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竹溪有什麼好吃的餃子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竹溪有什麼好吃的餃子

發布時間: 2022-09-01 19:28:59

Ⅰ 湖北省竹溪縣地方特產

魔芋:魔芋精粉被稱為"東方魔粉",是重要的食品和醫葯,遠銷東南亞各國。1994年"天竹"牌魔芋系列食品在烏蘭巴托榮獲國際商工貿產品博覽會金獎;1999年,"雙竹"牌魔芋面條被評為湖北省優質產品,'99中國國際農業覽會優質獎,竹溪縣被譽為「中國魔芋之鄉」。全縣種植魔芋面積達到2.8萬畝,年魔芋精粉加工能力達到5000噸,系列食品加工能力達到6000噸。

黑木耳:十堰市櫟類資源豐富,耳林面積為120萬畝,生產黑木耳具有悠久歷史,並以其生產規模大、產量高、質量好而名揚中外。1984年以來,全市的年產量大體保持在600-800噸,約占湖北省總產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中最高的1987年曾達到1084噸。1994年,在嚴重乾旱的情況下,產量仍達593噸。黑木耳主產地為房縣,多年產量都在100萬斤上下,名列全國第一房縣被譽為「全國燕耳之鄉」。1981年全國食用菌工作會議對全國黑木耳營養成份的分析測定,房縣木耳以吸水能力強、營養成份高、耳大肉厚、味道鮮美而名列前茅。

茶葉:「高山雲霧出好茶。」其中竹溪縣生產的「龍峰茶」1984年獲湖北省農牧廳優質產品獎,1988年被評為湖北省優質產品;竹山縣創制的「聖水毛尖」在1988年湖北省名優茶鑒評中被認定為鄂西北山區名茶,1994年湖北省茶葉質量評比,十堰市共有18個品種分獲特等獎、一等獎和優質獎。1994年在新加坡舉辦的世界貿易與科技博覽會上,竹溪縣生產的「五葉牌」龍須膠股蘭保健茶,「家園牌」青龍劍茶和「三葉牌」獼猴桃果茶分別榮獲金獎。

杜仲:是十堰市較有名氣的土特產品之一。五縣一市都有種植,面積現發展到18.2萬畝。其中鄖西縣黑山杜仲場面積達6000畝以上,為全國最大的成片林基地之一。杜仲是一種落葉喬木,目前多作葯用,是一種稀有葯材。

木瓜:鄖縣有「中國木瓜第一大縣」之美名。木瓜素有「百益果王」之稱。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論述:木瓜性溫味酸、平肝和胃、舒筋絡、活筋骨。常食木瓜具有平肝和胃,舒筋活洛,軟化血管,抗菌消炎,抗衰養顏,抗癌防癌,增強體質之保健功效;木瓜是一種營養豐富、有百益而無一害的果之珍品。
竹筍:食用有著悠久的歷史,相傳周成王臨死前,命召公、畢公率鄰諸侯擁戴康王登基,是曰以筍席款待,可見筍席在當時是比較隆重的。 據分析,鮮筍中含有糖類、脂肪、蛋白質以及磷、鐵、鈣和其他維生素類各種元素。

鄖陽三合湯:因其起源於同治年間的鄖縣而得名,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屬伊斯蘭教風味美食。三合湯的主要配料有:上等紅薯粉絲,牛肉餃子,切工考究的鹵牛肉片。其味鮮辣爽口,醇香綿軟獨具特色,深受食客青睞,尤在冬春季節最為盛行。

