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燒烤大全 » 記敘文怎麼寫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記敘文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2-04-29 11:22:42

『壹』 記敘文要怎麼寫

10分鍾內有問必答前往下載
滿意回答
在記敘文寫作中,敘述好一件簡單的事,這是一項基本功。練好這個基本功,以後進行復雜的敘事,也就有了基礎。德國大作家歌德曾經說過:「一個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說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許多事都說得清楚了。」

一、怎樣記敘好一件簡單的事呢?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發生的地點、時間;要把事情的經過、因果寫明白。一件事,總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等六個方面的內容,因此,只有把這些方面寫清楚了,才能使別人明白你寫了一件什麼事。
交代這六個方面內容不應該呆板,要根據文章的需要靈活掌握。時間、地點也並不是非要直接點明不可的,有時候可以通過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徵及其變化,將它們間接表示出來。如「雞喔喔叫了起來」,就是指天將亮了;「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經過寫具體,並做到重點突出。在記敘文六個方面的內容中,起因、經過和結果,是構成事情最主要的環節。為了把事情寫得清楚、明白,在記敘中一定要寫好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特別要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給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記敘的條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發生、發展和結果的過程,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文章的條理就會清楚明白。
確定記敘的順序以後,還要安排好段落層次。適當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記敘的條理分明,必須在動筆之前,仔細地想一想,文章應該先寫什麼,再寫什麼,然後寫什麼,把記敘的輪廓整理出來。

--------------------------------------------------------------------------------
寫記敘文,必須考慮哪些先寫,哪些後寫,安排好記敘的順序,否則就會頭緒雜亂,條理不清。

二、怎樣安排記敘順序才能使文章條理清楚呢?
(一)運用順敘。
順敘,是按照事物發生、發展的先後次序進行敘述。這樣寫,可以將事物的發展過程,有頭有尾地敘述出來,來龍去脈,十分清楚。運用順敘寫成的文章,它的層次、段落和事物發生、發展的過程是基本一致的。
順敘有以時間為順序的,有以事物發展規律為順序的,也有以空間變換為順序的。在敘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時間為順序和以事物發展規律為順序的。
按時間順序進行敘述時,必須嚴格地安排好順序,寫清楚敘述的時間。現實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會突然發生,它總有一個發生、發展的過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據事情發生、發展、高潮、結局這一事情發展的規律來進行敘述,文章的層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當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較簡單,因而不一定非要寫出事情過程的四個層次(發生、發展、高潮、結局)。
(二)運用倒敘。
倒敘,就是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斷提在前面敘述,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進行敘述。
需要指出的是,運用倒敘的寫法,必須注意交代清楚倒敘的起訖點,順敘和倒敘的轉換處要有明顯的界限、必要的文字過渡。這些地方處理不好,會使文章脈絡不清,頭緒不明,影響內容的表達。
(三)運用插敘。
插敘是指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由於某種需要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而插入的關於另一件事情的敘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運用插敘時不能打亂原來的敘述線索,要注意與上下文的銜接。這樣,文章的結構不僅富有變化,而且敘述事情的條理非常清楚。

三、怎樣從小事中寫出深意呢?
(一)提高思想水平,訓練一副見微知著的好眼力。

(二)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尋找出事情所蘊含的深意。

(三)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寫。
背景就是時代環境,指的是社會變遷和政治動態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發生的背景聯系起來,那就不尋常了。

『貳』 記敘文怎麼寫

寫記敘文的六個要點:
1.不管有沒有文體要求,盡量寫記敘文。

2.盡量用第一人稱寫,文中有「我」,寫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

3.千萬不要寫非常遙遠的與自己關系不夠密切的東西,一定要有具體故事,要言之有物,不要虛無縹緲。

4.不要一開頭就亂發議論,廢話連篇,如果沒有十分把握,盡量開門見山,注意結尾點題,前後呼應。

5.不要自揭短處,醜化自己,也不要寫早戀一類的故事。要寫正面的、積極向上的內容。

6.選擇好自己最拿手的表現形式,注意詳略得當,不要記流水賬。書寫一定要工整清楚。

『叄』 什麼是記敘文記敘文要怎麼寫

記敘文是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形式。

記敘文寫作方法

第一,要交代明白。無論記人記事,還是寫景狀物,一般都要交代明白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否則文章就不完整。

第二,線索清楚。雖然觀察的角度、記述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每一篇文章都應當有一條綰聯材料、統貫全篇的中心線索,否則文章就會鬆散。

第三,人稱要一致。無論用第一人稱「我」記述,還是用第三人稱「他」記述,都要通篇一貫,一般不宜隨意轉換,否則就容易造成混亂。

記敘文以記敘為主,但往往也間有描寫、抒情和議論,不可能有截然的劃分。它是一種形式靈活、寫法盡可能多樣的文體。

記敘文的表達方式

1,敘述:把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表達出來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也是最主要的表達方式。

2,描寫:是對人物的外貌、動作,事物的性質、形態和景物的狀貌、變化所作的具體刻畫和生動描摹。

3,說明:是用簡明的語言、客觀而准確地解說事物或闡述說事理的一種表達方式。

4,抒情:是作者通過作品中心人物表達主觀感受,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為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兩種。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間接抒情是在敘述、描寫、議論中流露出愛憎感情。

5,議論:根據作品寫出自己的見解或道理。(記敘文中的議論往往起畫龍點睛,深化中心,揭示記敘目的和意義的作用)。

『肆』 記敘文怎麼寫

記敘文以敘事為主,我們要把事情發生的經過,時間、地點、人物寫清楚,還有就是對這些事情的態度和看法表達出來。

作文過程中,必須堅持始終要與所寫這些事情的態度和看法相聯系;記敘文需要交代清楚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和結果,即六要素。一件事總離不開這六要素,把這方面寫清楚了,才能使讀者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

還要圍繞作文的中心選擇事件,要選擇最能表現作文中心思想的事實作為材料,這樣子時刻都會緊扣著寫作的要求,也不會出現說廢話的情況。



結尾特點:

如果把開頭比作「爆竹」,那麼結尾就有如「撞鍾」。古人說過:「好的結尾,有如咀嚼乾果,品嘗香 茗,令人回味再三。」與開頭一樣,結尾也很重要。如果一篇主題鮮明,角度新穎的文章,讀到最後,卻被 一個不妙的結尾掃了興,豈不可惜!

