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柏子仁炒雞蛋怎麼做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柏子仁炒雞蛋怎麼做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9-07 13:18:57

① 炒雞蛋怎麼炒

西班牙式炒雞蛋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 其他國家 家常菜譜 工藝: 炒 西班牙式炒雞蛋的製作材料: 主料: 雞蛋500克。 輔料: 鮮番茄100克,香菜葉10克。 調料: 芹菜葉50克,洋蔥75克,精鹽7克,植物油150克。 西班牙式炒雞蛋的特色: 葉香清爽,咸鮮適口,略帶酸味。 教您西班牙式炒雞蛋怎麼做,如何做西班牙式炒雞蛋才好吃 1.將鮮番茄切去蒂,在表面用刀劃口,用開水燙後,撕去皮,去掉番茄籽,將番茄凈肉切0.5厘米的小丁;將洋蔥去根,切絲;將雞蛋液磕入盆中抽散。 2.鍋炙好,下入植物油,燒至六成熱,下入洋蔥絲炸干水分呈黃色撈出,下入芹菜葉炸干水分撈起,漏盡油與番茄丁加鹽,一起下入雞蛋液中抽勻;待鍋中油燒至六成熱時,將調好的雞蛋液倒入攪勻,待成糊狀時,攤圓成蛋餅,待底面煎至金黃後,翻鍋,將底面煎熟,滑入盤中撒上香菜葉即成。 大醬炒雞蛋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 東北菜 家常菜譜 私家菜 工藝: 炒 大醬炒雞蛋的製作材料: 主料: 雞蛋四五個,大醬一小碟,蔥三四棵 調料: 十三香,豆油等若干。 教您大醬炒雞蛋怎麼做,如何做大醬炒雞蛋才好吃 做法: 先將攪均的雞蛋倒入油鍋炒成八分熟,然後將十三香和切好的蔥段倒入鍋中,隨後將用水稀釋好的大醬倒入,等菜中水分蒸發沒了即可出鍋裝盤。 提示: 1、雞蛋攪拌時可放入少許涼水,但一定要少許。2、油一定要多一些,雞蛋本身就吃油,另外大醬也會沖淡一些油的。3、大醬要黃豆大醬,玉米醬也對付,但其他醬則不行。大醬稀釋要適中,大醬不要放得太多。大醬作用有三,一個是起鹽和醬油的作用,一個是起調色的作用,一個是起調味的作用。所以這個菜大醬放多少是關鍵,請務必注意。4、在炒的過程中要注意菜中的水分,不可過少,也不可過多。水分過多過少都會很難吃。5、做這個菜的時間不能過長,要速戰速決。 辣椒炒雞蛋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 家常菜譜 私家菜 工藝: 炒 辣椒炒雞蛋的製作材料: 主料: 雞蛋 輔料: 紅辣椒1隻 調料: 紹酒(或白酒,啤酒),鹽,油,醬油 教您辣椒炒雞蛋怎麼做,如何做辣椒炒雞蛋才好吃 做法: 1.把雞蛋搗碎,撒一點鹽。辣椒洗干凈,去籽,切成條. 2.在鐵鍋上放油,把油稍熱一下可以把蛋液倒進去,不要油煮開再放,否則剛放下去的蛋液會因油太熱而炸開,成形就不好了。 3.翻動蛋液,同時用鏟子把剛熟的蛋切成小塊,在翻動,避免蛋太老(這一系列的動作要快,所花時間相對較少,蛋塊不必全熟)。 4.鍋里的蛋全是嫩嫩的小塊,倒適量紹酒(我喜歡多放一點,酒的香味到最後會揮發掉一部分),雞精,醬油(不喜歡的話可以不放)及鹽,加一點水,以免把蛋塊煮干。煮上半分鍾左右,倒上辣椒,待辣椒變軟煮熟就可以上碟,那個香味呀,還不多吃一碗飯阿~~~ 蒼耳炒雞蛋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 乳腺炎食譜 口味: 原本味 工藝: 生炒 蒼耳炒雞蛋的製作材料: 主料: 雞蛋150克 輔料: 蒼耳子10克 調料: 花生油15克,鹽1克 教您蒼耳炒雞蛋怎麼做,如何做蒼耳炒雞蛋才好吃 1. 先將蒼耳子仁研成細末,與雞蛋拌勻; 2. 熱鍋,倒入花生油,燒至八成熱時,倒入已拌好的蒼耳子仁末與雞蛋,煎至雞蛋熟,加細鹽和少量清水,煮沸即可。 小帖士-健康提示: 1. 疏散風邪,化結消腫。 2. 適用於急性乳腺炎。 小帖士-食物相剋: 雞蛋:與鵝肉同食損傷脾胃;與兔肉、柿子同食導致腹瀉;同時不宜與甲魚、鯉魚、豆漿、茶同食。 蒼耳子:蒼耳子忌豬肉、米泔。 蛇蛻炒雞蛋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 腮腺炎食譜 口味: 原本味 工藝: 炒 蛇蛻炒雞蛋的製作材料: 主料: 蛇蛻10克,雞蛋150克 調料: 鹽1克,植物油10克 教您蛇蛻炒雞蛋怎麼做,如何做蛇蛻炒雞蛋才好吃 1.將蛇蛻洗凈後細細切碎,再將雞蛋打入碗內,加入蛇蛻碎末及細鹽,一並反復攪拌。 2.在鍋內加入油,油熱後加入蛇蛻末、細鹽和雞蛋,炒熟即可。 蛇蛻炒雞蛋的製作要訣: 10歲以下兒童用6克,10歲以上用10克。 小帖士-健康提示: 祛風,消腫。適用於小兒流行性腮腺炎。 小帖士-食物相剋: 蛇蛻:蛇蛻畏磁石及酒。 雞蛋:與鵝肉同食損傷脾胃;與兔肉、柿子同食導致腹瀉;同時不宜與甲魚、鯉魚、豆漿、茶同食。

