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陝北有哪些風物特產
甘泉豆腐干是陝西省延安甘泉縣的著名的風味小吃。甘泉豆腐乾距今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在過去最開始是使用的一般大豆製作的,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採用延安市出名的名貴大豆雙青豆(綠滾豆)製作。 豆腐和豆腐乾的主要原料是雙青豆,雙青豆含人體所必需的各種氨基酸和ABCD維生素,豆腐乾營養豐富,經常食用豆腐乾對人體會有非常好的效果,豆腐乾中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還含有鈣、磷、鐵等多種人體所需的礦物質。
藍田神仙粉-神仙粉是中國廚師之鄉陝西藍田特有的名小吃,它是用秦嶺北麓山區的一種叫「糜糜稍」的樹木葉子精熬粉烹制的綠色食品,其中富含蛋白質、鈣、鐵、磷及多種維生素。 在夏秋兩季,當地居民采秦嶺山中綠色無污染的糜子稍樹葉,晾乾後放入盆中,加入沸騰開水,待稍涼後用力揉搓,去葉柄及雜物後,放入一干凈盤中,冷後即成凝膠狀,切塊後加入蒜、醋、油潑辣椒等即可。
Ⅱ 陝西特產排行榜前十名
1、華陽糍粑
華陰市羅敷鎮華陽便民服務中心(原華陽管區)位於秦嶺東部腹地,山區溫差較大,耕地以旱地為主,可耕種的農作物種類單一,土豆尤其適於在此生長。
2、富平油粉
油粉是夏天最好吃的飯,味道略帶酸澀,和老北京的豆汁兒有的一拼,曾盛行於美原和流曲鎮一帶。
3、生薑(汆)丸子
生汆丸子是陝西的一道傳統菜餚。蒲城人習慣稱做生薑丸子。因為蒲城的生汆丸子是以生薑味出頭的。人們食用過程中,除丸子鮮嫩酥軟,湯味鮮美外,在味覺上占突出地位的是生薑。
4、黃米年糕
老城油糕是渭南地區特色小吃之一,是使用油炸的一種糕點,呈橢圓形狀,餡一般是紅糖或者白糖,吃起來既甜又軟綿。
5、甄糕
甑糕(甑,zèng。關中方音中為韻腹高母音,讀作zìng,訛作jìng。)是西安和關中地區特有的傳統風味小吃,用糯米、紅棗或蜜棗、紅豆置鐵甑上蒸制而成。
6、宜君耳朵套
宜君小吃耳朵套,秦漢時期流傳下來,相傳家家戶戶都會做,冬天天氣冷凍耳朵,吃了耳朵套就不會凍了,它是由麵食做成,有蕎面白面兩種,可以做成澆汁、油潑、清炒。
7、西紅柿泡饃
地處關中與陝北過渡帶的宜君縣,因一千多年前的大唐帝國君王在此興建避暑行宮,而有「宜君」之稱。宜君不光風景秀美、氣候宜人,地道的美食亦讓人垂涎三尺。西紅柿泡饃,就是其中之一。
8、陝西柿餅
陝西省富平縣曹村鎮柿餅源於明代,它以個大、肉質柔軟、霜厚味甜、營養豐富而馳名中外,明代萬曆年間被作為宮廷貢品,曾榮獲楊凌農科博覽會後稷金像獎。
9、藍田泄湖櫻桃
藍田縣甜櫻桃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藍田縣就引進栽培西洋甜櫻桃,近幾年引進和主要栽培的有紅燈、拉賓斯、先鋒等優良新品種。
10、綏德煎餅
由精製蕎麥糝加工而成,可與豆腐乾、熱豆腐、各種炒菜相配,食用方法多樣,涼爽味鮮。
Ⅲ 藍田有什麼特產好吃
藍田玉大家都不陌生,但是美食就不見的了...