結尾除了要服務於文章的內容和中心外,還得受「開頭」的制約,這樣 說來,結尾就更難寫了。人們稱好的文章的結尾為「豹尾」,從中考作文來看,雖然不一定要求篇篇文章的 結尾都是「豹尾」,但也要求結尾簡練、生動、恰到好處。

『伍』 記敘文要怎麼寫

第一講寫人記敘文
記敘文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現形式,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文章。記敘文通過生動的形象和事件來反映生活、表達情感;文章的中心思想蘊含在具體材料之中,是通過對人、事、景物的生動描寫來表現的。記敘文雖然以記敘為主,但要採用綜合的表達方式,包括描寫、議論、說明、抒情等。
寫人的記敘文,主要通過描述人物的外貌、行動、心理、語言和人物所處的環境來刻畫人物性格,塑造形象,突出主題。
要寫好人物,最重要的筆法技巧是細節描寫,這是通過對人物細微的神態動作、細微小事的描寫來活畫人物,使之血肉豐滿的方法。沒有細節,就寫不好人。這是人物描寫的第一方法,要好好揣摩。如邢秋陽同學的《治安員宋奶奶》一文就通過人物動作、神態、語言等細節描寫,活畫出一位治安委員的精神風貌。
要寫好人物,我們還要琢磨漫畫勾勒以形傳神的筆法。這種筆法有些像人物速寫,三兩筆一勾勒,使有特徵的地方加以突出,人物形象就鮮明了。而且,關鍵是顯示出內在氣質而使人物形象豐滿起來。如李宇同學的《三位同桌》對三位女生進行了「人物速寫」,寥寥幾筆,就寫出了她們不同的精神氣質。
為了使文章產生曲折委婉的趣味,有時可以用一種特殊的筆法來寫人,如先抑後揚、明貶暗褒、正話反說、反話正說等。這樣構思處理,文章自然會幽默、風趣、委婉、含蓄。如桑賢銘寫出了一個精明的媽媽。
我們還應該研究一下用幽默調的筆調來寫人,因為它的效果特別好。就像畫漫畫。用略顯誇張的筆法將人物勾出來,一下子就產生了喜劇效果。只是,這既要在選材上下功夫,又要在語言錘煉上下功夫,「煉」出一種幽默、風趣的語言來。如方超同學的《我是一包調味品》,讀後令人捧腹,就是在兩方面都下了功夫的結果。
細處攝神法,是寫人物的另一種藝術手法。它通過對細小的動作、情節、痕跡、景物等的描寫去刻畫人物的精神風貌、性格特徵,也是以小見大、平中顯奇的好方法。但是要用好它,不光靠描寫能力,更要靠對事物的觀察和認識,有了深刻的認識,才能達到細處攝神的境界。如杜貝南同學的獲獎作文《含淚的笑》,就是對一個細小的事物有了深刻的認識,才構思出這篇佳作來的。
寫好人物還有多種方法,如白描法、對話法、對比襯托法等,都是寫人記敘文好的構思方法,可以慢慢去嘗試和體驗。
一、細節描寫
治安員宋奶奶
宋奶奶是我們居民的義務治安員,雖已古稀之年,但對社區工作的熱情可高著呢。
一個周末,晚上一放學,我就風風火火地騎車往家趕,忙著回家看每天播映的動畫片。到了樓棟口,鎖車,拿書包,然後一步兩個台階地就往六樓的家裡跑,連車鑰匙沒拔下來都未察覺。
動畫片看完後,吃飯,寫作業,一直到晚上9點多了,忽聽我家門鈴響。爸爸打開門一看原來是宋奶奶。只見她一手扶著我家的門框,一手捂著嘴,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爸爸將宋奶奶攙進屋,請她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有些疑惑地問:「宋娘,這大六樓的,您有什麼事啊?」宋奶奶喝了一口媽媽遞過去的水,喘勻了氣,緩慢地從防寒服的口袋裡掏出了一串鑰匙。呀,這不是我的車鑰匙嘛!噢,我鎖上車忘拔下來了。
「你們樓門口有一輛新山地車,鎖上插著這串鑰匙,看看是不是你家的?」宋奶奶將那串鑰匙遞到我手上。
「宋奶奶,這鑰匙是我的,我忘拔了。」我忙不好意思地說。宋奶奶聽了,長舒一口氣:「總算找到了。我晚飯後出來遛彎兒,就發現車上的這串鑰匙。肯定是這棟樓誰家的,我就從一樓一直問到你家。」
我聽了,心中不由一顫。宋奶奶有哮喘病,這么冷的天,這么黑的樓道,老人一家一家地問......我此時既感激又愧疚:「宋奶奶,都怨我,讓您......」「嗨,一塊兒住著,客氣什麼,年前小區人員比較雜,要注意安全呀!要是把車丟了,這心裡也別扭呀,是不是?」宋奶奶說著,起身要走,我和父母一直將宋奶奶送到家。
回來時,小區內家家燈光明亮,給人一種安靜平和的感覺,這祥和中也有宋奶奶的一份功勞啊!
構思點撥
只寫了一件小事,宋奶奶是個什麼樣的人大體上就清楚了,其中的奧妙就是使用了一連串的細節描寫。如「她一手扶著我家的門框,一手捂著嘴,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等描寫和宋奶奶的話語,表明了她是一位不顧年老體弱,專為他人著想的居委會幹部。既寫出了外形特徵,又寫出了人物的精神風貌,是以小見大的好文章。
細節描寫,是通過對人物細微神態動作,、生活中細微小事的描寫,來表現人物特色的細枝末節,是記敘情節的基本組成單位,沒有細節描寫,就沒有活生生、有血有肉的、有個性特點的人物形象。細節描寫還可以揭示人物的心靈世界,表現人物細微復雜的情感,暗示人物的身份等。
二 、漫畫勾勒
三位同桌
我在班上坐的位置可謂是「四面楚歌」,為什麼?還不是班主任凌老師為了「牽制」我,在我四面都安置上了清一色的娘子軍。別的不說,就說說我前後調來的三位同桌吧。
第一位許安琪,成績優秀,十分文靜,寫的一手好字常受到老師誇獎,可由於在管理方面沒有多大能力,對我沒有多大成效,被「調崗」了。
第二位杭慧琴,性格內向,平時寡言少語,不善於與人交往,可倒是告狀的一把好手。她三天兩頭光臨老師辦公室,害得我沒少挨老師的訓,難怪老師派她來牽制我。只可惜,因為其他任務,她如今也揚長而去。
至於第三位,暫且不說她的名字。此人活潑開朗,下課時常不顧別人的閑言碎語跟男生鬧成一團。聽她那高得令人發抖的嗓音,故而被一些男同胞暗地裡稱為「母夜叉」。她的拳頭可不一般。剛來幾天就讓我領教了。現在,那塊紅腫的地方還在隱隱作痛。她的到來使我意識到,以後的「好日子」不多了。
這三位同桌各有千秋。不過,凌老師動員這三位來「奇制」我,這一點倒值得我深思。看來,我以後要規矩一點,否則「四面楚歌」要變成「十面埋伏」嘍!我可不想給老師留下散漫的印象。
構思點撥
只寫了寥寥幾筆,三位性格鮮明的同學就栩栩如生地站在了我們面前。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作者抓住人物特點作漫畫勾勒式描寫,故使我們能一下子把握文靜而優秀、幽默而內向、開朗而活潑的三位同學的個性。
漫畫勾勒,是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徵,以三言兩語作誇張式的素描,使人物血肉豐滿、形神兼備的寫作手法。這種手法既節省筆墨,效果又好。 三、名貶實褒

