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版納的傣味燒烤都有什麼特色的
傣家的風味燒烤特色有芭蕉葉包燒雞腳筋,包燒豬腦,包燒米乾等等芭蕉葉的包燒,還有就是竹棍夾烤雞,檸檬蘸水魚,青苔糯米飯,油炸芭蕉,酸牛筋,油炸豬皮牛皮蘸辣咪,很好吃的!
『貳』 西雙版納的特色小吃有哪些主菜類
傣味的燒烤是一流的,烤雞,香茅草烤魚,烤青苔,螞蟻蛋,菠蘿飯,舂乾巴,檸檬涼粉,傣家紫糯飯,酸筍,竹筒飯等等,都是非常好吃的~ 以下是西雙版納主菜類特色小吃 本人亦是慕名而來,以吃了3年的經驗和大家分享。這里所列舉,也許不足以描述西雙版納的飲食精髓,但無一不是誘人的美食和特色。 冬瓜豬 這是一種很好吃的豬的品種,因為個頭小而得此名。其肉質鮮美,肥而不膩,通常的做法是大蔥爆炒。 竹筍、酸筍 據調查資料顯示,西雙版納共有100多種可食用的竹筍。竹筍的做法很多,有炒、煮、烤、生吃等。傣族還用一種特殊的方法製成酸筍,這樣可以四季食用。用這種酸筍煮雞、魚或排骨,味道獨特,鮮美無比。 瀾滄江魚 瀾滄江中有很多品種的魚,統稱江魚。大部份江魚體形較大,肉多刺少,味道鮮美,通常的做法是煮湯或紅燒。湯多為白色,甜而鮮。 推薦:清湯巴豪、紅燒巴掌浪、酸辣叉尾魚、酸筍煮大頭魚。 愛伲稀飯 這是愛伲人最常做的一道菜。用雞湯熬的稀飯,鮮香入味,稀飯粘度適中,口感極佳。 野生菌類 在夏秋季節,野生菌類品種最為豐富,有野木耳、掃把菌、雞樅、牛肝菌、乾巴菌、雞油菌、螞蟻骨朵菌、青頭菌、喇叭菌等。做法多為小炒或煮湯,味道鮮美自是不用說,還有防治癌症的功效。 野菜 據調查,西雙版納共有300多種可以食用的野菜。這些野菜有的能清熱解毒,有的利肝明目,富含多種營養成分,不僅做法多樣,而且常有。 推薦:水蕨菜 苦冷盤 水香菜 野茄子 海船 四棱豆 甜菜 野芹菜 芭蕉花 滴水芋 樹皮菜 野蕃茄 刺五加. 葛根全席 葛根是一種葯用植物,其味略苦,苦中帶甘,其性涼,可直接食用,葯用可解酒,清熱解毒,女人服食可美容養顏。 機場老路上有一家阿卡寨,推出葛根全席,菜餚全是用葛根作料。不僅口味獨特,而且鮮甜誘人。 推薦:葛根煮雞,葛根燉排骨,葛根煮粉,炸葛根片,愛伲涼拌,黃燜雞,清蒸魚,愛伲稀飯,葛根茶。
『叄』 傣味烤羅非魚怎麼做如何做好吃
傣味烤羅非魚的做法步驟
傣味烤羅非魚的做法圖解11. 1.將羅非魚對半切開,中間凹陷處鋪上拌好的調料(小米辣,香柳,大芫荽,蒜泥香草全切碎;加入味極鮮,生抽,少許糖,青檸檬汁拌勻)
2.魚邊上抺上燒烤辣椒面
傣味烤羅非魚的做法圖解22. 魚背上斜切成菱形或方塊(菱形要好看些)
把剩下的調料汁水抺入魚肉里,腌制1個小時左右(腌制越久越入味)
傣味烤羅非魚的做法圖解33. 沒有芭蕉葉就用錫紙代替了(用芭蕉葉會多些清香味)
傣味烤羅非魚的做法圖解44. 直接上碳火上烤(應該平攤著烤,這樣熟得快些!)