② 雞蛋怎麼吃最有營養

一般可通過雞蛋湯、煎雞蛋、煮雞蛋、炒雞蛋、蒸雞蛋羹等多種烹飪方式攝入雞蛋的營養,也可根據喜好,製作蛋炒飯、韭黃炒雞蛋、西紅柿炒雞蛋、雞蛋餅等多種菜品。雞蛋本身富含優質蛋白質、脂肪、卵磷脂、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等,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可以根據自身喜好和身體狀況調整烹飪方式。

雞蛋不同的烹調方法,在人體的消化吸收率有所不同,通常煮雞蛋更有利於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煮雞蛋的時間應在8-10分鍾左右,避免時間過長導致蛋白質發生變性,影響營養價值和口感。而生雞蛋或半生的雞蛋無法完全殺菌,食用後消化利用率低,並容易感染細菌,可能會對胃腸道造成影響,因此應確保雞蛋全熟後食用。

對於正處於發育階段的兒童或嬰幼兒,胃腸道功能尚未完善,或存在咀嚼功能障礙,建議蒸雞蛋羹、雞蛋湯等更有助於消化。妊娠期、哺乳期婦女,以及身體虛弱、處在疾病恢復期,或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者,除適當地增加雞蛋的攝入量外,還可以增加瘦肉、魚肉、牛奶等優質蛋白質的攝入,也有利於機體補充營養。

③ 能否介紹下柏子仁雞怎樣做好吃

柏子仁是中葯材的一種,它的治療疾病和保健的效果都是很強大的呢,而且也可以有提高體質的作用。你知道柏子仁如何利用嗎,下面就來看看這些關於柏子仁的食用方法吧,可以有很好的提高體質的作用和效果的呢。
柏子仁蒸子雞
材料:
柏子仁10克,麥冬10克,黨參15克,子雞1隻,紹酒10克,醬油10克,姜5克,蔥10克,鹽3克,上湯30毫升。
功效:
滋陰補氣,寧心安神。適用於心氣不足,陰虧肝鬱型冠心病患者食用。柏子仁和雞肉一起吃,可以有安神的作用,對於滋補氣血來說有好吃,也可以有安神的功效哦。
做法:
(1)把子雞宰殺後,去毛、內臟及爪;麥冬洗凈去心;黨參切片。
(2)把雞放入蒸盆內,加入紹酒、醬油、鹽、姜、蔥、柏子仁、麥冬、黨參,再加入湯300毫升。
(3)把蒸盆置武火大氣蒸籠內,蒸50分鍾即成。

④ 如何炒雞蛋才能又松又嫩

炒雞蛋的做法 1.雞蛋打入碗中後加點鹽 2.用筷子朝一個方向用力打散,筷子的運動是個圓錐形,這個圓錐下面是碗底,錐頂在碗正上方,距離碗底6厘米左右吧,這樣打可以讓空氣進去,讓蛋清和蛋黃充分融合 3.在蛋液里加入兩勺水(普通吃飯的小勺) 3.熱鍋冷油,油溫7成熱時倒入蛋液,劃散蛋液翻炒或者讓蛋液先稍微定性後再翻炒 4.加入幾滴料酒再翻炒幾下就可以出鍋了 做炒蛋松軟可口,最重要的三個竅門: 首先要把雞蛋炒嫩,水和油缺一不可,油的問題很好解決,只要適當多加一點,那麼水呢?雞蛋里不是有水嗎?但是雞蛋的含水量隨著儲存時間變長也會減少的,所以我們可以適當加點水,加什麼水呢?一般我們在炒蔬菜的時候都加溫水,加冷水容易讓口感變老。那麼在雞蛋里加多少水呢?一個雞蛋,喝湯的小湯匙一勺,大的就半勺,這樣雞蛋的含水量增加了,而且會更加松軟,量也會感覺多了點; 再者雞蛋不是有股腥味嗎?對的。那怎麼去除呢?加料酒。料酒能去腥大家都知道,但是什麼時候加呢?對。炒的時候加最好,可以讓雞蛋的腥味連同料酒蒸發出去就可以了。 最後火候怎麼把握?確實炒雞蛋非常重要,一開始油溫不高,雞蛋就不能變蓬鬆起來,太高就會焦糊了,所以記住先熱鍋,燒到幾乎鍋子都要冒煙了再放油,為什麼呢?有人說為什麼不直接把油倒進鍋讓油燒到冒煙?你比較一下哪個做法健康呢?你看後者都把油燒到冒煙了,那時侯油里致癌物質揮發出來了啊,這樣的菜做出來就不健康了,我們要好吃,但不能讓油在鍋里呆的太久,所以我們只要一開始盡可能把鍋燒熱再加入油,當油溫7成熱左右,判斷標準是拿筷子沾點雞蛋液放入油鍋里,看到雞蛋液能沸騰起來就正是時候!那麼放入雞蛋後是不是一直要大火呢,這要看情況:如果你想做完整的蛋皮,那麼讓雞蛋沿鍋四周溢開來後要馬上改小火;但是不這么講究,那就可以用大火不斷翻炒30秒就可以出鍋了

