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宣威倘塘黃豆腐怎麼煮好吃,炒的也行。給個詳細的最好有圖
宣威火腿系列之一,起源:一段悲壯的民族融合史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一個率著雄兵的大將從一個叫可渡的地方進入了雲南地界,高原上的風把明朝軍隊的旗幟扯得獵獵作響,這個人就是明朝開國名將傅友德。時光再往前推一千年,在明朝軍隊駐足張望的同一個地方,另一個更著名的軍事家在雲南曲靖「三軍會盟」、「七擒孟獲」南征回朝的時候,也同樣在這里駐足。傳說北盤江滔滔江水切斷了蜀軍的去路,前方探路回來的哨兵回報說:前方可渡。於是,「可渡」就成了這個古時重要的交通驛站的名稱。
所不同的是,諸葛亮所部已經在蠻夷之地歷盡艱辛,凱旋班師,蜀地在望。而傅友德大軍則從這里踏入了平定南蠻的第一步。這個戰功赫赫的鎮南大將軍進入雲南後,所向披靡,零散盤踞在蠻地的土司政權望風歸降。而後,明朝大軍馬不停蹄地到了入滇第一重鎮,為了「宣播朝廷威德」,傅友德馬鞭一揮,將這個重鎮設為「宣威關」。
這就是「宣威」的由來。
有了「可渡」才有了「宣威」,才有了「宣威火腿」,才有了後來的「飲和食德」。在講述宣威火腿的歷史之前,這是一段避不開的歷史。假如說宣威火腿的歷史是幾百年來宣威地方史的縮影,這樣說一點也不為過。
傅友德平定雲南之後,大量的衛戍部隊源源不斷地進駐到了宣威附近廣袤的土地上,他們或五百餘人一衛,或一千餘人為一所,以軍屯的形式駐紮下來,就地守衛和屯墾。各地的驛、屯、鋪、衛、所連為一體,官道和郵路有了保障。一段長達三百五十年「土流合治」的歷史拉開了序幕。至此,大量內地漢族居民得以源源不斷地湧入,一時間,整個高原的寧靜被打破了。新興的農耕文化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蔓延開來,整個宣威附近的生產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耕工具已經掀開荒蠻的土地,漢地帶來的種子開始生根發芽,隨之而來,當地飲食文化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火腿就是這個時候登場的。火腿的腌制方法源自漢族,這一點無可爭議,早在宋朝,抗金名將宗澤發明了火腿的腌制方法,隨後,火腿的腌制方法在內地漢族地區廣為流傳。而漢族在把農耕文化注入這塊紅土地的時候,自然也就把火腿的腌制方法注入進來了。無法想像,當他們再次施展腌制火腿的古老技藝的時候,是否把背井離鄉的疾苦,秋水望穿的鄉愁,或者是對這片古老土地上的美好嚮往,和著一把鹽,透過歲月的傷口,揉進歷史的深處。伴隨著時光和鹽分的滲入,發酵,風干,一個王朝的崛起,幾代人的心血,最後凝結成一隻通身綠毛的火腿。
歷史無從考證從某年某月開始,宣威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有了第一隻火腿。但可以肯定的是,當他們品嘗第一塊火腿的時候,他的眼睛裡散發出奇異的光芒,甚至淚流滿面,他的味蕾屈服於一種難以言說的美味了,甚至,他們再一次嗅到了千里之外的故土的氣息。他在這塊火腿上嘗到了不同,和以往所有的火腿不同的是,這只在高原上腌制出來的火腿散發出了一股特別的,彌久不散的芳香,他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火腿變得如此美味,只是心裡充滿了疑問、驚喜和哀傷。
時間的洪流如同北盤江的水滔滔不絕,硝煙逐漸散去,戰馬已經老死。大明王朝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政權逐步穩固,衛、所、屯、鋪,逐漸成為了地名,曾經的作為衛戍到來將士已經完全融入到當地百姓的生活,一些將士的屍骨就埋葬在遠離家鄉數千里的紅土高原上,其實他們已經能夠預料得到,不遠的將來,在傅友德曾經馬鞭一指的地方,會是子孫的故土,後代的家鄉。
不管土地願不願意,不管土司們願不願意,漢族的大量遷入和繁衍生息,徹底改變了滇東北高原原有的社會格局,新興的生產力和文化成了歷史發展的主流。漢族的土地在逐漸擴張,他們種植的穀物漫山遍野,養殖的牲畜擠滿了柵欄。土著居民們也在逐步接受適應新鮮事物的來臨,漢族文化在這個地域內碰撞交融。一種高原特有的,長著長毛的烏金豬在各個民族之間進行飼養和交易。少數民族開始學習漢族語言和文字,小心翼翼地嘗試著接受漢族的飲食文化,而當他們驚訝的發現,漢族可以把豬肉通過腌制的方法保存到來年食用,並且這種經過腌制的豬肉讓他們感到前所未有的驚訝的時候,少數民族也開始學習豬肉的腌制方法。當然,土司們也品嘗到了這讓他們未曾享用過的漢族美味,並且欣然接受了來自大地的饋贈。
對於宣威火腿來說,另一個重要的時刻來得晚一些。自傅友德設「宣威關」後的三百多年後,明王朝和「土流合制」已經相繼土崩瓦解。
這一年是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清王朝實行「改土歸流」的第二個年頭,土司制度已經被撤銷,新任宣威知州的四川籍官員張漢漫步在宣威街頭,當時火腿已經上市,集市上擺滿了作為商品銷售的火腿,經過三百年的發展,宣威附近的沾益、昭通、威寧、水城——甚至整個雲貴高原都有了火腿的影子。所有經銷火腿的商販,以宣威境內腌制的火腿為上品,均以宣威火腿名譽兜售火腿。張漢隨口問道:這是什麼火腿?
