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藍田哪裡的豆腐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藍田哪裡的豆腐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9-05 22:22:45

『壹』 哪裡的豆腐最有名,比較好吃呢~

陝西甘泉豆腐,四川樂山豆腐

『貳』 藍田縣灞源豆腐涼拌做法

材料
主料:三角形油豆腐100克,大蒜2瓣,香菜20克
調味料A料:醬油膏1大匙
做法
1.香菜摘下葉片,洗凈,切末;油豆腐洗凈,切小片,放入開水中氽燙,撈出,瀝干水分,待涼,盛入盤中,加入香菜末並放入冰箱冷藏備用。
2.大蒜去皮,切末,放入小碗中,加入A料調勻成調料,淋在油豆腐上即可端出。

『叄』 西安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你知道西安都有哪些特色美食嗎

一、涼皮

西安涼皮是一種特色小吃麵食。西安市面上的涼皮大概分三種:岐山擀麵皮、漢中熱麵皮和秦鎮米面涼皮。其中以岐山擀麵皮最受歡迎。因為擀麵皮是從唐代冷淘面演變而來,其麵皮選料精良,工藝嚴謹,調味講究,以"白、薄、光、軟、筋、香"而聞名,涼爽可口,具有筋斗、柔軟、涼香、酸辣可口、四季皆宜之特點。在古代,擀麵皮乃是給宮里的御供食品,故西府人又稱擀麵皮為"御京粉"。

六、樊記臘汁肉

樊記臘汁肉是陝西省西安市著名傳統小吃。由樊鳳祥父子倆創於1925年。已有70年歷史。於1989年參加商業部"金鼎獎"評選活動,被評為部優產品。臘汁肉是一種用醬鍋鹵制的醬汁肉,但比一般醬肉酥爛,滋味鮮長。由於選料精細,調料全面,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陳年老湯, 因此所制的臘汁肉與眾不同,有明顯的特色,人們稱贊它是:"肥肉吃了不膩口,瘦肉無法滿嘴油。不用牙咬肉自爛,食後余香久不散。"

七、貴妃餅

貴妃餅是陝西省西安地區傳統餅類名小吃。的主要原料為麵粉、煉大油、白砂糖、核桃仁、芝麻仁、棗泥等。已有 1000多年的歷史。成品形如圓月、色澤乳白、皮薄餡足、酥脆松軟、咸中帶甜、 油而不膩,是始於唐代的傳統名食。原是驪宮御廚專為唐玄宗的愛妃楊玉環製作 的,很受楊貴妃的喜愛,後傳到民間,人們稱其為"貴 妃餅"。

八、神仙粉

神仙粉是中國廚師之鄉陝西藍田特有的名小吃,在夏秋兩季,當地居民采秦嶺山中綠色無污染的糜子稍樹葉,晾乾後放入盆中,加入沸騰開水,待稍涼後用力揉搓,去葉柄及雜物後,放入一干凈盤中,冷後即成凝膠狀,切塊後加入蒜、醋、油潑辣椒等即可。神仙粉味苦清肝,清火明目,是純天然綠色食品。據說"吃了神仙粉,神仙也不當"。

