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陝西漢中的菜豆腐是什麼美食味道如何
相傳在盛唐時期,西鄉縣桑園村住著一對青梅竹馬的年輕夫婦,男的叫趙山順,妻子名雪蓮,婚後相親相愛。雪蓮生了個胖小子,但產後身體十分虛弱,胃口不開,白米細面也不想吃。山順燴了一碗豆腐端來,可雪蓮只吃了幾口就推到一邊,說是「豆腐太硬、咽不下去。若是能做成軟軟的豆腐花花,再加點青菜葉子就好了」。
一天,他在煮大米稀飯時,心裡還想著做軟豆腐花的事,稀飯溢鍋了他才發現,忙舀水壓鍋,缸里水已用完,急得他直搔頭抓腮。雪蓮見丈夫著急的樣子,忙提醒他說:「快把案板上那碗豆漿倒進去」。山順忙把豆漿倒入鍋里,過了一會揭開鍋,只見上面漂起一層層豆腐花花。山順又驚又喜,趕忙把切碎的青菜撒進鍋里,熟後先舀了一碗端給妻子。雪蓮吃後,連聲說好,一連吃了三碗還沒吃夠。孩子滿月那天,山順做了一鍋青菜軟豆腐花花飯,請前來賀喜的親戚朋以們品嘗。都說這飯可口好吃,紛紛向山順詢問做法,爭相仿做。這樣,青菜軟豆腐花花飯就傳遍當地城鄉,傳到漢中各地,人們稱其為「菜豆腐」。
第四道工序:然後濾過豆腐的酸水倒入鍋中加入米熬粥,有的還會加入小玉米粒,要小火慢熬,粥既不能熬得太稠,也不能太稀,講究湯濃米爛。
配菜:美食有美食的講究,吃菜豆腐時需配小菜,小菜的配法也極有講究,一般是用蔥花、香菜、薑末、蒜泥、青椒、香油、油潑豆瓣醬、紅油辣子等拌勻入盤下飯。這飯菜吃起來急不得,要有章有法,一口豆腐,一口湯粥,即一口濃香,一口清香,對比換口,亂招式便走了韻味兒。先小心翼翼地呷一口熱滾滾的湯,吸氣品,清香自然,浸潤雙肋;再用筷子夾上一撮配菜抹於豆腐上,送入口中,細嚼慢咽,濃香悠長,彌漫鼻息。豆腐綿甜,湯粥酸香,小菜麻辣,那種難言之妙令人回味無窮。
想來工序講的應該比較清楚了吧,想自己親手做的親們,挑個周末去買1塊錢的豆漿,1塊5毛的漿水菜(一定要湯多菜少),找個大鋼筋鍋在家裡試著自己做做吧。至於點好豆腐沒有bu籃壓成塊怎麼辦,家裡常用的漏勺也是可以滴!
