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雞蛋怎麼煮最好吃家常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雞蛋怎麼煮最好吃家常

發布時間: 2022-09-19 20:45:41

雞蛋怎樣煮好吃

1.家常燉雞蛋:材料需要溫開水、生抽、醬油、雞蛋,做法簡單,把雞蛋打碎,放在碗里攪拌均勻,並倒入少許溫水攪拌均勻。在往鍋里倒入水並將放雞蛋的碗坐入鍋中,讓鍋放在爐火上小中火煮。大約有個5-10分鍾就會好的,在燉好的雞蛋中倒入少許香油、醬油會更加的美味可口。
2.牛奶燉雞蛋:材料需要雞蛋2個、純牛奶250克、白糖適量、杏仁幾粒,先把牛奶倒進大碗里在磕進雞蛋,加入白糖,一起攪拌均勻。然後把攪拌好的牛奶雞蛋液倒進2個小碗里,這時候會有泡泡,要將其撈干凈,然後鍋里水燒開後,把蛋奶液放進去,每個碗上面蓋上小碟子,中火燉20分鍾,出鍋後撒上杏仁碎即可。
3.銀耳燉雞蛋:材料需要雞蛋3個、銀耳2朵、南瓜1個,先把銀耳提前泡發、去蒂、洗凈、撕成片,然後鍋內加適量水倒入銀耳用小火煮至銀耳熟透。再把南瓜切去1/3去籽,裝入煮好的銀耳。然後加入雞蛋,蓋上切去的南瓜上鍋大火蒸半小時即可。燉雞蛋的時候要注意時間,要是早上的話一定要提前將銀耳處理好。

㈡ 怎麼煮雞蛋好吃

只要把雞蛋煮的好吃,那你看是吃水煮蛋,還是說煮茶葉蛋或者鹵雞蛋,一般來說我們家都是吃鹵雞蛋的比較多,還有就是蒸雞蛋或者是西紅柿炒雞蛋,每天都有不同的胃口,所以有不同的做法,根據你個人口味了。

㈢ 雞蛋究竟怎麼煮才好吃

其實,煮雞蛋就要掌握好它的時間,雞蛋應該冷水下鍋,慢火升溫,而且讓煮好的雞蛋口感好,停火後再浸泡5鍾,營養會全部保留,不管是什麼口感的雞蛋,開鍋後煮制時間,都不要超過10鍾,否則雞蛋在沸水中,煮超過10鍾,內部會發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雞蛋煮太久會破壞其營養素,雞蛋煮的時間太久,蛋白質結構變得更緊密,不容易與胃液中蛋白質消化胞結構等,此外,煮雞蛋時宜冷水下鍋,雞蛋中的蛋氨酸經過長時間加熱,冷水煮沸,即可防止蛋殼破裂,避免營養素流失。


一定要用冷水煮雞蛋,一定要用冷水煮雞蛋,千萬不要圖省事,認為沸水煮雞蛋快、便捷,如果雞蛋放入沸水中煮,雞蛋殼猛受高溫會破裂,蛋液流出來,營養流失,水分進入雞蛋種,影響口感。雞蛋煮好可以放在冷水裡,縮放性,煮熟的蛋殼就很容易剝掉,一天吃多少雞蛋為好,雞蛋大家都知道有許多的好處,也有很雞蛋,而了保證平衡膳食、滿足機體需要,又不會導致營養過,孕婦、產婦、乳母身體虛弱者以及實行大手術後恢復期的病人,由於需要多增加優良蛋白質,每天可吃3~4個雞蛋,但不宜再多。

