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曾經造成5000萬人喪命的黑死病,最終是怎麼消失的
五千萬的人口死亡造成鼠疫傳播速度大大降低,隨著人流越來越少,等最後一個患病的死亡,他自己就逐漸消失了。
黑死病其實就是鼠疫,這種病十分可怕,比現在我們的新型冠狀病毒要可怕的多,因為它不僅傳播范圍廣,而且還有很高的致死率,在14,15世紀的歐洲,基本對這種病是沒辦法的,只能任由患病的人等死,並且在那個時候,因為交通並不發達,所以人們都是聚集在一起居住的,再加上當時城邦人口眾多,環境就會相應的變差,多種因素的聚集下,提高了鼠疫傳播的概率,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黑死病就造成了1/3歐洲人的死亡。
綜上,造成五千萬死亡的黑死病消失原因就是人患病的死光了,後面的人也沒再感染,就消失了,但是這場疾病的消失,是用5000萬人的生命換來的。
『貳』 黑死病當時是怎麼平息的
黑死病的傳染源是鼠類和其他嚙齒類動物身上所攜帶的鼠疫桿菌。當年中世紀歐洲無論是衛生條件還是醫療條件都很差,根本無力抵抗黑死病的入侵,而黑死病疫情的消失正是印證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句至理名言。黑死病超強的致死性導致大批易感染人群被淘汰掉了,新的病原攜帶人數越來越少。而沒被感染的人群除了隔離措施做得到位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的體質本就不容易被這種病毒所感染。因此當黑死病殺死了自己的所有宿主後,它們自身也隨之完蛋。這場令中世紀歐洲人聞之色變的疫情就這樣在人們不知不覺中逐漸結束了。
『叄』 肆虐歐洲的黑死病是怎麼消失的
黑死病的起源卻有多種說法。英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結果表明,這場災難的起源很可能是因為一顆小彗星在進入地球大氣層後發生爆炸,造成灰塵遮天蔽日引發全球「核冬天」,並間接造成農作物絕收、飢荒和瘟疫大流行的惡果。而利物浦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通過研究黑死病的傳播方式,可以得出結論,它並不是淋巴腺鼠疫,而是由一種類似埃博拉的病毒引起的,並且是在人與人之間直接傳染的。這種病毒的感染者有可能在24小時內死亡,其死亡率高達50%-90%. 雖然關於黑死病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但英國利物浦大學的鄧肯教授和斯科特博士提出一項理論卻引起了眾多科學家的認同。他們認為黑死病可能只是暫時蟄伏,有可能再次爆發。
黑死病是歷史上最為神秘的疾病。從1348年到1352年,它把歐洲變成了死亡陷阱,這條毀滅之路斷送了歐洲三分之一的人口,總計約2500萬人!在今後300年間,黑死病不斷造訪歐洲和亞洲的城鎮,威脅著那些劫後餘生的人們。盡管准確統計歐洲的死亡數字已經不可能,但是許多城鎮留下的記錄卻見證了驚人的損失:1467年,俄羅斯死亡127000人,1348年德國編年史學家呂貝克記載死亡死掉的人90000人,最高一天的死亡數字高達1500人!在維也納,每天都有500-700人因此喪命,根據俄羅斯摩棱斯克的記載,1386年只有5人倖存!