『肆』 西雙版納
西雙版納
西雙傣語為十二的意思,雙版納即為十二個版納:版納景洪、版納勐養、版納勐龍、版納勐旺、版納勐海、版納勐混、版納勐阿、版納勐遮、版納西定、版納勐臘、版納勐捧、版納易武。
位於雲南南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境內,101°50′E,21°08N--?22°36′N.屬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濕潤區.由於入射角高,冬至時分高度角最低為45°本區熱量豐富,終年溫暖,四季常青.具有「常夏無冬,一雨成秋」的特點。一年分為兩季,即雨季和旱季;雨季長達5個月(5月下旬—10月下旬),旱季長達7個月之久(10月下旬—次年5月下旬),雨季降水量佔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本區熱量豐富,終年溫暖,四季常青。又因距離海洋較近,受印度洋西南季風的控制和太平洋東南季風的影響,常年濕潤多雨,所以森林繁茂密集,植物盛多.因此西雙版納被譽為「植物王國」. 1993年10月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接納西雙版納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國際生物圈保護區。從世界地圖上一眼看去,會發現在西雙版納同一緯度上的其他地區幾乎都是茫茫一片荒無人煙的沙漠或戈壁,惟有這里的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像塊鑲嵌在皇冠上的綠寶石,格外耀眼。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有佔全國1/4的動物和1/6的植物,是名副其實的"動物王國"和"植物王國"。
景區包括景洪市風景片區、勐海縣風景片區、勐臘縣風景片區三大塊。 每一塊內又有若干景區,共有19個風景區,800多個景點,總面積1202.53平方公里。該區有著種類繁多的動植物資源,被稱之為「熱帶動物」王國。其中許 多珍稀、古老、奇特、瀕危的動、植物又是西雙版納獨有的,引起了國內外遊客和科研工作者的極大興趣。景觀以豐富迷人的熱帶、亞熱帶雨林、季雨林、溝穀雨林風光、珍稀動物和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風情為主體。該區景觀獨特,知名度高,經國務院1982年10月8日批準定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西雙版納全州總面積有19582.45平方公里,人口100多萬,下轄景洪市和勐海、勐臘兩縣。這里居住著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諾族、拉祜族、佤族、瑤族等十幾個民族, 其中傣族50多萬,漢族25萬, 其他民族25萬。與寮國、緬甸、越南接壤,國境線長1069公里。
[編輯本段]【交通】
西雙版納距省會昆明約550餘公里,乘汽車兩天或一晝夜(9小時)可到達。版納機場可起降「波音737」"空客319"飛機,每天有從昆明到西雙版納的直達航班,空中飛行時間約50分鍾(費用:全票780元/位), 另外辟有從北京、上海、成都、重慶、曼谷等城市到西雙版納的直達航線。境內公路四通八達,十分方便。
航空
