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材:豆腐一塊、豬肉餡100g、大蔥一段、姜一塊、大蒜三瓣、十三香適量、小香蔥二顆、澱粉適量、精鹽適量、鮮醬油適量、蚝油適量、香油適量
二、做法步驟:
1、肉餡中加蔥薑末,加入少許精鹽,一品鮮醬油,蚝油,十三香,雞精,攪拌至粘稠有彈性,加入一匙香油拌均煨十分鍾。
2、豆腐切厚塊,用小刀在上面劃出四框,用小勺子挖出中間的豆腐,形成一個小豆腐盒。
3、在框中加抹入肉餡,用勺子抹平。
4、鍋中加適量食用油,將釀好的豆腐放入開始煎制,有肉的一面先向下面。
5、煎至定型微黃時翻個面。兩面煎黃後先擺入砂鍋中。
6、鍋中加入適量食用油,下入蔥姜蒜末煸炒出香味。
7、加入適量清水,加入精鹽,一品鮮醬油,蚝油燒開。
8、倒入砂鍋中,蓋上蓋子小火燉煮十分鍾。
9、燉煮至湯汁剩下三分之一時淋入適量水澱粉,湯汁變濃稠既可。
10、淋點香油,撒上小蔥花,非常鮮香。
三、小竅門
1、豆腐要選那種鹵水的北豆腐,石膏豆腐太軟容易碎
2、肉餡中蚝油和醬油都有鹹味,鹽要少放,鹹淡口味根據個人喜好調整。
⑵ 豆腐釀餡的做法
材料
原料:,中豆腐1塊,(不要嫩豆腐或內脂豆腐,太嫩,太考驗開洞的技能,中豆腐相對厚實點容易掌握),香菇8小朵,榨菜片5片,蝦皮1小勺,蔥1根,蛋清1個,調料:鹽,胡椒粉,水澱粉少許,油1勺
做法
1,將豆腐橫剖後,再切個十字,正好八塊。
2,將切好小塊的豆腐置於掌心,用小勺柄輕輕以豆腐塊中心為圓點在豆腐塊上捅個圓,要捅到底。再將豆腐翻過來,沿著前一步在反面捅圈的大小,重復操作一遍,然後輕輕一推就可以把豆腐心推出來。
3,香菇泡發,和榨菜蝦皮一起切成沫。(一邊切榨菜一邊想要是有點芽菜就不用切榨菜了,味道一定更好。不過這個榨菜是我親自從重慶背回來的涪陵榨菜,蝦皮替代味精增加鮮味並可以補鈣。老公平日不吃蝦皮的,看到就鄒眉頭,這樣切碎了他也搞不清楚倒吃了不少)
4,將3的成品中拌入蛋清和胡椒粉,不用鹽,榨菜和蝦皮都是鹹的了,拌勻釀入2中調理好的豆腐中
5,取一平底不粘鍋,將4的成品放入,加1勺油,用小火慢慢煎,把豆腐底煎成金黃,餡熟,出鍋裝盤。(這步也可以用蒸的,熱量更低)
6,在前面煎豆腐的鍋中撒上蔥花,(因為鍋底留了些煎豆腐的油)爆香,倒入100ml水,放入少許鹽,胡椒粉,加入水澱粉勾個玻璃芡淋在豆腐上。
⑶ 家鄉釀豆腐用什麼餡好
用料
油豆腐 若干
豬肉 500g
紅蘿卜 半根
姜
蔥
辣椒 2個小的
鹽
味精
生抽
家鄉釀豆腐的做法
首先將豬肉(要有點肥肉)剁成肉末,放入適量生抽,一點薑末,少許蔥白,適量鹽抓勻。家鄉釀豆腐的做法 步驟1
將油豆腐寬的那一面用手挖個小小的洞,然後將肉末一點點的裝入豆腐里,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家鄉釀豆腐的做法 步驟2
起油鍋,將油豆腐一個個放入鍋里,兩面煎黃,撈出。如圖。
如果不覺得單調就可以直接把豆腐放鍋里蒸了。我嫌單調,喜歡放點配菜鋪在上面。半根紅蘿卜夠了,我第一次做,切了一根,有點多了。
將紅蘿卜切成絲,切少許肉絲,下鍋炒好(依據個人口味道放肉,素炒紅蘿卜也行。)
家鄉釀豆腐的做法 步驟4
將煎好的豆腐放入高壓鍋里,上氣10分鍾就可以了。家鄉釀豆腐的做法 步驟5
將炒好的胡蘿卜鋪在蒸好的油豆腐上,完成!
