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梅河口有什麼比較受大眾歡迎的吃的
鐵北的燒烤。
東街的火鍋。
『貳』 韓城黨家村本地特色美食
想吃韓城的小吃建議你去太史酒樓吧,不說口味怎麼樣,但是裡面小吃廳估計是韓城小吃最全的一個地方。
你還可以去民楊夜市那裡 韓城有的小吃 那裡基本都有 打個的士 5塊 晚上的時候去吧。
金城區文廟城隍廟值得一去,司馬遷祠,還有就是被評為05年全國十大考古之一的梁帶村出土文物展,仍有現代人居住的古村落黨家村(被譽為民居瑰寶),普照寺寺,最後可以去秦晉大峽谷轉轉
住宿看個人經濟了,韓城三星級酒店標間費用一般在一百七八(折後),一般的賓館標間費用基本在80--120之間,也有些小的旅館費用在20---80之間
韓城最出名的小吃就是羊肉餄絡,羊肉胡卜,還有菜卷,菜合,雜糧飯(主要是包穀面的),韓城餛飩也應算是特色的吧
韓城歡迎你,也祝你有一個愉快的旅程!
『叄』 洛陽張記老黑烤麵筋很好吃
當然最著名的依次就是洛陽水席,牡丹燕菜,漿面條,(韓城,白沙,鐵謝)羊肉湯,燙面角等等這些了。(這些主要是大家都能吃得起的,經常能吃到的)洛陽水席,歷史悠久,古今馳名。千年以來,久傳不敗。紅白大事,宴請賓客,率先用之。所謂「水席」,有二層含義。一是以湯水見長,二是吃一道換一道,一道道上,象流水一般。故名「水席」。 洛陽水席,來自民間,是洛陽一帶特有的傳統名吃。酸辣味殊,清爽利口。唐代武則天時,將洛陽水席旨進皇宮,加上山珍海味,製成宮廷宴席,又從宮廷傳回民間。遂形成特有的風味。因仿製官府宴席的製作方法,故又稱官場席。 洛陽水席,有24件組成,簡稱「三八席」。先上6個冷盤下酒,冷盤為4葷4素。繼上16 個熱菜,熱菜用不同型號的青花海碗盛放。16菜中有4個壓桌菜。其它12個菜,每3個味道相近的為一組,每組各有一道大菜領頭。叫「帶子上朝」,吃一道上一道,如行雲流水。 洛陽水席,有三大特點:一是有葷有素,有冷有執;二是有湯有水,北方南方均為可口;三是上菜順序有嚴格規定,搭配合理、選料認真、火候恰當。洛陽水席,又分為高、中、低三個檔次,可據情而定,故深受城鄉人民的普遍歡迎,長盛不衰。 洛陽燕菜 洛陽燕菜,是洛陽獨具風格的風味菜。相傳,武則天居洛陽時,東關一塊菜地里,長出一個幾十斤的大蘿卜,菜農認為是神奇之物,獻給女皇武則天,御廚師把它切成絲、拌粉清蒸,配以鮮味湯汁,女皇吃後,其味異常鮮美,大有燕窩風味,贊不絕口,賜名"燕菜"。後傳入民間,日久天長,大家都叫做"洛陽燕菜",流傳至今。1973年10月,周恩來總理陪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來洛陽參觀,著名廚師王長生、李大雄精心製作燕菜,招待二位總理。總理一連要了兩道,食後同聲稱贊。因菜中雕有牡丹花,故周總理風趣地稱為"牡丹燕菜"。從此,洛陽的"牡丹燕菜"譽滿中外。 長壽魚 長壽魚,是具有葯用價值的一道菜。其特點是味鮮,甜咸酸三味俱全,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相傳,東漢光武帝劉秀一年春天外出遊獵,過邙山,來到黃河之濱。故地重遊,神氣清爽。突然一條赤色鯉魚,躍出水面,在陽光下,金光耀眼。劉秀大喜,遂命人捉回宮去,御廚別出新裁,與枸杞子同燒,名曰長壽魚。劉秀食後,頓覺精神倍加,疲倦消失,常食之,身體卻健康起來。爾後,傳入民間,成為洛陽的一道名菜。 清蒸魴魚 魴魚產於伊水,故有"伊魴"之說。以其製作簡單,香淡味純而聞名。