NO1 藍田蔥花大餅:屬陝西省傳統風味食品,1982年3月在渭南地區飲食業風味食品展銷中榮獲優質食品稱號。該餅顏色黃亮,皮酥內軟,蔥香味美
NO2 藍田高饌蒸饃:為麥面製品,相傳為漢高祖劉邦所創,廣泛流傳於藍田白鹿塬上。饃香四溢,筋道耐嚼,老少皆喜食之。
NO3 藍田樓祝手工空心掛面:以藍田樓祝村命名,樓祝村位於玉山鎮北約2公里。村中有十有八戶以生產手工空心掛面為業。所產掛面選用上等麵粉,加鹽水拌勻揉搓,直至軟韌俱備時,用手工拉細,細如發絲,內為空心。該麵筋道而韌,口感圓滑,放入鍋中久煮不爛,在藍田為送親戚的饋贈
NO4 藍田水晶餅:陝西名點,藍田縣食品生產,同西安德懋恭齊名,在群眾中享有盛譽。成品小巧別致,面色全黃四周雪白,皮酥餡足,潤香適口,油多而不膩,糖重而滲甜,具有濃郁的玫瑰芳香和橘餅清香。曾榮獲國家優質產品、免檢產品等多項榮譽稱號。
NO5 藍田泡油糕:泡油糕色澤白中帶黃,脂凝晶亮,猶如輕紗蟬翼,其味芬芳醇香,見風則消,入口即化,啟齒則散,松酥綿潤,風味悠長。清時陝西名廚侯治榮為慈禧太後祝壽時製作的泡油糕,令慈禧太後食後贊嘆不絕,從此流傳藍田民間
NO6 藍田醋粉:用上等面加醋鱉製成。成品味酸可口,有去火明目消暑功效,為夏季一美食。
NO7 藍田苦蕎小麥 合 各:藍田苦蕎麥 合 各條細,色澤黃亮,棉軟筋韌,清香利口。因糖分含量少,粗纖維多,利於消化,對糧尿病有明顯的療效,此品為陝西著名小吃
NO8 藍田神仙粉:夏秋兩季,采秦嶺山中綠色無污染的糜子稍樹葉,晾乾後放入盆中,加入沸騰開水,待稍涼後用力揉搓,去葉柄及雜物後,放入一干凈盤中,冷後即成凝膠狀,切塊後加入蒜、醋、油潑辣椒等。神仙粉味苦清肝,清火明目,是純天然綠色食品。
NO9 藍田糍粑:將優質土豆冼凈,蒸熟後雲皮,放入石臼之中用木杵錘打,直至粘稠狀,取一塊入碗中,加入湯汁、酸菜等即可食用,目前已成為農家樂接待四方賓客的主打品種。
NO10 灞源豆腐乾:因產於藍田縣灞源鄉而得名,屬綠色食品。用秦嶺中出產的無污染黃豆為原料,點鹵而成。豆腐乾清香可口,營養豐富,含膽固醇、脂肪少,具有抗血脂,軟化血管,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深受中老年人的歡迎,投入市場後一直暢銷不衰。
Ⅳ 西安哪裡最值得去各地有什麼小吃
西安市是一座極具古代漢唐韻味的古城,獨特悠久的 歷史 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的名勝古跡,為了方便廣大旅友,愛旅推薦了幾個西安最值得去的經典景點希望大家喜歡。
秦始皇兵馬俑位於西安市臨潼區,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她的地下雕塑群氣勢磅礴,軍陣威武嚴整,陶俑形態逼真向世界展示古代東方文化的光輝燦爛。
華清宮位於西安市臨潼區,是唐代帝王的別宮。華清宮包括原驪山國家森林公園,她與頤和園、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並稱為中國四大皇家園林。
大唐芙蓉園據說是遺留的唐朝皇家園林,擁有我國最大的仿唐建築群,可以進去感受一下大唐文化的繁榮昌盛。
興慶宮位於西安市碑林區和平門外,是唐玄宗做藩王時的官邸,唐玄宗登基後大規模擴大,是玄宗年間中國政治中心所在地,也是他與楊貴妃長期居住的地方。
昆明池位於西安城西的灃水與橙水之間,池附近有石雕人像一對,東牽牛西織女。西漢武帝為攻打南越國和昆明國,仿雲南滇池修建而建,是為了訓練水軍用的,後來變成泛舟遊玩的場所。