2. 農村菜豆腐的做法
菜豆腐又稱菜豆腐粥,是陝西省漢中市的一道傳統名吃,被評為漢中四大小吃之一。
菜豆腐質量的好壞全在這"點"的功夫上,這里的人家家都有吃酸漿水菜的習慣,用上好的酸漿水點出的豆腐白、活、細、綿、精、嫩,
後味清幽淡遠,略帶甘甜,不像用傳統的石膏、鹵水等化學原料點制的那樣發澀發苦。
點要得法,每隔四五分鍾點一次酸漿水,需一勺一勺慢慢點,性急不得,如此數回,待豆花一層層結塊,水和豆腐涇渭分明時,輕輕撈起,用紗布包裹,稍稍擠壓成形,腐塊間雜青菜,色澤清白如玉,一股酸香氣撲鼻而來,令人垂涎。然後將淘凈的大米下進濾過豆腐的酸水中熬粥,小火慢熬,不時用鐵勺在鍋底輕攪幾次。粥不能熬得太稠,也不能太稀,要湯濃米爛,這時再將豆腐切成小塊,回鍋與粥一起稍煮一下,一鍋酸香四溢的菜豆腐就做成了。
黃豆....500克
醋.....500克
豆粉.....50克
石膏.....15克
饊子....400克
肉末....250克
辣椒面....20克
菜油....150克
醬油....250克
精鹽.....25克
蔥花.....50克
大頭菜....50克
大米....125克
小白菜...500克
1.將黃豆、大米淘洗干凈,分別用水浸泡,待其泡漲後,混合磨漿,裝盆備用。
2.石膏置火上,般至不明亮時,取出眷細,用絲羅篩出細粉,加少量水與豆粉混合調勻備用。
3.倒漿入鍋,燒開後撇去浮沫,用勺不斷攪動,以免巴鍋,煮漿熟透至元生豆味為止。加入剁細的小白菜,沸一兩沸,加鹽,加石膏豆粉液,攪拌均勻,即可離火,此即"菜豆腐。"
4.鍋置旺火上,燒熱,注入菜油後,冒清煙時,加入肉末煸炒,水去油吐,加入大頭萊(剁細)、豆鼓、蔥花、辣椒面、花椒面、醬油、醋等調料,烹料酒,加味精少許起鍋裝碗。
5.大碗盛菜豆腐,另碗盛炒好的餡料,平盤盛碎饊子,一並上桌,客人自行分食(菜豆腐盛小碗中,加 1~2勺餡料,上面撒上碎饊子,用湯勺食用)。
〔工藝關鍵〕
1.熬豆漿時,宜中火,用勺不斷攪動,因未濾去豆渣,常易沉底糊鍋,稍有疏忽,前功盡棄。
2.喜食辣者,上桌可另跟紅油辣椒。
3. 在陝西漢中可以吃到哪些美味
陝西的漢中市可謂中國歷史上的名城,在很多戰役、演義、歷史記錄中都被提及。因為漢中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可以說是兵家必爭之地。除了歷史底蘊,漢中的美食也很多樣,還很有代表性,充滿著陝西的風格。
漿水面
陝西是一個吃面的大省,有著各種各樣的面條,單單是西安市,面條小編就寫過不下十種。夏天溫度這么高,吃帶湯的熱面條免不了會汗流浹背,所以漿水面這種能起到清爽開胃作用的面條在夏天就很受歡迎。漿水面是一種酸湯面,有著可以開胃的特殊的酸香。
漿水面之所以叫漿水面,是因為面條的湯汁是漿水。漿水是做豆腐發酵得來的一種食品,有著特殊的酸香味,有點像老北京的豆汁,愛的人一頓飯都離不開。漿水面的味道酸辣口味的,十分的清爽,芹菜、花椒、油潑辣子等配料也讓人對它愛不釋手。
洋縣麵皮
洋縣麵皮是漢中地區非常普遍常見的一種食品,麵皮是一種以大米為原材料的食物,既可以當做主食,又可以當菜吃。麵皮在漢中有多普遍呢?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做,但即使如此,每個漢中人出去吃飯還要吃麵皮,在家裡吃,在外也要吃,為什麼呢?
