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雍正是怎麼去世的
1、雍正的暴死,給後人留下一個難解之謎。不是一句能說清的。
2、關於雍正之死,清宮檔案中雍正朝的《起居注》是這樣記載的:雍正十三年八月(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住在圓明園,八月十八那天他與大臣們商量處理少數民族事務,八月二十他召見寧古塔的幾位地方官員,第二天仍然正常辦公,說明這時他的身體仍然很好。
但到了八月二十二,他卻突然得病,當天晚上,已經奄奄一息的雍正便宣布傳位給兒子乾隆。第二天,58歲的雍正就在圓明園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3、對雍正皇帝的突然死亡,清朝官方只有如此簡單的記載,也沒有說明任何原因。這就很容易引起人們的猜測。於是,關於雍正死因的種種說法便產生了。
民間最為流行的說法是,當時有一位俠女叫呂四娘,她的父親和爺爺都因文字獄被雍正殺害。為報仇,呂四娘砍去雍正的頭。因此,在安葬雍正時,只好鑄造了一顆金頭。
另一種說法更讓人吃驚。據說,《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有個戀人叫竺香玉,是林黛玉的化身。竺香玉後被雍正霸佔,成為皇後。曹雪芹想念戀人,就混入宮中,與竺香玉合謀,用丹葯將雍正毒死。
還有的野史傳聞,說宮女與太監串通一氣,用繩子把雍正勒死了。
這些傳說表明,雍正生前因治國嚴厲招致許多人的怨恨。但是民間傳說不是歷史事實,這幾種說法並不可信。另外,有史學家曾經推論,雍正是突然中風死去的,但尚未拿出特別有說服力的證據。
4、歷史學家們近年來對清宮檔案進行了大量研究,越來越多的史學工作者認為,雍正吃丹葯中毒致死的可能性極大。
2. 正史中的雍正究竟是怎麼死的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突然駕崩。由於當時正是天下太平之時,雍正的突然死亡,自然引起大家的猜疑。
《清朝野史大觀》卷一中說,雍正是被民間俠女呂四娘所殺。呂四娘是清代著名學問家呂留良的孫女,呂留良因受開篇所說曾靜張熙案的牽連,死後還被挖棺戮屍。
當時呂四娘一向跟隨大俠甘鳳池練習劍術,身輕如燕,有一身的好功夫,得知自己祖父的遭遇後,呂四娘大憤,深夜入宮將雍正刺殺,並割去其頭作為報復。
由此,民間傳說雍正死的時候安的是一個金頭,以掩飾首級被盜的尷尬。
筆者倒認為,雍正“過勞死”的可能性更大。
所謂“過勞死”,指的是“在非生理的勞動過程中,勞動者的正常工作規律和生活規律遭到破壞,體內疲勞淤積並向過勞狀態轉移,使血壓升高、動脈硬化加劇,進而出現致命的狀態”。
目前,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已正式將此病症命名為“慢性疲勞綜合征”。“過老死”的前五位直接死因是冠心病、主動脈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腦出血,但卻又沒有明顯的病症。
近些年來,數學家陳景潤、作家路遙等英年早逝,可能都與雍正一樣,即因“過勞而死”。
3. 雍正是怎麼死的
第一種說法,就是雍正被呂四娘砍了頭死的。這個時候有一個案子叫呂留良的一個文字獄案子,呂留良遭到了嚴厲的懲處。但是傳說他的女兒呂四娘落網了,私自逃跑,沒有被殺,這呂四娘就拜師學藝,武藝高強,後來想法喬裝打扮混到了皇宮裡面,見了一個機會,把雍正的頭砍下來,替她父親報了仇。很多專家研究之後,認為雍正是被呂四娘殺了,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當時在這滿門抄斬的時候是非常嚴格的,呂留良的女兒不可能逃跑,這只是一個野史小說在這兒編造的一個很生動、很有趣的故事。
