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鮮雞蛋怎麼煮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鮮雞蛋怎麼煮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8-20 13:28:55

⑴ 如何煮好雞蛋

煮雞蛋的用料
雞蛋 水
煮雞蛋的做法步驟
步驟 1
將雞蛋洗干凈
步驟 2
將鍋中加入沒過雞蛋的水即可!大火煮沸騰,轉中火5-7分鍾即可!

煮雞蛋的學問的用料

雞蛋
煮雞蛋的學問的做法步驟

將做法保存到手機
步驟 1
space

2020.1.16的土雞蛋,37g,煮之前涼水泡了一會,大鍋中大火煮4.5mins,拿出來前溫水泡一會。有點苦。

步驟 2
space

2020.1.17的土雞蛋,32g,煮之前涼水泡了一會,小鍋中大火煮4mins,拿出來前溫水泡一會。有點沒熟(雖然小但還是要煮超過4mins的),沒有異味。

步驟 3
space

2020.1.18的土雞蛋,32g,煮之前涼水泡了一會,小鍋中大火煮6mins,拿出來前溫水泡一會。沒有異味。

步驟 4
space

2020.2.2的雞蛋,48g,沒有泡,小鍋中大火煮至沸騰關火悶6mins,拿出來前溫水泡一會。有點沒熟(可能冬天要悶7mins),蛋殼蛋白沒有分離不好撥(可能要用冷水泡才行),沒有異味。

步驟 5
space

2020.2.5的雞蛋,47g,一鍋煮了3個,沒有泡,小鍋中大火煮至沸騰關火,小火煮6.5mins再悶約30s,拿出來前涼水泡一會。熟度剛剛好,沒有異味。

步驟 6
space

2020.2.7的雞蛋,48g,一鍋煮了2個,沒有泡,小鍋中大火煮至沸騰,關小火煮6mins,再悶約1min,拿出來前涼水泡一會。 有點偏熟了,蛋黃中間的芯有點硬,沒有異味。

步驟 7
space

2020.2.7的第二個雞蛋,49g,水快燒開了放下去的(時間估少1.5mins)。 蛋黃微微有點生,但軟糯,沒有異味。

步驟 8
space

2020.2.10的雞蛋,52g,一鍋煮了2個,沒有泡,小鍋中大火煮至沸騰,關小火煮6mins,拿出來前涼水泡30s。 有一點點偏軟,蛋清蛋殼輕微沒有分離(難到我的涼水不夠涼嗎),沒有異味。

步驟 9
space

2020.2.12的雞蛋,46g,沒有泡,小鍋中大火煮至沸騰,關小火煮6mins,拿出來前溫水>涼水泡一會(用溫水稍微沖一下,今天的涼水很冷),拿出水稍微放一會至表面回溫。 這次的味道非常符合我的口味,熟度剛好(是不是跟雞蛋的新鮮程度有關系),軟糯香甜。

步驟 10
space

2020.2.13的雞蛋,48g,沒有泡,小鍋中大火煮至沸騰,關小火煮6.5mins,拿出來前溫水>涼水泡一會,拿出水稍微放一會至表面回溫。 有點難撥,難到不要等它回溫嗎。今天忘記時間了多煮了30s,驚人地和昨天沒什麼區別。比昨天早上的稍微差了一點點,雞蛋心也有那個小洞,看來還得繼續研究。

步驟 11
space

2020.2.14的雞蛋,49g,溫水泡了10mins,小鍋中大火煮至沸騰,關小火煮6mins,燜1min,拿出來前溫水>涼水泡1min,拿出水立刻吃。 咳咳,今天把雞蛋給忘了所以多悶了1min,蛋殼和蛋白沒有太脫離,蛋黃中心微微有點硬(上次悶1min也是硬心,應該就是這個原因吧)。

步驟 12
space

2020.2.15的雞蛋,51g,小鍋中大火煮至沸騰,關小火煮6mins15s,撈出鍋放涼水裡泡約10mins(忙別的去了,歪打正著)。 蛋殼和蛋白完全脫離,蛋白有點涼了,但蛋黃像公蟹蟹膏那樣稍硬的膏狀,是黏的,不是粉的或微稀的,有一點咬到會粘牙的感覺。味道和之前煮的差不多,但口感高一個檔次。

