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燒烤大全 » 釃怎麼讀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釃怎麼讀

發布時間: 2022-04-04 17:49:04

A. 教釃的讀音

教釃 jiào shī
我認為是「叫人斟酒」的意思

釃 基本字義
1. 濾酒。
2. 斟酒。
3. 疏導,分流。

B. 釃這個字怎麼讀,釃怎麼念,釃怎麼拼音,釃怎麼組詞

拼音:
[qiào]
部首:扌部
筆畫:15
五筆:rtfn
釋義:用杠棒或尖利的工具藉助支點撥動或挑(tiǎo)起東西:把瓶蓋~開。溜門~鎖。把這塊大石頭~下來運走。~杠

C. 釃的拼音是什麼和字的意思

拼音:shī簡體部首:酉五筆86:sggy五筆98:sggy總筆畫:14筆順編碼:橫豎折撇折橫橫橫豎折捺豎折捺
解釋:
1.
濾酒。
2.
斟酒。
3.
疏導,分流。

D. 《赤壁賦》中「釃酒臨江」的「釃」讀第一聲還是第四聲

shī
【面對江水飲酒的意思】http://www.hydcd.com/zidian/hz/19132.htm

E. 釃怎麼讀音是什麼

教釃
jiào
shī
我認為是「叫人斟酒」的意思

基本字義
1.
濾酒。
2.
斟酒。
3.
疏導,分流。

F. 蘇軾《前赤壁賦》中「釃酒臨江」的「釃」可以讀作shāi嗎

蘇軾《赤壁賦》中「釃酒臨江」的「釃」可以讀作shāi,讀作shāi的時候與讀shī的時候詞性、意義均相同。

釃酒是漢語詞彙,拼音:shᾱi jiǔ,shī jiǔ。解釋為濾酒,斟酒,疏導,分流。

《赤壁賦》

宋代 蘇軾

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

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譯文: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蘇軾與友人在赤壁下泛舟遊玩。清風陣陣拂來,水面波瀾不起。舉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誦著與明月有關的文章,歌頌窈窕這一章。不一會兒,明月從東山後升起,徘徊在斗宿與牛宿之間。

白茫茫的霧氣橫貫江面,清泠泠的水光連著天際。任憑小船兒在茫無邊際的江上飄盪,越過蒼茫萬頃的江面。就如同憑空乘風,卻不知道在哪裡停止,飄飄然如遺棄塵世,超然獨立,成為神仙,進入仙境。

這時候喝酒喝得高興起來,用手叩擊著船舷,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蘭船槳,迎擊空明的粼波,我的心懷悠遠,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

有會吹洞簫的客人,按著節奏為歌聲伴和,洞簫「嗚嗚」作聲,有如哀怨有如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傾訴,尾聲凄切、婉轉、悠長,如同不斷的細絲。能使深谷中的蛟龍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婦聽了落淚。

蘇軾的容色憂愁凄愴,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問道:「簫聲為什麼這樣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這不是曹公孟德的詩嗎?

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東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連綿不絕,目力所及一片蒼翠,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圍困的地方么?當初他攻陷荊州,奪得江陵,沿長江順流東下,麾下的戰船延綿千里,旌旗將天空全都蔽住,在江邊持酒而飲。

橫執矛槊吟詩作賦,委實是當世的一代梟雄,而今天又在哪裡呢?何況我與你在江邊的水渚上捕魚砍柴,與魚蝦作伴,與麋鹿為友,我們駕著這一葉小舟,舉起杯盞相互敬酒。我們如同蜉蝣置身於廣闊的天地中,像滄海中的一顆粟米那樣渺小。

唉,哀嘆我們的一生只是短暫的片刻,不由羨慕長江沒有窮盡。我想與仙人攜手遨遊各地,與明月相擁而永存世間。我知道這些不可能屢屢得到,托寄在悲涼的秋風中罷了。」我問道:「你可也知道這水與月?

不斷流逝的就像這江水,其實並沒有真正逝去;時圓時缺的就像這月,但是最終並沒有增加或減少。可見,從事物易變的一面看來,天地間沒有一瞬間不發生變化;而從事物不變的一面看來,萬物與自己的生命同樣無窮無盡,又有什麼可羨慕的呢!

何況天地之間,凡物各有自己的歸屬,若不是自己應該擁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風,以及山間的明月,送到耳邊便聽到聲音,進入眼簾便繪出形色,取得這些不會有人禁止,享用這些也不會有竭盡的時候。

這是造物者恩賜的沒有窮盡的大寶藏,你我盡可以一起享用。客人高興地笑了,清洗杯盞重新斟酒。菜餚和果品都被吃完,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亂。蘇子與同伴在船里互相枕著墊著睡去,不知不覺天邊已經顯出白色。

(6)釃怎麼讀擴展閱讀:

《赤壁賦》創作背景:

《赤壁賦》寫於蘇軾一生最為困難的時期之一——被貶謫黃州期間。元豐二年(1079),因被誣作詩「謗訕朝廷」,蘇軾因寫下《湖州謝上表》,遭御史彈劾並扣上誹謗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獄,史稱「烏台詩案」。

「幾經重辟」,慘遭折磨。後經多方營救,於當年十二月釋放,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但「不得簽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這無疑是一種「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

元豐五年,蘇軾於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兩次泛遊赤壁,寫下了兩篇以赤壁為題的賦,後人因稱第一篇為《赤壁賦》,第二篇為《後赤壁賦》。

《赤壁賦》作者簡介:

蘇軾,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蘇洵之子。嘉祐年間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潁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

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後追謚文忠。學識淵博,喜好獎勵後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書傳》《東坡樂府》等。

G. 旎鬏釃肟觜靄這幾個字怎麼讀吖

旎 鬏 釃 肟 觜 靄 nǐ jiū shī wò zī (zuǐ) ǎi

旎 nǐ
鬏 jiū
釃 shī
肟 wò
觜 有兩個讀音:zī 或 zuǐ
靄 ǎi

H. 曹操教釃熱酒一杯,釃讀什麼

釃,讀作shāi(聲母sh,韻母ai,一聲) shī(聲母sh,韻母i,一聲)
基本字義:
釃(shī),有「濾酒、 斟酒、疏導,分流」之意。
【山西祁縣話】釃si,釃飯(盛飯的意思)。《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是祁縣人,在「關雲長溫酒斬華雄」中寫到「曹操教釃熱酒一杯……」這里的釃與祁縣方言極為吻合。

I. "釃""鸞""斟"怎麼讀

shī: 釃
luán :鸞
zhēn :斟

拼音已經標注
如果滿意,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