第二說法也很離奇,就是《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有一個戀人,這戀人叫竺香玉,長得很漂亮,能歌善舞,被雍正看上了,把她收到宮里來。他奪了曹雪芹的所愛,於是曹雪芹就通過秘密的辦法和竺香玉進行聯系,竺香玉雖然身在皇宮,心裡還想著曹雪芹,於是見了一個機會,就謀殺雍正。這個也是野史小說之言,沒有任何歷史根據,不可相信。
4. 雍正到底怎麼死的
關於雍正之死,史書記載非常簡單,只是說,前一天,雍正在圓明園行宮病重,第二日下午病危,急召大臣,當晚即死掉了。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雍正的死亡,史料沒有記載。張廷玉的私人記錄,當時雍正七竅流血,令他「驚駭欲絕」。
雍正暴卒,官書不記載其原因,這自然就引起人們的疑惑,再加上當時關於他為人的傳說和評論頗多,就更容易引起人們的猜疑,於是就產生了各種說法。
1、病死
有一說認為雍正帝「是中風死去的」。
2、暗殺
(1)呂四娘刺殺
民間最為流行的說法是,當時有一位俠女叫呂四娘,她的父親和爺爺都因文字獄被雍正殺害。為報仇,呂四娘砍去雍正的頭。因此,在安葬雍正時,只好鑄造了一顆金頭。 [67]
(2)宮女太監刺殺
還有一種傳說,說雍正九年,宮女與太監吳守義、霍成在雍正睡熟時,用繩縊之,氣將絕,用太醫張某之葯而愈。
3、丹葯中毒
歷史學家們對清宮檔案進行了大量研究,越來越多的史學工作者認為,雍正吃丹葯中毒致死的可能性極大。
如金梁曾懷疑雍正帝是吃道家丹葯毒死的,楊啟樵在《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一書認為雍正帝是「服餌丹葯中毒而死的」。
(4)雍正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雍正人物故事:
1、雍正和"恩人"年羹堯
雍正跟年羹堯的私交非常好,並且給予了年特殊的榮寵。雍正認為有年羹堯這樣的封疆大吏是自己的幸運,如果有十來個像他這樣的人的話,國家就不愁治理不好了。
平定青海的叛亂後,雍正極為興奮,不顧有失至尊的體統,說年羹堯是自己的"恩人"。雍正還要求世世代代都要牢記年羹堯的豐功偉績,否則便不是他的子孫臣民。
雍正曾經對年羹堯說:"朕不做一個出色的皇帝,就對不起你如此地待朕;你如果不作英武超群的大臣,就不能回報朕對你的知遇之恩。但願我們兩個能給後人做千古榜樣。"
然而,此時的年羹堯,志得意滿,完全處於一種被奉承被恩寵的自我陶醉中,進而做出了許多超越本分的事情,最終招致雍正的警覺和忌恨,以致家破人亡。
雍正二年十月,年羹堯第二次進京覲見雍正。在赴京途中,他令都統范時捷、直隸總督李維鈞等跪在道旁迎送。到北京以後,迎接他的王公以下官員也都跪在路邊。
年羹堯安然坐在馬上,看都不看一眼。王公大臣下馬向他問候,他也只是點點頭而已。甚至他在雍正面前,態度竟也十分驕橫,要求雍正獎賞軍功,整治阿靈阿等人。這大大刺傷了雍正的自尊心。
年羹堯回任後,即接到了雍正的諭旨,上面有一段論述功臣保全名節的話:"作為人臣,建立功業很容易,但是守住這份功勞難;守住功勞容易,畢生持之以恆難。
歷史上有很多例子,功臣卻倚功造過,結果導致帝王反恩為仇,這在人的性情中常有。"在這個朱諭中,雍正改變了過去嘉獎稱贊的語調,警告年要慎重自持。此後年羹堯的處境便急轉直下。
兩年以後,雍正暗示下的朝廷議政大臣向雍正提交了年羹堯的九十二款大罪,請求立正典刑。雍正說,其中應服極刑及立斬的就有三十多條,但念及年羹堯功勛卓著、名噪一時。
"年大將軍"的威名舉國皆知,如果對其加以刑誅,恐怕天下人心不服,自己也難免要背上心狠手辣、殺戮功臣的惡名,於是表示開恩,賜其獄中自裁。
年羹堯父兄族中有官職的全部革職,嫡親子孫發遣邊地充軍,家產抄沒入官。叱吒一時的年大將軍以身敗名裂、家破人亡告終。
2、雍正皇帝愛喝酒
