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毛豆腐的製作方法
毛豆腐其實就是豆腐發酵以後,外表長了一層毛狀的東西。通常來講,我們外面吃到的各種小吃都是由毛豆腐製成的。就比如說臭豆腐。豆腐在發酵以後,再製成小吃,十分的美味。而且豆腐本身就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所以也是十分有營養的。那麼毛豆腐怎麼做好吃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吧。
1.選用的是鍋燒豆腐,也就是老豆腐,比較容易成型。
2.切成3cm見方的小塊在太陽下晾曬2-3天,脫去水份。
3.曬好的豆腐用粽葉一層一層地碼放整齊,放在大紙箱里進行上霉。這個過程需要15-20天,看當時的室溫情況,打開紙箱蓋觀察,長出紅霉發酵就成功了。
4.這是長出紅霉的豆腐。
5.這時就能炒鹽了。這次買了12斤的豆腐,鹽是400g,五香粉和辣椒粉是350g,中火炒熟鹽,再加入五香粉和辣椒粉。
6.將三種混合拌勻,放涼。
7.將豆腐的每一面都要厚厚地裹上粉。
8.放進干凈的桶里,再耐心地等上20天左右。
9.20天以後再加放涼開水,水面一定要超過豆腐。
10.再等15-20天就可以吃了。吃的時候滴上麻油灑上芝麻,配上米粥,太棒了
材料
毛豆腐300g,豆瓣醬1勺,薑片4片,蔥段一節,老抽1勺,生抽1勺,干辣椒2個,鹽適量,糖適量
做法
1.毛豆腐用油煎好
2.炒鍋中加入毛豆腐,料酒,豆瓣醬,生抽,老抽,鹽糖,姜蔥,加水煮開,燒10分鍾左右,大火收汁即可
毛豆腐是徽州地區(今安徽省黃山市一帶)的特色傳統名菜,是通過以人工發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長出一層白色茸毛。由於豆腐通過發酵後使其中植物蛋白轉化成多種氨基酸,故經烹飪後味特鮮。
『貳』 虎皮毛豆腐製作需要哪些調料怎麼做好吃
虎皮毛豆腐是以安徽省屯奚、休寧縣一帶特色產品的毛豆腐烹制而成。是安徽徽州一帶十分知名的傳統式特點美味,屬於魯菜系-素餐類。流傳與明代明太祖朱元璋相關。因利用水豆腐開展人力發醇,讓其表層生長發育出一層白絨毛(乳白色真菌),故名「毛豆腐」。水豆腐在發醇中蛋白轉化成多種多樣碳水化合物,味兒較一般水豆腐美味,因絨毛經煎炕後呈虎皮鸚鵡花紋而而出名。「虎皮鸚鵡毛豆腐」的作法是「毛豆腐」先下鍋煎炕至兩面黃,再加調味料燒燴,服用時蘸辣醬。此菜鮮醇可口,氣味芬芳,吃時別有一番樂趣。
將水豆腐勻稱地灑上生抽,放進燒開的鍋中中炸至色調變黃後撈起來;麻椒放進熱鍋中內炸成麻椒油備用,蔥姜蒜切末;鍋內放少量麻椒油,添加蔥姜蒜末爆鍋出香氣後再添加生抽、米酒、鹽、少量白湯和水豆腐;待燒至汁稍濃時要水澱粉勾芡,再放進味精,淋少量芝麻油就可以。
『叄』 毛豆腐怎麼做
毛豆腐,顧名思義就是長了「毛」的豆腐,其實,毛豆腐表面上的絨毛是通過人工發酵產生的,白色的細絲是毛黴菌的菌絲,是它們賦予豆腐新的活力。這些附著的白色菌絲可以產生蛋白酶、脂肪酶等酶系,賦予食物更好的風味和營養。
蛋白酶使豆腐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將脂肪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以及澱粉酶使澱粉分解為單糖和低聚糖,使得豆腐中的營養成分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口感也更細膩鮮美。
發酵好的毛豆腐會被放入生鐵鍋中煎制,將鍋放在旺火上,倒入菜籽油,菜籽油可增加食材的香味,等到油燒至七成熟時,將毛豆腐放入鍋中,表面的絨毛會隨著鍋內溫度的上升,逐漸溶解附著在豆腐表面,待表皮起皺時,塗抹醬料,撒入蔥花,起鍋裝盤。鮮醇爽口,芳香誘人。
『肆』 怎麼做黃山毛豆腐好吃
《莊子·至樂》:「所樂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聲也。」毛豆腐,厚味者,滋味濃郁。濃郁的滋味,能充分喚起味覺,給人厚實、豪放、強烈的生命感受。
徽州一大怪,豆腐長毛上等菜。
毛豆腐通過發酵後使其中植物蛋白轉化成多種氨基酸,又經烹飪後,味道特別鮮美可口。
煎好的毛豆腐表面呈金黃色,再以蔥、姜、鹽及辣椒醬等佐料,入口鮮醇爽口,芳香誘人,唇齒留香,吃時別有一番情趣。
毛豆腐的獨特處就這層毛,營養也在這毛(有益菌絲),其營養價值最高,含有大量維生素和氨基酸。」
毛豆腐的做法很多,常吃的是紅燒毛豆腐、鐵板毛豆腐。
『伍』 毛豆腐怎麼做
潔白如玉的豆腐一塊塊均勻碼好,上面布滿了或雪白或醬紫色的絨毛,有些絨毛中還有黑色顆粒若隱若現……以「鮮」字著稱的毛豆腐,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食客老饕們競相一品其詳:
豆腐上濃密的絨毛,帶給人們豐富的聯想,比如說動物。
這里的確有生命,白色的細絲是毛黴菌的菌絲,是它們賦予豆腐新的活力。
很難想像這種食物是如何誕生的。
毛黴菌分泌蛋白酶,讓大豆蛋白降解成小分子的腖類、多肽和氨基酸。
這一系列轉化,賦予了豆腐異常的鮮美。
這種濃郁的風味,被徽州人稱作「家鄉的味道」。
菌絲間細小的顆粒是散落的孢子,那是毛豆腐成熟的標志。
毛豆腐在製作前期的發酵過程中會長出毛絲,這是一種可食用的有益菌, 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B12等。但問題是,氨基酸遇到高溫就會瞬間散發,怎麼辦呢?
