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雞蛋最好吃的秘訣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雞蛋最好吃的秘訣

發布時間: 2022-08-06 13:57:23

雞蛋怎麼吃才是最好效果

方法/步驟

1
煮雞蛋
方法最簡單,但是不要小看喲。煮雞蛋可以將雞蛋中的營養原汁原味的鎖定在蛋殼里,可以說,煮雞蛋的營養成分最高。人體易於吸收和消化。

2
嫩炸(煎雞蛋)
將雞蛋打開,放入加油油脂的熱鍋中,使用文火慢慢煎熟,這種吃法也能是人體充分吸收和消化雞蛋的營養,但是效果沒有煮雞蛋好,如果給每種吃法打分的話,這種吃法只能打98分。

3
炒雞蛋
一般家庭最常見的吃法。事實上這種吃法沒有第二種吃法好,主要是因為人體消化吸收比較差一點,如果打分的話可以打97分。

4
開水、牛奶沖泡
這是少數人的專利,一般人吃不下,這種吃法很多人不敢嘗試。當然,就其營養成分和功效來說,可以打90分。

5
煎雞蛋(老炸)
有一些人吃雞蛋的方法就是不同,非要將雞蛋炸得熟透,兩面膠黃,事實上,這種雞蛋營養成分就會降低,還富含大量油脂。如果評分的話,最多80分。

6
生吃
並不是所有的食物都是和生吃,也不是所有的食物生吃的營養價值最高。雞蛋就是如此。生雞蛋里可能含有一些細菌,只有加熱煮熟之後才能將這些細菌消滅,而且省吃雞蛋只能吸收雞蛋營養的30%到50%。