白鹿古鎮位於西安市東郊的白鹿原上,鎮子核心部分為建成的近百院陝西、山西、安徽的民居大宅,是陝西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搬遷復建最完好的秦晉民居宅院博物館。
西安地處北方關中平原,以麵食為主食,小吃花樣繁多,其中以擀麵皮、臊子面、水煎包、羊肉泡饃、臘汁肉夾饃、油潑辣子面、biangbiang面等為特色。
西安的回民街是各色 美食 最集中的地方,回民街極具西北民族風情特點,也是西安 旅遊 的熱門打卡點,來這里感受西北民族風情,遍嘗西安極品美味。
歡迎來藍田,藍田小吃多的太。姚家豬蹄,末名帶把肘子。藍田蕎面餄餎,神仙粉,許廟麻花,油糕等。
西安好玩有好吃的地方多了去了,如果時間緊比目魚推薦一個好地方,各種 美食 都能吃到。
永興坊位於西安市東新街中山門里,東臨順城巷。這里匯聚了陝西十一個地市、一百零七區縣的非遺 美食 和百餘種土特產品,在這里真的可以一站嘗遍古都佳餚。
看著這個導覽圖,是不是有許多的 美食 都沒有聽過?想在偌大的西安城找齊各種 美食 真不是件容易事,永興坊就給了你這個機會,省時又省力。我就著重介紹幾種特色的 美食 ,准備好紙巾擦口水吧。
1、三原老黃家泡泡油糕。
泡泡油糕餡是用白糖、黃桂、玫瑰、桃仁、熟面拌成,外皮既不放釩也不施鹼,只是利用大油和水燙面製成。它的特點是色澤乳白,表皮膨鬆、薄如蟬翼。吃的時候也很講究,要趁熱吃,因為油糕是用最快速度油炸上桌的。如果涼了,好看的泡泡紗會癟掉,糖餡也會變硬嚴重影響口感。但是也不可性急,咬一口便咽下容易燙傷。
2、彬縣御面
御面因為其作為宮廷食品而得名,又因為其色澤如玉被稱為「玉面」。它的特點是香辣筋道,蒸熟出籠的御面遇見鋒利的刀片瞬間變了個模樣:薄如紙,形似一片片玉蘭花瓣,涼調爆炒皆相宜。
3、子長煎餅
子長煎餅是延安子長縣著名的傳統小吃,餅薄如紙,銀白透亮。這里的煎餅按份賣,每份8個,餅更薄,個頭更小巧,裡面卷土豆絲、豆腐乾或者小酥肉食用時。食用時,根據自己的喜好,配以醋、蒜湯、辣油等,酸辣味濃,久食不厭。
4、柞水的洋芋糍粑
洋芋糍粑是用熟土豆放到石槽或石板上用木槌搗成泥狀製作而成,再配上酸菜(小芹菜)、蔥花、香菜、蒜泥等拌料湯汁,味道清香、爽滑細膩、甜潤可口。
你好,我是皇家天空一號很高興回答您這個問題,西安哪裡最值得去?各地有什麼小吃?許多外地人到了西安想體驗一下當地的 美食 小吃,總是去回民街。其實西安除了回民街還有大皮院、西羊市、東木頭市、五星街等。
第一、大皮院和西羊市。
大皮院這個地方可以說匯聚了所有的西安老店。外地人喜歡去,西安本地人最鍾意的小吃街就是這里。在這里你不僅可以品嘗到特色本地小吃,而且價格也不像回民街那麼的高昂。
西羊市這條小吃街被稱為最有風情的西安 美食 界。不僅國人遊客慕名前來,還有許多外國友人來到此處。這里不僅僅有 美食 ,還有一道 旅遊 景點,讓你感受到一邊玩一邊吃的快感。
第二、東木頭市和五星街。
東木頭市有一個俗稱「菜市」,從宋代到近代都有自己的都有特色稱號。到了明朝以後就變成了木頭市,這里的 美食 是有 歷史 的,這里的小吃很單純,很正宗。而且還有許多外地小吃。可以說你想吃的任何一種小吃這里都有。
五星街最出名的不是小吃,而是五星街天主教堂。在我們國家,教堂這種東西本來就不多。在這里你不僅可以觀賞外國的洋式建築,還可以品嘗到許多 美食 。逛完教堂吃點東西滿足自己的胃在西安只有五星街可以做到。
來到西安以後,除了體會 歷史 文明人文風俗,都會以小吃為主。去了西安,別光知曉回民街。以上這幾個地方的 美食 ,不僅值得一嘗,更不遜色回民街。
以上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願你開心快樂每一天!
