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煮餃子的面怎麼和
煮餃子和面的方法
包餃子調面的時候加點鹽或者加個雞蛋,這樣調出的面非常有勁道,餃子皮擀的薄點也不會破皮。
一道煮餃子的做法
青蘿卜水餃
食材做法:青蘿卜,蝦米,木耳,粉絲雞蛋,蔥花
做法步驟
蘿卜擦絲,放入蝦米、焯好的木耳和粉絲、雞蛋碎和蔥花。這些食材不管南北方都能買到,做法也非常簡單,喜歡吃蘿卜的一定要做一次我這種餃子餡,好吃到飛起來。
蘿卜餡餃子一定要比其它餃子多加些油,因為蘿卜非常吸油,油少了會影響口感。加完油後再依次加鹽、味極鮮、蚝油攪拌均勻,一定要先加油,再加調味品,這樣油會鎖住蘿卜水分,不會被調味品腌出水分。
開始包餃子,包餃子調面的時候加點鹽或者加個雞蛋,這樣調出的面非常有勁道,餃子皮擀的薄點也不會破皮,想做皮薄餡足的大餃子一定不要忘了加其中的一樣。
煮餃子也有小技巧,煮3個開就熟了,第一次開鍋後加點涼水,蓋上鍋蓋繼續煮,同樣二次開鍋也是要加點涼水繼續煮,這樣煮餃子皮不破還不會粘在一起。
2. 煮餃子怎樣和面
包餃子的面要用溫水和,這樣和出的面不軟不硬,煮出來的餃子不容易破,和面的時候注意麵粉和水的比例,要少量多次的加水。
3. 如何和餃子面即勁道又不易破
和餃子面即勁道又不易破的方法如下:
准備材料:普通麵粉適量、水適量
製作步驟:
1、取一大碗,放入麵粉,准備一雙筷子
4. 包餃子和面怎麼和
一、基礎和面篇
工具/原料:餃子麵粉、水、雞蛋
方法/步驟
1、將麵粉里加入少許鹽,餃子粉或普通麵粉都行;
2、再放入一個雞蛋清
3、用涼水開始和面,先加入少量水,將麵粉和成麵疙瘩
4、再將麵疙瘩按壓在一起,揉面要用力
5、將面揉成一個面團
6、再把面團上面用手蘸有點水,再繼續揉
7、反復2-3次後,面團就沒有乾麵疙瘩了;用鍋蓋蓋住,防止水分蒸發,醒30分鍾左右
8、將醒好的面搓成小面子劑,就可以包餃子了
二、韭菜鮮蝦餃子
材料:餃子皮、中筋麵粉250克、水90cc、鹽1匙
內餡:韭菜兩大把、蛋2顆、大蝦10隻
調味料:蒜(切成細末)、1顆姜(切成細末)3片、蚝油1大匙、胡椒粉1大匙、蔴油1大匙、花椒油1匙
餃子皮:將麵粉、水和塩混和,揉成面團。水請分次慢慢加入,麵粉可成團即停手。放置一旁醒15分鍾。
備料:韭菜切末,盡量切細點,灑點塩讓它們軟化,待會才好包。
1、蛋打散,炒熟後,切成小碎塊。
2、蝦切碎,剁成泥,拌到牽絲。
3、將所有配料混在一起,加入調味料,再拌一拌。
4、餃子皮:將面團分成35等份。取一等份,擀成邊緣薄的餃子皮。
包餡:放入適量的餡料,先將餃子皮對折黏合。
1、再黏合一邊。
2、將另一邊黏合。
包好的餃子記得底部沾點麵粉防黏、待煮。
水煮滾後,把餃子一個、一個放下去,邊放要邊攪拌一下鍋里的餃子以防黏鍋底。確定餃子不黏底就可以不用再攪了,直等到餃子都浮起來就是煮熟了。因為是現包的,一滾就會熟了,不用煮到三滾。
5. 煮餃子用冷水還是熱水和面-水煮餃子的面怎麼和
