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原漿豆腐怎樣做
豆腐有南和北豆腐之分。主要區別在點石膏(或點鹵)的多少,南豆腐用石膏較少,因而質地細嫩,水分含量在90%左右;北豆腐用石膏較多,質地較南豆腐老,水分含量在85-88%。豆腐是中國的傳統食品,味美而養生。
豆腐一般用黃豆、黑豆和花生豆等含蛋白質較高的的豆類,都可用來製作。
⑵ 包漿豆腐怎麼做好吃
-
准備食材
-
包漿豆腐
15個
豬肉糜
適量
蔥末
適量
蒜末
適量
單山麻辣面
適量
鹽
適量
醬油
適量
-
步驟
-
1.豆腐、豬肉末、蔥末、蒜末、辣椒面,先准備好材料,做菜才不慌亂!
2.鍋中放油,油熱下包漿豆腐(這個不知道是不是雲南特有)慢慢翻炒,翻炒過程中把豆腐用鍋鏟壓碎。
3.壓碎的包漿豆腐加入豬肉末進行翻炒,這個過程中加些水,這樣豆腐和肉末混合後會更香。
4.快起鍋時加入蔥末和蒜末繼續翻炒
5.加入准備好的麻辣辣椒粉(這個我買的是小袋裝的單山特麻特辣沾水包)辣椒適量哦,加醬油,鹽適量,如果和我一樣用沾水包,鹽要少加,因為沾水包裡面已經有鹽了,最後拌勻後起鍋。
6.裝盤時放些蔥末看著有食慾,這個又麻又辣超下飯!
⑶ 包漿豆腐怎麼做好吃
炸包漿豆腐比較好吃。
准備包漿豆腐、折耳根、蔥、芽菜肉末、油、生抽、辣椒面、花椒面、味精等材料。
第一步,折耳根,去須,清洗干凈,瀝干水分;芽菜肉末,切成蔥末。
第二步,起鍋加熱,鍋有溫度了放入調和油,全程小火操作煎包漿豆腐,倒入生抽,芽菜肉末,這樣會比較容易上色,入味。
第三步,放入辣椒面和花椒面,用筷子翻動,力度溫和些,以免把包漿豆腐戳破了。
第四步,豆腐夾起來盛盤後,鍋里的油和調料用來翻炒下折耳根,折耳根炒好後倒入裝包漿豆腐的盤中,撒上蔥末即可。
⑷ 包漿豆腐怎麼做好吃
食材准備:豆腐1塊,蔥花少許,50g麵粉,50g澱粉,5g泡打粉,2顆雞蛋,小半碗水,椒鹽1勺,孜然粉1勺,甜辣醬2勺。
製作過程:
第一步:豆腐切成小塊備用。
⑸ 包漿豆腐怎麼做好吃
包漿豆腐用江瀘水做的好吃
⑹ 包漿豆腐怎麼做好吃
首先將包漿豆腐從冰箱取出來,放入鍋中。
煎至一面金黃後翻面,煎大概10分鍾。
然後調醬料,在碗中放入辣椒油、醬油、香醋攪勻。
最後煎好的豆腐蘸料吃即可。
⑺ 原漿豆腐做什麼菜好吃
對於原裝原漿豆腐來說,豆腐它的吃法也是非常多的,因為原漿豆腐,他非常的嫩,也非常適合大家簡單的吃法,可以去炸一些肉醬拌在豆腐當中,也可以把豆腐做成和魚在一起的魚燉豆腐,這些都是非常好吃的菜,也可以把豆腐切成適當的塊,放上鹽,用油煎一下,這樣的豆腐也是非常好吃的,走著說豆腐的吃法是非常的多,也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愛去做一些喜歡的
⑻ 豆腐怎麼做好吃
豆腐怎麼做好吃
豆腐這東西蛋白質很高,而且是素菜,不會對腸胃造成太大的負擔。嫩滑的豆腐很好吃,但是嫩滑的豆腐不容易入味,有時候吃著吃著會感覺味同嚼蠟,只有口感,沒了味道,好掃興的樣子。
① 買回來的豆腐先要切成塊然後用自來水沖一下,去掉豆腥味,然後加入開水(淹過豆腐即可)和鹽巴(比做菜多2倍的鹽)泡半個小時,也可以,豆腐削成薄片或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這樣在煮的時候容易進味。
