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雞蛋怎麼煮蛋黃不會綠
要想讓雞蛋的蛋黃煮怎麼煮都不會綠,那就。煮四分鍾悶三分鍾,這樣的話雞蛋就不會綠之所以綠,就是因為你煮的時間太長了。
B. 怎樣煮雞蛋蛋黃裡面不會有黑色的東西
因為雞蛋仔煮的過程中,蛋黃中含有豐富的Fe2+離子,它們與H2S氣體反應在蛋黃的表層生成了FeS,而蛋白中的蛋白質會被破壞,釋放出H2S氣體,H2S氣體朝著雞蛋中溫度低的地方流動,也就是雞蛋的中心部位——蛋黃所在地,這樣就使蛋黃表層呈現灰黑色。
(2)雞蛋怎樣煮好吃不會變色擴展閱讀:
1、一些雞蛋在沸水中煮的時間過長,雞蛋內部會發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如蛋品中蛋白質含有較多的蛋氨酸,經過長時間加熱後,蛋氨酸能分解出硫化物,它與蛋黃中鐵發生反應,在蛋黃的周圍形成綠色或灰綠色的硫化鐵,硫化鐵不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從而降低雞蛋的營養價值。
2、營養學家認為雞蛋以沸水煮5-7分鍾為宜,當把雞蛋從鍋里拿出來以後應該放在冷水中冷卻使雞蛋煮的過程停止。
C. 怎樣煮出來的雞蛋最好吃,不老也不嫩
四個煮雞蛋的小訣竅
會不會覺得煮雞蛋特別簡單呢?水+蛋煮一會就OK。真的是這樣的嗎?其實煮雞蛋還是有一些小訣竅的。
1、泡水。
在煮雞蛋之前,最好先把雞蛋放入冷水中浸泡一會兒,再放入冷水鍋中煮沸,這樣蛋殼就不易破裂了。當然,這只是保持雞蛋外形完整的方法之一。
2、火力。
煮雞蛋時若用大火,容易引起蛋殼內空氣急劇膨脹而導致蛋殼爆裂;若使用小火,又延長了煮雞蛋的時間,而且不容易掌握好蛋的老嫩程度。實踐證明,煮雞蛋以中火最為適宜。
3、時間。
在確定了火力大小之後,只要准確地掌握好了煮蛋時間,就能夠隨心所欲地控制蛋的老嫩程度。例如,煮軟蛋,水開後煮3分鍾即可。此時蛋清凝固,蛋黃尚呈流體狀;煮溏心蛋,水開後煮5分鍾即可。此時蛋清凝固,蛋黃呈稠液狀,軟嫩滑潤;煮硬蛋,水開後煮7分鍾即可。此時蛋清凝固,蛋黃乾爽。需要注意的是,煮硬蛋時切不可隨意延長時間。因為雞蛋在沸水中煮的時間過長、超過10分鍾時,雞蛋內部會發生一系列化學變化,從而降低雞蛋的營養價值。
4、攪動。
為了使蛋黃凝固在蛋清的正中間,應在雞蛋下鍋後用手勺不停地順一個方向攪動,使鍋中的水呈漩渦狀轉動,直至煮熟。至於這是什麼原理,想必與物理學上的離心力、向心力有關吧。
D. 怎樣煮雞蛋好吃
雞蛋這樣煮,越煮越香,我一周做2次,好吃!
隨著現在的條件變得越來越好了,不管任何食物都不再像我們小時候那樣缺乏了,無論是肉食品、蔬菜、還是雞蛋,想吃什麼隨時都可以買得到,而雞蛋也就變得不那麼稀罕了。不過我仍然還是很愛吃雞蛋,我經常會把它用來做成茶葉蛋、煎蛋、或是水煮蛋,換著不同花樣去做著吃。其實我們都熟知雞蛋的營養特別豐富,是日常生活中必備的食物,所以每天最少要吃1個蛋,例如早餐可以吃一個水煮蛋,早上的蛋白質就有了,到了中午和下午就可以選擇其他補充蛋白質的食材,這樣也可以增加膳食的多樣性,雞蛋和「它」一起煮,越煮越香,我一周做2次,實在太好吃。
虎皮雞蛋
配料:
雞蛋 6個、老抽 1勺、生抽 2勺、糖 1茶匙、精鹽 少量、花生油 適量、蔥 少許、八角 2顆、薑片 5片、干辣椒 1個
烹飪步驟:
1.雞蛋放入鍋中加入清水,煮沸後再煮5分鍾
2.撈出過涼水
3.剝去外殼
4.在雞蛋上劃幾刀(便於入味)
5.將雞蛋放入6成熱油鍋中
6.炸至雞蛋外皮金黃,起皺撈出
7.將蔥洗凈切段,姜洗凈切片,八角洗凈,干辣椒洗凈切碎
8.將蔥,姜,干辣椒,八角全部入鍋爆香
9.加入清水
10.加入雞蛋
11.加入老抽,生抽大火煮開轉小火15分鍾
12.加入糖,少許鹽大火收汁即可
烹飪小貼士:
1、雞蛋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維生素D、維生素E、葉酸、鈣、鐵、磷、鎂、鋅、銅、碘等;
2、將雞蛋煮熟後撈出鍋,然後倒入冷水裡浸泡五分鍾,等雞蛋涼了之後再剝去外面的一層殼,然後用到在雞蛋的表面上劃上幾道口子,這樣煮好的雞蛋會更入味;
3、老抽切記不能放多,影響味道還會導致成品過於黑,紅燒時可以多燜煮一段時間,讓雞蛋完全入味。
小夥伴們學會了嗎?
