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古人怎麼煮雞蛋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古人怎麼煮雞蛋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9-25 02:13:17

Ⅰ 怎麼煮雞蛋好吃

只要把雞蛋煮的好吃,那你看是吃水煮蛋,還是說煮茶葉蛋或者鹵雞蛋,一般來說我們家都是吃鹵雞蛋的比較多,還有就是蒸雞蛋或者是西紅柿炒雞蛋,每天都有不同的胃口,所以有不同的做法,根據你個人口味了。

Ⅱ 怎麼煮雞蛋才好吃

煮雞蛋最好是涼水下鍋,水開了再煮3分鍾即可。這時雞蛋呈溏心狀,營養成分最利於人體吸收。 將新鮮無破損的雞蛋洗凈後,涼水下鍋,開鍋後,分別計時3、5分鍾,撈出過涼。「3分鍾雞蛋」,蛋清熟而軟嫩,蛋黃剛要熟,略溏。「5分鍾雞蛋」,蛋清熟而嫩,蛋黃熟而不硬。 不同煮沸時間的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是有差異的。「3分鍾雞蛋」是微熟雞蛋,最容易消化,約需1小時30分鍾;「5分鍾」雞蛋「是半熟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約2小時;煮沸時間過長的雞蛋,人體內消化要3小時15分。 「5分鍾雞蛋」不僅軟嫩、蛋香味濃,而且有益人體營養。煮雞蛋時如果火太大,在蛋黃外面、凝固溫度低的蛋清就會迅速凝固並且變硬,從而阻礙熱量繼續向蛋黃內傳遞,影響凝固溫度較高的蛋黃凝固,使煮出來的雞蛋清熟黃不熟。 如果煮的時間過長,蛋白質過度變性,雞蛋會變得很硬,既不好吃,又影響消化吸收。 所以,煮雞蛋也要得法。首先,雞蛋要用冷水下鍋,然後緩慢升溫,水開後煮兩分鍾左右關火,保溫五六分鍾再取出用冷水激一下就可以吃了。在營養方面,水煮10分鍾以內的雞蛋,消化率最高,營養成分基本上沒有損失。還有就是,煮蛋時,煮雞蛋水必須淹沒過蛋。否則,浸不到水的地方蛋內蛋白質不易凝固,影響蛋白質消化率;蛋中還含有抗生物素物質和抗胰蛋白酶物質未被徹底破壞。前者能引起人體內維生素H缺乏;後者影響人體對蛋白質消化。煮雞蛋最佳的吃法,注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不過,對兒童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松解,極易被兒童消化吸收。 注意:茶葉蛋應少吃,因為茶葉中含酸化物質,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會對胃起刺激作用,影響胃腸的消化功能。雞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食用過多,可導致代謝產物增多,同時也增加腎臟的負擔,一般來說,孩子和老人每天一個,青少年及成人每天兩個比較適宜。

Ⅲ 三月三怎樣用薺菜煮雞蛋

你好,樓主:

三月三您吃了薺菜花煮雞蛋嗎七成受訪者知道這一習俗 此舉治頭暈是因古人缺營養

1、清洗薺菜。
2、鍋中放些水,擺入薺菜和雞蛋。

3、大火煮開後,把蛋殼敲破些再接著煮一會。
4、出鍋,帶著薺菜香味的雞蛋就煮好了。

昨天是農歷三月初三,按照我國大多數地方的習俗,這一天應該至少吃3個用薺菜花(武漢俗稱地菜花或地米菜花)煮出來的雞蛋,相傳吃了後不會頭暈,還可驅邪避鬼。

昨天,本報官博就此習俗進行了微調查,發現在科技快速進步的今天,仍有七成以上的受訪者知道這個從上古農耕社會流傳下來的習俗,更有近五成受訪者吃了薺菜花煮雞蛋。

薺菜花煮雞蛋很快賣光

大部分學生不知該習俗

昨天,華中科技大學官博發了條微博,稱該校百景園食堂也為學生提供了用薺菜花煮的雞蛋。該食堂提供的數量不多,6毛錢一個很快就被學生買完了。

微博一出,不少學生大贊食堂有愛,有的學生卻對薺菜迷惑不解:「什麼是薺菜?」「薺菜就是芥菜嗎?」還有的同學留言戲謔道「高大上,我們連茶葉蛋都吃不起。」

對於三月三吃薺菜花煮雞蛋這個民俗,大部分學生表示不太清楚。

薺菜和芥菜有什麼區別?

