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睢寧豆腐怎麼做的
在睢寧,豆腐是當作早點來吃的,這讓很多初到睢寧的人都感到非常新奇。睢寧的豆腐是標準的北豆腐,實實在在,硬實的像塊石頭。過去形容哪家的豆腐好,通常會誇張地說:「他家的豆腐是可以用馬尾來稱的!」當然,誰家的豆腐做得再硬實,也是無法用馬尾紮起來稱秤的。這句話雖然誇張,卻道出了睢寧豆腐的質地,沒吃過它的人大概也可以想像得出吧。
在徐州,睢寧豆腐很有名,而且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鍋燒老豆腐」。這「鍋燒老豆腐」要用最傳統的方法來製作。從選料開始,要用睢寧本地產的小黃豆,不用洋品種黃豆;磨漿要用石磨,不用電磨;點豆腐時要用鹵水,不用石膏;燒豆腐要用大鐵鍋和柴禾,不用煤氣。這樣一招一式全過程都按照祖傳的老法子做出來的,就是正宗的睢寧「鍋燒老豆腐」。
說起來,在睢寧,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豆腐。只不過漸漸地有些人家開始買豆腐吃,而淡忘了做豆腐這項手藝了。
做豆腐是一項勞苦活兒,每晚臨睡前要揀好黃豆,清洗後泡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磨漿,趕在天亮之前出鍋,將熱氣騰騰的豆腐帶到市場去賣,經年累月,不論寒暑。在鄉下,經常見到走鄉串戶賣豆腐的,就把豆腐放在木板上,上面蓋上一層白紗布,「打豆腐嘍!」「豆腐來嘍!」大媽大嫂們聞聲出動,拿著傢伙什來打豆腐,寧靜的鄉村也就立刻熱鬧歡騰起來。這些賣豆腐的人更加辛苦,一天下來,怎麼也要跑上好幾十里地,但是散落在各處的村落里的鄉親們又是那麼讓人難以割捨,臘月里李村的張家娶兒媳婦,前幾天後村的馬家剛得個大頭兒子……這方圓數里的村子就像是一張活地圖,裝在走鄉串戶賣豆腐人的腦子里,有苦也有樂。
睢寧豆腐最經典的吃法,也最原汁原味,幾乎不需要有任何廚藝,只要能買到正宗的睢寧「鍋燒老豆腐」就能做得像模像樣———把買來的豆腐切成條塊狀放在清水裡,稍加點鹽煮開後裝盆……
看到這里你也許會說:「這么簡單啊?清水煮豆腐有什麼吃頭?」
別急,最重要的配角還沒上場呢。先剝好一頭蒜,再洗干凈一到兩個青椒,把青椒切碎,然後同蒜瓣一起放在蒜臼里搗成泥,用醬醋調味。
齊了,開吃吧。
Ⅱ 睢寧哪有賣臭豆腐的
東方商城那邊,我十一的時候還在那邊看到有賣的。
Ⅲ 睢寧好吃的小吃有哪些,在什麼地方
小吃有涼粉、娃娃魚、臘皮、菜煎餅、下邳貢菜(苔干)、香腸、燒雞。在縣城都有賣的。好吃與否因人而異。
Ⅳ 徐州睢寧有何特色小吃
很多啊,小吃果斷是 香格爾擀麵皮(睢中後面的那個X家(忘了是陳家還是什麼家了,好久沒回去了)擀麵皮也不錯)
蛙魚 以前很多好吃的,現在貌似不多了,比較有名的事南門小學那裡的紅霞 城西小學對面的小攤 西關過了江陰路 一個服裝廠門口 都還可以, 綠豆粉皮 很好吃,威尼斯超市門口的魷魚也很好吃, 劇場門口的夫子廟臭豆腐,哎,不說了,有點兒饞了,,
Ⅳ 睢寧有什麼好吃的
睢寧豆腐: 遠近聞名,歷史悠久。它製作方法獨特,一直沿襲石磨打漿、網布濾汁、鐵鍋燒煮、鹽鹵點制等工序精製而成。據了解,地方廚師僅以豆腐為主料,做成地方風味的快餐名菜、湯類就達20多種。特別是白水豆腐,最吸引人。如今,睢寧豆腐不斷向豆腐皮、豆腐乾、豆腐丸等精包裝的豆腐鹵製品發展,近百人到北京、上海、新疆、廣州經營豆腐食品或辦廠。
睢寧香腸 :是睢寧具有地域特色的傳統食品,譽滿蘇、魯、豫、皖周邊地區。產品用新鮮精瘦豬肉,輔以10餘味中草葯,傳統工藝,口味獨特,鮮美異常,是純正的綠色食品,享有「王集香腸,香腸之王」美譽,獲「江蘇地方名特優產品獎」、徐州市「最受消費者歡迎產品」殊榮。