E. 荷包蛋如何煮才不散黃
准備雞蛋,等水燒熱把雞蛋打進去就可以了,具體做法如下:
用料
主料:雞蛋2個
輔料:水700毫升
1、備好食材
注意:
要用溫水來煮雞蛋,雞蛋不要開水下鍋,也不要涼水下鍋。水燒開後再下鍋,這樣雞蛋快速遇熱,就會開花,冷水下鍋的話,雞蛋在水中的時間過長,水會將雞蛋給溶解,煮出來的雞蛋就不會完整。
F. 怎麼煮雞蛋蛋黃不會綠
煮雞蛋用冷水還是熱水?多數人不注意,難怪蛋黃發綠口感差
水煮雞蛋是我們日常吃得最多的食品之一,記得小的時候媽媽就經常用茶缸給我們煮雞蛋來吃。如今長大了,身邊健身減肥的朋友彷彿都離不開它了,用他們的話說:「雞蛋的蛋白高,飽腹感強,是最合適減脂餐」。跟身邊健身的朋友交流過後發現,他們最愛的雞蛋做法只有兩種,一種是最常見的水煮蛋,另一種是無油煎蛋,相比之下,水煮蛋能最大程度的保留雞蛋的營養,是最被推薦的雞蛋吃法。
相信每個家庭都做過水煮蛋,但做過不等於會做,你做的水煮蛋一般煮多長時間呢?有沒有破殼粘殼的情況?雞蛋煮老了口感差?蛋黃煮出來是朦朦的綠色?煮好的雞蛋不好剝殼?相信水煮蛋時遇到的這些問題你也都經歷過,那如何煮出完美的水煮蛋呢?下面小小就跟大家分享下自己多次實踐出來的正確煮蛋方法!
煮雞蛋破殼有原因
在學習如何正確做出完美水煮蛋前,我們先要搞清楚雞蛋在煮制過程中破殼的原因。煮雞蛋時破殼是因為在煮制過程中受到冷熱的強烈刺激,雞蛋內部膨脹太厲害,導致擠破蛋殼所以才會破皮,所以煮雞蛋時要冷水下鍋,避免溫度過高使蛋黃迅速膨脹沖破蛋殼。
還有一個原因是剛從冰箱冷藏室拿出來的雞蛋直接上鍋煮也容易破殼,所以在煮之前要讓雞蛋恢復到室溫狀態,可以將雞蛋放在溫暖的地方靜置一會或者在溫水中浸泡片刻再煮制。
煮雞蛋的正確方法
水煮雞蛋的時候,有的朋友說加入少許食鹽可以防止雞蛋破殼,小小在嘗試了以後發現並沒有多大作用,不如加入幾滴白醋,因為雞蛋和醋會發生氧化反應,會使蛋殼變得柔軟不易破,而且煮好後也更容易剝殼。
水煮雞蛋的正確做法是先將雞蛋清洗干凈,然後用平底的鍋具煮制,鍋中冷水加入幾滴白醋,將雞蛋放入鍋中後開大火煮至沸騰,然後轉小火蓋上鍋蓋燜煮8分鍾後關火,最後燜2分鍾即可。
水煮雞蛋的時間一直是大家爭論的焦點,小小為了更直觀的對比,分別將雞蛋煮至了6分鍾,8分鍾和10分鍾,來看看蛋黃的對比效果吧。
6分鍾的水煮蛋大概是七八分熟,略帶溏心,8分鍾則為全熟蛋,蛋黃細膩香嫩口感佳,10分鍾則煮至過老,蛋黃發白蛋黃表層發綠,發綠的部分叫做硫化鐵,不好消化,所以不建議食用這種蛋黃發綠的水煮蛋。
快速剝蛋殼的方法
剝蛋殼的方法有兩個,一個是上文中提到的再煮雞蛋時加幾滴白醋,軟化蛋殼;第二種方法是將煮好的雞蛋放入冷水中浸泡片刻,通過熱脹冷縮的原理可以讓蛋殼輕松地剝除,省時又省力。
水煮蛋方法總結:室溫雞蛋+冷水下鍋+鍋中加入幾滴白醋+水開後轉小火煮8分鍾+煮好後燜2分鍾+過涼水快速剝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