黃龍剁椒魚頭:又稱憨魚頭,最早現於黃龍大壩。因堵河內盛產胖頭鏈魚,人們便用鏈魚頭配野山椒做成了剁椒魚頭。

Ⅱ 竹溪的美食有哪些

那些竹溪鄉土的美味
有一些竹溪菜餚,如豆腐乳、豆豉、醬豆、豆瓣醬等等,在竹溪飲食這首大樂章里,它們並不單獨成篇,或為做菜的作料,或置於桌上的小碟,用以佐餐,但卻不可或缺,尤能促成和顯現竹溪菜餚的別具風味。
相對於蒸盆那樣的大菜,這些小菜,是頗能顯現竹溪飲食文化「轉化」與「融匯」之功的。從烹飪工藝上,它們被專業人士歸到「釀」的門類里,而基本環節,其實就是發酵,有的還需長時間晾曬。其最著名的,是竹溪豆腐乳。發酵到長毛的方形小豆腐塊,經竹溪人妙手加工——沾上紅辣椒粉,再放入壇中,用鄉下苞谷酒作坊的「酒尾子」浸泡,就變得質地松軟細滑,色黃透明,辣中溢香。竹溪人烹飪很多菜餚,都離不了豆腐乳,如做扣肉、狗肉、紅燒肉等,用豆腐乳當配料,香味四溢。用它涼拌皮蛋、椿芽、涼粉等,更是回味無窮。現在,風味獨特的竹溪豆腐乳,已名揚全國,連港澳的超市,都擺上了竹溪豆腐乳。
其次是竹溪豆豉。盛夏六月,將煮熟的黃豆,拌鹽並加入姜蒜,裝壇密封,再端到場院邊或屋頂上,驕陽下曬壇發酵,黃豆就變成了豆豉。現在,佐食下飯的豆豉,也登上了大雅之堂,如豆豉烹魚、豆豉煎蝦、豆豉拌豬肉等等,雖為配料,卻足以味美怡人。
除這些小菜之外,還有一類勾人饞蟲的竹溪飲食,那就是地方風味小吃。竹溪地交南北,祖輩是南北移民,小吃品種特別多。1985年新版《竹溪縣志》記載:「竹溪傳統小吃食品,有譚三爺的芝麻餅,朱聾子的綠豆丸子,和東門曾家的燙面餃子,物美價廉,很受群眾歡迎。」
竹溪小吃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有豌豆油層、碗兒糕。據說,1978年,著名作家碧野來竹溪采風,品嘗了豌豆油層後,贊不絕口,臨走,還買了幾十個帶回武漢,說是要請省城的朋友們嘗鮮。這是令鄉人一時驕傲的佳話。
說到碗兒糕,以竹溪縣蔣家堰鎮的最為正宗,並以早年間梅書英做的碗兒糕最著名。明清兩代,竹溪人入川挑鹽,下武昌販布或外出求學,在臨行前都要吃一碗碗兒糕,以祈求出門吉利、辦事圓滿。記得多年以前,每逢春節,奶奶總要提前買一大籃碗兒糕,等初一那天孫子們來拜年時吃,回家還讓帶回一大袋。如今,奶奶早已不在,我也多年不曾吃過碗兒糕。每逢過年,就很想念,想念奶奶,想念老家蔣家堰鎮的碗兒糕。
碗兒糕之外,若說到芝麻餅子,數昔日縣城東門內鍾鼓樓下的回族館子,做的餅子最好吃。那芝麻餅,皮嵌芝麻,瓤內填有回族人用的黃色油酥,酥香,薄脆。那裡也賣著名的羊肉火燒——選肥瘦羊肉,切碎摻蔥姜等做餡,填入發好、揉好的面團中,做成碗口大的餅,於平底鐵鍋中麻油煎炸,出鍋後兩面焦黃,肉餡鮮香。
此外,還有一類以黃豆為主要食材的系列小吃,製作簡單,卻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頗令竹溪人念念不忘。用石磨「推」出的豆漿,連渣帶汁,兌水煮開,放入菜絲,就製成了一鍋乳白帶綠的「合渣」。若豆漿濾渣,再添米以文火煮粥,就是甜漿飯;如再將新豆腐掰塊,與漿水米粥同煮,配油潑辣子食用,則叫「懶豆腐」。
竹溪的小吃,淵深質朴,靈巧別致,但好處至今難與外人說。以筆者的愚見,遑論那些竹溪大菜,只組合這些特色小吃,在各地開出「竹溪小吃」連鎖店,是足可以與「蘭州拉麵」、「沙縣小吃」等著名小吃品牌一爭市場,發揚光大的。同時,出門在外的竹溪人,也不會因為吃不到家鄉飲食,而難耐鄉愁了。

