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張家港最好吃的豆腐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張家港最好吃的豆腐

發布時間: 2022-09-13 22:34:21

1. 張家港的特色

張家港是沿海和長江兩大經濟開發帶交匯處的新興港口工業城市。張家港是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縣級市之一,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百強縣之首。

境內有「三山一苑」(
雙山、香山、鳳凰山、東渡苑)等主要景區。有蘇東坡與梅花堂、徐霞客三游香山等歷史文化等傳說典故。景點有世紀廣場、暨陽湖公園、張家港公園、沙洲公園等游樂場等。雙山島旅遊度假區建成了全國首家江島型水上高爾夫球場。

香山

香山旅遊風景區:位於張家港市西陲南沙鎮境內,西接錫澄高速公路、江陰長江大橋和江陰市區,北靠國際貿易商港張家港港和全國唯一的內河港型保稅區張家港保稅區的張楊路,與長江邊的長山、巫山相對,南傍東橫河,與稷山相望。東距張家港市區15公里,交通便捷,全山佔地面積4.3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為1
36.6米。山體呈菱形狀,由大、小香山組成,為張家港市之冠。北坡險峻,南坡平緩,頂部開闊,素有江南名山之譽。清康熙《江陰縣志》中贊:「香山突出平壤,高峻磅礴,甲於他山。」

香山,因傳說春秋時吳王夫差遣美人上山采香而得名。宋代詩人蘇東坡游香山時曾為梅花堂題匾額;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在《游小香山梅花堂序》中贊嘆曰:「千年跡冷荒丘,一旦香生群玉,不特花香、境香、夢亦香,可謂不負此山矣!」

香山有廣為人知的「十八景」:釣魚台、采香徑、梅花堂、洗硯池、石虎門、聖過潭、觀音殿、荷花茶廳、圓寂塔、聽松吟、桃花澗、聖清池、毗陵井、巫山夜雨、天台石、歸雲洞、烽火墩、藏軍洞。

南沙還擁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一具有八千年歷史的東山村古遺址。[17]

桃花澗

位於香山北麓。清乾隆《江陰縣志》載:「香山左崗有澗數十丈,夾澗緋桃四植,名桃花澗。」澗從上至下,縱貫青龍崗,全長約800多米。澗水源頭出自山頂泉眼,常年不涸,現為中峰之巔的天然湖泊鹿女湖。

采香徑

位於香山東南麓,清乾隆《江陰縣志》載:「由麓而上,曲蹬盤行,攀蘿捫石,足底雲生,相傳吳王嘗遣美人采香其上,曰采香徑。」全徑沿山由東南向西北曲折蜿蜒長約五華里,幾乎橫貫了整個香山。。

聽松吟

位於香山南山坡上,百畝山地上滿坡松林,千株萬株,蔚然成海民國年間,中國民族音樂家劉天華先生回故鄉省親,也專門游覽聽松吟,而後激發了創作靈感,其二胡獨奏曲《空山鳥語》情愫一脈。

聖過潭

又名舜過潭,傳說古時大禹治水東南途經香山少憩,取泉水解渴,覺泉水清澈味醇,遂解佩劍拓成潭,故名舜過潭。位於香山頂峰中部。潭大體呈圓形,直徑約2米,四周皆由山石圍成,看上去就彷彿是一口大井一般。此潭下有泉眼,所以水甚清澈,常年不涸。潭中長有無屁股螺螄,成為香山一奇。

藏軍洞

位於香山主峰老虎背之巔的東側,有一石板蓋頂的洞口,約80厘米見方,這就是香山著名古跡——藏軍洞。據史料記載,香山藏軍洞最早大約建於三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吳王闔閭稱霸於諸侯,攻越伐楚,大動干戈,出於攻防戰術需要,即在長江之濱的香山、長山一帶挖建了許多藏軍洞。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香山西北坡的藏軍洞發現大量具有春秋戰國時代特徵的幾何紋陶器和紅陶器,證實了這一歷史記載。

梅花堂

原坐落在小香山竹林深處,初建於宋代。相傳蘇東坡晚年仕途失意,因江陰友人葛氏邀請,曾數度來梅花堂怡情養生,並題書梅花堂匾額。堂後洗硯池,因東坡洗硯而得名。由於緊靠大小香山間的石虎門古戰場,梅花堂一度遭到戰火破壞。明朝末年,愛山成癖的徐應霞(徐霞客之兄)重建梅花堂,並在山上廣植梅竹。

