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冷麵包臭豆腐很好吃嘛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冷麵包臭豆腐很好吃嘛

發布時間: 2022-09-19 10:31:41

1. 覺得臭豆腐很好吃是怎樣一種體驗

臭豆腐在中國分成南北兩派,北方的臭豆腐以北京的王志和臭豆腐最有名。它的製作方法就是採用發酵的辦法。北方的天氣比較涼爽。豆腐做好了以後,就會採取自然發酵的辦法,讓豆腐長出黴菌,然後再加上鹽和其他香料,加入鹽之後,不僅能殺死豆腐內的細菌,還會和其他香料、菌類相融合,產生一種吸引人的香味,對於豆腐的臭味,也能保持。這就是臭豆腐臭卻好吃的原因。我就十分喜歡吃臭豆腐。

2. 哈爾濱美食夜市在哪兒

冰城哈爾濱是一座美麗的城市,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由此可以看出,哈爾濱在大家是眼中是一座充滿異域風情的城市。

在哈爾濱當地有很多美麗的建築,同時也更有很豐富的美食文化。說到最具當地特色的美食,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當地的夜市。


夜市可能代表一個城市的人文,飲食文化。有這樣一個夜市,在哈爾濱是神一樣的存在。這就是師大夜市,位於哈爾濱和興路附近,師范大學的臨街上。現在只要你跟哈爾濱人提起師大夜市這個名字,已經可以說是盡人皆知。一開始這個夜市只是因為針對師范大學校園里的學生。時間長了,很多市民也到這里來品嘗美食。因此師大夜市的人越來越多,攤主也越來越多,最後達到了今天的這個規模。

說到師大夜市,就要說說這裡面的美食。對於師大夜市的美食,可以說是種類繁多,大家可以依照自己的口味來選擇。下面小編來說幾個我自己比較喜歡的美食,僅供參考。

首先,我比較愛吃羊排,在師大夜市最火的應該就是蒜薹羊排,有很多家可以選擇,有幾家味道真的很不錯。牌子都比較醒目大家可以自行的尋找一下。

這個蒜薹羊排,可以說是小編在師大夜市裡最愛吃的小吃之一,羊排的肉質非常香嫩,再加上與蒜薹味道的混合,簡直可以說美味到了極致。小編在想,以後還會不會推出一些新的產品,如胡蘿卜羊排,豆角羊排,豆腐羊排,真是腦洞大開啊。

說完了蒜薹羊排,小編第二個想要介紹的美食就是,冷麵包臭豆腐。這個也是小編在師大夜市裡的必點美食。原來夜市裡有很多賣烤冷麵的,還有很多炸臭豆腐的。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突然冒出來一個冷麵包臭豆腐,一下把兩種美食結合在了一起,瞬間給這兩種的美食加持了很多不一樣的味道和感覺。

這家豬蹄口味選擇非常多,原味,香辣,蜜汁,五香等等還有好多,豬蹄看似肥膩,其實不然,烤出來的口感是外層焦香,內里軟糯。小編拿出洪荒之力才買到了一個,輕輕一晃,簡直是Q彈到不行!豬蹄里充滿了滿滿的膠原蛋白,一口咬下去,用舌頭一抿就化在口中,軟爛的程度會讓你驚掉下巴。

在師大夜市,還有很多小編比較愛吃的東西,由於種類太多,一次吃不下那麼多,要去很多次才能品嘗到這里的所有美食。希望來旅遊的小夥伴們能自己去師大夜市體驗一下美食盛宴。

3. 長沙臭豆腐好吃嗎

感覺挺好吃的,實際上臭豆腐味基本都差不多。做法也基本是一樣的,一起來看看。

臭豆腐製作方法

1、自己製作臭豆腐的首要程序就是將黃豆黃水泡發,泡好後用清水洗凈,換入清水20~25kg,用石磨磨成稀糊,再加入與稀糊同樣多的溫水拌勻,裝入布袋內,用力把漿汁擠出,再在豆渣內對入沸水拌勻後再擠,如此連續豆渣不沾手。