② 剛買回來的豆腐水分較多,可以用稍重的物體放在盤子里,然後壓在豆腐上面30分鍾左右,把豆腐里的水壓出來,然後進行烹飪,豆腐更容易入味。
③ 准備一個裝有開水的碗,放入適量鹽,再把切成小塊的豆腐泡在鹽開水裡,3分鍾後,瀝干豆腐的水就可以烹飪了。經過這兩個方法的處理,烹制出來的豆腐會更加入味。經過炸的豆腐比較容易入味。燒制的豆腐比較容易入味,關鍵在於火候及調味。燒制豆腐時,應用大火燒沸後(加入各種調料),再移至小火燜,待燜至湯汁少許時,用水澱粉勾芡使汁均勻包裹在豆腐上,出鍋即可。
-紅燒日本豆腐-
用料
主料:日本豆腐2條;蔥3顆;蒜2瓣
輔料:生抽1茶匙;澱粉少許;清水100克;鹽少許
做法
1.材料准備好;玉子豆腐2厘米厚的段,蔥切段,蒜切碎
2.鍋里熱油,爆香蒜蓉;放入豆腐慢煎一會
3.隨後放入蔥蒜,再調入生抽
4.用澱粉和清水攪拌均勻,倒入鍋中煮開,煮至濃稠調入少量鹽即可
-蝦仁豆腐餃-
用料
主料:麵粉250克;蝦仁250克
輔料:娃娃菜150克;胡蘿卜60克;北豆腐200克;雞蛋清1個
調料:色拉油35克;食鹽3克;料酒5毫升;水115克
做法
1.將250克麵粉放入大盆子中,加入115克清水,先用筷子攪成絮,然後用手將面和成光滑的面團,蓋上一塊干凈濕布,醒上15分鍾
2.將新鮮明蝦入冰箱冷凍半小時,剝掉蝦殼,去掉蝦腸子,可用牙簽挑或用剪刀剪開背部剔除,將蝦仁用用蔥姜料酒去腥
3.將胡蘿卜和娃娃菜切成末備用(覺得娃娃菜有菜腥味的為,可以撒點鹽,將菜捏1分鍾,擠掉水分再用,不過後期加鹽的時候要少加點鹽了)
4.將豆腐焯水,等基本冷卻後用手抓成豆腐泥備用
5.取一大碗,放入蝦仁胡蘿卜白菜豆腐泥鹽色拉油蛋清,攪拌均勻,用筷子朝一個方向攪拌3分鍾即可
6.將面團從碗中取出,放在撒了乾麵粉的案板上,搓成長條,再分割成每個約6-8克的小劑子;將小劑子按扁,用擀麵杖擀成薄片
7.取一餃子皮,放入適量的餃子餡,將餃子包起來,不漏餡為標准。樣子難看點無所謂的
8.大托盤上撒上乾麵粉,將包好的餃子互不粘連的放上面
9.吃不完的餃子可以連托盤一起放進冰箱冷凍倉,1個小時侯後,等餃子都凍硬了,就取下餃子裝入保鮮膜袋子,抓緊,放進冰箱冷凍倉繼續保存
10.下餃子:燒開一鍋子水,將餃子下入,輕搖鍋子,以免餃子粘鍋底,等水再次燒開的時候,加入一碗冷水,再次燒開後,再加一次冷水,再次燒開的時候,看到餃子浮在水面,即可撈出食用了
-北京豆腐腦-
用料
主料:黃豆100克;清水900克
輔料:植物油20克;泡發黑木耳;一把泡發黃花菜;一把煮熟的.雞肉小碗;醬油適量;蚝油20克;鹽適量;土豆澱粉15克;香菜一棵;香蔥一棵;葡萄糖肉酯3克
做法
1.100克干黃豆泡發後,入料理機杯中,啟動程序,將黃豆打碎,成為細膩的豆漿原漿
2.用一塊紗布和一個盆,過濾豆漿;過濾好的豆漿更加細致;豆渣不要浪費,另做它用
3.取3克葡萄糖內酯入另一盆中,一大勺溫水,深化葡萄糖內酯;用小火將豆漿煮熟,煮沸一分鍾即可關火
4.略微晾一分鍾,將豆漿沖入葡萄糖內酯溶液盆中,千萬不要攪拌;蓋上蓋子,靜置10分鍾
5.凝固好的豆腐腦,上面的浮沫不會影響口感的;泡發好的黑木耳切絲、黃花菜切小段,熟雞肉撕成小塊,土豆澱粉用適量水泡,香菜切段,香蔥切末
6.鍋中放油,蔥花煸炒出香味.依次倒入黑木耳絲、黃花菜段,煸炒兩分鍾後,再倒入雞肉,再倒醬油、蚝油、鹽調色調味
7.倒熱水煮開兩分鍾,水澱粉勾芡,即可出鍋
8.舀適量豆腐腦入碗中;澆上鹵汁,撒上香菜、香蔥,熱乎乎的豆腐腦做好啦,開吃吧!