王集燒雞:在300多年前的康熙年間已聞名蘇北,歷經滄桑,湯味不改,延續至今。主料燒雞選用地方草雞,輔以20餘種名貴中葯,以傳統技術為基礎,結合現代創新工藝精製而成。香中隱甜,鹹淡宜口,色佳味美,嫩酥俱全。 在江蘇享有較高聲譽。
睢寧水粉皮:也叫臘皮,是徐州一道名菜,起源於宋代,由農家百姓創造產生。製作工藝考究,原料主要來自綠豆、地瓜或土豆中的澱粉。睢寧水粉皮以做成冷盤為主,配上少許菠菜葉,輔以紅辣椒絲、蒜泥、食醋、香油等,獨具佳餚特色。冬季熱炒或做湯,美味令人叫絕。目前,睢寧水粉皮由小群體加工走向大規模生產,在新疆、天津、廣州等國內市場紮根,還走向新加坡、美國等國際市場。
睢寧原甜油 :原甜油是睢寧特產,呈琥珀色,咸甜可口,風味獨特,是高級調味品。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經下邳品嘗甜油時,連連稱善,賜名「御甜油」。御甜油受到人們的青睞,曾獲省新產品開發「金牛獎」。御甜油現已形成集團生產化,年產80萬公斤左右,暢銷國內外。
十孔淺水藕:也叫白蓮藕,個大、豐滿、質細潔白。不管是涼拌還是熱炒,均清脆爽口,甘甜無渣。之所謂稀有,是因藕有10個孔兒,是藕氏家族裡絕無僅有的。其中,姚集十孔淺水藕最有名,遠銷南京、上海、天津、沈陽、哈爾濱等地。
下邳貢菜(苔干): 是一種以取食地上苔莖為主的綠色食品。質地脆嫩,色綠味甘,清朝乾隆年間被定為「貢菜」。目前睢寧古邳有千畝苔干基地,年畝產乾苔干100公斤左右,在港、澳、台、新加坡極為走俏。
睢寧黃皮西瓜:主產區在西部王集鎮,穩定區域面積1萬余畝。目前推廣的優質品種為寶冠黃皮西瓜,上個世紀90年代在美國園藝新品種大賽中獲優勝獎。睢寧黃皮西瓜果皮金黃色,肉質細爽多汁,種子小而少,果皮薄而硬,耐儲運,具有抗病力強,結果早、成熟早的特點。
睢寧三水梨:引自國外,現已享譽國內外,成睢寧一大特產。
Ⅵ 急需徐州睢寧縣的相關資料: 1. 當地的野生動物種類 2. 當地鄉土植物品種 3. 當地宗教及歷史文化 謝謝幫忙
睢寧處於徐州市東南部,徐連經濟帶的中心區域,是江蘇省規劃建設的三大特大城市圈之一徐州特大城市圈「一城兩翼」的重要一翼。面積1773平方公里,總人口132.51萬,全縣轄16個鎮。是徐州市的重要衛星城,具有優越的位置區域條件。西靠全國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徐州市,東臨歐亞大陸橋東橋頭堡連雲港市。境內高標準的徐寧(機場)路、104國道、省市縣一級公路縱橫交錯,徐(宿)寧高速公路橫貫東西;京滬、霍連高速公路與睢寧擦肩而過。內河航道緊連京杭大運河,徐沙河、徐洪河直通洪澤湖。國家民航一級干線機場─徐州觀音機場坐落睢寧境內。作為睢寧縣旅遊發展戰略規劃的組成部分,佔地近700畝的九鏡湖文化生態園,其中浮圖寺、九鏡塔、季札掛劍台、戚姬苑、白門樓、圯橋等復建的歷史景點將成為吸引遊客的重要景觀。下邳名勝文化瀏覽區的圯園、邳園、羊寺晚鍾、下邳古城。在現有張良殿的基礎上再行擴建的圯園,規劃了張良殿、圯橋、黃石公殿等景點。邳園除了青陵台、韓愈亭外,還將復建曹操火燒下邳降關羽時,困劉備甘、糜二夫人的困鳳堂。睢寧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人文會萃,境內名勝古跡甚多,有著四千多年的人類文明,是古黃河文明發源地之一,一千七百多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歷史遺存、文化遺跡頗多;兩漢時期在這里譜就了燦爛的篇章,秦末漢初的歷史人物、歷史故事膾炙人口,仍為今人所樂道。漢至今更是人文薈萃、人傑輩出。位於縣域北部的下邳鎮,自夏禹(公元前2157年)封予奚仲,在此建立下邳國至唐末被立國封邑達二十二次,從宋至清是歷代州、郡、縣的治所,一直是中原東部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歷史上的下邳是中原水陸通衢, 睢寧縣