毛豆腐的煎制油溫一定要高達100度以上,直到油有些冒青煙,就要將有毛的這一面放到生鐵鍋里先煎,因為在高油溫中、生鐵鍋鍋氣的霧化下,毛豆腐下鍋後短短幾秒鍾之內,菌絲就能瞬間結成鍋巴,也就是在毛豆腐外表形成了一層脆皮,我們也稱其為虎皮。正是這層皮,將豆腐的嫩和氨基酸的鮮味都鎖在裡面。」
香煎毛豆腐
食材:徽州毛豆腐 辣椒醬 姜 蒜 蔥 菜籽油 白糖
做法
1、姜、蒜切丁;蔥切末,備用;
2、鍋內放菜籽油,油熱後煸炒姜蒜,爆香後放入辣椒醬、白糖,炒香後盛出,備用;
3、鍋內放菜籽油,油熱後,放入毛豆腐煎至,在表面放入適量辣椒醬,煎至豆腐表面變金黃色後,撒入少許蔥花點綴;
4、出鍋,擺盤,即可食用。
『陸』 毛豆腐的家常做法竅門
油煎毛豆腐的烹飪技巧
技巧tips
毛豆腐也是做豆腐乳的原料,毛豆腐雖說不是很臭,不愛吃臭味的會掩鼻而過
『柒』 黃山毛豆腐怎麼燒好吃
毛豆腐是徽州地區的漢族傳統名菜,是通過以人工發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長出一層白色茸毛。由於豆腐通過發酵後使其中植物蛋白轉化成多種氨基酸,故經烹飪後味特鮮。 毛豆腐有一種特殊的味道,雖沒有臭豆腐強烈刺鼻的味道,但是有一點點的微臭,吃起來的口感很香
主料2人份
北豆腐400克
毛豆腐菌3克
輔料
植物油適量
小蔥少許
生抽適量
米醋適量
白糖少許
豆豉辣醬少許
步驟1油煎毛豆腐的做法大全
准備一塊老豆腐、毛豆腐的菌種
步驟2油煎毛豆腐的做法圖解
豆腐切成小塊,擺放在底部透氣的容器上,我用的是微波爐煲
步驟3油煎毛豆腐的家常做法
取3克毛豆腐菌粉,用少許的涼開水融化開,淋在豆腐上,保證煤塊豆腐上都有
步驟4油煎毛豆腐的簡單做法
蓋上蓋子,放在陰涼的地方去發酵
步驟5油煎毛豆腐怎麼吃
二天之後,一打開蓋子,滿滿的白毛
步驟6油煎毛豆腐怎麼做
把白毛用勺子擼平整
步驟7油煎毛豆腐怎麼炒
平底鍋中放入適量的植物油,把毛豆腐煎至4面金黃
步驟8油煎毛豆腐怎麼煮
所有的調料汁在碗中調勻
步驟9油煎毛豆腐怎麼燉
調料汁澆在豆腐上,撒上一點蔥花即可
成品圖
烹飪技巧
毛豆腐也是做豆腐乳的原料,毛豆腐雖說不是很臭,不愛吃臭味的會掩鼻而過
『捌』 霉豆腐,毛豆腐怎麼做的怎麼才能讓豆腐上的毛看起來有食慾
霉豆腐喜歡的人極其愛吃,但是不喜歡吃的人也會避而遠之。小編覺得的這種豆腐製品讓人慾罷不能,尤其是配上一碗稀飯,能夠吃好幾大碗。這種下飯菜的製作方法其實也比較簡單,通常情況下將豆腐溫度以及濕度等因素的制約就能將其製作出來。
最後要讓霉豆腐看起來比較好看,則需要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各種佐料,讓霉豆腐進行二次發酵。一般花椒面、辣椒面、鹽等等調料就能夠達到很好的效果,這樣製作出來的霉豆腐盡管吃不完,但是存放兩年左右的時間也不會壞掉。而且存放的時間越久,沒豆腐的香氣也就越濃。在存放霉豆腐的時候也需要避免與空氣的接觸,通常在壇子邊上放一定量的清水,就能夠有效的隔絕空氣的進入。
『玖』 毛豆腐怎麼做才好吃
徽州傳統風味小吃:毛豆腐
毛豆腐是歙縣特有的風味小吃,它是先將白嫩嫩的水豆腐乾,切成細小的長方塊,撒上鹽放進溫室三五天,待它長出長長的絨毛,就可以食用了。吃毛豆腐大多是煎吃,邊吃邊呷上幾口白酒,那真是回味無窮。當然,也有用毛豆腐做湯的吃法。