這時有人回答說:「宣威火腿!」
這是擲地有聲的四個字,誰都不曾料想到,自從有「宣威」二字的產生,一直到「宣威火腿」四字的出現,其間經歷了漫長的三百多年。與其說這三百年是中原漢族文化和邊疆少數民族文化在宣威這塊紅土地上交融的歷史,倒不如說它是宣威火腿的誕生史。當一段波瀾壯闊悠悠漫長的歷史的通過歲月的發酵,最後凝聚沉澱在一隻火腿上的時候,我們不能懷疑這段歷史的艱辛與偉大,不能懷疑宣威火腿最承載著的古樸與厚重。
其實,講述宣威火腿,這只是一個開端。
---------我謹保證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將此作品發表於中財論壇。並保證,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發表之情形,否則本人願承擔一切法律責任。謹授權浙江中財招商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全權負責本作品的發表和轉載等相關事宜,未經浙江中財招商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授權,其他媒體一律不得轉載。
2. 豆腐煮湯都有幾種做法
豆腐煮湯太多做法了,這里給你列幾款。
紫菜豆腐鮮茄湯
[用料]紫菜2張,豆腐1件,番茄3個,鮮草菇100克,白菜200克,生薑2片。
[做法]
1、鮮草菇用清水洗凈,用生薑兩片煮水,把鮮草菇放入飛水,撈起沖冷水後瀝干水分備用。
2、紫菜、豆腐、番茄、白菜分別用清水洗凈。豆腐切粒狀,番茄切塊狀後去籽備用。
3、煲中注入適量清水,猛火煲沸,放入鮮草菇、豆腐、白菜、番茄同煮30分鍾,再加入紫菜,沸後便可調味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消滯利尿。
豆腐蟹肉忌廉湯
配料: 豆腐2塊,急凍蟹肉160克,甘筍,洋蔥、西芹各80克,清雞湯4杯,鮮忌廉4湯匙,香葉1片、牛油2茶匙,蔥粒、胡椒粉、鹽各少許。
製作方法:
1、豆腐用沸水燙過,再用冷水沖凈,切小塊;蟹肉解凍,甘筍、洋蔥、西芹、蔥切碎粒。
2、牛油燒化,爆香洋蔥、西芹,加入蟹肉、甘筍炒勻,加適量清水,上蓋用文火燜10分鍾。
3、將清雞湯和香葉加入蟹肉內攪勻,用慢火煮5分鍾,加入豆腐塊再煮5分鍾,取走香葉,加鹽、胡椒粉調味,熄火,拌入鮮忌廉,撒上蔥粒即成。
特色: 湯香滑,色澤靚。
養陰滋胃降火豆腐咸魚頭湯
材料 咸魚頭1—2個,豬展肉250克,豆腐3件,白菜乾200克。
做法
(1)白菜乾浸軟,洗凈,切段,咸魚頭、豬展肉冼凈;豆腐每件切兩半。
(2)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2小時,調味供用。
功效 養陰滋液,退熱生津。胃陰不足,胃火上攻,症見發熱,頭能,牙痛,咽喉痛,口瘡。亦可用於咽喉炎,牙齦炎,口腔炎等屬陰虛胃火上攻者。
說明
注意
(1)本湯加蜜棗4個對燥熱便秘者亦宜。
(2)胃寒口淡者不宜用本湯。
蔥豉豆腐湯
基本特點疏風,解表,散寒。
基本材料:生蔥3條、淡豆豉9克、豆腐2小塊。
做法:
1.先將豆腐放在鍋內煎至淡黃色,然後加入淡豆豉,用清水碗半,煎至大半碗,加入蔥白,再煮片刻。
2.趁熱飲湯食豆腐。飲後即卧床蓋被,至微汗出,便可解表散寒。
家常豆腐湯
材料:熟筍片75克 豆腐500克 水發香菇、豆腐醬、青蒜、紹酒各少許 薑末1.5克 醬油100克 味精4克 菜油250克 豬油少許 鮮湯1100克。
做法:
1 將豆腐切成0.5厘米厚、3.5厘米長的片。用沸水焯去生味;
2 炒鍋放旺火上,加入菜油,放入豆腐、筍片、香菇和味精,煮5分種,加鮮湯, 煮沸後,加入青蒜,味精,淋入豬油,裝盤上桌即可 口袋豆腐湯
主料:豆腐
輔料:油菜心、海米、肉餡、草菇、海帶絲
調料:鹽、蔥、姜、料酒、醬油、雞精、高湯、食用油
做法:
1、將豆腐切成長方形塊,海米、草菇、蔥、姜洗凈切成末,油菜心洗凈;
2、坐鍋點火倒油,油溫6---7熱時,放入豆腐塊炸至兩面金黃色撈出放入熱水中泡軟;