步驟 13
space

2020.2.15的雞蛋,三個一起煮的,小鍋中大火煮至沸騰,關小火煮6mins30s,撈出鍋放涼水裡泡約2mins。 蛋殼和蛋白完全脫離;兩個比較大的蛋殼有小裂痕;左邊是新買的白皮,右邊是之前的棕皮,蛋黃的顏色也是白的比較淺。口味的話也是右邊的膏狀比較多,也比較香(蛋黃香味濃郁)。

步驟 14
space

2020.2.17的雞蛋,51g,涼水泡了一會,小鍋中大火煮至沸騰,關小火煮7mins20s,拿出來前溫水>涼水泡4mins。 看手機忘記時間了多煮了1min(爆了一個),蛋黃有點硬,這次是棕皮的,還是很香。

步驟 15
space

2020.2.18的雞蛋,52g,一鍋煮了3個(爆了一個,為什麼三個裡面總會爆一個),涼水泡一會,小鍋中大火煮至沸騰,關小火煮6.5mins,拿出來後涼水泡5mins(涼水不是很涼)。 蛋清蛋殼完全分離,蛋黃微硬,棕皮的很香, 沒有異味。

步驟 16
space

2020.2.19的雞蛋,48g,泡了一會,一鍋煮三個(有一個有點裂了就選擇燜,燜沒有聲音結果給忘了),小鍋中大火煮至沸騰,關火悶16mins,拿出來前涼水泡3mins。 100%熟的蛋黃,酒店吃的那種,粉粉的口感也不錯,不過還是更喜歡黏一點的。

步驟 17
space

2020.2.20的雞蛋,48g,一鍋煮了3個,泡了20mins,小鍋中大火煮至沸騰,關小火煮8mins15s,拿出來前涼水泡2mins。 (又把時間忘記了)也是全熟,蛋清蛋殼輕微完全分離,粉粉的挺香,比昨天稍微好一些。

步驟 18
space

2020.2.21的雞蛋,50g,泡了25mins,小鍋中大火煮至沸騰,關小火煮6.5mins,拿出來涼水泡5mins。 回到正常。雖說都是棕皮,但牌子不一樣,味道差了好遠,跟白皮的味道差不多(這更說明了味道跟顏色沒多大關系)。蛋黃質量越不好越嘗不出口味(「質量不好」可能跟營養素含量有關,尤其脂肪影響口味),所以只能說稍稍有點硬。蛋白蛋殼完全分離。

步驟 19
space

2020.2.26的雞蛋,48g,泡了20mins,小鍋中大火煮至沸騰,關小火煮6mins20s,拿出來涼水泡2mins。 蛋清蛋殼輕微沒有分離(雞蛋不太新鮮了),蛋黃微微有點硬(這個比較小就要少煮一會),沒有異味。

⑵ 雞蛋怎麼煮好吃

1.選擇雞蛋,雞蛋分新鮮雞蛋和陳雞蛋,新鮮雞蛋一般指3天內的雞蛋,這種雞蛋做水煮蛋就很容易連皮粘殼,還有剛從冰箱拿出來就煮的雞蛋也是如此,因此要用3天以上的雞蛋,如果從冰箱剛拿出來,要把雞蛋放到恢復室溫再煮。

2.煮雞蛋加鹽和醋,煮雞蛋時加入食鹽可以起到殺菌的作用,加醋是為了軟化雞蛋殼,這樣就容易脫殼不炸裂,雞蛋殼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鈣,與醋會產生化學反應,因此加醋能殼軟化,少量水分進入殼內,雞蛋熟後,就容易剝殼了。

3.剝雞蛋方法,剝雞蛋每個人都會,但是做事選對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我曾經在早餐店工作時,一天要剝上百個雞蛋,因此對剝雞蛋還是有點經驗,方法就是煮熟的雞蛋用冷水激一下後,趁溫熱先把雞蛋放桌上敲碎一點,用手掌掌握力度往前面一搓,這時雞蛋殼輕輕一剝就大塊下來,有時蛋殼成兩半自動脫落,速度快3秒完整剝一個。