漢口惠濟路菜場的攤販李先生介紹,薺菜俗稱地菜,北方也叫白花菜或黑心菜,有的地方還叫做細米菜,根是白色的,葉面有細毛葉邊呈鋸齒狀;芥菜是一種特產蔬菜,葉面平滑,長相類似於白菜,個頭也遠比薺菜大,只要是常逛菜場的人,兩者的「長相」其實很容易區別。

湖南婆婆按習俗煮雞蛋

武漢媳婦只管享受美味

龔小姐家住漢陽楊泗廟,每天早上婆婆都會為她准備吃的帶到單位。昨天,婆婆為她准備的是薺菜花煮雞蛋。「婆婆一共煮了十幾個,我吃了一個。」龔小姐說,差不多每年這個時候她都會吃薺菜煮雞蛋,不同於往年的是,婆婆這次把煮雞蛋的水也盛了一碗放在桌上。

「不知道是不是要我喝的,但因為之前都沒有這習慣,我就沒喝。」龔小姐告訴記者,以前在自己家的時候,媽媽也在這天煮雞蛋,但都沒說要喝水。「好像聽人說這煮出來的水加點糖喝,能清熱,治嗓子。」

龔小姐是武漢本地人,而婆婆家是湖南的,對於農歷三月三吃薺菜花煮雞蛋,兩家每年都會遵循這個習俗。但是她對這個習俗的由來卻不是很清楚。

在漢陽開餐館的李先生,昨天不僅自己吃了薺菜煮雞蛋,還給自己的員工每人免費發了3個煮好的雞蛋。有網友還笑稱「吃了兩個薺菜雞蛋,算不算超標呢?」

奶奶堅守習俗

90後耳熟能詳

農歷三月三這天吃薺菜花煮雞蛋對於離家求學在外的小張來說,已經不僅是一種習俗,更是一種懷念和記憶。

小張是來自蔡甸的90後,他目前在湖北大學知行學院讀書,每年的三月三,小張的奶奶都為家人准備薺菜花煮雞蛋。今年三月三恰好是星期三,學校不放假,小張不能回家,吃不到奶奶親手煮的雞蛋了,「從我記事開始,每年這個時候奶奶都會用自家菜地里的薺菜花煮雞蛋給我們吃,一煮就是一二十個,我每次都能吃三四個!」

小張回憶奶奶用薺菜煮的雞蛋特別好吃,不僅自己愛吃,堂弟也特別愛吃。這次吃不到奶奶煮的雞蛋,小張覺得特別懷念,不僅是懷念那味道,也是勾起了對奶奶的思念。

小張告訴記者,由於爸媽一直在外面做事,自己打小就是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對爺爺奶奶的感情特別深。小張今天雖然沒有吃到奶奶煮的雞蛋,但是還是在學校外面買了一個茶葉蛋,也算是過了節。

線上線下微調查

七成受訪者知道該習俗

你知道農歷三月初三要吃薺菜雞蛋的習俗嗎?昨天,本報官方微博就這一習俗進行了微調查,截至記者發稿前,共有26名網友參加了此次調查,其中超過七成的網友知道這個習俗,有近五成網友在這天吃了薺菜雞蛋。