南沙十八景

臨近張家港港口的南沙鄉,由於山多景勝,早在明代前就有「香山八景」之
說。清聖祖康熙、高宗乾隆以後,又相繼增補十景,稱「南沙十八景」。這里原有梅花堂一座。從香山灣翻山而上,便是「采香徑」。采香徑從香山西北坡起至東南麓止,長約5里,相傳是春秋吳王夫差偕西施及嬪妃玩樂的地方,建育「采香禪院」作行宮。

香山,有大香山與小香山之分,在兩山銜接處,陡似峭壁,形成石門。因遠看似一猛虎張口守隘,故有「石虎門」之稱。這里四面環山,原來兩山接崗不分,後因軍事需要,官府命百姓鑿山開路長達50餘米,形成石門。在香山附近,有長山,鳳凰山、鎮山等山,有藏軍洞(又名將軍洞)。出江陰東門,有鳳凰山最高峰的烽火合,最初建於春秋期間。大香山原名桃花山。藏軍洞、烽火台、桃花澗等古跡尚存,被列為張家港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渡苑

國家AAA級旅遊區——東渡苑景區位於張家港市東郊的古黃泗浦畔,是唐代高僧鑒真第六次東渡日本成功的啟航處,總面積300餘畝。整個景區分東西二區,東區是寺廟和休閑區,西區是鑒真紀念館區。

鳳凰山

鳳凰山,古稱河陽山,位於港口、鳳凰、西張三鎮交界處,山體由西而東走向,猶如丹鳳展翅,故稱「鳳凰山」。主峰高86米,周4公里,佔地千餘畝。山上有大片松林、竹林,樹木蔥郁,景色秀麗;山坡辟有成片桃、梨園,出產的水蜜桃汁多鮮甜,頗有盛名。山之南麓有,始建於東吳赤烏年間,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解放後被拆。山之西南有鷙山,佔地400畝,西北面樹大蔥郁,果園繁茂,著名鳳凰水蜜桃源出於此。旁鄧家宕的稀有名木紅豆樹,相傳南朝梁武帝蕭衍長子蕭統所種,距今已1500餘年歷史,為江南一絕。2000年5月6日紅豆樹突然開花,10月結得形似雞心、鮮紅顏色的果實百粒,與上次開花之日相距30餘年。舊志中載:「蓋以大江東下,山勢西來,鳳凰實導諸山以赴於虞者也。」鳳凰山迤麗多姿,風光佳麗,名勝古跡眾多。曾有內外八景之說。「內八景」有三潭、四井、古檜、空楊、秀峰、醴泉、丞相墓、狀元讀書台;「外八景」有湖下書聲、坊基酒肆、港口漁歌、柴場牧唱、桑岸啼鳴、蓮塘游魚、松林落照、精舍飄幡。幾經滄桑變遷,「內外八景」中絕大部分景點早已湮滅,唯秀峰、醴泉、狀元讀書台尚存。2013年5月被評為國家4A景點。


2. 張家港有什麼特產嗎要好吃的 ,可以方便帶的

鳳凰高庄豆腐干,沙洲優黃、拖羅餅、鳳凰水蜜桃

3. 張家港啥美食最好吃

地處長江下游的濱江城市張家港,春江水暖,蘆葦綿延,江鮮溯洄而至。北臨長江,南近太湖,蘆葦綿延,江鮮溯洄而至,更值得稱道的是水產鮮美,出產的江鮮肉質肥美細膩,口感鮮嫩溫醇,其中河豚、刀魚、鰣魚被成為「長江三鮮」,盛名遠播。


張家港市,隸屬於江蘇省蘇州市,位於中國大陸東部,長江下游南岸,東南與常熟相連,南與蘇州、無錫相鄰,西與江陰接壤,北濱長江,與如皋、靖江隔江相望。該市屬北亞熱帶南部濕潤性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在這天時地利人和的地方肯定是個物產豐富的地方、對於春季的天然美食肯定也是多種多樣、下面簡單跟大家分享幾樣

不過呢,不會殺河豚的,建議不要自己煮,自己殺。要請專業的,有經驗的老師傅出來河豚,這樣才能放心吃。

美食雖好,但是生命更重要哈,且行且珍惜。(留言就好,不必轉發)

4. 張家港特產小吃有哪些 張家港特產小吃列述


1、松鼠鱖魚
張家港傳統美食,外脆里嫩、鮮香可口。
2、拖爐餅
張家港特色小吃,油而不膩、清香可口。
3、炒血糯
張家港特色美食,深受當地人喜愛。
4、酒釀鰣魚
張家港傳統美食,鮮嫩味美、酒香四溢。
5、太湖活蜆
張家港特產美食,口味鮮美、營養豐富。
6、高庄豆腐乾
張家港特色小吃,質地細實、細嫩鮮美。
7、蘇式糕點
張家港傳統小吃,甜松糯韌、細膩酥脆。
8、鳳凰水蜜桃
張家港特產水果,個大汁甜、口味絕佳。
9、農家草雞煲
張家港特色美食,味道鮮美、雞肉鮮嫩。
10、東山塘鱧魚
張家港特產美食,肉嫩味美、營養豐富。

5. 張家港哪家的鳳凰豆腐好吃呢鳳凰豆腐,我的最愛,嘿嘿!