人丁興旺、商貿繁榮,也是歷代兵家爭奪之地。公元1668年7月12日黃河決口,使一座千年古城湮沒於洪水、沉睡於地下。但今日的三國吳王孫權故里,半個多世紀前毀於戰火的羊山寺鍾聲仍未絕於耳;巨山當頂的康熙行宮、十八羅漢洞吸引著八方遊客前來覽風;原址復建的張良祠在敘說著一代名侯鞠躬禮待老者的動人故事;呂布掘土築城的官湖南,英雄殉命的白門樓歷經滄桑二千年依可覓見。
睢寧宗教文化流傳久遠。東漢末年,佛教開始在睢寧流傳,下邳國相笮融在今下邳鎮城南,建造「浮屠寺」,且寺中有佛塔,即中國有記載的最早寶塔——九鏡塔。明代成化年間,宮人徐瑛奉皇後懿旨回鄉建造了「羊山寺」,憲宗皇帝贈名「宗善禪寺」。道教於元宋年間傳入睢寧,基督教在民國初期流傳較廣。 方言:睢寧話有四個聲調,而且與普通話一一對應(大部分字遵循,少數除外)。是睢寧和其他駱馬湖附近的特點,即1聲調是低平調對應普通話1聲調陰平;2聲調和普通話1聲調(陰平)基本相同;3聲調(上聲)、4聲調(去聲)與普通話的3聲調、4聲調基本一樣。 拼音組成大部分和普通話相同,少數異同也也有變化規律,最大的是詞彙差異。總的聽起來和普通話差異是不大的。睢寧農業觀光旅遊資源豐富。「三洋」產業和生態農業是成為睢寧的標志性品牌,是全國平原梨果第一縣。品相極佳、汁甘味濃的「徐沙河畔三水梨」達1萬公頃,義大利楊樹在這個里紮根繁衍、枝繁葉茂成就了「楊樹之鄉」的美名,面積達2.53萬公頃,成材儲量400萬立方米以上.睢寧兒童畫蜚聲中外,是國家文化部命名的「兒童畫之鄉」,千餘幅作品在國際上獲得各類獎項,有4幅作片長期存放於聯合國總部大廳。是國家外交部饋送國外友人的禮品。 2011年7月26,從國際少兒書畫作文大賽組委會傳來喜訊,睢寧縣選送的300幅兒童畫作品有228幅獲獎,其中,特別金獎32枚 ,金獎39枚,銀獎50枚,銅獎78枚。獲獎作品將被選送在日本舉辦的第四 十二屆《世界兒童畫展覽》,並且入選中國少兒藝教網睢寧縣具有優越的資源優勢,農副業非常發達,已列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優質棉基地縣和生態農業示範縣。睢寧縣是義大利楊樹的第二故鄉,現有意楊成片林20萬畝,四旁樹4200萬株,活林蓄積量400萬立方,年加工各種芯板25萬立方。睢寧的山羊聞名全國,年飼養量達200萬只以上,其板質優良,享譽全球。 1999年被定為全國山羊板皮生產基地。近年更成為南非波爾羊的繁育基地,年存雜交羊50萬只,供不應求。
礦業
全縣已探明有石灰岩、石英石、白雲岩、磷礦石、雲長石、大理石等。石英石品位高,儲量2億立方米。黑色緻密細粒結晶大理石被譽為「睢寧墨玉」,儲量1億立萬米。
五大支柱工業
白色家電、紡織服裝、皮革皮具、鋼鐵機電、化工醫葯是該縣工業的五大支柱。
文化產業
