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周瑜到底是怎麼死的
周瑜雖然很有才華 但是為人心胸狹窄 他嫉妒諸葛亮的才華勝過自己 甚至在臨死前還發出 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在三國演義中是諸葛亮三期周瑜 周瑜最終急怒攻心 吐血而亡
② 三國演義中周瑜是怎麼死的
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里,作者基於文學藝術需要,周瑜被描寫成為與諸葛亮明爭暗鬥的人物,最終被諸葛亮氣死 。
留下了孔明三氣周公瑾,周瑜氣的在馬上大叫一聲,箭瘡復裂,墜於馬下,臨死前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
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周瑜返回駐地江陵,行至巴丘(今湖南嶽陽),突然病卒,年僅三十六歲 。
孫權聽聞哭泣道:「公瑾有王佐之資,然而壽命短促,我還能依賴什麼呢?」又親自穿上喪服為周瑜舉哀,感動左右。
周瑜的靈柩運回吳郡時,孫權到蕪湖親迎,各項喪葬費用,全由國家承擔。 孫權稱帝後,對公卿說:「如果沒有公瑾,我是當不上皇帝的。」
(2)周瑜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顧曲周郎:
據《三國志》記載,周瑜年少時精通音律,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後,彈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錯,他都能覺察到,並立即會扭頭去看那個出錯者。
自魏晉時代之後,「周郎顧曲」常作為典故被各大文豪所引用,常常出現於在各類詩歌、戲曲等文學作品中。
唐人李端有《聽箏》詩「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化用此典故,進一步發揮想像,描繪周郎因相貌英俊,酒酣後更是別有一番風姿。
彈奏者多為女子,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將曲譜彈錯 。
飲醇自醉:
周瑜為人寬宏,唯獨程普與他不睦,程普認為自己年長,經常凌辱周瑜。周瑜降低自己身份,始終不與他計較。
後來程普敬佩服他,對別人說:」和周公瑾交往,就像喝美酒一樣,不知不覺就醉了。「 後來用於比喻與寬厚人交,不覺心醉,令人敬服。
③ 周瑜究竟是怎麼死的
周瑜,字公瑾,廬江舒縣人,今安徽省合肥市舒縣人,生於公元175年,卒於公元210年,是年36歲。三國演義中說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的,當然不是真的,周瑜可是大名鼎鼎的儒將,氣量沒有那麼小,也不是個容易被氣死的人。史書三國志關於周瑜之死是這么記載的: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時年三十六。意思是:周瑜回江陵准備,卻在路過巴丘時病逝了,年僅36歲。
很顯然周瑜在世的時侯,孫權是沒有同意劉備借南郡,否則周瑜要讓出南郡,況且周瑜也不會同意,也就是說孫權同意周瑜伐蜀在前,而同意劉備借南郡在後。而只有在周瑜突然死後,孫權才同意了劉備借郡,而從後來孫權建議和劉備共同伐蜀被拒絕後來看,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孫權先同意周瑜伐蜀,而周瑜卻突然死亡,而後孫權只能同意劉備借南郡,並想與劉備一起伐蜀,被劉備拒絕。這樣看來,周瑜之死應該與孫權無關。因為孫權還是想伐蜀的,只是周瑜死了,而魯肅接任,一是劉備不同意共同伐蜀,二是魯肅也不同意。所以,回到問題,周瑜病死的可能性較高。
④ 周瑜究竟是怎麼死的呢
史書記載周瑜死於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去世於巴丘,今湖南嶽陽,年僅36歲。36歲的年紀對於古人來說,仍不是一個正常死亡的年紀,周瑜的死,史書用的是病卒,而且周瑜是在准備征伐益州的路上去世的,可見周瑜死的突然,連周瑜自已也沒有料到,否則也不會在出征的路上病死。
赤壁之戰是公元208年,周瑜親率孫劉聯軍大破曹操,隨後乘勝攻擊曹仁占據的南郡,歷時一年之久,周瑜占據南郡及江夏郡北邊各一半和夷陵,曹仁退回襄樊,而同時劉備攻佔荊南四郡,此時的劉備除了占據荊南四郡外,還佔有南郡和江夏郡靠南邊的各一半地盤,而劉備集團所佔據的地盤從地圖上來看,毫無發展前景,南邊是南海,西邊是崇山峻嶺,北邊和東邊是孫權,無法向外發展,屬於戰略死局。
魯肅
孫權選擇魯肅的的戰略必然要放棄周瑜,否則自相矛盾無法說的過去。但如何放棄,不得而知。從當事人周瑜在臨死前留給孫權的書信中,我們也只能看到周瑜說,自已病的突然,將要死去,請魯肅做接班人,而魯肅正是與周瑜戰略完全不同的,雖然他們的私人關系尚好,但自已去世然後推一個和自已戰略思想完全相反的人接班,這不合邏輯,周瑜一定是明白了什麼,但不能明說。唯一的解釋,周瑜在臨死前,明白了孫權的安排,只能推薦魯肅做自已的接班人,而不是選一個能繼承自已遺志的人接班,看看諸葛亮選的接班人就明白了,繼承自已遺志的人才會選為接班人,只有周瑜是身不由已,但他的死,終究是個謎,湮滅在歷史的潮流中。
⑤ 周瑜是怎麼死的
周瑜是病死的。據《三國志·吳書·周瑜傳》記載,建安十五年,孫權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周瑜返回駐地江陵,行至巴丘,突然病卒,年僅三十六歲。而在《三國演義》中,有說周瑜是被諸葛亮趁虛而入氣死的,這只是故事書中的一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