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燒烤大全 » 牛哪個部位燒烤最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牛哪個部位燒烤最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3-30 21:07:56

牛肉哪個部位最適合燒烤

牛脊背的前半段:筋少,肉質極為纖細,適合拿來做壽喜燒、牛肉卷、牛排等。口感最嫩的肉之一,是上等的牛排肉及燒烤肉。

牛脊背的後半段即上腰肉,上裡脊肉:肉質柔細,肉形良好,同時又能切成大大塊的,一來可做牛排,二來也可薄切做涮牛肉。

腓力,裡脊肉:牛肉中,肉質最柔軟的部分,而且幾乎沒有油脂,即低脂高蛋白,是近年講求健康美食者的最愛、適合炒、炸、涮、烤。

加工技巧

不同的加工方式對於火候乃至鍋具都有相應要求,如果想要軟爛入味,一般都需要把水或者湯汁大火燒開,或者直接把肉放到開水中,然後再用小火慢燉。如果是燒牛肉,也是小火收汁,大火則會讓肌肉纖維縮得更緊失水嚴重而變硬變柴,一口厚重升溫較慢的鍋可以防止溫度不穩,肉硬湯糊。

如果需要爆炒或者炸制,那麼就要勾芡掛漿、熱鍋熱油,縮短烹飪時間以保留嫩滑口感。而烤制也是要用高溫、短時間,一些韓日式的烤肉30秒到1分鍾就可出爐。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各部位牛肉做法大不同、人民網-牛肉有什麼營養價值?不同部位食用方法各不同

❷ 聊聊看,吃烤肉的話,牛身上的哪個部位烤起來最好吃

1

牛裡脊肉

無論豬肉還是牛肉,裡脊肉都是最嫩滑的肉,而且一頭牛隻有一條,所以價格比較貴。

牛裡脊條全是純瘦肉,沒有脂肪,口感非常嫩滑,無論怎麼做都好吃,經常用來做炒肉、涮火鍋、溜肉片等,還能做成煎牛排,鮮嫩多汁。



2

牛外脊肉

外脊肉在裡脊肉的上方,不是純瘦肉,而帶有較多的脂肪,肉質軟彈筋道,通常會做成牛排,或是煎、烤、涮等方式,不比裡脊肉差。



3

牛眼肉

外行肯定會以為,牛眼肉是牛眼睛部位的肉,這么說就鬧笑話了,它和牛眼睛沒有任何關系。牛眼肉是牛肋骨和牛脊骨之間的一塊肉,肉質肥瘦相間,有點像眼睛的形狀,所以才叫牛眼肉。

它的口感軟嫩,和裡脊肉差不多,但是脂肪比裡脊肉多,吃起來鮮嫩多汁。所以牛眼肉可以做成牛排,烤肉,還能涮火鍋、炒肉等吃法。



4

牛上腦肉

和牛眼肉一樣,牛上腦和牛腦子也不沾邊,它的位置是牛肩部附近,這里基本沒有參與過運動,肉質非常鮮嫩,但脂肪卻比牛眼肉要少一些。

上好的牛上腦,肥肉如絲般鑲嵌在瘦肉之間,如大理石的花紋一樣好看,口感軟嫩,是品質很好的牛肉。吃法也很多,可以做成烤肉、燒烤,還能做成牛排,炒肉、涮火鍋等,口感非常好。

❸ 牛的哪個部位適合烤肉

上裡脊肉:瘦肉多,且肉中夾雜較多的脂肪;適用於燒烤、牛排。
內裡脊肉:位在上裡脊和內裡脊中間的腰肉部份,是背肉中斷面最大的部位,也是牛肉中,最高級最嫩的部位,脂肪含量適中,適用於牛排、爆炒使用。例如:腓力牛排、丁骨牛排等,即屬於此部位。
下裡脊肉:又稱腰背肉,是腰肉的尾端;肉質細嫩僅次於腓力,脂肪含量適中,多做牛排、燒烤使用;稱沙朗牛排。
腿肉:是牛經常活動的部位;故肉質較粗、脂肪含量少,多用於燉、絞肉的烹調方法,而內大腿肉部位,則較柔軟些;可用於牛扒、炭扒。
前脛肉:為牛腿的部位;這部份是運動最多的部位。肉質最硬且肉筋多,俗稱牛腱。適合燉、鹵長時間的烹調。
腹部肉:肉質呈五花三層,精肉和脂肪交替,筋腱多呈扁平狀;適合清燉、紅燒,例如紅燒牛腩。
牛尾:牛...上裡脊肉:瘦肉多,且肉中夾雜較多的脂肪;適用於燒烤、牛排。
內裡脊肉:位在上裡脊和內裡脊中間的腰肉部份,是背肉中斷面最大的部位,也是牛肉中,最高級最嫩的部位,脂肪含量適中,適用於牛排、爆炒使用。例如:腓力牛排、丁骨牛排等,即屬於此部位。
下裡脊肉:又稱腰背肉,是腰肉的尾端;肉質細嫩僅次於腓力,脂肪含量適中,多做牛排、燒烤使用;稱沙朗牛排。
腿肉:是牛經常活動的部位;故肉質較粗、脂肪含量少,多用於燉、絞肉的烹調方法,而內大腿肉部位,則較柔軟些;可用於牛扒、炭扒。
前脛肉:為牛腿的部位;這部份是運動最多的部位。肉質最硬且肉筋多,俗稱牛腱。適合燉、鹵長時間的烹調。
腹部肉:肉質呈五花三層,精肉和脂肪交替,筋腱多呈扁平狀;適合清燉、紅燒,例如紅燒牛腩。
牛尾:牛尾在菜式中用途不廣,但營養含量十分豐富,常用於烹煮湯式料理,多以煮燉的烹調法;因牛尾的肉少又硬筋也很多,長時間的煮燉才會軟。且若搭配蔬菜共煮,將更形美味。
牛舌:一個重達1500~2000公克的牛舌,其肉質較硬並含有少量的脂肪和筋膜;表皮有層粗糙的厚皮,不可食用,烹調前須剝除。牛舌分有舌根和舌尖,舌根處肉質較軟,舌尖則硬許多,選購時應挑選舌根較厚的牛舌且以新鮮的為佳。
牛小排:肉質結實,油脂含量較高,且分布平均;適合燒烤、牛排,例如:碳烤牛小排。
牛小腿:牛肉中,牛小腿的肉質算是最結實、硬且肉筋最多的部位;不過,其肉中膠質含量多,適合久煮的烹調法,例如:清燉。
柳肉
:位於脊椎骨內側,兩根細長的肉,是牛肉中最柔軟的部位;脂肪含量少,適合牛排的製作。
總的來說裡脊肉
腿肉
牛小排
都比較適合吧
不知道為什麼
個人覺得前腿肉最好。。
可能是受豬肉的影響吧
哈哈^_^