品嘗毛豆腐,講究環境和情趣,隨著一聲聲「毛豆腐噢——、毛豆腐噢 ——」的叫喊聲,賣毛豆腐的便挑著一幅擔子走來了,擔子前面為火爐,爐上支著煎毛豆腐用的平鍋,擔子後面是幾扎乾柴和一盤盤雪白的毛豆腐。你一抬手,他就把擔子放下了,你和朋友圍擔坐下,平鍋中的香油就熬得香氣繚繞了,毛豆腐放入鍋中,只聽「絲拉」一聲,那毛豆腐的香味也就撲面而來,當你用竹筷子夾起一塊放入口中,鮮而不膩,滿口香味,你一面品嘗,一面與朋友談古論今,那種愜適,那種快意,真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真是人生的一大快樂,難怪有人說:「日啖小吃毛豆腐,不辭長作徽州人」。
40年代初,筆者在上海萬竹小學(今上海市實驗小學)讀書。一天晚上, 家父講了一個使人發笑的事:一徽州老鄉,當時在上海做毛豆腐小生意,每當把毛豆腐擔子挑到租界去賣時,常常被紅頭阿三(租界內僱用的印度警察)趕出租界,因為毛豆腐外表茸毛叢叢,非常難看,看上去實不衛生,所以不準在租界賣 。 徽州老鄉只好把毛豆腐擔子挑出租界,擺到租界對面的上海老城裡馬路口。不大一會,這些紅頭阿三又三三兩兩偷偷跑出租界,到毛豆腐攤前大吃起來。
關於毛豆腐還有不少的傳聞逸事。相傳元朝末年,當時朱元璋貧困潦倒,一路行乞到了徽州,在一個小山村的破水磨坊里安身暫住。一天,他乞討得一碗豆腐,便留下一些放在石磨的木料鬥上,沒想到數日後豆腐長滿白毛,他也沒捨得扔掉。正好那幾天天不作美,大雨下個不停,飢腸轆轆的朱元璋,既無法出門乞討,又無點滴可充飢之物,只好找出一點點香油倒入鍋內,把長滿白毛的豆腐煎一煎,以解飢餓之苦。沒想到這白毛豆腐一下鍋,「茲啦」一聲響,隨之而來的是香味撲鼻、金黃金黃。他夾了一塊放進嘴裡,啊!想不到這長了毛的豆腐,竟有這等好吃,味美無比,伴他度過了這飢餓難熬的時辰。於是「徽州毛豆腐」成了救駕食品小吃。還有這樣的一個故事,1938年,新四軍在徽州休整,陳毅同志百忙之餘,喜歡在街頭毛豆腐擔前,與幾位老鄉同圍一爐,共品毛豆腐,敘黨群情誼,宣傳抗日救亡, 興致高時,老鄉們總與陳老總仰面大笑,陳老總操著一口川腔,指著煎鍋說:「多放些辣子喲!」
現在毛豆腐成了徽州特有的一道傳統風味小吃,引起美食家們的注意。其吃法主要有二種:
1、傳統吃法:今日徽州遍及城鄉的毛豆腐擔子,一頭乾柴、爐灶、平底鍋 , 一頭是香油、辣火、毛豆腐,筷子、酒杯……一應俱全,挑到街頭鬧市、擺攤設點現煎現賣現吃。隨著「嗒,的的嗒!嗒,的的嗒!」清脆有節奏的竹板打擊聲,招來顧客嘗鮮解饞,有三五好友圍攤而坐,面對熱烘烘、香噴噴、金黃黃的毛豆腐,一手端著徽酒,一手拿著竹筷,有的要份加料(在滾熱的毛豆腐上敲幾只雞蛋調和),放上蔥花辣醬,邊吃邊聊,談古論今,暢談友情,還談生意。
2、現代吃法:先將毛豆腐下熱油鍋中煎,片刻兩面金黃即撈起放入盤中, 倒入幾乎同時炒好的三丁糊(用精肉丁、香菇丁、冬筍丁猛火炒熟,加入澱粉調 和),撒上蔥花胡椒,即可端上筵席食用。也可用煎得兩面黃的毛豆腐,放入筍絲、青菜,做成一道清湯毛豆腐,不放味精,味道照樣鮮美,是一道徽州筵席獨有的名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