㈣ 雞蛋怎樣煮才好吃

製作方法
煮雞蛋看似簡單,卻很有學問。若煮法不當,會破壞雞蛋的營養成分。煮雞蛋三步曲:
將新鮮雞蛋洗凈,放在盛水的鍋內浸泡一分鍾,然後用小火燒開。這是為了防止雞蛋在燒煮過程中蛋殼爆裂。
共20張
各種煮雞蛋
雞蛋用小火燒開後,再改用溫火煮根據個人口味繼續煮3-7分鍾即可。
煮熟的雞蛋不必馬上取出來,1〜2分鍾後再取出,或放在涼開水、冷水中降溫半分鍾,這樣容易剝皮。[1]
製作竅門
會不會覺得煮雞蛋特別簡單呢?水+蛋煮一會就OK。真的是這樣的嗎?其實煮雞蛋還是有一些小訣竅的。
1、泡水
在煮雞蛋之前,最好先把雞蛋放入冷水中浸泡一會兒。開始煮時,水必須沒過蛋,否則煮出來的雞蛋不僅生熟不均,影響口感,蛋黃也會移出蛋心移向蛋殼。把蛋放入冷水浸泡一會兒,以降低蛋內氣壓;再放入冷水鍋中煮沸,這樣蛋殼就不易破裂了。
2、火力
煮雞蛋時若用大火,容易引起蛋殼內空氣急劇膨脹而導致蛋殼爆裂;若使用小火,又延長了煮雞蛋的時間,而且不容易掌握好蛋的老嫩程度。實踐證明,煮雞蛋以中火最為適宜。
3、時間
在確定了火力大小之後,只要准確地掌握好了煮蛋時間,就能夠隨心所欲地控制蛋的老嫩程度。
例如,煮軟蛋,水開後煮3分鍾即可,此時蛋清凝固,蛋黃尚呈流體狀;煮溏心蛋,水開後煮5分鍾即可,此時蛋清凝固,蛋黃呈稠液狀,軟嫩滑潤;煮硬蛋,水開後煮7分鍾即可,此時蛋清凝固,蛋黃乾爽。如果煮的時間超過10分鍾時,蛋清部分會變得緊實,影響口感,但並不會導致營養損失。
營養價值
雞蛋蛋白質的氨基酸比例很適合人體生理需要,且易為機體吸收,營養價值很高。另外,雞蛋中鈣、磷、鐵和維生素A含量很高,B族維生素也很豐富,還含有其他許多種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小兒、老人、產婦以及肝炎、結核、貧血患者、手術後恢復期病人的良好補品。雞蛋黃中的卵磷脂、甘油三酯、膽固醇和卵黃素,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著重要作用,可延緩老年人的智力衰退。卵磷脂被醫學專家視為老年性痴呆的剋星,適量食用雞蛋還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雞蛋中的蛋白質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適量吃雞蛋,是不少長壽者延年的經驗之一。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98%,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沖蛋為92.5%,生吃為30-50%。可見,煮雞蛋是最佳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不過,對兒童和老人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合適,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鬆懈,極易被消化吸收。雞蛋中維生素C含量不高,所以吃雞蛋時最好輔以適量的蔬菜。
不過雞蛋中的膽固醇含量亦是較高,每天的攝入量需要有所控制。從營養學的觀點看,為了保證膳食平衡,滿足機體需要,又不會營養過剩,一般情況下,老年人每天吃1個雞蛋為宜。中青年人、從事腦力勞動或輕體力勞動者,每天可吃2個雞蛋;從事重體力勞動,消耗營養較多者,每天可吃2個雞蛋;少年兒童由於長身體,代謝快,每天也可吃兩個雞蛋。孕婦、產婦、乳母、身體虛弱者以及進行大手術後恢復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優良蛋白質,每天可吃3-4個雞蛋,不宜過多。

㈤ 煮雞蛋怎麼做最好吃

煮雞蛋的方法

1、燉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燒開後將雞蛋加入繼續熬煮;

2、雞蛋熬煮3分鍾左右,蛋白的外側會呈現凝固成熟的狀態,這時候可以將火關小,水溫保存在80度左右;

3、繼續熬煮13分鍾左右,直到鍋中有小泡泡即可關火。

煮雞蛋的技巧

1、雞蛋的蛋殼是否好剝掉,這跟煮雞蛋的水溫有很大的關系,如果水溫比較低的話蛋清不能快速的凝固,雞蛋殼也就比較難剝掉。如果是水燒開後再熬煮雞蛋則會讓蛋白更好的定型,比較好剝殼。

2、在煮雞蛋的時間上也要控制好,熬煮3分鍾的時候蛋白比較的軟嫩,蛋黃是處於流動狀態;4分鍾的蛋白比較柔軟,蛋黃雖然可以流動但是相對也會硬一些;6分鍾的蛋白柔軟且處於凝固狀態,蛋黃也呈現凝固光滑的狀態;熬煮10分鍾蛋白和蛋黃都是凝固的狀態;熬煮15分鍾就是一顆煮熟的雞蛋。