本人陝西的,不吹不黑。個人觀點感覺臨潼 大唐不夜城 大雁塔。著名的回民街並不好,東西貴 態度不好
西安 美食 排行榜前十有:西安灌湯包、蕎面餄餎、甑糕、西安肉丸胡辣湯、岐山臊子面、羊肉泡饃、涼皮、酸菜炒米、biangbiang面、鍋盔。
1、西安灌湯包
賈三是西安城的名人。來到西安,你是無論如何該去拜望賈三先生的,該去品味賈三先生透徹人心的清真和美輪美奐的技藝。找到賈三,你就算是找到了真正的小吃。西安的小吃多,"賈三灌湯包子"是名頭最大、字型大小最為響亮的西安小吃之一。西安灌湯包,顧名思義包子裡面有湯。
2、蕎面餄餎
蕎面餄餎陝西名小吃之一,餄餎古稱「河漏」,已有600多年 歷史 。主要原料為新鮮蕎麥,其特點是色黑條細,筋韌爽滑,挑起來不斷條,清香利口。將精製蕎麥粉用溫水和成面團,取適量的面團放入餄餎床內壓入開水鍋中,煮熟後撈入溫水盆中,食用時加入肉湯、素湯、雜醬等湯料拌食即可。冬可熱吃,夏可涼吃,有健胃消暑的功效。製作 歷史 悠久,素負盛名。
3、甑糕
甑(zèng)糕是西安和關中地區特有的傳統風味小吃,是用糯米、紅棗或蜜棗、紅豆置鐵甑上蒸制而成,故名。此小吃 歷史 悠久。甑,是中國古代一種非常古老的蒸器,有陶制、銅制、鐵制等,後經民間傳承,將鐵甑保留至今,而用之蒸制的粘糕也別有風味。
4、西安肉丸胡辣湯
肉丸胡辣湯源自西安,可以說是蔬菜牛肉丸子湯,或者說是牛肉丸燴菜,但是區別於外地的是湯要勾芡。湯里有渾圓的牛肉丸子,切成塊狀的土豆,蓮花白,胡籮卜,菜花、芹菜等。先用牛羊骨熬湯,下牛肉丸,燴菜,最後勾芡而成。說起容易,但是要做到菜不煮爛,適合可口可是有功夫的。
西安的景點很多,我幫你推薦幾個。
1- 回民街,
2-大明宮遺址公園,
3-碑林博物館,
4-鍾樓鼓樓,
5-明城牆,
6-陝西 歷史 博物館,
7-大雁塔,
8-小雁塔,
9-書院門,
10-大皮院,
11-西倉,
12-大唐西市。
最值得品嘗的特色 美食 如:
1-牛羊肉泡饃,
2-臘汁肉夾饃,
3-肉丸胡辣湯,
4-肉丁胡辣湯,
5-雜肝湯,
6-羊肉水盆,
7-葫蘆頭等
西安的大雁塔、不夜城、回民街等都值得去看一下。我覺得在西安我最喜歡吃面和肉夾饃。
在西安上了3年大學 我覺得西安去最喜歡的是大雁塔 大唐不夜城 然後就是鍾樓回民街
西安古城
Ⅳ 西安必買特產
西安必買特產
一場“逛吃逛吃”的旅遊,是現在“吃貨”們的人生必備經歷之一,下文是旅遊網整理收集的西安必買特產,供大家參考。
兵馬俑復製品
兵馬俑(Terracotta Army;Terra-cotta Figures;soldier and horse figures),即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
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兵馬俑即製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來西安旅遊,小小的兵馬俑紀念品是送給朋友和家人的最佳禮物哦~
木馬勺臉譜
陝西省關中地區與陝南地區,歷史上曾經流行過用懸掛繪有彩色善面圖形的木馬勺來鎮宅辟邪的習俗。凡家中遇到不順心的事,諸如人丁不旺,意外災難發生,就請社火藝人在平日的舀水木馬勺上畫一善面圖形,掛在門框上或房廊下,據說可以鎮宅辟邪。今天看來這是一件滑稽的舉動,但在科學不發達的當時,人們採取這種方式,把希望寄託在這么一把木馬勺上,有時可能會起到一定精神慰籍作用的,這與我們祖國其它民俗如春節貼春聯換桃符,端午節插菖蒲劍、懸掛鍾馗象等有著同一的道理。