『陸』 記敘文應該怎麼寫

記敘一件事情說明一個道理。事情描寫要細致,道理要深刻動人。記敘文是用來描述事物的文章.時間,人物,地點,起因,經過,結果是記敘文的6要素

『柒』 記敘文要怎麼寫啊

記敘文是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形式。寫記敘文常用的表達方式是記敘,但也可以輔之以其他表達方式來寫。

在記敘文寫作中,敘述好一件簡單的事,這是一項基本功。練好這個基本功,以後進行復雜的敘事,也就有了基礎。德國大作家歌德曾經說過:「一個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說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許多事都說得清楚了。」

記敘文的閱讀,要明確有關的知識點,把握其文體特徵。

一、記敘文的概念:記敘文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文章。中學階段,為了教學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訊、人物傳記、回憶錄、寓言、童話、小說等,都劃歸到記敘文教學中。

二、記敘文的分類:從寫作內容與方式看,可分為兩類:簡單的記敘文和復雜的記敘文。從寫作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四類:1.寫人的記敘文;2.敘事的記敘文;3.寫景的記敘文(即散文);4.狀物的記敘文。

三、記敘的要素:記敘文有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四、記敘的順序:常用的有五種——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分敘(平敘)。

五、記敘的線索:一般有以下幾種——人線、物線、情線、事線、時線、地線。

六、記敘的人稱:一般採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個別時候使用第二人稱。(你 ,我,他)

七、記敘的中心與詳略:整體感知,准確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與中心的關系,理解材料的詳略安排。

八、記敘文所用的表達方式:常見的是六種——記敘,敘述、描寫、說明、議論和抒情。比較復雜的記敘文,往往幾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

九、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拓展資料

範文:

我是個念家的人。

彈指一揮間,已有兩年沒回家了。我自稱遊子,在外漂泊,對家鄉的思念也自當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與日俱長。對於一個遊子來說,相聚的時候總是很短很短,期待的日子總是很長很長……

但凡遇節日或是休息日,我不願宅在家裡做悶頭。我喜歡獨自一人或邀上一兩個朋友出去曬曬心。每到一處,我總是想極力用雙眼掃視周圍的人和景,只盼能感覺到些許家鄉的影子。我尤其願意去市內的小胡同和那比較偏遠的郊區了,這些地方多多少少能讓我的心靈有絲絲的觸動,算是觸景傷情了。路過水果街,桔子勾住了我的眼。我是個愛吃水果的人,但有桔子我是幾乎不會去買別的水果了,一是我的確愛吃桔子,二是它有家鄉的味道。我老家門口多年前就移栽了好幾棵桔子樹,那時和我一樣瘦呢,如今若還活著的,那應長的高大了,可是我沒有將它遺忘,它還能記得我么?足不出戶的時候,我喜歡和我那小電腦在一起。打開電腦,聽著一首百聽不厭的歌曲「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我知道你想衣錦把家還。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家裡總有年夜飯。」句句朴實,卻滿是真情。

現所住的房間牆壁上掛著一幅大大的中國地圖,每天我都要和它對上幾眼,就像對著戀人的眼。不尋別地,只找家鄉。眼睛深情的注視著地圖上家鄉的位置,心中有萬千思戀的話兒要講,一隻手輕輕的摸著家鄉,心如波浪,恍如對著的不是地圖一張,是一個個熟悉的面龐,一條條溪水在緩緩的流淌……

