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料
觀音葉也叫斑鳩柞適量 中華牙膏2厘米
觀音豆腐的做法步驟
5.做法隨便你涼拌還是放湯,夏天裡吃都很美味
Ⅱ 什麼是觀音豆腐
夏日炎炎,有一道菜可謂山珍佳餚,這就是「觀音豆腐」。 說是豆腐,其實並非用豆做成,它的原料是山上常見的一種民間叫「觀音樹」的灌木的葉子。「觀音樹」其貌不揚,但那墨綠色的葉子卻散發著別樣的清香。摘一些葉子,拿回家中洗凈,用開水浸泡片刻,然後用手反復搓揉、擠壓,直到將葉汁擠盡。盆中的清水就變成了一種濃稠的液體混合物。然後用一塊紗布或白布,將綠葉汁過濾一番。再抓一把干凈的草木灰用少許清水調成灰漿並反復過濾後倒入綠葉汁中拌勻。一會兒,加入草木灰的綠葉汁就凝固成一大塊「翡翠」,晶瑩剔透,柔軟滑膩,富有彈性,有些像果凍。這時「觀音豆腐」就做成了。在並不復雜的製作過程中,加入草木灰是關鍵,沒有它就像做豆腐不加石膏一樣,不能凝固。而加多少草木灰也有講究,加多了,太硬不好吃;加少了,不成「豆腐」。 做好的「觀音豆腐」可以加入糖或鹽涼拌吃,可以加姜、蔥等煮著吃,也可炒著吃。這取決於個人的口味。但無論何種吃法,都不會改變其特有的清香,這是它最大也是最明顯的特色。 關於「觀音豆腐」還有一個美麗又有些傷感的傳說。說是很久以前發生飢荒,難民無數,屍橫遍野。觀音不忍,用楊柳枝灑甘露於人間。甘露所到之處,長出了簇簇綠樹。飢民摘葉取其汁加灰做成了「豆腐」,逃過了一難。為感激觀音的慈悲心腸,「觀音樹」、「觀音豆腐」因此而來。 現在,鄉間吃「觀音豆腐」的人已不多見,偶而食之,多半是為了換換口味、嘗嘗鮮罷了。現如今崇尚綠色、崇尚自然,在滿桌的大魚大肉間,若有一碗透著墨綠、散著清香的「觀音豆腐」,那一定會讓你久久回味,沉浸在那濃濃的清香之中。
Ⅲ 觀音豆腐怎麼做好吃
1.觀音草葉采撿洗後,觀音草葉採回家後要先進行雜物(葉)挑撿,再到清水中輕輕漂洗備用。
2.將洗好的葉經過反復搓揉成這種清濃汁後備用。
3.開水燒開後,過五分鍾,再把洗凈的觀音葉放入水中,蓋好蓋子悶半個小時,再用布把葉子過濾出來。(本步驟可以省略,棄葉渣,用細紗布直接過濾出濃汁也可。)
4.草木灰,這是必不可少的輔料。(草木灰顧名思義就是草之灰或木之灰也,做觀音豆腐時起到凝固成型的作用,作用類同於平時豆腐里的石膏,起催化劑作用。)
Ⅳ 觀音豆腐的製作方法_觀音豆腐怎麼做好吃(4)
豆腐的食用禁忌
1.因豆腐腫含嘌呤較多,對嘌呤代謝失常的痛風病人和血尿酸濃度增高的患者,忌食豆腐;脾胃虛寒,經常腹瀉便溏者忌食。
2.臭豆腐忌多吃。臭豆腐雖然聞起來很臭,但仍不失為一種美味,有些人對它敬而遠之,有些人則對它青睞有加。臭豆腐於發酵後的豆製品,在其製作過程中不僅會產生一定的腐敗物質,還容易受到細菌污染,從飲食健康的角度來說,臭豆腐(尤其是油炸臭豆腐)不宜多吃。
3.豆腐不宜吃的太多。據一些營養與衛生專家分析,豆腐中含有大量鈣質,食用過量,很可能在體內產生沉澱,導致結石。據說過去和尚火化後遺留的“舍利子”就是鈣質積存過多的現象,而和尚是消耗豆腐最多的人。
4.豆腐不宜與菠菜、竹筍、蜂蜜、茭白等同吃。豆腐里含有氨化鎂,硫酸鈣,而菠菜中含有草酸,兩中物質遇到一起可生草酸鎂和草酸鈣。不能被人體吸收,容易患結石症。豆腐與竹筍一起吃,會破壞二者的營養價值,還可能產生結石。蜂蜜性甘涼滑利,與豆腐同食容易導致腹瀉。茭白與豆腐同食,也容易形成結石。
豆腐的選購方法