3、鍋內留余油,油溫5成熱時,放入蔥薑末、肉餡炒至變色加入料酒、醬油、鹽、海米末、草菇末翻炒均勻盛入盤中待用;
4、將豆腐上端用刀切一個口,添入炒好的肉餡,用海帶絲系好;
5、坐鍋點火放入高湯、豆腐、少許鹽、雞精,油菜心,開鍋後倒入湯盤中即可食用。
特點:造型美觀,湯鮮味濃。
雞蛋豆腐湯
原料:豆腐,雞蛋,青菜(白菜或菠菜),金針菇,胡蘿卜絲,鹽,香油。
製法:
①青菜洗凈切塊,豆腐切小塊,雞蛋液打散備用。
②煮開一鍋水,將豆腐、金針菇、胡蘿卜絲加入,水開後,將蛋液緩慢倒入,再將青菜放入,放鹽,熄火後淋上香油。
特點:中國家常湯品之一,取料簡單,口味鮮美,含豐富的營養成分,老幼皆宜。
木耳豆腐湯
原料:黑木耳25克,豆腐200克,鹽少許,雞湯1碗
製作方法:
(1)先將黑木耳泡發後洗凈,豆腐切成片;
(2)將豆腐與黑木耳加入雞湯及鹽同燉10分鍾,即可食用。
功效:黑木耳及豆腐均為健康食品,可降低膽固
羊杞豆腐湯
配方:枸杞子10克 羊肉50克 豆腐100克 鹽5克 上湯500克
製作:
1.把枸杞子洗凈,去雜質;羊肉用沸水焯去血水,抹乾水份,切4厘米見方的薄片;豆腐切4厘米見方的薄塊。
2.把上湯放入婉鍋內,用中火燒沸,加入枸杞、羊肉、豆腐、鹽,煮15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1次,吃羊肉、豆腐,喝湯。
功效:補益肝腎,滋陰養血。慢性肝炎可常服。
肉丸豆腐湯
原 料:豬腿肉150克, 嫩豆腐400克, 雞蛋兩個。 色拉油兩大匙, 洋蔥50克, 蒜一瓣, 化豬油25克, 紹酒、胡椒粉、精鹽、味精、干澱粉各少許。
製作方法
①豬腿肉洗凈剁成末,加上用豬油炒過的洋蔥末,加紹酒、鹽、胡椒粉、蛋液、干澱粉攪拌成肉餡,擠成小丸子,下溫油煎黃。
②油爆香蒜茸,下豆腐丁,加水煮沸,加入丸子、味精,高火3分鍾即可。
老闆魚酸菜燉豆腐湯
菜系: 浙江菜
色香味: 色澤鮮艷,味香適口
主料:老闆魚750克、酸菜150克、老豆腐250克
輔料:四川粉條50克、鹽、味精、黃酒各適量
製作:
1)將老闆魚洗凈,焯水,去沙後斬成塊;酸菜、老豆腐分別亦洗凈,切成粗絲和塊,四川粉條用水泡軟待用;
2)起油鍋,放入老闆魚,烹酒,略炒;
3)把老闆魚、酸菜、老豆腐、四川粉條一起放進大砂鍋內,倒入高湯,加調料,上爐用文火燒半小時左右即成。
天麻豆腐湯
[原料/調料]
新鮮豆腐 2塳 新鮮香菇 3朵 天麻 5鍃 茯苓 1/2大匙 九層塔 適量
[製作流程]
(1)將豆腐切塳,香菇切十字紋,九層塔洗渜備用。
(2)將500cc水注入鍋中煮漧,放入天麻、茯苓、枸杞,用小火煮1小時。
(3)加入香菇、豆腐同煮5分鍾,再放入九層塔即可食用。
牡蠣豆腐湯
材料:牡蠣1/2斤、豆腐1塊(1盒)、蔥末2大匙。
調味料:鹽1/2匙,胡椒粉1/6匙
做法:
1.牡蠣用少許鹽抓去雜質,清洗干凈,再瀝干水份;
2.將鍋中的水燒開,放入牡蠣氽燙一下撈起備用;
3.豆腐切丁待用。再燒開一鍋4杯份的水,倒入豆腐及調味料;
4.將牡蠣、蔥花入鍋,即可熄火。大大地享受一下鮮的滋味
毛豆米豆腐湯
主料 豆腐2塊,鮮毛豆米100克,熟雞皮50克,熟火腿15克,水發口蘑15克,海米10克。
輔料 味精1茶匙,精鹽2茶匙,香油,薑末各1.5茶匙,料酒0.5湯匙,鮮湯適量。
製法
1、將毛豆米用開水焯一下,擠去毛豆米的皮膜。豆腐切成菱形小片,口蘑也切成小片。
2、熟雞皮和火腿均切成象眼片。將干海米用溫水洗凈,上屜蒸軟取出待用。
3、將湯鍋放旺火上,加入適量的清水,把豆腐片,雞皮片分別下湯鍋焯一下,撈出,瀝干水。
4、將湯鍋放火上,放入鮮湯,豆腐片,熟雞皮片,口蘑片,毛豆米,火腿片,海米,料酒,精鹽,味精,湯開後撇去浮沫,淋入香油即可。
特點 此菜豆腐嫩,毛豆香。
豆腐魚塊湯
【選料】魚肉200克,豆腐1塊,蔥段、姜絲各少許,料酒、薑汁、精鹽、澱粉、朋椒粉各適量。
【製法】
①將魚肉去皮、去骨,洗凈切塊,加薑汁、精鹽、料酒、澱粉腌勻。豆腐用開水燙一下,切成小塊。
②炒鍋上火,放入適量清水燒沸,下入魚塊、姜絲,燒開後撇去浮沫,加豆腐用旺火燒約20分鍾,加入蔥段、精鹽、胡椒粉即可食用。
【特點】味鮮美,清淡。
