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稻穀豆腐怎麼做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稻穀豆腐怎麼做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9-13 03:41:41

『壹』 粉蒸肉怎麼做

粉蒸肉的米粉:
大米和著干辣椒,花椒,山奈,八角放鍋里炒炒,但要不停的翻鏟,等炒出香味後看著顏色也有點變紅黃後就取出,磨成粉狀,這樣就可以了。

送你各種粉蒸肉的做法:
南瓜粉蒸肉
材料:
五花肉400克、南瓜約600克、蒸肉粉2盒、蔥1根
調味料:
酒1大匙、醬油1大匙、甜面醬1大匙、辣豆瓣醬1/2大匙、糖1/2大匙、蒜末1茶匙
作法:
1、五花肉洗凈、去皮、切厚片,先將所有的調味料加2大匙清水調勻,再將五花肉放入腌半小時。
2、南瓜洗凈、去皮,並將瓜瓤刮凈後切厚片,鋪在蒸碗內墊底。
3、將蒸肉粉拌入五花肉中,均勻裹上一層後,鋪在南瓜上,入鍋以大火蒸半小時。
4、蔥切末,撒在蒸好取出的粉蒸肉上,並淋入一大匙熟油,使蔥花起香即可。

輕松一點:
1、蒸肉粉一要粗細各半,全部用粗的粘不牢,全部用細的則不夠香,若各取半最為適中。
2、蒸肉粉一定要與調味料混合後才入味,若只是乾的裹在外層,蒸好後會有厚厚一層粉,不但易脫落,也沒味道。

軟炸粉蒸肉

用料:
豬五花肉500克,醬油35克,花椒0.5克,蔥花25克,白糖30克,姜米7克,豆腐乳汁20克,料酒10克,甜醬25克,五香粉0.5克,大米粉150克,乾麵包1個,雞蛋2個,椒鹽0.5克,精鹽2克,菜油1000克(耗150克)。
製作方法:
1、將豬五花肉洗凈切成5厘米長、3厘米寬、0.3厘米厚的片,放入盆中,加入醬油、花椒、蔥花、白糖、姜米、豆腐乳汁、料酒、甜面醬、五香粉拌勻,浸漬20分鍾待用。米粉拌勻,乾麵包揉成粉。雞蛋去殼攪勻。
2、將碼好味的肉片放入大米粉中拌勻,擺入碗中成「一本書」形,入籠蒸粑,之後將蒸肉晾冷。
3、炒鍋置火上,下油燒至七成熱,將晾冷的粉蒸肉片拌上雞蛋漿,沾滿乾麵包粉,下油鍋炸至金黃色撈出,裝入盤中,撒上椒鹽即可。
特點:
口感酥香,色澤金黃,甜咸可口。
用料:
豬五花肉500克,醬油35克,花椒0.5克,蔥花25克,白糖30克,姜米7克,豆腐乳汁20克,料酒10克,甜醬25克,五香粉0.5克,大米粉150克,乾麵包1個,雞蛋2個,椒鹽0.5克,精鹽2克,菜油1000克(耗150克)。
製作方法:
1、將豬五花肉洗凈切成5厘米長、3厘米寬、0.3厘米厚的片,放入盆中,加入醬油、花椒、蔥花、白糖、姜米、豆腐乳汁、料酒、甜面醬、五香粉拌勻,浸漬20分鍾待用。米粉拌勻,乾麵包揉成粉。雞蛋去殼攪勻。
2、將碼好味的肉片放入大米粉中拌勻,擺入碗中成「一本書」形,入籠蒸粑,之後將蒸肉晾冷。
3、炒鍋置火上,下油燒至七成熱,將晾冷的粉蒸肉片拌上雞蛋漿,沾滿乾麵包粉,下油鍋炸至金黃色撈出,裝入盤中,撒上椒鹽即可。
特點:
口感酥香,色澤金黃,甜咸可口。