Ⅲ 十堰美食

十堰的所有特色美食:
1、新世紀的土雞湯好,車城商場對面,40元一個。
2、徐家溝的武陵山莊里的野菌不錯,鴨湯也非常好,就是貴了點。
3、張灣醫院橋頭友誼賓館門口的熱乾麵味道不錯的。
4、凱悅的煲仔飯一級棒——臘腸的好吃!
5、東風劇場邊上的佳佳煲仔飯很不錯,地方不大,每次都客滿! (已經搬到財政局對面黃鶴大酒店樓下)
6、五堰街上味可飢的小鍋豆皮,味道好極了
7、其實燕良酒店的熱乾麵才好吃,料都很精美,味道也好。就是10元一碗。不過,碗很大,應該叫小盆了。)
8、說道燕良酒店就不得不說他對面有個賣冰糖葫蘆的小店,雖然貴1.5個葫蘆,但味道的確不錯,是冰糖熬出來的糖漿,咬上去脆脆的,不粘牙。一般街上都是白糖熬的,吃了甜的膩,還粘牙,萬一有假牙就比較慘。}0)g11
9、方向盤廠,十堰熱電廠路口左邊有個地方賣魚雜火鍋,同時還有洪湖的特色菜,比如鹵藕什麼的,價錢不貴,就是衛生差了點。
10、真是說十堰的小吃不得不提的是潭二拉麵,好吃量又足!
11、六堰圖書館旁榮華夜總會下面有個大姐燒烤,烤豆角和小墨斗魚味道非常好。
14、手工米粉,體育館右側門口,江城劉記小吃,牛肉粉。o
15、在東岳商城對面也就是技術中心對面的橋邊有一家貴陽牛肉粉,可以要很粗很粗的粉,味道也非常不錯.
16、關於蝦球,很多人都喜歡。火車站公路橋(老橋)右邊下樓梯有個炎龍大蝦是從宜城大蝦中演化出來的一個吃法,老闆跟我說最後的回香的秘方是自己掌握,類似竹溪縣的蒸盆做出來的大蝦,每隻蝦都是整隻製做蝦肉美味肉質嫩,偏辣。吃蝦季節6--10月
17、六堰體育館後面的橋右側,有個老四川飯館,老闆是成都人,他們的蒸蝦跟炎龍大蝦兩家操作了整個十堰大型蝦的市場,只要他們生意好,市場上幾乎就沒有大蝦,而且零售市場的大蝦價格會上揚,此成都風味的蝦是用四川的泡椒製做,風味也別具一格,鮮中帶獨特的泡菜味道。每到夏季炎龍店和老四川店的門口就是熙熙攘攘,據他們老闆吹噓每天檯面要翻4次。
18、如果喜歡吃肉,那麼東岳路中間,上坡的正中間,有個金海灣,那個地方是吃豬大腿棒子的地方,湯鮮無比,還可以用管子吸食骨髓,一個字,香!!!價格非常便宜,味道好。老闆長的非常喜劇化,很有意思。回民止步。
19、六堰麥當勞旁邊的十堰第一家海鮮,鐵板魷魚的味道想起來就很好。
20、牛肉粉,凱悅旁邊的那家不錯。
21、配套處橋下有個酸菜魚館叫「李二鮮魚館」,魚鮮嫩鮮嫩,酸菜也是不錯滴,口感不錯,還實惠~
22、郵電街法院旁邊的牛肉粉好吃,世紀花園路口邊的熱乾麵,十堰供電局旁的十堰大餅好吃,54廠廠門口的豆漿好喝,紅衛原巨星88後的混沌好,張灣醫院門口的拉條子好吃.
23、一中坡底下的殺手面
24、好吃的地方不多了!東岳商城對面的米線8錯,很粗,吃的很過癮哦。還有張灣醫院大門斜對面的拉條,真的很好,還能送上門哦!比新疆人做的好的多,還實惠,就是地方小了點。還有個地方是我新發現的!在銀都那一溜有家做的羊排很棒噎,還有那個牛筋,整個一個字,爽啊!最主要的服務員態度熱情!
25、還有紅衛工行對面的「四五拉麵」,四川人開的,個人感覺比譚二拉麵好。三天不吃就受不了。
26、萬里燒烤的烤饅頭片,烤香姑,鯽魚也不錯,挺香的!六堰廣場後面的西北狼的脆骨!
27、花果的館子好吃的多多,小弟給各位看官報報
劉記小吃。雖然是小吃店,可是提供野味的呀,(還有人敢吃嗎?)有野兔,野豬,野鴨,野雞,刺蝟,獾子,果子狸,豹子。非典以後關門了。
隆鑫?的魚頭,福壽螺,魚雜還可以吃吃了
蒲公英的茶樹菇,五合粉
花果大酒店的干鍋鴨,千喜牛肉火鍋值得一吃
還有花果大酒店對面的一溜小店,魚是有名的,很便宜。`\
29、夏家店制動蹄廠對面一家小店,裡面的豬肝粉(手工粉)、炒粉很好吃,我經常開車跑過去吃:)
還有在富康小區靠近移動營業廳這邊的小道上,有一家酸漿面做的特別好吃!而且在那個路口上有一個烤肉串的,味道也不錯,有時去晚了就收攤了!
25廠橋頭九九鴨邊上那家燒烤也不錯,機關小學路口的炸肉串也不錯:)
還有黃龍的剁椒魚頭,東岳路三千里韓國燒烤,還有星光電器城旁的譚家魚頭
另外京華對面那家酸辣粉也還不錯!
還有六堰廣場圖書館側面快到橋頭那有一家東北燒烤店,做的很好吃啊那個肉串,好吃,實惠~還有毛豆,魷魚,脆骨,豆角,牛板筋