【功效】魚肉富含蛋白質,脂肪含量低,並為不飽和脂肪酸。食魚肉能減肥健體。再配以減肥食品豆腐烹製成湯菜,營養更加豐富,減肥作用更加顯著。
豆腐蔥花湯
豆腐營養豐富,有「植物肉」之稱。豆腐味甘微寒,能補脾益胃,清熱潤燥,利小便,解熱毒。蔥辛溫,有發汗解毒作用。此湯有散寒清熱的功效。用治療小兒外感風寒,內有胃熱、咽痛聲啞等症。
原料:
鮮豆腐2塊,蔥2~4根,油、薑片、醬油、香油、味精各少許。
製作:
豆腐切成小塊或條,在清水中浸泡半小時,放入油鍋中銷煎,加入適量清水,同時放進薑片、醬油,煮沸後再煮20分鍾,將蔥切碎,拌入豆腐湯內,燒開後,淋入香油,撒上味精即成。
豆腐百花湯
主料:新鮮豆腐400克;
配料:新鮮香菇30克,菜心40克,紫菜10克,黑木耳10克,胡蘿卜20克,青柿子椒20克,西紅柿20克,蛋清25克,薑末、蔥花、食鹽等適量。
製作方法:
將豆腐捏碎,加鹽拌勻,把打勻的蛋清與豆腐拌在一起;取一耐熱圓盒,在盒底塗抹少許豬油,把調好的豆腐倒入盒內,用刀輕輕刮平;將菜心、新鮮香菇、紫菜、黑木耳、胡蘿卜、青柿子椒、西紅柿等切成各種圖形,擺在豆腐之上,上籠蒸10分鍾;取適量鮮湯燒沸後,將蒸好的豆腐清糕輕輕滑入湯中,加適量蔥、薑末、食鹽,煮沸起鍋即可。
營養素含量:
此食譜能提供蛋白質33.3克,脂肪10.5克,能量384.6千卡。
豆腐酒釀湯
此湯具有養血活血、催乳發奶、清熱解毒的作用。婦女產後常食,既能增加乳汁的分泌,又能促進子宮恢復,有利於產後惡露的排除。
原料:豆腐250克,紅糖、酒釀50克。
製作:
1、將豆腐切成小骨牌塊。
2、鍋置火上,加入適量清水煮沸,把豆腐、紅糖、酒釀放入鍋內,煮15-20分鍾即可食用。
特點:湯甜、酒味香。
豆腐海鮮湯
材料:魚肉、菜心各4兩(約80克),蝦仁3兩(約 120克),豆腐 1件,姜1片,清雞湯1罐,水2罐,鹽適量。
調味科:鹽11。茶匙,糖1/4茶匙,胡椒粉少許。
特色:湯清味鮮,海鮮滑嫩飄浮在湯面上,具有動態美.
操作:
(1)魚肉洗凈切片,與蝦仁加調味料拌勻。
(2)豆腐洗凈,抹乾水,切厚件。
(3)清雞湯、水同煮滾,加入菜心煮片刻至脫生,下美片、豆腐、蝦仁、魚片煮10分鍾,以鹽調味即成。
豆腐苦瓜湯
豆腐甘寒,苦瓜苦寒,均能清大熱,清胃降火,對呃逆不止伴有便秘小兒食用更佳。
原料:豆腐2塊,苦瓜50克,調味品適量。
製作:
豆腐切成小塊,苦瓜洗凈,切成薄片,在沙鍋加水適量,用文、旺火交替,煲2小時,至瓜爛、豆腐熟,再加入調味品,即成。一般用鹽、料酒、味精、香油等,調成咸香味,但也可以單獨加鹽,壓住苦味,因食者喜好調配。
特點:此湯瓜爛,略有苦澀味。
豆腐榨菜湯
主 料: 榨菜1兩(約40克),板豆腐2件,發菜少許,姜1片,上湯4杯,蔥碎少許。
做 法:
1、榨菜切薄片,豆腐切粒;發菜洗凈,放滾水中略煮,撈起揸干水。
2、燒熱少許油,爆香薑片後加入上湯煮滾,放入豆腐、榨菜及發菜再煮約五分鍾,試味後撒上蔥碎即成。
備 註:
1、榨菜如太辣,可用清水洗數次再用。
2、發菜、豆腐營養豐富,含高鈣質,有順腸清熱等功效。
3. 豆腐加什麼一起 煲湯最好喝(就是大塊的豆腐)
雪菜豆腐湯 原料:豆腐200克,雪裡蕻100克,精鹽、蔥花、味精適量,色拉油50克。 製法:豆腐下沸水中稍焯後切為1厘米見方的小丁,雪裡蕻洗凈切丁。鍋上旺火燒熱,放入蔥花煸炒,炒至出香味後放適量水,待水沸後放入雪裡蕻、豆腐丁,改小火燉一刻鍾,加精鹽、味精即可食之。 豆腐煲仔翅 主料: 發好魚翅200克、金裝豆腐30克、火腳20克、老鴿2隻、老雞2000克、豬肉排1000克 配料: 香菜、浙醋 做法: (1)將老雞,肉排、老鴿、雞,洗凈剁成大塊與姜蔥酒泡後,撈起待用。(2)砂鍋竹片墊底,再把發好魚翅砌上,蓋上原料,加入二湯加熱,用旺火,慢火,燉至翅針兩頭下垂加入味料撈起待用。(3)金裝豆腐切塊開水滾後撈起裝入煲仔再加入蛋白,火腳,再加入翅湯核對調味後上席。 特點: 味道鮮嫩、色澤鮮明、富有風味特色 豆腐草菇粟米湯 主料: 豆腐1塊,草菇1兩(約40克),忌廉粟米1罐,粉絲1/2兩(約20克),姜1片,清水3/2杯,油1茶匙。 配料: 調味料:鹽1/2茶匙。 