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餃子餡怎麼做口感比較好,調餡都有什麼講究呢
餃子餡怎麼做口感比較好,調餡都有什麼講究呢?
餃子餡很精緻。記住4點。肉餡又嫩又香。餃子又好吃又多汁!讓我與你分享這四點。我已經掌握了四個知識點。肉香、軟、嫩。這不是乾的,也不是柴火。這很實用。讓我們看看。
第一點:記住什麼調味品不應該放
首先,料酒不應該放在餃子餡里。在餃子餡里放料酒是最忌諱的,因為准備好的餃子餡應該包在餃子皮里。餃子在鍋里煮時,酒精不會揮發,也不會帶走魚腥味。餃子出鍋後,不僅有料酒的味道,還有肉的味道。如果你喜歡放料酒,你可以盡量不要放進去。
第四點:記住包餃子的順序
有些人做餃子餡就是為了這樣。將肉餡和蔬菜餡放在一起,放入各種調味料,然後攪拌均勻;有些人在調味前取水,或者在調味前加油。這些做法是錯誤的。餃子餡應該按正確的順序混合,這樣做出來的餡才好吃。
記得先調味,然後打水,然後加油,最後拌入蔬菜餡。按照這個順序調整的肉餡不僅很好吃,而且很香很嫩。
② 俗語說「好吃不過餃子」,該如何調餃子餡
餃子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經常吃的家常菜,好吃的餃子爽滑可口,鮮而不膩,給人的口感味道好不好主要在於餡料,所以煮餃子的關鍵就是如何調好餃子餡。餃子餡幾乎人人都會做,許多家庭主婦更是手到擒來,在此說一下調餃子餡的一些方法,低手可以拿來參考,高手則請莫要見笑。
攪拌一陣後,可以適當灑一點水在肉餡裡面,同樣按順時針方向攪拌,加點水能夠讓肉吃起來更水嫩。看到水漸漸被肉吸收之後,再灑一點水繼續攪拌,不過灑水不宜多,以肉餡能夠吸收為宜,如果肉餡中加了有蔬菜,可以減少一些灑水量。
入味餃子餡攪拌好之後,需要放在旁邊醒一陣子,夏天的話就放入冰箱里冷藏半小時左右。在這段時間里各種調味料會融入到肉餡之中,包餃子的時候感覺肉餡會更緊實,更加容易包。
③ 都說「好吃不如餃子」,那餃子好吃在哪裡
餃子之所以好吃,在於面菜合一。好吃的餃子一定是皮兒好,餡兒好。否則就沒有專門的餃子粉賣了。一樣不好,就稱不上好餃子。凡是追求皮薄餡兒多的,都不會吃餃子。
關鍵好吃的地方還在於,餃子作為麵食范疇,可以來一杯白酒,這一點與其它麵食有著根本的區別,可謂人間美味!
④ 餃子餡怎樣做才好吃,用哪些調料比較好
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然而餃子好不好吃,全在餃子餡的調味上:餡兒調得好,煮出來的餃子才香。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疑問:看起來大家調餡的方法都差不多,都是剁餡放點調料拌勻了包餃子,為啥餃子煮出來味道卻差別很大?其實,看起來每個人調餡的方法都差不多,其實大有差別。很多時候,起關鍵作用的其實就是看起來微小而不起眼的細節上,調餃子餡確實是有技巧的。
那麼餃子餡怎樣做才好吃,用哪些調料比較好?其實這是兩個方面的問題,而這兩個方面恰恰就是調餃子餡最重要的兩個大的方面。
———————————————————————————————————
【3、若餃子餡里有味道比較大的蔬菜,則盡量少放調味料。】