好像是錢塘人家吧,不過阿月煲的也不錯啦。現在的人東西吃多了覺得啥都差不多,看看吃飯時候的心情跟胃口吧

6. 張家港市美食

張家港市美食有鳳凰高庄豆腐乾、拖爐餅、螃蜞豆腐、西施糕、塘橋蒸菜、鹿苑雞、酒釀鰣魚等。
1、鳳凰高庄豆腐乾:鳳凰高庄豆腐乾始於清咸豐年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製作精細獨特,價廉物美。清末民初,已暢銷常熟、江陰、無錫等地。高庄豆腐乾有厚型、薄型兩種,呈絳色,質地細實,五香佐料滲透入味,閑吃或作下酒菜,均屬佳品。
2、拖爐餅:拖爐餅是張家港市著名的傳統風味小吃。口味油而不膩,甜而不粘,清香可口。集酥、甜、松、脆、香於一體,外形飽滿,色澤金黃,酥層清晰。江陰市的拖爐餅起源於清代乾隆年間,距今已有200餘年歷史,清末和民國時期為鼎盛。
3、螃蜞豆腐:在金港、大新一帶,江灘蘆葦叢里,隨手抓一桶螃蜞,就能做出這道特色長江鮮。它並不是螃蜞與豆腐的組合烹制,而是因煮熟後螃蜞肉凝結成絮狀,宛如豆腐花才得名。
4、西施糕:河陽人對西施糕一定不會陌生,傳統一些的人家,但凡要辦喜事,必定要蒸上幾籠西施糕,切成小塊,分給親朋好友沾沾喜氣。
5、塘橋蒸菜:蒸菜,在鍋碗瓢盆與鮮香嫩滑的不斷碰撞與進化中,終於成了一種大眾情懷的東西。在港城,說到蒸菜,人們就會想起塘橋。事實上,塘橋蒸菜製作技藝已被列入張家港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6、鹿苑雞:鹿苑雞是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鹿苑鎮的特產。鹿苑雞具有適應放牧、覓食力強、適應性廣、耐粗飼、抗病力強、蛋肉品質較好等特點。
7、酒釀鰣魚:酒釀鰣魚是張家港地方風味名吃,深受群眾喜愛。做法是將鮮鰣魚去內臟,洗凈放入適量酒釀和熟豬油,加蔥、姜、火腿片及調料,上籠蒸15分鍾左右而成。

7. 張家港有什麼特色美食

1、鳳凰高庄豆腐乾

鳳凰高庄豆腐乾始於清咸豐年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製作精細獨特,價廉物美。清末民初,已暢銷常熟、江陰、無錫等地。高庄豆腐乾有厚型、薄型兩種,呈絳色,質地細實,五香佐料滲透入味,閑吃或作下酒菜,均屬佳品。

2、拖爐餅

拖爐餅是張家港市著名的傳統風味小吃。口味油而不膩,甜而不粘,清香可口。集酥、甜、松、脆、香於一體,外形飽滿,色澤金黃,酥層清晰。江陰市的拖爐餅起源於清代乾隆年間,距今已有200餘年歷史,清末和民國時期為鼎盛。

3、螃蜞豆腐

螃蜞豆腐被列入張家港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在金港、大新一帶,江灘蘆葦叢里,隨手抓一桶螃蜞,就能做出這道特色長江鮮。

螃蜞豆腐,可是沒有豆腐的!它並不是螃蜞與豆腐的組合烹制,而是因煮熟後螃蜞肉凝結成絮狀,宛如豆腐花才得名。

4、西施糕

河陽人對西施糕一定不會陌生,傳統一些的人家,但凡要辦喜事,必定要蒸上幾籠西施糕,切成小塊,分給親朋好友沾沾喜氣。而且,由於早早地被列入張家港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西施糕早已聲名在外。

5、塘橋蒸菜

蒸菜,在鍋碗瓢盆與鮮香嫩滑的不斷碰撞與進化中,終於成了一種大眾情懷的東西。在港城,說到蒸菜,人們就會想起塘橋。事實上,塘橋蒸菜製作技藝已被列入張家港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6、鹿苑雞