西雙版納景洪機場是省內僅次於昆明的第二大航空口岸,距景洪市區5公里。機場自1990年通航以來,先後開辟了至大理、麗江、上海、鄭州、天津、成都、重慶等主要城市的國內航線。1996年開通了至曼谷的國際航線。昆明至西雙版納、麗江至西雙版納都開通了機場。
公路
昆明至西雙版納在2006年4月6日全線開通了高速公路,公路里程550公里,最多隻要九個小時就可到達,可以在昆明火車站旁的昆明長途汽車客運站購票,每天有20多班卧鋪班車和普通班車開往景洪,車程24小時,票價約110-150元,春節期間會上浮15%-20%。
水路
水路有瀾滄江航道,景洪港是國家一類水港口,由景洪、橄欖壩和關累三個碼頭組成。景洪港為水運口岸,現已開辟了景洪至緬甸清邁、寮國萬象等地的國際水運航線。
西雙版納地圖:
西雙版納地圖
[編輯本段]【名稱由來】
西雙版納這個名稱,是明代隆慶四年(1570年),宣慰司(當地最高的行政長官)把轄區分十二個「版納」(傣語「十二」「西雙」「版納」是一千畝之意,即一個版納,一個徵收賦役的單位)。從此便有了「西雙版納」這一傣語名稱。古時,稱做「勐巴拉納西」。
[編輯本段]【資源】
西雙版納是國家第一批44處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有著300多萬畝自然保護區,其中70萬畝是保護完好的大原始森林,森林佔全州總面積近60%, 到處青山綠水,鬱郁蔥蔥,以其美麗和富饒聞名遐邇。
西雙版納境內共有植物二萬多種,其中屬熱帶植物5000多種,有食用植物一萬多種,野生水果50多種,速生珍貴用材樹40多種。許多 植物是珍貴用材或具有特殊用途,如抗癌葯物美登木、嘉蘭;治高血壓的羅芙木;健胃蟲的檳榔;風吹楠的種子油是高寒地區坦克、汽車 發動機和石油鑽探增粘降凝雙效添加劑的特需潤滑油料;桐子油可替代柴油;被譽為「花中之王」依蘭香可製成高級香料;有1700多年前的古茶樹;有天然的「水壺」、「雨傘「;會聞樂起舞、會吃蚊蟲的小草、見血封喉的箭毒木……
廣大茂密的森林,給各種野生動物提供了理想的生息場所,目前已知有鳥類429種,佔全國鳥類總數2/3,獸類67種,佔全國獸類總數的16%, 西雙版納鳥獸種類之多,是國內其他地方無法相比的。其中被列為世界性保護動物的有亞洲象、兀鷲、印支虎、金錢豹等;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牛、羚羊、 懶猴等13種,還有許多二、三類保護動物。
作為「旗艦物種」,亞洲象對生態環境有著不凡的意義,1977年,我國宣布亞洲象為瀕危物種,並在西雙版納成立野象自然保護區。現在亞洲象的生存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其數量也從20世紀80年代的80餘頭發展到現在的300頭左右。我國的亞洲象主要分布在西雙版納,也有少數分布在旁邊的思茅地區。
西雙版納還盛產橡膠,是全國第二大膠區、橡膠單產居全國之首,另外還盛產大米、多種熱帶水果和砂仁等珍貴葯材,是名副其實的「植物王國」、 「動物王國」、「綠色王國」、「南葯王國」。
到版納旅遊,有時會看到美麗的孔雀、白鷳、犀鳥在林中飛翔;有時會看到大象在公路上漫步;有時會看到羚羊、野鹿、野兔在奔跑……那情那景,真叫人開心,這是在其他地方難以想像得到的奇觀和樂趣啊!
西雙版納主要旅遊景點: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西雙版納傣族園 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 野象谷 民族風情園 景真八角亭 獨樹成林 打洛口岸