⑶ 雞蛋怎樣煮既嫩又好吃有營養

下面就介紹煮蛋時應掌握的幾個技巧。 1、水必須沒過蛋,否則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質不易凝固,影響消化。 2、生雞蛋不但存在沙門氏菌污染問題,還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兩種有害物。前者會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後者能與食物中的生物素結合,導致人體生物素缺乏,產生精神倦怠、肌肉酸痛等症狀。 3、如果雞蛋在沸水中煮超過10分鍾,內部會發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蛋白質結構變得更緊密,不容易與胃液中蛋白質消化酶接觸,所以較難消化。此外,雞蛋中的蛋氨酸經過長時間加熱,會分解出硫化物,它與蛋黃中的鐵發生反應,形成人體不易吸收的硫化鐵,營養損失較多。 4、煮前把蛋放入冷水浸泡一會兒,以降低蛋內氣壓;然後用中等火候,冷水煮沸,即可防止蛋殼破裂,避免營養素流失。 5、煮雞蛋看似簡單,卻很難把握火候。時間過短會使蛋黃不熟,時間過長又會使雞蛋變老不好吃。對此,專家告訴我們:煮雞蛋5分鍾最好。 具體的做法: 涼水下鍋,水開後算好5分鍾,煮出來的雞蛋既被殺死了有害致病菌,又能比較完整地保存營養素。 如果雞蛋在沸水中煮超過10分鍾,內部會發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蛋白質結構變得更緊密,不容易與胃液中蛋白質消化酶接觸,所以較難消化。此外,雞蛋中的蛋氨酸經過長時間加熱,會分解出硫化物,它與蛋黃中的鐵發生反應,形成人體不易吸收的硫化鐵,營養損失較多。
烹飪步驟:
煮蛋的營養豐富,是很多家庭的早餐必備品之一,而生雞蛋不但存在沙門氏菌污染問題,還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兩種有害物。所以您知道煮雞蛋到什麼程度既營養又美味嗎?為防止營養素的流失,下面就介紹煮雞蛋時應掌握的幾個技巧
1、水必須沒過蛋,否則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質不易凝固,影響消化
2、生雞蛋不但存在沙門氏菌污染問題,還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兩種有害物。前者會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後者能與食物中的生物素結合,導致人體生物素缺乏,產生精神倦怠、肌肉酸痛等症狀
3、如果雞蛋在沸水中煮超過10分鍾,內部會發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蛋白質結構變得更緊密,不容易與胃液中蛋白質消化酶接觸,所以較難消化。此外,雞蛋中的蛋氨酸經過長時間加熱,會分解出硫化物,它與蛋黃中的鐵發生反應,形成人體不易吸收的硫化鐵,營養損失較多
4、煮前把蛋放入冷水浸泡一會兒,以降低蛋內氣壓;然後用中等火候,冷水煮沸,即可防止蛋殼破裂,避免營養素流失
5、煮雞蛋看似簡單,卻很難把握火候。時間過短會使蛋黃不熟,時間過長又會使雞蛋變老不好吃。對此,專家告訴我們:煮雞蛋5分鍾最好
具體的做法:
涼水下鍋,水開後算好5分鍾,煮出來的雞蛋既被殺死了有害致病菌,又能比較完整地保存營養
如果雞蛋在沸水中煮超過10分鍾,內部會發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蛋白質結構變得更緊密,不容易與胃液中蛋白質消化酶接觸,所以較難消化。此外,雞蛋中的蛋氨酸經過長時間加熱,會分解出硫化物,它與蛋黃中的鐵發生反應,形成人體不易吸收的硫化鐵,營養損失較多