做法: 1、豆腐切粒,用滾水拖過,再浸冷水。 2、草菇去蒂,洗凈,切片,粉絲剪段,浸軟,開罐取出粟米。 3、燒熱油1茶匙,爆香薑片,草菇片,加入清水、忌廉粟米、豆腐煮滾5分鍾,最後加入粉絲,以鹽調味即成。 備註: 煮粟米湯時要不停攪拌,才不會凝結成塊。粉絲浸軟後,用滾水焯片刻,再過冷河,才會爽滑的。 豆腐冬瓜湯 主料: 豆腐250克,冬瓜200克。 做法: 煮湯代茶飲,每日1次。 葯用價值: 主要治療小兒夏季熱暑傷肺胃型:發熱持續不退,熱勢多在午後升高,或稽留不退,氣候愈熱,發熱愈高;口渴引飲,頭額較熱,皮膚乾燥灼熱,無汗或少汗,小便頻數清長,精神煩躁,舌質紅,苔薄黃,脈數細。 豆腐海鮮湯 主料: 鯇魚肉、菜心各4兩(約80克),蝦仁3兩(約120克),豆腐1件,姜1片,清雞湯1罐,水2罐,鹽適量。 配料: 調味料:鹽1/3茶匙,糖1/4茶匙,胡椒粉少許。 做法: 1、魚肉洗凈切片,與蝦仁加調味料拌勻。 2、豆腐洗凈,抹乾水,切厚件。 3、清雞湯、水同煮滾,加入菜心煮片刻至脫生,下薑片、豆腐、蝦仁、魚片煮10分鍾,以鹽調味即成 豆腐鯇魚頭湯 主料: 豆腐120克(切塊),鯇魚頭1個,芫荽15克,淡豆豉30克,蔥白30克。 做法: 將豆腐、鯇魚頭、淡豆豉先煮熟,再放芫荽、蔥白煮沸一下,便可食用。 葯用價值: 主要治療急性鼻炎風寒型:多見於冬季,鼻塞較重,鼻涕多而清稀,說話鼻音重,惡寒重、發熱輕、無汗、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脈浮緊。 豆腐蟹肉忌廉湯 主料: 豆腐2塊,急凍蟹肉4兩(約160克),甘筍,洋蔥、西芹各2兩(約80克),清雞湯4杯,鮮忌廉4湯匙,香葉1片、牛油2茶匙,蔥粒、胡椒粉、鹽各少許。 做法: 1、豆腐用沸水燙過,再用冷水沖凈,切小塊;蟹肉蟹凍,甘筍、洋蔥、西芹、蔥切碎粒。 2、牛油燒化,爆香洋蔥、西芹,加入蟹肉、甘筍炒勻,加適量清水,上蓋用文火燜焗10分鍾。 3、將清雞湯和香葉加入蟹肉內攪勻,用慢火煮5分鍾,加入豆腐塊再煮5分鍾,取走香葉,加鹽、胡椒粉調味,熄火,拌入鮮忌廉,撒上蔥粒即成。 吞拿魚茸豆腐湯 主料: 豆腐2件,吞拿魚肉1罐(小),雞蛋1隻,清雞湯5杯,白酒1/3杯,生粉7/2湯匙,蔥花2湯匙。 做法: 1、豆腐切小方塊,吞拿魚瀝干水後弄碎備用。 2、白酒下鍋煮至減半,下清雞湯煮滾,加入豆腐煮2-3分鍾,放下吞拿魚肉,以生粉埋芡,調味。 3、雞蛋拌勻,乘熱下湯成蛋花,撒上蔥花即成。 荽豉蔥白豆腐魚頭湯 主料: 淡豆豉15克,芫荽10克,豆腐3塊,蔥白15克,鯇魚頭1個。 做法: 將芫荽、蔥白洗凈,切碎;豆豉、鯇魚頭洗凈。起油鍋,將鯇魚頭、豆腐頭洗凈。起油鍋,將鯇魚頭、豆腐分別下油鍋煎香,投入淡豆豉,加清水適量,文火煲30分鍾,再放入芫荽、蔥白煮沸片刻,調味即可。飲湯吃魚頭,每天1料。 特點: 發汗解表、開胃消食。用於夏季感受風寒之邪,周身疼痛、鼻塞流涕、喉癢咳嗽。 酸辣豆腐湯 主料: 冰豆腐1塊,洋蔥、木耳、甘筍絲各2湯匙,番茄2個,荷蘭豆2兩(約80克),瘦肉3兩(約120克),蒜蓉1茶匙,清水5杯。 配料: 腌料:生油2茶匙,生粉1/2茶匙,胡椒粉、麻油各少許。調味料:鹽1茶匙,鎮江醋2湯匙,辣椒油1茶匙。 做法: 1、冰豆腐壓去水分,番茄去皮去籽,荷蘭豆撕去筋蒂,全部均切絲。 2、瘦肉切絲,加腌料拌勻。 3、燒熱油半湯匙,爆香蒜蓉,放下洋蔥絲及荷蘭豆絲略炒,盛起待用。4、清水煮滾,將豆腐絲、甘筍絲、瘦肉絲放下滾10分鍾,加入洋蔥、木耳絲、番茄絲及荷蘭豆絲再滾5分鍾,加調味料即成。 備註: 洋蔥炒過才能發揮其香味,荷蘭豆炒過,可去其豆腥味。 石九公豆腐湯 主料: 石九公魚500克,豆腐兩大塊,姜3片,蔥1棵,鹽適量。 做法: 1、石九公魚去內臟去鱗洗凈。用油把魚兩面煎至金黃。 2、蔥洗凈切段。 3、鍋注入適量水,水滾放入石九公魚及薑片,煲半小時。 4、將石九公魚取出,加入豆腐及蔥段於湯中,煲滾,煮約10分鍾,加鹽調味,即可飲用 藕節冬瓜豆腐湯 主料: 鮮藕節50克,冬瓜100克,豆腐100克。 做法: 共煎湯服,每日2次。 