⑷ 釀豆腐的餡怎麼做好吃
1. 事先剁好的豬肉泥放入生抽、鹽、油、料酒、蔥姜拌勻。
2. 把香菇、胡蘿卜切成末,放入肉餡中,拌勻。
3. 豆腐切成4 厘米見方,2.5 厘米厚的塊,挖去豆腐塊的中心部分成凹形,不要挖透。
4. 把調好的內餡填入豆腐里裝滿,不必裝太多,這樣釀豆腐就完成了。
5. 鍋里燒熱油,放入豆腐餡面向下。
⑸ 釀豆腐加什麼好吃
釀豆腐加什麼好吃?
一般不都是加豬肉嗎
家常做法一
客家釀豆腐
1、豆腐對半切成長方形的塊,用小勺子在每塊豆腐中間挖一個小洞,香蔥切成蔥花備用;
2、 香菇事先用水泡1小時泡發,和豬肉一起剁碎,放入適量的生抽,芝麻油,糖,澱粉攪拌均勻,放一邊腌制半小時至完全入味;
3、將腌制好的肉餡釀入豆腐里;
4、平底鍋熱油,放入豆腐塊小火煎制。將每一面都煎至金黃;
5、取一小碗,再倒入適量的生抽,糖和澱粉和適量的水,調成醬汁;
6、將調好的醬汗倒入煎至金黃的豆腐里,加蓋燜2分鍾收濃汁,最後出鍋前撒上蔥花即可。
⑹ 釀豆腐的做法簡單好吃
釀豆腐是一道客家名菜 [1] ,常見於廣東、廣西、福建、湖南、江西等客家地區。製作材料需要豆腐、大蔥、豬肉等,口味清淡,是客家地區美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菜餚之一。湯汁醇厚,鮮嫩滑潤,口味鮮美,廣受歡迎。其他的釀苦瓜、釀辣椒等都是特色美食。
2015年,惠州客家釀豆腐烹飪技藝入列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客家釀豆腐據說這道菜源於中原餃子,因南方少麥,客家人便用釀豆腐寄託對北方餃子、中原文化的感情。每逢時節喜慶,或者閑忙之餘,它是農村客家人的最愛。相傳很久以前,一個五華人和一個興寧人是結拜的好兄弟,後來因為在點菜的時候出現了矛盾,一個要吃豬肉,一個要吃豆腐,後來,聰明的飯店老闆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製作出了釀豆腐。動畫表現了客家人的智慧和深厚的客家飲食文化。此品系梅州市(其中五華縣的釀豆腐最出名)等客家地區的風味傳統名菜,逢年過節或招待賓客,常用此菜。
製作方法
家常做法一
材料:三角油豆腐200克、豬肉末300克、香菜末、蔥花5克、澱粉、白糖、鹽適量、剁椒、上等蚝油、醬油1茶匙、雞蛋1個。
步驟:
1、在豬肉末中加入蔥花、雞蛋液、鹽、醬油攪拌均勻;
2、把三角油豆腐對半切,中間挖空,塞入攪拌好的肉末,然後抹平;
3、包好的油豆腐塞肉放入冷水鍋煮;
4、用香菜末、剁椒、蚝油、白糖和適量清水混合成調料,並加入一點煮油豆腐的水勾芡,倒入鍋中一起煮即可。
家常做法二
主料:豆腐(南)1000克、 豬肉(肥瘦)400克。
輔料:香菇(鮮)100克。
調料:味精5克、大蔥20克、鹽10克、豬油(煉制)40克、胡椒粉3克、醬油10克、澱粉(蠶豆)20克、香油15克。
步驟:
1、豬肉剁成泥;
2、蔥去根須洗凈,切成碎末;