餃子是人們常吃的麵食,特別是逢年過節的時候,人們都會包餃子吃。餃子可以水煮也可以蒸、炸、煎,吃著都是非常美味的,口感也是特別豐富。我們如果自己做餃子的話,肯定是比外面買的餃子皮、餃子餡要更新鮮、衛生的,而要保證餃子做出來的口感不差,和面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一、煮餃子用冷水還是熱水和面
用熱水或者冷水都可以,具體要看你的需求了,不同溫度的水弄的餃子的口感是不一樣。如果是做水餃的話可以用冷水和面,做蒸餃的話建議用溫水和面。
30度以下的冷水和面的話叫冷水面,也叫死面。冷水不會引起麵粉中蛋白質的熱變性,而且澱粉在低溫下不會膨脹和糊化,使面團形成更多更強的麵筋,會更結實、更有韌性。所以做出的麵食吃著有筋性,適合製作水煮或者烙的麵食,比如水餃、面條、春卷皮、珍珠湯、烙餅等。
30度~45度之間的溫水和面適合和發面,有利於酵母發酵,適合蒸餃或蔥油餅之類的食物,口感柔軟。用70度以上的熱水甚至和面叫燙面,適合做燙面蒸餃或油炸糖糕之類的食物。
二、水煮餃子的面怎麼和
1、做餃子皮最好選擇高筋麵粉,彈性大,延展性,麵筋含量高,口感勁道。如果你吃不準所用的麵粉到底含有多少麵筋,可以在1斤麵粉里摻入6個蛋清,使面里的蛋白質增加,這樣包的餃子下鍋後蛋白質會很快凝固收縮,餃子起鍋後收水快,不易粘連。
2、和面的水最好用涼水,常溫的30°C以下,冬季可稍溫些,不要超過36度。因為水溫高了,會影響麵筋的產生。揉面時,分批加入冷水,切忌一次性加足。 一次加水過多,會使麵粉一時吃不進去,造成「窩水」,使面團發粘。面要和的略硬一點。正確的做法是用手攪拌,將水和面混合成面團坯。揉面時用力,麵粉中的蛋白質在冷水狀態下形成麵筋網路。 經過反復揉捏,面團表面光滑、牢固、結實、不粘手。
3、然後用濕布蓋住揉好的面團,避免風干結皮,等20~30分鍾醒面,等到面條中的麥膠蛋白和麥谷蛋白吸水膨脹,麵筋完全成型後就可以包餃子。
三、煮餃子怎麼看熟沒熟
主要是看餃子有沒有浮起來。先在鍋里煮水,水煮開以後放餃子,放下後用勺子輕推幾次防止粘鍋,然後蓋上鍋蓋,水翻滾之後再加冷水,反復三次,直至餃子都浮在水面上,就算熟了。肉餡餃子一定要反復等水煮開3次才可以,餃子不但要浮起來,而且耳朵尖基本都立起來了才好。素餡的餃子比較好熟,水開了下餃子,勺子推開後蓋鍋蓋,水開了加水一次再煮開,餃子浮上來就可以吃了,時間長了餃子容易破。
6. 和水餃的面怎麼和才能好
包餃子和面方法:500克麵粉加3克鹽用250克冷水和成面團後,餳發30分鍾。
7. 水煮餃子面怎麼和
水煮餃子面做法,先先把低筋麵粉倒盆里放水和面和好後醒面半小時然後擀麵杖擀皮
8. 煮餃子的面怎麼和竅門
材料:麵粉,茄子,肉餡,鹽,蔥,姜,醬油,花生油。
做法:
1,麵粉加水和成軟硬適中的面團,要想面團筋性大可以加鹽水和面,然後醒一會揉光,這樣包出的餃子一般不會破皮,老媽給的方法可是很實用。
2,茄子洗凈。
3,用料理棒打成餡,不要太碎。
4,肉餡較大上勁,加姜,鹽,醬油,花生油拌勻。
5,把茄子碎放入。