葯用價值: 主要治療口瘡實症:唇頰內側、舌面、上齶等處有黃豆或綠豆大小的黃白色潰瘍點,呈圓形或橢圓形,周圍粘膜鮮紅,潰點數目較多,一般為6-10個,疼痛,尤以進食時為甚;頭痛、口渴、小便赤,舌赤紅,脈滑數。 麥芽糖豆腐蘿卜湯 主料: 豆腐300克,麥芽糖50克,生蘿卜汁1杯。 做法: 混合煮沸食用。 葯用價值: 主要治療支氣管哮喘熱哮型:面赤唇紅、喘息哮鳴、痰黃而粘笛,口渴喜冷飲、大便干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或兼見發熱、惡見、自汗等表現。 籮粉魚頭豆腐湯 原料 魚頭2個、香菇冬筍各50克、豆腐100克 製法 先將魚頭炸一下; 再加少許豆瓣、蔥姜、蒜末,加湯燒開後撈去渣,放香菇、冬筍片、豆腐、醬油、鹽、味精、胡椒、料酒、魚頭熟後放粉皮,湯開後勾芡撒青蒜即成。 豆腐冬瓜瘦肉湯 取豆腐200克、冬瓜400克、瘦豬肉100克。將瘦肉切成肉絲,冬瓜切片,豆腐切成塊狀,加清水3-4碗煲湯,文火煲一小時左右即成。 豆腐性味甘涼,入脾胃大腸經,能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隨息居飲食譜》記載,其有「清熱、潤燥、生津、解毒、補中、寬腸、降濁」之功效。冬瓜性味甘涼,能解暑清熱、降胃火、潤燥生津、利水消渴,再加之瘦肉溫健脾胃,補充肌體在炎熱氣候或勞動後的損耗,故此湯是夏季清熱解暑寬腸健脾的合時湯水。
4. 豆腐搭配什麼食材煮湯更好喝
豆腐在中國是深受大家的喜愛,口感細膩滑嫩,而且適合所有人群,歷史也很悠久,所以豆腐的吃法也是眾多,它可以成為主角,也可以成為配角,可以紅燒,釀,但是自古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千滾豆腐萬滾魚,意思就是它和魚是越煮越美味的,而且豆腐久煮不爛,最適合燒湯了。
1、魚頭豆腐湯
這個不用說了,南北通殺了,能滿足北方人也能滿足南方人,兩者搭配最合適不過,魚頭要越熬越好喝,正是應了那句千滾豆腐萬滾魚的老話,而且兩者也很銜接,魚頭湯汁乳白,豆腐也是白色的,兩種不同的蛋白質,兩者混合食用,可取長補短、相輔相成,提高營養價值。更重要的是豆腐含鈣多,而魚肉中豐富的維生素D能加強人體對鈣的吸收,補鈣效果更佳。
2、青菜豆腐湯
這個對於我們也是很熟悉的了,青菜豆腐湯中,還可以加幾片火腿,加一點肉絲,俗語說「魚生火、肉生痰、豆腐白菜保平安」,老百姓對於白菜和豆腐喜愛程度是很高的,在各地白菜豆腐湯就與不同輔料進行烹制,這個比較隨意。白菜和豆腐看似清淡,但是每個家庭不管富裕不富裕都會熱衷的菜。
3、豆腐肉湯
中國人都比較喜歡吃豬肉,而豆腐和豬肉搭配也是很好的,豬肉的鮮味加上豆腐的清香,豆腐還可以解豬肉的油膩,所以二者搭配是很具有微妙關系的。將肉炒制倒入開水做湯,然後再加入豆腐,燉煮,最後在調味。
4、豆腐蘑菇湯
菌類的種類繁多,和豆腐搭配做湯也是美味佳餚,常見的平菇、金針菇等都有自己獨特的鮮味,與豆腐的鮮嫩爽滑搭配別具一番滋味!
5. 豆腐什麼湯好
一、香菇豆腐湯
1.將香菇洗干凈後,放到鍋里用熱水煮三分鍾後撈出來放在盤子里瀝干。2.豆腐切成小方塊,放一些鹽泡十分鍾。3.鍋里放油,加入蔥和姜,把香菇倒進去炒。4.加一些開水到鍋里,加醬油和醋,煮三分鍾後,把豆腐塊放進去煮。5.加鹽和胡椒粉,再倒些水澱粉進去。6.加入蛋液,攪勻後加味精,滴一點香油,加蔥花即可。
豆腐很有營養,而且價格也很便宜,平時多喝一些豆腐做的湯,對身體有極好的潤燥和滋補作用。喜歡吃豆腐湯的人可以把這些做法收藏起來,經常換著煮,就可以喝上不同口味的豆腐湯了!
6. 豆腐和什麼燒湯好吃
【魚頭豆腐湯的做法】
用料:
胖魚頭 1000克、豆腐 200克、油,鹽,醋 適量、
蔥,姜,香菜 適量、胡椒粉,蒜粒 適量。
做法:
胖魚頭去除魚鰓和內臟,用刀颳去黑色內膜。(賣家處理好的)
蔥切末,姜切片。
起鍋倒油,油燒六七成熱。
放入魚頭煎黃。
一面煎好再煎另一面。
放入蔥姜爆香。
加入漫過魚頭的水,煮開。
用勺子撇去浮沫。加入鹽,醋。蓋上鍋蓋繼續中火煮二十分鍾。
豆腐切塊備用。
二十分鍾後湯變成奶白色。
加入豆腐小火煮五分鍾。
撒上胡椒粉和蒜粒。就可以出鍋啦!
