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庭自製嫩豆腐的做法
自製豆腐的製作材料:
主料:黃豆
自製豆腐的特色:
江蘇地區鄉下過年有自己家裡做豆腐的傳統,大概取其 頭富 的口彩吧.八十年代過年也沒啥好菜,豆腐更是不可缺少的.當時是一個村裡租的設備,整個村家家戶戶排好次序,24小時輪流做豆腐,而且家家要自己出人力,磨豆腐,打漿,燒火,豆腐做好用清水養在水缸里,要吃好久.這種豆腐比街上賣的要老,有吃頭,現在很少能吃到了.自製豆腐的做法:
1.泡黃豆,豆子是自己家裡種的,記得泡以前要挑一下,雜質,壞豆,再洗一下.大概一夜就可以了,這次我們大概泡了1.2斤干黃豆.泡完再洗一下即可待用.
2.打豆漿,鄉下以前用石磨,後來用粉碎機,家裡只能用豆漿機代替了,大概一份豆,五份水,豆漿機自己帶的過濾網不用,拆掉.打的越細越好,但是注意閱讀豆漿機說明書,不要開太久把機器燒了,還有打時候泡沫很多的.
豆漿機小,要打很多次哦.
3.過濾豆渣:家裡用普通容器盛放豆漿,用鍋子也可以.上面鋪好兩層的干凈紗布,將打好的漿倒在紗布中,用手將豆漿擠出,這個活有點費力氣的.擠剩下的豆渣我們是扔掉的,其實也可以吃,自己想辦法,如煎成小豆餅,伴在麵粉中做各種麵食..
4.擠完後就是煮豆漿了
煮漿記得要小火,而且必須有人看著.因為豆漿沸騰是會有很多泡沫,很容易溢出,此時可以小火並將沫子撇掉.
豆漿開後還要多煮個五分鍾以上,煮透,不然會有豆腥味.
大家可以看見我家煮豆漿是分兩鍋的,但以後點鹵又用一個大鍋,猜猜原因?
5.以上就是做豆漿了,要喝趁熱.
現在就是點鹵,鹵水是向做豆腐的買的,一塊錢一瓶,大概400ml.
點鹵我們也失敗過,要訣是:
1.溫度,一定要保溫在80度左右,
2.家庭做豆腐量太少,所以點鹵要慢,不然很容易點老;加鹵水一定要均勻,不然做的豆腐嫩一塊老一塊.鹵水往豆漿中加,一滴一滴加,同時輕輕用勺子往一個方向攪拌,鹵水的用量由視覺判斷,當豆漿開始出現絮狀沉澱物,就可以了,再加鹵就是來控制豆腐的老和嫩了.
3.點好後要保溫靜止半小時,讓沉澱反應充分,此時就是家庭的豆腐花了,要吃舀到碗里,加點雞蛋皮,蝦皮,作料...
這是鹵水,用這種尖庄酒瓶,好處是蓋子上的冒可以控制流量,注意瓶子標好記號,並防止誤食和小孩拿到
6.准備一個可以濾水的盆,鋪好乾凈紗布,將豆腐花舀到紗布內.
7.將豆腐花用紗布裹好,然後上面用重物壓住以利於把水擠出.我家用的是一盆水.壓1小時即可.
8.這就是剛出籠的豆腐,仔細看,還冒著熱氣呢.
9.做好的豆腐如果不馬上吃,記得切成塊,養在清水裡哦!