我回過兩次家鄉,一次是大前年過年,另一次是一個夏天回家考駕照。到今天我仍記得那次回家過年時的景象,踏上回家的歸程心情莫名激盪,待到了家鄉的車站,出了站發現車站早已變了模樣,換了新裝。一路上又坐著汽車,頭看著窗外,幾乎戶戶都是小樓房。近了村裡,我問候著比我小些的孩子,他們好像有些怕人,我在他們面前就像陌生人,少了初在家時候的那種親切之感了。推開自己的家門,到處蛛絲馬跡,牆上和房頂上的大白很多處也卸了容妝,似乎是著急的告訴歸人:「久違了,你回來了就好。」在家並沒有開火做飯,簡單的將家裡收拾一番,騰出個睡覺的地方,吃飯很多時候在伯伯家,多餘的時間就去呼朋引伴,東溜溜,西逛逛,和腳下的土地來它個盡情的擁抱。在家的日子呆的並不長,每天幾乎都是在蹭飯,蹭完這家蹭那家,時間過得真的和流水一樣,再次離家遠航。其實外出奮斗的,有幾個願意離開自己生活著的,熱愛著的,美麗的家鄉呢?離開,不過是為了有一天終不再離開,依偎身旁。親愛的家鄉啊,我是你的孩子,請不要在歲月的長河裡將我遺忘,那樣何處又是我的家鄉?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又是一年重陽佳節日,夜深人靜,獨自一人拉開窗簾望著燈火通明的四周,舉首又凝視沒有星月的天上,真真切切叫人好一番凄涼!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雖夜無月,但月卻早早的駐入了我的心堂。只是我該向誰訴說我的鄉思之苦呢?惆悵!惆悵!如果有酒,惆悵當與我把盞飲醉。此刻我祈盼老天賜我一夢,夢中看看家鄉一切是否現皆安好。

家鄉啊,若今年火車上沒有我,你也不會白白的守望,那聲聲車笛就是我對你思戀的聲響,我將我的心讓火車捎到你身旁。你說,好嗎?

『捌』 記敘文應該怎麼寫

一、怎樣記敘好一件簡單的事呢?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發生的地點、時間;要把事情的經過、因果寫明白。一件事,總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等六個方面的內容,因此,只有把這些方面寫清楚了,才能使別人明白你寫了一件什麼事。
交代這六個方面內容不應該呆板,要根據文章的需要靈活掌握。時間、地點也並不是非要直接點明不可的,有時候可以通過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徵及其變化,將它們間接表示出來。如「雞喔喔叫了起來」,就是指天將亮了;「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經過寫具體,並做到重點突出。在記敘文六個方面的內容中,起因、經過和結果,是構成事情最主要的環節。為了把事情寫得清楚、明白,在記敘中一定要寫好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特別要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給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記敘的條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發生、發展和結果的過程,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文章的條理就會清楚明白。
確定記敘的順序以後,還要安排好段落層次。適當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記敘的條理分明,必須在動筆之前,仔細地想一想,文章應該先寫什麼,再寫什麼,然後寫什麼,把記敘的輪廓整理出來。

--------------------------------------------------------------------------------
寫記敘文,必須考慮哪些先寫,哪些後寫,安排好記敘的順序,否則就會頭緒雜亂,條理不清。

二、怎樣安排記敘順序才能使文章條理清楚呢?
(一)運用順敘。
順敘,是按照事物發生、發展的先後次序進行敘述。這樣寫,可以將事物的發展過程,有頭有尾地敘述出來,來龍去脈,十分清楚。運用順敘寫成的文章,它的層次、段落和事物發生、發展的過程是基本一致的。
順敘有以時間為順序的,有以事物發展規律為順序的,也有以空間變換為順序的。在敘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時間為順序和以事物發展規律為順序的。
按時間順序進行敘述時,必須嚴格地安排好順序,寫清楚敘述的時間。現實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會突然發生,它總有一個發生、發展的過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據事情發生、發展、高潮、結局這一事情發展的規律來進行敘述,文章的層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當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較簡單,因而不一定非要寫出事情過程的四個層次(發生、發展、高潮、結局)。
(二)運用倒敘。
倒敘,就是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斷提在前面敘述,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進行敘述。
需要指出的是,運用倒敘的寫法,必須注意交代清楚倒敘的起訖點,順敘和倒敘的轉換處要有明顯的界限、必要的文字過渡。這些地方處理不好,會使文章脈絡不清,頭緒不明,影響內容的表達。
(三)運用插敘。
插敘是指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由於某種需要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而插入的關於另一件事情的敘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運用插敘時不能打亂原來的敘述線索,要注意與上下文的銜接。這樣,文章的結構不僅富有變化,而且敘述事情的條理非常清楚。

三、怎樣從小事中寫出深意呢?
(一)提高思想水平,訓練一副見微知著的好眼力。

(二)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尋找出事情所蘊含的深意。

(三)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寫。
背景就是時代環境,指的是社會變遷和政治動態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發生的背景聯系起來,那就不尋常了。

(四)「事」與「意」的榫頭要對得合適。

總之,我們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對聽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認識它的意義,鑒別它的價值,並把它放在特定的環境中去寫,就能從小事中寫出深意來。

四、怎樣才能選擇到新穎、獨特的材料呢?
(一)從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

(三)選擇新角度,讓常見的材料放出異彩。

(四)打開思路,擴大視野。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思路比較狹窄,他們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擴大。如果我們同學把觀察的目光投射到整個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壞人壞事,作文的材料一定會豐富多采起來。

