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燒烤大全 » 薛仁貴怎麼死的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薛仁貴怎麼死的

發布時間: 2022-04-21 15:22:08

❶ 薛仁貴是怎麼死的

正史里的記載是:永淳二年二月二十一日(683年3月24日),薛仁貴因病於雁門關去世,享年七十歲。唐高宗追贈他為左驍衛大將軍,幽州(洽薊縣,今北京城西南)都督。是病死的。而演義里的記載是征西時,在白虎關被薛丁山(薛仁貴兒子)誤射中喉嚨而死!

❷ 唐朝一代戰神薛仁貴,死因究竟為何

薛仁貴就因為旅途勞頓

薛仁貴出生於今山西河津市,是唐朝初年有名的將帥之才。他在軍事和政治上均有著不凡的功績,可以說為初唐立下了汗馬功勞。薛仁貴的祖上是南北朝時期官宦之家,所以薛仁貴本身可以說是出生於官宦世家,但到了薛仁貴的時候家族已經沒落。

父親早逝之後,薛仁貴就早早的擔起了家庭的重擔。雖然因為父親早逝,薛仁貴的家境一落千丈,但他並未消沉,而是每天都刻苦努力,習文練武,再加上他本身的天生神力,方天畫戟到了他的手中,威力更添十倍。

▲薛仁貴劇照

03

李世民對薛仁貴的評價非常高,他曾經說過,東征高句麗的時候,他以前的部下已經老了,不能再上場殺敵,而對於遼東戰役的勝利,他雖然欣喜,但並不是僅僅只是因為遼東戰場上己方的勝利,更多地是因為在這場戰役中他發現了薛仁貴。不久之後,薛仁貴又被升為了中郎將。唐太宗的話其實不難理解,畢竟有句話叫做“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高句麗攻之不易,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也未能徹底打敗他。到了唐高宗的時候,老將李勣再次東征高句麗,這場戰役中薛仁貴也參與其中。在金山戰役中,薛仁貴再創佳績——2000人對高句麗10萬兵馬,最後還大敗敵軍。隨後他又和大將軍李績等人會合,攻下了高句麗的都城。高句麗被平定之後,唐高宗再次封賞薛仁貴,升職為右威衛大將軍兼檢校安東都護,封平陽郡公,並讓其鎮守平壤。

那麼一代名將薛仁貴到底是如何死的呢?因為很多影視劇都將薛仁貴描述成白虎的化身,而他的兒子則是一隻大鵬精英,父子二人命中相剋。薛丁山誤把薛仁貴看做白虎,導致射殺其父。其實這都是戲說。《舊唐書》中對薛仁貴之死有著明確的記載。公元682年,突厥再次侵擾大唐邊境,69歲的薛仁貴披甲上陣,最後大敗突厥軍。班師回朝之後,薛仁貴就因為旅途勞頓一病不起,第二年就走完了他輝煌的一生。

