腐選老點的豆腐,就是壓的豆腐塊成型後不易碎掉的,切成小方塊後也不易破損,將豆腐過水後用刀切成厚度約2cm厚度,然後再切成5cm長寬,切好後,將豆腐表面撒上鹽進行腌制,大約需要腌制10分鍾,這樣豆腐就會更緊實,不易破損。

然後油鍋加熱,溫度燒到5成熱,將豆腐放入鍋里開始進行油炸,炸到幾面都呈現金黃色,撈起,瀝干油備用。炸的火候和時間要控制好,炸到位最為關鍵,炸的好,請記住一定要炸到起鼓的效果哦,後期製作鹵味的時候,豆腐吸湯汁比較多,味道更香濃,口感更醇厚。所以可以這么總結下,五香鹵豆腐,不懂炸豆腐的這一技巧,怎麼鹵也鹵不出香味來。

現在單獨再起一鍋,將鹵料的各個小料放入鍋里,花椒、香葉、茴香、姜、八角、桂皮、蔥、干辣椒,鍋里加水開始大火煮開,繼續中火煮大約3分鍾,將所有的佐料煮出香味,然後將炸好的豆腐放入鍋里一起煮,同時倒上老抽,大火煮開,然後加入白糖和鹽繼續煮20分鍾,然後關火,豆腐塊浸泡在湯汁中至少12小時,通常我都是第一天做,第二天吃,一道五香鹵豆腐就完美出鍋了。

大家有沒有想吃的食慾呢,我在家裡經常做的,知道親朋好友或同事要過來串門,所以我就提前准備做一份,第二天大火就能吃上香味十足的鹵豆腐了。同事們都誇我心靈手巧,美的我那個陶醉啊。

G. 鹵豆腐怎麼做

主料:
老豆腐500克,韭菜200克。

配料:
油少許,花椒、八角、老抽、生抽、糖、味精各適量,水2杯。

鹵水製作方法:
1、用老雞、湯骨、桂圓煲濃湯。

2、將煲好的湯倒入桶內,加少許生抽、老抽、冰糖、紅糖,滴入少許魚露,使湯變為淡咖啡色,加鹽,略微咸一點,放入香料(南姜、八角、桂皮、丁香、陳皮、川椒、芫荽仔、小茴香、草果、甘草、沙薑片)。

3、將湯燒開,倒入香油即可。

製作:
1、韭菜洗凈瀝干水,放入滾水中燒煮,取出淋上少許油,裝盤墊底。

2、老豆腐切成5塊,入油鍋炸至呈金黃色。然後放入調好的鹵水中,煮滾後改用小火慢煮15分鍾,熄火後再浸10分鍾。

3、將鹵豆腐切成小塊排放在韭菜上,淋上少許鹵汁,冷吃熱吃均可。花椒、八角研成末,加老抽、生抽、糖、味精、水拌勻,作為調料蘸食。

H. 豆腐怎麼鹵才好吃

主料:老豆腐500克,韭菜200克。
配料:油少許,花椒、八角、老抽、生抽、糖、味精各適量,水2杯。
鹵水製作方法:
1、用老雞、湯骨、桂圓煲濃湯。
2、將煲好的湯倒入桶內,加少許生抽、老抽、冰糖、紅糖,滴入少許魚露,使湯變為淡咖啡色,加鹽,略微咸一點,放入香料(南姜、八角、桂皮、丁香、陳皮、川椒、芫荽仔、小茴香、草果、甘草、沙薑片)。
3、將湯燒開,倒入香油即可。
鹵豆腐製作:
1、韭菜洗凈瀝干水,放入滾水中燒煮,取出淋上少許油,裝盤墊底。
2、老豆腐切成5塊,入油鍋炸至呈金黃色。然後放入調好的鹵水中,煮滾後改用小火慢煮15分鍾,熄火後再浸10分鍾。
3、將鹵豆腐切成小塊排放在韭菜上,淋上少許鹵汁,冷吃熱吃均可。花椒、八角研成末,加老抽、生抽、糖、味精、水拌勻,作為調料蘸食。
鹵豆腐在我們這嘎達很流行,鹵味店都有賣,小吃攤也有,我不知道是不是閩菜,因為是如此家常,但是看菜譜還是有的,兩種做法,我這就是版本2了。試著自己做著吃也很簡單,只是料沒那麼足,靠五香粉來撐門面了。