粉蒸肉
原料:牛肉,豆瓣醬,酒釀汁,醬油,酒,薑末,香油,五香炒米粉,蔥花,香菜,蒜泥,辣椒粉,花椒面,荷葉。
做法:
1.以豆瓣醬,酒釀汁,醬油,酒,薑末,香油等將牛肉片腌漬,再拌上五香炒米粉;2.在蒸籠底不鋪上荷葉,擺上肉片蒸熟。另將香菜、蒜泥煸出香味,淋於肉上即可。

荷葉粉蒸肉
原料:豬五花肉1000克,秈米400克,鮮荷葉5張,香豆腐乳一塊,紹酒5克,薑片5克,桂皮5克,八角5克,醬油75克白糖35克,蔥段25克,麻油15克。
製法
(1)將秈米淘干凈,晾乾,與桂皮、八角下鍋上小火炒至淡黃色盛起稍涼,揀去桂皮,八角,碾碎,用粗眼篩過篩,去米粉頭,留米粉使用。鮮荷葉洗凈,將3張荷葉切成14厘米見方的塊,共12塊,去葉背面硬筋,入沸水鍋燙洗後取出,用潔布擦乾水分。將豬肉鑷去毛,刮洗干凈,切成6.6厘米長,0.6厘米厚,1.5厘米寬的片。香豆腐乳搗成泥待用。
(2)將豬肉片放入碗內,加醬油、白糖、紹酒、蔥、姜、豆腐乳拌和浸漬10分鍾,揀去姜,蔥,放入米粉,麻油10克拌勻,排在一隻盤內的一張荷葉上,上蓋一張鮮荷葉,上籠蒸熟取下,揭去荷葉,成粉蒸肉.將12塊荷葉鋪在案板上,分別包入粉蒸肉,疊成長方形,將荷葉包口露在外面,排入盤中,上籠蒸5分鍾取下,抹上麻油即成.
特點:此系夏令家常菜,荷葉清香,豬肉鮮嫩酥爛,肥而不膩,家庭製作比較方便。

『貳』 豆腐和米飯有哪些營養價值

一、豆腐的營養價值

豆腐營養豐富,含有鐵、鈣、磷、鎂等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質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稱。大豆的蛋白質生物學價值可與魚肉相媲美,是植物蛋白中的佼佼者。

大豆蛋白屬於完全蛋白質,其氨基酸組成比較好,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它幾乎都有。大豆可以直接烹調食用,人體對其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只有65%,而製成豆腐消化率可以提升到92%~95%。

製作豆腐的大豆中含有18%左右的油脂,大部分能轉移到豆腐中去。大豆油中的亞油酸比例較大,且不含膽固醇,有益於人體神經、血管、大腦的生長發育。豆腐不含膽固醇,為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症及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的葯膳佳餚。豆腐含有豐富的植物雌激素,對防治骨質疏鬆症有良好的作用。

二、大米的營養價值

大米蛋白質中,含賴氨酸高的鹼溶性谷蛋白佔80%,賴氨酸含量高於其它穀物,氨基酸組成配比合理,比較接近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蛋白質氨基酸最佳配比模式。

大米蛋白質的生物價(BV值)為77,蛋白質效用比率(PER值)為2.2(小麥為1.5,玉米為1.1),蛋白質的可消化性超過90%,均高於其它穀物,因此大米蛋白質的營養價值高。

(2)稻穀豆腐怎麼做好吃擴展閱讀:

不同種類大米的不同功效

1、最排毒的是糯米

糯米又叫江米,因其香糯黏滑,常被用以製成風味小吃,深受大家喜愛。糯米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2、多量澱粉等營養成分。

但脾胃不好別吃糯米。糯米也是排毒的佳品,糯米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補中益氣、養胃健脾、止瀉、解毒療瘡等功效。

2、最養顏的是薏米

薏米又稱薏仁米、苡米。薏米的營養價值很高,被譽為「世界禾本植物之王」。薏仁米營養豐富,含有意苡仁油、薏苡仁脂、固醇、氨基酸、精氨酸等多種氨基酸成分和維生素B1、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清熱解毒的功效。

中醫認為,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胃、肺經,對脾虛腹瀉、肌肉酸重、關節疼痛等症有預防作用。