黃桂稠酒
西安黃桂稠酒始於商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其特點是:狀如牛奶,色白如玉,汁稠醇香,綿甜適口。酒精成分含量僅為0.5-1%左右,看上去既像江浙一帶人人喜愛的酒釀汁,亦像街頭小吃澆蛋花的醪糟湯,不像一般酒那樣清澈。稱它為酒,只因喝在口中,不乏酒味而已。老弱婦幼和不善飲酒者,均可大碗來喝。飲時或溫或涼,四季皆宜。由於內配有中葯黃桂,使酒味有黃桂芳香,故曰“黃桂稠酒”;還因其產於長安,故又稱為“陝西稠酒”。相傳“貴妃醉酒”喝的就是西安稠酒,故還稱“貴妃稠酒”。
灞源豆腐乾
灞源豆腐乾,因產於藍田縣灞源鄉而得名,屬綠色食品。用秦嶺中出產的無污染黃豆為原料,點鹵而成。豆腐乾清香可口,營養豐富,含膽固醇、脂肪少,具有抗血脂,軟化血管,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深受中老年人的歡迎,投入市場後一直暢銷不衰。
臨潼石榴
臨潼石榴是陝西一大特產。它集全國石榴之優,素以色澤艷麗,果大皮薄,汁多味甜,核軟鮮美,籽肥渣少,品質優良等特點而著稱。名居全國五大名榴之冠,被列為果中珍品,歷來是封建皇帝的貢品,享譽九州,馳名海外。白居易曾寫詩贊美:“日照血球將滴地,風翻火焰欲燒人”。簡直把石榴寫絕了。凡來臨潼的中外遊客,都以能品嘗到這里出產的石榴為一大快事。臨潼石榴暢銷國內各省市和港澳地區、東南亞各國,年出口量數10萬公斤。
閻良相棗
閻良相棗,古老而又現代。說它古老,是因為早在2300年前境域內已有種植(據《閻良區志》載),直到今天仍有上千年歷史的古樹存在;說它現代,是因為現在全區有2萬多畝棗樹。
閻良相棗9月下旬成熟,屬中晚熟品種。閻良相棗因其個大、皮薄、肉厚、味甜而享譽,是很名貴的,更是逢年過節饋贈親朋好友的佳品。
周至山茱萸
周至山茱萸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周至山茱萸具有色鮮、個大、皮厚、葯用成分高等特點,被中醫葯學界譽為葯用植物中的“活化石”。
老堡子仙桃
早在二千多年的'漢朝,終南山下,渭河南岸就已有桃樹栽培的歷史,詩經中《秦風》里就有關桃的美麗詩篇,終南鎮東部曾是漢上林苑所在地,溪流遍布,草木茂盛,桃李爭春,每適春暖花開之際,長楊宮傍,帝都佳麗,踏春賞景,人面桃花,天人和合。而桃熟季節,鮮紅欲滴,十里飄香,甚為壯觀,滄海桑田,歷代更迭,唐詩中曾有“種桃道士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等膾炙人口的詩句,不斷地演繹著有關桃的傳說。
閻良甜瓜
甜瓜因味甜而得名,由於清香襲人故又名香瓜。甜瓜是夏令消暑瓜果,其營養價值可與西瓜媲美。據測定,甜瓜除了水分和蛋白質的含量低於西瓜外,其他營養成分均不少於西瓜,而芳香物質、礦物質、糖分和維生素C的含量則明顯高於西瓜。多食甜瓜,有利於人體心臟和肝臟以及腸道系統的活動,促進內分泌和造血機能。祖國醫學確認甜瓜具有“消暑熱,解煩渴,利小便”的顯著功效。
長安草莓
長安草莓起源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長安草莓生產發展迅速,栽培面積成倍增加。