加點香菜,鮮美的魚湯上桌嘍!
小 貼 士
油燒六七成熱,魚頭下鍋煎才不會粘鍋;加入醋是為了去除腥味;鹽可以適當少加,盡量保持湯的原汁原味。
【番茄菌菇豆腐湯的做法】
食材用料:番茄 1個、金針菇 200克、豆腐 1塊、蔥 1根、姜 適量、鹽 適量、油 適量。
做法:
准備好所有食材。蔥姜切末。
豆腐切小塊。
.金針菇洗凈去根。
焯水30秒去根。
.番茄洗凈劃十字架焯水30秒去皮。
切塊。
.鍋中放入適量油,油熱後倒入姜和蔥白爆香,倒入番茄炒出汁。
然後倒入一大碗開水煮1分鍾。
.加入金針菇。
加豆腐。
再次水開,撒上蔥花,加入適量鹽調味,出鍋開吃!
小 貼 士
加水一定要直接加開水,這樣湯更加鮮美。
金針菇中含有秋水仙鹼,人食用後容易因氧化而產生有毒的二秋水仙鹼,它對胃腸黏膜和呼吸道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食用過量後會出現咽干、惡心等症狀,所以一定要焯水。
7. 豆腐和什麼煮湯
雪菜豆腐湯
原料:豆腐200克,雪裡蕻100克,精鹽、蔥花、味精適量,色拉油50克。
製法:豆腐下沸水中稍焯後切為1厘米見方的小丁,雪裡蕻洗凈切丁。鍋上旺火燒熱,放入蔥花煸炒,炒至出香味後放適量水,待水沸後放入雪裡蕻、豆腐丁,改小火燉一刻鍾,加精鹽、味精即可食之。
豆腐煲仔翅
主 料: 發好魚翅200克、金裝豆腐30克、火腳20克、老鴿2隻、老雞2000克、豬肉排1000克
配 料: 香菜、浙醋
做 法:
(1)將老雞,肉排、老鴿、雞,洗凈剁成大塊與姜蔥酒泡後,撈起待用。(2)砂鍋竹片墊底,再把發好魚翅砌上,蓋上原料,加入二湯加熱,用旺火,慢火,燉至翅針兩頭下垂加入味料撈起待用。(3)金裝豆腐切塊開水滾後撈起裝入煲仔再加入蛋白,火腳,再加入翅湯核對調味後上席。
特 點: 味道鮮嫩、色澤鮮明、富有風味特色
豆腐草菇粟米湯
主 料: 豆腐1塊,草菇1兩(約40克),忌廉粟米1罐,粉絲1/2兩(約20克),姜1片,清水3/2杯,油1茶匙。
配 料: 調味料:鹽1/2茶匙。
做 法:
1、豆腐切粒,用滾水拖過,再浸冷水。
2、草菇去蒂,洗凈,切片,粉絲剪段,浸軟,開罐取出粟米。
3、燒熱油1茶匙,爆香薑片,草菇片,加入清水、忌廉粟米、豆腐煮滾5分鍾,最後加入粉絲,以鹽調味即成。
備 註: 煮粟米湯時要不停攪拌,才不會凝結成塊。粉絲浸軟後,用滾水焯片刻,再過冷河,才會爽滑的。
豆腐冬瓜湯
主 料: 豆腐250克,冬瓜200克。
做 法: 煮湯代茶飲,每日1次。
葯用價值: 主要治療小兒夏季熱暑傷肺胃型:發熱持續不退,熱勢多在午後升高,或稽留不退,氣候愈熱,發熱愈高;口渴引飲,頭額較熱,皮膚乾燥灼熱,無汗或少汗,小便頻數清長,精神煩躁,舌質紅,苔薄黃,脈數細。
豆腐海鮮湯
主 料: 鯇魚肉、菜心各4兩(約80克),蝦仁3兩(約120克),豆腐1件,姜1片,清雞湯1罐,水2罐,鹽適量。
配 料: 調味料:鹽1/3茶匙,糖1/4茶匙,胡椒粉少許。
做 法:
1、魚肉洗凈切片,與蝦仁加調味料拌勻。
2、豆腐洗凈,抹乾水,切厚件。
3、清雞湯、水同煮滾,加入菜心煮片刻至脫生,下薑片、豆腐、蝦仁、魚片煮10分鍾,以鹽調味即成豆腐鯇魚頭湯
主 料: 豆腐120克(切塊),鯇魚頭1個,芫荽15克,淡豆豉30克,蔥白30克。
做 法: 將豆腐、鯇魚頭、淡豆豉先煮熟,再放芫荽、蔥白煮沸一下,便可食用。
葯用價值: 主要治療急性鼻炎風寒型:多見於冬季,鼻塞較重,鼻涕多而清稀,說話鼻音重,惡寒重、發熱輕、無汗、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脈浮緊。
豆腐蟹肉忌廉湯
主 料: 豆腐2塊,急凍蟹肉4兩(約160克),甘筍,洋蔥、西芹各2兩(約80克),清雞湯4杯,鮮忌廉4湯匙,香葉1片、牛油2茶匙,蔥粒、胡椒粉、鹽各少許。
做 法:
1、豆腐用沸水燙過,再用冷水沖凈,切小塊;蟹肉蟹凍,甘筍、洋蔥、西芹、蔥切碎粒。
2、牛油燒化,爆香洋蔥、西芹,加入蟹肉、甘筍炒勻,加適量清水,上蓋用文火燜焗10分鍾。