寫作文只有圍繞中心安排詳寫和略寫,敘事的重點才能突出。

五、在記敘的過程中,怎樣妥當地安排詳寫和略寫呢?
(一)事情的發生和結果要略寫,事情的發展過程要詳寫。事情的發生階段,往往是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結果部分,往往是寫出事情的結局或點明事情的中心。它們在整個事情中,或者說在整篇文章中,僅僅是枝節部分,所以要略寫。事情的發展過程,是整個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體部分,它往往具體體現中心思想,因而要詳寫。
(二)有點有面地敘事,「面」要略寫,「點」要詳寫。有點有面地敘事,「面」上的內容往往是渲染氣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點」上的內容往往是文章的重點。直接體現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詳寫。這里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在文章中,重點突出詳寫的部分時,不能忽視略寫的部分。略寫雖是寥寥幾筆,但運用得好,可以對文章重點的突出、主題的表現,起到「綠葉映襯紅花」的作用。

寫文章時,一定要注意段與段之間的過渡和照應。
一般說,記敘文在下面幾種情況需要過渡:
一)、由這件事轉到另一件事時需要過渡。
二)、記敘的時間發生變化時需要過渡。
三)、由倒敘轉入順敘時需要過渡。
四)、運用插敘時的起止處需要過渡。
一般來說,插敘內容寫完以後要注意與原來的敘事線索銜接。敘事中的照應有三種情況:
一)、文題照應。在敘事過程中,我們所寫的內容務必切題,要和文章的標題相照應。

--------------------------------------------------------------------------------

二)、首尾呼應。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遙相呼應,可以使文章結構緊湊。
三)、前後照應。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內容和後面的內容要互相照應。

總之,過渡和照應,是敘事文章中必不可少的,我們在作文時千萬不能忽視。

有人向警察請教作報告的訣竅,警察說:「作報告時,首先要有信心,報告的開頭要像逮捕犯人一樣,富於戲劇性;報告中間要像審訊犯人一樣有條不紊;報告的結尾要像宣判一樣簡潔明快。」 其實,那位外國警察談的作報告的訣竅也一樣適用於寫文章,所謂開頭要「富於戲劇性」,就是說開頭要漂亮;所謂結尾要「簡潔明快」,就是說結尾要乾脆有力。

六、做到「開頭漂亮」的主要途徑是:
(一)敘述好事件的起因。如《邊線》作文,開頭這樣寫道:「大掃除剛結束,不知哪個『缺德鬼』把一小團廢紙扔在五年級的走廊上。」文章的開頭便是軍軍和牛牛爭吵這件事的起因,具有奪人眼目的力量。
(二)描寫環境,烘托氣氛。如《風》作文,作者一開頭就描寫了風的猛烈:「走在路上,風要把我吹得飄起來。」甚至「前面路口的大楊樹被風颳得東倒西歪,發出『唰唰』的響聲……」文章的開頭交代了上學路上的惡劣環境,正是為了適應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也增強了感染力。
(三)激人興趣,引人入勝。如《一堂有趣的自然課》,作者開頭就寫道:「清脆的上課***剛止住,馬老師就抱著一大堆毛皮子、絲綢帕、玻璃棍和橡膠棒等東西,快步走進了教室。」馬老師究竟要干什麼?難道你不想看下去嗎?
(四)開門見山,點明題旨。如《「雷鋒」來到運動場》作文,作者開頭寫道:「學校十三屆田徑運動會結束了。在總結會上,老師和同學們紛紛贊揚一位不知名的『雷鋒』。」這樣直截了當,一下子把讀者注意力吸引到中心思想上,起到總領全文的作用。

七、做到「結尾有力」的主要途徑是:
(一)把事件的結局交代清楚。如《一堂有趣有自然課》,是這樣結局的:
下課***響了,當同學們戀戀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實驗時,一個個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麼搞的,這節課時間這么短!」
這種順著情節的發展,以事情的終結作全文的結尾,干凈利落,不枝不蔓,事情結束,文章也就結束了。
(二)語言含蓄,發人深思。在記敘文中,作者以獨特的認識和理解,寫下深刻含蓄的結語,力求意味深長,發人深思。
(三)結尾同開頭呼應。結尾照應開頭,能使文章結構謹嚴,渾然一體。
(四)篇末點題,突出中心。篇末點題,尤如畫龍點睛,這「睛」點得好,會使全篇頓生光彩。畫龍點睛式的結尾,能幫助讀者悟出全文的深意,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把事情的「六要素」交代清楚,這是敘事的最基本要求。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由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和結果等六個要素組成的。在敘述的時候,要把這些要素交代清楚,一般不要省略。這樣才會使讀者對事情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對我有幫助
9回答時間:2010-1-27 19:12 | 我來評論

向TA求助 回答者: 840721408wode | 一級

擅長領域: 暫未定製

參加的活動: 暫時沒有參加的活動

相關內容
2010-10-5 快樂的日子記敘文怎麼寫? 7
2010-9-22 90後的風尚500—600字記敘文怎麼寫,素材 71
2010-8-13 有關 時機 的記敘文怎麼寫
2010-6-21 感恩的記敘文怎麼寫題記 7
2010-6-12 記敘文怎麼寫
更多相關問題>>
查看同主題問題: 記敘文
等待您來回答del0回答初中和高中語文的重點內容是什麼?.del0回答母親情懷 閱讀題.del0回答高中語文知識點都有哪些.del0回答高中語文課本每篇課文的重點字詞拼音,注釋拼音.del1回答誰有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1課練習冊閱讀題的第二個閱讀的正確答案.del0回答閱讀題答案.del0回答求英語中考閱讀題,先給一篇閱讀,再在下面弄一個小短文,要填空,概....del1回答5家園如夢 閱讀題.更多等待您來回答的問題>>沒有感興趣的問題?試試換一批其他回答 共4條

