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燒烤大全 » 胤字怎麼讀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胤字怎麼讀

發布時間: 2022-04-26 10:47:36

Ⅰ 「胤」這個字讀什麼


拼音:yìn部首:月,部外筆畫:5,總筆畫:9
;
繁體部首:肉,部外筆畫:5,總筆畫:11
[編輯本段]漢字型大小碼五筆86&98:TXEN倉頡:LVBU筆順編號:355425115四角號碼:22010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80E4
[編輯本段]漢字字義◎

yìn【動詞】(會意。從肉,從八,從幺。肉表示血統關系,幺表示重迭,八表示延長。合起來表示後代。本義:子孫相承)
同本義
胤,子孫相承續也。——《說文》予乃胤保大相東土。——《書·洛浩》胤,繼也。——《爾雅》胤殷周之失業。——《劇秦美新》◎

yìn【名詞】(1)
子孫,後裔,子嗣,後嗣胤子朱啟明。——《書·堯典》夫許,太岳之胤也。——《左傳·隱公十一年》周公之胤。——《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言乎其位則列國,本乎其始,則周公之祚胤也。——《春秋經傳集解序》永錫祚胤。——《詩·大雅·既醉》(2)
又如:胤子(子嗣;嗣子);胤息(子息;子嗣)
[編輯本段]漢字出處【康熙字典】【未集下】【肉字部】

Ⅱ 胤字怎麼讀

胤讀作:yìn

聲母y,韻母in,聲調四聲。

簡體部首月部,部外筆畫5畫,總筆畫9畫

五筆TXEN,倉頡LVBU,鄭碼RDZQ

後代:胤嗣(後嗣)。

(2)胤字怎麼讀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胤胄[yìn zhòu]

後裔。

2、胤雅[yìn yǎ]

樂章名。

3、胤息[yìn xī]

子息;子嗣。

4、嗣胤[sì yìn]

子孫後代。

5、名胤[míng yìn]

名門的後代。

Ⅲ 胤,是什麼字,怎麼念

一、胤左中右結構的字,拼音yìn。

二、釋義:

1、會意。從肉,從八,從幺。肉表示血統關系,幺表示重迭,八表示延長。合起來表示後代。本義:子孫相承)

2、子孫,後裔,子嗣,後嗣

三、胤的部首:月

四、相關組詞:

胤子賢胤後胤傳胤子胤貴胤龍胤

支胤胤孫胄胤余胤胤雅皇胤胤辭

(3)胤字怎麼讀擴展閱讀:

一、漢字筆順:撇、撇折、撇折、點、豎、橫折鉤、橫、橫、豎彎鉤、

二、片語釋義:

1、皇胤[huáng yìn]

皇帝的後代。

2、胤辭[yìn cí]

就原作加以引申的文詞。

3、胤文[yìn wén]

俗文。

4、嗣胤[sì yìn]

子孫後代。

5、曲胤[qǔ yìn]

樂曲。

Ⅳ 胤字怎麼讀

胤的讀音是yìn,聲母是y,韻母是in。

一、胤的釋義

後代;後嗣。

二、筆順

撇、撇折、撇折、點、豎、橫折鉤、橫、橫、豎彎鉤。

三、組詞

胄胤、傳胤、胤辭、龍胤、嗣胤等。

(4)胤字怎麼讀擴展閱讀:

一、胄胤 [ zhòu yìn ]

後代。

二、傳胤 [ chuán yìn ]

謂傳受統嗣;繼承帝位。

三、胤辭 [ yìn cí ]

就原作加以引申的文詞。

四、龍胤 [ lóng yìn ]

皇裔。

五、嗣胤 [ sì yìn ]

子孫後代。

Ⅳ 胤怎麼讀

胤字的讀音是:yìn,胤字本義是子孫相承,胤字做名詞時也指子孫、子嗣、後嗣。《左傳·隱公十一年》曰:「夫許,太岳之胤也」,其中的胤字指的就是子孫、子嗣的意思

Ⅵ 胤字怎麼讀

【yìn】

Ⅶ 胤這個字怎麼念啊

胤[yìn] 