❹ 烤肉的話,牛身上的哪個部位烤起來最好吃

牛脖肉

牛脖因為經常運動,所以牛脖肉較硬,爽滑而有嚼勁,肉質干實,肉紋較亂所以義大利人喜歡將牛脖肉風干來食用,適合做餡料。中青年人食用較佳。

牛頸肉

牛眼肉在前腿部上面部位,一端與上腦相連,另一端與外脊相連。外形酷似眼睛,脂肪交雜呈大理石花紋狀。肉質細嫩,脂肪含量較高,口感香甜多汁。適合涮、烤、煎烤。食用人群比較廣泛。老少皆宜。

牛腩(胸肉)

牛腩即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的松軟肌肉,是取自肋骨間的去骨條狀肉,瘦肉較多,脂肪較少,筋也較少,適合紅燒或燉湯。高膽固醇、高脂肪、老年人、兒童、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❺ 燒烤牛肉串用牛身上哪個部位最好

燒烤牛肉串用牛腩肉最好,做法如下:

1.半肥瘦的牛腩肉洗凈。

2.牛肉切小丁,一半洋蔥和大蒜切小粒,羅勒葉剁細。

3.牛肉丁加入洋蔥、大蒜粒、羅勒葉,生抽,少許老抽上色,黑胡椒粉拌勻。

4.加入些許橄欖油,拌勻。腌制4個小時以上。隔半小時攪拌一次方便入味。

5.青紅椒切小塊,剩下的一半洋蔥根青紅椒切同樣大小。

6.用竹簽穿上青紅椒、洋蔥和腌制好的牛肉,放入已經預熱好的烤箱,220度,烤制4分鍾左右,拿出來表面刷一層蜂蜜,再烤制4分鍾即可。

❻ 牛肉哪個部位最適合燒烤

牛除了生長地、年齡、肥瘦會影響肉質外;一頭牛,依其部位的不同肉質也有所差異;各國對各部位的劃分、名稱也不盡相同;自菜中,牛肉所使用的用途,非常的廣。依牛肉使用的烹調方法不同,牛肉各部位的名稱和用途就能區分為以下幾種:
肩胛肉 :為頸部到肩胛骨之問的肉;筋較多,肉質硬;多用於煮燉、煨湯、 絞 碎肉等。
上裡脊肉:瘦肉多,且肉中夾雜較多的脂肪;適用於燒烤、牛排。
內裡脊肉:位在上裡脊和內裡脊中間的腰肉部份,是背肉中斷面最大的部位,也是牛肉中,最高級最嫩的部位,脂肪含量適中,適用於牛排、爆炒使用。例如:腓力牛排、丁骨牛排等,即屬於此部位。
下裡脊肉:又稱腰背肉,是腰肉的尾端;肉質細嫩僅次於腓力,脂肪含量適中,多做牛排、燒烤使用;稱沙朗牛排。
腿肉:是牛經常活動的部位;故肉質較粗、脂肪含量少,多用於燉、絞肉的烹調方法,而內大腿肉部位,則較柔軟些;可用於牛扒、炭扒。
前脛肉:為牛腿的部位;這部份是運動最多的部位。肉質最硬且肉筋多,俗稱牛腱。適合燉、鹵長時間的烹調。
腹部肉:肉質呈五花三層,精肉和脂肪交替,筋腱多呈扁平狀;適合清燉、紅燒,例如紅燒牛腩。
牛尾:牛尾在菜式中用途不廣,但營養含量十分豐富,常用於烹煮湯式料理,多以煮燉的烹調法;因牛尾的肉少又硬筋也很多,長時間的煮燉才會軟。且若搭配蔬菜共煮,將更形美味。
牛舌:一個重達1500~2000公克的牛舌,其肉質較硬並含有少量的脂肪和筋膜;表皮有層粗糙的厚皮,不可食用,烹調前須剝除。牛舌分有舌根和舌尖,舌根處肉質較軟,舌尖則硬許多,選購時應挑選舌根較厚的牛舌且以新鮮的為佳。
牛小排:肉質結實,油脂含量較高,且分布平均;適合燒烤、牛排,例如:碳烤牛小排。
牛小腿:牛肉中,牛小腿的肉質算是最結實、硬且肉筋最多的部位;不過,其肉中膠質含量多,適合久煮的烹調法,例如:清燉。
柳肉 :位於脊椎骨內側,兩根細長的肉,是牛肉中最柔軟的部位;脂肪含量少,適合牛排的製作。

❼ 烤牛肉, 最好吃的是牛的哪個部位。

牛大腿內側,肥而不膩。適合烤著吃!