抓住細節描寫,塑造生動的形象,是寫好記敘文的關鍵
回答者: 弱受中的弱受 | 三級 | 2010-1-17 19:38

按照 六要素寫 寫的情真意切 就行
回答者: 1063880019 | 一級 | 2010-1-19 19:24

其實寫記敘文如果能寫出新意來也是很有趣的,不過要切忌一點:不要專挑主題大的然後亂套,這樣子下去只會讓自己的作文遇到瓶頸。
還有的話,在選取素材方面,最好能從真實還有生活出發,寫的事情可以很小,但一定要表達出自己的感情來。
關於你的問題的話,你這樣的寫法自然是最基礎的,但也會覺得膩,所以建議的話,可以採取像題記啊,小標題的方式。在記敘順序上,可以適當變化。
另外,還建議可以去看一些比較好的小說,個人推薦張愛玲的作品,現在讀不懂沒有關系,可以試著模仿她寫作時候的感覺。
回答者: 一個小念 | 二級 | 2010-1-21 11:06

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人們經常接觸記敘文。幹部匯報工作進展情況,民警講述交通事故原委,醫生介紹患者病歷,應聘者提供自傳,法官陳述案情,記者報道新聞,老幹部回憶革命歷史,新戰士總結成長過程,諸如此類的活動,倘若形成文字,便是在寫記敘文。反之,倘若接受別人傳遞的上述文字信息,便是在閱讀記敘文了。

在中小學語文課本中,記敘文的比重始終占居首位。

「要完全地反映整個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質,反映事物內部的現律性,就必須經過思考作用,將豐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乃彼、由表及裡的改造製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論的系統,就必須從感性認識躍進到理性認識。」(《毛澤東選集》四卷合訂本,第268頁)因此,要准確地回答什麼是記敘文的問題,就必須對文章的內容、文章的形式、文章內容和形式之間的關系以及給文章分類的標准等一系列的問題,做一番全面的、科學的考察。

文章是一種精神產品,是生活中的各種客觀現實反映到作者頭腦中的產物。所謂文章的內容,指的就是作者所表現的客觀事物和由客觀事物引發的主觀感受這樣兩個方面。文章中表現的客觀事物,大體上有三種基本類型:(一)人、事、景、物在一定時間和一定空間中的狀態——靜止的狀態或運動的狀態;(二)人、事、景、物可以憑惜感官感知的具體形象;(三)人、事、景、物中所包含的文化知識性因素。文章中表現的主觀感受,大體上有兩種基本類型:(一)作者對外界事物的內心體驗;(二)作者對外界事物的見解和主張。這兩個方面和五種基本類型,大致包括了所有文章的全部內容。

文章的形式,從總體上看,首先是文章所採用的表達方式。不同的內容,需要採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文章的內容,既然可以區分為客觀事物和主觀感受兩個方面,那麼,與之相適應的表達方式也必然可以同樣區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客觀表達方式,用來表現客觀事物,另一方面是主觀表達方式,用來表現主觀感受。客觀表達方式有三種基本類型:(一)記敘,用來表現人、事、景、物的靜止狀態或運動狀態;(二)描寫,用來表現人、事、景、物的具體形象;(三)說明,用來表現人、事、景、物的文化知識性因素。主觀表達方式有兩種基本類型:(一)抒情,用來表現作者的內心體驗;(二)議論,用來表現作者的見解或主張。

文章內容和表達方式之間的對應關系,可以總結歸納如下表:

在弄清了文章內容和形式的關系之後,我們再來談談給文章進行分類的標准問題。

文章是反映客觀事物和主觀感受的精神產品。客觀事物和主觀感受的多樣性,再加上文章寫作目的、社會功能、刊出方式、篇幅長短等諸方面的差異,就使得文章系統猶如仲春時節的花圃,色彩斑斕、姿態萬千。因此,要給眾多的文章分類,很難指望應用一個標准、一次獲得成功。事實上,給文章分類正如給生物分類一樣,必須分層次地進行,在不同層次上,分別使用不同的標准。只有這樣,才有可能使文章系統中每個家族和每個家族中的絕大多數成員,都能各就各位,歸屬恰當。

目前,在各種文章學、寫作學的著作中和廣大教師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大家共同認為表達方式應該是對文章進行分類的一個重要的標准、基本的依據。但是,對於表達方式應該成為第一個層次的分婁標准還是應該成為第二個層次的分類標准,人們的看法並不一致。於是,這就導致產生了「廣義記敘文」和「狹義記敘文」兩個不同的概念。

一種主張認為,表達方式應該成為對所有文章進行第一次分類的標准,可以將全部文章區分為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等幾個大的門類。凡是以記敘文作為主要表達方式而寫成的文章,都可以稱為記敘文。這樣,記敘文中既包括寫真人真事的新聞、通訊、「三史」、傳記等非文學體裁的文章,也包括小話、劇本等應用藝術虛構寫成的敘事類文學作品。這就是所謂的「廣義記敘文」。

另一種主張認為,首先應該將「文學』與「文章』加以區別,然後在「文章」的范圍內以表達方式作為進行第二次分類的標准。這樣,同樣可以區分出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等幾個大的門類。不過,按照這種主張劃定的記敘文這一門類中,排除了應用藝術虛構寫成的小說、劇本等敘事類文學作品,而只包含寫真人真事的非文學作品了。這就是所謂的「狹義記敘文」。

這兩種主張雖然各有其理論依據,但又都面臨著無法自圓其說的難題。前者在「以記敘作為主要表達方式」這一點上求得了統一,卻無法排除「真實」與「虛構」的對立。後者堅決排除了「真實」與「虛構」的對立,卻又能難保持「非文學作品」的統一,因為相當大量的寫「真人真事」的散文並不是「非文學作品」。

鑒於上述兩種主張都存在無法自圓其說的矛盾,有人提出了一種在理論上並無特殊建樹,但在實際上卻可以行得通的主張。這就是把記敘文界定為「以記敘作為主要表達方式而寫成的文章」(非文學作品)和反映真人真事的散文、報告文學等文學作品」。考慮到多數中學語文教師和相當一部分教學參考資料,都在事實上贊同這種主張,本書在為以下各章選取例文時,也將依照這一原則辦理。