若餡兒里有香味比較大的蔬菜,則調味料就盡量精簡,以免掩蓋食材本身的味道。比如韭菜,茴香等蔬菜,本身就有股很明顯的清香味道,它們本身既是蔬菜,也是一味調料,所以它們切碎了入餡的時候就不需要額外加過多的調味料了,尤其是像五香粉這種香味比較濃重的調料更不要加。比如韭菜雞蛋餡水餃,就簡單的加點油鹽,蔥姜也不要,可以適當放少許花椒粉,煮出來的水餃一股濃濃的韭菜的清香,格外的好吃。
以上就是關於」餃子餡怎樣做才好吃,用哪些調料比較好?「這個問題,我的回答,從」餃子餡怎麼做「、」用哪些調料好「兩個大方面,若干個小方面進行了分享,都是平時自己做飯包水餃總結出來的經驗與技巧,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⑤ 為什麼餃子店的餃子那麼香用上這竅門,餃子飽滿多汁,個個鮮香
入冬後,餃子對北方百姓來說,不僅是一碗熱氣騰騰的美味,更是對整個寒冷冬日的尊重。立冬吃餃子、冬至還要吃餃子,小寒、大寒吃餃子,進入臘月、正月餃子更是要隔三差五吃上一頓餃子,北方的家庭若不會做出來一盤好吃得餃子,那可是一件讓人懊惱的事情。
老話說「餃子好吃全在餡里」,不管是素餡兒還是肉餡,餃子餡都是至關重要的。餃子店精通此道,他們包的餃子皮薄餡滿,咬一口鮮香多汁甚是美味,這是餃子店的看家本領, 很多人在家做的餃子煮熟以後,餃子餡縮成一團,吃起來比較干,其實問題就出現了那口餡兒上 。盤餡兒看似簡單,但卻是餃子的靈魂所在,特意請教過餃子店的老闆,將盤餃子餡的3個小竅門分享給大家,這樣做出來的餃子不但飽滿多汁,鮮香味美,而且煮的時候還不容易破皮,味道相當的好。
1、做蔥姜花椒水,姜清洗干凈後,去皮切成薄片,大蔥處理干凈後,切成段,碗中加入薑片、大蔥段和1小把花椒,用溫水浸泡20分鍾,花椒和水的比例為1:3。
2、半斤肉餡中大概加入2勺生抽、1勺老抽、1勺蚝油、小半勺料酒、薑末、適量的雞精和鹽,順時針攪拌至上勁,肉餡上勁兒後將蔥姜花椒水分3次加入肉餡中,每加一次,要充分攪拌均勻,使肉餡充分地吸收蔥姜花椒水的水分,這樣才能使肉餡更滑嫩。
1、熬料油,將蔥段、薑片、洋蔥片、香菜、花椒、八角,放入油中,用小火慢炸,等待食材都炸至金黃後撈出,料油就做好了,料油不僅能使肉餡更鮮香,同時還可以鎖住肉餡中的水分,使餃子吃起來滑嫩多汁。
2、肉餡中打入1個雞蛋,加入3勺料油,順時針攪拌均勻,在攪拌肉餡兒的時候注意要順著一個方向攪拌,這樣肉餡上勁後口感更好。而料油、雞蛋充分與肉餡融合後,不僅可以使肉餡的香味層次更豐富,還可以使肉餡更加粘稠、不容易散。同時肉餡的肉質更爽滑,達到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的效果。
1、蔥花中加入1勺香油,攪拌均勻,使蔥花均勻地被香油包裹。
2、將香油拌蔥花加入肉餡中,繼續順時針地攪拌均勻,這樣使肉餡鮮香而不腥,配菜的口感不受損失,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加入其他蔬菜,像蘿卜碎、白菜碎都可以。
這里的餃子餡都是以肉餡為例子,素餡不適合這種,總結一下:
1、加蔥姜料水,水的用量和肉餡大概是1:2,不但可以去腥增香,還是鮮香多汁的關鍵。
2、加料油,雞蛋,在餃子店吃的餃子奇香無比,多半是加了料油的,很重要的給餃子增香的步驟。
3、大蔥、蘿卜、白菜等配菜,盤入肉餡前用香油包裹以後再加入混合,可以保持蔬菜中的水分不流失,味道的層次感更強。