I. 在家怎樣做鹵豆腐

廣東黃豆腐(10塊)、豬排(300克)、白糖(40克)、醬油(75克)、清湯(600克)
製作過程
一、將黃豆腐完整地放在冷水鍋里,蓋好鍋蓋,用旺火煮到豆腐出現許多小孔。形如蜂窠狀時取出。必須用冷水煮,並加蓋,否則豆腐不會起孔。
二、將豬排用開水川一下,以拔去血水。
三、起凈干鍋,將豆腐放入,再將豬排放在豆腐上面,加清湯、醬油、糖、用小溫火燒約二十分鍾,然後將豆腐取出,切成片即好。
做法二
鹵豆腐
鹵豆腐
【菜名】鹵豆腐
【主料】油炸豆腐潤四件或適量,韭菜四兩。
【配料】鹵汁用料:花椒一茶匙,八角二粒,老抽二湯匙,生抽二湯匙,糖一茶匙,水二杯。
【做法】
1、韭菜洗凈滴干水,放落滾水中灼熟,切短盛碟上,淋上少許熟油。
2、將油炸豆腐潤放落滾水中煮二分鍾,取起滴干水,用叉刺些孔,使易入味。
3、把鹵汁用料煲滾,放下豆腐潤,慢火煮十五分鍾。煮時無須加蓋。但要翻動,熄滅後再浸十分鍾。取起切件放在韭菜上,淋上少許鹵汁,冷熱吃均可。餘下之鹵汁可留下次用。
【備注】如有做鹵水鵝的鹵汁,可以把豆腐放在鹵水鵝之鹵汁鹵,不須用本菜譜之鹵汁。
做法三
主料:豆腐乾、廖排骨濃縮鹵汁。
1、豆腐乾買來後要清洗後焯一下水。去除豆腥。
2、再進行腌制。即用鹽水稍腌一會兒方便入味。
3、小的豆腐乾不用腌。口味淡的人大概是不需要腌的。
4、取適量清水倒入鍋內,放入廖排骨濃縮鹵汁稀釋。
5、煮干。將已製成的鹵水燒沸時再加入豆腐乾煮,水位應剛好沒過豆腐乾。
6、這時用砂鍋煮最好,大約20分鍾左右,取一豆乾觀察,如色呈棕紅,味道香美,即可取出.
7、煮時怕豆腐乾著色不均,可輕輕翻動。煮的時間長些較好吃。
8、若有五香粉等粉類調料,則需豆腐乾煮得九成熟後放入。

J. 雲南黃豆腐怎麼做好吃

豆腐這個普通得不能在普通的食材,雖然都是以黃豆為原料,但不同的地域還是出現了很大的不同。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雲南的幾種出名的豆腐。
建水燒豆腐
建水燒豆腐,在紅河州挺出名的,幾乎每個縣都很常見,記得幾年前去的時候,一口氣能吃好幾十個,特別喜歡這種感覺,是按照個數算錢的,有意思的是你吃一個老闆就放一個玉米粒計數。

建水豆腐剛做出來的時候是雪白的(要好吃必須用的是西門水),工藝還挺繁瑣的,好的建水豆腐必須經過篩選、脫殼、浸泡、磨漿、過濾、煮漿、點漿、成型、劃塊、發酵才能做好美味的建水豆腐,這樣的豆腐烤出來才好吃。

石屏豆腐
石屏最正宗的豆腐必須是用當地的井水點鹵,因為那個井水帶點酸澀,剛好適合做豆腐,還有一個重要的細節就是豆皮一定要泡了淘洗干凈,這樣的話吃起來不會太澀,口感正好。

石屏的豆腐皮也是很不錯的,我喜歡用開水燙軟了,涼拌吃。

密祉豆腐
密祉豆腐出名在他們的豆腐宴,用珍珠泉水做出來的豆腐,被做成了各種樣式的豆腐,好看好吃。

這是荷花豆腐

鹵水豆腐

在密祉看似很簡單的豆腐被賦予了各種活力,什麼蛋松豆腐、金絲豆腐等等創意十足啊

倘塘黃豆腐

大家都知道雲南有個十八怪,殊不知還有個雲南十九怪,倘塘豆腐栓著賣。黃豆腐出產於宣威倘塘的一個小鎮,這種方方正正的豆腐,可以直接就吃哦。上面的黃色其實是用一種叫做姜黃的植物煮出來的。

其實每個形成特色的豆腐,都有著自己的特點,大部分和當地的水質是分不開的,除此之外製作的工藝也還是比較考究的。
來源:六村本來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