漢唐時期常以此魚招待貴賓。相傳,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和"九老會"的詩人們,在飲酒賦詩時,常食此魚。 鯉魚躍龍門 鯉魚為黃河名魚,自古就有"洛鯉伊魴,貴似牛羊"之說。肉嫩味美,營養豐富,聞名中外。鯉魚跳龍門,造型優美,寓意吉祥。只見烹制好的鯉魚,昂首盤中,栩栩如生,彷彿欲躍而起。加之有青山襯托、狀如門闕,頗富山野情趣。食之味美無窮。 漿面條 漿面條,既經濟、又可口,是洛陽人普遍喜食的一種風味小吃。它是將豆漿置於適當的溫度下,發酵變酸,然後放入鍋內加熱到80度左右,液面便有一種蘑菇狀的漿沐。這時加入少許的香油,反復攪拌,待滾沸,將面條下入,最好是雜面條。拌麵糊使之呈湖狀。然後,將調制好的鹽、蔥花、青豆、芹菜、韭菜、辣椒加入。 洛陽漿面條,製作簡單,成本低、味道美、易於消化,因而自古以來流傳不衰,成為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地方名食。 漢城羊肉湯(宜陽),白沙羊肉湯(伊川),鐵謝羊肉湯(孟津),閻家羊肉湯 ,尚記牛肉湯 洛陽人早晨愛吃喝湯,羊肉湯居多,拿饃去泡,或將湯買回泡,喝湯的人甚多,今日,不管早中晚均有喝湯的,而且周邊各地也有洛陽的羊肉牛肉湯流行。張家餛飩 張家餛飩,又稱「馬蹄街餛飩」。創始人為張須,至今已有150年的歷史。1920年,張家餛飩第二代傳人張坤對配料和品種加以創新和改進,以白面雞肉、雞血、薄雞蛋餅、嚇仁、水粉絲、榨菜等為主料;而以大油、胡椒、醬油、雞湯、豬肉湯、陳醋等為輔料,冬天配韭黃、大蔥,春天配嫩韭、香椿。從而使張家餛飩具有製作精細、味道鮮美、噴香適口〓酸辣具全的特點,漸漸名聲大振。 潘金和燒雞 潘金和燒雞在洛陽久享盛名。創始人潘根生,1941年其子潘金和開始營業,以其風味獨特,經營靈活,故生意興隆,遠近馳名。如今經營潘金和燒雞的是金和之子栓柱。 配料:丁香、草果、卜撥、豆蔻、大回、小回、花椒等。 特點:製作精細,味道純正、皮色黃中透紅。肉質外焦里嫩,食後滿口余香,遠銷省內外。有詩為證:「佳餚名聲噪,顧客千里至。」 不翻湯 洛陽不翻湯,已有120多年的歷史。創始人劉振生。現已傳三代人,名劉呼欄,年70多歲。配料「綠豆粉、胡椒、味精、醬油、醋、木耳、粉絲、海帶、蝦皮、紫菜、韭菜、錦珍、食鹽。特點:味道純正、酸辣利口、油而不膩,別具特色。 張記燒雞 榆樹園張記燒雞,為洛陽經營燒雞的後起之秀。創始人張新忠。其子張鐵林於1962年承其父志,經營燒雞。張記燒雞現為洛陽名牌燒雞。1982年《河南日報》、《市場報》、《洛陽日報》均有報導。 主料:丁香、大茴、小茴、草果、芘(艹加不)、桂子、涼姜、當參、掛皮、肉蔻、陳皮、沙仁、花椒、草蔻。輔料:鹽、糖、食品油。 特點:爛、嫩、香。不腥、不硬、不膩、一抖,肉就會掉下來,離骨異常。 新安燙面餃 新安燙面餃,已有70多年的歷史,在千里隴海線上聞名。 新安燙面餃,用精白粉作皮,豬前胛後臀肉作主餡,配適量大蔥、韭黃、白菜心、生薑、佐以白糖、料酒、小磨油、食鹽、味精等。把面燙好,擀成薄皮,包成如新月型的面餃,上籠清蒸,十分鍾即可。特點:皮薄如紙,色澤如玉,五味具全,鮮香不膩。 胡辣湯 胡辣湯是洛陽別具風味的小吃,已有百年歷史。精烹細作,味道鮮美、經濟實惠、方便群眾、聞名城鄉。始於老城,現遍及大街小巷。 主料「精粉面、粉條、肥豬肉。 配料、花生仁、芋頭、山葯、金針、木耳、蔥花、蒜片、麵筋泡。 調料:糖色、花椒、茴香、乾薑、桂籽、胡椒、精鹽、醬油。
『肆』 濟南名小吃雞蛋餅怎麼做
是這個嗎?
