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家書如何寫
1.開頭稱呼頂格,還可以加上修飾詞,如親愛的等。
2.給長輩的家書可以寫「你好,近來身體是否安康」等。
3.正文是信的主體,可以分為若干段來書寫。
4.祝頌語,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禮為例。
5.此致可以緊接著主體正文之後,不另起段,不加標點。
6.可以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兩格書寫。
② 一封家書怎麼寫
寫作技巧:
開頭稱呼,頂格,有的還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飾詞,如親愛的等。問候語,如寫「你好」、「近來身體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正文是信的主體,可以分為若干段來書寫。如果忘了寫某事,則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兩格寫上「又附」,再另起一行書寫未盡事情。
順兒:
這一禮拜內寫信真多,若是同一水船到,總要夠你們忙好幾點鍾才看完。
謝謝希哲送我的東西真合用,我也學老白鼻樣子立刻試用起來了。細婆的提包等年初一帶進城去,只怕把他老人家的嘴也笑得整天合不攏來。細婆近兩三個月哀痛漸忘,終日很快樂樣子,令我們十分高興。他老人家喜歡小同同極了,尤其希罕的是他一天到晚不哭一聲。
我三日前親自去照相館,照得幅相,現在只將樣本拿來,先寄你和庄庄各一張——成、永、忠處過幾天直接分寄——你們看著一定歡喜得連覺也睡不著,說道:「想不到爹爹這樣胖,這樣精神!」
這幾天學堂放假,我正在極力玩耍,得你的信助我不少興致。
丙寅臘不盡二日 一月卅日 爹爹
③ 家書怎麼寫
寫作思路:把自己的思鄉之情寫清楚,寫出自己對家中的每一個人的惦念,並且寫出自己生活的現狀讓家人安心。
正文:
一封家書,一語溫情;一頁字語,一行清淚。
一天晚上,我偶然看到爸媽卧室的床上放著一個年代久遠的泛黃公文包。這引起了我和姐姐的好奇,於是我們小心翼翼地打開了,似乎在翻閱一本古老的歷史書。
我們的心都怦怦直跳。只聽「咔嚓」一聲脆響。天哪!我看到了什麼!足足五本的信件映入眼簾。我和姐姐索性把它全部倒了出來,一封封家書、一本本相冊、還有從信封上撕下來擺放得整整齊齊的郵票。我和姐姐便開始了「竊讀」。
我們各自拿著一堆,津津有味地讀起來,卻發現並不是什麼好玩的!原來是媽媽上大學時給家裡寄的信,還有大姨給媽媽的回信。細膩的文筆,雖無華麗的語言去修飾,但我依舊被這平實的語言深深地震撼了,尤其是媽媽總是在信里說「錢夠花,別擔心我,爹娘身體還好嗎」;大姨則給媽媽回「家裡一切安好,沒有錢就寫信給我們,出門在外記得照顧好自己」。似乎那個年代善意的謊言很是流行。
這時我們才明白,原來,媽媽大學時候的學費都是大姨和姥爺挨家挨戶借來的。聽媽媽說,在她上大學的幾年裡,連小學都沒有讀完的大姨,竟然親筆寫了數十封家書。
家書在那個通信設備極其落後的年代,承載著遠在他鄉的大學生對家鄉的眷戀和回憶,鼓舞著學子奮發圖強,也記憶著上個世紀在那段慢時光里的溫暖和親情。
看到眼前的種種,我的思緒不禁飄到了當今疫情期間。一位父親給抗戰在一線的女兒所寫的家書,實在是令人為之動容。一封封家書成了父親和女兒之間唯一的聯系。而此時的家書,反而成為了一種精神上的堅守和對女兒平安歸來期盼。世上家書千千萬,但蘊含的卻都是亘古不變的愛與溫暖。
還有趙春光醫生的留給父母的遺書,也是一封讀來令人潸然淚下的家書。拳拳之心溢於言表,忠孝之心彰顯大義。「時時戎馬未歇肩,不懼坎坷不懼難。為有犧牲多壯志,不破樓蘭終不還。」鏗鏘有力的誓言,真切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男兒本色。國有危難之時,更從一字一句間,讀出民族大義,家國情懷。
木心說:從前的日子都很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在珍貴的時光中去細細品味家書的內涵,體會親情的溫暖和愛意,感受字里行間流露的真誠與情懷。
④ 家書怎麼寫和格式