『叄』 水稻做的食品有哪些

大米做為主食之一,除了做成米飯米粥外,可做成的食品也有很多。

餐品類的:米皮、米內線、腸容粉、河粉、湯圓、壽司、粽子、米粿、米團、糍粑、米豆腐、粉蒸肉、米茶等

點心類的:米糕、發糕、米餅、爆米花(大米)、米花糖、大米飴糖、年糕、油炸糕、米血糕、雲片糕等

零食類的:鍋巴、雪餅,鮮貝、炒米等,此外大米還可以做成米醋、米酒等。

(3)稻穀豆腐怎麼做好吃擴展閱讀:

水稻所結子實即稻穀,稻穀脫去穎殼後稱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層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大米為主食。

中國水稻主產區主要是長江流域、珠江流域、東北地區。水稻屬於直接經濟作物,大米飯是中國居民的主食,目前國內的水稻種植面積常規稻是2.45億畝,而雜交稻的種植面積是2億畝。

中國科學家群體對水稻科研做出了全球罕見的貢獻:袁隆平院士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朱英國院士對雜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農民胡代書發明越年再生稻等等。

『肆』 酉陽縣的油耙耙是怎麼做的,還有米豆腐,糯米粑粑

日常食俗 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多先把稻穀曬干(或炕干)倒入碓中舂去米糠,現舂現吃,每次舂3—5斤。現在不少地方已用電力、水力碾米了。苗族做飯常把淘過的米加入6—7倍的水煮,半熟後社潷去米湯,放入木甑中蒸熟即成。也有將包穀、小麥、小米摻入一起煮、蒸的。包穀和蕎麥則用石磨推成麵粉或粒狀食用。多把麵粉用水和勻後,倒入水甑,蒸熟作為主食,廣西、雲貴交界處的苗族稱之為「面面飯」。四川省境內的苗族,把用小麥、蕎麥或玉米面做成的面條與其他主食搭配食用。貴州一些地區的苗族有把燕麥蒸熟,就原鍋文火焙乾、脆,然後磨成粉,炒熟作為日常主食。苗族民間以糯米為貴,將糯米飯作為豐收和吉祥的象徵。食用糯米時,有時也先將糯米蒸熟,然後趁熱倒入木槽內,用錘捶打成泥,再用手扯成小圓團,以木板壓平,待完全冷卻後用山泉水浸泡,隨時換水,可存放4—5個月,吃時燒、烤、炸均可。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油炸粑粑是先把粘米和少量的黃豆浸泡後,打成漿狀,再把打好的稠漿舀入鐵皮製成的模具內放入滾油中炸,呈金黃色即可。如再加一些鮮肉和酸菜做餡,味道更為鮮美。

苗族的菜餚種類繁多,常見的蔬菜有豆類、瓜類和青菜、蘿卜,肉食多來自家畜、家禽飼養,四川、雲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說。狗肉性熱,有暖腹健胃,強食滋補的作用。苗家的食用油除動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以辣椒為主要調味品,有的地區甚至有「無辣不成菜」之說。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製品,例如用黃豆漿不濾渣,煮成「連渣湯」;將豆漿與嫩白菜同煮,然後點石膏水做成「菜豆腐」,都是下飯的日常菜。住在高寒山區的苗族,仍喜歡用白水將蔬菜煮成淡菜,蘸各種「蘸水」吃。四川的苗族還把豆漿做成豆花,用以待客。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餚,酸湯家家必備。酸湯是用米湯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發酵後,即可用來煮肉,煮魚,煮菜,伏天時還要加入一些魚香菜、木姜,開胃爽口,幫助消化。夏天在黔東南,客人進門,主人總先送上酸湯,喝罷頓覺酸涼解渴。廣西的苗族在冬春時節喜用辣椒骨做的酸辣湯菜。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採用腌製法,蔬菜、雞、鴨、魚、肉都喜歡腌成酸味的。湖南的苗族把這腌制食品的方法稱為「鮓」。苗族幾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壇子,統稱酸壇。腌制豬肉前,先將鮮肉切成大塊,然後一層肉、一層鹽,層層相壓。三天後生鹽溶化浸入肉內,再燒些糯米飯同甜糟酒混後,和肉塊一起擦搓,最後放一些辣椒粉及其他配料,把壇口密封,隨吃隨取。用此法腌制的肉類,一般可保存1—2年。酸壇還可腌制酸魚、酸菜。此外,苗族也用熏臘肉方法保存各種家畜、家禽肉。川南苗族常在冬天宰殺年豬,把豬肉用鹽浸後吊於火爐上,用楊樹枝或其他柴草燒煙熏烤。熏干水分,便取下儲藏。這種煙熏臘的眾風味獨特,常用於待客,並能儲藏2—3年不變質。