3、將清雞湯和香葉加入蟹肉內攪勻,用慢火煮5分鍾,加入豆腐塊再煮5分鍾,取走香葉,加鹽、胡椒粉調味,熄火,拌入鮮忌廉,撒上蔥粒即成。
吞拿魚茸豆腐湯
主 料: 豆腐2件,吞拿魚肉1罐(小),雞蛋1隻,清雞湯5杯,白酒1/3杯,生粉7/2湯匙,蔥花2湯匙。
做 法:
1、豆腐切小方塊,吞拿魚瀝干水後弄碎備用。
2、白酒下鍋煮至減半,下清雞湯煮滾,加入豆腐煮2-3分鍾,放下吞拿魚肉,以生粉埋芡,調味。
3、雞蛋拌勻,乘熱下湯成蛋花,撒上蔥花即成。
荽豉蔥白豆腐魚頭湯
主 料: 淡豆豉15克,芫荽10克,豆腐3塊,蔥白15克,鯇魚頭1個。
做 法: 將芫荽、蔥白洗凈,切碎;豆豉、鯇魚頭洗凈。起油鍋,將鯇魚頭、豆腐頭洗凈。起油鍋,將鯇魚頭、豆腐分別下油鍋煎香,投入淡豆豉,加清水適量,文火煲30分鍾,再放入芫荽、蔥白煮沸片刻,調味即可。飲湯吃魚頭,每天1料。
特 點: 發汗解表、開胃消食。用於夏季感受風寒之邪,周身疼痛、鼻塞流涕、喉癢咳嗽。
酸辣豆腐湯
主 料: 冰豆腐1塊,洋蔥、木耳、甘筍絲各2湯匙,番茄2個,荷蘭豆2兩(約80克),瘦肉3兩(約120克),蒜蓉1茶匙,清水5杯。
配 料: 腌料:生油2茶匙,生粉1/2茶匙,胡椒粉、麻油各少許。調味料:鹽1茶匙,鎮江醋2湯匙,辣椒油1茶匙。
做 法:
1、冰豆腐壓去水分,番茄去皮去籽,荷蘭豆撕去筋蒂,全部均切絲。
2、瘦肉切絲,加腌料拌勻。
3、燒熱油半湯匙,爆香蒜蓉,放下洋蔥絲及荷蘭豆絲略炒,盛起待用。4、清水煮滾,將豆腐絲、甘筍絲、瘦肉絲放下滾10分鍾,加入洋蔥、木耳絲、番茄絲及荷蘭豆絲再滾5分鍾,加調味料即成。
備 註: 洋蔥炒過才能發揮其香味,荷蘭豆炒過,可去其豆腥味。
石九公豆腐湯
主 料: 石九公魚500克,豆腐兩大塊,姜3片,蔥1棵,鹽適量。
做 法:
1、石九公魚去內臟去鱗洗凈。用油把魚兩面煎至金黃。
2、蔥洗凈切段。
3、鍋注入適量水,水滾放入石九公魚及薑片,煲半小時。
4、將石九公魚取出,加入豆腐及蔥段於湯中,煲滾,煮約10分鍾,加鹽調味,即可飲用
藕節冬瓜豆腐湯
主 料: 鮮藕節50克,冬瓜100克,豆腐100克。
做 法: 共煎湯服,每日2次。
葯用價值: 主要治療口瘡實症:唇頰內側、舌面、上齶等處有黃豆或綠豆大小的黃白色潰瘍點,呈圓形或橢圓形,周圍粘膜鮮紅,潰點數目較多,一般為6-10個,疼痛,尤以進食時為甚;頭痛、口渴、小便赤,舌赤紅,脈滑數。
麥芽糖豆腐蘿卜湯
主 料: 豆腐300克,麥芽糖50克,生蘿卜汁1杯。
做 法: 混合煮沸食用。
葯用價值: 主要治療支氣管哮喘熱哮型:面赤唇紅、喘息哮鳴、痰黃而粘笛,口渴喜冷飲、大便干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或兼見發熱、惡見、自汗等表現。
籮 粉 魚 頭 豆 腐 湯
原 料 魚頭2個、香菇冬筍各50克、豆腐100克
制 法
先將魚頭炸一下;
再加少許豆瓣、蔥姜、蒜末,加湯燒開後撈去渣,放香菇、冬筍片、豆腐、醬油、鹽、味精、胡椒、料酒、魚頭熟後放粉皮,湯開後勾芡撒青蒜即成。
豆腐冬瓜瘦肉湯
取豆腐200克、冬瓜400克、瘦豬肉100克。將瘦肉切成肉絲,冬瓜切片,豆腐切成塊狀,加清水3-4碗煲湯,文火煲一小時左右即成。
豆腐性味甘涼,入脾胃大腸經,能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隨息居飲食譜》記載,其有「清熱、潤燥、生津、解毒、補中、寬腸、降濁」之功效。冬瓜性味甘涼,能解暑清熱、降胃火、潤燥生津、利水消渴,再加之瘦肉溫健脾胃,補充肌體在炎熱氣候或勞動後的損耗,故此湯是夏季清熱解暑寬腸健脾的合時湯水。
8. 特別喜歡喝豆腐湯,用豆腐加什麼菜能做出美味可口的湯呢
可以用海鮮菇,加打撒的雞蛋配上豆腐做成湯,味道很鮮美。
9. 黃豆豆腐湯的做法
用料
黃豆芽 1把
嫩豆腐 1小塊
肉丸、肉片 隨意
豆芽豆腐湯的做法
黃豆芽洗凈。鍋內什麼也不放,中小火炕干。
出鍋時可以放一點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