Ⅳ 竹溪特產有哪些竹溪特產哪裡賣的正宗實惠

有一些竹溪菜餚,如豆腐乳、豆豉、醬豆、豆瓣醬等等,在竹溪飲食這首大樂章里,它們並不單獨成篇,或為做菜的作料,或置於桌上的小碟,用以佐餐,但卻不可或缺,尤能促成和顯現竹溪菜餚的別具風味。
相對於蒸盆那樣的大菜,這些小菜,是頗能顯現竹溪飲食文化「轉化」與「融匯」之功的。從烹飪工藝上,它們被專業人士歸到「釀」的門類里,而基本環節,其實就是發酵,有的還需長時間晾曬。其最著名的,是竹溪豆腐乳。發酵到長毛的方形小豆腐塊,經竹溪人妙手加工——沾上紅辣椒粉,再放入壇中,用鄉下苞谷酒作坊的「酒尾子」浸泡,就變得質地松軟細滑,色黃透明,辣中溢香。竹溪人烹飪很多菜餚,都離不了豆腐乳,如做扣肉、狗肉、紅燒肉等,用豆腐乳當配料,香味四溢。用它涼拌皮蛋、椿芽、涼粉等,更是回味無窮。現在,風味獨特的竹溪豆腐乳,已名揚全國,連港澳的超市,都擺上了竹溪豆腐乳。
其次是竹溪豆豉。盛夏六月,將煮熟的黃豆,拌鹽並加入姜蒜,裝壇密封,再端到場院邊或屋頂上,驕陽下曬壇發酵,黃豆就變成了豆豉。現在,佐食下飯的豆豉,也登上了大雅之堂,如豆豉烹魚、豆豉煎蝦、豆豉拌豬肉等等,雖為配料,卻足以味美怡人。
除這些小菜之外,還有一類勾人饞蟲的竹溪飲食,那就是地方風味小吃。竹溪地交南北,祖輩是南北移民,小吃品種特別多。1985年新版《竹溪縣志》記載:「竹溪傳統小吃食品,有譚三爺的芝麻餅,朱聾子的綠豆丸子,和東門曾家的燙面餃子,物美價廉,很受群眾歡迎。」
竹溪小吃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有豌豆油層、碗兒糕。據說,1978年,著名作家碧野來竹溪采風,品嘗了豌豆油層後,贊不絕口,臨走,還買了幾十個帶回武漢,說是要請省城的朋友們嘗鮮。這是令鄉人一時驕傲的佳話。
說到碗兒糕,以竹溪縣蔣家堰鎮的最為正宗,並以早年間梅書英做的碗兒糕最著名。明清兩代,竹溪人入川挑鹽,下武昌販布或外出求學,在臨行前都要吃一碗碗兒糕,以祈求出門吉利、辦事圓滿。記得多年以前,每逢春節,奶奶總要提前買一大籃碗兒糕,等初一那天孫子們來拜年時吃,回家還讓帶回一大袋。如今,奶奶早已不在,我也多年不曾吃過碗兒糕。每逢過年,就很想念,想念奶奶,想念老家蔣家堰鎮的碗兒糕。
碗兒糕之外,若說到芝麻餅子,數昔日縣城東門內鍾鼓樓下的回族館子,做的餅子最好吃。那芝麻餅,皮嵌芝麻,瓤內填有回族人用的黃色油酥,酥香,薄脆。那裡也賣著名的羊肉火燒——選肥瘦羊肉,切碎摻蔥姜等做餡,填入發好、揉好的面團中,做成碗口大的餅,於平底鐵鍋中麻油煎炸,出鍋後兩面焦黃,肉餡鮮香。
此外,還有一類以黃豆為主要食材的系列小吃,製作簡單,卻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頗令竹溪人念念不忘。用石磨「推」出的豆漿,連渣帶汁,兌水煮開,放入菜絲,就製成了一鍋乳白帶綠的「合渣」。若豆漿濾渣,再添米以文火煮粥,就是甜漿飯;如再將新豆腐掰塊,與漿水米粥同煮,配油潑辣子食用,則叫「懶豆腐」。
竹溪的小吃,淵深質朴,靈巧別致,但好處至今難與外人說。以筆者的愚見,遑論那些竹溪大菜,只組合這些特色小吃,在各地開出「竹溪小吃」連鎖店,是足可以與「蘭州拉麵」、「沙縣小吃」等著名小吃品牌一爭市場,發揚光大的。同時,出門在外的竹溪人,也不會因為吃不到家鄉飲食,而難耐鄉愁了。