雍正平時政務非常繁忙,連外出都沒有時間,他從未像康熙或者乾隆那樣南巡或是北狩。有時候心情郁悶,自然要略加排遣。
從而緩解壓力,也是對自己不能外出遊樂的一種補償吧,雍正喜歡喝寧夏產的一種羊羔酒。雍正曾經發密令指示年羹堯:"寧夏出一種羊羔酒,當年有人進過,現在已經有二十年停止不進貢了。
朕非常喜歡喝這種酒,宮中現在沒有了,你秘密尋些送進宮來,不用太多,百瓶左右就夠了,喝完了朕再發旨通知你。"
5. 雍正怎麼死的
愛新覺羅·胤禛,即雍正皇帝,是大清帝國的第五為皇帝,也是大清朝滿人入關後的第三位皇帝。雍正是大清帝國最神秘的皇帝,他是如何登基成為皇帝的,這是壹個謎。他又是如何死掉的,這是第二個謎。單只說他的死,就是史學界最熱鬧的場所,目前至少有五種死法,為史家所力捧。
第壹種說法是雍正被呂四娘砍了頭死的。雍正時期壹個叫呂留良的人在文字獄中遭到了嚴厲的懲處。但是傳說他的女兒,壹說是孫女,呂四娘漏網了,她拜師學藝,武藝高強。後來想法喬裝打扮混到了皇宮裡面,見了壹個機會,把雍正的頭砍下來,替她父親/爺爺報了仇。這個傳說很生動,雍正沒有頭怎麽發喪,傳說做壹個金頭給擱上,這樣就埋在了雍正的泰陵。很多專家研究之後,認為雍正是被呂四娘殺了,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當時在這滿門抄斬的時候是非常嚴格的,呂留良的女兒不可能逃跑,退壹步說,即使是跑了,也不可能混到皇宮,即使混到皇宮,也沒有機會她把雍正給殺了。所以這只是壹個野史小說在這兒編造的壹個很生動、很有趣的故事。
第二種說法是《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有壹個戀人,這戀人叫竺香玉,長得很漂亮,能歌善舞,被雍正看上了,雍正把她收到宮裏來。他奪了曹雪芹的所愛,於是曹雪芹就通過秘密的辦法和竺香玉進行聯系,竺香玉雖然身在皇宮,心還想著曹雪芹,於是見了壹個機會,就謀殺雍正。這個也是野史小說之言,沒有任何歷史根據,不可相信。
第三種是《梵天廬叢錄》的說法,說雍正是被壹個宮女給勒死的,但是還差壹點,又被救活了。這個故事我認為屬於移花接木,明朝有這麽壹個故事,明朝嘉靖二十壹年,嘉靖皇帝他對宮女很暴躁。因為嘉靖他吃煉丹葯,他有時候脾氣暴躁,經常鞭撻宮女。有壹個宮女叫楊金英,壹天夜裏頭,趁著嘉靖皇帝睡著的時候,用黃的綢子就勒嘉靖的脖子。因為她特別緊張,慌亂之中打了壹個死結,她以為勒死了,參與其事的另外壹個宮女害怕了,把這個事情趕緊告訴皇後,皇後急忙跑來的時候,壹看嘉靖已經斷氣了,皇後趕緊命令傳御醫,御醫叫許紳,來了以後,覺得問題很嚴重,就下了急猛葯來治,經過了四個時辰,嘉靖就有了壹點聲音,透了壹口氣。然後,史書記載說:「嘉靖吐紫血數升」,後來又經過壹個時期的調理,就把嘉靖給救活了,當然楊金英等就被殺了。這個事情是真的,歷史有記載。據說後來嘉靖皇帝晚上睡覺的時候,這壹個屋子是三九二十七張床,別人不知道他睡在哪個床上。後來我問故宮的先生,我說有沒有發現他那床是不是就是二十七張,他說已經不可考了,因為是明代的事情,清朝格局都變了。嘉靖曾經被宮女勒得斷了氣,後來搶救過來,這是歷史真事。我看過朝鮮《李朝實錄》,朝鮮的使臣到明朝來,對這個事情也做了很詳細記載,我們剛才講的故事就是把明朝的故事挪到雍正這兒來,可能是清朝末年民國初年,出於反滿的需要,編造了這麽壹個很生動很有意思的故事。但是可以鄭重地說,這個不是歷史事實。