此次調查共設置了4個選項,分別是:吃了,但不知道這個習俗;特意吃了,知道有這個習俗;沒有吃,但知道有這個習俗;沒有吃,也不知道這個習俗。

其中,19名網友選擇了「知道該習俗」,而選擇知道該習俗,同時也吃了薺菜雞蛋的網友達12人,也就是說,接近五成的受訪者仍在堅持這個習俗。

另外,記者線下調查得知,很多單位的食堂都在堅守該習俗,受訪的20名市民中,有11人稱在食堂吃了薺菜雞蛋。

傳說薺菜花煮雞蛋能治頭暈

民俗專家稱是因古人缺營養

三月三吃薺菜雞蛋習俗的來源有很多版本,其中,有傳說稱,這是當年華佗在湖北沔陽用薺菜煮雞蛋為老者治頭暈留下來的習俗。

民俗學家劉謙定解釋,其實這些不同的版本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能以偏概全,任何民俗的來源都不能夠去深究,因為歷史太過悠久,據考證農歷三月三吃薺菜煮雞蛋這個民俗從先秦就存在了。

那麼,吃薺菜花雞蛋治頭暈又是怎麼回事呢?劉謙定說,薺菜只是時令菜,選用薺菜來煮雞蛋是因為這個季節會有,用它煮雞蛋有股淡淡的清香,回味悠長。劉謙定解釋道,「其實雞蛋的營養價值高,古時候農民常因營養不足頭暈,這時候吃一點雞蛋是可以快速補充營養的,所以才有了治頭暈的說法。」

記者史鳳玲 戴維 實習生戴斯

【鏈接】

「三月三」的由來

三月三,漢族及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時間在農歷三月初三。古稱上巳節。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日。

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媧摶土造人,繁衍後代,豫東一帶尊稱伏羲為「人祖爺」,在淮陽(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廟,由農歷二月二到三月三為太昊陵廟會,善男信女,南船北馬,都雲集陵區,朝拜人祖。

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漢代定為節日。後又增加了臨水宴賓、踏青的內容。晚上,家家戶戶在家裡每個房間放鞭炮炸鬼,傳說這天鬼魂到處出沒。

不同民族歡慶方式不同

漢族,有吃地(薺)菜花煮雞蛋的習俗。當天民間有流杯、流卵、流棗、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飯以及歌會等活動。漢族過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後期陸續發展為河畔嬉戲、男女相會、插柳賞花等民俗活動。

台灣、福建地區三月三為「三月節」,部分人士會選在三月初三的上巳節掃墓,兼具踏青、除去不祥的意思。

壯族,多在三月三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綉球,談情說愛。相傳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壯族多於三月三來掃墓,通常在三月三時蒸五色糯米飯。

布依族,在節日殺豬祭社神、山神,吃黃糯米飯,各寨三四天內不相往來。瑤族以三月三為「乾巴節」,是集體漁獵的節日,共享收獲的歡樂。

三月三還是侗族、瑤族、畲族、黎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他們的歡慶方式各有特色。

雞蛋雖好 不宜多吃

昨天,不少人吃了兩三個薺菜花煮的雞蛋,其實,吃多了不能吸收,也是負擔。

一個中等大小的雞蛋,平均約重50克,能提供蛋白質6克,脂肪5克,熱能72千卡,鈣23毫克,磷89毫克,鐵1.2毫克,維生素A612國際單位,硫胺素0.07毫克,核黃素0.13毫克,尼克酸0.04毫克,膽固醇300毫克。雞蛋的蛋白質和脂肪的質量比瘦肉好,維生素的含量也較高,價錢卻比瘦肉便宜些,從營養及經濟兩方面考慮都是吃雞蛋較合算。一個代謝正常的人,適當的吃些雞蛋,例如每天吃1~2個,或一星期吃幾次,是對身體有好處的。

雞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食用過多,可導致代謝產物增多,同時也增加腎臟的負擔,一般來說,孩子和老人每天一個,青少年及成人每天兩個比較適宜。

Ⅳ 煮雞蛋怎麼做最好吃

煮雞蛋的方法

1、燉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燒開後將雞蛋加入繼續熬煮;