⑥ 過年包餃子,餃子餡如何調制最好吃
怎樣製作餃子餡
1、豬肉餃子餡的製作方法
主料:肥瘦豬肉餡2斤、小香蔥一把、香油適量、色拉油適量、醬油適量。
做法:
1.1、先將小蔥洗干凈了,然後准備好肉餡。
1.2、將小蔥切成碎段,然後剁一會,剁碎。
1.3、將剁好的蔥放入到肉餡裡面,然後倒入色拉油、香油、醬油、鹽,然後就攪拌。
1.4、我們要攪拌時間長一些,我們就是攪拌覺得手累了三次,就可以了。
1.5、然後就是准備好包餃子了,包好了,捏實了。
2、香菇餃子餡的製作方法
原料:豬上肉400克、鮮香菇100克、餃子粉300克。
調料:雞蛋一個、生薑、蔥、胡椒粉、生抽、芝麻油、雞粉、澱粉、料酒各適量。
蘸汁:大蒜、生薑、生抽、醋、芝麻油、油辣椒各適量。
做法:
2.1、將豬肉剁成肉末,放入少量的澱粉抓均勻了,然後放入適量的鹽、料酒、生抽、雞粉、胡椒粉、芝麻油,最後打入一個雞蛋,朝一個方向攪拌,然後用保鮮膜密封了,腌制20分鍾左右。
2.2、將香菇洗干凈了,切成末,姜切成末,蔥切成花。
2.3、我們將香菇、蔥花、薑末都放入到肉裡面進行腌制,攪拌均勻了。
3、芹菜餃子餡的製作方法
主料:有芹菜1斤、豆腐皮1張(豆腐乾也可)、胡蘿卜一個、姜一塊。
做法:
3.1、將芹菜的老梗和葉子都去掉了,然後在燒開的鍋裡面焯20多秒就是可以撈出來剁碎了。
3.2、將豆腐皮切碎了,在鍋裡面加入1大湯匙花生油,放入一些花椒進行爆香,撈出來,就是將切碎的豆腐皮加入,進行翻炒,然後滴幾滴生抽,出鍋,備用。
3.3、將生薑切成末,備用。
3.4、我們將准備好的豆腐皮、芹菜、薑末倒入容器裡面,然後加入鹽、適量的花椒面、蘑菇精、糖、胡椒粉攪拌就可以了。
怎樣做餃子餡更好吃
1.調料放肉餡里
很多人在做餃子餡的時候,都是喜歡將菜末和肉末一起放入,然後攪拌,這樣雖然說是省事了,但是味道是會有折扣的。我們是應該先將蔥薑末放入肉餡進行攪拌,然後放入各種調料,最後是加入菜攪拌均勻了。
2.適當加清水
肉餡裡面不要加入水,因為這樣是會使得餡和菜容易分離,而且吃起來的口感也是會不好的。我們攪拌肉餡的時候可以加入適量的清水,這樣是可以讓調料更充分的與肉餡相容。而且我們在加水的時候是要沿著四周輕輕的加水,然後同時用筷子朝一個方向進行攪動。而且水的多少也是可以根據菜的水分來決定。
3.肉餡加食用油
很多人都是不喜歡吃肥肉,所以就是會在肉餡裡面加入全身瘦肉,其實餃子餡半肥半瘦才是最好的,我們也是可以在肉餡裡面加入一些食用油,這樣可以起到潤滑的作用,吃起來也是不會膩。在肉餡裡面打入一個雞蛋,可以很好的增鮮,做出的餃子會更好吃,而且餡也是不會成為一整塊,也是不會出現散的狀況。
⑦ 做餃餡有哪些方法吃在嘴裡,美在心裡,全家人都誇味道好
俗話說,好吃莫過餃子。餃子作為我們民族的一種傳統美食,深受大眾的喜愛。我們在很多節日都會選擇吃餃子,春節吃餃子,破五吃餃子,冬至吃餃子等。餃子對於我們中國老百姓來說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
餃子餡各種各樣,總體分為三類: 肉餡,素餡,海鮮餡。
製作方法:
1. 把豬肉用絞肉機攪碎,沒有的可以直接剁碎,或者也可以直接購買成品豬肉餡。
2. 大蝦去頭,去殼,去蝦線,然後剁成黃豆粒大小的蝦塊
3. 雞蛋打入碗中,鍋中燒熱油,把雞蛋倒入鍋中翻炒成雞蛋碎