1.聞:優質豆腐聞起來有濃濃的豆香味,劣質的則無豆香味,甚至會有一股淡淡的腥味或者是有化學劑的味道。
2.顏色:優質豆腐的顏色是略帶點微黃或淡黃,有光澤。劣質豆腐則是無光澤,過白,偏白,有可能添加了漂白劑。還有的豆腐為是灰色或深黃色的,所以不要購買顏色不正的豆腐。
3.搖:優質的盒裝豆腐,看起來較為平整、沒有氣泡、擠不出水,用手搖晃時沒有搖晃感,有一定的硬度和彈性。而劣質的豆腐沒有彈性和硬度,易爛易碎,用手擠一下就出水,捧在手裡亂晃。
4.切:用刀切成幾塊再仔細觀察切口處,最後用手輕輕按壓,以試驗其彈性和硬度。優質豆腐塊形完整,軟硬適度,富有一定的彈性,質地細嫩,結構均勻,無雜質。次質豆腐塊形基本完整,切面處可見比較粗糙,質地不細嫩,彈性差,有黃色液體滲出,表面發黏,用水沖後即不粘手了。劣質豆腐塊形不完整,組織結構粗糙而鬆散,觸之易碎,無彈性,有雜質,表面發黏,用水洗沖後仍然粘手。
Ⅳ 觀音豆腐
觀音豆腐的做法(一斤原料的量) 1、原料:觀音柴樹葉、純凈水、豆莢灰、容器 2、將一斤觀音柴數葉清洗干凈(注意清洗的時候不要將數葉弄破,以免汁水流出來),備用。 3、將16斤左右的水燒開,倒入較大容器里,稍微晾一晾。等水溫約80度的時候將洗干凈的葉子放進熱水裡,完全浸泡,不要攪拌它。 4、過5分鍾去翻個面,用工具按按(用手按的話可能會燙到哦),會有汁水流出來。過5-6分鍾去翻個面。 5、汁水流的差不多的時候(此時水已經變的很濃綢。若不夠濃綢,可將葉子放袋子里稍微揉搓一下,擠些汁水出來),把葉子撈掉,水過濾一下。將豆莢灰溶解後用紗布袋(2-3層的袋子)過濾一下,過濾下來的灰攪拌均勻後用干凈的紗布袋蘸蘸在剛才的汁水上面反復輕輕的點點點。(放灰是重點步驟,基本上在濃綢的汁水表面鋪一層就能凝固) 6、過幾分鍾看看,若凝固度不夠的話,用蘸灰的紗布袋子輕輕的點點點。 7、凝固後等完全冷卻,用刀把觀音豆腐切成較大塊。並換干凈的水泡。反復多換幾次清水,使豆腐里的豆莢灰充分滲透出來。 8、放冰箱冷藏食用。配料可隨意添加(蜂蜜或紅塘薄荷水都可以)。 備註: 觀音豆腐很快就能凝固,所以做的時候動作要快哦。准備工作要先做充分。 觀音豆腐一定要放冰箱儲存,天氣熱,不冷藏很容易壞的。 觀音葉子若不及時製作的話,要放冰箱冷藏儲存。 若做完後沒能完全凝固,可放冰箱冷藏下,這樣也能凝固成塊。 觀音豆腐和木蓮豆腐的原料一定都要過濾一遍。 抱歉:之前一直以為是麥稈灰,後來老媽說用的是豆莢灰。這樣做出來的豆腐比較好吃。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Ⅵ 觀音豆腐的做法步驟圖,觀音豆腐怎麼做好吃
一、准備物料
1、打蛋器
2、刻度盆
3、燒水壺
二、神仙豆腐(觀音豆腐)製作
1、首先准備開水500ml,一袋6g豆腐粉
2、然後豆腐將粉倒入開水中,切記邊倒入邊攪拌
3、將豆腐粉攪拌均勻後(攪拌時間:豆腐粉全部倒入後快速攪拌大約20-30秒的時間),
過濾一下(為了不影響美觀,去除未溶解的大顆粒狀)
4、過濾完成後,靜放45分鍾左右(待豆腐冷卻)即可食用
是不是很簡單啊,這里主要用到的材料是青葉集團的豆腐粉,比起傳統工藝已經簡化很多了,在家自己動手試試做一道神仙豆腐(觀音豆腐)吧!
Ⅶ 觀音豆腐的製作方法_觀音豆腐怎麼做好吃
觀音豆腐是安徽省大別山和浙江省浦江縣一帶的漢族小吃,那麼你知道觀音豆腐怎麼做才好吃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觀音豆腐的製作 方法 ,供大家參考!