長安草莓的優良品質,首先源自它生長地獨特的自然稟賦。長安地處關中平原腹部,緊依秦嶺,以秦嶺主脊為天然屏障,為這里營造了特有的小氣候環境,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有利於草莓糖分的積累,加之秦嶺山脈滲透而下的純凈而富含礦物質的水源,土壤有機質豐富,酸鹼度適中,為生產優質精品草莓提供了優越的天然條件,使長安成為國際認可的草莓最佳生產區。
周至獼猴桃
周至獼猴桃是產於陝西周至的獼猴桃,周至獼猴桃的質地柔軟,味道有時被描述為草莓、香蕉、鳳梨三者的混合。因獼猴喜食,故名獼猴桃;亦有說法是因為果皮覆毛,貌似獼猴而得名。品種多樣,其鮮果及加工品屢獲國際國內多項大獎,並遠銷26個國家和地區。2004年,周至獼猴桃取得了歐盟有機食品認證,從而開辟了周至獼猴桃走向世界的新紀元。
藍田大杏
藍田大杏,陝西省藍田縣特產,中國地理標志產品。
境內由於半封閉的盆地地形和山地的影響,氣候的地域類型豐富多樣,對形成較高的作物產量和良好的品質是極為有利。藍田大杏果實圓形,果皮金黃色,果肉橘黃色,個大均勻,果肉纖維少,漿質多,果味甜香可口,果核近圓形,離核,仁味甜。獲陝西省無公害產地認定、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閻良西瓜
閻良是全國有名的甜瓜和西瓜之鄉,本區是西安市轄的遠郊區,地處市東北方向的渭河以北,距市區中心50公里。境內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石川河等3條河流均屬黃河流域的渭河水系;地表黃土覆蓋寬廣、深厚,土壤類型豐富,農耕歷史悠久,物產豐富。正因如此,閻良的西瓜口感沙甜,水分多,閻良西瓜簡直是解暑必備良品啊!
戶太八號葡萄
戶太八號果穗圓錐形,果粒著生較緊密。果粒大,近圓形,紫黑色或紫紅色,酸甜可口,果粉厚,果皮中厚,果皮與果肉易分離,果肉細脆,無肉囊,每次到了葡萄上市季節,戶太八號葡萄是必買水果!可以說戶太八號葡萄是葡萄中的“LV”,但是價格可是十分親民哦~
藍田櫻桃
藍田櫻桃是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的特產。藍田櫻桃成熟早、果實大,產量高、品質好,色澤艷麗、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初夏高檔水果的首選。
火晶柿子
火晶柿子因果實色紅如火,果面光澤似水晶而得名。又因熟後質軟,外皮火紅,深秋成熟時掛滿枝頭,如火焰般艷麗,所以又叫“火景”。它的特點是:個小色紅,晶瑩光亮,皮薄無核,果肉蜜甜、火晶柿子果實扁圓、吃起來涼甜爽口,甜而不膩,味道極佳,且果皮極易剝離。
;Ⅵ 西安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你知道西安都有哪些特色美食嗎
一、涼皮
西安涼皮是一種特色小吃麵食。西安市面上的涼皮大概分三種:岐山擀麵皮、漢中熱麵皮和秦鎮米面涼皮。其中以岐山擀麵皮最受歡迎。因為擀麵皮是從唐代冷淘面演變而來,其麵皮選料精良,工藝嚴謹,調味講究,以"白、薄、光、軟、筋、香"而聞名,涼爽可口,具有筋斗、柔軟、涼香、酸辣可口、四季皆宜之特點。在古代,擀麵皮乃是給宮里的御供食品,故西府人又稱擀麵皮為"御京粉"。
六、樊記臘汁肉