鹿苑雞是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鹿苑鎮的特產。鹿苑雞具有適應放牧、覓食力強、適應性廣、耐粗飼、抗病力強、蛋肉品質較好等特點。

7、酒釀鰣魚

酒釀鰣魚是張家港地方風味名吃,深受群眾喜愛。做法是將鮮鰣魚去內臟(不去鱗),洗凈放入適量酒釀和熟豬油,加蔥、姜、火腿片及調料,上籠蒸15分鍾左右而成。

8、弄里芹菜

弄里芹菜是鳳凰鎮鳳星村(現金谷村)朱家弄種植的水芹,品質優良,在上海曹家渡、蘇州南門等市場上享有盛名,稱「弄里芹菜」。

8. 我國最好吃的10大豆腐乾是什麼

豆腐乾,漢族傳統豆製品之一,是豆腐的再加工製品。咸香爽口,硬中帶韌,久放不壞,是中國各大菜系中都有一道美食。豆腐乾營養豐富,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還含有鈣、磷、鐵等多種人體所需的礦物質。豆腐乾在製作過程中會添加食鹽、茴香、花椒、大料、乾薑等調料,既香又鮮,久吃不厭,被譽為"素火腿"。下面就來看看我國最好吃的10大豆腐乾,有沒有你家鄉特產,你認為哪裡的最好吃。

1、陝西壽陽豆腐乾豆腐乾是睢縣龍王店(集)張家祖傳,又稱"張家豆腐乾",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菜,屬於豫菜系。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食品採用大豆為食材,歷經十幾道工序輔以丁香、八角等作料,口味極佳且耐於儲藏。

9. 張家港特色美食有哪些

張家港特色美食有:

1、高庄豆腐乾

血糯又名「嘔血糯」,或稱「紅蓮糯」,是一種名貴的糯稻。穀粒皮殼呈淺紫色,其米殷紅如鴨血,清代列為「御米」,是製作八寶飯的主要原料。

10. 張家港市美食

張家港市美食有鳳凰高庄豆腐乾、拖爐餅、螃蜞豆腐、西施糕、塘橋蒸菜、鹿苑雞、酒釀鰣魚等。鳳凰高庄豆腐乾:高庄豆腐乾有厚型、薄型兩種,呈絳色,質地細實,五香佐料滲透入味,味道上乘。拖爐餅:口味油而不膩,甜而不粘,清香可口。集酥、甜、松、脆、香於一體,外形飽滿,色澤金黃,酥層清晰。

張家港市美食有鳳凰高庄豆腐乾、拖爐餅、螃蜞豆腐、西施糕、塘橋蒸菜、鹿苑雞、酒釀鰣魚等。

1、鳳凰高庄豆腐乾:鳳凰高庄豆腐乾始於清咸豐年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製作精細獨特,價廉物美。清末民初,已暢銷常熟、江陰、無錫等地。高庄豆腐乾有厚型、薄型兩種,呈絳色,質地細實,五香佐料滲透入味,閑吃或作下酒菜,均屬佳品。

2、拖爐餅:拖爐餅是張家港市著名的傳統風味小吃。口味油而不膩,甜而不粘,清香可口。集酥、甜、松、脆、香於一體,外形飽滿,色澤金黃,酥層清晰。江陰市的拖爐餅起源於清代乾隆年間,距今已有200餘年歷史,清末和民國時期為鼎盛。

3、螃蜞豆腐:在金港、大新一帶,江灘蘆葦叢里,隨手抓一桶螃蜞,就能做出這道特色長江鮮。它並不是螃蜞與豆腐的組合烹制,而是因煮熟後螃蜞肉凝結成絮狀,宛如豆腐花才得名。

4、西施糕:河陽人對西施糕一定不會陌生,傳統一些的人家,但凡要辦喜事,必定要蒸上幾籠西施糕,切成小塊,分給親朋好友沾沾喜氣。

5、塘橋蒸菜:蒸菜,在鍋碗瓢盆與鮮香嫩滑的不斷碰撞與進化中,終於成了一種大眾情懷的東西。在港城,說到蒸菜,人們就會想起塘橋。事實上,塘橋蒸菜製作技藝已被列入張家港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6、鹿苑雞:鹿苑雞是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鹿苑鎮的特產。鹿苑雞具有適應放牧、覓食力強、適應性廣、耐粗飼、抗病力強、蛋肉品質較好等特點。

7、酒釀鰣魚:酒釀鰣魚是張家港地方風味名吃,深受群眾喜愛。做法是將鮮鰣魚去內臟,洗凈放入適量酒釀和熟豬油,加蔥、姜、火腿片及調料,上籠蒸15分鍾左右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