3、雞蛋煮熟後放置在冷水中浸泡差不多一分鍾左右,然後再剝殼會比較容易。

㈥ 雞蛋怎麼煮好吃

1.選擇雞蛋,雞蛋分新鮮雞蛋和陳雞蛋,新鮮雞蛋一般指3天內的雞蛋,這種雞蛋做水煮蛋就很容易連皮粘殼,還有剛從冰箱拿出來就煮的雞蛋也是如此,因此要用3天以上的雞蛋,如果從冰箱剛拿出來,要把雞蛋放到恢復室溫再煮。

2.煮雞蛋加鹽和醋,煮雞蛋時加入食鹽可以起到殺菌的作用,加醋是為了軟化雞蛋殼,這樣就容易脫殼不炸裂,雞蛋殼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鈣,與醋會產生化學反應,因此加醋能殼軟化,少量水分進入殼內,雞蛋熟後,就容易剝殼了。

3.剝雞蛋方法,剝雞蛋每個人都會,但是做事選對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我曾經在早餐店工作時,一天要剝上百個雞蛋,因此對剝雞蛋還是有點經驗,方法就是煮熟的雞蛋用冷水激一下後,趁溫熱先把雞蛋放桌上敲碎一點,用手掌掌握力度往前面一搓,這時雞蛋殼輕輕一剝就大塊下來,有時蛋殼成兩半自動脫落,速度快3秒完整剝一個。


㈦ 煮雞蛋怎樣做最好吃

蒜香脆皮雞蛋

煮雞蛋的花樣吃法,簡單好做,主要是孩子們愛吃

原料:雞蛋、蔥、蒜、椒鹽、孜然粉。

做法步驟:

㈧ 如何煮雞蛋簡單又好吃

眾所周知的是煮雞蛋看著很簡單,其實裡面蘊含著很大的學問。首先,煮雞蛋之前先把雞蛋放在冷水裡面浸泡一會兒,以降低蛋類的氣壓,而用冷水煮沸是為了防止蛋殼破裂。避免雞蛋裡面的營養成分流失。等水沸騰之後再煮5分鍾,這樣雞蛋的營養價值會更高。如果雞蛋煮太久會難以消化,雞蛋既不能煮半熟也不能煮太久,最多10分鍾。

煮雞蛋的蛋白質營養很高,這是大家的早餐必備之一。它能很好的給人體補充蛋白質,但又不會有很多脂肪,很適合減肥的女孩子,最後,希望大家每天都能補充更多的蛋白質,有一個好的身體。

㈨ 雞蛋怎麼煮最好吃

煮蛋時,煮雞蛋水必須淹沒過蛋。否則,浸不到水的地方蛋內蛋白質不易凝固,影響蛋白質消化率;蛋中還含有抗生物素物質和抗胰蛋白酶物質未被徹底破壞。前者能引起人體內維生素H缺乏;後者影響人體對蛋白質消化。

煮雞蛋的技巧

雞蛋是分成蛋黃、蛋清和蛋殼三層。蛋黃凝固的溫度為68℃—71℃,蛋清凝固的溫度為62℃—64℃,煮雞蛋時如果火太大,在蛋黃外面、凝固溫度低的蛋清就會迅速凝固並且變硬,從而阻礙熱量繼續向蛋黃內傳遞,影響凝固溫度較高的蛋黃凝固,使煮出來的雞蛋清熟黃不熟。

如果煮的時間過長,蛋白質過度變性,雞蛋會變得很硬,既不好吃,又影響消化吸收。

所以,煮雞蛋也要得法。首先,雞蛋要用冷水下鍋,然後緩慢升溫,水開後煮兩分鍾左右關火,保溫五六分鍾再取出用冷水激一下就可以吃了。

煮好雞蛋5妙法
雞蛋應在沸水中不停攪動達6分鍾,這樣就能令蛋黃准確保持在雞蛋的中央。
雞蛋應在水被煮沸前就放進水中,而在沸水裡只能煮60秒鍾。
雞蛋應在沸水中清洗及煮3分鍾,然後讓它留在水中30秒鍾才可食用。
先將雞蛋放進冷水中,然後將之放進沸水中煮4分鍾。
先將水放進一個小平底鍋中,慢火將水煮沸後,再緩慢地將雞蛋放進沸水中煮4.5分鍾就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