苗族釀酒歷史悠久,從制曲、發酵、蒸餾、勾對、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藝。咂酒別具一格,飲時用竹管插入瓮內,飲者沿酒瓮圍成一圈,由長者先飲,然後再由左而右,依次輪轉。酒汁吸完後可再沖入飲用水,直至淡而無味時止。咂酒一經開壇,剩酒無論濃淡,均不復再用。逢年過節,家家還都做糯米甜酒。日常飲料以油茶最為普遍。製作時,先將油、鹽、姜、茗茶入鍋同炒,待油冒煙後加清水煮沸,然後濾渣,再把茶水倒入放有玉米、花生、米花或糯米的碗里,適當地加些蔥花、蒜葉、胡椒粉和山胡椒後,即可飲用。湘西苗族還特製有一種萬花茶(又稱百果茶)。除茶外,酸湯也是常見的飲料。

節慶、禮儀、祭祀食俗 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如:吃鴨節、吃新節、殺魚節、採茶節等。過節除備酒肉外,還要必備節令食品。如:吃鴨節時,家家都要宰鴨子,並用鴨肉和米一起煮成稀飯食用;在吃新節時,要用新米做飯,新米釀酒,就連菜和魚,都要剛摘、剛出塘;過殺魚節時多在江邊,由婦女帶上飯、臘肉、香腸等酒菜,等在河邊,只要捉到魚,即燃起篝火,架鍋煮魚直到盡興方歸。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苗年一般先在正月第一個卯日,歷時三、五天或十五天。年前,各家各戶都要備豐盛的年食,除殺豬、宰羊(牛)外,還要備足糯米酒。年飯豐盛,講究「七色皆備」、「五味俱全」,並用最好的糯米打「年粑」。互相宴請,互相饋贈。苗族民間最大的祭祀活動吃「吃牯臟」,又稱「祭鼓節」。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於農歷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進行,屆時要殺一頭牯子牛,跳蘆笙舞,祭視先人。食時邀親朋共聚一堂,以求增進感情,家庭和睦。糯米飯是苗族節慶、社交活動中的必備食品,在青年男女婚戀過程中也必不可少。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畫有鴛鴦的糯米粑做為信物互相饋贈;舉行婚禮時,主婚人還要請新郎、新娘吃畫有龍鳳和奉娃娃圖案的糯米粑;許多地區的苗族常用糯米面做成湯圓,也作為節日期間的一種食品。無論婚喪嫁娶必須備有酒、酸肉、酸魚,否則視為失禮。迎接貴客時,苗族人民習慣先請客人飲牛角酒。婚禮上,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 苗族的節日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鮓、搗魚(也吃酸湯魚)等。

『伍』 稻穀殼可以和豆腐渣一起發酵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陸』 豆腐乳一般腌制多久才可以吃啊

豆腐乳好吃不用買,無需發酵長毛,20分鍾腌好,15天就能吃,實用!