總之,通過探討文章的內容、文章的形式、文章內容和形式的關系、給文章進行分類的標准等問題,我們已經對什麼是記敘文的問題做出了回答,這就是:以記敘為主要表達方式寫成的文章就是記敘文。上面涉及的界定記敘文內涵的三種見解雖然各有不同,但對於「以記敘作為主要表達方式寫成的文章就是記敘文」這一個基本觀點,大家的認識還是基本一致的。我們不妨就以這個基本一致的共同認識,做為研究記敘文的出發點。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記敘文固然以記敘作為主要表達方式,它還可以(甚至可以說是經常需要)同時應用其他表達方式。不過,使用其他表達方式寫成的文字,無論數量多麼大、質量多麼高,它們在記敘文中卻只能處於血肉或枝葉的地位,作為記敘文骨架、主幹的表達方式依然是記敘。忽略了這一點,閱讀記敘文時,就可能理不清文章的思路、脈絡;寫作記敘文時,就可能喧賓奪主、偏離主題.

【寫作指導】
記敘文(Narration)是以記敘人物的經歷或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為主的一種文體。它是寫作訓練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種。一般說來,它大致分為三類:
一是以記人為主的記敘文,即以人物為中心組織材料,圍繞這個人物可以寫一件事,也可寫幾件事;
二是以寫事為主的記敘文,即以事件為中心組織材料,圍繞中心事件可以寫一個人,也可以寫幾個人;
三是以寫景狀物為主的記敘文。
但應注意的是,在一篇記敘文中,寫人、寫景、寫事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不能截然分開,但各有側重。

【基本要求】
1. 交代清楚人物(who/whom)、時間(when)、地點(where)、事由(what)。
2. 按故事或事件發生的時間先後依次敘述。
3. 主題鮮明,內容清楚。
文章中的故事應有頭有尾,要寫出事情的發生、發展、變化及結束的過程。確切地說,在記敘時要把與一件事物有關的時間、地點、人物、原因等因素交代清楚,才能給人一種完整的認識和印象。
4. 層次分明,有條有理。
記敘時,要有開頭,正文及結尾。有時涉及幾個人或幾件事,一件事往往牽涉到相關的次要事情;有時一件大事中還包括小事,這就要對記敘的事情做出分析,分清主線和副線,圍繞主線安排副線。
5. 詳略得當,主次適宜。
記敘事情時,要注意主題鮮明突出,清楚具體,內容感人深刻。寫人時,要抓住典型事例、典型行動和表現。對中心事件和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地方,要詳細敘述;次要的東西,就少寫或不寫。

【注意事項】
1. 仔細審題,確定主題。文章的目的、內容、結構層次以及語言的運用,都要圍繞主題進行。
2. 根據情景提示和主題,安排文章的結構層次,用每段的首句即主題句來指明段落的中心思想。安排好關鍵的主題句,就會使中心更加突出,眉目清楚。
3. 要進行審題,根據內容需要,確定好句子的種類、句型結構和習慣表達。這樣可以避免中國式的英語,提高語言的正確性。初寫時,多模仿句型寫簡單句,循序漸進,逐步深化。
4.句子時態要在上下文中有相關性、連續性;要與表達內容一致。
5.寫作前最好有個簡明扼要的提綱,使自己的寫作有章可循。審題後要先寫出草稿,經過修改之後,再正式成文。

『玖』 記敘文怎麼寫

在記敘文寫作中,敘述好一件簡單的事,這是一項基本功。練好這個基本功,以後進行復雜的敘事,也就有了基礎。德國大作家歌德曾經說過:「一個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說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許多事都說得清楚了。」

一、怎樣記敘好一件簡單的事呢?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發生的地點、時間;要把事情的經過、因果寫明白。一件事,總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等六個方面的內容,因此,只有把這些方面寫清楚了,才能使別人明白你寫了一件什麼事。
交代這六個方面內容不應該呆板,要根據文章的需要靈活掌握。時間、地點也並不是非要直接點明不可的,有時候可以通過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徵及其變化,將它們間接表示出來。如「雞喔喔叫了起來」,就是指天將亮了;「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經過寫具體,並做到重點突出。在記敘文六個方面的內容中,起因、經過和結果,是構成事情最主要的環節。為了把事情寫得清楚、明白,在記敘中一定要寫好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特別要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給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記敘的條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發生、發展和結果的過程,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文章的條理就會清楚明白。
確定記敘的順序以後,還要安排好段落層次。適當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記敘的條理分明,必須在動筆之前,仔細地想一想,文章應該先寫什麼,再寫什麼,然後寫什麼,把記敘的輪廓整理出來。

--------------------------------------------------------------------------------
寫記敘文,必須考慮哪些先寫,哪些後寫,安排好記敘的順序,否則就會頭緒雜亂,條理不清。

二、怎樣安排記敘順序才能使文章條理清楚呢?
(一)運用順敘。
順敘,是按照事物發生、發展的先後次序進行敘述。這樣寫,可以將事物的發展過程,有頭有尾地敘述出來,來龍去脈,十分清楚。運用順敘寫成的文章,它的層次、段落和事物發生、發展的過程是基本一致的。
順敘有以時間為順序的,有以事物發展規律為順序的,也有以空間變換為順序的。在敘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時間為順序和以事物發展規律為順序的。
按時間順序進行敘述時,必須嚴格地安排好順序,寫清楚敘述的時間。現實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會突然發生,它總有一個發生、發展的過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據事情發生、發展、高潮、結局這一事情發展的規律來進行敘述,文章的層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當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較簡單,因而不一定非要寫出事情過程的四個層次(發生、發展、高潮、結局)。
(二)運用倒敘。
倒敘,就是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斷提在前面敘述,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進行敘述。
需要指出的是,運用倒敘的寫法,必須注意交代清楚倒敘的起訖點,順敘和倒敘的轉換處要有明顯的界限、必要的文字過渡。這些地方處理不好,會使文章脈絡不清,頭緒不明,影響內容的表達。
(三)運用插敘。
插敘是指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由於某種需要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而插入的關於另一件事情的敘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運用插敘時不能打亂原來的敘述線索,要注意與上下文的銜接。這樣,文章的結構不僅富有變化,而且敘述事情的條理非常清楚。