1、開頭稱呼:頂格,有的還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飾詞,如親愛的等。家書給長輩的信。若是近親,就只寫稱謂,不寫名字,如「爸」、「媽」、「哥」、「嫂」等;親戚關系的,就寫關系的稱謂,如「姨媽」、「姑媽」等。對非近親的長輩,可在稱謂前加名或姓,如「趙阿姨」、「黃叔叔」等。
2、問候語:如寫「你好」、「近來身體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不過很少。)
3、正文:這是信的主體,可以分為若干段來書寫。
4、祝頌語: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禮」為例。「此致」可以有兩種正確的位置來進行書寫,一是緊接著主體正文之後,不另起段,不加標點;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兩格書寫。「敬禮」寫在「此致」的下一行,頂格書寫。後應該加上一個驚嘆號,以表示祝頌的誠意和強度。
稱呼和祝頌語後半部分的頂格,是對收信人的一種尊重。是古代書信「抬頭」傳統的延續。古人書信為豎寫,行文涉及對方收信人姓名或稱呼,為了表示尊重,不論書寫到何處,都要把對方的姓名或稱呼提到下一行的頂頭書寫。它的基本做法,為現代書信所吸收。
5、署名和日期。寫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寫在祝頌語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側。最好還要在寫信人姓名之前寫上與收信人的關系,如兒×××、父×××、你的朋友×××等。在下一行寫日期。
如果忘了寫某事,則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兩格寫上「又附」,再另起一行書寫未盡事情。
書信歷史悠久,其格式也幾經變化。今天,按通行的習慣,書信格式主要包括五個部分:稱呼、正文、結尾、署名和日期。
(4)家書怎麼寫擴展閱讀:
有關書信中的用詞:
足下: 古代最初用為下對上的敬稱,後來書信中多用於同輩之間。
膝下 :舊時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親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時常依於父母膝旁,家書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對父母的親愛、眷依之情。
垂鑒、賜鑒、鈞鑒、尊鑒、台鑒 鑒,即古代鏡子,有審察的意思。用作書信提稱語,就是請閱看的客氣說法。垂,含居高臨下之義。賜,上給予下叫做賜。鈞,古以鈞陶喻國政,後稱宦官多冠以鈞字。垂鑒、賜鑒、鈞鑒,多用於對上、致年高德劭者的信中。尊鑒,可用於尊長,也可用於平輩。台鑒適用較廣,「台」有「高」義,對熟識或不熟識的尊長、平輩,皆可使用。
勛鑒、道鑒、大鑒、英鑒、偉鑒、雅鑒、 惠鑒 對身居高佼、有功勛業績者,可用「勛鑒」。對道德君子、望重學者,可稱「道鑒」。大、英、偉、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義,宜用於友朋往來書信。「惠鑒」,就是賞閱的意思,但語意分量較「賜鑒」為輕,適用於一般書信,師長對已獨立的後輩學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鑒 、愛鑒、 雙鑒、芳鑒致母親,可稱「慈鑒」。夫妻,或情意親密的男女之間,可用「愛鑒」。給友朋夫婦二人之信,可用「雙鑒」。女子間往來書信,可用「芳鑒」。禮鑒 給居喪者信,用「禮鑒」。如,愛國之士李公撲遇害後,周恩來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稱「張曼筠女士禮鑒」。
⑤ 一封家書怎麼寫
開頭稱呼,頂格,有的還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飾詞,如親愛的等。問候語,如寫「你好」、「近來身體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正文是信的主體,可以分為若干段來書寫。如果忘了寫某事,則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兩格寫上「又附」,再另起一行書寫未盡事情。
正文:
親愛的媽媽:
您好!