之所以叫洋縣麵皮,是因為關中的麵皮中,要數洋縣的品質最高。調料、製作、原料、口味和花樣都要數洋縣的麵皮最好。蒸好後的麵皮晶瑩透亮,拌入陳醋、蚝油、鹽、蒜、姜等調味料,再加入蘿卜絲、菠菜、豆芽等配菜,十分美味。
菜豆腐
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菜豆腐,先別急,菜豆腐和中華名吃豆腐腦略有相似,可以聯系著想像一下。菜豆腐的別名叫做菜豆腐粥,是漢中的一道特色傳統小吃,又是漢中四大美食之一。菜豆腐的歷史很悠久,據說和漢高祖劉邦還有關系。
黃官臘肉從過年時開始製作,先殺年豬,拌香料腌制後在火塘上熏烤,熏烤使用的木頭為柏樹枝,這種木材有著特殊的香氣,而且煙熏後可以有效的驅除蒼蠅等昆蟲,保證了臘肉的潔凈。黃官臘肉的味道香醇,肥而不膩。一家人煮肉,一條街都能聞到香味,可見黃官臘肉的品質之高。
4. 漢中菜豆腐辣椒怎樣做好吃
食材
主料黃豆1000g青菜500g輔料鹽適量豬油適量香蔥適量生薑適量大蒜適量紅豆腐兩塊
步驟
1.把干黃豆用清水泡發,撿去殘渣
2.把挑選好的黃豆用料理機打成豆漿(原始的做發是用石磨來磨的)
3.把打好的豆漿倒入蘿篩裡面過濾,把豆漿濾到鍋裡面,上面的豆渣丟掉。(沒有蘿篩可以用細紗布代替)
4.把濾到鍋里的豆漿慢慢用小火燒開(一定要小火哦,火大了會糊鍋的)
5.在等待豆漿燒開的這段時間,我們把准備好的青菜摘洗干凈
6.把洗干凈的青菜切碎
7.准備好酸漿水(這個漿水也是漢中一道農家小菜的產物,叫漿水菜。歇後語"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中的「鹵水」就是我們現在要用到的漿水)
8.豆漿燒開後下入切好的青菜,煮三分鍾
9.青菜下鍋三分鍾後就進行最關鍵的「點漿水」。取一個湯勺,舀一勺漿水慢慢從鍋邊淋下去,就這樣從外到內慢慢的用漿水淋遍,然後關火,靜靜的等待五分鍾。(這個過程很漫長。我們老家有句話叫做「要想豆腐多,鍋邊站成窩」。意思就是說點豆腐急不得,要慢慢來)
10.等到可以看見有少量的豆腐在結塊的時候就又進行上一步的動作,從外到內慢慢的點漿水。再等五分鍾。
11.再點一次漿水,還是重復剛剛的動作。第三次漿水點完以後再等十分鍾,鍋里的湯就變清了,這時候就發入自己煉制的豬油再放一點鹽(鹽不能放多了,只要嘗到有一點點鹹味就可以了)
12.現在來製作菜豆腐的搭檔。首先要把香蔥切成蔥花,用鹽腌一下
13.把生薑切粒放在香蔥上面
14.把大蒜切碎放在香蔥上面
15.准備兩塊紅豆腐,剝去外面的菜葉(這里用到的紅豆腐其實和湖南的臭豆腐差不多,都是要把好好的豆腐捂到發霉,然後再放各種調料腌制)
16.鍋里燒油下入紅豆腐炒散
17.把炒好的紅豆腐放入剛剛切好的蔥姜蒜裡面,拌勻,加生抽和雞精調味
18.這就是等待十分鍾後的菜豆腐
19.取一隻碗,盛上菜豆腐放上調好的辣椒,在這個炎炎夏日裡就可以酣暢淋漓的吃上一頓了!