7
最後,說明一下兒童最好的食用雞蛋的方法。
蒸雞蛋和蛋花湯。這兩種做法都能夠將雞蛋的蛋白質松解,使得容易被兒童消化吸收。

⑵ 雞蛋怎麼吃最好

科學吃雞蛋 最營養的烹飪方法: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沖蛋為92.5%,生吃為30%~50%。由此來說,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不過,對兒童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松解,極易被兒童消化吸收。 注意:茶葉蛋應少吃,因為茶葉中含酸化物質,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會對胃起刺激作用,影響胃腸的消化功能。 雞蛋一天吃多少:雞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食用過多,可導致代謝產物增多,同時也增加腎臟的負擔,一般來說,孩子和老人每天一個,青少年及成人每天兩個比較適宜。 蛋白好還是蛋黃好:正確的吃法應該是吃整個雞蛋,蛋白中的蛋白質含量較多,而其他營養成分則是蛋黃中含得更多。 四、如何食用雞蛋 雞蛋的吃法很多,根據不同年齡和身體狀況,可選用不同的吃法。 嬰兒常用的是吃煮雞蛋中的蛋黃,將之碾成粉末,加水或奶食用。 低齡幼兒,可從蒸雞蛋羹開始,到蛋花湯、水潑蛋和煎荷包蛋。需要食用流質飲食時,可用牛奶或豆漿沖蛋花。兒童可以食用炒雞蛋、蛋餃、金鉤千層卷、蟹粉蛋等。 煮雞蛋是常用的吃法之一,但若煮不得法,往往會使蛋清熟而蛋黃不熟;或煮過頭了,把雞蛋煮得開了花,蛋白蛋黃都很硬,這樣都不利於消化吸收。 正確的煮蛋法:雞蛋於冷水下鍋,慢火升溫,沸騰後微火煮2分鍾。停火後再浸泡5分鍾,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清嫩,蛋黃凝固又不老。 據營養學家介紹:不同煮沸時間的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是有差異的。「3分鍾雞蛋」是微熟雞蛋,最容易消化,約需1小時30分鍾;「5分鍾」雞蛋「是半熟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約2小時;煮沸時間過長的雞蛋,人體內消化要3小時15分。 「5分鍾雞蛋」不僅軟嫩、蛋香味濃,而且有益人體營養。美國醫學界曾發表研究報告,24名成人每日吃兩個半熟蛋,6個星期後血脂並沒有上升,對人體有益的好膽固醇(HDL)反增加10%。 雞蛋的營養及吃法 雞蛋是一種營養非常豐富、價格相對低廉的常用食品。它的食用對象A相當廣泛,從4~5個月的嬰兒一直到老人,都適宜食用雞蛋。 一、雞蛋的營養價格 1、蛋白質 雞蛋含豐富的優質蛋白,每百克雞蛋含12.7克蛋白質,兩只雞蛋所含的蛋白質大致相當於3兩魚或瘦肉的蛋白質。雞蛋蛋白質的消化率在牛奶、豬肉、牛肉和大米中也最高。 雞蛋中蛋氨酸含量特別豐富,而谷類和豆類都缺乏這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所以,將雞蛋與谷類或豆類食品混合食用,能提高後兩者的生物利用率。 2、脂肪 雞蛋每百克含脂肪11.6克,大多集中在蛋黃中,以不飽和脂肪酸為多,脂肪呈乳融狀,易被人體吸收。 3、其他微營養素 雞蛋還有其它重要的微營養素,如鉀、鈉、鎂、磷,特別是蛋黃中的鐵質達7毫克/100克。嬰兒食用蛋類,可以補充奶類中鐵的匱乏。蛋中的磷很豐富,但鈣相對不足,所以,將奶類與雞蛋共同喂養嬰兒就可營養互補。雞蛋中維生素A、B2、B6、D、E及生物素的含量也很豐富,特別是蛋黃中,維生素A、D和E與脂肪溶解容易被機體吸收利用。不過,雞蛋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較少,應注意與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配合食用。 二、吃蛋黃好還是吃蛋白好 蛋黃和蛋白的蛋白質都是優質蛋白,消化率都很高。但是,蛋黃與蛋白的其它營養成分有較大差異,蛋白以卵清蛋白為主;蛋黃除了含豐富的卵黃磷蛋白外,還含有豐富的脂肪和微營養素(微營養素是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總稱),特別是鐵、磷以及維生素A、D、E和B族含量豐富。 三、生雞蛋的營養價值高嗎 雞蛋很容易受到沙門氏菌和其它致病微生物感染,生食易發生消化系統疾病,生蛋清中含有機生物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它們妨礙蛋白質和生物素的分解和吸收。相反,煮熟雞蛋的蛋白質結構由緻密變為鬆散,易為人體消化吸收。當然,過度加熱後,蛋白質過度凝固,也不利於消化吸收。 雞蛋誤區ABC 誤區A:產婦吃雞蛋越多越好 產婦在分娩過程中體力消耗大,消化吸收功能減弱,肝臟解毒功能降低,大量食用雞蛋,會導致肝、腎的負擔加重,引起不良後果。食入過多蛋白質,還會在腸道產生大量的氨、羥、酚等化學物質,對人體的毒害很大,容易出現腹部脹悶,頭暈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狀,導致「蛋白質中毒綜合征」。