2. 怎樣磨豆子做出的豆腐才好吃
豆腐的原料是黃豆、綠豆、白豆、豌豆等豆類。先把豆去殼洗凈,洗凈後放入水中,浸泡適當時間,再加一定比例的水,磨成生豆漿。接著用特製的布袋將磨出的漿液裝好,收好袋口,用力擠壓,將豆漿榨出布袋。一般榨漿可以榨兩次,在榨完第一次後將袋口打開,放入清水,收好袋口後再榨一次。
生豆漿榨好後,放入鍋內煮沸,邊煮邊撇去上面浮著的泡沫。煮的溫度保持在90~1 10℃之間,並且需要注意煮的時間。煮好的豆漿需要進行點鹵以凝固。點鹵的方法可分為鹽鹵點鹵和石膏點鹵兩種。鹽鹵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鎂,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鈣。
石膏點鹵的方法:先將焙燒好的石膏碾成粉末,加水調成石膏漿,倒入剛從鍋內舀出的豆漿里,並用勺子輕輕攪勻。不久之後,豆漿就會凝結成豆腐花,在豆腐花凝結後約15分鍾內,用勺子輕輕舀進已鋪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他容器里。盛滿後,用包布將豆腐花包起,蓋上木板,壓10~20分鍾,即成水豆腐。在南方也有直接用生石膏加水磨漿,點鹵時把磨好的石膏漿倒入豆漿攪拌。只是需要掌握好分量——需要豆腐老些則添加的石膏漿多此。若要制豆腐乾,則須將豆腐花舀進木托盆里,用布包好,蓋上木板,在板上堆上石頭。壓盡水分,即成豆腐乾。
3. 家庭自做豆腐怎樣做
250g黃豆配料3g內酯1000ml水
製作步驟
1黃豆洗凈,用水泡12小時以上。
2放在料理機里,加水。
3打成豆汁,倒在鍋里。
4中火一邊燒一邊攪,防止粘底。
5電飯鍋里放內脂,加少許涼開水溶化。
6煮好的豆漿用濾網過濾掉豆渣。這就是豆漿,可以喝啦。
7晾涼到80度左右,沖入電飯鍋里,插上插頭保溫。
8大約20分鍾左右,豆漿就會凝固起來。這就是豆腐腦了。
9蒸鍋放上籠屜。10把模具放在籠屜上。
11鋪上籠布,舀入豆腐腦。12全部舀入。13把籠布蓋好。
14用重物壓上。喜歡嫩一點的就可以不用壓的。15,30分鍾左右豆腐就 做好了。
1選料:選用新鮮黃豆,用干選法過篩或用水選法篩除雜物、劣質豆、草木和砂土等雜質。
2浸豆:把黃豆浸泡於水中,除去浮於水面的雜質,水量以浸沒黃豆為准。
在浸泡的過程中,防止泡豆水質變酸變餿,而影響豆漿質量,根據具體情況及時換水1次,浸泡時間根據氣溫不同而異,
一般是夏天泡豆4-6小時;冬天可延長至9一12小時。
3磨漿:把泡好的豆分多次加入磨漿機中,邊加黃豆邊加水,磨成豆漿糊,一般是0.5千克泡豆加水0.5千克左右,磨漿時,加豆加水要均勻,與磨速協調一致,這樣才能磨出細膩而嫩滑的豆漿。
4過濾:豆漿過濾一般用過濾網布或麵粉袋,把磨好的豆漿糊5千克(約相當於1千克干黃豆)加入約20℃的溫水2.5千克,拌和均勻後裝入布袋,吊起布袋,用手搖動,待漿液流出,反復操作3―4次,直至漿液瀝干為止。
5煮漿:取過濾後的生豆漿放入鍋內,猛火加熱煮沸(或用水蒸氣加熱)煮至鍋面豆漿泡沫破裂,撤火便得熟豆漿。
6點漿:點漿一般用鹽鹵作凝固劑,1千克干黃豆需配用鹽鹵約10克(將鹽鹵溶解成25%-30%濃度的液態鹽鹵水30克)。
點漿的方法:把煮沸的豆漿舀出鍋後稍冷,待溫度降至80℃時即可點漿。點漿時用小勺將豆漿向前不斷攪動,慢慢加入鹽鹵水(鹵水下面如有沉澱物,其沉澱物不能加入),
當豆漿粘勺後,攪動放慢,加鹽鹵水的速度也相應放慢,直到豆漿出現玉米大小的豆腐粒時,停止攪動,蓋上鍋蓋,保持約半小時就可以進行包漿工序。
7包漿:包漿就是把豆腐腦倒在鋪有棉布的木格內,包好,用重物擠壓,把水擠出,一般不能壓得太干,若制豆腐乾,則可以壓至無水滴出為止
4. 家庭自製豆腐怎麼做好吃
自製豆腐的做法
1.
黃豆提前一天用水泡發
2.
准備食材和工具:黃豆、白醋、鹽鹵(淘寶買)、模具、紗布
3.
准備機器,開始磨豆漿(有豆漿機最好了,方便簡單),用榨汁機土法煉鋼一樣行!750克黃豆配3750毫升水,黃豆和水的比例為1:5,以下做法已經分別稱重
4.
新鮮豆漿汁
5.