❸ 大唐戰神薛仁貴,最後是怎麼死的

薛仁貴是在雁門關病逝而死的。

不過薛仁貴一生很是傳奇,因此對於他的死也有各種各樣的傳說。畢竟他是因為驍勇善戰而被提拔,從平凡的百姓到了大將軍。

所以,民間總有些故事說薛仁貴是戰死沙場的,為了增加故事的傳奇性,還有說薛仁貴是被兒子一箭射死的。

不過我認為,民間傳說都會一定程度上將真實的人物給神化。比如說薛仁貴,能打仗就說他是白虎轉世,姜子牙釣魚就說他是神仙下凡,來此封神的。

民間傳說雖然根據現實改編而來,但都有一定的藝術性。

❹ 歷史上薛仁貴怎麼死的

薛仁貴,唐朝名將,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名禮,字仁貴,以字行世,生於隋大業九年(613年),卒於唐永淳二年(683年),主要事跡在唐太宗、高宗時期。 薛仁貴自幼貧寒,習文練武,有臂力,長成務農,娶妻柳氏。 唐貞觀後期,唐太宗想親征高麗,從貞觀十八年( 644年)秋開始,即調集軍資糧草和招募軍士,積極進行戰爭准備。薛仁貴就到將軍張士貴處應募,被收為部屬。不久,唐太宗親征高麗,張士貴軍行至安地時,郎將劉君印為當地武裝所圍,薛仁貴聞訊後,單騎前往營救,擊斬敵將,系其頭於馬鞍,降伏余眾,救君印回營。從此,薛仁貴名聞三軍。 貞觀十九年( 645年),四月,唐軍前鋒進抵高麗,不斷擊敗高麗守軍,六月,至安市,高麗莫離支遣將高延壽率軍20萬依山駐扎,抗拒唐軍。唐太宗視察地形後,命諸將率軍分頭進擊。這時,薛仁貴自恃驍勇強悍,想立奇功,即穿上異於眾人的白色衣甲,手持方天戟,腰挎兩張弓,大呼陷陣,高麗將士紛紛倒伏,殺開一條血路。唐軍隨之繼進,高麗軍被打得大敗。站在高處觀戰的唐太宗望見,戰後特召見薛仁貴,賜馬二匹,絹40匹,生口10人為奴,並提升為游擊將軍,雲泉府果毅,職守皇宮玄武門(北門)。及唐征高麗還軍,唐太宗還特對薛仁貴說:「朕舊將皆老,欲擢驍勇付之外事,莫如卿者。朕不喜得遼東,喜得虎將。」並加封薛仁貴右領軍郎將。 征高麗後到唐高宗時期,薛仁貴一直守衛玄武門。永徽五年( 654年),唐高宗行幸萬年宮(在今陝西麟游縣西),第一天夜裡就遇山洪暴發,直沖萬年宮北門,衛士們見水勢兇猛各自散去。而薛仁貴登門向宮內呼叫水至,唐高宗聽到喊叫,急忙出宮跑到高處。當唐高宗回頭看時,大水已經涌進了他的寢殿。躲過大難,唐高宗感激薛仁貴,特賜薛仁貴御馬一匹。 薛仁貴於永淳二年( 683年)去世,終年70歲。死後,朝廷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官府還特造靈輿。護喪還歸故里。

❺ 薛仁貴怎麼死的

評書中 薛仁貴是上其子薛丁山射死的,薛仁貴與北將交鋒 其子薛丁山恐其有失 遂引弓射之 然箭中仁貴咽喉 不治身亡

據說是被他兒子用箭射死的,因為薛仁貴和他兒子一見面不是射了他兒子一箭嗎, 薛仁貴是白虎的化身,他兒子是大鵬金鷹的化身,他們命里相剋,他兒子見一隻白虎伏在薛仁貴身上他兒子拿箭射向白虎,白虎跑了他一直追著 結果他在一座破廟看見他爹躺在那裡 身種了一箭,那箭正是他的,結果他爹就死了,據說他們是虎鷹相剋

正史 永淳二年二月二十一日(683年3月24日),薛仁貴因病於雁門關去世,享年七十歲。唐高宗追贈他為左驍衛大將軍,幽州(洽薊縣,今北京城西南)都督

❻ 被譽為「大唐軍神」的薛仁貴,到底是怎麼死的

從小到大,聽到過很多關於薛仁貴的傳說,在山西的各個地方更是廣為流傳,民間傳說、評書、電視劇等等把這位唐朝名將說的那叫一個神乎其神,其中這些故事有,唐太宗李世民的「應夢賢臣」,「一字並肩王」,白袍戰將,手持方天畫戟力大無窮,數次營救唐太宗李世民,「薛仁貴征東」、「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句麗」、「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典故,可以說是文韜武略,樣樣精通。

公元661年,九姓鐵勒在天山叛亂,朝廷命薛仁貴前去征討,薛仁貴身先士卒,以三箭射死三名敵將威震天山,叛軍被折服投降,薛仁貴乘勝追擊最後大破九姓鐵勒,這就是後世傳唱的「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而後薛仁貴征服高句麗,兵敗大非川,公元682年,69歲高齡的薛仁貴奉命征討突厥,脫帽退突厥。永淳二年即公元683年,忠心耿耿一生征戰的傳奇名將薛仁貴在雁門關病逝,享年70歲,傳奇的一生就此結束。死後,朝廷追封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薛仁貴自貞觀末年投軍,降服高句麗,擊敗契丹,生擒契丹王阿卜固,而後又大敗九姓鐵勒,滅亡高句驪,花甲之年還在雲州之戰擊敗突厥,戎馬一生戰績彪炳,為大唐王朝的繁榮強盛付出了自己的一生。

❼ 薛仁貴是咋死的是薛丁山殺的嗎

薛仁貴是被他兒子薛丁山射死的,薛丁山初來認父時,薛仁貴以箭射薛丁山,後來薛仁貴的另一個兒子來認父時,薛仁貴也不願意認。這人道德上有點問題,後來在一次混戰中,被薛丁山一箭射死。其中內幕,沒有一本書上交代。