2、豆漿已擠完時,撇去泡沫,將漿汁入鍋用大火燒開,倒入缸內,加進石膏汁,邊加邊用木棍攪動,約攪15~20轉後,可滴上少許水,如與漿混合,表示石膏汁不夠,須再加進一些石膏汁再攪。如所滴入的水沒有同漿混合,約過20min後即成為豆腐腦。將豆腐腦舀入木盒內,蓋上木板,壓上重石塊,壓去水分,即成豆腐。

3、製作好豆腐之後,就要進行鹵水的製作:以用豆豉2.5kg為標准計算,須加清水15kg燒開,過濾後,在汁水內加鹼1500g浸泡半個月左右,每天攪動1次,發酵後即成鹵水。

4、油炸臭豆腐:將發酵粉放入桶內,倒入沸水用棍子攪開,放入豆腐浸泡2h左右,撈出豆腐冷卻。

5、然後將豆腐放入鹵水內浸泡,春、秋季約需3~5個h,夏季約浸泡2h左右,冬季約需6~10個h,泡好後取出,用冷開水略洗,瀝干水分,再將茶油全部倒入鍋內燒紅,放入豆腐用小火炸約5min,一待焦黃,即撈出放入盤內,用筷子在豆腐中間鑽一個洞,將辣椒油、醬油、麻油倒在一起調勻,放在豆腐洞里即成。

4. 臭豆腐好吃嗎

好吃、口水都出來了,呵呵,但不是全部都好吃…有些臭豆腐味道很沖

5. 臭豆腐的真實評價是怎樣的

(1)制豆腐將黃豆用水泡發,泡好後用清水洗凈,換入清水20~25kg,用石磨磨成稀糊,
再加入與稀糊同樣多的溫水拌勻,裝入布袋內,用力把漿汁擠出,
再在豆渣內兌入沸水拌勻後再擠,如此連續豆渣不沾手。
豆漿已擠完時,撇去泡沫,將漿汁入鍋用大火燒開,倒入缸內,加進石膏汁,邊加邊用木棍攪動,
約攪15~20轉後,可滴上少許水,如與漿混合,表示石膏汁不夠,須再加進一些石膏汁再攪。
如所滴入的水沒有同漿混合,嫌麻煩的話,可以到市場上直接買回來。
(2)豆腐切成小塊,用白布包好豆腐塊,包好的豆腐塊,放在一塊木板上,整齊碼好,
上面再用一塊木板壓上,壓上重物壓一整夜後,豆腐里的水分已經差不多榨乾,取出來打開看看,
可以看出來豆腐已經壓得很結實了,這樣做出來的臭豆腐質地會非常細膩。
(3)鹵水製法 鹵水可根據各個地區的特色去自製,比較簡單的製法如下:
用鹵水發酵後即成鹵水,裝到壇子里。
(4)將豆腐放入鹵水內浸泡,壇子封好口,數天之後取出(浸泡時間越長,味道越佳),
白豆腐已成青墨色的臭豆腐幹了。
(等不及的話,春、秋季需浸泡3~5個小時,夏季浸泡2小時左右,冬季需6~10個小時)
泡好後取出,用冷開水略洗,瀝干水分,再將茶油全部倒入鍋內燒紅,
放入豆腐用小火炸約5分鍾,放在豆腐洞里即可成。
制豆腐將黃豆用水泡發,泡好後用清水洗凈,換入清水20~25kg,用石磨磨成稀糊,

再加入與稀糊同樣多的溫水拌勻,裝入布袋內,用力把漿汁擠出,
再在豆渣內對入沸水拌勻後再擠,如此連續豆渣不沾手,豆漿已擠完時,撇去泡沫,
將漿汁入鍋用大火燒開,倒入缸內,加進石膏汁,邊加邊用木棍攪動,
約攪15~20轉後,可滴上少許水,如與漿混合,表示石膏汁不夠,須再加進一些石膏汁再攪。
如所滴入的水沒有同漿混合,約過20min後即成為豆腐腦。
將豆腐腦舀入木盒內,蓋上木板,壓上重石塊,壓去水分,即成豆腐。
做臭豆腐,豆腐要是特質的,壓得比我們一般吃的豆腐要硬,但比豆腐乾又軟。
步驟2