境內許多歷史景點和館藏文物,揭示了古邑睢寧深厚的文化底蘊。近年來,文化教育事業十分繁榮,兒童畫舉世矚目,曾在20多個國家展出,名噪海內外。基礎教育成績斐然,近年來江蘇省高考文理科高分均出自睢寧。蘇北最大的職教中心──睢寧縣職教中心源源不斷地培養出各類人才。 睢寧縣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人文會萃,境內名勝古跡甚多,以圯橋、白門樓等古邳八景最為著名。睢寧兒童畫多次榮獲國際大獎,被譽為「兒童畫之鄉」。 睢寧的今天生機勃勃,睢寧的明天燦爛似錦。睢寧正以嶄新的面貌廣聚四海財源,誠招八方客商,延攬九州賢才,以共興輝煌偉業。 電子商務 90年代初,沙集鎮東風村的主要經濟來源仍然是養豬,即使是傢具業發展的現在,仍然有不少家庭保留著豬圈。但是1998年,受金融風暴影響,豬肉價格從6元/斤下降到了1.8元/斤。2000年,經濟的窘迫讓村民大規模轉向廢舊塑料加工,並積累起了少量的資金,為下一步產業的轉向准備了經濟基礎。但在當時而言,如果不是2008年另一場金融危機的來襲,塑料行情一落千丈,也許東風村村民也不會選擇網銷傢具這條路。金融危機後,加工好的塑料即使能夠銷售出去,匯款也往往不及時,拖款欠款現象嚴重。在經濟壓力下,村民們開始注意到孫寒等人開設的傢具網店。 沙集鎮東風村民孫寒、夏凱、陳雷2006年嘗試著仿製傢具。經過三人的努力,終於在當地找到木匠仿製出了宜家風格的傢具,解決了仿製過程中的技術難題。三人隨後的試賣非常順利,低價而且時髦的仿製傢具,滿足了都市白領兼顧時尚和實用的需求,在淘寶上大賣特賣。2007-2008年間,一批村民受到三人的影響,陸陸續續開通了自己的網店。親戚帶親戚,朋友帶朋友,轉眼間,這一賺錢的新路子就傳遍了整個東風村。2009年,隨著一大批年輕人陸續返鄉開店創業,網銷傢具從新興產業一躍成為村裡的支柱產業,帶動了全村走向富裕。 這不是一個普通的村子。在2010年阿里巴巴公司主辦的第七屆網商大會上,沙集鎮因獨得大會唯一的「全球最佳網商沃土獎」而名聲大噪。應邀參加大會的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東教授對此深感興趣,並稱之為「沙集模式」。
編輯本段特產名片
下邳國6000多年前,邳地就有先民在這里繁衍生息。夏朝,邳地自古屬徐州之域,為徐夷氏族聚居的地方。戰國時期,齊威王封鄒忌為成侯於下邳,始稱「下邳」。公元前208年,項梁渡淮,軍下邳。漢定天下,改郯郡為東海郡,統38縣,治所於下邳。公元前202年,韓信改封為楚王,都下邳。漢高祖7年,下邳仍為東海郡治所。公元72年,漢明帝置下邳國,封子衍為王,領17城,治所於下邳。東臨東海,西至徐州,南過淮陰至安徽嘉山,北達臨沂,為下邳疆域最廣之時。公元220年,魏建國後沿襲漢時舊制,徐州刺吏治所仍於下邳。 牛耕圖是在睢寧縣雙溝鎮出土的漢畫像石,是徐州漢畫像石的精品和代表作,現收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並印在博物館的門票上。牛耕圖沖破了漢代以貴族生活為主的選材傳統,以農家生產活動為題材,在描寫農夫呵牛扶犁耕作時,加入了「簞食壺漿」的婦人和車旁的小狗,生活氣息十分濃厚,整個畫面有靜有動,有遠有近,布局緊湊合理,富有濃郁的詩情畫意,無論從歷史研究還是從藝術角度去看,都是彌足珍貴的藝術瑰寶。 銅牛燈是國家一級文物,漢代文物的精品。出土於睢寧劉樓的漢代墓穴,為水牛馱燈的形象,由牛身、燈座和燈頂組成。水牛昂首站立,牛體中空,牛背中心有圓洞,上置圓筒至燈座,燈座有頂蓋,牛兩角作為通道,與頂蓋相連,煙可進入兩牛角進行水解,起到環保作用。銅牛燈反映了當時銅器加工的工藝水平和人們的環保意識。 睢寧兒童畫是我國藝術百花園里一朵絢麗的奇葩,它以新穎明快的鄉土氣息,充分表現出孩子們獨特的思維方式和非凡的創造力,閃爍著童心的天趣和光彩。睢寧兒童畫曾3次進京,並在珠海、西安、大連、南京、上海、烏魯木齊,深圳等地專題展出,引起轟動。全縣有4800多幅兒童畫作品,被選送到美、英、法、日、德及港澳台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榮獲各類獎項841個,其中特別金獎18個,金牌182枚,4幅作品在聯合國大廈陳列,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兒童畫之鄉」。 