4. 先調味豬肉餡,在豬肉餡中依次加入香油,食用油,生抽,十三香,雞粉,蚝油,花椒粉,蔥姜沫,加入一點清水,進行第一次攪拌,切記攪拌需要順著一個方向。攪拌均勻後在分別少量加入清水順著一個方向攪拌肉餡上勁兒。
5. 豬肉餡調好後,再依次加入鮮蝦,雞蛋和韭菜,攪拌均勻就可以了。
鮁魚餡
准備食材: 鮁魚500克,豬肉餡200克,韭菜100克,蛋清,蔥姜,香油,生抽,十三香,雞粉,蚝油,花椒粉
製作方法:
1. 把鮁魚去皮,去內臟,然後把魚肉剔出來,切成肉泥,蔥姜煮水晾涼
2. 把魚肉和豬肉餡混合,加入蛋清攪拌均勻,然後加入蔥姜水,香油,生抽,十三香,雞粉,蚝油,花椒粉攪拌均勻即可。
除了三鮮餡,鮁魚餡,還有豬肉豆角餡,西葫蘆雞蛋餡,牛肉胡蘿卜餡,豬肉大蔥餡,韭菜鮮蝦餡等,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搭配。
⑧ 好吃不如餃子這句話的由來
忘記是哪一年春節晚會,有個女主持人出來說什莫」大年三十家家戶戶包餃子」,這下引起許多南方網民們的不滿。的確,過年吃餃子只是北方人的習慣。南方稻米產區的國人並沒有一種與餃子相對應的標志性的年夜食品。這當然不是貶低南方的飲食。實際上我寧肯說,南方生活水平高,飲食上有更多選擇。就像聖誕節前夜的晚餐,英國人一定要有火雞。我問法國人他們這時候吃什莫。法國人答曰,有很多種。言下之意,英國人只有火雞而已。 餃子 餃子這個名詞出現的時期比較晚。網上的資料都引用這一條:清朝有關史料記載說:「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具體哪裡來的資料,則沒人在乎。這是互聯網的好處,也是壞處。實際上,明代即有「扁食」之名。清初的山東人蒲松齡在《日用俗字》中寫到:扁食捏似月牙彎,蘸(本字打不出來,音同此)上涼水鍋不沸。民國初年濟南出版的《濟南快覽》中介紹了一家專營扁食的酒樓,營業幾近百年。書中另介紹山東民俗:如遇除夕或元旦,則用面做角子,其餡或葷或素,皆隨人意。。。總名曰:水包子。這里的扁食,角子,水包子都是現代意義的餃子。河南南陽流傳東漢醫聖張仲景發明羊肉餃耳的故事,河南人相信這是冬至日吃餃子的由來。故事不見於古籍,但頗有幾分雅趣。按故事所說,河南人張仲景先生發明的麵食,形如耳朵,與現代餛飩的樣子類似。古籍中記載餛飩的歷史從三國時期開始。餃子應該是從餛飩一步步演化而來的。
我姥姥是河北人。她經常說,好吃不如餃子,舒服不如仰著(躺倒的意思)。這句話,各地有大同小異的不同版本,應該是北方農民的共識。北方氣候和物產都不如南方,生活清苦,肉食供應尤其不足。特別對於農民來說,過年時他們才能殺豬,吃上肉。吃肉疙瘩餡的餃子,然後躺在炕上歇歇,是辛苦一年的農民們最好的享受了。現代的城市人沒有這些感受,但是傳統仍然發揮作用。 餃子好吃的原因在於,如同所有帶餡食品一樣,餃子餡的味道被封閉於餃子皮里,沒有散失。所以當吃餃子時,餃子餡的味道一瞬間噴薄而出,這種效果是震撼性的。餃子皮和餡在此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老話說吃餃子要薄皮大餡,意即指此。餃子按照成熟方式有水餃和蒸餃兩種,其中水餃是主流的家常做法,因為是在水裡煮熟的,故名。通常說的餃子就是指水餃。北方從歷史上就缺乏燃料,因而蒸餃不是家常的做法。蒸餃沒有與水接觸,單以味道而論要勝過水餃。但是水餃皮軟滑,這又是蒸餃所不能提供的。水餃皮使用冷水面團製作。麵粉的主要品質指標,即麵筋含量在這里起重要的作用。用高筋麵粉製作的餃子皮口感滑韌,很薄的皮在鍋里也不容易煮爛。以前的時候沒有高筋麵粉,大家都用上白粉或者精粉來包餃子。黑面或者全麥粉的餃子口感會發黏。蒸餃都用燙面。使用低筋麵粉製作蒸餃可能更有利於成本控制。