找一個盆鋪上紗布,把榨出來的豆漿倒在紗布上過濾渣子
6.
用手把豆漿擠干凈,剩下的豆渣留起來做餅和饅頭都可以
7.
起鍋,把過濾干凈的豆漿倒入鍋中,中小火熬熟,煮豆漿要三開,就是要開鍋三次;期間一定要不時攪拌,以防止糊鍋;煮出來的豆皮挑出來(晾乾後就是腐竹),煮好後關火
8.
待溫度降到80度-90度之間時分別加入鹽鹵和白醋(最好有個溫度計,沒有的話大概等個5-8分鍾)
9.
鹽鹵用水化開,鹽鹵和黃豆的比例是1:50,750克黃豆配15克鹽鹵;
白醋和黃豆的比例是1:10,750克黃豆配75毫升白醋,白醋需要用水稀釋,白醋和水的比例為1:5;75毫升白醋用375毫升水稀釋
10.
開始點豆腐,點鹵要均勻,邊點邊用勺子攪動,使之充分混合;
開始點醋時一定要慢,一滴一滴的加入豆漿中,同時用勺子順著一個方向輕輕的攪拌,觀察豆漿的變化
11.
開始結塊;
當白醋或者鹵水倒入後,你可別指望馬上就出現你想見到的畫面,起碼等個兩分鍾,兩分鍾內一定慢慢的攪,別使大力,別太性急,一會出現小豆花,形成大塊豆花後開火加熱1-2分鍾,幫助豆花凝結。現在可以觀察到豆漿開始出現絮狀沉澱物並且與水分離了
12.
點完後,靜置15分鍾;左圖是鹽鹵點豆腐的效果,右圖是白醋點的效果
13.
找一個盆,把模具放在盆里,鋪上紗布(盡量平整),把豆花舀進模具,控出水分,用模具壓平整
14.
模具上放重物,壓實,壓制10-20分鍾,豆腐的老嫩取決於重物的重量和壓制時間的長短,喜歡老一點的口感就多壓會,喜歡嫩的就少壓會
15.
這是用鹽鹵做出來的豆腐,口感一級棒,滿口的豆香
16.
沒有模具的可以用家裡能控水的籃子,方法同上,右圖是用白醋點出來的豆腐,和鹽鹵做的比起來口感比較散,並且有明顯醋酸味,質地比鹽鹵點出的豆腐要軟
17.
鹽鹵點豆腐
18.
白醋點豆腐
5. 在家如何自製豆腐,鮮嫩好吃沒有豆腥味
小的時候,每年進入臘月二十五,家裡就開始推磨做豆腐,豆腐諧音為「兜福」、「多福」,做豆腐意味著在新的一年裡收獲幸福以及福氣。
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蟹味豆腐」就製作完成了,看著是不是很有食慾呢?大家趕緊試一下吧!
6. 怎麼做豆腐,干凈衛生豆香十足,一家人都稱贊呢
怎麼做豆腐,干凈衛生豆香十足,一家人都稱贊呢?
每一年回家過年的情況下,婆婆都是會做豆腐給大家吃,沒有來江西以前真不知道,還能夠在家裡做豆腐,這邊的老年人都是會做豆腐,不過我還是更愛吃婆婆做出來的豆腐,比買了要美味十倍!年青人許多也不會做豆腐、打麻糍這種傳統手工藝了,今日讓老公帶孩子,我跟著婆婆學一下如何做豆腐。我將做豆腐的一個過程都拍到了,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家裡做豆腐的辦法,喜歡的小夥伴們還可以在家裡試一下哦!
這是自己家種的大豆,稱了十斤,提早泡一個晚上,第二天再清洗整潔。之前都是用石磨盤來磨豆漿的,大家現在圖方便,都是採用設備打豆漿了,十斤大豆五塊錢,村裡面就能打。怎麼樣用石磨盤要半天時間,並且特別累。
這也是婆婆提前准備曬鹽豆腐的,撒了點鹽在牆上。過年了,最想要吃婆婆做出來的豆腐,安全衛生,豆香十足,傳統手工藝值得學習!豆腐和「頭富」同音詞,在江西臘月內有做豆腐的民間風俗,寄託新春要「榮華富貴」的美好願望。您的家鄉會有這樣的風俗習慣嗎?過春節大家會提前准備什麼年貨禮盒呢?歡迎留言講講您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