第四種說法,有的學者考證雍正是得了中風死的。很多的學者同意這種看法,但是也沒有確鑿的證據說他就是死於中風,也是算壹說吧。第五種說法,就是中了丹毒死的。雍正他中期得了壹場大病之後,他親自寫了手諭,讓各個地方大員推薦名醫和術士到這個皇宮給他治病,幫助他保健。雍正他是想長生不老,各地就推薦。後來有兩個大的道士,壹個叫張太虛,另壹個叫王定乾,這兩個大的道士,他們到了宮裏之後,就幫助雍正煉了丹葯,交給他們道術。雍正是真的相信道教,在乾清宮,在太和殿,在其他的地方,有的地方設壇,供奉道神的符板。後來雍正長期在圓明園,他派人往圓明園送煉丹的葯,數量很大,他死之前12天送的黑鉛200斤。雍正曾經在五年之間,根據第壹歷史檔案館的叫做《活計檔》的記載,送煉丹所需的物品157次,他不但自己吃煉丹的丹葯,他寵信那些大臣,還派人送給他們吃,雍正長期吃煉丹的丹葯,可能汞,鉛,硒壹些重的金屬中毒,應當說雍正的死和鉛中毒和丹中毒有壹定的關系。有人統計,就是我們中國歷史上的皇帝煉吃丹葯死的有14位之多,現在雍正的死根據宮廷的檔案來說,那就是官方的記載,可能是正常的病死,也可能就是吃丹葯中毒而死,我想可能是多種原因,最後導致雍正58歲就死了。
6. 正史中的雍正究竟是怎麼死的呢
關於雍正皇帝的死,正史和野史的說法不一。在正史中記載說:雍正帝是暴崩於圓明園,且在病危的時候召見了王公大臣,將皇位傳給了寶親王。
然而,在當時的民間卻有另一種說法,說是:有一個俠女呂四娘,是呂留良的後人,為父報仇,夜入皇宮行刺雍正。在得手後,將雍正帝的頭顱砍了下來,所以,雍正帝並非病逝,而是死於非命。之後,雍正帝的屍體由於缺少了頭顱,沒有辦法完屍入葬,只好做了個金頭下葬。
泰陵是清朝前期的陵寢,而地宮則是整座陵寢中最核心、最神秘的地方。因為,目前對泰陵的地宮並沒有進行開啟,所以,它的神秘感頗多,其內部構造究竟如何,到目前也沒人知道。
第五,藏寶之謎:
作為帝王的陵墓,肯定有很多價值連城的陪葬品。按照一般的陵墓設置思路,泰陵內一定有很多雍正生前喜愛的物品,且作為其兒子,乾隆皇帝也一定會額外放置很多珍貴的物品,以表孝心。但這些只是一些猜測,相關的資料中並沒有明確記載。
7. 雍正皇帝怎麼死的
關於雍正之死,史書記載非常簡單,只是說,前一天,雍正在圓明園行宮病重,第二日下午病危,急召大臣,當晚即死掉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雍正的死亡,史料沒有記載。常見說法有以下幾種。
1、病死。有一說認為雍正帝「是中風死去的」。
2、暗殺。呂四娘刺殺:民間最為流行的說法是,當時有一位俠女叫呂四娘,她的父親和爺爺都因文字獄被雍正殺害。為報仇,呂四娘砍去雍正的頭。因此,在安葬雍正時,只好鑄造了一顆金頭;宮女太監刺殺:還有一種傳說,說雍正九年,宮女與太監吳守義、霍成在雍正睡熟時,用繩縊之,氣將絕,用太醫張某之葯而愈。
3、丹葯中毒。歷史學家們近年來對清宮檔案進行了大量研究,越來越多的史學工作者認為,雍正吃丹葯中毒致死的可能性極大。
(7)雍正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雍正軼事典故:
1、迷戀丹葯。雍正帝早在當皇子時,就對煉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時煉丹的主要目的是做給他父皇看,說明自己不謀求皇位,只一心煉丹。他還因此寫過一首題為《燒丹》的詩:「鉛砂和葯物,松柏繞雲壇。爐運陰陽火,功兼內外丹。
2、西式服裝。在中國最早穿西服的是雍正帝,至今在故宮尚保留他的這一畫像。這位精力充沛的皇帝喜歡玩賞鍾表等西洋事物,他穿西裝更多的是滿足追新求異的獵奇心理。
8. 歷史上雍正是怎麼死的
雍正的死因是清宮謎案之一,眾說紛紜。
據《清世宗實錄》和《張廷玉年譜》記載:「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日,胤禛偶感違和,仍照常聽政,並召見臣工。二十一日,病情加重,照常理政。大學士張廷玉每日進見,未嘗間斷。皇四子寶親王弘歷、皇五子和親王弘晝等,御榻之側,朝夕奉侍。二十二日,病情惡化,太醫搶救。二十三日子時,進葯無效,龍馭上賓。」前後三天,可以算急症。胤禛突然而死,官書不載原因。於是,胤禛死因之謎,朝野眾說紛紜。