2、雞蛋熬煮3分鍾左右,蛋白的外側會呈現凝固成熟的狀態,這時候可以將火關小,水溫保存在80度左右;

3、繼續熬煮13分鍾左右,直到鍋中有小泡泡即可關火。

煮雞蛋的技巧

1、雞蛋的蛋殼是否好剝掉,這跟煮雞蛋的水溫有很大的關系,如果水溫比較低的話蛋清不能快速的凝固,雞蛋殼也就比較難剝掉。如果是水燒開後再熬煮雞蛋則會讓蛋白更好的定型,比較好剝殼。

2、在煮雞蛋的時間上也要控制好,熬煮3分鍾的時候蛋白比較的軟嫩,蛋黃是處於流動狀態;4分鍾的蛋白比較柔軟,蛋黃雖然可以流動但是相對也會硬一些;6分鍾的蛋白柔軟且處於凝固狀態,蛋黃也呈現凝固光滑的狀態;熬煮10分鍾蛋白和蛋黃都是凝固的狀態;熬煮15分鍾就是一顆煮熟的雞蛋。

3、雞蛋煮熟後放置在冷水中浸泡差不多一分鍾左右,然後再剝殼會比較容易。

Ⅳ 怎樣煮雞蛋才好吃

正確的煮蛋法:雞蛋於冷水下鍋,慢火升溫,沸騰後微火煮2分鍾。停火後再浸泡5分鍾,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清嫩,蛋黃凝固又不老。

Ⅵ 煮雞蛋的正確方法與步驟

煮雞蛋的正確方法

1、我們首先先將雞蛋清洗一下,有的雞蛋表面可能有一些臟東西。然後就將雞蛋放入鍋中,加入冷水,這里記住一定不要加熱水。不然雞蛋殼非常容易被煮破。水量的話剛好沒過就可以了。


2、我們先向裡面加入一大勺食鹽攪拌。然後用冷水浸泡幾分鍾,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就不容易凝固了。然後先開大火,燒開之後就把火關小一點,用大火的話殼很容易就被煮破了。煮的時間大概在八分鍾左右,這是最合適的時間。但是這個數據還要具體看雞蛋的大小,如果是比較小的蛋或者是山雞蛋,時間可能還要縮短。


3、煮熟之後。我們就在一個碗中倒上一些礦泉水,然後將雞蛋放入裡面,最好不要用生水,裡面的細菌會透過蛋殼浸進去。


(6)古人怎麼煮雞蛋好吃擴展閱讀

煮雞蛋的技巧

1、雞蛋的蛋殼是否好剝掉,這跟煮雞蛋的水溫有很大的關系,如果水溫比較低的話蛋清不能快速的凝固,雞蛋殼也就比較難剝掉。如果是水燒開後再熬煮雞蛋則會讓蛋白更好的定型,比較好剝殼。

2、在煮雞蛋的時間上也要控制好,熬煮3分鍾的時候蛋白比較的軟嫩,蛋黃是處於流動狀態;4分鍾的蛋白比較柔軟,蛋黃雖然可以流動但是相對也會硬一些;6分鍾的蛋白柔軟且處於凝固狀態,蛋黃也呈現凝固光滑的狀態;熬煮10分鍾蛋白和蛋黃都是凝固的狀態;熬煮15分鍾就是一顆煮熟的雞蛋。

3、雞蛋煮熟後放置在冷水中浸泡差不多一分鍾左右,然後再剝殼會比較容易。

Ⅶ 雞蛋怎麼煮才好吃

紅糖煮雞蛋很好吃,將雞蛋煮熟加入紅棗和紅糖即可,做法簡單。

主料:紅糖1.5茶匙、雞蛋2個、紅棗5顆。

輔料:水500克。

1、在鍋里放入適量的清水燒開。

注意事項:

水開後倒入雞蛋前一定要把火轉到小火,否則容易把雞蛋煮散成蛋花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