三、怎樣從小事中寫出深意呢?
(一)提高思想水平,訓練一副見微知著的好眼力。

(二)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尋找出事情所蘊含的深意。

(三)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寫。
背景就是時代環境,指的是社會變遷和政治動態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發生的背景聯系起來,那就不尋常了。

(四)「事」與「意」的榫頭要對得合適。

總之,我們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對聽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認識它的意義,鑒別它的價值,並把它放在特定的環境中去寫,就能從小事中寫出深意來。

四、怎樣才能選擇到新穎、獨特的材料呢?
(一)從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

(三)選擇新角度,讓常見的材料放出異彩。

(四)打開思路,擴大視野。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思路比較狹窄,他們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擴大。如果我們同學把觀察的目光投射到整個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壞人壞事,作文的材料一定會豐富多采起來。

寫作文只有圍繞中心安排詳寫和略寫,敘事的重點才能突出。

五、在記敘的過程中,怎樣妥當地安排詳寫和略寫呢?
(一)事情的發生和結果要略寫,事情的發展過程要詳寫。事情的發生階段,往往是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結果部分,往往是寫出事情的結局或點明事情的中心。它們在整個事情中,或者說在整篇文章中,僅僅是枝節部分,所以要略寫。事情的發展過程,是整個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體部分,它往往具體體現中心思想,因而要詳寫。
(二)有點有面地敘事,「面」要略寫,「點」要詳寫。有點有面地敘事,「面」上的內容往往是渲染氣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點」上的內容往往是文章的重點。直接體現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詳寫。這里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在文章中,重點突出詳寫的部分時,不能忽視略寫的部分。略寫雖是寥寥幾筆,但運用得好,可以對文章重點的突出、主題的表現,起到「綠葉映襯紅花」的作用。

寫文章時,一定要注意段與段之間的過渡和照應。
一般說,記敘文在下面幾種情況需要過渡:
一)、由這件事轉到另一件事時需要過渡。
二)、記敘的時間發生變化時需要過渡。
三)、由倒敘轉入順敘時需要過渡。
四)、運用插敘時的起止處需要過渡。
一般來說,插敘內容寫完以後要注意與原來的敘事線索銜接。敘事中的照應有三種情況:
一)、文題照應。在敘事過程中,我們所寫的內容務必切題,要和文章的標題相照應。

--------------------------------------------------------------------------------

二)、首尾呼應。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遙相呼應,可以使文章結構緊湊。
三)、前後照應。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內容和後面的內容要互相照應。

總之,過渡和照應,是敘事文章中必不可少的,我們在作文時千萬不能忽視。

有人向警察請教作報告的訣竅,警察說:「作報告時,首先要有信心,報告的開頭要像逮捕犯人一樣,富於戲劇性;報告中間要像審訊犯人一樣有條不紊;報告的結尾要像宣判一樣簡潔明快。」 其實,那位外國警察談的作報告的訣竅也一樣適用於寫文章,所謂開頭要「富於戲劇性」,就是說開頭要漂亮;所謂結尾要「簡潔明快」,就是說結尾要乾脆有力。

六、做到「開頭漂亮」的主要途徑是:
(一)敘述好事件的起因。如《邊線》作文,開頭這樣寫道:「大掃除剛結束,不知哪個『缺德鬼』把一小團廢紙扔在五年級的走廊上。」文章的開頭便是軍軍和牛牛爭吵這件事的起因,具有奪人眼目的力量。
(二)描寫環境,烘托氣氛。如《風》作文,作者一開頭就描寫了風的猛烈:「走在路上,風要把我吹得飄起來。」甚至「前面路口的大楊樹被風颳得東倒西歪,發出『唰唰』的響聲……」文章的開頭交代了上學路上的惡劣環境,正是為了適應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也增強了感染力。
(三)激人興趣,引人入勝。如《一堂有趣的自然課》,作者開頭就寫道:「清脆的上課***剛止住,馬老師就抱著一大堆毛皮子、絲綢帕、玻璃棍和橡膠棒等東西,快步走進了教室。」馬老師究竟要干什麼?難道你不想看下去嗎?
(四)開門見山,點明題旨。如《「雷鋒」來到運動場》作文,作者開頭寫道:「學校十三屆田徑運動會結束了。在總結會上,老師和同學們紛紛贊揚一位不知名的『雷鋒』。」這樣直截了當,一下子把讀者注意力吸引到中心思想上,起到總領全文的作用。

七、做到「結尾有力」的主要途徑是:
(一)把事件的結局交代清楚。如《一堂有趣有自然課》,是這樣結局的:
下課***響了,當同學們戀戀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實驗時,一個個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麼搞的,這節課時間這么短!」
這種順著情節的發展,以事情的終結作全文的結尾,干凈利落,不枝不蔓,事情結束,文章也就結束了。
(二)語言含蓄,發人深思。在記敘文中,作者以獨特的認識和理解,寫下深刻含蓄的結語,力求意味深長,發人深思。
(三)結尾同開頭呼應。結尾照應開頭,能使文章結構謹嚴,渾然一體。
(四)篇末點題,突出中心。篇末點題,尤如畫龍點睛,這「睛」點得好,會使全篇頓生光彩。畫龍點睛式的結尾,能幫助讀者悟出全文的深意,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把事情的「六要素」交代清楚,這是敘事的最基本要求。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由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和結果等六個要素組成的。在敘述的時候,要把這些要素交代清楚,一般不要省略。這樣才會使讀者對事情有一個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