蛋白質的攝入應根據人體對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功能來計算。一般情況下,產婦每天吃3個左右的雞蛋就足夠了。 誤區B:常吃雞蛋導致膽固醇偏高 不會。因為蛋黃中含有較豐富的卵磷脂,是一種強有力的乳化劑,能使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變得極細,順利通過血管壁被細胞充分利用,從而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而且蛋黃中的卵磷脂消化後可釋放出膽鹼,進入血液中進而合成乙醯膽鹼,是神經遞質的主要物質,可提高腦功能,增強記憶力。 誤區C:生雞蛋更有營養 生吃雞蛋不僅不衛生,容易引起細菌感染,營養也不易被吸收。生雞蛋里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影響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可導致食慾不振、全身無力、肌肉疼痛等「生物素缺乏症」。另外,生雞蛋內含有「抗胰蛋白酶」,會破壞人體的消化功能。至於那些經過孵化、但還沒有孵出小雞的「毛雞蛋」,就更不衛生了。 解密烹飪雞蛋技巧 攤雞蛋:忌用大火,否則會損失大量營養。因為溫度過高時,雞蛋中的蛋白質會被破壞分解。尤其是炸得焦脆的雞蛋,營養損失就更厲害。但是火太小了也不行,時間相對較長,水分丟失較多,攤出的雞蛋發干,影響質感。因此,攤雞蛋最好用中火。 蒸雞蛋羹:雞蛋羹是否能蒸得好,除放適量的水之外,主要決定於蛋液是否攪拌得好。攪拌時,應使空氣均勻混入,且時間不能過長。氣溫對於攪好蛋液也有直接關系,如氣溫在20℃以下時,攪蛋的時間應長一點(約5分鍾),這樣蒸後有肉眼看不見的大小不等的孔眼;氣溫在20℃以上時,時間要適當短一些。不要在攪蛋的最初放入油鹽,這樣易使蛋膠質受到破壞,蒸出來的雞蛋羹粗硬;若攪勻蛋液後再加入油鹽,略攪幾下就入蒸鍋,出鍋時的雞蛋羹將會很松軟。 打蛋花湯:在湯滾之際加幾滴醋,則蛋汁入水即呈現漂亮的蛋花。 煮雞蛋:重在掌握好時間,一般以8分鍾~10分鍾為宜。若煮得太生,蛋白質沒有松解,不易消化吸收。若煮得太老,蛋白質結構由松變得緊密,同樣不易被消化吸收。 特別提示 炒雞蛋忌加味精 雞蛋本身含有多量的谷氨酸及一定量的氯化鈉,若加入味精,加溫後這兩種物質會生成一種新的物質——谷氨酸鈉,即味精的主要成分,雞蛋本身的鮮味反而被掩蓋。 鍋中接冷水,水面需沒過雞蛋 大火燒開後就關火 這時不要掀鍋蓋 讓雞蛋泡在開水中5分鍾 即可 這樣煮的雞蛋是一層一層熟的 嫩嫩的雞蛋 咬一口下去 裡面的蛋黃是一圈圈的 特別漂亮 而且營養不流失 如果想讓雞蛋老一點,就泡八分鍾。 這樣煮出來腥味也少一些 各種蛋類的營養比較 除了雞蛋,常見的還有鴨蛋、鵝蛋、咸鴨蛋、鴿蛋、鵪鶉蛋等。它們的營養成分大致相當,但也存在一些細微的不同: 1、鴨蛋中蛋氨酸和蘇氨酸含量最高。 2、咸鴨蛋中鈣含量高出雞蛋的一倍,與鴿蛋中的鈣含量相當。 3、鵝蛋中的脂肪含量最高,相應的膽固醇和熱量也最高,並含最豐富的鐵元素和磷元素。 4、鴿蛋中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雖然稍低於雞蛋,但所含的鈣和鐵元素均高於雞蛋。 5、鵪鶉蛋的蛋白質、脂肪含量都與雞蛋相當,然而它的核黃素(VB2)含量是雞蛋的2.5倍。而雞蛋中的胡蘿卜素卻是所有蛋類的蛋黃中最多的。 雞蛋的食療作用 蛋清的食療作用主要是潤肺利咽,清熱解毒,用於治療咽痛、目赤、腹瀉、瘧疾、燒傷;雞蛋黃加乳汁適量服用有治療驚厥的作用; 蛋黃油可治小兒消化不良; 蛋黃油外敷可治療嬰兒濕疹。 蛋黃油製法:雞蛋煮熟,去蛋白,將蛋黃放在小鍋內焙煎、取油。(完) 1.雞蛋怎麼吃最有營養?怎樣煮雞蛋?煮多長時間最適宜? 雞蛋吃法是多種多樣的,有煮、蒸、炸、炒等。就雞蛋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蒸蛋為100 % ,嫩炸為98 % ,炒蛋為97 % ,荷包蛋為92.5 % ,老炸為81.1 % ,生吃為30~50 % 。由此看來,煮蒸雞蛋是最佳的吃法。在吃的時候,要注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 怎樣蒸雞蛋羹?都有哪些小竅門? 步驟: 1.取雞蛋2個, 打入盆內,先初步攪勻,加入200毫升(一小杯)溫開水、1克精鹽,攪勻後待用。 2.在鍋內加水,把雞蛋盆放入屜內,用弱火慢慢地蒸,至成凝固狀(似豆腐腦狀)即熟。 3.出鍋後滴入0.5克香油,即可食用。 小竅門: 1.事先在蒸雞蛋羹的盆內壁抹上幾滴熟油,這樣蛋羹就會不易粘底。 2.雞蛋放入盆內攪勻再加水,不然蛋液攪不勻,蒸熟蛋羹易沉澱。 3.蒸雞蛋羹的關鍵在於火候。用強火蒸,蛋汁會沸滾而出現小洞孔,口感和外觀都會受到影響,所以一定要用文火。 4.高碘、高鋅蛋對人身體有好處嗎? 據有關專家介紹,所謂的高碘、高鋅蛋,多是將鋅、碘、鐵等微量元素添加進雞飼料,雞在吃了這些飼料後,生出的蛋中相應的微量元素的含量就比普通雞蛋有所提高了。但這種雞蛋只適合小部分人群,不可以隨便亂吃。如果過多地攝入某些微量元素,反而對人體有害。例如人體內的碘多了會導致一系列神經系統的症狀,而體內鋅的含量超過一定程度,就容易引起鈣、鐵等缺乏.