⑷ 正確的煮雞蛋方法怎麼煮

1、煮雞蛋看似簡單,卻很有學問。若煮法不當,會破壞雞蛋的營養成分。會不會覺得煮雞蛋特別簡單呢?水+蛋煮一會就OK。真的是這樣的嗎?其實煮雞蛋還是有一些小訣竅的。泡水。在煮雞蛋之前,最好先把雞蛋放入冷水中浸泡一會兒,水必須沒過蛋,否則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質不易凝固,影響消化;再把蛋放入冷水浸泡一會兒,以降低蛋內氣壓;再放入冷水鍋中煮沸,這樣蛋殼就不易破裂了。當然,這只是保持雞蛋外形完整的方法之一
2
將新鮮雞蛋洗凈,放在盛水的鍋內浸泡一分鍾,然後用小火燒開。這是為了防止雞蛋在燒煮過程中蛋殼爆裂。水淹沒雞蛋浸泡中……
3
雞蛋用小火燒開後,再改用溫火煮8分鍾即可。切忌燒煮時間過長,否則,蛋黃中的亞鐵離子會與硫離子產生化學反應,形成硫化亞鐵褐色沉澱,從而妨礙人體對鐵的吸收煮制過程開始用小火
4
煮熟的雞蛋應取出來讓其自然冷卻,或放在涼開水、冷水中降溫半分鍾,這樣容易剝皮。為防止細菌感染不宜放入自來水中這是煮制過程2分鍾左右
5
如果雞蛋在沸水中煮超過10分鍾,內部會發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蛋白質結構變得更緊密,不容易與胃液中蛋白質消化酶接觸,所以較難消化。蛋品中蛋白質含有較多的蛋氨酸,經過長時間加熱後,它會分解出硫化物,它與蛋黃中的鐵發生反應,形成人體不易吸收的硫化鐵,營養損失較多煮制過程4分鍾左右
6
煮不熟的雞蛋危害更大。生雞蛋不但存在沙門氏菌污染問題,還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兩種有害物。前者會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後者能與食物中的生物素結合,導致人體生物素缺乏,產生精神倦怠、肌肉酸痛等症狀。而雞蛋一經煮熟,上述兩種物質才會被破壞煮制過程6分鍾左右
7
8分鍾到了,煮熟的雞蛋放置自然冷卻
8
取粉條鋪個窩
9
成品,然後給雞蛋畫上你喜歡的表情,這個表情像不像幸福的三口之家!

⑸ 怎樣煮雞蛋才好吃

正確的煮蛋法:雞蛋於冷水下鍋,慢火升溫,沸騰後微火煮2分鍾。停火後再浸泡5分鍾,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清嫩,蛋黃凝固又不老。

⑹ 怎樣煮出的雞蛋,既嫩又好吃有營養

怎樣煮出的雞蛋,既嫩又好吃又營養?

將煮熟的雞蛋投人冷水中冷卻是不可取的。因為雞蛋中有直徑為4~11毫米的氣室,煮雞蛋時,由於溫度升高,氣室內氣壓也隨著升高,這時氣室內的氣體就會擠出蛋外。

c

4、攪動。為了使蛋黃凝固在蛋清的正中間,應在雞蛋下鍋後用手勺不停地順一個方向攪動,使鍋中的水呈漩渦狀轉動,直至煮熟。至於這是什麼原理,想必與物理學上的離心力、向心力有關吧。

⑺ 雞蛋怎樣煮好吃又營養

煮雞蛋是有小訣竅的。

1、泡水

在煮雞蛋之前,最好先把雞蛋放入冷水中浸泡一會兒,再放入冷水鍋中煮沸,這樣蛋殼就不易破裂了。當然,這只是保持雞蛋外形完整的方法之一。

2、火力

煮雞蛋時若用大火,容易引起蛋殼內空氣急劇膨脹而導致蛋殼爆裂;若使用小火,又延長了煮雞蛋的時間,而且不容易掌握好蛋的老嫩程度。實踐證明,煮雞蛋以中火最為適宜。


薺菜花煮雞蛋

3、時間

在確定了火力大小之後,只要准確地掌握好了煮蛋時間,就能夠隨心所欲地控制蛋的老嫩程度。例如,煮軟蛋,水開後煮3分鍾即可。此時蛋清凝固,蛋黃尚呈流體狀;煮溏心蛋,水開後煮5分鍾即可。此時蛋清凝固,蛋黃呈稠液狀,軟嫩滑潤;煮硬蛋,水開後煮7分鍾即可。此時蛋清凝固,蛋黃乾爽。需要注意的是,煮硬蛋時切不可隨意延長時間。因為雞蛋在沸水中煮的時間過長、超過10分鍾時,雞蛋內部會發生一系列化學變化,從而降低雞蛋的營養價值。

4、攪動

為了使蛋黃凝固在蛋清的正中間,應在雞蛋下鍋後用手勺不停地順一個方向攪動,使鍋中的水呈漩渦狀轉動,直至煮熟。至於這是什麼原理,想必與物理學上的離心力、向心力有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