5. 漢中漿水菜豆腐的做法步驟圖,怎麼做好吃
步驟
1.把干黃豆用清水泡發,撿去殘渣
2.把挑選好的黃豆用料理機打成豆漿(原始的做發是用石磨來磨的)
3.把打好的豆漿倒入蘿篩裡面過濾,把豆漿濾到鍋裡面,上面的豆渣丟掉。(沒有蘿篩可以用細紗布代替)
4.把濾到鍋里的豆漿慢慢用小火燒開(一定要小火哦,火大了會糊鍋的)
5.在等待豆漿燒開的這段時間,我們把准備好的青菜摘洗干凈
6.把洗干凈的青菜切碎
7.准備好酸漿水(這個漿水也是漢中一道農家小菜的產物,叫漿水菜。歇後語"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中的「鹵水」就是我們現在要用到的漿水)
8.豆漿燒開後下入切好的青菜,煮三分鍾
9.青菜下鍋三分鍾後就進行最關鍵的「點漿水」。取一個湯勺,舀一勺漿水慢慢從鍋邊淋下去,就這樣從外到內慢慢的用漿水淋遍,然後關火,靜靜的等待五分鍾。(這個過程很漫長。我們老家有句話叫做「要想豆腐多,鍋邊站成窩」。意思就是說點豆腐急不得,要慢慢來)
10.等到可以看見有少量的豆腐在結塊的時候就又進行上一步的動作,從外到內慢慢的點漿水。再等五分鍾。
11.再點一次漿水,還是重復剛剛的動作。第三次漿水點完以後再等十分鍾,鍋里的湯就變清了,這時候就發入自己煉制的豬油再放一點鹽(鹽不能放多了,只要嘗到有一點點鹹味就可以了)
12.現在來製作菜豆腐的搭檔。首先要把香蔥切成蔥花,用鹽腌一下
13.把生薑切粒放在香蔥上面
14.把大蒜切碎放在香蔥上面
15.准備兩塊紅豆腐,剝去外面的菜葉(這里用到的紅豆腐其實和湖南的臭豆腐差不多,都是要把好好的豆腐捂到發霉,然後再放各種調料腌制)
16.鍋里燒油下入紅豆腐炒散
17.把炒好的紅豆腐放入剛剛切好的蔥姜蒜裡面,拌勻,加生抽和雞精調味
18.這就是等待十分鍾後的菜豆腐
19.取一隻碗,盛上菜豆腐放上調好的辣椒,在這個炎炎夏日裡就可以酣暢淋漓的吃上一頓了!
6. 菜豆腐怎麼做
以是大眾化的食品。其製作的主要原料是黃豆,經過浸泡、打磨成漿,用細籮或紗布濾去豆渣,煮沸,然後加入漿水菜酸湯點清待形成豆腐時,再濾出豆腐壓成塊。該豆腐質地細嫩,色澤清白如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吃法上有酸甜之分,用所剩的酸漿水加入大米煮熟,快熟時加入所制豆腐,粥熟食之酸香可口,特別食酸味豆腐時,配以油煎辣椒,蒜泥等拌成的佐菜,食之後清香意爽,餘味無窮。菜豆腐營養價值高,既經濟又實惠,真是-山珍海味油膩膩,不如漢中菜豆腐。
菜豆腐稀飯是漢中菜豆腐地區一種民間家常飯,雖然做的方法不復雜,但因取料方便,做工較細,好吃且富有營養,所以已成了當地待客的佳餚了。 這種家常飯之所以被民間奉為待客上品,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種飲食極富營養,即使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看,豆漿、豆腐都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且易於消化,有利體內吸收,也不失為一種配方科學,有利於人體健康的美味佳餚。冬季吃這種飲食,暖和耐飢,夏天吃止渴消暑,既美味又實惠。不但如此,這種飲食無論男女老幼,體強體弱,都能食用。難怪無論社會怎樣發展,這種取材容易,且獨具鄉土風味的菜豆腐稀飯卻一代傳一代成了家常待客飯中的佼佼者了
7. 豆腐的民間吃法有很多,介紹一下您家鄉的獨特吃法有哪些
豆腐,一種普通又家常的食材。其歷史縱橫至今約二千多年,可說是平民價格、貴族般享受的食材,更是中國飲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發明與珍品。
因其價廉物美、營養值高、取材容易,豆腐的身影出現在中華各地,又與當地的飲食文化、天氣氣候相結合,而變換出各種各樣的做法與吃法。
今天就來看看龐大的豆腐家族~
重口派【1】長沙&紹興--臭豆腐
南方的甜豆腐腦,加入白糖或蜂蜜,清甜滋潤,甜蜜彌漫整個口腔。而咸豆腐腦,澆上鹵汁、加上小菜,便是小豐盛的最佳早餐。一碗下肚,溫暖腸胃,飽腹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