[編輯本段]【氣候】
西雙版納屬熱帶季風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一年內分乾季和濕季,年平均氣溫在21℃。乾季從11月至翌年4月,濕季從5月至10月。終年無霜雪。 年霧日達108—146天。景洪地區極端最高氣溫達41.1℃,極端最低氣溫2.7℃,常年適於旅遊觀光。 西雙版納因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北部邊緣氣候類型為熱帶季風氣候,山區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終年溫暖、陽光充足、熱量豐富、濕潤多雨,具有「長夏無冬、一雨成秋」的特點。一年只分為雨季和旱季兩季。雨季長達5個月(5月下旬——10月下旬),旱季則長達7個月之久(10月下旬——次年5月下旬)。雨季降水量佔全年降水的80%以上。
[編輯本段]【文化】
傣族的歷史悠久,在長期的生活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尤以傣歷、傣文和絢麗多採的民族民間文學藝術著稱於世。早在 一千多年前,傣族的先民就在貝葉、綿紙上寫下了許多優美動人的神話傳說、寓言故事、小說、詩歌等,僅用傣文寫的長詩就有550餘部。《召樹屯與楠木諾娜》、 《葫蘆信》等是其代表作,被改編成電影、戲劇等,深受群眾的喜愛。傣族的舞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和鮮明的民族特色,動作為多類比和美化動物的舉止,如流行廣泛 的「孔雀舞」、「象腳鼓舞」等。
傣族的音樂悅耳動聽,除了為舞蹈伴奏外,常與詩歌相結合。雕刻、繪畫也具有鮮明的特點。傣族信仰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區, 佛塔和佛寺隨處可見。傣族民居——竹樓,是我國現存最典型的干欄式建築,造型古雅別致,住在裡面清涼舒爽。傣族男子有紋身的習俗,表示勇敢、美觀,亦能吸引異性的愛慕。
紀念品
具有特色的旅遊紀念品有:傣包、傣錦(綉花埝單、枕頭、筒裙)、陶瓷水罐、竹篾飯盒、銀腰帶、筒巴、各種民族服裝、花包、綉花腰包、木雕、鵝石工藝等。至於別有風味的傣味菜,那是每一個遊客都要品嘗一番的。臨別,你千萬不要忘了買幾盒紅豆(也叫相思子)回去,送給你的妻子、戀人或朋友,那是最具有特殊意義和浪漫情調的禮物啊!因此古人早就有詩雲:「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景點
著名景點有:景洪、曼飛龍佛塔、瀾滄江畔、曼閣佛寺、曼景蘭旅遊村、依瀾度假村、猛侖植物園、民族風情園、野象谷、熱帶作物研究所、傣族風味菜、傣族園、景洪原始森林公園、紅旗水庫、打洛原始森林公園、動物奇觀、植物奇觀、熱帶雨林、傣族潑水節
知名學校
知名學校有:雲南省熱帶農業工程學校(原雲南省農墾管理學校與原思茅熱帶作物研究學校合並辦學),是我國規模較大,分科較全的研究熱帶經濟作物的專業學校。
特色餐飲
傣味菜在雲南菜系中獨享盛譽,西雙版納的居民以傣族為主,傣味菜以糯米、酸味及烘烤肉類、水產食品為主,多用野生栽培植物做香料,具有獨特的民族風味。
版納美食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南秘」、布朗族菜、哈尼族菜、烤肉、青苔、酸筍煮魚(雞)、香茅草烤魚、香竹飯,炒蕨菜[青苔]。名稱大多是遊客沒有聽說過的,值得一嘗。