樊記臘汁肉是陝西省西安市著名傳統小吃。由樊鳳祥父子倆創於1925年。已有70年歷史。於1989年參加商業部"金鼎獎"評選活動,被評為部優產品。臘汁肉是一種用醬鍋鹵制的醬汁肉,但比一般醬肉酥爛,滋味鮮長。由於選料精細,調料全面,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陳年老湯, 因此所制的臘汁肉與眾不同,有明顯的特色,人們稱贊它是:"肥肉吃了不膩口,瘦肉無法滿嘴油。不用牙咬肉自爛,食後余香久不散。"
七、貴妃餅
貴妃餅是陝西省西安地區傳統餅類名小吃。的主要原料為麵粉、煉大油、白砂糖、核桃仁、芝麻仁、棗泥等。已有 1000多年的歷史。成品形如圓月、色澤乳白、皮薄餡足、酥脆松軟、咸中帶甜、 油而不膩,是始於唐代的傳統名食。原是驪宮御廚專為唐玄宗的愛妃楊玉環製作 的,很受楊貴妃的喜愛,後傳到民間,人們稱其為"貴 妃餅"。
八、神仙粉
神仙粉是中國廚師之鄉陝西藍田特有的名小吃,在夏秋兩季,當地居民采秦嶺山中綠色無污染的糜子稍樹葉,晾乾後放入盆中,加入沸騰開水,待稍涼後用力揉搓,去葉柄及雜物後,放入一干凈盤中,冷後即成凝膠狀,切塊後加入蒜、醋、油潑辣椒等即可。神仙粉味苦清肝,清火明目,是純天然綠色食品。據說"吃了神仙粉,神仙也不當"。
Ⅶ 聽說陝西特產很有名,不知道都有些什麼啊,在哪能買到啊
西安:扎染、西安木偶、西安刺綉、西安剪紙、仿秦俑、仿唐三彩、戲人泥哨、拓片、臨潼石榴、黃桂稠酒、彩畫泥偶、藍田玉石、攀記臘汁肉、壁畫摩木。
延安:紅棗、杏仁、延安剪紙、蘋果、核桃。
韓城:紅把苕帚、韓城花椒、韓城南糖。
其他:天麻、杜仲麝香、牛手參、厚朴、牛黃、沙苑子、銀耳、華縣大接杏、秦冠蘋果、火晶柿子、洋縣香米、洋縣黑米、紫陽毛洋茶、韓州鍋盔、牛肉乾、潼關醬筍、太白酒、秦州大麴酒、榆林柳編、張良廟拐杖、嵐振藤編。
工藝品要去工藝品商場 食品各大超市均有
Ⅷ 我國最好吃的10大豆腐乾是什麼
豆腐乾,漢族傳統豆製品之一,是豆腐的再加工製品。咸香爽口,硬中帶韌,久放不壞,是中國各大菜系中都有一道美食。豆腐乾營養豐富,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還含有鈣、磷、鐵等多種人體所需的礦物質。豆腐乾在製作過程中會添加食鹽、茴香、花椒、大料、乾薑等調料,既香又鮮,久吃不厭,被譽為"素火腿"。下面就來看看我國最好吃的10大豆腐乾,有沒有你家鄉特產,你認為哪裡的最好吃。
1、陝西壽陽豆腐乾豆腐乾是睢縣龍王店(集)張家祖傳,又稱"張家豆腐乾",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菜,屬於豫菜系。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食品採用大豆為食材,歷經十幾道工序輔以丁香、八角等作料,口味極佳且耐於儲藏。
Ⅸ 哪種品牌的豆腐乾最干凈又好吃
我想可能挺好吃的吧 因為我吃過葫蘆猴手工豆腐乾 才知道南溪豆腐乾這么好吃 於是買了郭大良心正宗豆腐乾 真是難吃 哪裡有豆香味兒 有一點點臭味兒 品牌大名聲大做的品質太差 商家死不承認 說每個人的口感不一樣 是個中國人都能分清豆腥味兒和豆香味兒吧 麻辣的有的超硬 牙腮幫子受不了 可千萬別買郭大良心的 誰買誰上當
Ⅹ 秦嶺深處藏著一片青磚瓦房,滿街豆腐乾飄香,美醉了
一片青磚瓦房,幾分江南韻味