-烤豆腐-
用料
主料:北豆腐300克
調料:食鹽1/2茶匙;橄欖油少許;辣醬適量
做法
1.北豆腐在淡鹽水中泡20分鍾左右,取出瀝干水分
2.切成2厘米見方的正方形小塊
3.表面刷上橄欖油,放入烤箱,180℃,烤8分鍾後取出
4.用刀在豆腐表面劃十字刀,可以深一點,但不要切斷
5.在豆腐上澆上牛肉辣醬
6.再放入烤箱,180℃,烤5分鍾即可
-杏仁豆腐 -
用料
主料:甜杏仁50克;吉利丁4片;純牛奶250克
輔料:白糖40克;清水200克
做法
1.吉利丁片弄成小塊,容器里倒入適量水將吉利丁片放進去泡發
2.杏仁清洗幾次後倒進料理機里倒入清水200g打成汁
3.杏仁汁倒進篩子里過濾去渣
4.將杏仁汁倒進奶鍋里加入白糖煮開後關火
5.將純牛奶倒進奶鍋里
6.加入泡發的吉利丁片拌勻至融化
7.將杏仁汁倒入容器里放進冰箱冷藏3小時
-可樂豆腐-
用料
主料:豆腐500克
輔料:紅椒半個
調料:色拉油適量;食鹽1茶匙;雞精1茶匙;姜2片老抽1湯匙細香蔥2根可樂1碗
做法
1.老豆腐、可樂、紅椒、蔥備好
2.老豆腐切成方塊備用
3.蔥白切成蔥段,姜切成片,蔥、紅椒切成粒待用
4.煎鍋內放油燒熱後,把豆腐放入
5.用中小火煎至兩段金黃色
6.加入可樂(蓋過豆腐面即可)、老抽、蔥段和薑片燒開後轉小火
7.收汁後,撒入鹽、雞精、蔥花和辣椒粒拌勻即可
-薺菜拌豆腐-
用料
主料:豆腐1塊;薺菜1把
調料:食鹽適量;香油適量;白糖少許
做法
1.豆腐切小塊
2.鍋內加水,水裡面少加點鹽,把豆腐塊放在水裡煮至微微浮起,撈出瀝干水分備用
3.薺菜摘洗干凈,入開水中焯一下
4.撈出過涼,攥干水分,切碎
5.和豆腐混合。用鹽、糖(少量)、香油添加涼開水兌成調味料,澆在豆腐和薺菜上,兜勻即可
-白蛤豆腐湯-
用料
主料:文蛤500克;豆腐半盒
調料:食鹽少許;蔥適量;姜3片
做法
1.提前將新鮮白蛤用淡鹽水浸泡2小時,讓其吐盡沙,洗凈待用
2.豆腐洗凈切片
3.鍋中放入足夠清水(4-5碗)和薑片燒開
4.鍋中放入豆腐煮開
5.放入白蛤加蓋大火煮至白蛤口張開
6.關火加鹽調味,放入蔥花即可
-焦溜豆腐-
用料
主料:北豆腐400克;西蘭花1小朵;胡蘿卜半根;香菇(干)2朵
輔料:生薑2片;大蒜2瓣;小蔥1根;陳醋2大匙;雞精1/2小匙;砂糖2大匙;生抽2大匙;熱開水1大匙;玉米澱粉40克;清水1大匙
做法
1.香菇提前用冷水泡發,胡蘿卜用切割器切成花形,西蘭花切成小朵,香菇切成小塊。
2.北豆腐切成2.5CM的方塊形、生薑,大蒜,蔥白切碎。
3.鍋內加鹽1/2大匙煮開,放入豆腐塊煮至水再開撈起瀝凈水。
4.氽過豆腐的水,再分別放入胡蘿卜和西蘭花氽燙1分鍾取出。