Ⅳ 竹溪特色菜

土豆燜米飯

說到土豆燜米飯,十堰人一定不會陌生。做好的土豆燜米飯,還未出鍋就滿屋飄香。土豆和米飯親密地黏在一起,在鍋底烤出誘人的金黃酥脆的鍋巴,土豆軟而面,米飯清甜。如果你平常只有一碗的飯量,一定會忍不住吃兩碗哦。

可惜如今土灶與大鐵鍋越來越少見,很少能吃到原滋原味的土豆燜米飯。如果你忍不住懷念那久違的清香,現在有兩個辦法哦。自己在家以嘗試著做一下。

原料:大米2碗(大約400克),中等大小的土豆1個,鹽適量,油適量。

做法:

1、將大米洗凈。

2、土豆去皮,切成指甲大小的方塊。

3、在鍋內放入適量油,將土豆塊煎至金黃,撒上適量的鹽調味。

4、將大米加水放入鍋中,和平常煮飯一樣,再放入煎好的土豆塊。

5、米飯燜好後,用筷子將米飯和土豆塊翻拌均勻,蓋上蓋子再燜15分鍾就可以食用了。

Ⅵ 哪裡有賣水果餃子的

南寧竹溪大道竹籬笆旁邊菜市的小巷裡有一家新開張的水果店,好像也做小吃的,在老闆娘推薦下吃了一碗香脆牛爽米粉

吃完米粉發現老闆娘在包餃子,就好奇問問是什麼餡的,老闆娘說是試做的餡。。。水果餡!!!!!反正也沒怎麼吃飽,就叫老闆娘煮了一碗試試,外表看起來和其它餃子也沒什麼不同,夾開餃子一股水果濃郁的香味撲鼻,吃到嘴裡淡淡的水果甜味,和肉的味道沒有什麼沖突,完美的和味,不過我想不到點什麼蘸料了,就這樣吃就非常舒服的感覺了。

在菜牌上還有很多別的小吃,像白斬雞粉、牛腩粉、海鮮湯雲吞等等,據老闆娘說都非常有特色的,吃得太飽了,留著下次機會再試試了,個人觀點湯是不錯的,現在這種小吃店很難找到這樣實在的湯了,還是值得試試的,哇哈哈哈哈!