睢寧豆腐: 遠近聞名,歷史悠久。它製作方法獨特,一直沿襲石磨打漿、網布濾汁、鐵鍋燒煮、鹽鹵點制等工序精製而成。據了解,地方廚師僅以豆腐為主料,做成地方風味的快餐名菜、湯類就達20多種。特別是白水豆腐,最吸引人。如今,睢寧豆腐不斷向豆腐皮、豆腐乾、豆腐丸等精包裝的豆腐鹵製品發展,近百人到北京、上海、新疆、廣州經營豆腐食品或辦廠。 睢寧香腸 :是睢寧具有地域特色的傳統食品,譽滿蘇、魯、豫、皖周邊地區。產品用新鮮精瘦豬肉,輔以10餘味中草葯,傳統工藝,口味獨特,鮮美異常,是純正的綠色食品,享有「王集香腸,香腸之王」美譽,獲「江蘇地方名特優產品獎」、徐州市「最受消費者歡迎產品」殊榮。 王集燒雞:在300多年前的康熙年間已聞名蘇北,歷經滄桑,湯味不改,延續至今。主料燒雞選用地方草雞,輔以20餘種名貴中葯,以傳統技術為基礎,結合現代創新工藝精製而成。香中隱甜,鹹淡宜口,色佳味美,嫩酥俱全。 在江蘇享有較高聲譽。 睢寧水粉皮:也叫臘皮,是徐州一道名菜,起源於宋代,由農家百姓創造產生。製作工藝考究,原料主要來自綠豆、地瓜或土豆中的澱粉。睢寧水粉皮以做成冷盤為主,配上少許菠菜葉,輔以紅辣椒絲、蒜泥、食醋、香油等,獨具佳餚特色。冬季熱炒或做湯,美味令人叫絕。目前,睢寧水粉皮由小群體加工走向大規模生產,在新疆、天津、廣州等國內市場紮根,還走向新加坡、美國等國際市場。 睢寧原甜油 :原甜油是睢寧特產,呈琥珀色,咸甜可口,風味獨特,是高級調味品。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經下邳品嘗甜油時,連連稱善,賜名「御甜油」。御甜油受到人們的青睞,曾獲省新產品開發「金牛獎」。御甜油現已形成集團生產化,年產80萬公斤左右,暢銷國內外。 十孔淺水藕:也叫白蓮藕,個大、豐滿、質細潔白。不管是涼拌還是熱炒,均清脆爽口,甘甜無渣。之所謂稀有,是因藕有10個孔兒,是藕氏家族裡絕無僅有的。其中,姚集十孔淺水藕最有名,遠銷南京、上海、天津、沈陽、哈爾濱等地。 下邳貢菜(苔干): 是一種以取食地上苔莖為主的綠色食品。質地脆嫩,色綠味甘,清朝乾隆年間被定為「貢菜」。目前睢寧古邳有千畝苔干基地,年畝產乾苔干100公斤左右,在港、澳、台、新加坡極為走俏。 睢寧黃皮西瓜:主產區在西部王集鎮,穩定區域面積1萬余畝。目前推廣的優質品種為寶冠黃皮西瓜,上個世紀90年代在美國園藝新品種大賽中獲優勝獎。睢寧黃皮西瓜果皮金黃色,肉質細爽多汁,種子小而少,果皮薄而硬,耐儲運,具有抗病力強,結果早、成熟早的特點。 睢寧三水梨:引自國外,現已享譽國內外,成睢寧一大特產。 白塘河濕地公園: 白塘河省級濕地公園項目對於我縣的城市、經濟建設意義重大,對慶安鎮以及整個縣城西部的發展,將起到非常大的帶動作用。
編輯本段富民強縣
睢寧地處徐州東南,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在新時期小康建設和「兩個率先」征程中,睢寧正凸顯後發優勢的獨特魅力。 從總量指標看,我們發展實力不斷提高。數字彰顯出收獲。實施「突破睢寧」戰略以來,2010年全縣經濟總量實現了突破進位。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00.1億元,實現「三年翻番」,在全省排名(下同)前進6個位次;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31.1億元,實現「三年翻兩番」,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2.9億元,實現「三年翻兩番」,前進2個位次;規模工業增加值完成56.2億元,「三年增兩倍」,前進5個位次。