發酵 將做好的豆腐一板一板地上架,木質架子可以放十幾層豆腐,中間可通風,抹上鹽,點上黴菌(菌種溶化在水中,用手指蘸了彈在豆腐上),
在無陽光直曬的通風房間里放兩至三天,夏天屋中氣溫可在32度上下,豆腐會長出一寸長的白毛,即黴菌。
發酵後的處理 將青礬放入桶內,倒入沸水用棍子攪開,放入豆腐浸泡2h左右,撈出豆腐冷卻。
然後將豆腐放入鹵水內浸泡,春、秋季約需3~5h,夏季約浸泡2h左右,冬季約需6~10h,
泡好後取出,用冷開水略洗 ,瀝干水分即可。
4、根據不同地區的口味和特色,再進行加工。

6. 臭豆腐好不好吃

好吃,但是聞起來很臭。放上辣子和香菜的臭豆腐就更好吃了,那種味道好極了。

7. 臭豆腐好吃嗎

好吃,我以前很喜歡吃的.但自從幾個月前看到一個電視台播放的事件後就不敢吃了,剛開始如果經過聞到香味會很吸引,但一想到這事件就能堅持了,現在香味也不能引起我注意了. 如果你那裡有正規的店也以吃,但是街邊的就不那麼好了,畢竟有些人為了讓它更臭更香,你無法想到的事他也能做到.

8. 臭豆腐好吃嗎

你好!!
好吃,絕對的好吃
而且推薦王致和湊豆腐,絕對正宗!
講個臭豆腐的故事吧:蠻有趣的
康熙八年,安微省仙源縣舉子王致和進京考試名落孫山,欲歸故里,又苦於路費無著,只好留京等下科再考。幼時曾在家做過豆腐的王致和為維持生計,便在所住的北京前門外延壽寺街羊肉胡同「安徽會館」內,用手推的小磨,每日磨上幾升豆子做成豆腐沿街銷售。有一次,豆腐賣不出去,剩下較多,又時值夏季,怎麼辦?猛然他想起家鄉有用豆腐製成醬豆腐的一道菜,但具體不知怎樣做法。於是他試著將豆腐切成小塊,加鹽及花椒封在壇里,一直沒管它。到秋涼之後,他才想起這些豆腐塊來;這天,他剛打開壇蓋,一股臭氣撲鼻而來,再仔細一看,豆腐已呈綠色了。他好奇地入口試嘗,味道卻很美,送鄰里人品嘗,也一致稱贊。從此,王致和的臭豆腐揚名了。王致和官運不通,屢試不中,至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他索性在延壽寺街西路建作坊立招牌:「王致和南醬園」,雇師招徒,專做起臭豆腐的買賣來了。
到了清末,王致和的臭豆腐竟成了慈禧太後的御膳珍品。那時,御膳房每天要為慈禧准備一碟用炸好的花椒油燒過的臭豆腐,而且必須是當天新從「王致和南醬園」買來的。但有時去買晚了或趕上王致和「停業盤底」,買不到新的,太監們就只好用剩下的頂替。為人狡詐的慈禧考驗侍奉她的太監,有一次在進膳時,把一粒花椒暗藏在臭豆腐中。到了第二天進膳時,慈禧拔開碟中的臭豆腐一看,那粒花椒果然還在,於是她嚴厲地處罰了主管太監。從此,太監們只好到「王致和南醬園」去求方便,以保證不誤「上用」。
臭豆腐一經「上用」,身價更高了。王致和門前的三塊立匾,均彩繪龍頭,以示大內上用。「王致和南醬園」六個字,分做兩塊匾,分別由狀元孫家鼎、魯琪光書寫。孫家鼎還為其寫了兩副門對,一副:「致君美味傳千里,和我天機養寸心」;另一副:「醬配龍蹯調芍葯,園開雞趾鍾芙蓉」。兩副門聯四句的頭一個字合起來就是:「致和醬園」。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