Ⅶ 十堰有什麼推薦的美食,市區可以吃到的

1、推薦郵電街對面路口的武漢雞湯館,估計是十堰市最好喝的雞湯了。價格:18.00以上
2、徐家溝里的武陵山莊里的野菌不錯,鴨湯也非常好。價格:不詳 ,估計沒個30-50是出不來的
3、熱乾麵,要數十堰玻璃鋼廠門口的馬路對面一家小店,天天人都爆滿。價格:1.50一份。
4、豆皮,要吃就去何家溝(20廠家屬區)口小吃店的,雞蛋皮也味美。我只吃這家的豆皮。 價格:1.00-1.50不等。
5、燕良酒店對面有個賣冰糖葫蘆的小店,雖然貴,但味道的確不錯,是冰糖熬出來的糖漿,咬上去脆脆的,不粘牙。一般街上都是白糖熬的,吃了甜的膩,還粘牙,萬一有假牙就比較慘。價格:2.00以上。6、東岳消防處對面有家店,做的豆乾紅燒肉乃是一絕,每次去那裡吃飯必點菜系。價格:不詳。
7、譚二拉麵,不知道是哪裡發明的,但是也是紅火了很一陣。現在十堰到處都開的有分店,但是最正宗的當然要數東汽六中旁邊的那一家了。價格:3.00-5.00
8、六堰圖書館旁有個老太燒烤,味道不錯,有的人說吃燒烤要去「萬里」,我卻覺得老太的燒烤更好吃,重要的是要老太親自烤,其他人烤的味道就比不了老太了。價格:市場統一價格。
9、橋頭牛雜粉,原來也是萬人空巷的場面,後來估計鄖西老闆賺夠了,把牌子轉讓,味道真是一落千丈,現在不去也罷。(從張灣往紅衛方向走幾步路,就在東汽技術中心門口的河邊橋旁)價格:3.00-5.0010、 六堰燒烤一條街有個炎龍村,比較有特點,以做宜城大蝦出名。每隻蝦都是整隻製作,蝦肉美味肉質嫩,偏辣。吃蝦季節6--10月。 價格:60.00一份
11、牛骨湯,要喝就得跑遠了,在大川裡面多少公里我沒計量,名字俺也忘記了,只記得經過一個橋,往右看,有個四層樓,就到了。拿手的除了牛骨湯,還有大碗豆腐,哎呀。。。不形容了。。價格:不詳。12、說起吃魚,不得不提李二鮮魚館,那真有種走出十堰走向全國的勢頭。聽說連武漢都開了分店,想想老闆真是厲害,兩年內佔領整個十堰市的市場,那可真是一陣風啊,曾經本人一個星期天天都在吃李二鮮魚。至於地址,相信不用我詳細介紹,只要是人多的地方,就有李二鮮魚。價格:按魚重量計算,每斤12.00元。
13、黃龍隆鑫的剁椒魚頭,曾經辦公室一夥人開車去黃龍,只為那魚頭。。。價格:50.00元一份。14、開始說十堰的特色三合湯了,原來五堰街上有家叫劉記的不錯,結果人家分家了,分了個劉老大,劉老二,味道就不如從前了,後來無意發現在人民醫院過橋向左,也就是城管隊旁邊,那家的三合湯終於讓我覺得是那個味了,不過說到最正宗的,那辛苦各位了,還得去鄖縣縣城裡去品嘗了。縣城裡那家也姓劉,不知道是不是一家人。價格:5.00一碗,贈送蘿卜湯一碗。
15、 星光電器城那新開家「辣婆婆」水煮魚。味道那是相當的不錯。襄樊也有分店。價格:32.00一份。
16、第一粥店(六堰店)位置在東汽八中旁邊,炒菜味道不錯,粥更是好,價格也不貴。價格:粥類1.00-5.00不等。
17、十堰好不容易開了韓國風味的飯店,本人有幸全部吃遍,只覺得東岳路中段的「韓都」不錯,更種東東都比較正宗,「三千里」的裝修、氣氛更像韓國味,但是食物味道太普通了。價格:詳見店內菜單。18、 45廠對面、東汽六中附近的「李家大餅」的菜式不錯,比如「地三鮮」味道鮮美,那裡的餅和各式粥也是招牌哦。重要的是環境很好,干凈衛生。只是如果要去最好早一點,因為人比較多。 價格:詳見店內菜單。
19、 從朝陽路一直往十堰方向走,經過四四廠的路口在往前面走幾百米,路邊的住家樓下有一家沒任何招牌的小餐館,點菜端菜包括拿碗筷都得自己動手,菜是做的不錯,就是服務態度差了點,因為沒自己准備零錢被老闆娘說了兩句。價格:跟食堂價位一樣。
20、 老虎溝口的那家「重慶珍珠薄葉面」好吃,百吃不厭,老闆是重慶人。 價位:3.00-5.00不等。21、五堰建行對面那條街上,有家重慶小吃,裡面以做面和粉為主,味道不錯。我常去吃。價格:1.50-5.00不等。地址:一品像館到人民醫院的深圳街上
22。吃餃子,有兩家,一是緣美餃子村,在十堰緣園公園對面。味道不錯,是十堰第一家做餃子出名的店子,二是東岳立交橋旁邊的東北虎餃子館,名氣沒有緣美大,但是裡面特色的是排骨湯,味道好的不行。