版納美食盡在夜市,除上述特色菜外,香草燒雞、竹筒飯、烤竹鼠、蒸青苔蛋、熟雞肉剁生、鴨腳、竹蟲、油炸牛皮、油炸豬皮、等民族風味食品應有盡有,最符合南方人的口味。在夜間,遊客邊品嘗風味佳餚,邊觀賞景洪城的夜景,五顏六色的燈光會使你流連忘返。當地的香竹糯米飯,在小攤上吃竹筒飯,2-5元就可吃飽。
如果您敢品嘗昆蟲,不妨考慮蟲宴,除了蚱蜢、蠍子,還有蠕動的竹蟲、蜜蜂幼蟲等,一頓大約要120元,可供8人品嘗。
[編輯本段]【傣族佛教建築】
數百年前,小乘佛教傳入雲南省西雙版納,成為傣族全民信仰的宗教。這里佛寺建築隨處可見,幾乎每個村寨都有佛寺,有的佛寺旁還建有佛塔。佛寺、佛塔成了傣族群眾生活的中心場地,成為他們心目中的聖殿,佛教建築藝術也成了傣族人民寶貴的文化藝術財富。
西雙版納傣族佛寺建築,以重檐多坡面平瓦建築為主。佛寺大多成方形,坐西朝東,屋頂坡面由三層相疊而成,中堂較高,東西兩側遞減,交錯起落。屋頂使用長方形片瓦,瓦尾鉤在平形的竹製橫椽之上。屋頂正脊及檐面之間的戧脊,用石灰抹平,上面排列各種瓦飾。正脊上的那瓦飾呈火焰狀,戧脊首端大多豎有鳳的形象,風格獨特。
『伍』 西雙版納有哪些特色小吃
在這個美食天地的傣家菜系,你絕對品嘗的不是一般的口味享受,而是一種鑒賞的美。
阿苗土菜館-傣族人家,是版納最有名的版納小吃,傣族人家最好吃的店。
與西雙版納的地理氣候和自然資源等條件的影響,傣味形成了它獨有的風味,概括起來為:酸、苦、辣,怪,而燒烤則是傣味的常規製作方法。
炸苔鮮、臭菜炒雞蛋,「撒撇」都是版納和傣族地區特有的食法。比如,「撒撇」一種用牛的反芻的東西做成的菜,聽了都能讓人大倒胃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當地人就偏愛這些東西,因為能夠解暑。不論口味如何地怪,但到版納一定要嘗試那裡的菜餚,否則是一種缺憾。
景洪的食街、夜市變化很大,多向當地人請教,他們會很樂意幫助你。近來比較熱鬧的有阿苗土菜館-傣族人家等
選擇獨到的店,品味獨特的傣族密菜,絕對是很高的口味體驗,尤其是阿苗土菜館-傣族人家。
傣族菜系,名菜
阿苗土菜館-傣族人家-傣族菜系一道名菜
阿苗土菜館-傣族人家-傣家自烤酒
在這個美食天地的傣家菜系,你絕對品嘗的不是一般的口味享受,而是一種鑒賞的美。
『陸』 版納的傣味燒烤是怎麼烤的要什麼佐料
西雙版納傣的燒烤,主要有並以及並窩兩種烤法,可以獲得兩種色、香、味均有差別的食物。
(1)「並」,是不加任何配料,僅用醬油、食鹽、花椒油、八角粉、豬油作為調料的凈烤方法。
(2)「並窩」烤法,需要在主料內另入較多的配料,並用主料包裹配料進行烘烤,使所烤食物充分吸收配料味道。
傣味製作方法:
傣味製作方法和中國差不多,主要是烤、蒸、剁、腌、煮、炸六大類,120多種 其中,以豬肉為主料,採用「碎片烤、碎肉蒸、酸肉烤」方法烹制出來的菜餚,香甜鮮美,風味獨特;
以牛肉為主料,採用「烤乾巴絲、剁肉花」的方法烹制出來的菜餚,別具一格;以雞肉為主料,採用「包蒸、涼拌、碎烤」的方法烹制出來的菜餚,味道鮮美;
以魚為主料,採用「蒸魚片、烤魚片」的方法烹制出來的菜餚,肉質軟,得味濃,味道更美。
『柒』 普洱市有什麼好吃的(店名,具體位置)
吃的,那就多了,最特點的是普洱茶(應該說是喝的),哪裡都有,主要集中在茶園廣場和茶葉一條街,還有樓上說的花生湯米干,我覺得珠市街那裡的比較好吃,傣味燒烤就是勐海燒烤我要喜歡一些,也是在珠市街老飛娘對面……呃呃呃,大排檔的檸檬江虯,傣緬閣的各種小吃,還有老工商局門口的舂米干,郵電路的老昆明冰稀飯都不錯哦……太多了……說不完,