觀音豆腐的製作方法
製作原料
腐婢別名:臭葉豆腐、豆腐柴、神仙槎、土常山、臭娘子、臭常山、涼粉葉、鐵箍散、六月凍、臭黃荊、觀音柴、虱麻柴、臭茶、小青樹、糯米糊、捏擔糊、墨子稔、豆腐木。
直立灌木,植被高 2-6m。幼枝有柔毛,老枝漸無毛,老枝漸無毛。單葉對生;葉柄長 0.5-2cm ;葉片卵狀披針形、倒卵形、橢圓形或形,有臭味,長3-13cm,寬 1.5-6cm,基部漸狹,全緣或具不規則粗齒,先端急尖至長漸尖,無毛或有短柔毛。聚傘花序組成塔形的圓錐花序,頂生;花萼杯狀,綠色或有時帶紫色,密被毛至幾無毛,邊緣常有睫毛,5淺裂;花冠淡黃以,呈二唇形,裂片4,外被柔毛和腺點,內面具柔毛,尤以喉部較密;雄蕊 4,2長2短,著生於花冠管上。核果球形至倒卵形,紫色,徑約6mm。花期5-6月,時期6-10月。
製作步驟
1.觀音草葉采撿洗後,觀音草葉採回家後要先進行雜物(葉)挑撿,再到清水中輕輕漂洗備用。
2.將洗好的葉經過反復搓揉成這種清濃汁後備用。
3.開水燒開後,過五分鍾,再把洗凈的觀音葉放入水中,蓋好蓋子悶半個小時,再用布把葉子過濾出來。(本步驟可以省略,棄葉渣,用細紗布直接過濾出濃汁也可。)
4.草木灰,這是必不可少的輔料。(草木灰顧名思義就是草之灰或木之灰也,做觀音豆腐時起到凝固成型的作用,作用類同於平時豆腐里的石膏,起催化劑作用。)
觀音豆腐 食用須知觀音豆腐的營養價值含粗蛋白量高達29-34.1%,在已知植物中粗蛋白含量的前茅;含有膳食纖維21.6%,灰分4.3%,葉綠素0.3%,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人體所需的19種氨基酸,其中含有人體不能自行合成,必需從食物中攝取的8種氨基酸。在19種氨基酸中以賴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絲氨酸、蘇氨酸含量為最高,是補充人體所需氨基酸最佳食物源,是不可多得的保健營養佳品,被譽為“森林蔬菜”。
豆腐怎麼煎才好吃技巧一:處理豆腐
做豆腐前,如果用鹽水焯一下,再做菜就不容易碎了。特別是南豆腐軟嫩細滑有彈性,水分含量也比較大。烹飪前,先將鍋中的水煮開,放一小勺鹽,把豆腐切塊焯一下,才能保持完整。
豆腐中數內酯豆腐最細膩水嫩,但也最易碎。要想內脂豆腐不碎,烹飪前可先去其包裝入鍋蒸20分鍾,待其冷卻後再根據做菜需要切成各種形狀烹飪。
此外,北豆腐雖韌性強不易碎,但也應小心, 炒菜 時可在熱油中煎1-2分鍾,待表面變硬再翻面炒。
最後,無論炒何種豆腐,都不要用鍋鏟鏟,而要用鍋鏟反面輕推,這樣既能讓豆腐和配料混合均勻,又能防止鍋鏟鏟碎豆腐。
技巧二:油不一定要多但一定要熱
煎豆腐的時候想要豆腐不粘鍋,很重要的一點是油一定要夠熱。煎豆腐的時候,鍋裡面放的油不一定要很多,但是一定要等油熱起冒煙的時候才把豆腐放進去。
你也可以嘗試在倒油之前先用姜在鍋底狠狠的蹭一層,也可以有效的解決豆腐粘鍋的情況。
技巧三:用中火不用大火
煎豆腐想要煎得好吃,很重要的是要選擇火的強度。如果火太小的話,可以避免豆腐表面煎得過焦,但是因為火力小,所以煎的時間要比較久,這樣裡面的豆腐就會太老了。
如果火太大的情況下,很容易外層已經煎焦了,裡面的豆腐還沒有熟。所以在煎豆腐的時候,應該選擇中火。這樣既能使豆腐表層迅速焦脆,又能封住豆腐中的水分保持內部的嫩滑。
技巧四:晃動鍋判斷豆腐是否可以翻身
煎豆腐要煎到兩面都焦黃香脆,然後內部飽滿多汁,就很考驗掌廚人的翻豆腐技巧。究竟什麼時候可以把豆腐翻身呢?如果你過於心急的用鍋鏟或者筷子去戳豆腐,會影響豆腐最後的外觀和口感。
一個小技巧就是輕輕的晃動鍋身,如果豆腐能夠隨著鍋的晃動而輕松晃動,那就可以翻身再去煎另一面了。
點擊下頁查看>>>豆腐炒不碎的方法、豆腐的營養價值
Ⅷ 觀音豆腐的功效與作用 觀音豆腐怎麼做好吃
主料
觀音豆腐200克
臘肉1小塊
輔料
紫菜
適量
水
1小碗
植物油
1/2湯匙
臘肉煮觀音豆腐的做法
1. 臘肉一小塊,觀音豆腐一小塊
2. 把臘肉切薄片,豆腐切成1厘米厚的大方塊,切太小會水分流失很快哦
3. 炒鍋燒熱放植物油,放入臘肉片煸出香味,變成透明的金黃薄片
4. 加一小碗水燒開
5. 水開以後放入觀音豆腐同煮3分鍾