(會意。從肉,從八,從幺。肉表示血統關系,幺表示重迭,八表示延長。合起來表示後代。本義:子孫相承) 同本義 [continue]

胤,子孫相承續也。——《說文》

予乃胤保大相東土。——《書·洛浩》

胤,繼也。——《爾雅》

胤殷周之失業。——《劇秦美新》

〈名〉

子孫,後裔,子嗣,後嗣 [descendent;offspring]

胤子朱啟明。——《書·堯典》

夫許,太岳之胤也。——《左傳·隱公十一年》

周公之胤。——《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永錫祚胤。——《詩·大雅·既醉》

又如:胤子(子嗣;嗣子);胤息(子息;子嗣)

Ⅷ 「胤」有什麼意思,這個字怎麼讀

胤 [yìn]

釋義:

  • 動詞:會意從肉,從八,從幺。肉表示血統關系,幺表示重迭,八表示延長。合起來表示後代。本義子孫相承

  • 名詞:子孫,後裔,子嗣,後嗣

Ⅸ 「胤」字怎麼讀是什麼意思

胤只有一個讀音,胤的拼音是 yìn,胤的釋義如下:

基本釋義:

一、會意。從肉,從八,從幺。肉表示血統關系,幺表示重迭,八表示延長。合起來表示後代。本義:子孫相承。

1、胤,子孫相承續也。——《說文》

2、予乃胤保大相東土。——《書·洛浩》

3、胤,繼也。——《爾雅》

4、胤殷周之失業。——《劇秦美新》

二、子孫,後裔,子嗣,後嗣。

1、胤子朱啟明。——《書·堯典》

2、夫許,太岳之胤也。——《左傳·隱公十一年》

3、周公之胤。——《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4、永錫祚胤。——《詩·大雅·既醉》

5、又如:胤子(子嗣;嗣子);胤息(子息;子嗣)

(9)胤字怎麼讀擴展閱讀

組詞:賢胤 胤息 胤族 貴胤 胤胄

一、賢胤 [ xián yìn ]

解釋:賢良的子孫。

漢 王粲 《為劉荊州諫袁譚書》:「功績未卒,太公殂隕,賢胤承統,以繼洪業。」

二、胤息 [ yìn xī ]

解釋:子息;子嗣。

《舊唐書·褚遂良傳》:「﹝ 高宗 ﹞再三顧謂 無忌 曰:『莫大之罪,絕嗣為甚。皇後無胤息,昭儀有子,今欲立為皇後,公等以為何如?』」

三、胤族 [ yìn zú ]

解釋:猶嗣族。

章炳麟 《沉藎哀辭》:「悲夫丈夫固享五鼎兮,況為犧以饗胤族。」

四、貴胤 [ guì yìn ]

解釋:貴家子弟。

唐 元稹 《王悅昭武校尉行左千牛備身制》:「 庄憲皇後 侄 王悅 等,或勛戚蔭餘,或公卿貴胤。佩觹有趨蹌之美,釋褐參侍從之榮。」

五、胤胄 [ yìn zhòu ]

解釋:後裔。

南朝 梁 沉約 《奏彈王源》:「 吳郡 滿璋之 ,相承雲是 高平 舊族, 寵 奮 胤胄。」

Ⅹ 胤禔,胤礽,胤祉,胤禛,胤禩,胤禟,胤(礻我),胤祥,胤禵 名字都怎麼讀

胤讀音為yin,各名字讀音如下:

1、胤禔:禔有兩種讀音:zhī、tí,在這里讀zhī,閻崇年的《細說清朝十二帝》裡面有注音。

皇長子,母為惠妃納喇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夭殤,故為皇長子。曾從征厄魯特蒙古噶爾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為直郡王。

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因魘咒太子胤礽,謀奪儲位,被削爵囚禁。生於康熙十一年二月十四日,卒於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享年六十三歲。

2、胤礽:礽讀音:réng 礽:福的意思

皇次子,乳名保成,清聖祖玄燁第二子,母為仁孝皇後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殤諸皇子外序齒為皇次子。因其胞兄、嫡長子承祜幼殤,故在胤礽剛滿周歲時即被確立為皇太子。他是清代歷史上唯一一位、也是中國官方正史上最後一位明立皇太子。