『肆』 黑死病怎麼被消滅了
黑死病並沒有被真正意義上的消滅,它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隔離了病原體。黑死病的消失是西方疫病專家、歷史學家長期爭論的問題,直到現在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詳情可以參考下面的(4)黑死病怎麼消失的擴展閱讀。
鼠疫(plague)是由鼠疫耶爾森菌感染引起的烈性傳染病,屬國際檢疫傳染病,也是我國法定傳染病中的甲類傳染病,在39種法定傳染病中位居第一位。鼠疫為自然疫源性傳染病,主要在嚙齒類動物間流行,鼠、旱獺等為鼠疫耶爾森菌的自然宿主。
鼠蚤為傳播媒介。臨床表現為高熱、淋巴結腫大疼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出血,以及其他嚴重毒血症狀。本病傳染性強,病死率高。鼠疫在世界歷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我國在解放前也曾發生多次流行,目前已大幅減少,但在我國西部、西北部仍有散發病例發生。
(4)黑死病怎麼消失的擴展閱讀
(一)傳染源
傳染源為鼠類和其他嚙齒類動物,其中褐家鼠和黃胸鼠是主要傳染源。野狐、野狼、野貓、野兔、駱駝和羊也可能是傳染源。病人是肺型鼠疫的傳染源。
(二)傳播途徑
1、鼠蚤叮咬傳播
鼠蚤叮咬是主要的傳播途徑,由此可將動物身上的病原體(鼠疫耶爾森菌)傳播給人,形成「嚙齒動物→蚤→人」的傳播方式。
2、呼吸道感染
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帶有大量的鼠疫耶爾森菌,可經呼吸道飛沫形成人際間傳播,並可造成人間鼠疫的大流行。
3、經皮膚傳播
接觸傳播。健康人破損的皮膚黏膜與病人的膿血、痰液或與患病嚙齒動物的皮肉、血液接觸可發生感染。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無年齡和性別上的差異。疫區的野外工作者、與旱獺密切接觸的獵人、牧民是高危人群。感染後可獲得持久免疫力,預防接種可獲得一定免疫力。
『伍』 「黑死病」盛行於中世紀的歐洲,是怎麼消失的
黑死病的消失是由於“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一定理下所必然發生的。
我們都知道黑死並在當時的歐洲是死神的代表詞,在短短的6年時間內直接從義大利蔓延到了俄羅斯地區。再加上當時的衛生條件極差,根本沒有任何的辦法可以抑制住這種鼠疫的蔓延,所以說黑死病導致了很多人死亡,只要有人被感染,基本上就是收到了死神的邀請。
再加上黑死病的傳播力十分強悍,只要有一個人感染,基本上整個家庭的人員都會死亡,所以說很多歐洲的貴族他們的遺產大多被親戚繼承,所以少數的繼承人繼承了大多數家庭的全部遺產,從而直接搖身變成了富翁。財富分布在沒有頭腦的人眼中只能算是財產,可是在那些有商業頭腦的人中則變成了資本可以加以利用,而歐洲的資本主義也正是由於財產的繼承開始蓬勃發展。
『陸』 黑死病是怎麼結束的
黑死病的消退是西方國家病疫權威專家、史學家長期性爭執的問題,直到如今並沒有一個確立的結論。但一般覺得黑死病的消退關鍵得益於免疫力的創建、生活習慣的改變和嚴格的防護規章制度執行。
1、說白了免疫力的創建就是說鼠疫的大時興事實上作出了自然選擇學說,將非常容易感染鼠疫的人取代沒了,不易感染鼠疫的留了出來,生病沒有死的人也得到了免疫力。盡管鼠疫在時興的全過程中一樣存有基因變異,但總的來說人感染鼠疫的概率在降低。
2、生活習慣的改進。歐洲中世紀的歐州是貧困、污濁的,大城市裡邊廢棄物隨意的丟掉,生活用水也被生活污水處理環境污染,老百姓都沒有優良的生活習慣,許多人長期不冼澡,乃至一輩子就穿一件祖傳秘方的衣服褲子,這當然促使蚊蟲臭蟲耗子滋長。隨之科技革命的剛開始,大家剛開始變的頗具,也是了能夠勤換的衣服褲子,大城市系統的健全促使公共衛生服務越來越擁有確保,各種各樣傳染性疾病的產生當然減少了,這也包含猖狂歐州數百年的鼠疫。
3、與那時候西歐各國家裡有組織的群體性抗黑死病行動相關。在這種行動中,防護是最合理的方式。
黑死病就是指從13新世紀一直持續到17新世紀的歐州大疫情,因病人末期的皮膚會因為皮下出血發黑而出名。它在14新世紀中後期殺掉了貼近三分之二的西方人。都是在哪個階段,每個東歐國家依次剛開始採用團體疫防對策。從最開始的每個國家滿不在乎的到國際性間互相配合。這種對策最合理的就是說嚴格的防護規章制度:病人防護、村子防護、來往工作人員防護、來往貨品也防護。每一國家的防護都舉全國性之力全力以赴為之,從政府機構到宗教信仰,到普通百姓,最後,在1656至1721年裡,歐洲列國就依次擺脫黑死病的黑影。
但那時候的西歐人仍未創造發明出治療黑死病的葯品,對這類病症的誘因和散播方式都不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