⑤ 炒雞蛋的做法,炒雞蛋怎麼做好吃,炒雞蛋的家常

做法一:
[材料]:
雞蛋3個,西紅柿150克,植物油4湯匙,鹽、味精各適量,糖1湯匙。
[步驟]:
1、將西紅柿洗凈後用沸水燙一下,去皮、去蒂,切片待用。
2、將雞蛋打入碗中,加鹽,用筷子充分攪打均勻待用。
3、炒鍋放油3湯匙燒熱,將雞蛋放入鍋中炒熟盛出待用。
4、將剩餘的油燒熱,下西紅柿片煸炒,放鹽、糖炒片刻,倒入雞蛋翻炒幾下出鍋即成。
[注意]: 炒制此菜時,要旺火速成。

做法二:
[材料]:
雞蛋5個,西紅柿150克,青豆50克,植物油6湯匙,鹽1茶匙,糖2湯匙,味精適量。
[步驟]:
1、將西紅柿洗凈後用沸水燙一下,去皮、去蒂,切塊待用;青豆仁用開水煮熟,撈出瀝干水分待用。
2、將雞蛋打入碗中,加少許鹽,用筷子充分攪打均勻待用。
3、炒鍋置於旺火上,放油燒熱,倒入攪好的雞蛋液,炒熟後,下西紅柿、青豆仁,最後下糖、鹽、味精,調好鹹淡,炒勻後出鍋即成。
[注意]:炒制此菜時,要旺火速成,以保持西紅柿脆嫩。

做法三:
[材料]:
雞蛋4個,西紅柿150克,豬油5湯匙,鹽、糖各適量,水澱粉2湯匙。
[步驟]:
1、將西紅柿洗凈後用沸水燙一下,去皮、去蒂,切片待用。
2、將雞蛋打入碗中,加鹽、水澱粉,用筷子充分攪打均勻待用。
3、炒鍋置於中火上,放豬油燒熱,倒入攪好的雞蛋液,蛋膨脹後用鍋鏟炒散,鏟出待用。
4、留余油燒熱,下西紅柿煸炒,放糖,再倒入蛋同炒,加適量鹽調鹹淡,炒勻後出鍋即成。
[注意]:雞蛋中加水澱粉可以使雞蛋口感更爽滑。

做法四:
[材料]:
雞蛋4個,西紅柿150克,小辣椒3個,油5湯匙,鹽、糖各適量,水澱粉2湯匙。
[步驟]:
1、將西紅柿洗凈後用沸水燙一下,去皮、去蒂,切片待用;小辣椒去蒂去籽切小塊待用。
2、將雞蛋打入碗中,加鹽、水澱粉,用筷子充分攪打均勻待用。
3、炒鍋置於中火上,放油燒熱,倒入攪好的雞蛋液,蛋膨脹後用鍋鏟炒散,鏟出待用。
4、留余油燒熱,下西紅柿、辣椒煸炒,放糖,再倒入蛋同炒,加適量鹽調鹹淡,炒勻後出鍋即成。

⑥ 蚱仁炒雞蛋怎樣做

食材

鮮蝦仁、鹽、雞蛋、花生油、蔥

具體做法

蔥切成末後備用,只用少量的蔥就可以。

把成包的蝦仁放在水裡解凍。如果不嫌麻煩,最好自己買鮮蝦扒蝦仁,這樣的蝦仁最新鮮最有營養了。買的成包的蝦仁大多是泡大的。

把雞蛋打到碗里,放入少量鹽後攪拌均勻。

鍋燒熱後放入適量花生油,然後倒入打好的雞蛋炒至七八成熟後放到碗里備用。

重新刷干凈鍋後放入適量花生油,燒至七八成熱後放入少量蔥末爆香,然後倒入蝦仁翻炒,待蝦仁變色後放入雞蛋炒勻,再撒入少量鹽繼續炒一會兒,然後就可以出鍋了。

⑦ 杏仁炒蛋怎麼做

用料 :碎杏仁 、雞蛋 、鹽 、油
杏仁炒蛋的做法
雞蛋打碎,加入鹽、杏仁碎拌勻
熱鍋下油,倒入拌好的雞蛋,炒熟即可
請採納

⑧ 高血脂菜譜有哪些

冬瓜香菇菜

【原料】冬瓜200克,香菇50克,調味品適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凈,切成小方塊。香菇用水發開,去蒂柄,洗凈,切成絲。

蔥、姜洗凈切絲。鍋中放植物油適量,燒熱後下蔥、姜爆香,再下冬瓜、香菇和泡香菇的水,燜燒數分鍾,待熟時調入食鹽、味精等,翻炒幾下即可。

【功效】下氣消痰,利水滲濕,降脂減肥。適用於脾肺虧虛所致的咳嗽、氣喘、水腫、小便不利、妊娠水腫、肥胖症等。

粉蔬什錦

【原料】綠豆涼粉4(J0克,胡蘿卜80克,水發木耳80克,菠菜80克,蔥、薑末、蒜末、鹽、味精、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①將涼粉切成2厘米見方的小塊。