6. 3分鍾以後加入紫菜即可出鍋,這樣做出來的豆腐入味又清爽,同時還有臘肉的咸香,因為臘肉是鹹的,所以就不需要放鹽了
Ⅸ 觀音豆腐的製作方法_觀音豆腐怎麼做好吃(3)
豆腐的副作用
1.過多食豆腐促使腎功能衰退
人到老年,腎臟排泄廢物的能力下降,若大量食用豆腐,會使體內生成的含氮廢物增多,加重腎臟的負擔,使腎功能進一步衰退,不利於身體健康。
2.過多食豆腐會導致碘缺乏
大豆中含有皂角苷,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促進人體內碘的排泄。長期過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導致碘缺乏病。
3.過多食豆腐促使動脈硬化形成
豆製品中的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轉化為半胱氨酸。半胱氨酸會損傷動脈管壁內皮細胞,易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積於動脈壁上,促使動脈硬化形成。
4.過多食豆腐引起消化不良
豆腐中所含蛋白質,一次食用過多會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症狀。
豆腐吃多了會怎樣
1、促使腎功能衰退。在正常情況下,人吃進體內的植物蛋白質經過代謝變化,最後大部分成為含氮廢物,由腎臟排出體外。人到老年,腎臟排泄廢物的能力下降,此時若不注意飲食,大量食用豆腐,攝入過多的植物性蛋白質,勢必會使體內生成的含氮廢物增多,加重腎臟的負擔,使腎功能進一步衰退,不利於身體健康。
2、引起消化不良。豆腐中所含蛋白質,一次食用過多會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症狀。
3、促使動脈硬化形成。美國醫學專家指出,豆製品中含有極為豐富的蛋氨酸,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轉化為半胱氨酸。半胱氨酸會損傷動脈管壁內皮細胞,易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積於動脈壁上,促使動脈硬化形成。
4、會導致碘缺乏。豆腐中含有一種叫皂角苷的物質,它能促進人體對碘的排泄。因此,人若長期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體內碘的大量流失,使其罹患碘缺乏病。
5、可引發痛風。豆腐中含有較多的嘌呤類物質。而嘌呤代謝失常是引發痛風的關鍵原因。因此,痛風患者食用豆腐過量時很容易會引起其痛風發作。
吃豆腐應注意科學搭配
1、豆腐配魚,營養富裕。豆腐蛋氨酸含量較少,而魚類含量非常豐富;魚類苯丙氨酸含量比較少,而豆腐中則含量較高。這樣兩者合起來吃,可以取長補短,相輔相成,從而提高營養價值。由於豆腐含鈣量較多,而魚中富含維生素D,兩者合吃,藉助魚體內維生素D的作用,可使人體對鈣的吸收率提高很多倍。因此,特別適合中老年人、青少年、孕婦食用。
2、豆腐配肉蛋,營養高一半。豆腐雖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但缺少一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蛋氨酸。如果單獨燒菜,蛋白質的利用率則很低。如果將豆腐和其他的肉類、蛋類食物搭配在一起,可以提高豆腐中蛋白質的營養利用率。
3、豆腐配海帶和蘿卜也是不錯的選擇。豆腐配海帶,加碘又補鈣。豆腐中還含有多種皂角甙,能阻止過氧化脂質的產生,抑制脂肪吸收,促進脂肪分解;但皂角甙又可促進碘的排泄,容易引起碘的缺乏,海帶含碘豐富,將豆腐與海帶一起烹調,是十分合理的搭配。豆腐配蘿卜,身體不受挫。豆腐屬植物蛋白,多食會引起消化不良。蘿卜,特別是白蘿卜的消化功能強,若與豆腐拌食,有利於豆腐的吸收,人也就不會受消化不良的困擾。
點擊下頁查看>>>豆腐的食用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