⑶ 雞蛋怎麼煮最好吃

煮五香茶葉蛋秘訣
近年來五香茶葉蛋在市面上,可以算是大為流行,郊遊旅行,帶幾枚茶葉蛋,既耐飢又解餓,家裡煮點茶葉蛋放著,大人小孩下班放學回家,如果飯菜沒燒好,拿兩枚出來剝開就吃,而且冷熱均宜。
南北縱貫鐵路沿線,從高屏到北基,以及市集風景特區,甚至行人地下道,都有賣五香茶葉蛋的小販。友人盧立群兄,外號人稱五香茶葉蛋大王,他一口氣能連吃十七枚五香茶葉蛋,因此朋友獻上封號,尊稱茶葉蛋大王。他茶葉蛋吃多了,對於品質優劣,滋味濃淡,就有了深入三昧的品評。據盧君說,賣五香茶葉蛋的雖然磕頭碰腦到處都有,可是您要想吃色香味俱全的茶葉蛋,百不一遇,還不是隨時可以吃得到呢。
吃茶葉蛋以蘇浙皖三省跟贛鄂地區最為流行,到了年終歲暮以及戲歲發春,茶葉蛋就變成元寶啦,浙人吃茶葉蛋叫捧元寶,上海有些行業中極為流行。記得當年在上海時,一過臘月二十三祭灶,您若是到澡堂子洗澡,他們對於熟主顧必定伺候格外周到,結果送上一份元寶茶來,所謂元寶茶,就是福橘一個,青果「鮮橄欖」兩枚。筆者旅滬一向是在卡德路卡德地洗澡常客,到年尾一定要去卡德池洗澡,伙計們看顧客上門,自然奉上元賣茶,家母舅更是卡德地的老主顧,每去必叫附近有一家小吃店的茶葉蛋、芝麻糊、雞批當下午茶,尤其時常叫茶葉蛋來吃,伙計們知道我們怕酸,不吃福橘,所以元寶茶改為茶葉蛋附帶兩枚鮮橄欖,因為江浙一般人家,新春到府拜年待客的元寶茶,就是茶葉蛋。
煮茶葉蛋雖然不算一同事,可是有幾點竅門要知道,否則煮出來的蛋不入味,就不好吃了。先把雞蛋殼洗乾凈後用冷水煮開,改為小火煮五分鍾(火太大蛋殼容易炸裂),紅茶最好用花蓮鶴岡茶場產制的紅茶。因為茶葉蛋越煮蛋黃越松,蛋白越嫩,鶴岡紅茶色淺味淡,久煮色不變黑,味不變苦。筆者有位商界朋友,每月從高雄台北要往返四、五次,每次都坐莒光號火車,他平素只喝開水,車上供應的茶葉,他每次總拿一包紅茶帶同家去,集有成數就拿去煮茶葉蛋,由於茶葉擱久受潮,茶末又細,所以他家煮出來的茶葉蛋,色呈深褐,蛋白老而且韌,蛋黃乾而堅實,請大家吃誰都搖頭。足證煮茶葉蛋,茶葉的品質是不可忽略的,碎茶葉末,喝完了的茶葉,用來煮茶葉蛋都會影響風味的,
雞蛋煮熟。先要逐一把蛋殼敲碎,敲蛋也需要點小手法,敲得太碎可能味道太咸,敲得不均,冰紋凌亂太不美觀,敲的片大又不入味,要把蛋殼敲得疏密均勻,面面具到,等茶葉蛋煮好,才會呈現「冰紋」,曲紋多姿,增加美感,進而促進食慾。
煮茶葉蛋有人放顆八角增加香氣,尚無不可,但是絕對避免放花椒,因為一有麻辣,清澹的茶香就化為烏有啦。茶葉蛋本來是涼熱都能吃的,不過有人別出心裁,喜歡用骨頭煮高湯而不用白水,固然是可以增加一點鮮味,不過郊遊旅行拿在手上吃總覺得油膩膩的不受用,若是附近沒水凈手,那就更不對勁啦,如果在家庭里吃那就無所謂了。
煮茶葉蛋還有一點要注意,就是鹵水一定要漫過雞蛋,否則回鍋熬個一兩次,茶葉蛋變成了鐵面無私的包龍圖,不僅難看,而且蛋白也僵硬難嚼,不好吃也不容易消化啦。