『肆』 藍田有什麼特產好吃

藍田玉大家都不陌生,但是美食就不見的了...
NO1 藍田蔥花大餅:屬陝西省傳統風味食品,1982年3月在渭南地區飲食業風味食品展銷中榮獲優質食品稱號。該餅顏色黃亮,皮酥內軟,蔥香味美
NO2 藍田高饌蒸饃:為麥面製品,相傳為漢高祖劉邦所創,廣泛流傳於藍田白鹿塬上。饃香四溢,筋道耐嚼,老少皆喜食之。
NO3 藍田樓祝手工空心掛面:以藍田樓祝村命名,樓祝村位於玉山鎮北約2公里。村中有十有八戶以生產手工空心掛面為業。所產掛面選用上等麵粉,加鹽水拌勻揉搓,直至軟韌俱備時,用手工拉細,細如發絲,內為空心。該麵筋道而韌,口感圓滑,放入鍋中久煮不爛,在藍田為送親戚的饋贈
NO4 藍田水晶餅:陝西名點,藍田縣食品生產,同西安德懋恭齊名,在群眾中享有盛譽。成品小巧別致,面色全黃四周雪白,皮酥餡足,潤香適口,油多而不膩,糖重而滲甜,具有濃郁的玫瑰芳香和橘餅清香。曾榮獲國家優質產品、免檢產品等多項榮譽稱號。
NO5 藍田泡油糕:泡油糕色澤白中帶黃,脂凝晶亮,猶如輕紗蟬翼,其味芬芳醇香,見風則消,入口即化,啟齒則散,松酥綿潤,風味悠長。清時陝西名廚侯治榮為慈禧太後祝壽時製作的泡油糕,令慈禧太後食後贊嘆不絕,從此流傳藍田民間
NO6 藍田醋粉:用上等面加醋鱉製成。成品味酸可口,有去火明目消暑功效,為夏季一美食。
NO7 藍田苦蕎小麥 合 各:藍田苦蕎麥 合 各條細,色澤黃亮,棉軟筋韌,清香利口。因糖分含量少,粗纖維多,利於消化,對糧尿病有明顯的療效,此品為陝西著名小吃
NO8 藍田神仙粉:夏秋兩季,采秦嶺山中綠色無污染的糜子稍樹葉,晾乾後放入盆中,加入沸騰開水,待稍涼後用力揉搓,去葉柄及雜物後,放入一干凈盤中,冷後即成凝膠狀,切塊後加入蒜、醋、油潑辣椒等。神仙粉味苦清肝,清火明目,是純天然綠色食品。
NO9 藍田糍粑:將優質土豆冼凈,蒸熟後雲皮,放入石臼之中用木杵錘打,直至粘稠狀,取一塊入碗中,加入湯汁、酸菜等即可食用,目前已成為農家樂接待四方賓客的主打品種。
NO10 灞源豆腐乾:因產於藍田縣灞源鄉而得名,屬綠色食品。用秦嶺中出產的無污染黃豆為原料,點鹵而成。豆腐乾清香可口,營養豐富,含膽固醇、脂肪少,具有抗血脂,軟化血管,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深受中老年人的歡迎,投入市場後一直暢銷不衰。

『伍』 藍田九大碗 未央店怎麼樣

我們5個人團的8人餐。服務員態度不錯的這是滿意的地方。菜的口味嘛很一般。9大碗里只有2個是肉菜,而且是肥肉菜,我們沒法下口。其餘7個菜全部是蘿卜和豆腐,讓人比較郁悶啊!!我們後來只好叫來菜單重新點菜吃了,芳香排骨什麼的48一份就6根兒排骨,哎又多花了200元才吃飽了。以後不會再去第二回了。

『陸』 安徽方如玉毛豆腐在哪裡

您好!《舌尖上的中國》介紹的安徽黃山方鑫玉毛豆腐,位於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的藍田鎮。
黃山市休寧藍田毛豆腐被中央電視台《舌尖上的中國》、《中國味道》、安徽電視台陸續報道宣傳。

『柒』 藍田歷史上有那些烹飪大師

1900年10月28日,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以「西巡」為名逃到了西安,在此後的一年時間里,千年古都成為清朝實際上的政治中心。

慈禧太後的飲食之奢侈,在中外歷史上都是有名的,她每日兩頓正餐所用餚饌,要擺滿三四張拼起的膳桌,品種常在百種之上,冷熱大菜、燒烤爐食、各種小吃,應有盡有。來到西安後,慈禧太後以北院門的陝西巡撫衙門作為行宮,陝西巡撫端方為迎接慈禧等人,專門設立了支應局,其中「御膳房」設葷局、素局、飯局、菜局、粥局、茶局、酪局、點心局等多種,每局的廚師多者有十多人,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用去白銀29萬余兩。

在西安期間,慈禧太後不改奢華本色,大講排場。夏季降溫要採取秦嶺太白山的積冰;喝水專喝終南山的礦泉水;用葯只用五味什字的老字型大小藻露堂的;豆腐只吃北郊泘沱村的,等等。即便如此,慈禧太後還不滿意,竟說:「自來在京膳費,何止數倍,今可謂省用。」當時陝西水災、蝗災並下,受災區域達六十多個州縣,飢民如蟻,餓殍遍野,而慈禧太後對此竟然無動於衷。

由於當時各地進貢的御用品尚在運往西安的途中,陝西地方官員不得不採取應急措施,把本地的一些特色產品供呈給慈禧太後。沒有想到,吃慣了山海珍饈的老佛爺對坊上老童家的臘牛羊肉、南院門春發生的葫蘆頭、德懋恭的水晶餅、灞橋的蒜泥芥末蕎面餄絡、臨潼的火晶柿子、潼關的芙蓉鴨片湯、咸陽的琥珀糖、同州的九品十三花酒宴、涇陽的金花茯茶、合陽的蘭煙、鳳翔的臘驢肉、三原的蓼花糖等極具陝西地方特色的名產贊不絕口,其中最受青睞的是一道極其普通的金邊白菜。