6,攪拌均勻,加上蔥拌勻,餃子現就做好了,茄子不需去掉水分,直接拌入即可。
7,把面團就成小劑子,擀成中間厚邊長薄的餃子皮。
8,包上餃子餡。
9,兩手一捏,餃子就包好了。
10,鍋里燒開水,把餃子下入煮熟,煮餃子的時候開鍋下入餃子煮開,點涼水在燒開,三次即可熟透,切不可煮時間太長,那樣面再勁道也會煮爛。
11,餃子撈出開吃,蘸醋和蒜泥都可以。
9. 煮餃子和面小竅門
煮餃子和面小竅門,首先確定用涼水,在水中添加少量的食鹽,以避免面發貼最好面的濕度調好後放入一個雞蛋清,效果會更好。
10. 煮餃子怎麼和面
在麵粉中加入水和添加劑,通過一定時間的適當攪拌,使麥膠蛋白和麥谷蛋白逐漸吸水膨脹,互相粘結,形成一個連續的膜狀基質相互交叉結合,形成立體狀的並具有一定彈性、延伸性、黏性和可塑性的麵筋網路結構使之能被人們進一步加以利用
和面的方法編輯
和面「三光」的方法
和面裡面有學問,僅就水和麵粉調和而言,就挺復雜的,如擀麵條、包餃子要用冷水和面,包燒麥要用開水燙面,攤春卷皮則須把面團調稀等,方法各異。
正確的和面法:和面時不能一次將水加足。麵粉倒在盆里或面板上,中間扒出一個凹塘,將水徐徐倒進去,用筷子慢慢攪動。待水被麵粉吸干時,用手反復搓拌面,使麵粉成許許多多小面片,俗稱「雪花面」。這樣,既不會因麵粉來不及吸不而淌得到處都是,也不會粘得滿手滿盆都是麵糊。而後再朝「雪花面」上灑水,用手攪拌,使之成為一團團的疙瘩狀小面團,稱「葡萄面」。此時麵粉尚未吸足水分,硬度較大,可將面團勒成塊,將面盆或面板上粘的麵糊用力擦掉,再用手蘸些水洗去手上的麵粉灑在「葡萄面」上,即可用雙手將葡萄面揉成光滑的面菌。此種和面法叫「三步加水法」,可使整個和面過程干凈、利索、達到「面團光、面盆光、手上光」的效果。
面團吃水因用途不同而用量不等。以七五粉或富強粉為例,每500克麵粉,擀麵條的面團,吃水180-200毫升,包餃子的面團吃水200-210毫升,包包子的發酵面吃水225-250毫升,第一步加水60%-70%,第二步加水20%,最後加足。只要這樣和面就能達到「三光」。
常用熱水面團製作的食品
熱水面團也叫沸水面團或燙面。和面水溫一般在60-99度。由於在熱水的作用下,麵粉中的蛋白質凝固,並分解水分,麵筋質被破壞,澱粉大量吸收水分而膨脹變成糊狀並分解出單糖和雙糖,因此就形成了熱水面團性糯、勁小,成品呈半透明狀,色澤較差,但口感細膩、富有甜味,加熱也容易成熟的特點。
和熱水面團的方法
熱水面團的調制方法是將麵粉倒入盆內,加熱水(60-99度)用麵杖攪拌,邊倒水,邊攪拌,攪拌動作要快,特別是冬季更要敏捷,才能使面均勻燙熟。用水量要在調制過程中一次摻完摻足,不能在成團後調制。因為成團後補加熱水再揉,很難揉得均勻。如太軟(摻水過多),重新摻粉再和,也不容易和好,還影響面團性質,而且吃時粘牙,最後一次揉面時,必須灑上冷水再揉成面團,其作用是使製品吃起來糯而不粘,面團和好後,需切成小塊晾開,使其熱氣散發,冷卻後,蓋上濕布條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