②將菠菜擇洗干凈,切成段;胡蘿卜洗凈,切成細絲。

3水發木耳擇洗干凈,切成絲。

④蒜末、鹽、味精放入碗內,加少許涼開水調成汁,備用。

⑤將鍋上火,倒入花生油燒熱,下入蔥、薑末熗鍋,隨後下入涼粉塊翻炒一會兒,分別放入胡蘿卜絲、木耳絲、菠菜段,每放入一種原料,都要翻炒,最後倒入調好的汁、翻炒均勻即可裝盤。

【功效】清熱消暑,利尿消腫,潤喉止渴,明目降壓。

薺菜炒冬筍

【原料】冬筍300克(去殼、根,切片),薺菜150克(揀洗干凈),精鹽、植物油、味精各適量。

【做法】起油鍋下入原料煸炒,並加入精鹽、味精等調料。

【功效】清熱利水,降脂降壓。適用於各種高脂血症、高血壓、水腫、便血、尿血等症。

墨圈

【原料】豆腐200克,青豆100克,水發冬菇75克,醬油、料酒、白糖、味精、植物油、鹽、鮮湯各適量,麻油少許。

【做法】①豆腐切方塊,冬菇洗凈,青豆煮熟。

②豆腐放入六成熱油,兩面煎至金黃,加醬油、料酒、白糖、味精、鮮湯,用文火燒入味後勾芡裝盤。

③鍋留底油,下冬菇、青豆煸炒,加料酒、味精、鹽、鮮湯,入味後勻芡,淋少許麻油,置於豆腐中央即成。

【功效】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抑制脂肪吸收,促進脂肪分解,阻止引起動脈硬化的過氧化物產生。適用於高脂血症患者食用。

柏子仁燒磨菇

【原料】水發蘑菇250克,柏子仁10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起油鍋下入原料翻炒,並加入精鹽、味精等調料。

【功效】降脂降壓,養心安神。適用於各種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壓等症。

平菇炒雞蛋

【原料】鮮平菇150克,雞蛋2隻,調味品。

【做法】平菇洗凈切成條狀,雞蛋打碎去黃留白攪勻,按常法煸炒平菇,半熟時倒入蛋清再炒。調味即可。

【功效】降脂,潤肺,抗癌。適用於高脂血症、動脈硬化、冠心病、肺熱咳嗽、腫瘤等症。

平菇燒豆腐

【原料】鮮平菇150克,豆腐200克,蝦米20克,調味品。

【做法】平菇洗凈撕成大片,豆腐切成大塊,加入蝦米及調味品,常法入鍋燉煮。

【功效】降脂,補益氣血,健脾和胃。適用於高脂血症、動脈硬化、冠心病、慢性胃炎、脂防肝、缺鈣、腫瘤等症。

清炒荷梗

【原料】嫩荷梗250克,紅辣椒1個,生薑3片,調味品適量。

【做法】嫩荷梗洗凈,切絲。紅辣椒洗凈,切絲。生薑切絲。鍋中放植物油適量燒熱後,下生薑爆香,下荷梗、辣椒炒至熟,加食鹽、味精等調味服食。

【功效】清熱利濕,清心除煩。適用於暑熱內盛所致的發熱、頭暈目眩、心煩易怒、小便短赤及暑熱感冒、小兒夏季熱等。

萵苣炒豆皮

【原料】萵苣片150克,豆腐皮75克,西紅柿片60克,熟筍片30克,蔥花、姜絲、鹽、味精、素油各適量。

【做法】①將豆腐皮用溫水泡軟洗凈,瀝水,切成長方條,待用。

②將素油入鍋燒至七成熟,入蔥姜煸香,加入萵苣片煸炒至半熟。

③再加入西紅柿、豆腐皮翻炒至熟,加入鹽、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清熱利尿,健脾和胃,去脂降壓。適用於各種類型的高血脂。

麻辣蔥片

【原料】洋蔥500克,精鹽、味精、辣椒油、花椒末、麻油各適量。

【做法】洋蔥剝去外皮,洗凈後切成片狀,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撈出,控凈水放涼備用。另碗中加入精鹽、味精、辣椒油、花椒末各適量,攪勻放入焯好的蔥片混勻,再淋入適量麻油即成。

【功效】適用於各種類型高脂血症,對高脂血症伴發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尤為適用。

口磨燉豆腐

【原料】口蘑100克,豆腐250克,竹筍片25克,蝦米10克,蔥、姜、鹽、糖等調味品。

【做法】口蘑用溫水泡發,洗凈,切成稍大片塊,筍切成薄片。將口蘑與筍片放入沸水中氽一下備用。豆腐切成大塊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撈出瀝去余油。

炒鍋加油燒熱,投入口蘑和筍片、蝦米翻炒,再加入調料與豆腐塊,並加少量清水。先急火,燒沸後改小火煨,再用濕澱粉勾芡,熟有味後,再加入味精,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降脂,補益氣血,健脾和胃,潤腸通便,清肺止咳,補鈣。適用於高脂血症、動脈硬化、冠心病、慢性胃炎、便秘、肺熱咳嗽、缺鈣等症患者食用。