任何葷素原料都可以做餃子餡,當然食用效果還是有區別,就如原料的成本有區別一樣。鮮嫩的原料價格貴些,口感和味道也會好些。肉類原料包括豬肉,牛肉,羊肉。山東沿海有魚肉餡,是一個地方特色。蔬菜類原料不勝枚舉,比較獨特的蔬菜餡有西紅柿,黃瓜,茄子,蒜薹。蔬菜類原料做餡要經過預處理,比方瓜菜類要擠去水分,茄子要油煎過。北方的餃子很少有純粹的肉餡,這與南方仿製的水餃和其他包餡食品的區別很大。原因在於歷史上北方的肉類供應短缺而形成的消費傾向。北方的餃子餡雖然是葷素混合,但是好吃的餃子的標准之一仍然是:抱成團的肉丸子餡。
捏餃子
水餃雖然是家常飯,但是做得好也不容易。首先和面就有講究。河北人有句老話說:軟面餃子硬面湯,說的是吃餃子的面要軟,吃面條的面要硬。和面硬了,擀餃子皮時就費力。包餃子時也不容易捏到一起。吃的時候也不會得勁。和好的面做劑子,要求大小均勻。有人喜歡用手揪劑子,我家都是刀切的。劑子的大小雖各家自便,不過餃子太大煮不熟。擀皮需要靈巧的手法,要邊擀邊轉動劑子,手慢了就會擀到手。我記得上大學時,同學們在寢室里包餃子,我負責擀皮。結果只擀了幾個,就被西安的幾個同學笑話不已,只好讓賢。西安同學的餃子皮的確比我的小很多。此事印象頗深。西安有餃子宴,看來群眾基礎很牢靠。包餃子的手法各地也有不同,有的是捏法,有的是擠法。捏法是一手持餃子皮和餡,一手把餃子邊捏合攏。捏法包出來的餃子,樣子扁扁的躺在那裡,很像它們的老祖宗扁食。擠法是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夾住餃子皮的兩端,邊夾緊邊向中間合攏,結果把餃子擠成大肚子形,可以站起來。最後是煮餃子。一定要水沸騰後才下餃子。水溫高才能使餃子皮快速成熟保持形狀。當鍋中水再次沸騰時,可以加入少量的涼水,目的是降低水溫,使水保持微沸的狀態,因為水花太大,會把餃子皮攪破,而餃子餡可能還沒有熟。如果你使用真正的高筋麵粉,而希望餃子餡鮮嫩,不希望煮時間過久,則不在此例。 擠餃子
吃餃子時一般都配調料。這幾乎成了一個吃餃子必須的程式。比較常見的調料是蒜泥加上醬油,香油和醋。口味輕的人用一碟醋即可。有口味重的人還要加上辣椒醬等。我見到最恐怖的一位山東老鄉,竟然在味碟中加入各種調料之後,又倒上一勺子老乾媽辣醬。我心裡都為我包的餃子鳴不平了。他走後我和太太說,以後再不會請他吃三鮮餃子!不過想想四川人的紅油水餃,不也是這樣?所以只是說說而已。有次我請一個歐洲鬼子吃餃子。沒想到該夷笑眯眯地問我:吃餃子需要什末sauce?因為他和別人吃過中國餃子。吃飯配sauce又是歐洲人的通常做法。他就記住了。我只好拿給他一瓶鎮江醋。 山東河北一帶最常見的餃子餡應該算豬肉白菜餡。把豬肉和白菜剁成碎末,拌上香油,蔥姜,這樣普通的原料所製成的餡會帶來不可思議的好味道,難怪餃子受人歡迎。老北京喜歡夏天的西葫蘆羊肉餃子,怕是已經絕跡了。河北人有一種茴香豬肉餡餃子,味道濃香,別具特色。對應的素餡是茴香雞蛋,我以前每次去河北出差都吃這個餃子,味美干凈。茴香是香料小茴香的植物形態,吃不慣的人可能會不喜歡。