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4.5億元,「三年增兩倍」,其中城鎮投資完成94.5億元,實現「三年翻番」,前進6個位次;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4.5億元,實現「三年翻番」;出口額完成1.1億美元,「三年增五倍」,前進6個位次。從增量指標看,我們發展速度不斷加快。數字體現出高速度。在市統計局公布的12項經濟指標中,我縣有7項指標增幅全市第一,3項指標增幅全市第二,2項指標增幅全省第一。地區生產總值比2009年(下同)增長14.6%,高於全省平均增幅2個百分點;全口徑財政收入增長79.2%,增幅全市第一,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增長57.5%,增幅全市第二,高於省、市平均增幅31個百分點、22個百分點;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24.2%,增幅全市第一、全省第五,高於省、市平均增幅8個百分點、6.7個百分點;出口額增長6.6倍,增幅全省第一。讓農民的口袋鼓起來,是睢寧新農村建設的主要抓手。高效農業這些年在睢寧取得長足發展,除不斷擴大意楊、三水梨等七大主導產業外,還切實做強高作優質梨、官山食用菌、古邳淺水藕等高效農業,建成申寧羊業、龍大家禽、食用菌示範園等8個投資千萬元以上的農業龍頭項目。
睢寧目標
睢寧縣的白色家電產業是「悶聲發大財」,現在的睢寧讓全市刮目相看,「任爾東南西北風,咬定發展不放鬆」的思路和舉措、招商引資、嚴管幹部等方面的做法都可圈可點。希望睢寧通過努力,有一個跨越式的發展,5年內進入全國百強縣。
睢寧經濟社會發展亮點
中國兒童畫之鄉
全國惟一的「中國兒童畫之鄉」。睢寧兒童畫的小作者們,在幾代美術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培育下,用淳樸稚真的想像,創造了一部天真爛漫的童話。
全國新興白色家電生產基地
中國星星集團家電項目從正式簽訂協議,到第一台冰櫃在睢寧經濟開發區成功下線,僅用了100天,創造了睢寧工業項目建設史上的「百日奇跡」。睢寧現已成為冰櫃產能全國第一、冰箱產能全國第二、江北唯一布點、蘇北最大的白色家電生產基地。
氨綸紗之鄉
天虹紡織集團在睢寧縣設立了3個子公司,擁有20萬紗錠,佔全縣紡織總量的近一半。天虹紡織是全國最大的氨綸彈力紗生產基地,氨綸紗產量位居全國第一。 市委、市政府「突破睢寧」戰略讓睢寧再一次迸發活力,睢寧縣委、縣政府把「大幹項目,干大項目」作為當前經濟發展的核心任務。
全國縣委權力公開透明試點縣
2009年,睢寧縣被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確定為「全國縣委權力公開透明試點縣」後,睢寧從縣委、紀委「兩委」歸位,到收費休眠、直播縣委常委會,拉開了依託民意、嚴管幹部,推進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的「裂變式」改革的大幕。
中國意楊之鄉
三水梨之鄉
白山羊之鄉
「白色家電、紡織服裝、鋼鐵機電、皮革皮具、醫葯化工」五大百億元產業開始崛起。
皮革生產基地縣
2009年,睢寧縣被省政府批准為皮革生產基地縣,睢寧縣經濟開發區是徐州市設立的皮革製品集聚區。截至目前,睢寧縣皮革產業產值達20多億元。