口磨炒茄子

【原料】口蘑100克,茄子150克,調味品。

【做法】口蘑先以溫水泡發、洗凈,切成菌絲狀。茄子切成小塊。常法入油鍋煸炒,熟後調味。

【功效】降脂。適用於高脂血症、動脈硬化、冠心病、腦動脈硬化、腫瘤等症患者食用。

虎杖拌磨菇

【原料】虎杖嫩芽100克,蘑菇30克,精鹽、味精、五香粉、紅糖、醋各少許。

【做法】①去虎杖嫩芽外皮,洗凈,入沸水鍋中埠一下,切成1厘米左右長小段放入碗中備用。

②蘑菇泡發除雜,洗凈同樣放入沸水中焯1分鍾,取出瀝掉水分,撕成條狀或切成細條,和虎杖攪拌在一起,加入精鹽、味精、五香粉、紅糖、醋等調料,拌均勻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補虛活血,降低血脂。適用於各種類型的高脂血症患者食用。

薺菜拌二絲

【原料】薺菜250克,白蘿卜絲60克,西瓜皮絲30克,鹽、味精、食醋、麻油各適量。

【做法】①將薺菜洗凈,入沸水焯一下,撈出瀝干,切碎,放八盤中。

②將蘿卜絲入沸水焯透,撈出瀝干,切碎,放入盤中。

③西瓜皮絲入沸水焯透,撈出瀝干,也放入盤中。

④加入其餘各味拌勻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祛濕利水,去脂降壓。適用於濕熱內蘊型高血脂患者食用。

【原料】人參15克,黃瓜50克,雞脯肉200克,冬筍25克,調料適量。

【做法】人參浸軟,切片。黃瓜切片,雞肉切丁,冬筍切絲。將雞丁加食鹽、味精、蛋清及澱粉適量拌勻,置熱油鍋中劃散後,下人參、黃瓜、筍、姜、蔥等,煸炒至熟,用食鹽、味精調味,下入吞菜梗,翻炒二三下即可。

【功效】健脾益氣,養陰清熱。適用於脾胃氣虛、陰液不足所致的肢軟乏力、納差食少、口燥咽干、手足心熱等。

金針菇炒黃鱔

【原料】鮮金針菇100克,黃鱔肉(去骨)350克,豬油、醬油、姜、蒜、鹽、味精等各適量。

【做法】黃鱔切絲,金針菇切段。先將豆粉加水調和放入鍋中燒開,投入黃鱔絲,加醬油、鹽翻炒至黃鱔半熟後再加入金針菇、姜等,翻炒至黃鱔全熟起鍋。

鍋洗凈後用豬油熬蒜末,趁熱澆在黃鱔盤中即可。

【功效】益氣血,補虛損,強筋骨,降脂,降糖。適用於高脂血症、糖尿病、病後體弱、氣血不足、筋骨疼痛、食慾不振等症患者食用。

【原料】韭菜250克,鮮蝦150克,芝麻油150克,核桃仁50克,食鹽3克,黃酒、蔥、姜各適量。

【做法】①韭菜擇洗干凈,切成3厘米左右長的小段;蝦剝去殼洗凈:蔥、姜洗凈分別切成段、片。

②將鍋置於火上,放入芝麻油,把蔥入鍋煸香,再放入桃核仁、蝦仁、黃酒,並連續翻炒,至蝦熟,加入韭菜,再翻炒片刻,加鹽調味後即成。

【功效】健腦,補腎,助陽。適用於高脂血症患者食用。

三七燉雞

【原料】三七10克,母雞1隻,調料適量。

【做法】三七切片。母雞去毛雜,洗凈。將三七納於雞腹中,再將雞置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燉沸後,加蔥、姜、椒、鹽適量,燉至雞肉爛熟後,加味精調味即成。

【功效】益氣活血,化瘀降濁。適用於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食用。

大蒜炒綠豆芽

【原料】新鮮綠豆芽250克,大蒜兩瓣,麻油及調味品適量。

【做法】①將大蒜去皮,拍扁,切碎;綠豆芽洗凈。

②鍋中放入清水適量,煮沸後下豆芽及精鹽適量,煮2分鍾後取出裝盤,調入蒜末、醬油、食醋、味精、麻油等拌勻服食。

【功效】降脂減肥,利尿解膩。

炸干蔥

【原料】洋蔥250克,精鹽、味精、植物油、麵粉各適量。

【做法】洋蔥去皮洗凈,將整個蔥頭橫切成圓盤狀,放入碗中撤上精鹽、麵粉拌勻待用。鍋內放八植物油燒至四成熱,下蔥頭片炸數分鍾,炸至熟時改用大火稍炸,撈出控凈油,拌入適當精鹽、味精調料即成。

活血化瘀,降脂降壓。主治高脂血症伴高血壓病,對氣血瘀滯型高脂血症尤為適用。

胡椒豬肚

【原料】白鬍椒9克,豬肚1具,鹽適量。

【做法】將豬肚用醋鹼液搓拌2分鍾,用清水洗凈,白鬍椒搗碎放入豬肚內,縫住肚口,放入鍋內,加水燒開,以微火煮至肚爛,再加精鹽適量燒開,泡1小時,取肚切碎即可。

【功效】溫中散寒,固澀升提,降脂。適用於胃寒痛、胃下垂、遺尿、高脂血症伴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症患者食用。