雞蛋餅的做法詳細介紹菜系及功效:精品主食
雞蛋餅的製作材料:
主料:麵粉
150g
,雞蛋
2個,鹽
適量,水
適量(約300ml)
,油
20g
,荵花
適量
雞蛋餅的特色:
每日作早點一碗,分服見效.美皮膚,防治面部皺紋,適用於面部皺紋及身體皮膚干皺粗糙等。
教您雞蛋餅怎麼做,如何做雞蛋餅才好吃
把雞蛋、鹽、油、水加在一起打至鹽溶化,慢慢加麵粉攪和,麵粉有疙瘩就用小勺壓,最後加荵花攪和至完全沒有麵疙瘩。醒幾分鍾。
開中火,用平底不粘鍋,倒一點油,把麵糊從中間倒下去,倒下去的麵糊不規則向四周散開,證明麵糊太稠了,在麵糊里再加水。
調稀後的麵糊一倒下去就很均勻的向四周散開,搖晃鍋麵糊也很快流動。
看麵糊表面變顏色及搖晃鍋時麵糊已經不動了,就可以翻面煎了,(最好用拋的方式翻面,一來不燙手,二來練手勁)
。
翻面後可以蓋鍋,不蓋也可以。
好了……吃吧~~~~~~加杯黑咖啡!
『伍』 雞蛋餅好吃嗎
1. 淮山葯打粉(可以用生山葯,洗凈削皮,蒸熟做成山葯泥)
2. 麵粉、淮山葯粉、枸杞放入碗內
3. 邊加水邊攪拌,攪成糊糊狀就可以了。(如有麵疙瘩,用勺子壓就可以了)
4. 放入蔥花攪拌均勻 5. 打三顆雞蛋進去,攪拌均勻
6. 放入適量鹽,攪拌均勻,放一邊醒幾分鍾
7. 碗里打兩個雞蛋攪拌均勻(後面往雞蛋餅上抹均勻)
8. 鍋燒熱,加少許油
9. 用手轉動鍋,使鍋的周圍有油(防止雞蛋餅粘鍋)
10. 盛少許6中的麵糊糊,倒入鍋中,用鏟子扁平(要從四周倒入,麵糊糊會自動流向中間;如果是平底鍋就從中間倒,會自動向周圍流。一定要撒勻,火要改為小火)
11. 加入少許7中的雞蛋液,用鏟子向四周扁平
12. 邊緣翹起的時候,用鏟子把雞蛋餅轉動一下,翻過來,過半分鍾就熟了
雞蛋2個、蘋果半個、低筋麵粉少許、熟黑芝麻少許
調料:黃油適量、白糖適量
步驟:1:准備好所有材料。2:取半個蘋果,去皮去核切成小丁。
3:黃油放入鍋中融化。
4:加入切好的蘋果丁,調入少許白糖。
5:因為加了白糖,翻炒幾下會有一點湯汁出來,蓋上蓋子悶1、2分鍾。
6:當蘋果炒至軟爛時,加入少許熟的黑芝麻拌勻,盛起備用。
7:雞蛋磕入碗中,加一點點的白糖。
8:雞蛋打散以後加入少許低筋麵粉。
9:攪拌成無顆粒的蛋糊。
10:平底鍋開小火,刷上一層薄油,倒入一半的蛋糊,煎至蛋皮表面剛凝固的時候,在1/4處鋪上炒好的蘋果丁。
11:用鍋鏟把整張蛋皮對半對折,再輕輕把邊緣壓緊。
12:然後從沒有蘋果的那頭掀起,蓋在有蘋果的這一半蛋皮上,稍稍煎制即可。
『陸』 你知道韓城十大特產有哪些
韓城褲袋面這種像腰帶一樣的面條,指的是關中地區民間傳統風味吃「奤奤面」。這種面是用上等白粉、雞蛋、菠菜、紅蘿卜及調味品精製而成的,因為面條有一寸寬,一尺長,所以有「面條像腰帶」之說。
油酥角也稱「酥角饃」,是韓城飲食市場上一種很有特色的面點。油酥角之所以酥,之所以油,就是因為它含油量較多。它的主料為小麥麵粉和食油,輔料有芝麻、食鹽、十全大料面、酵面和鹼面。
它的做法是取麵粉一斤,用175克植物油和成油酥面,用溶入適量鹼面的四季水揉和,再加適量酵面、食鹽和十全大料面,揉成面團,讓其餳一會兒。這個過程便是各種物質相互融合,相互化合的過程。沒有這個充分融合、化合的過程,就很難做出香酥可口的成品。石子饃是頗受群眾喜愛的傳統食品,又名古鏊餅。由於它歷史悠久,被稱為我國食品中的「化石」。石子饃的原料是麵粉、鹼面、精鹽、熟豬油、鮮花椒葉等,經和面、加工石子,制坯焙焙幾道工序製作而成,其特點為酥鬆荃香,易於消化,攜帶方便,利於儲存。石子饃是渭南農村孕婦產後常吃的食品,也是饋贈親友、招待佳賓、出外旅行的必備佳點。