道溝峪長31.9公里,其在灞源鎮有北川、東川兩大支峪,兩峪在灞龍廟(灞源街)西南相匯,至九間房鎮馮家灣出山。北川南側有三條溝道,以青坪村為界。
這里曾是灞源古道上的一個驛站,明清直至民國時期,都是騾馬馱運及肩夫擔挑必經之地。當年這條古道上人流往來,十分繁華,可謂是古道上的一顆明珠。
如今青坪村依然保持著原生態的自然風貌,青山環繞,青磚瓦房,青石門墩...村路上、房前屋後到處是一簇簇、一捧捧開得茂盛的鮮花,空氣中透著一股股清香。
盛夏的村落寂無人聲,雞咕咕地叫著,鳥啾啾地從樹上飛過。農戶的院牆用石頭整齊壘起,果樹圍繞四周,青桃綠杏從樹葉間探出頭來。
聽村人介紹,他們的祖輩大多是明末清初從江蘇、湖北、湖南、安徽等地遷移或逃難過來的,因此村中保留有江南清秀的韻味。
村裡建有一個民俗展示館,栩栩如生地展現了灞源先民以及當下山民們的生活場景:大土炕、大鐵鍋,人們穿粗布衣勞動、吃洋芋蛋兒,做豆腐換錢……讓人如臨其境,醉身其中!
這里是紅色革命老區,在這里誕生了藍洛地區第一個紅色革命政府—藍洛縣人民民主政府。土地革命時期,這里曾是藍洛地區革命斗爭的策源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李先念、汪鋒等同志曾轉戰這里,並留下光輝的足跡。為此,青坪村設立了灞源革命紀念館,向人們講述這一段段鮮為人知的革命故事。
一條百年老街,串串豆乾飄香
灞源街地處東川、西川兩河之間,曾經是商賈雲集、百貨齊聚的貿易中心,數百年滄桑幾經更迭而風韻猶存。
灞源街作為商業市鎮興盛於清代晚期以及民國時期,古街道的南部為南山的貨品集散地,有木材店、糧店、葯店、雜貨鋪等。
這里是關中地區南部山區現存相對集中的一處古商鋪古街區,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原有的布局,為研究關中地區清至民國時期商鋪建築的特點以及商業集鎮布局形態,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佐證,為研究關中地區南部山區清代、民國時期的商品經濟史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整個街道人流熙攘,攤主們沿街兜售著各類農副產品,其中以著名的灞源豆腐乾居多。
每個攤位前都掛著一串串風乾的豆腐,像一串串風鈴,深褐色,看上去就很筋道。
在藍田,灞源豆腐乾算是公認的特產,也是灞源人祖祖輩輩流傳下的老手藝,喜歡的朋友可以來嘗嘗~
一彎倒流之水,一個神奇傳說
我國的河流大體皆朝東,唯這灞河以所向披靡的個性,沖破大山的阻隔,洋洋灑灑向西流去。
陳忠實一首《青玉案》中寫道:「湧出石門歸無路,偏向西,倒著走……」這個「石門」就是道溝峪,也叫「萬軍回」。
水倒著向西流,且被「夾得一線瘦」,此句詩用來形容道溝峪的地形也很貼合,在秦嶺72峪中,道溝峪的峪道可以說是最為狹窄的,有些路段狹窄得只容一車通過。
抬頭看,兩側懸石騰空,嶙峋陡峭,雲繞山崗,松岩一色,蒼茫深邃。
在道溝峪的山道上,有個名叫「王爬嶺」的山坡,而在峪道的東端,有座名叫「萬軍回」的村莊。
在道溝峪,不僅有類似的神奇傳說,更有 歷史 文獻的真實記錄。
徜徉於山水間,嗅一嗅花草香,品一品農家飯,住一住鄉下屋...伴著初生的太陽起床,枕著滿天的繁星入睡,你准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