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睡覺打呼嚕咋回事
鼾聲(snore)是睡眠期間上呼吸道氣流通過時沖擊咽粘膜邊緣和粘膜表面發生分泌物引起震動而產生的聲音;其部位始自鼻咽,直至會厭,包括軟齶、懸雍垂、扁桃體及其齶咽弓和齶舌弓、舌根、咽肌及咽粘膜,響度在60dB一以下的鼾聲,往往屬於正常現象。
鼾症(snoreing disease)若鼾聲響度超過60分貝以上,妨礙上呼吸道呼吸氣流通過,影響同室人休息或導致他人煩惱。鼾症較輕者(單純型)不引起明顯的缺氧症狀;重者(憋氣型)鼾聲響度可達80分貝以上,並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狀、此種鼾症實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的同義詞,因為鼾聲乃系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的一個十分突出的症狀。
據美國流行病學調查初步估計,40歲以上男性的患病率為1.24%,Fairbanks 稱,30~35歲的人群中,有20%男性和5%女性打鼾;60歲左右者,則有60%男性和40%女性打鼾;肥胖者打鼾的要比瘦者多3倍;嚴重的打鼾者與相同年齡和體重的不打鼾者比較,前者和高血壓的可能性更多,且往往發展成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是指成人於7小時的夜間睡眠時間內,至少有30多次呼吸暫停,每次呼吸暫停時間至少10秒以上;和呼吸暫停指數(apnea index)(即每小時呼吸暫停的平均次數)大於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由於上呼吸道阻塞性病變「(含咽部粘膜塌陷)引起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
此類病人若以每次呼吸暫停時間10秒計算,則30次呼吸暫停為300秒,也就是在七小時的睡眠時間,至少有5分鍾的呼吸暫停,亦即呼吸暫停時間至少佔整個睡眠時間1.2%。但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的病人,夜間出現呼吸暫停的次數遠較30次為多,每次呼吸暫停時間可達20~90秒,且往往多於30次。個別病人呼吸暫停時間竟占睡眠時間的一半。
總之,鼾症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甚至嬰兒和兒童,男女均可發病,但多見於40歲以上男性;女性則多見於絕經後,其病情多較男性為輕。少數病時可有家族史。
打呼嚕、打鼾、睡眠呼吸暫停,有的往往已伴隨患者數年之久,大部分患者也採取治療,但因為方法不正確而久治不愈,反復發作!使用美國鼾夫康,時間再長,再頑固的鼾症也能徹底治癒,並且一次治癒,徹底不復發!讓您徹底遠離睡眠猝死的危險,讓您的家人盡享酣甜美夢!
② 打呼嚕是怎麼回事我們該如何去治
一般喜歡打呼嚕的人身體都比較強壯,或者是虛胖,腺樣體肥大都會導致打呼嚕的問題。想要治療打呼嚕,平時還是要養成運動健身的習慣,每天飲食也要多吃新鮮的食物。正確的選擇枕頭,因為枕頭比較高也很容易導致打呼嚕,枕頭不可以過高也不可以過,低才能真正的有利於呼吸通暢。枕頭睡得太硬會很不舒適,建議大家可以選擇乳膠枕,睡起來還是很舒適的,也能緩解打呼嚕的問題。
有不少人覺得打呼嚕睡覺是屬於正常的現象,覺得他們睡得比較香,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只要是打呼嚕還是要及時去醫院做一個全方面的治療,也有可能是因為鼻炎所導致的。經常性的鼻炎會形成鼻竇炎,會引起呼吸不暢打呼嚕。經常打呼嚕就會影響面部顏值問題,還是要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