一說到豆腐乳的話,最有印象的應該是小時候在奶奶家吃的豆腐乳了,還記得小時候在奶奶家吃的豆腐乳都是放在稻穀草上面,然後放在鍋裡面開始慢慢發酵長毛的,當時還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豆腐乳發酵上面長毛了大家還吃呢。

當時就以為豆腐乳是壞的,結果異常發現很好吃,用來就著面條和米飯吃,非常的開胃下飯,而且還能提高食慾。那每年這個季節,奶奶總是會腌好一大盆兒的豆腐乳,等到我們回老家去拿上幾瓶。

如今大家在城市裡面生活的久了,可能是很少見到豆腐乳的,即使見到豆腐乳,大家也是那種在超市裡面做好的那種裡面添加了大量添加劑的豆腐乳,那種豆腐乳並不是我們純天然做好的豆腐乳。

有時候大家吃多了還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影響,其實豆腐乳真正的做法應該是一種比較傳統的模式,那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個作為傳統又簡單的豆腐乳做法,而且我們在做豆腐乳的時候,就不需要用以前的土方法將豆腐乳豆腐放在那兒發酵去長毛了,多難看呀。

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我們這個方法,只需要20分鍾就可以腌好15天左右就可以直接吃了,非常的簡單。

具體做法以及細節如下:

第一步,首先,我們需要准備好食材:500克左右的老豆腐、食鹽、辣椒面、花椒粉、酒糟、白酒、菜籽油等。

第二步,現在我們准備好的老豆腐清洗干凈,盡量輕輕的沖洗,因為老豆腐既然是豆腐,它也是比較嫩的,以防將豆腐捏碎清洗好之後,我們用刀將豆腐切成兩厘米左右的小方塊兒,切好之後放在鍋裡面,開始蒸一下豆腐,將豆腐給蒸熟。

一般我們只需要上鍋蒸上五分鍾就可以了,蒸好之後將老豆腐晾涼。

第三步,准備一個干凈的大盆,往盆中加入大約50克左右的辣椒面,以及五克花椒面兒、25克左右的食鹽,然後用筷子攪拌均勻,同時,在准備一個大盆,盆中放加入50克左右的酒糟以及十毫升左右的白酒,攪拌均勻備用。

第四步,等到豆腐塊兒完全放涼之後,我們就可以先將豆腐放在剛剛加白酒和酒糟的碗中,開始裹上一層酒糟汁,裹好之後,我們再將豆腐塊兒放在剛剛的辣椒面兒盆中,裹上一層辣椒面的調料。依次重復,直到將每一個豆腐塊都裹上一層辣椒面兒為止。

第五步,准備一個干凈的玻璃罐子,大家最好不要用金屬罐和塑料罐,因為金屬罐和塑料罐在腌制的過程中,它會產生一種有害氣體,這種氣體對我們人體威脅

『柒』 家庭自製紅豆腐的做法

紅豆腐製作技藝歷史悠久,是古老的傳統手工技藝,在製作內容和工序上主要包括:
一、漿水加工
1、選菜:選擇無污染的野生水芹菜、辣菜、蓮花白、油萊苗、芹菜、白菜、紅薯秧子等植物淘洗干凈。
2、過水:將淘洗干凈的菜放入開水鍋中淖水,七分熟即可從鍋中取出置入陶盆、陶缸中。
3、發酵:用少量麵粉加入開水調成稀糊狀或煮過面條的面湯倒入陶盆中,以淹沒菜面為宜。或加入漿水老湯方可,漿水老湯越老越好,成熟時間越快。
(註:漿水菜以辣菜為最佳,漿水以透明,黃亮、香酸有一定粘度為佳。漿水菜一天上下翻動一次,使淖過水的菜由青變為褐綠色,吃起來沒有生菜味為准。)
二、豆腐製作
1、選料、選擇粒大飽滿,無霉爛,生長期在180天以上,干度水分不超過2--2.5%的優質黃豆。
2、浸泡,用軟水浸泡黃豆,浸泡時間為春季8--10小時,夏季6--7小時,秋季8--10小時,冬季12小時以上。
3、磨漿,用石磨磨漿。
4、過濾、磨出的豆漿用白布濾架搖動過濾出豆渣。
5、燒漿,過濾後的豆漿用鐵鍋燒沸至100℃--120℃。
6、點漿,待燒漿溫度下降至80℃--90℃左右,用漿水點漿,每百斤燒漿點10市斤漿水。
7、包箱壓榨,用40cm×70cm的木箱,把老粗布或純棉布鋪入木箱內,將點漿後的小豆腐裝入木箱中包裝後加蓋,用10公斤重的石頭,壓榨5--8小時。
三、紅豆腐配製
1、下料,將壓榨成形的優質豆腐,砌成尺寸3cm的正方形。
2、消毒,將豆腐方塊放入竹笆木架或木箱內用60°--70°純糧酒消毒。
3、發酵,加溫30℃--40℃,發酵10--12天。
4、拌料,把花椒、草果、大香、紅叩、白叩、黑胡椒、白鬍椒、畢卜、良姜、桂皮、香草、紫草、茴香、沙仁、草叩等近三十種辛香料粉碎成面,拌入發酵期滿的豆腐塊上。
5、晾曬或烘烤,將拌料後的豆腐塊,放在竹簿上晾曬或木架上烘烤,干度達到95%以上。
6、入缸:將缸埋入土內30cm,把加入辛香料的干豆腐塊,加軟水,黃酒、甜酒,比例為每百斤晾曬或烘烤的干豆腐塊加調料水50斤,黃酒,甜酒各500克。
7、封閉,用稻穀草節,堆放在粗布袍裹的竹芭上(緊挨豆腐塊),用黃泥封缸口三年。
8、出廠、打開缸口,把製作好的紅豆腐成品,按1000克、800克、500克、400克、300克、125克等不同重量,裝入不同類型的壇、罐、瓶、簍、盒箱中,包裝出廠。