起源於山東沿海並流傳到遼寧的三鮮餡,用渤海出產的小海蝦剝出的蝦仁,配上豬肉和韭菜。海蝦的鮮美,豬肉的脂香,和韭菜的粗曠達到完美的均衡。與此相對應的一個餃子餡是素三鮮,包括雞蛋,蝦皮和韭菜,味道稍遜,但絕對是物美價廉。山東沿海最有特色的餃子應該是鮁魚餡餃子。這是選用黃海出產的鮁魚,把魚肉刮下,砸成肉醬,慢慢加入水和調料攪勻至有粘性,加入韭菜即可包制。這種鮁魚餡餃子餡軟湯鮮,粗豪的韭菜中和了魚的味道。鮁魚水餃要求使用新鮮的鮁魚,否則魚肉吸水少,口感不會那末鮮嫩。這與南方各省製作魚丸的道理是一樣的。因此要吃到真正的鮁魚水餃,最好去膠東地區和大連。 老邊餃子 東北人有所謂酸菜餃子。這是就地取材的辦法。傳統上東北天寒地凍,沒有新鮮蔬菜,只有酸菜可吃,因此飲食樣式上都要從酸菜這里找齊。實際上酸菜口感發韌,必須切極碎,配上葷油才好入口。我個人認為,東北最有特色的餃子,當屬沈陽的老邊餃子。這位老邊是河北任丘人,跑到東北謀生,在沈陽停下來,創制了老邊餃子這一特色食品。老邊餃子的風格來自於煸餡和燙面蒸餃。他的餃子餡是炒熟的。再加上蒸制,更保持了味道,所以老邊餃子油潤可口,與普通的水餃完全不同。現在看來這個特色不難做到,難的是首創。 餃子雖然是北方人的特色,但現在幾乎成了天下之通食。這是社會變遷,人口流動以及經濟發展的結果。當我聽廣西柳州的朋友說,他們過年也吃餃子時,簡直感到無法置信。據說香港有一位傳奇女士,靠自包自賣北方水餃而在香港商界贏得一席之地,自創的灣仔碼頭品牌速凍水餃行銷全國。這可以算是現代商業的力量展示之一例。當然我相信餃子對於稻米產區的國人,其意義與對於小麥產區的國人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餃子的特性決定其家常性質。以前很少有人特意去飯店買水餃吃。大家都知道自己家裡現包現煮的餃子最好吃,想吃什末餡就包什末餡,大小隨意。更重要的是,包餃子是全家人的團聚場合,特別是在除夕之夜。除夕餃子是清人所記載的餃子的本意。有的人家恪守傳統,要等到半夜12點才煮餃子吃。我記得有一次在家過年的時候包除夕餃子。我負責擀皮,我太太和我父母負責包餃子。女兒還小,在兩張桌子中間運送餃子皮。小孩子有榮譽感,很樂於盡責。我每擀出一個餃子皮,她就顛顛地跑著送到爺爺奶奶的桌子上。爺爺奶奶都笑著說:快歇歇吧。攢多些再送。她也不聽。我們那次包的照例是豬肉韭菜蝦仁餃子,味道真的很好極了。
⑨ 老話說「好吃不過餃子」,這句話有什麼道理
中國有句俗語:好吃不過餃子,餃子是中國人最喜歡吃的,雖然南方人喜歡吃米飯,北方人以麵食為主,但是餃子這種麵食是南北方人都喜歡吃的,餃子好不好吃關鍵就在於它的餡料,我們平時經常吃的餃子餡有韭菜雞蛋的,豬肉大蔥的以及香菇包菜的,想吃什麼餡兒的都可以自己搭。
而後面這句話里,倒著的意思其實就是躺著。大家都知道,當人在最累最困的時候,只有躺下來身體才能放鬆,而最舒服的事也就莫過於此了。其實後面這句雖然通俗,但卻是精華的所在,也更值得讓人深思,但是很多人都猜錯了。雖然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好了,但是過慣了苦日子的老一輩的人們,還依然記得以前的生活,餃子在他們看來依然是最好吃的食物,所以他們也經常會提起「好吃不過餃子」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