冬菇炒青椒

【原料】黃瓜片200克,水發冬菇絲、胡蘿卜絲各60克,青椒絲30克,鹽、味精、蔥絲、姜絲、濕澱粉、色拉油各適量。

【做法】①將黃瓜片入沸水焯一下,撈出瀝干,入盤。

②色拉油入鍋燒熱,入蔥姜煸香,加入冬菇、胡蘿卜煸炒一會,加入青椒絲翻炒至熟。

③加鹽、味精和勻煮沸,再加入濕澱粉勾芡後倒黃瓜上即成。

【功效】清熱利水,補虛健體,去脂降壓。適用脾虛濕盛型高血脂患者食用。

蟲草金龜

【原料】蟲草5克,金龜1隻,火腿肉25克,雞湯250毫升,豬瘦肉100克,調味品適量。

【做法】金龜去頭頸、甲殼、爪,洗凈,剁為2~4塊,放入沸水鍋中氽一下取出,洗凈。豬瘦肉洗凈,切片,入沸水中汆透。火腿切片。鍋中放豬油燒熱,下蔥、姜略炒後下龜肉翻炒片刻,烹黃酒,加開水,煮沸3~5分鍾後取出。將龜肉放在盆底,蟲草、火腿、豬瘦肉分放在龜肉四周,加雞湯、蔥、姜、椒、鹽、料酒、味精,蓋嚴封口,上籠武火蒸熟即成。

【功效】養陰補血。適用於肝腎陰虛所致的慢性肝炎、肝硬化、白細胞減少症等。

黃瓜拌豆芽

【原料】黃瓜絲300克,綠豆芽250克,蝦米20克,雞蛋皮絲15克,蒜泥、鹽、味精、食醋、麻油各適量。

【做法】①將黃瓜絲加鹽稍腌一下,擠出水入盤。

②綠豆芽入沸水焯透,撈出瀝干,入盤。

③蝦米用沸水泡發後洗凈,與其餘各味一起入盤拌勻即可。

【功效】清熱利水,補虛化痰,去脂降壓。適用於脾虛濕盛型高血脂患者食用。

芹菜炒豆腐乾

【原料】芹菜250克,豆腐乾50克,精鹽、味精、植物油、蔥、姜各少許。

【做法】芹菜洗凈切成段,豆腐乾切成絲備用。鍋中加植物油少許,燒至七成熱,將芹菜、豆腐乾放入鍋內煸炒至芹菜熟透,同時放入精鹽、味精等調料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平肝熄風。適用於各種類型高脂血症,尤其適宜中老年高脂血症伴高血壓病患者食用。

洋蔥爆羊肉

【原料】洋蔥150克,羊肉500克,調味品。

【做法】洋蔥切小塊,羊肉切成近方形之大塊,常法放鍋內燉煮,熟爛時為止。

【功效】降脂,溫中和胃。適用於高脂血症、冠心病、胃寒等症患者食用。

【原料】豆腐渣200克,青椒絲、胡蘿卜絲各50克,蔥花、姜絲、鹽、味精、色拉油各適量。

【做法】將色拉油入鍋燒熱,入蔥姜煸香,入豆腐渣、鹽煸炒一會,再加入其餘各味翻炒至熟人味即可。

【功效】益氣健脾,去脂減肥。適用於各種類型的高脂血症患者食用。

靈芝燉甲魚

【原料】靈芝30克,甲魚1隻(約500克),鮑魚150克,丹參15克,牡蠣30克,大棗10枚,調料少許。

【做法】甲魚去腸雜、甲殼,洗凈,切塊,加薑片下油鍋爆炒後備用。甲魚甲殼打碎,同丹參、牡蠣加水3碗,煎至1碗,去渣取汁備用。大棗去核。鮑魚發開,洗凈,切塊。

將葯汁、甲魚、靈芝、大棗、鮑魚同放燉盅內,隔水燉約2小時,調入食鹽、味精、豬油適量服食。

【功效】益氣活血,軟堅散結,化瘀降脂。適用於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食用。

【原料】豆腐渣200克,番茄醬、筍絲各50克,薑末、蔥花、鹽、色拉油、味精各適量。

【做法】①將色拉油入鍋燒熱,加入蔥姜煸香,倒入番茄醬,炒至出紅油。

②加入豆腐渣、筍絲翻炒至熟,再加入鹽、味精調味即成。

【功效】益氣健脾,去脂降壓。適用於各種類型的高脂血症患者食用。

香菇燒淡菜

【原料】水發香菇、水發淡菜、筍片各50克,蔥、姜、料酒、精鹽、味精、五香粉、植物油、麻油各適量。

【做法】香菇洗凈,切片備用。淡菜用溫水洗凈,放入碗內,加清湯適量,上籠蒸透取出備用。炒鍋置火上,加植物油適量燒至七成熱,加入蔥花、薑末煸炒出香味,加入清湯適量及香菇片、筍片,調入料酒,中火燒10分鍾,加入精鹽、味精、五香粉調勻,入味後用澱粉勾芡,淋入麻油即成。

【功效】益氣健脾,活血化瘀,補虛降脂。適用於各種類型的高脂血症。

香酥山葯

【原料】淮山葯500克,白砂糖125克,生粉100克,植物油、米醋、味精各適量。

【做法】①將山葯洗凈,武火蒸熟,去皮,切成3厘米長的段,再一剖兩半,拍扁待用。

【功效】

②鍋中放植物油燒至七成熱時,放淮山葯,炸至黃色時取出;