江蘇金融生態示範縣
2010年10月被評委「江蘇省金融生態示範縣」。
Ⅶ 新沂有哪些特色小吃
1,捆香蹄
一種捆香蹄肉類製品。它是以剔除中間主骨,保留蹄皮及趾骨的新鮮豬蹄為主原料,在其內包裹有腌制的豬精肉及熟皮絲相混合的餡料,經鹵煮、殺菌得成品。
2,邵店板栗
板栗是新沂市邵店鎮沭河村名特產品,是全國板栗重點產區之一,已有數百年歷史。邵店鎮被稱為「中國板栗第一鎮」。
3,窯灣雲片桂花糕
雲片桂花糕又名雲片糕、桂片、雪片糕,其名稱是由片薄、色白的特點而來的。其特點質地滋潤細軟,口感綿軟,由糯米粉、桂花、青紅絲、綿白糖等製作而成,原料都要挑選上品。
4,巴山面醬
新沂巴山面醬不僅可以作為一道開胃小菜,用大蔥等沾著吃,還是製作炒菜的配料,比如在燒制回鍋時,在炒肉的過程中加入面醬爆炒,味道極佳。
5,新沂水蜜桃
新沂市屬於溫帶季風氣候,是我國最適宜栽培桃樹的地區之一。該市建成了以踢球山區、馬陵山區和徐塘林場等為主的3大水蜜桃產區,新沂水蜜桃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Ⅷ 睢寧歷史上有哪些名人和土特產
睢寧籍名人:
魏禮群:原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黨組書記。國家行政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正部長級)
楊波:全國政協委員,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原台長、高級編輯。
韓寓群:山東省原委副書記、省長。後任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李光軍:曾任國防科委副主任兼參謀長,武漢軍區副司令員等職。
李少軍:原武漢軍區副司令員李光軍少將之子。原北京軍區副司令員。
張格心:原福建省副省長、福建省人民政府顧問。
劉廣才:原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睢寧的土特產:睢寧豆腐、睢寧香腸、王集燒雞、睢寧水粉皮、睢寧原甜油、十孔淺水藕、下邳貢菜、睢寧黃皮西瓜、睢寧三水梨。
Ⅸ 睢寧縣是徐州市下轄縣,有哪些地方美食可以推薦的
看到這個問題下面的回答不多,作為正宗的徐州人,對家鄉的美食是愛到骨子裡了,自然這個問題要回答一下呀!
睢寧是徐州的下轄縣,位於徐州東南部,是徐州一城兩翼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發展速度很快,已經成為一個風景優美、適宜居住的美麗小城。除了經濟的飛速發展,睢寧也有很多地方美食不容錯過,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到了睢寧有哪些地方美食值得品嘗。
1、睢寧卷煎
卷煎在徐州的各區縣都有,基本是大席上的必備菜品,尤其以睢寧的卷煎最為地道。卷煎是飯也是菜,是以豬肉餡為主,混上些澱粉,用睢寧特有的甜油調味,然後用做好的雞蛋皮裹起來,放在鍋上蒸熟,放涼之後,切成小段來吃的,是徐州很獨特的一種地方風味。
以上6道睢寧美食特產你都吃過嗎?相信每一個睢寧人這6道美食應該都吃過,因為這就是睢寧味道,是每個睢寧人家鄉的獨特味道。當然,睢寧的美食小吃還有很多,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我是孤塵一粒沙,致力於給大家推薦各地美食,喜歡我就關注我,你的關注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