『柒』 洛寧的小吃有哪些
1、【洛寧酸牛肉】
20多年前,洛寧城西白師傅在村邊開燴面館。92年冬客人嫌牛肉太涼,讓給「熱熱再吃」。加熱過程中失手放醋多了,頓時變得酸。沒想到,客人吃後非常滿意「在別處還從沒吃過這樣的酸牛肉,好吃」客人走後,自己做一碗偏酸的牛肉,味道還真不錯。第二天打出了酸牛肉招牌流傳至今。
2、【洛寧蒸肉】洛寧蒸肉由豬肉片、大蔥、粉條、面醬、調料、麵粉攪拌,籠蒸而成。即是節日盛饌,也是待客佳品。洛寧蒸肉,食之香而不膩,餘味無窮。多為家做自食,為洛寧乃至豫西地方名吃之一。(洛寧縣東花壇「憨憨劉」最為有名,物美價廉)
3、【牛肉扯麵】小盆似的粗瓷大碗,泛白濃郁的湯水,粗厚筋軟的拉麵,一小撮嫩香的香菜,一筷頭油炸辣椒,一攪,那叫得勁兒。牛肉是寧夏內蒙的特產,拉麵是陝西的特產,經洛寧人一融合並加以發揮,成了洛寧的名吃。許多洛陽、鄭州、三門峽等外地人不遠「百里」慕名而來。
4、【鹵豬肉夾鍋盔】客到洛寧,不吃洛寧的美食鹵豬肉夾鍋盔,可謂一大憾事。鹵肉,乃是把豬肉放入加好各種佐料的鐵鍋中燜煮而成,色棕,味香。鍋盔,就是把發酵的面抹油分層墊上鹽、蔥花等擀成半寸厚的圓餅,放在內墊小石子的鐵鍋里,底部用木炭加火,上下緊翻,烙製成餅,洛寧人叫鍋盔。鍋盔用刀片成上下兩層,中間加上略帶湯水的鹵肉,「呵哧」一口嚼起來,包你香得直打顫……
5、【涼粉餃子】洛寧人大年初一第一頓,就是涼粉餃子。傳說是以前餃子不夠吃就添加了涼粉增加份量,現在已經成了別有風味的洛寧小吃。涼粉有清涼粉和黃涼粉,清涼粉是澱粉製成,黃涼粉是玉谷面製成。涼粉餃子湯里,除了涼粉餃子外,還可以加入肉和菜類。一家人熱熱呵呵在一起,香噴噴地吃上一頓初一飯,那是圓滿。客人來了熱騰騰地端上一碗涼粉餃子,那是一份親情。
『捌』 韓城有什麼特色好吃的
羊肉糊卜
羊肉糊卜,陝西韓城的地方特色小吃。起源於元代,以油旺、味美、價廉被譽為陝西關中四大名吃之一。
2、韓城十三花
韓城川原戶戶養豬,逢事請客,必殺豬招待,既經濟,又盛情。
「十三花」就是十三道菜。分別為「五大、五小、一糕、一湯、一丸子」。「五大」即紅肉、白肉、酥肉、雜燴(雅稱「全家福」)、蛋卷;「五小」即燒肚絲、燒腰花、燒肥腸、燒蹄筋、海帶粉;「一糕」為甜糕,「一湯」為勾芡甜汁;「一丸子」為瘦肉丸子湯。
3、韓城羊肉臊子餄餎
韓城羊肉臊子餄餎是陝西韓城地區的傳統名吃之一,可涼吃,放少許涼粉,再加入油辣、蒜泥、芥茉等調味,成為涼粉餄餎,食時帶有特異的香味。
搜狗問問
4、臊子餛飩
臊子餛飩是陝西韓城的特色麵食,餛飩含有團圓美滿之意。是韓城人過年過節、男婚女嫁、老人祝壽、孩子滿月等場合招待親朋厚友和貴賓的待客飯。
5、韓城風味芝麻燒餅
韓城風味芝麻燒餅,美味可口,聞名關中。餅呈圓形,主要用料是白面、食油、芝麻、調料。
6、韓城褲袋面
韓城褲袋面這種像腰帶一樣的面條,指的是關中地區民間傳統風味吃「奤奤面」。這種面是用上等白粉、雞蛋、菠菜、紅蘿卜及調味品精製而成的,因為面條有一寸寬,一尺長,所以有「面條像腰帶」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