③鍋內留余油少許,再加炸好的山葯、白糖、兩勺水,用文火燒5~6分鍾後,轉武火,加米醋、味精,用水澱粉勾芡,淋上熟油,裝盤即成。

【功效】健脾胃,補肺腎。適用於高血脂患者食用。

三鮮冬瓜

【原料】冬瓜500克,雞汁250毫升,熟火腿30克,冬筍25克,蘑菇25克,蔥花、精鹽、味精、胡椒粉、水澱粉、香油、豬油各適量。

【做法】①將冬瓜切成方塊,入沸水焯至剛熟撈起;熟火腿、冬筍、蘑菇分別切薄片。

②炒鍋中放入豬油燒至三成熱,放入冬瓜、火腿、冬筍、蘑菇煸炒片刻,加入雞汁、精鹽、胡椒粉、味精燒至入味,用水澱粉勾芡,撒入蔥花,淋上香油即可。

【功效】消脂解膩,減肥強肌。適用於高脂血症,營養性肥胖患者食用。

陳皮鴨

【原料】陳皮10克,青鴨1隻,調味品適量。

【做法】陳皮洗凈,切絲。將鴨去毛雜,洗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稍煮爛取出,候涼,拆去鴨骨。將拆骨鴨胸脯朝上,放在搪瓷盆內,將燉鴨的原湯加適量奶粉、雞湯煮沸,加入料酒、醬油、胡椒粉,攪勻倒入搪瓷盆內,再將陳皮放在拆骨鴨上面,上籠蒸30分鍾即成。

【功效】開胃健脾,利濕降脂。適用於脾胃虧虛所致的納差食少、面浮肢腫等患者食用。

蒜汁拌馬齒莧

【原料】新鮮馬齒莧300克,大蒜頭60克,紅糖10克,精鹽、味精、麻油各適量。

【做法】大蒜剝去外皮,洗凈剁成蒜蓉,再加適量開水,壓榨取出蒜汁,備用。

取汁後大蒜蓉渣勿棄,待用。馬齒莧擇洗干凈,入沸水中焯,待軟後取出,用涼水沖洗,瀝去水分,切成段放入碗內。將蒜蓉渣撤在馬齒莧段上,蒜汁中加入精鹽、味精、麻油、紅糖等拌和均勻後澆在馬齒莧段上即成。

【功效】下氣消谷,散血消腫,降低血脂。適用於各種類型的高脂血症。

【原料】水魚(或甲魚)500克,大蒜90克,腐竹60克,薑片、蔥花各少許。

【做法】①將水魚活殺,去腸雜切塊,用沸水焯去血腥,撈起瀝水。

②大蒜去根葉,洗凈切段。

③腐竹用清水浸軟,切段。起油鍋,投入姜、蔥爆香,放入水魚、大蒜煸炒至微黃,烹入料酒,倒入上湯,燒沸後倒入瓦煲內,燜燒至水魚肉熟透,用水澱粉勾芡,撒入蔥花即可。

【功效】滋養肝腎,健胃化滯。適用於肝腎陰虛型高血脂以及高血壓病、早期肝硬化、脂肪肝等症患者食用。

糖醋黃花魚

【原料】大黃花魚1條(約750克),植物油、蔥、姜、蒜、五香粉、紅糖、香醋、麻油、精鹽、味精、濕澱粉各適量。

【做法】黃花魚洗凈,去除內臟、鰓等,在其背腹(雙側)刻斜「

」字形,用少許精鹽塗勻魚身內外,拍上適量乾麵粉,備用。鍋內放適量植物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黃花魚,中火將黃花魚炸至身硬撈起,待油沸時,將魚再炸一下,撈出放盤中。鍋內留少許油,放入蔥花、薑末、蒜蓉、五香粉、紅糖、香醋、麻油、濕澱粉適量,並加入精鹽、味精,小火打芡汁,淋入魚身即可。

【功效】補氣養血,通脈降脂。適用於各種類型的高脂血症。

荳豉燉豆腐

【原料】豆豉10克,豆腐100克,調味品。

【做法】豆豉與豆腐常法燉煮,豆豉散在豆腐中,可紅燒,也可清燉,稍作調味。

【功效】降脂,解表,除煩。適用於高脂血症、動脈硬化、感冒、煩躁、胸悶、頭痛等症患者食用。

苡仁冬瓜雞

【原料】苡仁30克,冬瓜500克,雞肉300克,香菇、粉條、調料各適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凈,切塊。雞肉洗凈,切塊。香菇發開。將苡仁、冬瓜、雞肉、香菇同入湯鍋中,加清水適量,加蔥、姜、椒、蒜、料酒等,文火燉至爛熟後,下粉條,煮熟,加食鹽、味精調味服食,可淋麻油少許。

【功效】健脾利濕,降脂化濁。適用於脾胃虧虛所致的水腫尿少、大便溏瀉等症患者食用。

紅燒帶魚

【原料】凈帶魚段(不去「魚鱗」)250克,植物油、料酒、蔥、姜、精鹽、味精、五香粉各適量。

【做法】帶魚段用清水沖洗後,再切成5厘米長的小段,備用。鍋內放植物油燒至六成熱時,下帶魚小段,用小火煎至兩面呈金黃色(勿煎焦),調入料酒,加蔥花、薑末,加清水適量,煨煮15分鍾,再加紅糖、醬油,待燉至魚熟加精鹽、味精、五香粉,調味後裝盤即成。