一直很想提筆給您寫信,跟您說說我的心裡話,並表達我對您的感激之情。
媽媽,從小到大您都在生活中無微不至的關心我,在學習上不斷的鼓勵我。我從一個頑皮的孩童成長為一個懂事的少年,這其中傾注了您許多的心血。是您手把地教我認字、寫字;是您教會了我洗衣、做飯;是您教給我勇敢地面對失敗和挫折……
每當我考試失利時,您從不責罵我,而是陪著我一起分析考試失利的原因,並把錯題收集在錯題本上,並不斷的鼓勵我,爭取下次考出好成績。
平時我有不會的題目,您也總是耐心地給我講解,直到我弄明白為止……每當回憶起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我的心中便劃過一道暖流,這暖流中飽含著深深的母愛。
記得在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我從睡夢中醒來,看看鬧鍾已是深夜十二點多了,您房間的燈光還亮著,我輕輕的走過去,透過門縫著到您正在給我織毛衣,聽到爸爸勸你早點睡覺,可您說,天氣漸漸冷了,要趕著為我織一件厚毛衣,讓我多穿些保暖。
想想您可是單位的領導,不但工作繁忙,回到家既要做家務又要操心我的學習,這是多麼的辛苦!想著想著,淚水漸漸模糊了我的雙眼。我默默地回到房間,思緒萬千,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學習,少讓您為我操心。
還記得小的時候您跟我講的一個故事,一群獵人去打錯,在途中他們看見一群羚羊,欣喜萬分,他們一直追趕著羊群,直到懸崖邊。
這時,奇跡發生了,老羚羊跳出懸崖,年輕健壯的羚羊踏著老羚羊的背跳到對面,而老羚羊卻掉進了無底的深淵。媽媽,您不正像那隻老羚羊嗎?總是為了我無私的奉獻自己。
媽媽,您是一縷陽光,照耀著我茁壯成長;您是一把傘,為我遮風擋雨;您是一盞指航燈,在人生的道路上為我指引著正確的航向……我想人世間最偉大最無私的愛一定就是母愛吧。
天色漸晚,許多話都不足以表達我對您的感激和崇敬,只想輕輕道一聲:媽媽,辛苦了!兒子永遠愛您!
祝您
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愛您的兒子:明明
⑥ 家書的格式和內容怎麼寫
家書的書信格式主要包括五個部分:稱呼、正文、結尾、署名和日期;稱呼在信紙開頭頂格寫起,要明確自己和收信人的關系;正文通常以問候語開頭,問候語寫在稱呼下一行,前面空兩格;接下來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
即寫信人要說的話,要明白寫信的主旨,做到有條有理、層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時要談幾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頭有尾;正文寫完後,寫上表示敬意、祝願的話,作為書信的結尾;最後在書信後一行,署上寫信人的姓名。
例子:
(6)家書怎麼寫擴展閱讀
稱呼
也稱「起語」,是對收信人的稱呼,稱呼要在信紙開頭頂格寫起,後加「:」,冒號後寫字,稱呼和署名要對應,明確自己和收信人的關系。
(1)給長輩的信,是近親,就只寫稱謂,不寫名字,如「爸」、「媽」、「哥」、「嫂」等。
(2)給平輩的信,夫妻或戀愛關系,可直接用對方名字,愛稱加修飾語或直接用修飾語,如「麗」、「敏華」、「親愛的」等。
(3)給晚輩的信,一般直接寫名字,如「樂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後加上輩分稱謂,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稱謂作稱呼,如「孫女」、「兒子」等。
對於長輩,有時還可按特殊對象,視情況加上「尊敬的」、「敬愛的」、「親愛的」等形容詞,以表示敬重或親密之情。
⑦ 如何寫家書
開頭的稱呼頂格寫,有時可以加上限定的一些修飾詞,例如「親愛的」。 如果是給長輩寫信可以寫「你好,近來身體是否安康等」,之後便可以接正文。 正文是信的主體,可以分為若干段來書寫,寫完正文之後,要寫祝頌語。
正文:
親愛的爸爸媽媽:
你們好!
再過幾天中秋節就要來臨了,我很想回到你們身邊,陪伴你們一起過個團圓節。但是,我現在工作非常繁忙,身不由己,實在抽不出空,很抱歉。
然而,我雖然不在你們身邊,我會時常想念你們,始終有一根無形的「線」牽引著我,那就是你們愛我的心,我經常會嚮往我們在一起的溫暖和舒適,我們幸福的家是我永遠牽掛的歸屬。
爸爸,多年來,你在外奔波工作,為了養家,受盡磨難和艱辛,從前挺拔的背脊也日漸彎曲,你開始有了白發,你的臉上也逐漸出現皺紋,爸你辛苦了,現在你也可以輕松點了,因為我長大了,可以為你分擔點了,爸爸,我愛你。
祝爸媽開心快樂喲!