原料:

雞蛋 若干(你喜歡)

底湯:
茶葉 一小撮
八角 1~2 個
花椒 一小撮
醬油 加至水快成黑色為止
鹽 一勺
太太樂雞精 兩勺

我建議:1.最好大家不要用那些粉狀的大料,因為煮起來,粉會浮在湯面,很難看
而且有點臟臟的感覺。
2.底湯不要做得太咸,最好做到比你能接受的味道稍微咸一點就可以了

把雞蛋放在底湯里煮,把雞蛋煮熟為止
用你能找到的任何武器(大鐵勺,*子,筷子...)把蛋殼稍微敲裂。這樣雞蛋容易入味
雞蛋放在冰箱的話,一般保存一個多星期兩個星期沒有問題
如果沒有冰箱,一般也能保存五六天

雞蛋一般要放一到兩天才能入味的:)

⑷ 雞蛋要怎麼弄才是最好吃的

蒸雞蛋,可以不破壞雞蛋的營養,更加容易吸收
一,先把雞蛋磕開倒在碗里攪拌一下,要多攪拌一下,加入比雞蛋多一倍的水繼續攪拌
二,鍋中加水把碗放進去,水開以後,就要注意了,要小火每二分鍾就要把蓋子掀開一下這樣就不會有蜂窩眼,等到你發現雞蛋在碗里好像稍微有點鼓起來了,就好了,
三,你也可以用筷子扎一下試試好沒好,
出鍋後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放點香油,醬油,醋,調味,
告訴你一個小竅門雞蛋中加水時加溫水會讓雞蛋更嫩,如果裡面放點切碎了的蝦皮營養就更豐富了

⑸ 怎樣吃雞蛋最好吃

近日微博熱搜#男子平均每天吃4個雞蛋,膽囊長滿結石#引發了廣大網友的討論。

這名男子是湖北漢川的王先生,今年46歲,平時很少喝水,卻很喜歡吃雞蛋,一天少則4個,多則6、7個!結果肚子痛去醫院手術,從膽囊中取出數百顆結石……

難道這和吃雞蛋有關嗎?這種說法當然是錯誤的!王先生這種情況與不愛喝水、飲食不規律關系更大,雞蛋在這里則成了「背鍋俠」!

雞蛋是我們身邊最容易獲得的營養品之一,在古時候無論是孕婦生產還是小兒生長,都離不開雞蛋!即便到現代,仍舊被老百姓認為是最親民的營養品。雞蛋所含的營養全面,吸收率高,價格便宜,被美國《健康》雜志稱為「世界上最營養的早餐」。

很多人對吃雞蛋有誤解,認為每天吃一個雞蛋就可以了,雞蛋吃太多會升高體內的膽固醇!這種說法完全錯了!要知道,吃雞蛋最大的誤區是:一天只能吃一個雞蛋,吃太多會導致膽固醇升高!

膽固醇並不是人體不需要的物質,它是我們人體合成維生素D以及各種激素不可或缺的物質,即便不吃雞蛋,我們人體每天都會合成大約3000mg膽固醇,這相當於10個雞蛋所含膽固醇的量……

你在這不吃雞蛋給誰看呢?反正身體不在乎你這點雞蛋中的膽固醇量!

