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桑葉豆腐豬肺湯怎麼做
用料
豬肺頭 約200g
豬腱子 約100g
豆腐 約180g
桑葉 13張
水 適量
食鹽 適量
桑葉豆腐豬肺湯的做法
1、將豬肺頭和豬腱子清洗干凈,放入沸水中煮一下,撈起切塊,備用。
2、在砂鍋中放入適量的水和桑葉,煮沸。將豬肺頭和腱子放進去,小火慢熬。
3、約30分鍾後,把沖洗干凈的豆腐切塊,放入鍋中,熬5到10分鍾,熄火,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4、完成。
⑵ 桑葉能做豆腐嗎 桑葉豆腐怎麼做
1、桑葉可以做豆腐,其原理更類似於果膠。
2、桑葉豆腐做法:
(1)采新鮮的桑葉洗干凈。
(2)荷葉灰提早一天浸水。
(3)燒開水,桑葉汆水。
(4)榨汁。這里用了多種方法,豆漿機和榨汁機都實驗失敗,最後還是採用傳統的紗布揉捏。
(5)再次煮沸,一般採用冷水,不煮沸也行,煮沸是看上去衛生一些。
(6)再次過濾,濾網盡量細一些,這樣口感會更好。
(7)荷葉灰水同樣過濾加入,邊加入邊攪拌。
慢慢的凝固成果凍狀,放入冰箱冷卻,冷卻之後劃開,加入喜歡的佐料就可以食用了。我喜歡加紅糖醋。
⑶ 桑葉豆腐的做法
桑葉豆腐的製作過程如下:
主料:桑葉少許、豆腐2塊
輔料:花生油少許、鹽少許
1、將桑葉清洗干凈,豆腐切塊。
⑷ 桑葉豆腐怎麼做
2、榨汁,用傳統的紗布揉捏。
3、再次煮沸,採用冷水,再次過濾,濾網盡量細一些,荷葉灰水同樣過濾加入,邊加入邊攪拌。慢慢的凝固成果凍狀,放入冰箱冷卻,冷卻之後劃開,加入佐料即可。
⑸ 桑葉能做豆腐嗎桑葉豆腐怎麼做
1、桑葉可以做豆腐,其原理更類似於果膠。
2、桑葉豆腐做法:
(1)采新鮮的桑葉洗干凈。
(2)荷葉灰提早一天浸水。
(3)燒開水,桑葉汆水。
(4)榨汁。這里用了多種方法,豆漿機和榨汁機都實驗失敗,最後還是採用傳統的紗布揉捏。
(5)再次煮沸,一般採用冷水,不煮沸也行,煮沸是看上去衛生一些。
(6)再次過濾,濾網盡量細一些,這樣口感會更好。
(7)荷葉灰水同樣過濾加入,邊加入邊攪拌。
慢慢的凝固成果凍狀,放入冰箱冷卻,冷卻之後劃開,加入喜歡的佐料就可以食用了。我喜歡加紅糖醋。
⑹ 做桑葉豆腐加了稻草灰為什麼還是不凝固
有兩種辦法,第一種是繼續加入草木灰,要少量多次的加,然後不停的攪拌直至感到液體有粘稠感為止;第二種辦法就是一直攪拌,因為沒凝固也可能是臭黃荊樹葉汁還沒有和草木灰充分反應,只要繼續攪拌直到手感粘稠為止然後靜置即可。(望採納)
⑺ 用什麼來代替稻草做桑葉豆腐
桑葉渣。稻草做桑葉豆腐主要使用的是稻草的柔軟讓豆腐做出來有彈性,沒有稻草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桑葉渣來代替稻草,做出來的效果差不多,而且桑葉渣做出來的桑葉豆腐,桑葉的味道會更加的清香。
⑻ 桑葉做豆腐為什麼要放草木灰
桑樹葉含有果膠只有12%,而斑鳩柞葉片含果膠30%,用桑樹葉替代斑鳩柞葉做草木灰豆腐可行性還是有的。可以嘗試,但不能保證會成功。
草木灰豆腐本身不需要其他東西也是可以成功的,相當於把草木灰當做食用石灰來做凝固劑。但也有說法是斑鳩柞葉汁含有的果膠也很重要,保險一點自然原材料最好不變。
製作這種豆腐的原材料是是一種灌木,屬馬鞭草科植物,俗稱「斑鳩柞」,雜生於溝邊地旁的灌木荊棘叢中。其干如荊條,質脆而易折;枝椏互生,甚有規律;葉呈心形,碧綠細嫩。
⑼ 做桑葉豆腐時的稻火水要放多少
做桑葉豆腐,不需要放稻火水。
傳統豆腐生產的基本工藝流程:
(1)清理:選擇品質優良的大豆,除去所含的雜質,得到純凈的大豆。
(2)浸泡:浸泡的目的是使大豆吸水膨脹,有利於大豆粉碎後提取其中的蛋白質。浸泡好的大豆吸水量為1比1至1.2,即大豆增重至原來的2.0至2.2倍。浸泡後大豆表面光滑、無皺皮,豆皮輕易不脫落,手感有勁。
(3)磨漿:經過浸泡的大豆,蛋白體膜變得鬆脆,但是要使蛋白質溶出,必須進行適當的機械破碎。如果從蛋白質溶出量角度看,大豆破碎的越徹底,蛋白質越容易溶出。但是磨得過細,大豆中的纖維素會隨著蛋白質進入豆漿中,使產品變得粗糙、色澤深,而且也不利於漿渣分離,使產品得率降低。因此一般控制磨碎細度為100至120目。實際生產時應根據豆腐品種適當調整粗鈿度,並控制豆渣中殘存的蛋白質低於2.6%為宜。採用石磨、鋼磨或沙盤磨進行破碎。磨碎後的豆糊採用平篩、卧式離心篩分離,充分提取豆漿。
(4)煮漿:煮漿是通過加熱使豆漿中的蛋白質發生熱變性的過程。一方面為後序點漿創造必要條件,另一方面消除豆漿中的抗營養成分,除菌,減輕異味,提高營養價值,延長產品的保鮮期。煮漿的方法根據生產條件不同,可以採用土灶鐵鍋煮漿法、敞口罐蒸汽煮漿法、封閉式溢流煮漿法等方法進行。煮漿溫度應達到100℃,時間5min左右。
(5)凝固與成型:凝固就是大豆蛋白質在熱變性的基礎上,在凝固劑的作用下,由溶膠狀態轉變成凝膠狀態的過程。生產中通過點腦和蹲腦兩道工序完成。
點腦是將凝固劑按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加入熟豆漿中,使大豆蛋白質溶膠轉變成凝膠,形成豆腐腦。豆腐腦是由呈網狀結構的大豆蛋白質和填充在其中的水構成的。一般來講,豆腐腦的網狀結構網眼越大,交織的越牢固,其持水性越好,做成的豆腐柔軟細嫩,產品的得率也越高;反之,則做成的豆腐僵硬,缺乏韌性,產品的得率也低。
經過點腦後,蛋白質網路結構還不牢固,只有經過一段時間靜置凝固才能完成。根據豆腐品種的不同,蹲腦的時間一般控制在10至30min。
成型即把凝固好的豆腐腦放入特定的模具內,施加一定的壓力,壓榨出多餘的黃漿水,使豆腐腦密集地結合在一起,成為具有一定含水量和彈性、韌性的豆腐,不同產品施加的壓力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