5.燙過的蔬菜放入涼水中過涼。平底鍋燒熱放入油加熱准備。
6.在大盤上倒上玉米澱粉,將豆腐沾上乾粉,一邊沾一邊放入鍋內煎。
7.用小火把豆腐四個面都煎至金黃色盛出備用。
8.用兩只碗分別把調味料,水澱粉料放入碗內調勻。
9.鍋內熱油,放入香菇塊,姜、蒜、蔥蓉炒出香味。
10.倒入事先調好的調味料,大火燒開。
11.加入水澱粉將醬汁燒至濃稠。
12.直至醬汁起大泡泡。
13.倒入豆腐,瀝凈水的蔬菜類,翻炒至都掛上醬汁即可。
;⑼ 包漿豆腐怎麼做最好吃
你好親,正在為您解答請稍等一下喲~
做法步驟:第1步、一盒包漿豆腐拆開,輕輕倒入水中,分開豆腐,過水。
第2步、放在瀝籃里過水,晾乾30分鍾。
第3步、若是還有水,用紙巾控干水分。
第4步、烤:烤盤表面刷油,間隔放上包漿豆腐。
第5步、烤箱160℃上下火,12-15分鍾,注意不要太久,豆腐會破的。
第6步、煎:不粘鍋刷油。
第7步、間隔放上包漿豆腐。
第8步、小火慢煎,中途翻面,動作要輕。
第9步、煎至表面金黃,鼓囊囊的,即可出鍋。
第10步、豆腐表面撒上自帶的辣椒蘸料,就可以開吃啦。
給你一點小提議
1、包漿豆腐很嫩,動作一定要輕,容易破。2、豆腐烤的時候,一定要看著,不要烤得太久了,會破的。3、豆腐煎的時候,等底部定型了再翻面,不粘鍋還好一點,有些鍋容易粘鍋就會破。
⑽ 原漿豆腐製作方法
1.泡豆 夏季水溫30℃左右;浸泡6小時—8小時(每24小時換水);冬季水溫5℃,浸泡約24小時。水質以純水、軟水為佳。泡好的豆要求豆瓣飽滿,裂開一小線。但浸泡時間如果過長,會影響出漿率。
2.磨漿 一般選用能進行漿渣自動分離的磨漿機,粗磨、細磨共2次--3次,盡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抽提率。盡可能地把豆渣裡面的漿沖洗出來。磨好的渣應手感細膩無顆粒。
3.煮漿,把磨好的漿放在不銹鋼制的煮漿桶里,用蒸氣將漿煮至60℃-70℃時放入約 0.3%的食用消泡劑,把加熱過程中產生的泡完全消掉為止。然後繼續加熱把漿煮開,漿沸騰後 保持3分鍾—5分鍾把漿煮透。
4.冷卻 把煮好的漿(100℃)進行冷卻,降溫至 85℃以下。
5.點脂(加凝固劑) 先將β一葡萄糖酸內脂用少量冷開水溶解。用量:做老豆腐時1千克漿加30克內脂,嫩豆腐 1千克漿加24克—30克內脂。將溶解好的內脂加入已冷卻的豆漿中緩慢調拌均勻即可。
6.成型 將點脂後的漿倒進成型模中,放入凝固槽。在 80℃—85℃之間保溫 20分鍾即為成品。剛成型的豆腐暫不能搖動,應靜置一段時間讓其目然冷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