1、一說,胤禛是被呂四娘謀刺死的。傳說呂四娘是呂留良的女兒,也有說是呂留良的孫女。當年,呂留良因文字獄被死後戮屍,呂氏一門,或被處死,或被遣戍。但呂四娘攜母及一仆逃出,隱姓埋名,潛藏民間。呂四娘拜師習武,勤學苦練,尤長劍術,技藝高超。後來,呂四娘喬裝改扮,混入深宮,一日,乘機砍掉雍正腦袋。或說,呂四娘的師傅,原是雍正的劍客,後離去,培養了女徒呂四娘。這個民間傳說,流傳200多年。到1981年,曾發掘雍正泰陵地宮,未打開,即作罷。但民間傳言雍正棺材已經打開,雍正的遺體有屍身而無屍首,想以此證明胤禛之頭是被呂四娘砍掉的。這些傳說,都是無中生有,純屬野史逸聞。學者認為,呂留良之案,呂氏一門,男女老幼,俱已嚴禁,不能逃逸。就連呂留良父子墳墓,都加以監視,呂女不可能逃脫。所以,呂四娘行刺雍正說,實屬子虛烏有,絕不可信。
2、二說,胤禛是被宮女縊死的。柴萼《梵天廬叢錄》記載:傳說雍正九年(1731年),宮女夥同太監吳首義、霍成,伺胤禛睡熟,用繩縊殺,氣將絕,被救活。這個逸聞源自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真實故事。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宮女楊金英等「伺帝熟睡,以組縊帝項,誤為死結,得不絕」。同夥張宮女害怕,跑去報告方皇後。皇後趕到,解帛組,帝氣絕,命召太醫許紳急救。《明史?許紳傳》記載:「紳急調峻葯下之,辰時下葯,未時忽作聲,去紫血數升,遂能言,又數劑而愈。」事後將楊金英等磔(zhé)死。顯然,雍正帝與嘉靖帝的廟號都是「世宗」,這個清世宗雍正被宮女縊殺的故事,完全是明世宗嘉靖被宮女勒縊故事的翻版。所以,宮女縊勒雍正說,實屬移花接木,張冠李戴。
3、三說,胤禛是服丹葯中毒而死的。胤禛在雍正七年(1729泰陵五孔橋年),得了一場大病。大臣說「皇上下頦偶有些微疙瘩」,是甚麼病,說不清楚。胤禛曾向心腹密臣發出諭旨,要他們推薦好醫生、道士:「可留心訪問,有內外科好醫生與深達修養性命之人,或道士,或講道之儒士、俗家。……一面奏聞,一面著人優待送至京城,朕有用處。」後來李衛密薦道士賈士芳,到北京為胤禛看病。後將賈道士處死。胤禛對道士、丹葯感興趣,特為紫陽道人重建道院。胤禛還曾延請道士張太虛、王定乾等,到圓明園煉丹,以求吞服靈丹妙葯,長生不老。
4、四說,胤禛是患中風而死的。這個重要論斷,需要史料證明。
5、五說,胤禛是被曹雪芹和竺香玉合謀毒死的。據傳《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有個戀人叫竺香玉,是林黛玉的化身。竺香玉後來被雍正霸佔成為皇後。曹雪芹想念戀人,就找了一個差事混入宮中,與竺香玉合謀,用丹葯將雍正毒死。這是編造的故事,純屬無稽之談。
9. 歷史上的雍正是怎麼死的
雍正帝在位時期經營了圓明園宮苑,常在圓明園與大內兩處居住。他青年時中過暑,以後就怕炎熱,故以較涼爽的圓明園為棲身之所,住在冬暖夏涼的九洲清宴、四宜書屋、萬方安和等處。據《清世宗實錄》記載,雍正帝於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一日得病,「仍照常辦事」,[41]至二十三日子時就駕崩了。據此分析,應該是病死的。民間有很多傳說,傳說是刺客所殺等,但是,以清朝對皇帝的保衛來說,刺客進入皇宮刺殺皇帝可能性不大。如果是在路途,或是外出行宮,或許有這種可能。但直接進到皇宮里刺殺,太困難了!
10. 歷史上的雍正,他究竟是怎麼死的
據《清世宗實錄》記載,雍正帝於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得病,“仍照常辦事”,至二十三日子時駕崩。關於雍正之死,史書記載非常簡單。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雍正的死亡,史料並沒有記載。根據張廷玉的私人記錄,當時雍正七竅流血,令他“驚駭欲絕”。雍正暴卒,官書不記載其原因,於是眾說紛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