薛仁貴(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禮,字仁貴。河東道絳州龍門縣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初年名將,北魏河東王薛安都六世孫。薛仁貴出身於河東薛氏南祖房,於貞觀末年投軍,隨征高句麗,受唐太宗拔擢。自此征戰數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勛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典故,至唐高宗時,累官至瓜州長史、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封平陽郡公。

薛仁貴名禮,字仁貴,以字行於世。他生於隋煬帝大業九年(614年),出身於河東薛氏南祖房,是南北朝時期劉宋、北魏名將薛安都的後代。其曾祖父薛榮、祖父薛衍、父親薛軌,相繼在北魏、北周、隋朝任官。

❽ 薛仁貴怎麼死的

唐高宗遂命薛仁貴率軍進擊,以安定北邊。薛仁貴率軍進至雲州(治雲中,今山西大同),與阿史德元珍相遇。突厥軍問:「唐將為誰?」唐軍答曰:「薛仁貴。」突厥軍不信,說:「吾聞薛將軍流象州死矣,安得復生?」(《新唐書·薛仁貴列傳》)薛仁貴遂脫下頭盔,讓突厥軍觀看。突厥一見果然是「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貴時,即相顧失色,下馬列拜,繼而逐漸引退。薛仁貴抓住戰機,乘勢揮軍追擊,大破突厥軍,斬首萬余級(一說萬級),俘虜生口2萬余(一說3萬)人,繳獲駝、馬、牛、羊3萬余頭,贏得此次作戰的勝利。 永淳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即公元683年3月24日),薛仁貴因病去世,享年七十歲。唐高宗追贈他為左驍衛大將軍,幽州(洽薊縣,今北京城西南)都督,並令官府為其造靈輿,護喪還歸故里。薛仁貴之子薛訥,後來官至拜左羽林大將軍,封平陽郡公,也是一代名將。
希望採納

❾ 薛仁貴是怎麼死的

薛禮(614年-683年),字仁貴,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唐太宗、唐高宗時期名將。北魏將領薛安都的六世孫,出身於河東薛氏世族。

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貴病逝,享年七十歲。身故後,朝廷追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還特別製造靈輿,護送遺體歸還故里。

史書評價:「仁貴驍悍壯勇,為一時之傑,至忠大略,勃然有立。噫,待封不協,以敗全略。孔子曰:「可與立,未可與權。」上加明命,竟致立功,知臣者君,信哉!」

❿ 唐朝名將薛仁貴戰功赫赫,他最後怎麼去世的

薛仁貴,又名薛禮,是唐朝的風雲人物,生活時間約為公元614年到公元683年,山西人。薛仁貴本是家族不凡,到他這一代已經沒落,還由於他花大量的錢財去學習,不僅學習文學知識,還找師傅練習武藝,使得家徒四壁。

也正是他的文武雙全,讓他在後來的歷史中大放異彩。他最開始不能展示自己的抱負,在家務農,到當地大戶柳家做工,結識柳家大小姐柳氏,並結婚生子。

薛仁貴到而立之年,他想通過遷移祖墳來改變命運,妻子勸他,如今皇帝親自帶兵征討遼東,你應該去參軍入伍,現在正是你建功立業的好時機。於是他參軍入伍,也開啟了他征戰沙場40年的傳奇一生。


薛仁貴活了70載,在古代社會,當是長壽了。他戰功赫赫,為朝廷的高官重臣,那麼他的墓地在哪裡?據記載,薛仁貴的墓現在應該在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的縣城東北處的萌山附近。年代久遠,他的墓碑現在已無處可尋。他的墓碑曾被人重修,墓碑顯得十分莊重。但他的墓並沒有被史書明確記載,只是後來有人重新修墓的時候刻字「薛仁貴之墓」。因此,當世所存的薛仁貴之墓並未明確是不是其本人的墓碑。他隨著唐太宗李世民南征北戰,官位極高,死後修墓悄無聲息,無人記載。現如今,薛仁貴的墓已被重點保護。不管他的墓碑如何,他的精神在我們的心中永遠不會被磨滅,在歷史的長河,許多人只是滄海一粟,而他卻如明星一般璀璨。我們會永遠懷念他,記住他身上的品質,他如同白虎一般在戰場上驍勇善戰,曾視死如歸,曾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