【功效】補心通脈,散瘀降脂。適用於各種類型的高脂血症患者食用。

冬筍爆雞片

【原料】山雞脯肉50克,冬筍25克,黃瓜25克,蛋清1隻,調味品適量。

【做法】①將雞肉洗凈,切為4厘米長、1厘米寬的片;冬筍洗凈,切片;蔥、姜切絲;黃瓜切片;將雞肉用鹽、味精略腌,再放蛋清、生粉勾芡。

②鍋內放植物油燒至五成熱時,放雞片,用炒勺劃散、撈出,瀝去油:用雞湯、精鹽、味精、黃酒兌成汁水;鍋內放豬油燒至六成熱時,放蔥、姜、筍片煸炒,再下黃瓜片、雞片烹上兌成的汁水,顛翻幾下,澆上麻油即成。

【功效】補腎益精,降低血壓,降低血脂。適用於各種類型高脂血症患者食用。

蔥燒海參

【原料】水發海參1000克,清湯250毫升,油菜心2棵,料酒10毫升,玉米須9克,雞油60毫升,熟豬油45克,蔥120克,醬油、味精、食鹽適量。

【做法】將水發海參洗凈,用開水汆一次,用熟豬油將蔥段炸黃、將雞油倒入鍋內,再下海參,加入清湯適量和一半調料,用微火燉熟。將海參撈出,放人大盤內,原湯不用。將菜心放在海參上,在鍋內放清湯適量,倒入餘下的調料,用玉米粉勾芡,倒在海參上,淋上蔥油即可。

【功效】滋肺補腎,益精壯陽,降脂。適用於高血脂患者食用。

蔥白炒萵苣

【原料】萵苣200克,素油25毫升,蔥白50克,精鹽2克。

【做法】將萵苣打去葉,剝去皮,切去根,留凈萵苣200克,洗凈,切碎。蔥白洗凈,切成蔥花。取鍋上旺火,舀入素油熬熟,投入蔥花煸香後,倒入萵苣片,下精鹽。用旺火連炒幾下即成。

【功效】利尿,降脂,止血。適用於尿少、水腫、尿血、高脂血症等患者食用。

【原料】芹菜段、茭白片各30克,薺菜、水發海帶絲各20克,鹽、味精、色拉油各適量。

【做法】將前4味一同下鍋,加水適量,煮沸煮熟,加鹽、味精、色拉油調味即可。

【功效】清熱平肝,去煩潤腸,去脂降壓。適用於肝火熾盛型高血脂患者食用。

豆豉蒸茄子

【原料】豆豉10克,茄子3個,調味品。

【做法】茄子洗凈對開,豆豉及調味品散在茄子表面,常法上鍋內清蒸。

【功效】降脂。適用於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症患者食用。

芝麻青魚

【原料】麵粉50克,醬油10毫升,黑芝麻10克,白芝麻10克,料酒10毫升,薑末5克,青魚肉段4塊,植物油適量。

【做法】①將魚段洗凈,瀝去水分,用薑末、料酒、醬油浸泡10~15分鍾,裹上麵粉,一面撒上黑芝麻,另一面撒上白芝麻,用手壓實以免脫落。

②油鍋燒熱,將魚段滑入鍋內,炸至金黃色,瀝油盛盤。進食時,可加些蔬菜。

開胃健脾,順氣和中,有利降脂。適用於高血脂患者食用。

蔥爆牛肉

【原料】牛肉200克,蔥250克,醬油、太白粉、香麻油、鹽。

【做法】牛肉洗凈,切絲,加一匙麻油拌勻,再加少許醬油及太白粉再拌勻,腌置十分鍾備用。蔥除去蔥根及蔥青尾部的枯黃部分,用水洗凈,用刀切成3公分長。炒鍋用大火燒熱後,加一匙沙拉油,鍋熱後,加牛肉絲放入炒鍋,以快火炒至八分熟,取出。鍋中再加一匙沙拉油,待加入蔥,用大火炒幾下,再把八成熟的牛肉絲放入鍋中,與前項快炒,再加少許鹽,略炒後,即可食用。

【功效】健胃,補氣,消渴,解熱,驅風寒,降脂。適用於風寒感冒、時疾頭痛、高脂血症等患者食用。

麻仁磨菇豆腐

【原料】火麻仁10克,蘑菇100克,豆腐200克,調味品。

【做法】蘑菇每個切成兩小塊,豆腐切成大塊,以常法先煮。半熟時放入火麻仁,調勻煮熟。

【功效】降脂,通便,抗癌,美容。適用於高脂血症、習慣性便秘、腫瘤、皮膚缺乏潤澤等症患者食用。

【原料】三七5克,百合30克,兔肉250克,料酒、蔥花、薑末、精鹽、味精、五香粉各適量。

【做法】三七洗凈,切片,曬干或烘乾,研成極細末,備用。百合揀洗干凈,放入清水中浸泡一下,待用。再將兔肉洗凈,切成小塊,放入水中,大火煮沸,撇去浮沫,加入百合瓣、料酒、蔥花、薑末,改用小火煨煮至兔肉、百合熟爛酥軟,趁熱加放三七粉、精鹽、味精、五香粉適量,調勻即成。

【功效】清熱除煩,化痰降濁,活血降脂。適用於各種類型的高脂血症,對高脂血症伴高血壓病患者尤為適宜。

枸杞燉銀耳

【原料】枸杞子5克,銀耳10克,杭菊3克,冰糖100克,雞蛋清少許。

【做法】銀耳泡發洗凈,沙鍋清水燒沸,打入蛋清,放入冰糖、銀耳、枸杞,稍燉後撤入杭菊即可。

【功效】滋補肝腎,益陰明目,滋陰潤燥,降脂。適用於高脂血症患者食用。

姜絲內蟹

【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