幼聰慧好學,文武兼備,代為祭祀、監國,頗具令名,康熙帝對皇太子最為重視與寵愛,卻因教子失當、兼之康熙朝後期黨爭紛亂,致太子人格分裂,歷經兩立兩廢,終以幽死禁宮收場,被追封為親王。

3、胤祉:祉讀音:zhǐ 祉:福的意思

皇三子,康熙十六年(1677年)三月,胤祉出生於北京紫禁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封誠郡王。翌年九月,以在敏妃喪百日中剃頭,降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在復立胤礽為皇太子的同時,晉封胤祉為和碩誠親王。

雍正即位後,將其改名為允祉,以他與廢太子向來親睦為由,將胤祉發配到遵化的馬蘭峪為康熙守陵。胤祉私下發牢騷,又對胤祥之死缺少哀悼之情。雍正帝知道後,將胤祉奪爵,幽禁於景山永安亭。

雍正十年閏五月十九日(1732年7月10日),病逝於景山禁所。

4、胤禛:禛讀音:zhēn 禛:吉祥,多用於人名

皇四子,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後,即德妃烏雅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為雍親王。

在二廢太子胤礽之後,胤禛積極經營爭奪儲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他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

5、胤禩:禩讀音:sì 禩:祭祀,禩同祀,為祀異體字

皇八子,雍正異母弟,生母良妃衛氏。17歲的時候即被封為貝勒,是當時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燁駕崩,雍正上位後,將其改名為允禩。

為穩定人心,先進封其為和碩廉親王,兼理藩院尚書,後轉工部。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穩根基後,找各種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初八薨,享年45歲。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無悖逆之實,復原名胤禩,恢復宗室,並錄入玉牒。

6、胤禟:禟讀音:táng

皇九子,雍正帝即位之後改名為允禟,清聖祖康熙帝的第九子,雍正帝異母弟,母宜妃郭絡羅氏。屬於八阿哥黨。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受封固山貝子,封入正藍旗。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康熙帝駕崩,臨終以皇四子胤禛為繼承人。胤禩集團的希望徹底落空了。從此胤禟開始連遭厄運。

雍正四年(1726年)初,革去黃帶子,削除宗籍。 同年八月,定罪狀二十八條,送往保定,加以械鎖,暫交直隸總督李紱監禁,令改名塞思黑。胤禟在獄中被折磨而死, 也有傳說是被毒死的。享年四十三歲。乾隆間恢復原名、宗籍。

7、胤䄉:䄉讀音:é

皇十子,生母是溫僖貴妃鈕祜祿氏,遏必隆之外孫。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封敦郡王。因黨附胤禩,雍正二年(1724年)四月,被雍正帝圈禁革爵。乾隆二年被釋放,授輔國公品級,乾隆六年(1741年)九月初九,胤䄉病死,年五十九歲。以貝子禮安葬,子6人。

8、胤祥:祥讀音:xiáng

皇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胤祥與雍親王胤禛關系最親密,雍正帝待他也非尋常。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四皇子胤禛繼位,胤祥被封為和碩怡親王,又出任議政大臣,處理重要政務。雍正元年(1723年),命總理戶部。自此即全力輔佐風根治理國家,胤禛亦對其十分信任。

因胤祥對雍正朝的治績助力甚大,遂得世襲罔替的許可,為鐵帽子王。清朝有史以來第九位鐵帽子王。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日(陽歷6月18日)去世,時年45歲。配享太廟,上謚號為"賢",另賜有匾額"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冠於謚前。

將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這成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諱的唯一事例。

9、胤禵:禵讀音:tí 禵:福

皇十四子,又名允禵,清世宗胤禛同母弟,清高宗乾隆帝皇叔,生母為孝恭仁皇後,於雍正元年(1722年)改名為允禵。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作為西征統帥領兵出征,為保衛西藏和平作出了重要貢獻。

胤禵雖為雍正帝的同母弟弟,但其卻是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重要的一員,所以雍正帝胤禛登基後將胤禵遠派守皇陵幽禁,雍正四年(1725年)改為圈禁。直至乾隆帝弘歷即位後,允禵才恢復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