⑧ 一封家書怎麼寫呢
親愛的媽媽,您好!
我寫信給您,您必須會很驚訝。我藉此異常的方式對您說說我的心裡話。
媽媽,每當我看見您那憔悴的面孔,就想起您對我無限的母愛。記得從我四歲起,爸爸就長期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您就把接送我上幼兒園、煮飯、洗碗、洗衣服、疊被子等等的家務全都包在身上。媽媽,您為了不影響工作,您只得每一天起早摸黑地完成所有的家務和照顧好我。您能做到工作、家庭兩不誤,可真不容易。我能一天一天地健康成長,都凝聚了您無限的心血。媽媽,我真的佩服您!
媽媽,您還記得嗎?在我第一天走進校門的時候,您的心境是多麼的緊張,像怕我會受到傷害似的,每次放學回到家您總是嘮嘮叨叨,問這問那的,沒有十多分鍾也不會停下來。聽得我心煩,但我又不敢吭聲。
媽媽,此刻我已經是10歲的小學生了,您還為我的學習百般操心。每次我測驗,考試得九十多分,你卻不滿意,還不時地給我施加壓力,非要個滿分您才滿意。所以一有空,您又到書店找一大堆《作文寶典》、《分類日記》、《奧林匹克數學題》等課外書讓我看,使我連假日休息放鬆一下的時間都沒有。我明白您這都是為我好,但我還是請求您留一點讓我自主活動的時間,好嗎?
媽媽,「五.一」節快到了,在這「五.一」節長假期里,您休息一下吧!讓您的寶貝兒子為您分擔一些家務,為您煮一頓飯,讓您明白您的兒子已經長大了,好不好?
媽媽,您的身體不太好,要注意休息,保重身體,也要關心一下您自我。在那裡我想說一句:「媽媽,您辛苦了!媽媽,我愛您!」
祝您
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此致
敬禮!
XXX
20XX年X月X日
⑨ 怎樣寫家書
書信有固定格式。書信一般包括稱呼、問候語、正文、祝願語、署名、日期六部分。
一、稱呼:要根據寫信人與收信人之間的關系來決定。例文的作者是寫給表姐「小溪」的,所以稱呼是「小溪姐姐」。
小學生與收信人的關系大體可分為兩種:自己與長輩,自己與平輩。如果是長輩親屬,只寫稱謂即可,如「姑媽」 、「舅舅」等,不必寫姓氏;如果不是親屬,則應在稱呼前加上姓氏或姓名,如「宋姨」、「劉海叔叔」等。平輩之間,一般要在稱呼前加上姓名或名字,如「趙孟彤同學」、「欣禹妹妹」等。還可以在「稱呼」前加上「尊敬的」「想念的」等修飾詞語,表達自己對收信人的某種感情。
稱呼是書信的開頭,要頂格寫。稱呼後面要加冒號。
二、問候語:如果收信人是長輩,可以寫「您好」;或「身體好嗎」等;如果收信人是平輩,可以寫「你好」;如果收信人不是一個人,一般寫「你們好」或「大家好」,不可以寫「您們好」(「您」後面不能加「們」)。
問候語另起一行,空兩格寫。
三、正文:這是書信的主要部分,要直截了當地把要告訴對方的內容條理清楚地寫下來,要寫出真情實感。如果要說的事情不止一件,應每件事寫一段。書信不要使用華麗的詞語,更不能言不由衷。
正文可以緊接問候語寫,也可以另起一行空兩格寫。
四、祝願語:正文寫完後,通常要向對方表示致敬或祝福。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此致」或「祝你」,再另起一行頂格寫「敬禮」或「健康」等祝福的話。同學之間,祝願語可以寫「祝你學習進步」之類的內容。
五、署名:在信紙的右下方寫上自己的名字,前面還可以註明自己的身份,如「學生崔琳」、「侄兒宏洋」等。
六、日期:把寫信的具體時間寫在署名的正下方,應寫清年月日(不寫年份是錯誤的),以備收信人日後查閱。
寫完信,填寫好信封,貼足郵票,就可以寄出了。
⑩ 怎樣寫家書啊
盡量口語化,誠懇一點,不要引經據典,就象平時在家裡聊天一樣,不妨調皮一點,但要注意長幼有別,語氣不可太過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