Ⅷ 十堰有什麼好吃

十堰有什麼特色如下:
1、新世紀的土雞湯好,車城商場對面,40元一個。
2、徐家溝的武陵山莊里的野菌不錯,鴨湯也非常好,就是貴了點。
3、張灣醫院橋頭友誼賓館門口的熱乾麵味道不錯的。
4、凱悅的煲仔飯一級棒——臘腸的好吃!
5、東風劇場邊上的佳佳煲仔飯很不錯,地方不大,每次都客滿! (已經搬到財政局對面黃鶴大酒店樓下)
6、五堰街上味可飢的小鍋豆皮,味道好極了
7、其實燕良酒店的熱乾麵才好吃,料都很精美,味道也好。就是10元一碗。不過,碗很大,應該叫小盆了。)
8、說道燕良酒店就不得不說他對面有個賣冰糖葫蘆的小店,雖然貴1.5個葫蘆,但味道的確不錯,是冰糖熬出來的糖漿,咬上去脆脆的,不粘牙。一般街上都是白糖熬的,吃了甜的膩,還粘牙,萬一有假牙就比較慘。}0)g11
9、方向盤廠,十堰熱電廠路口左邊有個地方賣魚雜火鍋,同時還有洪湖的特色菜,比如鹵藕什麼的,價錢不貴,就是衛生差了點。
10、真是說十堰的小吃不得不提的是潭二拉麵,好吃量又足!
11、六堰圖書館旁榮華夜總會下面有個大姐燒烤,烤豆角和小墨斗魚味道非常好。
14、手工米粉,體育館右側門口,江城劉記小吃,牛肉粉。o

Ⅸ 十堰市是湖北省下轄市,湖北十堰的特產你都知道什麼

十堰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有很多地方美食和特產值得品嘗,下面給大家分享幾道十堰的美食和特產,希望能幫到題主。

1、三合湯

三合湯是源自十堰鄖陽地區的一道地方小吃,有五百多年的歷史,是鄖陽地區比較有名的一道美食。一碗正宗的三合湯裡面必定含有當地農民自己生產的紅薯粉、牛肉片以及手工包的小餃子。隨著時間的發展,三合湯已經成為鄖陽地區美食的一張名片,是鄖陽飲食文化的一個標志。

以上8道十堰的美食特產都味道很不錯,到十堰的朋友可以找找嘗嘗,當然,十堰的美食特產還有很多,歡迎大家給留言補充。

我是孤塵一粒沙,致力於給大家推薦各地美食,喜歡我就關注我,你的關注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



Ⅹ 作為鄂西的重要旅遊城市,十堰有哪些地方美食值得品嘗

去過十堰一次,我覺得那裡特色美食太多了,完全不輸其他城市阿,下面我列出幾個比較有特色的美食。

五《房縣盤鴨》

這是一道十堰市著名的風味菜,此菜光彩黃亮,味道鮮香,可以切成片,也可以切成塊燉湯。

同時十堰也是一座旅遊資源豐富的城市。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不僅僅是道教文化的升華得,這里風景秀麗,一年四季都有不一樣的風景。特別是冬季,每當山上下起皚皚白雪,簡直是太夢幻了!

在十堰市區,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特色,一般都是商場商業街,和一般的城市都差不多,商城裡也有一些常見的連鎖餐飲,火鍋、烤肉、炒菜、甜品、電影,都可以滿足你的需求。

十堰是個山城,最多的就是自然風景。冬天戶外比較寒冷,十堰新開了滑雪場,在冬天是個不錯的選擇。滑雪以後,還可以去房縣泡溫泉,一冷一熱,甚至舒服。

到了房縣,就一定要嘗嘗當地最出名的廬陵王房縣黃酒,熱乎乎、甜絲絲,讓你一喝就忘不了,走的時候還能帶上幾提,回家當伴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