研究表明,健康人每天吃兩個雞蛋,是不會導致膽固醇過高,更不會影響心腦血管健康的。尤其是老人、小孩、青春期、孕產婦等人群,需要充足的營養成分,小小的雞蛋就可以為他們補充缺乏的營養。

溫馨提示:雞蛋不要吃太多,否則可能產生腹部脹悶、頭暈目眩、四肢乏力,嚴重的人甚至會昏迷,這種情況被稱為「蛋白質中毒綜合征」,因此吃雞蛋要適量。

雞蛋所含營養


1.蛋白質


雞蛋的蛋白質含量高,且所含氨基酸種類齊全,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2.脂類


雞蛋含有多種脂類物質,主要集中在蛋黃當中,這包括膽固醇、卵磷脂、亞麻酸、DHA。其中卵磷脂更有助於腦組織和神經細胞的生長發育。


3.維生素


雞蛋所含的維生素較為豐富,主要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D、核黃素、硫胺素、維生素B6、維生素B12等。


4.礦物質


雞蛋還有較豐富的礦物質,主要為鈉、鋅、鐵、銅、鈣、鎂、鉀、硫、磷等。


中醫認為:雞蛋性平味甘,歸脾胃經,能夠補肺養血、滋陰潤燥。常常用於調理氣血不足、胎動不安等,是扶助正氣的常用食品。


如何吃雞蛋


那如何吃雞蛋呢?千萬別生吃雞蛋!尤其是那些肌肉男,吃半天雞蛋,不僅又腥又黏,還可能感染感染沙門氏菌。而且生雞蛋被人體吸收率僅為50%,遠沒有水煮雞蛋的100%吸收率、炒雞蛋97%的吸收率、油炸雞蛋80%的吸收率要高。

雞蛋能成百味美食,煎炒烹炸都可以做!但對比多種雞蛋的吃法,營養學家發現,還是最簡單的水煮蛋最適宜,不僅烹飪溫度低,且含油脂較少,雞蛋所含的營養保存較完整,近乎100%的被人體消化吸收。


有個誤區是有人只吃雞蛋清,不吃蛋黃……


雞蛋中主要的營養物質包括脂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都在雞蛋黃中,雞蛋清則多數為水和蛋白質,只吃雞蛋清的營養,說實話還不如吃一塊豆腐來的實在!


這些人不能吃雞蛋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吃雞蛋,下面這些人要注意:


1.對雞蛋過敏的人:如果吃雞蛋出現過敏症狀,一定要去醫院檢查,確認過敏原,並聽從醫生的建議。


2.有肝腎疾病的人:肝腎疾病的人對蛋白質代謝存在問題,此時建議咨詢相應醫生,看自己是否適宜吃雞蛋。


3.有膽道、胰腺疾病的人:膽、胰腺都具有輔助消化蛋白質的作用,如果有相關疾病自然會影響到蛋白質的消化吸收。


【參考資料】

[1] 雞蛋是一座營養寶庫[J]. 老年教育(長者家園),2019,(09):56.

[2]范志紅. 吃雞蛋這8個問題讓人很糾結[J]. 養生大世界,2016,(08):60-63.

[3]李佩文. 雞蛋營養又治病[N]. 健康時報,2006-01-16(008).

⑹ 雞蛋怎樣吃才最好

雞蛋怎麼吃才好?

1、煮雞蛋

家庭中常常會煮雞蛋,煮雞蛋簡單又健康,不需添加額外的鹽和油,吸收和消化率極高。煮雞蛋時一定在冷水時下鍋,水開後用小火煮5分鍾關火,然後燜4分鍾,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清口感滑嫩。若雞蛋剛剛從冰箱中拿出,煮的時間可適當延長。但不能超過15分鍾,煮雞蛋的時間太長會減少蛋黃中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而且會破壞其他營養物質。

⑺ 雞蛋怎麼吃最好哪種方法最能保留雞蛋的營養

雞蛋營養豐富,其優質蛋白質、維生素、各種氨基酸及礦物質等營養元素,非常適合人體的吸收。雞蛋價格不貴,它是世界各國人民鍾愛的全營養食品。然而,吃蛋有講究,煎炸、爆炒、醋溜、蒸煮、糖燉等做法多樣,盡管這些吃法豐富了口感,但真正能做到100%保留雞蛋營養成分的吃法還是煮雞蛋。