『捌』 天下最好叫的燒烤是什麼燒烤
我是新疆人,大學畢業後一直在深圳工作。燒烤在新疆比較普及,從小耳目共染對燒烤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項有深刻了解,我姑夫曾開過一家烤羊排的門麵店,我假期還在裡面打過工:)。我們公司郊遊我是大廚,吃的同事們說要投資開店(之前我確實想過開店,呵呵)。
我就給樓主說下新疆風味燒烤吧。新疆風味的燒烤和韓日、巴西燒烤的在味道上最大區別就是多了孜然,並且在燒烤過程中不刷醬料,更注重對肉本身味道的詮釋,完全靠肉自身散發出來的油來加溫肉內部和潤澤表面,這樣烤出來的肉香味從內由外益處,口感均勻,香酥兼具。下面就說下上品新疆燒烤的方法吧。
一、選料:燒烤最重要的選料就是肉品了,鮮是槍,嫩是刀,沒槍沒刀沒人幫。從這個順口溜里能看出烹飪里對肉的講究,在燒烤中更是重要。
羊肉的選擇:新鮮未冷凍過的嫩羊肉。可通過觀察和手摸來判斷,色澤鮮紅表示肉比較新鮮,暗紅色表示放置時間過久。整個瘦肉纖維細小,肥肉部分較柔軟說明肉比較嫩,是剛成年的羊。反之瘦肉纖維粗大,肥肉偏硬說明這是個羊爺爺了。
雞肉:肉色紅艷,雞皮比較厚並且和雞肉連結的部分能看到軟組織。凍過的雞肉色澤灰暗,雞皮沒有彈性,手感較滑。
牛肉:瘦肉部分纖維均勻,肥肉和油佔有比較少的比例,摸起來略微沾手說明沒打水(現在牛肉貴啊,奸商多啊)。新鮮方面的判斷同上。
不建議燒烤內臟,一是品質難保證,二是保存比肉困難。
二、配料:洋蔥、大蒜、芹菜、雞蛋、牛奶、胡椒粉、花椒、桂皮、小茴香、番茄醬、十三香、鹽、辣椒粉、孜然、水澱粉。
三、製作:
1、先將要製作的肉(不管什麼肉)用類似鋼絲刷子的工具在肉上拍打,意思是扎出很多細微的孔,這樣會比較入味。不建議用刀割口,燒烤過程中溫度會使刀口邊緣的肉翻翹,,入味不均勻也影響美觀,尤其是雞肉。
2、配汁:先把胡椒、花椒、桂皮、小茴香、十三香。放入水中煮開5分鍾之後關火60度左右時加洋蔥、大蒜、芹菜(粉碎一下)。等水不湯手時放入鹽、雞蛋、牛奶、番茄醬、辣椒粉、孜然、水澱粉(也可不放)。
3、將肉放入汁水中腌制2小時以上。
4、需要燒烤時將肉撈出上架,燒烤時溫度不能太高,如果肉還沒開始頻繁滴油表面就焦了說明溫度太高,可以適當調整肉和碳之間的距離,油滴到碳上時會有明火,盡量避免肉直接和明火接觸。烤的過程中也可以適當再加一些孜然。等香味四溢,表面焦紅時就可食用了。時間長短決定於肉的種類。
說真的離開新疆幾乎不可能再吃到上品的新疆燒烤了,原因很多,第一就是沒有好的肉,有些內地做品牌的飯店不惜代價從新疆進羊肉來製作燒烤,可惜了的是全凍羊肉,但和其他地方的羊肉比已經算比較香了。第二就是利益的影響、便宜了做不好,做好了成本又很高(新疆羊肉),所以也為這樣一味眾口能調的美食感到遺憾啊!
我在深圳也吃過不少燒烤,有巴西燒烤(口感表裡不一太鮮明,肉太大太厚)、韓國燒烤(沒特點、應該叫鐵板還差不多)、日本燒烤(吃了鬧肚子:( 還得吃葯 )、還有墨西哥燒烤(裡面穿著辣椒西紅柿比較有特色,菜不涼不敢吃,可以吃了肉涼了),至於國內其他各個地域的燒烤我覺得和新疆燒烤比缺少點什麼.呵呵,燒烤在新疆是一種傳統飲食,有上千年的歷史,並且已經融入到了民族文化當中.星火燎原呢.以上屬於調侃,如有類同純屬巧合。
這就是我給樓主介紹的新疆燒烤,這個方法製作的燒烤我覺得很好,所以推薦樓主有機會去新疆嘗試一下吧.推薦:烏魯木齊<<伊利人烤羊排>> <<五月花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