『捌』 什麼季節適合做紅豆腐

做紅豆腐就要在過了大雪的節令,農歷的十一月到臘月兩個月做最好,氣溫比較低。

馬孝芹說,不要小看紅豆腐,雖然它的工序比較簡單,但是工藝卻十分講究,想要把它做好不容易。從買豆腐到發酵、製作好成品,每個製作步驟都很重要。今年她買了20斤豆腐准備全部做成紅豆腐。

紅豆腐製作者 馬孝芹:我買的豆腐是當地人用柴火灶打出來的豆腐,買回來之後把塊塊改小一點,在開水裡面煮十幾分鍾,把它晾冷,切成小塊,這下用紙箱子窩(發酵),第一層鋪一層稻穀草,面上就把豆腐一塊塊放進去。

接下來的十來天時間里,就是豆腐華麗變身的時刻。它在紙箱子里慢慢發酵,由白色慢慢轉黃或綠,真菌在在它體內生長,外部布滿白茸茸的絲狀物,這就是成熟的標志。

紅豆腐製作者 馬孝芹:在七八度的溫度之間,一個禮拜到十天左右(菌絲)就來好了,就可以拌了。第一個要聞到香味,然後上面就來一層小茸茸灰白灰白的毛毛(菌絲),那就是好了。

豆腐發酵好了之後,准備好包穀酒、辣椒面、密封罐等,就可以進入製作紅豆腐的最後一個步驟——腌制。

紅豆腐製作者 馬孝芹:窩(發酵)好了之後就是准備辣椒面、薑末或者是姜粉、花椒面、胡椒粉、食鹽。拌的時候用一碗苞谷酒,把窩(發酵)好了的紅豆腐夾到酒裡面浸泡一下,這下夾到拌好了的辣椒面,裡面要放點姜粉或者薑末,要放點花椒、胡椒粉,這下把食鹽按十斤豆腐一般放三兩鹽就夠了,拌勻,把紅豆腐在酒里浸了以後,一塊兒一塊兒夾到(拌好的調料)裡面滾,滾到一身都是緋紅的辣椒面,這下就裝到罐罐裡面去,這就做好了。

將滾滿調料的紅豆腐裝入瓶中,蓋好蓋子,紅豆腐在瓶里經過二次發酵,一周以後就可以吃了。從白豆腐變成紅豆腐,這是時間和氣候通力協作醞釀的結果。石泉紅豆腐,香味奇特、色澤紅潤,口感細膩,是一道下飯佳品,一年四季都可以吃,蒸紅豆腐肉、吃米飯、夾饃等都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