多以建議家裡平常吃雞蛋還是以水煮蛋為主。下面有一些水煮蛋時的小要求可以注意一下。

一、煮雞蛋的時間要求

針對不同的口味,有人喜歡吃嫩雞蛋,也有人愛吃老雞蛋。愛吃嫩蛋的蒸煮時間過短,在蛋黃還沒凝固時就食用,容易將殘留的沙門氏菌等帶入體內;

在切碎的煮雞蛋里拌少許蒜末,加上適量的涼拌汁,米醋半匙,芝麻少許;一款既美味可口又營養豐富的煮雞蛋定會吃一次就愛上它。

總而言之,雞蛋還是煮著吃最有營養。

⑻ 雞蛋怎麼吃最有營養 六個小秘訣讓雞蛋更好吃

煮雞蛋,小火煮3分鍾剛剛好。雞蛋應該冷水下鍋,慢火升溫,沸騰後微火煮3分鍾,停火後再浸泡5分鍾。這樣煮出來的蛋清嫩,蛋黃凝固又不老,蛋白變性程度最佳,也最容易消化。而煮沸時間超過10分鍾的雞蛋,不但口感變老,維生素損失大,蛋白質也會變得難消化。
炒雞蛋,打蛋時加水和料酒兩樣「寶」。在攪拌蛋液時加入兩樣「寶」,就可以輕松炒好雞蛋。第一個是料酒,這樣炒雞蛋不但能少放油,還能讓雞蛋更加嫩滑,味道更鮮美。另外一樣寶是清水,在打雞蛋時把清水和雞蛋加到一起,打勻,放入鍋中小火慢炒,雞蛋口感會特別嫩滑,並且不容易糊鍋。一般炒5個雞蛋,加料酒5克,加水50克左右。
蒸蛋羹,加點牛奶口感滑。將雞蛋打到碗中,一邊攪拌一邊緩緩加入適量溫開水,打至蛋液上出現1厘米高的氣泡即可。注意不要用力攪拌,否則蛋液會產生大量泡沫,蒸熟後水和雞蛋羹容易分離。等蒸鍋里水開後再放入蒸碗。蒸蛋羹時最好用中火或文火,一般開鍋後8分鍾左右為宜。醬油、鹽、蔥花等調料應在蒸熟後再放。另外,蒸蛋羹時加入少許牛奶,能讓其口感更滑嫩,營養價值也更高。
荷包蛋,加點醋口感嫩。清水中加入少許醋(而非食鹽),待水開後,使開水保持微開而不太翻滾,將雞蛋打入,煮3~4分鍾後,即可將雞蛋撈出,這樣煮出的荷包蛋口感更嫩。鹹味的荷包蛋中可以加入西紅柿、青菜等,甜味的還可以加上酒釀、紅棗、枸杞等配料。
煎雞蛋,加點麵粉顏色好看。首先將鍋燒熱,加入一點點油,接著將雞蛋打入鍋內,改用小火加熱,大約1分鍾後蛋白開始凝固,此時可以在雞蛋上灑兩小勺熱水,然後馬上蓋上鍋蓋,再煎2分鍾就可以了。這樣煎出來的雞蛋更加鮮嫩爽滑,並且比較安全。另外,煎蛋時油在高溫下,容易外濺,可在油鍋中加一點麵粉,不僅能防油外濺,煎出來蛋的顏色也好看。
攤雞蛋,用中火營養好。往鍋內倒入少量油,大火加熱,用鍋鏟將油均勻塗滿鍋底,待油熱後,把攪拌均勻的雞蛋沿鍋內有油的上口開始繞圈倒入,並迅速填滿孔隙。攤時忌用大火,否則會損失過多的營養。但是火太小了也不行,否則加熱時間

⑼ 怎樣做的雞蛋最好吃

如果是挺得住熱氣的,煎炒最香也最好吃;當然也可以直接打到面條或米粉一起起煮,也很好吃(尤其是怕熱氣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