『捌』 有人買過圃美多家的豆腐么,好吃嗎

圃美多的豆腐還可以啊,很多超市都有賣的,品類多樣,有老豆腐,韌豆腐,內脂豆腐等等,他們家豆腐用的是甄選東北一級非轉基因大豆,同時使用直飲標準的RO5層凈化水⌄並採用熟漿工藝,不添加防腐劑、人工色素、人工添加劑,既營養又安全。

『玖』 秦嶺深處藏著一片青磚瓦房,滿街豆腐乾飄香,美醉了

一片青磚瓦房,幾分江南韻味

道溝峪長31.9公里,其在灞源鎮有北川、東川兩大支峪,兩峪在灞龍廟(灞源街)西南相匯,至九間房鎮馮家灣出山。北川南側有三條溝道,以青坪村為界。

這里曾是灞源古道上的一個驛站,明清直至民國時期,都是騾馬馱運及肩夫擔挑必經之地。當年這條古道上人流往來,十分繁華,可謂是古道上的一顆明珠。

如今青坪村依然保持著原生態的自然風貌,青山環繞,青磚瓦房,青石門墩...村路上、房前屋後到處是一簇簇、一捧捧開得茂盛的鮮花,空氣中透著一股股清香。

盛夏的村落寂無人聲,雞咕咕地叫著,鳥啾啾地從樹上飛過。農戶的院牆用石頭整齊壘起,果樹圍繞四周,青桃綠杏從樹葉間探出頭來。

聽村人介紹,他們的祖輩大多是明末清初從江蘇、湖北、湖南、安徽等地遷移或逃難過來的,因此村中保留有江南清秀的韻味。

村裡建有一個民俗展示館,栩栩如生地展現了灞源先民以及當下山民們的生活場景:大土炕、大鐵鍋,人們穿粗布衣勞動、吃洋芋蛋兒,做豆腐換錢……讓人如臨其境,醉身其中!

這里是紅色革命老區,在這里誕生了藍洛地區第一個紅色革命政府—藍洛縣人民民主政府。土地革命時期,這里曾是藍洛地區革命斗爭的策源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李先念、汪鋒等同志曾轉戰這里,並留下光輝的足跡。為此,青坪村設立了灞源革命紀念館,向人們講述這一段段鮮為人知的革命故事。

一條百年老街,串串豆乾飄香

灞源街地處東川、西川兩河之間,曾經是商賈雲集、百貨齊聚的貿易中心,數百年滄桑幾經更迭而風韻猶存。

灞源街作為商業市鎮興盛於清代晚期以及民國時期,古街道的南部為南山的貨品集散地,有木材店、糧店、葯店、雜貨鋪等。

這里是關中地區南部山區現存相對集中的一處古商鋪古街區,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原有的布局,為研究關中地區清至民國時期商鋪建築的特點以及商業集鎮布局形態,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佐證,為研究關中地區南部山區清代、民國時期的商品經濟史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整個街道人流熙攘,攤主們沿街兜售著各類農副產品,其中以著名的灞源豆腐乾居多。

每個攤位前都掛著一串串風乾的豆腐,像一串串風鈴,深褐色,看上去就很筋道。

在藍田,灞源豆腐乾算是公認的特產,也是灞源人祖祖輩輩流傳下的老手藝,喜歡的朋友可以來嘗嘗~

一彎倒流之水,一個神奇傳說

我國的河流大體皆朝東,唯這灞河以所向披靡的個性,沖破大山的阻隔,洋洋灑灑向西流去。

陳忠實一首《青玉案》中寫道:「湧出石門歸無路,偏向西,倒著走……」這個「石門」就是道溝峪,也叫「萬軍回」。

水倒著向西流,且被「夾得一線瘦」,此句詩用來形容道溝峪的地形也很貼合,在秦嶺72峪中,道溝峪的峪道可以說是最為狹窄的,有些路段狹窄得只容一車通過。

抬頭看,兩側懸石騰空,嶙峋陡峭,雲繞山崗,松岩一色,蒼茫深邃。

在道溝峪的山道上,有個名叫「王爬嶺」的山坡,而在峪道的東端,有座名叫「萬軍回」的村莊。

在道溝峪,不僅有類似的神奇傳說,更有 歷史 文獻的真實記錄。

徜徉於山水間,嗅一嗅花草香,品一品農家飯,住一住鄉下屋...伴著初生的太陽起床,枕著滿天的繁星入睡,你准備好了嗎?

『拾』 藍田九大碗的介紹

藍田九大碗分別是:燉白菜、燉虎皮豆腐、燉蘿卜片、方塊肉、甜飯、條子肉、芥末蘿卜絲、紅燒肉丁老豆腐、丸子燉海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