3、香菇去蒂,洗凈,擠干水分,剁成泥;
4、將豬肉泥加香菇泥、蔥末、澱粉、鹽、醬油、胡椒粉、豬油攪成膠狀餡,豬肉泥必須手剁,否則顆粒太小不能塞進豆腐;
5、取大小合適豆腐塊(大致長4cm寬3cm厚1cm)放在手心上,用筷子在豆腐中間戳個洞,再取適量餡放在洞口,用筷子把餡戳進洞中,這個步驟是很考量技術的,粗手粗腳的人做不好。加太多餡很容易撐破豆腐,太少不好吃,餡全在表面也不好吃。技巧是以拇指跟,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尖,小指輕輕圍住豆腐,避免豆腐被撐破。如此逐一做好;也有嫌鮮豆腐釀起來太難用炸過的油豆腐釀的;
6、鍋置中火,加豬油適量,燒至七成熱,將釀豆腐逐個放入鍋中煎呈金黃色,再加豬油,翻煎另一面;
7、另鍋放入上湯、味精、精鹽、醬油、豬油煮沸,將煎好的豆腐放入煮開
8、收汁,出鍋。
工藝提示:
1、豆腐泥與餡心的比例為2:1;
2、此菜先煎後蒸再勾芡,技法頗似北方名菜「南煎丸子」;
3、因有過油煎制過程,需准備熟豬油400克。
客家釀豆腐
主料:豆腐、豬肉(肥瘦)。
輔料:香菇、蔥。
調料:生抽、芝麻油、白糖、澱粉。
步驟:
客家釀豆腐
1、豆腐對半切成長方形的塊,用小勺子在每塊豆腐中間挖一個小洞,香蔥切成蔥花備用;
2、 香菇事先用水泡1小時泡發,和豬肉一起剁碎,放入適量的生抽,芝麻油,糖,澱粉攪拌均勻,放一邊腌制半小時至完全入味;
3、將腌制好的肉餡釀入豆腐里;
4、平底鍋熱油,放入豆腐塊小火煎制。將每一面都煎至金黃;
5、取一小碗,再倒入適量的生抽,糖和澱粉和適量的水,調成醬汁;
6、將調好的醬汗倒入煎至金黃的豆腐里,加蓋燜2分鍾收濃汁,最後出鍋前撒上蔥花即可
溫馨提示:因蔥含有草酸,少放或不放,或用蒜代替蔥。
⑺ 釀豆腐的餡怎麼做好吃竅門
1先把豬肉切成泥。
2蔥、姜切碎,香菇、木耳洗凈。蝦米備好。
3豆腐一塊。
4把香菇、木耳切成末,放入肉餡中。
5豆腐切成4 厘米見方,2.5 厘米厚的塊,挖去豆腐塊的中心部分成凹形。
6肉、蝦米、香菇、蔥白與精鹽、料酒、味精、干澱粉勻成餡,釀入豆腐中間。
7鍋里放油,放入豆腐餡面向下。
8上色後翻過來再煎另一面。
9倒入高湯150毫升、醬油、白糖、味精燒開,轉小火燜入昧,收汁時撒上胡椒粉、料酒即成。
10出鍋裝盤,撒上蔥、椒碎點綴,就可以吃了
⑻ 釀豆腐怎麼做才好吃呢
開始正式製作之前呢,我們首先需要准備以下食材:客家水豆腐8塊,五花肉200克,小蔥2根,食鹽1茶匙,生抽2湯匙,蚝油2湯匙,胡椒粉1茶匙,澱粉3湯匙
第一步:將買來的五花肉起皮後切小塊,然後剁成肉末,盡量的剁碎一點!剁好之後放到一個較大的湯盆裡面,再將小蔥切成蔥花,拿一點出來,剩下的全部放到湯盆裡面,然後在湯盆裡面加入1湯匙的生抽,加入1湯匙的蚝油,加入1茶匙的胡椒粉,加入2湯匙的澱粉,然後用筷子順時針攪拌至肉末起勁,放著腌制一會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